CN116194690A - 用于机动车的自动变速器以及机动车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的自动变速器以及机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4690A
CN116194690A CN202180061042.4A CN202180061042A CN116194690A CN 116194690 A CN116194690 A CN 116194690A CN 202180061042 A CN202180061042 A CN 202180061042A CN 116194690 A CN116194690 A CN 1161946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hydraulic
state
valv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10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巴拉加
M·布兰登伯格
H·卡尔钦斯基
N·克罗尼默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rcedes Benz Group AG
Original Assignee
Mercedes Benz Group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rcedes Benz Group AG filed Critical Mercedes Benz Group AG
Publication of CN116194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46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021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line pressure
    • F16H61/0025Supply of control fluid; Pumps therefore
    • F16H61/0031Supply of control fluid; Pumps therefore using auxiliary pumps, e.g. pump driven by a different power source than the eng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3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supply, e.g. pumps ; Pressure control
    • F16H57/0436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3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supply, e.g. pumps ; Pressure control
    • F16H57/0446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supply, e.g. pumps ; Pressure control the supply forming part of the transmission control unit, e.g.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5Lubricant storage reservoirs, e.g. reservoirs in addition to a gear sump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in the upper part of a gear ca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7Elements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76Electric machines and gearing, i.e. joint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 F16H61/0204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 F16H61/0206Layout of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circuits, e.g. arrangement o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4Locking or disabling mechanisms
    • F16H63/3416Parking lock mechanisms or brakes in the transmission
    • F16H63/3425Parking lock mechanisms or brakes in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ed by pawls or wheels
    • F16H63/3433Details of latch mechanisms, e.g. for keeping pawls out of engag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4Locking or disabling mechanisms
    • F16H63/3416Parking lock mechanisms or brakes in the transmission
    • F16H63/3483Parking lock mechanisms or brakes in the transmission with hydraulic actua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90Vehicles comprising electric prime m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021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line pressure
    • F16H2061/0037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line pressure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led fluid supply to lubrication circuits of the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6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 F16H61/28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with at least one movement of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being caused by a non-mechanical force, e.g. power-assisted
    • F16H61/30Hydraulic or pneumatic motors or related fluid control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用自动变速器(10),具有润滑和/或冷却装置(12)、液压泵(14)和驻车锁(26),该液压泵具有第一泵端口(22),该润滑和/或冷却装置(12)在该液压泵(14)正向运行中能经过第一泵端口被供应借助该液压泵(14)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且由此流过第一泵端口(22)的液压流体,该驻车锁在挂入状态与摘出状态之间可调节并且具有第一作动腔(32),借助该液压泵(14)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能够被输入第一作动腔,由此该驻车锁(26)能被液压作动并由此能造成该驻车锁(26)从一个状态调节至另一个状态。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的自动变速器以及机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机动车、尤其是汽车的自动变速器。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这种自动变速器的机动车、尤其是汽车。
背景技术
DE 10 2018 112 665 A1公开一种具有泵的液压装置,泵一方面连接至给第一设备供应液压介质用以其冷却和/或润滑的冷却剂管路,另一方面连接至给第二设备供应相同的液压介质用以其作动的启动管路。该泵设计为可逆式泵。还规定液压驻车锁操作机构可通过开关阀有针对性地至少连接至冷却剂管路。
由DE 10 2012 016 235 A1、US 2018/0119 816A1、DE 10 2018 130700A1和DE 102018 112 670 A1也公开了用于机动车变速器的液压装置,其全都包括用于驻车锁装置的液压作动装置。
同类型的DE 10 2016 115 925 A1示出一种具有液压泵的液压装置,液压泵一方面给冷却润滑装置供应液压流体,另一方面给活塞缸单元供应液压流体以作动驻车锁。在此,如此设计液压装置,即,在液压泵正向运行时使活塞缸单元的活塞朝一个方向运动,并在液压泵反向运行中使活塞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自动变速器以及一种具有这种自动变速器的机动车,从而能以很简单的方式实现特别可靠的自动变速器驻车锁操作。
该任务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自动变速器以及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8的特征的机动车来完成。在其余权利要求中说明具有合适的发明改进方案的有利设计。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尤其是例如设计成轿车的汽车的自动变速器。这意味着,机动车在其完全制造状态下具有也简称为变速器的自动变速器并且因此通过变速器例如可以被设计成内燃发动机或电机的驱动马达驱动。这尤其是指,至少一个也简称为轮的机动车车轮通过变速器可被驱动马达驱动。尤其是可以通过变速器由驱动马达驱动至少两个或正好两个车轮,由此机动车被驱动。自动变速器包括驻车锁,其功能已很早就从一般的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并因此以下将简单解释。该变速器例如具有至少一个也简称为壳体的变速器箱体以及可以例如是变速器的从动轴或输出轴的轴。该轴至少部分安置在壳体内以及可相对于壳体转动。通过该轴,变速器可以提供至少一个也称为从动力矩或从动转矩的扭矩以驱动机动车、即尤其用于驱动轮。如以下还将详细解释地,驻车锁在挂入状态与摘出状态之间可调节。挂入状态也被称为启用状态,摘出状态也被称为停用状态。这意味着,驻车锁在挂入状态下被挂入或启用,其中,该驻车锁在摘出状态下被摘出或停用。前述轮或前述车轮例如尤其永久地以传递扭矩方式连接至所述轴,从而关于从轴至各自轮的扭矩传递,在所述轴与各自轮之间没有布置能够例如在以传递各自轮扭矩的方式与轴连接的连接状态与将各自轮与轴分离的分离状态之间切换的离合装置。另外,机动车例如在其完全制造状态下具有如下结构,它尤其可被设计成自承载式车身并且可以界定也称为乘客室或乘员厢的机动车内室。在此,人例如像机动车司机驻留在内室中。在摘出状态中,驻车锁放开轴以允许相对于变速器箱体绕轴转动轴线进行转动,使得在摘出状态下该轴和还有各自轮可相对于变速器箱体且相对于该车身转动。因此如果例如变速器按照由驱动马达提供的扭矩被传入变速器的方式被驱动,则由此在驻车锁的摘出状态下使该轴绕该轴转动轴线相对于变速器箱体转动,并且轮被该轴驱动并由此相对于该车身转动,由此该机动车被驱动。但在挂入状态下,该轴借助驻车锁尤其以形状配合的方式被固定而无法相对于变速器箱体绕轴转动轴线做转动,从而换言之在挂入状态中,该轴借助驻车锁与变速器箱体尤其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抗转动连接,或借助驻车锁就其绕轴转动轴线相对于壳体转动的可能性而言被明显限制,尤其按下述方式,即,该轴能够绕该轴转动轴线相对于壳体转动最多不到90°、尤其是最多不到20°且更尤其最多不到10°。由此,轮也被固定而无法相对于该车身做转动,从而例如能阻止机动车不希望地滚离。这尤其在机动车停放或停泊在坡面时是有利的。
驻车锁为此例如具有抗旋转地连接至该轴以及或许安置在该轴上的驻车锁轮,其可以具有带有多个沿驻车锁轮周向前后接连的齿和设于齿之间的齿隙的齿结构。驻车锁例如还包括也简称为掣爪的驻车锁爪,其可枢转地保持在壳体上。掣爪例如可以相对于变速器箱体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枢转。在锁定位置,掣爪插入到一个齿隙中,由此掣爪以形状配合的方式随驻车锁轮转动。由此,该轴被固定而无法绕轴转动轴线相对于壳体进行转动。在解锁位置,掣爪脱离与齿隙的接合。换言之,掣爪在解锁位置没有与驻车锁轮合作,从而该轴可绕轴转动轴线相对于壳体转动。因此,例如锁定状态造成挂入状态,其中,该解锁位置造成驻车锁的摘出状态。
自动变速器还包括润滑和/或冷却装置,其也被称为润滑和/或冷却系统。借助润滑和/或冷却装置,可以尤其在使用润滑剂和/或冷却剂的情况下来润滑和/或冷却自动变速器的至少一部分。为此,润滑和/或冷却装置包括例如可被润滑剂和/或冷却剂流过的循环,从而例如通过润滑和/或冷却装置借助润滑流体和/或冷却流体可润滑和/或冷却至少前述的局部区域。例如该润滑剂和/或冷却剂是油和/或流态液体。
自动变速器还包括液压泵,它优选是电动液压泵。这尤其是指液压泵优选可以是电动的,即,在使用电能或电流下可工作。例如该液压泵具有泵体和安置在泵体内的输送件,输送件可相对于泵体运动、尤其转动。在此,液压泵例如在其被设计成电动液压泵时包括电动机,其可借助电能或电流运转。通过电动机的运转,借助电动机来驱动该输送件,进而使其相对于泵体运动、尤其转动。如以下还将详细解释地,可借助液压泵输送液压流体。尤其通过使输送件相对于泵体运动,可借助液压泵、尤其借助输送件来输送液压流体,尤其输送经过泵体和液压泵。液压流体优选是液体且因此是液压液,其中,该液压流体更优选可以是油或前述的油。尤其可以想到的是,液压流体是前述的润滑剂和/或冷却剂,从而优选液压流体被用作前述的润滑剂和/或冷却剂。
液压泵具有第一泵端口,它例如尤其至少在液压泵的正向运行中可以是第一泵输出端口。通过第一泵端口,润滑和/或冷却装置在液压泵的正向运行中可被供应借助液压泵、尤其借助输送件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且尤其沿第一流动方向流过第一泵端口的液压流体。因此,例如在液压泵的正向运行中,该液压流体借助液压泵沿第一流动方向被输送且同时例如被输送经过第一泵端口和/或泵体的至少一部分。
驻车锁优选可以具有驻车锁阀,其具有阀输出端口和阀输入端口。阀输入端口通过第一泵端口可被供应借助液压泵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换言之,如果液压泵按正向运行方式工作,则液压泵输送液压流体尤其沿第一流动方向经过第一泵端口,由此该液压流体尤其沿第一流动方向流过第一泵端口。在此,流过第一泵端口的液压流体可以从第一泵端口流到驻车锁阀的阀输入端口并且流过阀输入端口,因此例如经由阀输入端口流入驻车锁阀。由此可以通过阀输入端口给驻车锁阀供应借助液压泵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从而驻车锁阀通过阀输入端口可被供应或被供应借助液压泵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
阀输出端口可被供应通过阀输入端口送入驻车锁阀的液压流体,使得阀输出端口可被供应送入驻车锁阀的液压流体。这可以尤其是指,流过阀输入端口且由此例如通过阀输入端口流入驻车锁阀的液压流体可以从阀输入端口流到阀输出端口,由此给阀输出端口供应液压流体。从阀输入端口流到阀输出端口的液压流体例如可以流过阀输出端口且因此例如流出驻车锁阀。
驻车锁在此具有第一作动腔,阀输出端口被供以的且借助液压泵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可通过阀输出端口被输入第一作动腔。这尤其意味着,从阀输入端口流到阀输出端口且接着例如流过阀输出端口且因此例如经由阀输出端口流出驻车锁阀的液压流体能够流入或流入第一作动腔,使得流过阀输出端口的液压流体可输入或被输入第一作动腔。通过将液压流体输入第一作动腔,驻车锁被液压作动或可被液压作动,由此可以造成驻车锁从其中一个状态调节至另一个状态。这例如可以是指将液压流体输入第一作动腔尤其直接造成驻车锁从一个状态调节至另一个状态,从而例如驻车锁尤其直接地以液压方式从一个状态可调节或被调节到另一个状态。还可以想到,通过将液压流体输入第一作动腔来实现或允许将驻车锁从一个状态调节到另一个状态,其结果就是驻车锁例如不以或不仅以液压方式、而且例如尤其也以机械方式且因此在例如弹簧致动下和/或以气压方式从一个状态被调节到另一个状态。
为了现在能以很简单且同时尤其成本、结构空间和重量都有利的方式实现驻车锁的特别可靠的按需作动或调节,首先就像在现有技术中知道的那样规定,液压泵具有第二泵端口。例如第二泵端口至少在液压泵的反向运行中是第二泵输出端口。各自泵输出端口尤其例如可以理解如下:在正向运行中,液压泵例如输送液压流体经过第一泵端口,从而例如在正向运行中该液压流体通过第一泵端口流出液压泵,或者液压泵在正向运行中通过第一泵端口提供液压流体,使得例如在正向运行中第一泵端口处于液压泵的压力侧。在反向运行中,液压泵例如输送液压流体经过第二泵端口,使得例如在反向运行中液压流体通过第二泵端口流出液压泵,或者液压泵在反向运行中通过第二泵端口提供液压流体。因此例如在反向运行中第二泵端口处于液压泵的压力侧。尤其可以想到在正向运行中禁止液压流体经由第二泵端口流出液压泵。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规定,在反向运行中禁止液压流体从液压泵经由第一泵端口流出。
如上所表明地,液压泵例如在正向运行中和在反向运行中具有压力侧。此外,液压泵例如在正向运行中和在反向运行中具有抽吸侧。在正向运行和反向运行期间,液压泵例如将液压流体从抽吸侧输送向压力侧,使得液压泵例如将液压流体经由抽吸侧输送入液压泵或吸入其中并经由压力提供或从中输出。在此更优选规定,在正向运行中第一泵端口布置在液压泵的压力侧,而第二泵端口布置在抽吸侧。替代地或附加地规定,在反向运行中第二泵端口布置在液压泵的压力侧,而第一泵端口布置在抽吸侧。因此可以规定,在正向运行中该液压泵通过第二泵端口抽吸液压流体或输入其中并经由第一泵端口提供或从中输出,并且尤其由此送走。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规定,液压泵在反向运行中经由第一泵端口抽吸液压流体或送入其中并经由第二泵端口提供或从中输出且进而尤其是由此送走。因此该液压泵优选设计成所谓的可逆式泵,其输送方向可以被改变或反转。例如液压流体在正向运行中沿第一流动方向流过第一泵端口并因此尤其流出液压泵。在反向运行中,例如液压流体沿与第一流动方向相反的第二流动方向流过第一泵端口且因此尤其流入液压泵。在反向运行中,例如液压流体沿第三流动方向流过第一泵端口且因此例如流出液压泵。在正向运行中,例如液压流体沿与第三流动方向相反的第四流动方向流过第二泵端口且因此尤其流入液压泵。正向运行和反向运行可以尤其是指如下内容:正向运行是液压泵的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一工作方式。换言之,正向运行也被称为液压泵的第一工作模式或工作方式。反向运行是液压泵的第二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方式。换言之,反向运行也被称为液压泵的第二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方式。在正向运行中或为了实现正向运行,输送件尤其借助电动机沿第一输送方向相对于泵体运动、尤其转动。因此第一输送方向可以是第一转动方向。在反向运行中或为了实现反向运行,输送件沿与第一输送方向相反的第二输送方向运动、尤其转动。因此第二输送方向可以是与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
该驻车锁还如也从现有技术中已知地具有第二作动腔,借助液压泵在反向运行中所输送的且由此流过第二泵端口的液压流体可以通过第二泵端口在液压泵反向运行中被输入第二作动腔。这意味着,在反向运行中借助液压泵被输送且由此尤其沿第三流动方向流过第二泵端口的液压流体可以从第二泵端口流到且尤其是流入第二作动腔,由此借助液压泵在反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可被输入或被输入第二作动腔。通过将液压流体输入第二作动腔,驻车锁可被液压作动,由此可以实现驻车锁从另一个状态调节到一个状态。以上和以下尤其关于由此可实现的驻车锁液压作动而对第一作动腔的说明和以上和以下对驻车锁从另一个状态至一个状态的调节的说明也可以马上套用至第二作动腔的液压流体输入和可由此造成的驻车锁液压作动以及驻车锁从另一个状态至一个状态的调节,反之亦然。可以看到,也简称为泵的液压泵有至少一个双重功能。一方面,液压泵被用于液压作动驻车锁并由此造成驻车锁从一个状态调节至另一个状态。另一方面,液压泵被用于液压作动驻车锁并由此造成驻车锁从另一个状态调节至一个状态。由此例如可以避免液压阀和附加泵或可以保持很少的液压阀和泵数量,从而可以将自动变速器的成本、结构空间需求和重量保持在很低范围内。还提供实现关于驻车锁作动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冗余而能实现很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换言之,可以显示出高的系统可用性,这尤其是指驻车锁例如在至少另一个不同的用于作动驻车锁的系统失效时也还是能被作动。
本发明规定,驻车锁具有设计用于将驻车锁从一个状态液压调节至另一个状态的第一液压缸,其具有第一作动腔并设计成在弹簧致动下将驻车锁从另一个状态调节到一个状态。由此可以表现出驻车锁的特别是成本、结构空间和重量都有利的作动或调节。
另外,本发明也规定该驻车锁具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具有第二作动腔并通过液压方式从初始状态可调节至释放状态,由此可允许、尤其可造成驻车锁从另一个状态调节至一个状态。在初始状态下,第二液压缸例如允许驻车锁保持另一个状态。如果第二液压缸从其初始状态调节至其释放状态,则第二液压缸允许驻车锁尤其在弹簧致动下从另一个状态调节至一个状态。
为了实现尤其简单且因此成本、结构空间和重量都有利的自动变速器结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规定,第二泵端口直接流体连通至第二作动腔。这尤其是指,在从第二泵端口流至作动腔且进入第二作动腔的液压流体流动方向上没有布置阀件。因此,在优选整个从第二泵端口起连贯地或无中断地延伸至第二作动腔的、用以将液压流体从第二泵端口可引导至且送入第二作动腔的通道中,没有用于影响流过通道的且因此从第二泵端口流到第二作动腔的液压流体流动的阀。
在此表明特别有利的是,第一液压缸具有也称为第一液压缸体的第一壳体和也称为第一液压缸活塞的第一活塞。第一液压缸也被称为第一活塞缸单元。第一活塞可平移运动地安置在第一壳体内。第一壳体例如是缸或界定缸,其中,例如第一活塞可平移运动地安置在第一缸内。通过将液压流体输入第一作动腔,第一活塞沿第一运动方向相对于第一壳体被平移运动或可平移运动。由此,驻车锁可被液压作动并由此尤其通过液压方式从一个状态可调节或被调节至另一个状态。第一液压缸还具有第一作动腔,其分别部分由第一活塞和第一壳体尤其分别直接界定。如果液压流体因此被输入第一作动腔,则第一活塞尤其直接承受液压流体作用。由此第一活塞可以借助液压流体尤其沿第一运动方向相对于壳体被平移运动。
第一液压缸还包括弹簧件,其优选是机械弹簧或机械弹簧件。弹簧件因此优选设计为固体并且没有比如通过气体或液体构成。通过第一活塞沿第一运动方向相对于壳体进行的运动,弹簧件被或能够被张紧,由此借助弹簧件可提供弹簧力,或通过弹簧件提供弹簧力。借助弹簧力,第一活塞朝着与第一运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运动方向相对于第一壳体被平移运动或移动。因此,由优选设计成压缩弹簧的弹簧件提供的弹簧力最好例如沿第二运动方向作用。第一活塞沿第二运动方向相对于第一壳体进行的平移运动使驻车锁从另一个状态调节或可调节到一个状态。因此,驻车锁在弹簧致动下或在弹簧力作动下从另一个状态调节或可调节至一个状态。由此可以通过很简单的方式表明很可靠的驻车锁作动或调节。
为了此时以很简单的方式实现驻车锁的特别可靠的按需工作,在本发明的其它设计中规定,第二液压缸具有第二壳体和第二活塞。第二液压缸还包括第二作动腔,其分别部分由第二壳体以及第二活塞尤其直接界定。因此,例如通过将液压流体输入第二作动腔而尤其直接对第二活塞施以液压流体。第二活塞可平移运动地安置在第二壳体中并因将液压流体输入第二作动腔而沿第三运动方向相对于第二壳体从造成初始状态的锁闭位置或初始位置可平移运动到造成释放状态的释放位置。
为了能实现特别简单且因此成本、结构空间和重量都有利的自动变速器结构,在本发明的另一设计中规定,自动变速器具有冷却阀,冷却阀尤其关于液压流体的流动并行于驻车锁阀布置或接设。换言之,冷却阀在流动技术上并行于驻车锁阀布置或接设。冷却阀通过第一泵端口可被供应借助液压泵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使得例如在正向运行中流过第一泵端口的液压流体可被引导至冷却阀并且尤其可被或被输送入冷却阀。通过给冷却阀供应液压流体,通过冷却阀可给润滑和/或冷却装置供应借助液压泵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这尤其可以是指,借助液压泵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经过冷却阀可流动至润滑和/或冷却装置并尤其是流入润滑和/或冷却装置的所述循环中。由此能以成本和结构空间都有利的方式保证该润滑和/或冷却系统、尤其是该循环的按需供应。
例如第一泵端口尤其通过冷却阀来与润滑和/或冷却装置流体连通或可流体连通,使得液压流体通过第一泵端口且或许通过冷却阀可被送入润滑和/或冷却系统(润滑和/或冷却装置)。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想到,阀输入端口尤其是紧接或直接与第一泵端口流体连通或可流体连通。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规定,该阀输出端口尤其紧接或直接与第一作动腔流体连通或可流体连通。
为了保持自动变速器的很低的结构空间需求、成本和重量且同时能实现有利的自动变速器可操控性,在本发明的另一设计中规定,自动变速器具有至少一个换挡件。借助换挡件,自动变速器的至少两个传动件能够抗旋转地相互连接。例如换挡件是摩擦式换挡件例如像摩擦离合器或盘式离合器。但换挡件优选是形状配合式换挡件,因此换挡件例如可以是爪或爪式离合器。换挡件例如在接合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可切换或可调节。尤其是该换挡件可以在造成分离状态的分离位置与造成接合状态的接合位置之间尤其相对于变速器箱体和/或平移地运动。在接合状态下该传动件借助换挡件尤其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抗旋转地相互连接,使得传动件尤其在自动变速器被驱动时也不能绕传动件转动轴线彼此相对转动。但在分离状态下,换挡件放开传动件以允许彼此相对地绕传动件转动轴线进行转动,使得例如传动件尤其在自动变速器被接入时绕传动件转动轴线彼此相对转动或可转动。其中一个传动件例如是变速器箱体或一个具有齿结构或可被设计成齿轮的构件。另一传动件例如是一个具有齿结构且因此例如可设计成齿轮的构件。尤其是自动变速器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组,它具有至少一个中心齿轮、至少一个齿圈和至少一个行星齿轮架。所述中心齿轮、齿圈和行星齿轮架是行星齿轮组的组成部件。在此,一个传动件和/或另一个传动件可以是行星齿轮组的组成部件之一。
自动变速器还具有第三液压缸。第二液压缸例如也被称为第二活塞缸单元。因此第三液压缸可被称为第三活塞缸单元。第三液压缸通过冷却阀可被供应借助液压泵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由此第三液压缸并且该换挡件通过第三液压缸可被作动。换言之,通过给第三液压缸供应液压流体,第三液压缸尤其通过液压方式被作动或可被作动。通过作动第三液压缸,换挡件尤其通过液压方式被作动或可被作动。通过作动换挡件,换挡件可被调节或可被切换。换言之,可以通过作动换挡件而将换挡件从接合状态切换至分离状态和/或从分离状态切换至接合状态。
冷却阀具有冷却阀-输入端口,它优选尤其直接与第一泵端口可流体连通或流体连通。冷却阀-输入端口可以被供应借助液压泵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换言之,在正向运行中借助液压泵所输送的液压流体可以被供入冷却阀-输入端口且因此例如经由冷却阀-输入端口被输入冷却阀中,由此该冷却阀-输入端口或冷却阀可被供应或被供应液压流体。通过给冷却阀供应液压流体,冷却阀被供以或可被供以液压流体。换言之,通过给冷却阀-输入端口供应液压流体,借助液压泵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被供入或可供入冷却阀,由此冷却阀可被供以或被供以液压流体。“冷却阀-输入端口直接流体连通至液压泵的第一泵端口”的优选预定特征可以尤其是指,整个连贯地或无中断地从第一泵端口延伸至冷却阀-输入端口的第二通道没有用于影响流过第二通道的液压流体流动的阀,其中,液压流体能够借助第二通道从第一泵端口被引导至冷却阀-输入端口。在本文范围内,阀或各自前述阀是指阀装置,它具有至少一个阀芯,其在能够对被液压流体流过的流动横截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阻流闭锁的关闭位置与开放该部分的打开位置之间可调节或可运动。
冷却阀还包括第一冷却阀-输出端口,其优选与第三液压缸流体连通或可流体连通。通过冷却阀-输出端口,第三液压缸可被供应经由冷却阀-输入端口被供入冷却阀的且借助液压泵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因此,借助液压泵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可以从液压泵、尤其是第一泵端口流至冷却阀并经由冷却阀流至第三液压缸,由此第三液压缸可被供应或被供应液压流体。
冷却阀还具有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其例如流体连通或可流体连通至润滑和/或冷却装置。通过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润滑和/或冷却装置、尤其是其循环可以被供应经由冷却阀-输入端口被供入冷却阀的且借助液压泵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换言之,在正向运行中借助液压泵被输送且因此例如流过第一泵端口的液压流体从第一泵端口流到冷却阀并经由冷却阀流到润滑和/或冷却装置,继而尤其流入其循环中,由此该润滑和/或冷却装置、尤其是其循环可被供应或被供应借助液压泵所输送的液压流体。
最后表明特别有利的是,另一个状态是摘出状态,一个状态是挂入状态。由此可以通过很简单的方式保证特别可靠且耐用的自动变速器且尤其是驻车锁的操作。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优选设计成汽车、尤其是轿车的机动车,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自动变速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优点和前述设计应被视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优点和有利设计,反之亦然。
从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以及结合图得到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特征和细节。以上在说明书中提到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以及以下在附图说明中提到的和/或在唯一图中单独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在各自所指出的组合中、也在其它组合中或单独地可使用,而没有超出本发明范围。
附图说明
绘图在唯一图中以示意图局部示出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的自动变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唯一的图在示意图中示出机动车的也简称为变速器的自动变速器10的局部,机动车优选设计成汽车、尤其是轿车。这意味着,机动车在其完全制造状态下具有自动变速器10。例如,机动车在其完全制造状态下具有动力系,借此可以驱动机动车。动力系在此例如包括驱动马达,其也可设计成内燃发动机或电机。因此该机动车例如可以借助驱动马达尤其单纯被电力驱动,因此该机动车优选可以设计成电动车、尤其是纯电动车/电池驱动车辆(BEV)。在此,机动车可以通过自动变速器10借助驱动马达被驱动。机动车例如包括至少两个、尤其是至少或正好四个轮,轮也被称为车轮。轮是触地件,机动车借此在车辆竖向上朝下可支承或支承在地面上。在此,例如至少其中四个轮、尤其这四个轮或所有四个轮借助驱动马达经由变速器可被驱动。还可以想到,至少或正好其中两个轮通过自动变速器10可被驱动马达驱动。对轮的驱动造成机动车总体上被驱动。
变速器具有在图中未被示出的呈输入轴形式的第一轴,驱动马达通过其从动轴所提供的扭矩经此被传入。由驱动马达提供的且经由输入轴被传入变速器的扭矩也被称为驱动扭矩。变速器还具有在图中看不到的第二轴,第二轴是变速器的输出轴。可以从各自驱动扭矩得到呈从动扭矩形式的各自扭矩,所述扭矩由输出轴提供或由变速器通过输出轴来提供。例如变速器具有至少一个挡或多个挡、尤其是至少或正好两个挡,其中,挡是指传动比或传动级,借此或据此转换各自驱动扭矩和各自从动扭矩。各自挡在此可具有不同于1的传动比或等于1的传动比。所述挡优选可被切换。这意味着各自挡可被挂入和摘出。如果例如其中的第一挡被挂入,则第二挡或变速器的其余挡被摘出。如果例如第二挡被挂入,则第一挡或变速器的其它挡被摘出。例如所述挡的各自传动比不同,借助该传动比或依据该传动比将各自驱动扭矩转换为各自从动扭矩。
自动变速器10具有在图中尤其示意性所示的润滑和/或冷却装置12,借此可以润滑和/或冷却自动变速器10的至少一个局部区域和进而自动变速器10的至少一个构件。为此,也称为润滑和/或冷却系统或简称为系统的润滑和/或冷却装置12具有可被润滑剂和/或冷却剂流过的循环。润滑剂和/或冷却剂优选是液体、尤其是油,并且以下也被简称为流体。例如可以通过该系统借助流体来润滑和/或冷却前述局部区域。
自动变速器10还具有第一液压泵14,其设计成电动泵且因此是可电动的。液压泵14具有输送件16和电动机18,通过给电动机18供应电能或电流/电力而可运转该电动机。液压泵14还包括在图中未被详细示出的第一泵体,输送件16可运动尤其可转动地安置在第一泵体中。通过电动机18的运转,电动机18可以驱动输送件16且因此相对于第一泵体运动、尤其转动。通过使输送件16相对于第一泵体运动、尤其转动,借助输送件16来输送液压流体。优选地,液压流体是液体,其中,该液压流体可以是前述的流体或反之。在图中由双箭头20表示电动机18可以使输送件16沿第一输送方向和沿与第一输送方向相反的第二输送方向相对于第一泵体运动、尤其转动。液压泵14因此是可逆式泵,其具有正向运行方式和反向运行方式。换言之,液压泵14可以按所述的正向运行方式和按所述的反向运行方式运转。为了将液压泵14按正向运行方式运转,输送件16借助电动机18沿第一输送方向相对于第一泵体运动。为了将液压泵14按反向运行方式运转,输送件16借助电动机18沿第二输送方向相对于第一泵体运动、尤其转动。
液压泵14、尤其是其第一泵体具有第一泵端口22和第二泵端口24。泵端口22至少在正向运行中是第一泵-输出端口。泵端口24至少在反向运行中是第二泵-输出端口。在正向运行中,输送件16输送液压流体至少经过第一泵体的一部分且进而到达泵端口22并经过泵端口22,从而在正向运行中液压流体沿第一流动方向流过泵端口22。例如泵端口22在反向运行中是第一泵-输入端口,因为例如在反向运行中该输送件16沿与第一流动方向相反的第二流动方向输送液压流体经过泵端口22,使得在正向运行中该液压流体沿第一流动方向流过泵端口22,其中,在反向运行中液压流体沿第二流动方向流过泵端口22。
在反向运行中,输送件16输送液压流体至少经过第一泵体的一部分和/或前述部分,进而输送至泵端口24,其中,输送件16沿第三流动方向输送液压流体经过泵端口24。在正向运行中液压流体经由泵端口22从第一泵体和进而从液压泵14流出,并且在反向运行中液压流体例如经由泵端口22流入第一泵体或液压泵14。在正向运行中,例如输送件16沿与第三流动方向相反的第四流动方向输送液压流体经过泵端口24,使得例如在反向运行中该液压流体通过泵端口24流出第一泵体和进而流出液压泵14。在正向运行中,例如液压流体经由泵端口24流入第一泵体或液压泵14。因此例如在正向运行中该泵端口24是第二泵-输入端口。通过泵端口22,该系统(润滑和/或冷却装置12)和进而尤其是其循环能够被供应在液压泵14的正向运行中借助液压泵所输送的液压流体,使得液压泵14通过其正向运行可将液压流体输送至该系统且尤其输送入其循环。
自动变速器10还具有如图尤其示意性所示的驻车锁26,其可在挂入状态与摘出状态之间调节。在挂入状态中,驻车锁26以形状配合方式锁定自动变速器的输出轴而使其无法相对于变速器箱体转动一整圈,使得例如机动车在停放在坡面时能被固定而避免不希望的滚离。但在摘出状态中,驻车锁26放开输出轴以允许相对于变速器箱体的尤其自由转动,使得在摘出状态中该输出轴可以相对于变速器箱体自由转动或转动多个整圈。变速器箱体在图中被尤其示意性示出和用28标示。
驻车锁26具有驻车锁阀30,其具有阀输出端口A1和阀输入端口E1。阀输入端口E1通过第一泵端口22可被供应借助液压泵14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阀输入端口E1直接与泵端口22流体连通,尤其通过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的且可被液压流体流过的通道K1。通过给阀输入端口E1供应液压流体,可以通过阀输入端口E1给驻车锁阀30供应借助液压泵14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使得例如借助液压泵14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通过阀输入端口E1流入驻车锁阀30。
可以给阀输出端口A1供应经由阀输入端口E1所供应的液压流体。换言之,液压流体可以从阀输入端口E1流动至阀输出端口A1,使得阀输出端口A1通过阀输入端口E1可被供应液压流体。在此,驻车锁26具有第一作动腔32,阀输出端口A1被供以的且借助液压泵14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可以经由阀输出端口A1被输送入第一作动腔。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阀输出端口A1直接与作动腔32流体连通。通过将液压流体输入作动腔32,驻车锁可被液压作动,由此可以造成驻车锁在此从挂入状态调节至摘出状态。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驻车锁26被液压作动并由此以液压方式被摘出,因为液压流体被输入作动腔32。
例如,驻车锁26包括在图中未被示出的掣爪,掣爪至少间接、尤其直接安装在变速器箱体28上且进而相对于变速器箱体28在锁闭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可运动、尤其可枢转。在锁闭位置,例如掣爪插入到抗旋转地连接至输出轴的驻车锁轮中。在解锁状态中,驻车锁没有与驻车锁轮接合。因此驻车锁在锁闭状态中以形状配合方式锁定输出轴而使其不能相对于变速器箱体28转动一整圈。在解锁状态中,掣爪放开驻车锁轮且因此放开输出轴,以便相对于变速器箱体28做多圈转动。驻车锁26可以包括例如设计成锥形或锥体的作动件,其例如设计成锥形或截头锥体形并且沿作动件方向相对于变速器箱体28可平移运动。为了例如使掣爪从解锁位置运动到锁闭位置,作动件沿平行于作动件延伸的锁闭方向相对于变速器箱体28平移运动,由此使掣爪从解锁位置运动到锁闭位置。掣爪从解锁位置运动到锁闭位置造成例如尤其是机械的弹簧件的张紧,由此该机械的弹簧件在锁闭位置提供弹簧力。该弹簧力例如至少间接、尤其直接作用于掣爪。在此,例如掣爪克服由弹簧件提供的弹簧力而借助该作动件被保持在锁闭位置,尤其按下述方式,即,该作动件以形状配合方式与掣爪合作,尤其是插入掣爪中。为了允许由弹簧件提供的弹簧力使掣爪从锁闭位置运动或枢转到解锁位置,使该作动件沿与锁闭方向相反的且平行于作动件方向延伸的解锁方向相对于变速器箱体28平移运动。因此该作动件可以相对于变速器箱体28来回平移运动到锁闭位置和解锁位置,以便由此实现掣爪在锁闭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的运动或枢转。在此,掣爪的锁闭位置造成驻车锁26的挂入状态,掣爪的解锁位置造成驻车锁26的摘出状态。
在图中放大示出自动变速器10的区域B。在此能看到,驻车锁26具有第二作动腔34,借助液压泵14在反向运行中所输送的且由此流过第二泵端口24的液压流体在液压泵14的反向运行中经由第二泵端口24可被输送入第二作动腔。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泵端口24直接与第二作动腔34流体连通。通过将液压流体输送入第二作动腔34,促使或能够促使驻车锁26从另一个状态且在此是摘出状态调节到一个状态且在此是挂入状态。
驻车锁26具有设计用于将驻车锁从挂入状态液压调节至摘出状态的第一液压缸36,其具有第一作动腔32并设计用于在弹簧致动下将驻车锁26从摘出状态调节至挂入状态。为此,第一液压缸36包括第一壳体38和也称为锁闭活塞的第一活塞40,第一活塞至少部分可平移运动地安置在第一壳体38中。这意味着,活塞40至少部分安置在第一壳体38中并可相对于壳体38平移运动。通过将从泵端口22经由驻车锁阀30流动至作动腔32的液压流体输送入作动腔32,使活塞40相对于壳体38沿在图中由箭头42表示的运动方向平移运动。由此,驻车锁26被液压作动并由此被摘出。例如通过活塞40沿第一运动方向的运动而使前述作动件运动向例如与第一运动方向重合的解锁方向。可以从图中看到,阀输入端口E1直接流体连通至泵端口22,而阀输出端口A1直接流体连通至第一液压缸36的、尤其是壳体38的输入端口E2。第一液压缸36包括作动腔32,其分别部分由第一活塞40且部分由第一壳体38直接界定。因此,液压流体可以从阀输出端口A1流到输入端口E2,流过输入端口E2且因此经由输入端口E2流入作动腔32,由此该液压流体被输入作动腔32。由此,使活塞40尤其直接承受流入作动腔32的液压流体的作用,由此,活塞40沿第一运动方向相对于壳体38平移运动。由此,该作动件被运动向解锁位置,由此驻车锁26被摘出或由此造成驻车锁26摘出。
第一液压缸36还包括机械弹簧件44,其一方面与活塞40连接,另一方面至少间接与壳体38和/或变速器箱体28连接。通过使活塞40沿第一运动方向运动,弹簧件44被张紧。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弹簧件44被设计成拉伸弹簧,其在活塞40沿第一运动方向运动时被牵引,即,在其沿第一运动方向延伸的长度或延伸尺寸方面被增大。由此,弹簧件44提供弹簧力,其沿与第一运动方向相反的且在图中由箭头46表示的第二运动方向作用。
借助由弹簧件44提供的弹簧力,活塞40沿与第一运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运动方向可相对于第一壳体38平移运动,由此驻车锁在弹簧致动下或在弹簧力作动下被挂入。通过使活塞40沿第二运动方向运动,例如前述的作动件朝着例如与第二运动方向重合的锁闭方向运动。通过将作动件朝锁闭方向运动,使掣爪从解锁位置枢转到锁闭位置,由此驻车锁26被挂入。
驻车锁26具有第二液压缸48,其具有第二作动腔34并且通过液压从初始状态可调节至释放状态。在初始状态中,第二液压缸48允许驻车锁26保持摘出。在释放状态中,第二液压缸48释放驻车锁26的弹簧致动接合。为此,第二液压缸48包括第二壳体50和第二活塞52,第二活塞至少部分安置在第二壳体50中。活塞52可相对于壳体50平移运动。可以看到,作动腔34通过也称为P路径的且在图中部分由虚线且部分用实线表示的通道54直接流体连通至液压泵14的泵端口24。为此,第二液压缸48、尤其是壳体50具有输入端口E3,其尤其是通过通道54直接流体连通至泵端口24。
第二液压缸48的第二作动腔34分别部分由第二壳体50且部分由第二活塞52直接界定。如果现在液压泵14按其反向运行方式工作,则借助液压泵14输送液压流体经过泵端口24并且从泵端口24被输送经过通道54并因此通过通道54被输送至输入端口E3并被输送经过输入端口E3,使得液压流体通过输入端口E3流入或被输送入作动腔23。由此,活塞52如此直接承受流入作动腔34的液压流体的作用,即,第二活塞52沿在图中由箭头56表示的第三运动方向相对于第二壳体50平移地从造成第二液压缸48的初始状态的锁定位置或初始位置可运动或被运动到造成第二液压缸48的释放状态的释放位置。
活塞40具有两个沿第一运动方向或沿第二运动方向彼此间隔的凹部。在驻车锁26挂入状态下,活塞40处于挂入位置,而在驻车锁26的摘出状态下,活塞40处于摘出位置。为了因此将原先摘出且因此处于摘出状态的驻车锁26挂入且因此从摘出状态调节或改变至挂入状态,如上所述地使活塞40借助由弹簧件44提供的弹簧力沿第二运动方向运动,由此从摘出位置运动到挂入位置。为了将原先挂入的驻车锁26摘出且因此从挂入状态调节或切换至摘出状态,如上所述地使活塞40借助经由输入端口E2被输入作动腔32的液压流体沿第一运动方向相对于壳体38运动并由此从挂入位置运动至摘出位置。驻车锁26在此还包括锁闭件58,其可相对于变速器箱体28在锁闭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运动。锁闭件58尤其可绕枢转轴线60相对于变速器箱体28在锁闭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枢转。如果活塞40处于挂入位置而锁闭件58处于锁闭位置,则锁闭件58插入活塞40的其中的第一凹部,由此锁闭件58与活塞40达成形状配合接合。由此,活塞40借助锁闭件58以形状配合的方式被固定而无法从挂入位置运动到摘出位置。如果活塞40例如处于摘出位置而锁闭件处于锁闭位置,则锁闭件58插入活塞40的第二凹部中,由此锁闭件58与活塞40达成形状配合接合。由此,活塞40借助锁闭件58尤其克服由弹簧件44提供的弹簧力地被保持在摘出位置并且尤其以形状配合方式被固定而无法从摘出位置运动到挂入位置。
为了能使活塞40从挂入位置运动到摘出位置或相反地从摘出位置运动到挂入位置,锁闭件58从锁闭位置运动、尤其枢转到解锁位置。由此消除锁闭件58与活塞40的形状配合式接合,使得活塞40能从挂入位置运动到摘出位置或从摘出位置运动到挂入位置。通过使锁闭件58从锁闭位置运动、尤其枢转到解锁位置,驻车锁26的优选机械的弹簧件62被张紧、尤其被压缩,从而至少在解锁位置,该弹簧件62提供弹簧力。借助弹簧力,锁闭件58尤其可以在活塞40处于挂入位置或摘出位置时从解锁位置运动到锁闭位置并由此被置于与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的接合中。
为了现在使锁闭件58尤其克服由弹簧件62提供的弹簧力而从锁闭位置运动到解锁位置,驻车锁26包括优选电动的执行机构64。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执行机构64被设计成行程磁铁/电磁铁。行程磁铁具有壳体和运动件,通过给行程磁铁供应电能而将运动件至少部分从行程磁铁的壳体移出。由此,锁闭件58借助运动件从锁闭位置运动、尤其枢转到解锁位置。
借助第二液压缸48,现在可以通过液压使锁闭件58从锁闭位置运动到解锁位置。通过将液压流体输送入作动腔34,使活塞52从造成第二液压缸48的初始状态的初始位置运动到造成释放状态的释放位置,其中,活塞52沿第三运动方向相对于壳体50平移运动。通过沿第三运动方向进行的活塞52从初始状态到释放位置的运动,第二液压缸48的可随活塞52运动的活塞杆65至少从壳体50中移出一段,由此借助活塞杆65使锁闭件58从锁闭位置运动、尤其枢转到解锁位置。第二液压缸48的初始状态因此是第二液压缸48的将锁闭件58保持在其锁闭位置的初始状态。与之相比,第二液压缸48的释放状态是造成锁闭件58从锁闭位置运动尤其枢转到解锁位置的释放状态。换言之,初始状态是将驻车锁26尤其保持在挂入状态的初始状态,其中,第二液压缸48的释放状态是第二液压缸48的造成驻车锁26挂入的释放状态。前述的第一凹部和“锁闭件58在活塞40的挂入位置插入第一凹部”的特征可能是有利的,但应视为可选的并可省掉,故活塞40例如至少具有前述的第二凹部,其于是起到固定凹部的作用,并且其中,当锁闭件58于是处于锁闭位置且活塞40处于摘出位置时,锁闭件插入固定凹部。
在阀输入端口E2直接流体连通至泵端口22且阀输出端口A1直接流体连通至输入端口E2和进而作动腔32时,输入端口E2或作动腔32未直接连通至泵端口22,而是输入端口E2或作动腔32通过驻车锁阀30与泵端口22相连。自动变速器10尤其是驻车锁26具有如图部分用虚线且部分用实线所示的nP路径66,在该路径中设置通道K1。另外,在nP路径66中设置另一通道K2,输入端口E2经此直接流体连通至阀输出端口A1。nP路径66因此例如从泵端口22经由驻车锁阀30或尤其是穿过驻车锁阀30延伸到输入端口E2,其中,在从泵端口22流动入作动腔32的液压流体的流动方向上,该驻车锁阀30布置在泵端口22与输入端口E2或作动腔32之间。在此,驻车锁阀30例如可以在分离状态与连接状态之间被调节或切换。在连接状态中,例如输入端口E2或作动腔32通过驻车锁阀30流体连通至泵端口22,从而在连接状态下该输入端口E2和进而作动腔32通过驻车锁阀30可被供应在正向运行中流过泵端口22的液压流体。在分离状态中,例如输入端口E2或作动腔32借助驻车锁阀30与泵端口22流体隔离,从而例如在液压泵14的正向运行中,在正向运行中流过泵端口22的液压流体未流向或未流入作动腔32。
自动变速器10包括与驻车锁阀30并行布置的冷却阀68,其通过第一泵端口22可被供应借助液压泵14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为此,例如冷却阀68具有冷却阀-输入端口E4,它尤其直接流体连通至泵端口22。因此,例如在正向运行中流过泵端口22的液压流体可流动至冷却阀-输入端口E4并流过冷却阀-输入端口E4,因此经由例如冷却阀-输入端口E4流入冷却阀68。例如冷却阀68可被电动切换或调节。尤其是冷却阀68可以是电磁阀。通过在正向运行中给冷却阀-输入端口E4和进而冷却阀68供应液压流体,通过冷却阀68可以给润滑和/或冷却装置12供应借助液压泵14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为此,冷却阀68例如具有冷却阀-输出端口A2,经由冷却阀-输入端口E4给冷却阀68供应的液压流体可被送向该冷却阀-输出端口。这意味着,在液压泵14的正向运行中借助液压泵14所输送的液压流体从冷却阀-输入端口E4流动至冷却阀-输出端口A2并且流过冷却阀-输出端口A2且因此例如经由冷却阀-输出端口A2能流出冷却阀68。流过冷却阀-输出端口A2的液压流体可以从冷却阀-输出端口A2流向该系统且尤其是流入其循环,由此该系统且尤其是其循环被供应液压流体。在此,该润滑和/或冷却装置12、尤其是该系统的输入端口E5尤其直接流体连通至冷却阀68的冷却阀-输出端口A2。液压流体因此可以从冷却阀-输出端口A2流动至输入端口E5,结果流入该系统、尤其是其循环中,由此该循环被供应液压流体。
另外,自动变速器10具有至少一个换挡件70,其在图中被尤其示意性示出。换挡件70优选是形状配合式换挡件并且在此可以被设计成爪或爪式离合器。借助换挡件70,自动变速器10的至少两个或正好两个传动件能抗旋转地相互连接。换挡件70在第一接合状态与第一分离状态之间可切换或可调节。在第一接合状态中,该传动件借助换挡件70抗旋转地相互连接,使得传动件无法彼此相对转动,尤其当自动变速器10被驱动时也不能。在第一分离状态中,换挡件70放开传动件以允许尤其绕传动件转动轴线进行彼此相对转动,使得尤其当自动变速器10被驱动时,该传动件彼此相对转动或可转动。自动变速器10在此具有配属于换挡件70的第三液压缸72,其具有第三壳体74和第三活塞76。第三活塞76至少部分安置在壳体74中并相对于壳体74可平移运动。液压缸72还包括活塞杆78,其可随活塞76相对于壳体74平移运动。壳体74和活塞76界定工作腔80,液压流体可被输入其中。通过将液压流体输入工作腔80,活塞76并且活塞杆78随之朝着在图中由箭头82表示的第一换挡件方向相对于壳体74平移运动。活塞76并且该活塞杆78随之也可以例如朝着与第一换挡件方向相反的第二换挡件方向相对于壳体74运动,其中,第二换挡件方向由箭头84表示。在此,例如活塞76和壳体74分别部分且分别直接界定第二工作腔86,其沿第一换挡件方向或沿第二换挡件方向与第一工作腔80对置。如果液压流体被输入工作腔86,则由此活塞76并且活塞杆78随之相对于壳体74沿第二换挡件方向运动。可以看到通过将液压流体输入各自工作腔80或86,活塞76和进而液压缸72被液压作动。通过使活塞76沿第一换挡件方向和第二换挡件方向运动,换挡件70被作动,即,被调节或切换。例如,原先位于第一分离状态的换挡件70由此从第一分离状态被切换到第一接合状态,使得活塞76沿第一换挡件方向运动。例如原先处于第一接合状态的换挡件70由此从第一接合状态被切换到第一分离状态,使得活塞76沿第二换挡件方向运动。如以下还将准确解释地,第三液压缸72通过冷却阀68可被供应借助液压泵14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由此第三液压缸72并且该换挡件70通过第三液压缸72可被作动。为此,冷却阀68具有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A3,其可被供以流过冷却阀-输入端口E4的液压流体。换言之,液压流体可以从冷却阀-输入端口E4流到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A3,由此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A3被供应液压流体。通过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A3,第三液压缸72可被供应经由冷却阀-输入端口E4被送向冷却阀的且借助液压泵14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
自动变速器10包括切换阀/开关阀88,其在从冷却阀68、尤其是从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A3流至液压缸72且因此进入各自工作腔80或86的液压流体的流动方向上布置在冷却阀68、尤其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A3与液压缸72、尤其是各自工作腔80或86之间。开关阀88具有输入端口E6,它尤其直接与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A3流体连通。
冷却阀68具有阀芯90,其在冷却位置与作动位置之间尤其相对于冷却阀68的阀体和/或平移地可运动。冷却位置造成冷却阀68的冷却状态,而作动位置造成冷却阀68的作动状态。在冷却状态下,冷却阀-输出端口A2与冷却阀-输入端口E4流体连通,并且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A3优选借助阀芯90而与冷却阀-输入端口E4流体隔离,使得流过冷却阀-输入端口E4的液压流体从冷却阀-输入端口E4流到冷却阀-输出端口A2并从冷却阀-输出端口A2流到或流入系统,而又尤其是禁止液压流体从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A3流到开关阀88并经由开关阀88流至和尤其流入液压缸72。再换言之,例如在也称为制冷状态的冷却状态中禁止给液压缸72和/或开关阀88供应液压流体。
但在作动状态中,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A3与冷却阀-输入端口E4流体连通,而冷却阀-输出端口A2优选借助阀芯90与冷却阀-输入端口E4流体隔离。于是,流过冷却阀-输入端口E4的液压流体从冷却阀-输入端口E4流到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A3并从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A3流到输入端口E6,而优选禁止液压流体从冷却阀-输入端口E4流向该系统(润滑和/或冷却装置12)。因此,在作动状态下给开关阀88供应流过冷却阀-输入端口E4的液压流体,而优选禁止给系统供应流过冷却阀-输入端口E4的液压流体。在作动状态下从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A3流向输入端口E6的液压流体例如可以通过输入端口E6流入开关阀88。例如输入端口E6尤其直接流体连通至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A3。
开关阀88现在例如在第一开关状态和第二开关状态之间可切换或可调节。另外,开关阀88具有输出端口A4和A5。另外,液压缸72、尤其是壳体74具有输入端口E7和至少一个输入端口E8。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液压缸72具有至少两个或正好两个输入端口E8。输入端口E7尤其直接流体连通至输出端口A4,且输入端口E8尤其直接流体连通至输出端口A5。在第一开关状态,例如输出端口A4流体连通至输入端口E6,而优选输出端口A5与输入端口E6流体隔离。因此例如在正向运行中借助液压泵14所输送的且如前所述从输入端口E6流到输出端口A4且流过输出端口A4的液压流体能够从输出端口A4流到输入端口E7,流过输入端口E7且因此经由输入端口E7流入工作腔80,使得液压流体被输送入工作腔80。结果,活塞76和活塞杆78沿第一换挡件方向运动。优选在第一开关状态中禁止液压流体经由输入端口E8流入工作腔86。
在第二开关状态中,输出端口A5与输入端口E6流体连通,而输出端口A4优选与输入端口E6流体隔离。因此借助液压泵14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从输入端口E6流到输出端口A5并流过输出端口A5并从输出端口A5流到输入端口E8。液压流体可流过输入端口E8,结果经由输入端口E8流入工作腔86,由此,活塞76并且活塞杆78随之沿第二换挡件方向相对于壳体74被平移运动。在第二开关状态中优选阻止液压流体经由输入端口E7流入工作腔80。
优选地,阀芯90以电动方式、即在使用电能或电流的情况下从造成冷却状态的冷却位置可调节、尤其可运动、更优选可平移运动到造成作动状态的作动位置。冷却阀68在此具有控制端口S1,它尤其直接与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A3流体连通。通过控制端口S1,阀芯90尤其直接可承受作用于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A3的液压流体压力,由此从作动位置可调节、尤其可运动到冷却位置。此时的背景是,液压泵14能够在其正向运行中经过冷却阀68和开关阀88将液压流体连续输送入各自工作腔80或86,直至且优选仅持续至活塞76沿第一换挡件方向或沿第二换挡件方向运。通过使活塞76和活塞杆78沿第一换挡件方向运动,活塞杆78至少被移出壳体74一段,并且通过使活塞76和活塞杆78沿第二换挡件方向运动,活塞杆78至少被移入壳体74一段。
活塞76可以持续沿各自换挡件方向运动,直至且优选仅持续至活塞76达到止挡或直到换挡件70完全换挡且因此例如完全运动到第一接合状态或第一分离状态。于是,无法再借助液压泵14实现进一步输送液压流体到各自工作腔80或86,从而可能出现液压泵14的停止。为了避免这种过长时间的液压泵14停止,阀芯90从作动位置运动到冷却位置,使得液压泵14于是在正向运行中无法再输送或不再输送液压流体经由冷却阀68至液压缸72,而是输送至该系统(润滑和/或冷却装置12)。为了现在避免液压泵14的停止状态或避免过长时间的液压泵14停止且因此使阀芯90在换挡件70完全作动或换挡之后很快速地或很短时间地从作动位置运动到冷却位置,控制端口S1、尤其是直接与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A3流体连通。因此该液压流体能够以在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A3处具有的压力通过控制端口S1尤其直接作用于阀芯90,因此或由此将阀芯90从作动位置运动或切换到冷却位置。
可以看到,在冷却状态中,借助液压泵14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全部液压流体借助冷却阀68被送向润滑和/或冷却装置12。但在作动状态下,借助液压泵14在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所有液压流体借助冷却阀68被送向开关阀88并经此被送向第三液压缸72,因此尤其选择性地被输送入工作腔80或工作腔86。也可从图中看到自动变速器10具有集液槽92,液压流体可容纳或容纳在其中。液压泵14在正向运行中将液压流体从集液槽92输送出,其中,在正向运行中液压泵14尤其从集液槽92吸入液压流体。在其从集液槽92流向并进入液压泵14的路途中,液压流体流过过滤器94,借此在其从集液槽92至液压泵14的路途中过滤液压流体。这意味着,过滤器94在从集液槽92流到液压泵14的液压流体的流动方向上布置在集液槽92与液压泵14之间、即在集液槽92的下游和液压泵14的上游。此外,在从集液槽92流到液压泵14的液压流体的流动方向上,在集液槽92下游和液压泵14上游设有止回阀96,止回阀朝着液压泵14打开并在相反方向上且因此朝着集液槽92或朝着过滤器94关闭。在此,止回阀96在从集液槽92流到液压泵14的液压流体的流动方向上布置在过滤器94的下游和液压泵14的上游。可以看到止回阀96布置在管路件98中,可借助管路件将液压流体从集液槽92引导至液压泵14。在此,止回阀96在液压泵14正向运行中开通管路件98以允许液压流体穿过管路件98流到液压泵14,使得液压泵14在其正向运行中能将液压流体从集液槽92尤其通过止回阀96以及例如通过过滤器94吸入或向自身输送。但对于从液压泵14、尤其从泵端口24经由止回阀96至集液槽92进行的液压流体流动,止回阀96锁闭管路件98,使得液压流体无法从液压泵14、尤其从泵端口24经由止回阀96返流入集液槽92。因此,止回阀96尤其在反向运行中阻止液压流体从液压泵14、尤其从泵端口24流经止回阀96到达并进入集液槽92,使得在反向运行中,借助液压泵14按反向运行方式所输送的液压流体从泵端口24流入并经过通道54(P路径)并经由P路径流入作动腔34。结果,造成或允许驻车锁26的挂入。
另外,自动变速器10包括除了换挡件70外附加设置的第二换挡件100。在图中被特别示意性表示的换挡件100例如是摩擦换挡件。在此,换挡件100可以尤其是设计成摩擦离合器或盘式/多片式离合器。借助换挡件100,例如可以将自动变速器10的至少两个或正好两个部件抗旋转地相互连接。其中的第一部件可以是变速器箱体28,其中,第二部件例如是带有齿结构的部件或设计成齿轮。此外,第二部件例如可以是轴。换挡件100在第二接合状态与第二分离状态之间可调节或可切换。在第二接合状态中,这些部件借助换挡件100抗旋转地相互连接,使得这些部件尤其在自动变速器10被驱动时也没有彼此相对转动或不能相对转动。但在第二分离状态中,换挡件100放开这些部件以允许彼此相对且例如关于部件转动轴线进行转动,使得所述部件尤其在自动变速器10被驱动时彼此相对绕部件转动轴线转动或可转动。在此,自动变速器10包括第四液压缸102,它尤其是可液压作动的。通过液压缸102的作动,换挡件100被尤其液压作动或可被液压作动。通过作动换挡件100,将换挡件100从第二接合状态可切换或可调节到第二分离状态和/或从第二分离状态可切换或可调节至第二接合状态。可以从图中看到,液压缸102具有第四壳体104和第四活塞106,其至少部分安置在壳体104中并相对于壳体104可平移运动。在此,壳体104和活塞106分别部分且分别直接界定液压缸102的第三工作腔108。通过将液压流体输入工作腔108,液压缸102的活塞106以及可随活塞106运动的活塞杆110随之沿在图中由箭头112表示的第三换挡件方向相对于壳体104平移运动。
通过使活塞106和活塞杆110沿第三换挡件方向运动,活塞杆110从壳体104移出至少一段。通过使活塞106沿第三换挡件方向运动,例如将换挡件100从第二分离状态切换至第二接合状态。液压缸102在此具有尤其是机械的弹簧件114,其例如一方面至少间接、尤其直接沿第三换挡件方向支承或可支承在活塞106上,另一方面至少间接、尤其直接沿第三换挡件方向支承或可支承在壳体104上。由此一来,于是当活塞106沿第三换挡件方向运动时,弹簧件114被张紧、尤其被压缩,使得弹簧件114提供弹簧力,该弹簧力例如沿与第三换挡件方向相反的且在图中由箭头116表示的第四换挡件方向作用。借助由弹簧件114所提供的弹簧力,活塞106以及该活塞杆110随其能沿第四换挡件方向相对于壳体104运动。通过使活塞106沿第四换挡件方向运动,例如将换挡件100从第二接合状态切换到第二分离状态。相应的相反状况显然是可想到的。液压缸102且尤其是壳体104具有输入端口E9,液压流体经此可输入工作腔108中。工作腔108是可被供应液压流体的另一个作动腔。
自动变速器10还包括第二开关阀118和第二液压泵120,其在此也设计成电动式液压泵。以上和以下对液压泵14的说明也可马上套用至液压泵120,反之亦然。因此,液压泵120也具有输送件122和电动机124。液压泵120例如还包括第二泵壳,在泵体内安置输送件122。输送件122相对于第二泵壳可运动、尤其可转动。通过给电动机124供应电能或电流,电动机124可运转。电动机124的运转造成电动机124可驱动输送件122,由此相对于第二泵壳运动、尤其转动。在此也优选将液压泵120设计成可逆式泵。因此优选输送件122可以沿第三输送方向相对于第二泵壳运动、尤其转动,并且输送件122可以沿与第三输送方向相反的第四输送方向相对于第二泵壳运动、尤其转动。在此,电动机124优选不仅设计成使输送件122沿第三输送方向运动,也设计成使输送件122沿与第三输送方向相反的第四输送方向运动。因为输送件122能沿各自输送方向例如被转动,故例如第三输送方向是第三转动方向,第四输送方向可以是与第三转动方向相反的第四转动方向。因此,液压泵120也可以按正向运行方式和按反向运行方式工作。为了实现正向运行,输送件122沿第三输送方向运动,为了实现反向运行,输送件122运动向第四输送方向。在此,图中的双箭头123表明液压泵120也可按其正向运行方式和按其反向运行方式工作,即,输送件122可来回运动、尤其可转动,即,可沿第三输送方向和与第三输送方向相反的第四输送方向运动、尤其可转动。
可以看到集液槽92是液压泵14、120共用的集液槽,液压泵14和120与之流体连通或可流体连通。在此,泵端口24通过止回阀96与集液槽92可流体连通或流体连通,尤其在正向运行中。液压泵120具有第三泵端口126,其与集液槽92流体连通或可流体连通。因此液压泵120能在其正向运行中通过泵端口126从集液槽92吸入液压流体或向自身输送或输送入其第二泵壳中,其中,液压流体在其从集液槽92至泵端口126且进而至液压泵120的路途中流过过滤器94,进而借助过滤器94被过滤。液压泵120在其正向运行中输送液压流体,从泵端口126输送至液压泵120的第四泵端口128,其中,所述液压流体由液压泵120在其正向运行中从集液槽92输出。另外,液压泵120在其正向运行中将从泵端口126流到泵端口128的液压流体输送经过泵端口128。可看到液压泵120安置在自动变速器10的管路件130中,其中,在液压泵120的正向运行中,借助液压泵120在其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沿第一流体流向流过管路件130并借助管路件130从集液槽92经由液压泵120被引导至开关阀118。在反向运行中,液压泵120例如将液压流体从泵端口128输送至泵端口126,从而例如在反向运行中,借助液压泵120在其反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朝着与第一流体流向相反的第二流体流向FS流过管路件130的至少一部分。
开关阀118具有至少一个输入端口E10。尤其是该开关阀118可以具有至少两个或正好两个输入端口E10。输入端口E10尤其直接流体连通至泵端口128。因此,借助液压泵120被输送经过泵端口128的液压流体可从泵端口128流动至输入端口E10并流过输入端口E10,因此例如经由输入端口E10流入开关阀118。
开关阀118还具有输出端口A6,通过输入端口E10流入开关阀118的液压流体例如可被送向输出端口。输入端口E9尤其直接流体连通至输出端口A6,使得被送向输出端口A6的且因此流过输出端口A6的且因而例如通过输出端口A6流出开关阀118的液压流体从输出端口A6流动至输入端口E9,结果,流过输入端口E9且因此可以经由输入端口E9流入工作腔108。
开关阀118例如具有第二控制端口S2,它尤其是直接流体连通至输出端口A6。开关阀118例如还包括第二阀芯132。阀芯132例如在至少一个第一阀芯位置与至少一个第二阀芯位置之间尤其可平移运动。在第一阀芯位置,例如输出端口A6流体连通至输入端口E10,使得输入端口E9通过开关阀118流体连通至输入端口E10。由此可以在第一阀芯位置将借助液压泵120在其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输入工作腔108。在第二阀芯位置,例如输入端口E9与输入端口E10流体隔离。例如在第二阀芯位置,该输入端口E9通过开关阀118、尤其通过输出端口A6而与储罐134流体连通,从而原先容纳在工作腔108中的液压流体通过输入端口E9和开关阀118被送出工作腔108并可被引导入储罐134中。由此可例如允许活塞106运动向第四换挡件方向,或者在活塞106运动向第四换挡件方向时,活塞106可以将原先容纳在工作腔108中的液压流体经由输入端口E9从工作腔108送出并尤其通过输入端口E9和开关阀118送入储罐中。
通过控制端口S2,例如与控制端口S1相似地,阀芯132尤其直接可承受存在于输出端口A6的液压流体压力并由此从第一阀芯位置尤其可平移运动至第二阀芯位置。还可以想到阀芯132可运动到第三阀芯位置。在第三阀芯位置,例如输入端口E9与储罐134和输入端口E10流体隔离,从而尤其在第三阀芯位置避免液压流体借助开关阀118流出工作腔108。在第三阀芯位置,例如输入端口E10与储罐134流体连通,并且优选输出端口A6借助阀芯132而与输入端口E8和储罐134隔离,从而例如当液压泵120在其正向运行中输送液压流体,而阀芯132处于其第三阀芯位置时,液压流体借助液压泵120在其正向运行中从液压泵120经由开关阀118被输送入储罐134。在此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想到,由于控制端口S2尤其直接流体连通至输出端口A6,故尤其处于第一阀芯位置的阀芯132尤其直接可承受存在于输出端口A6处的液压流体压力并由此从第一阀芯位置可调节或可运动到第三阀芯位置。由此,例如当换挡件100被完全换挡或调节而使得借助液压泵120无法再进一步输送液压流体进入工作腔108时,可以避免液压泵120停止或液压泵120停止过长时间,因为紧接在换挡件100完全换挡或作动或切换之后或在随后的很短时间里,借助作用于或存在于输出端口A6的且经由控制端口S2尤其直接作用于阀芯132的压力而使阀芯132从第一阀芯位置运动到第三阀芯位置。由此,液压泵120在其正向运行中将液压流体通过输入端口E10和进而开关阀118送向且送入储罐134,储罐例如是集液槽92。
总体上可看到,泵端口22尤其直接与nP路径66流体连通,而泵端口24尤其直接与P路径(通道54)流体连通。驻车锁阀30优选设计成滑动切换元件/控制滑阀。驻车锁阀30选择性地设置且因此能省掉,从而例如泵端口22尤其通过nP路径66直接流体连通至输入端口E2或作动腔32。驻车锁阀30尤其用于实现作动腔32的快速排空。例如因此可借助驻车锁阀30实现快速排空,在其范围内例如将原先容纳在作动腔32中的液压流体经由驻车锁阀30从作动腔32排出并且例如可被引导入另一储罐或储罐134中。
以下将再次概括描述原先挂入的驻车锁26的摘出:例如设计成行程磁铁的执行机构64如此解锁也称为驻车锁活塞的活塞40,即,执行机构64使锁闭件58从其锁闭位置运动到解锁位置。例如设计成控制电磁阀的冷却阀68保持其作动状态或被切换到作动状态。选择性设置的且优选设计成控制滑阀的驻车锁阀30保持其当前状态或如此切换,即,输入端口E1和进而nP路径66或通道K1且尤其是泵端口22与作动腔32流体连通。液压泵14按照其正向运行方式工作并因此将液压流体、尤其从集液槽92由泵端口24输送至泵端口22并从泵端口22经由驻车锁阀30输送入作动腔32,由此原先处于其挂入位置的活塞40从挂入位置被运动、尤其移动至摘出位置。由此解除掣爪或驻车锁26的尤其通过作动件造成的机械锁定。由于冷却阀68保持作动状态或被切换至作动状态,故可保证液压流体从泵端口22流入通道K1和进而流入作动腔32,且从泵端口22流至和进入冷却阀68的液压流体得以避免或至少保持少量,因为例如换挡件70已经完全换挡且因此相应的工作腔80或86被完全填充或以最大容量被填充液压流体,因此不能再将液压流体借助液压泵14在其正向运行中输送入液压缸72。
以下将概括描述原先摘出的驻车锁26的挂入的第一变型。第一变型是用于挂入驻车锁26的标准程序,其中,该标准程序例如在驻车锁26或自动变速器10完全能发挥功能时来执行或可被执行。首先,例如设计为行程磁铁的执行机构64尤其以电磁方式解锁也称为驻车锁活塞的活塞40,做法是执行机构64使原先位于其锁闭位置的锁闭件58运动到解锁位置。液压泵14按照其反向运行方式运行并由此例如尤其是辅助排空驻车锁阀30的作动侧。驻车锁阀30的所述侧尤其是指如下内容:驻车锁阀30可以包括阀芯136,其例如在第四阀芯位置与第五阀芯位置之间可调节、尤其可运动且更尤其可平移运动。作动侧例如是阀芯136的作动侧。在第四阀芯位置,例如输入端口E1与输出端口A1流体连通,从而在第四阀芯位置,该泵端口22通过驻车锁阀30流体连通至作动腔32。在第五阀芯位置,例如输入端口E1借助阀芯136而与输出端口A1流体隔离,从而例如在第五阀芯位置,该泵端口22借助阀芯136而与作动腔32流体隔离。第四阀芯位置和第五阀芯位置也被概称为驻车锁阀位置。例如如果阀芯136从其中一个驻车锁阀位置运动到其它驻车锁阀位置,则例如尤其是机械弹簧件138因此被张紧、尤其被压缩或牵引。由此,弹簧件138提供弹簧力,阀芯136借此从其它驻车锁阀位置可运动或运动到一个驻车锁阀位置。在其正向运行中,液压泵14现在例如输送液压流体经由阀输入端口E1进入驻车锁阀30并因此到达前述的作动侧,作动侧是阀芯136的作动面侧。由此,阀芯136的作动面被施以借助液压泵14在其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由此,阀芯136例如从一个驻车锁阀位置运动到另一个驻车锁阀位置,尤其克服由弹簧件138提供的弹簧力。如果例如停止将液压流体输送入驻车锁阀30的作动侧,则弹簧件138可以至少部分卸载,从而借助由弹簧件138提供的弹簧力使阀芯136从另一驻车锁阀位置运动到一个驻车锁阀位置。现在,“作动侧排空”例如是指,液压泵14在其反向运行中从驻车锁阀30中由作动侧排走或送走原先容纳在驻车锁阀30作动侧的液压流体并因此排空作动侧,尤其通过通道K1且通过阀输入端口E1。液压泵14还在其反向运行中将液压流体例如从驻车锁阀30的作动侧输送入作动腔34,由此在作动腔34中且因此在也称为解锁活塞的活塞52上形成压力。阀芯136在此借助弹簧件138、即借助由弹簧件138提供的弹簧力从另一个驻车锁阀位置运动到一个驻车锁阀位置且因此例如置于阀芯136的或驻车锁阀30的基本位置,由此例如输入端口E2并且该作动腔32经此通过驻车锁阀30且因此尤其通过输出端口A1来与前述的另一储罐和/或储罐134和/或集液槽92流体相连。一个驻车锁阀位置因此是前述的第五阀芯位置,在该位置,优选该输出端口A1与阀输入端口E1隔离,和/或作动腔32通过阀输出端口A1与容器流体连通。容器可以是前述的储罐或储罐134和/或集液槽92。由此,原先容纳在作动腔32中的液压流体尤其当活塞40被运动向第二运动方向时可以通过输入端口E2和阀输出端口A1从作动腔32流出或排出,并且流入该容器。因此弹簧件44于是可以使活塞40运动、尤其拉动向第二运动方向,由此驻车锁26被挂入。
另外,以下将描述驻车锁26挂入的第二变型,在这里,第二变型作为第一变型的冗余来设置并且例如在液压泵14失效且因此无法发挥功能时被执行。于是,执行机构64如此解锁活塞40或锁闭件58,即,执行机构64使锁闭件58从其锁闭位置运动到其解锁位置。驻车锁阀30的弹簧件138使阀芯136运动、尤其是被压迫或拉动至其它的驻车锁阀位置,尤其是第五阀芯位置,由此,作动腔32通过驻车锁阀30来与容器流体连通。接着,弹簧件44可以将活塞40拉动、尤其运动向第二运动方向且因此置于挂入位置,由此挂入驻车锁26。在第二变型中,因此例如禁止反向运行或原则上禁止液压泵14运行。可以看到,锁闭件58借助第二液压缸48并借助液压泵14能被液压解锁。借助执行机构64,锁闭件58能被电磁解锁或电动解锁。在第二变型中,不进行或省掉锁闭件58的液压解锁,锁闭件在第二变型中优选只被电动解锁或电磁解锁。总之可以看到驻车锁26的挂入能冗余进行。液压泵14例如可以在执行机构64失效时代替执行机构64,并且执行机构64例如可以在液压泵14失效时代替液压泵14。因此例如可以规定驻车锁26挂入的第三变型,其中,第三变型例如在执行机构64失效且因此无法运行时执行。第三变型原则上对应于第一变型,但其中,借助执行机构64造成或可造成的锁闭件58电磁解锁被禁止,从而在第三变型中例如锁闭件58尤其只以液压方式借助第二液压缸48和液压泵14被解锁。由此通过简单方式可以实现驻车锁26和进而整个自动变速器10的特别可靠的运行。
通过液压泵14的反向运行,作动侧可被辅助排空。如果液压泵14失效以致液压泵14无法将容置于作动侧的液压流体输送离开作动侧,则弹簧件138能将阀芯136仍然或者说是在无液压泵14辅助下运动到驻车锁阀位置、尤其是第五阀芯位置,因为例如阀芯136于是在其从另一个驻车锁阀位置到一个驻车锁阀位置尤其是第五阀芯位置的路途中将原先容置在作动侧的液压流体例如从驻车锁阀30排出并进而例如输送入前述容器。
附图标记列表
10 自动变速器
12 润滑和/或冷却装置
14 液压泵
16 输送件
18 电动机
20 双箭头
22 泵端口
24 泵端口
26 驻车锁
28 变速器箱体
30 驻车锁阀
32 作动腔
34 作动腔
36 液压缸
38 壳体
40 活塞
42 箭头
44 弹簧件
46 箭头
48 第二液压缸
50 壳体
52 活塞
54 通道
56 箭头
58 锁闭件
60 枢转轴线
62 弹簧件
64 执行机构
65 活塞杆
66 nP路径
68 冷却阀
70 换挡件
72 液压缸
74 壳体
76 活塞
78 活塞杆
80 工作腔
82 箭头
84 箭头
86 工作腔
88 开关阀
90 阀芯
92 集液槽
94 过滤器
96 止回阀
98 管路件
100 换挡件
102 液压缸
104 壳体
106 活塞
108 工作腔
110 活塞杆
112 箭头
114 弹簧件
116 箭头
118 开关阀
120 液压泵
122 输送件
123 双箭头
124 电动机
126 泵端口
128 泵端口
130 管路件
132 阀芯
134 储罐
136 阀芯
138 弹簧件
A1-A6 阀输出端口
E1-E10 阀输入端口
K1,K2 通道
S1,S2 控制端口

Claims (8)

1.一种机动车用自动变速器(10),具有润滑和/或冷却装置(12)、液压泵(14)和驻车锁(26),该液压泵具有第一泵端口(22),该润滑和/或冷却装置(12)在该液压泵(14)正向运行中能经过该第一泵端口被供应借助该液压泵(14)在该正向运行中所输送且由此流过该第一泵端口(22)的液压流体,该驻车锁在挂入状态与摘出状态之间可调节并且具有第一作动腔(32),借助该液压泵(14)在该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能够被输入到该第一作动腔,由此该驻车锁(26)能被液压作动并由此能造成该驻车锁(26)从一个状态调节至另一个状态,其中:
-该液压泵(14)具有第二泵端口(24),并且
-该驻车锁(26)具有第二作动腔(34),借助该液压泵(14)在反向运行中所输送的且由此流过该第二泵端口(24)的液压流体能够在该液压泵(14)的反向运行中通过该第二泵端口(24)输入到该第二作动腔,由此该驻车锁(26)能被液压作动并由此能造成该驻车锁(26)从所述另一个状态调节至所述一个状态,
其特征是,
该驻车锁(26)具有设计用于将该驻车锁(26)从所述一个状态以液压方式调节至所述另一个状态的第一液压缸(36),该第一液压缸具有第一作动腔(32)并设计成以弹簧致动的方式将该驻车锁(26)从所述另一个状态调节至所述一个状态,
其中,该驻车锁(26)具有第二液压缸(48),该第二液压缸具有第二作动腔(34)并能以液压方式从初始状态调节至释放状态,由此能够允许该驻车锁(26)从所述另一个状态调节至所述一个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10),其特征是,该第二泵端口(24)直接与该第二作动腔(34)流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10),其特征是,该第一液压缸(36)具有:
-第一壳体(38),
-第一活塞(40),其按照可平移运动的方式安置在该第一壳体(38)内并因将该液压流体输入该第一作动腔(32)而沿第一运动方向(42)相对于该第一壳体(38)能平移运动,由此该驻车锁(26)能被液压作动并由此能够从所述一个状态调节至所述另一个状态,
-该第一作动腔(32),其部分由该第一活塞(40)界定且部分由该第一壳体(38)界定,以及
-弹簧件(44),其通过沿该第一运动方向(42)进行的第一活塞(40)的运动而能够被张紧,因此借助该弹簧件(44)能够提供弹簧力,借助该弹簧力,该第一活塞(40)朝着与该第一运动方向(42)相反的第二运动方向(46)相对于该第一壳体(38)可平移运动,由此该驻车锁(26)能从所述另一个状态调节至所述一个状态。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自动变速器(10),其特征是,该第二液压缸(48)具有:
-第二壳体(50),
-第二活塞(52),以及
-该第二作动腔(34),它部分由该第二壳体(50)界定且部分由该第二活塞(52)界定,该第二活塞按照可平移运动的方式安置在该第二壳体(50)中并通过将该液压流体输入该第二作动腔(34)而沿第三运动方向(56)相对于该第二壳体(50)从造成该初始状态的锁止位置可平移运动到造成该释放状态的释放位置。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自动变速器(10),其特征是,设有冷却阀(68),其通过该第一泵端口(22)能被供应借助该液压泵(14)在该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由此该润滑和/或冷却装置(12)通过该冷却阀(68)能被供应借助该液压泵(14)在该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变速器(10),其特征是,设有:
-至少一个换挡件(70),借此能够抗旋转地将该自动变速器(10)的两个传动件相互连接,
-第三液压缸(72),其通过该冷却阀(68)能被供应借助该液压泵(14)在该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由此该第三液压缸(72)并且该换挡件(70)通过该第三液压缸(72)能被作动,其中,该冷却阀(68)具有:
o冷却阀-输入端口(E4),其能被供应借助该液压泵(14)在该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由此为了给该冷却阀(68)供应该液压流体而能给该冷却阀(68)供应借助该液压泵(14)在该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
o冷却阀-输出端口(A2),借助于该冷却阀-输出端口,该润滑和/或冷却装置(12)能够被供以经由该冷却阀-输入端口(E4)给该冷却阀(68)供应的且借助该液压泵(14)在该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
o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A3),借助于该第二冷却阀-输出端口,该第三液压缸(72)能够被供以经由该冷却阀-输入端口(E4)给该冷却阀(68)供应的且借助该液压泵(14)在该正向运行中所输送的液压流体。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自动变速器(10),其特征是,所述另一个状态是该摘出状态,所述一个状态是该挂入状态。
8.一种机动车,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自动变速器(10)。
CN202180061042.4A 2020-07-15 2021-06-25 用于机动车的自动变速器以及机动车 Pending CN1161946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004244.9 2020-07-15
DE102020004244 2020-07-15
DE102020004982.6A DE102020004982A1 (de) 2020-07-15 2020-08-14 Automatikgetrie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sowie Kraftfahrzeug
DE102020004982.6 2020-08-14
PCT/EP2021/067575 WO2022012905A1 (de) 2020-07-15 2021-06-25 Automatikgetrieb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sowie kraftfahrzeu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4690A true CN116194690A (zh) 2023-05-30

Family

ID=7643248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1042.4A Pending CN116194690A (zh) 2020-07-15 2021-06-25 用于机动车的自动变速器以及机动车
CN202180055602.5A Pending CN116057303A (zh) 2020-07-15 2021-07-13 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装置以及机动车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5602.5A Pending CN116057303A (zh) 2020-07-15 2021-07-13 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装置以及机动车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994212B2 (zh)
EP (1) EP4196701B1 (zh)
JP (2) JP2023533285A (zh)
CN (2) CN116194690A (zh)
DE (4) DE102020004976A1 (zh)
WO (2) WO20220129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03451A1 (de) 2022-02-15 2023-08-1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Hydraulik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Hydrauliksystems
DE102022111230A1 (de) 2022-05-05 2023-11-09 Svm Schultz Verwaltungs-Gmbh & Co. Kg Verriegelungsanordnung mit Elektromotor, Verriegelungseinheit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Verriegelungsanordnung
DE102022205128A1 (de) 2022-05-23 2023-11-23 Zf Friedrichshafen Ag Hydraulik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getrieb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12274C2 (sv) * 1998-05-13 2000-02-21 Volvo Wheel Loaders Ab Bromsanordning och ett bromsmanöverorgan
DE10133468C2 (de) * 2001-01-31 2003-02-27 Awt Anlagen Und Wassersystemte Wassertechnische Anlage
DE10143833B4 (de) 2001-09-07 2013-06-06 Zf Friedrichshafen Ag Kupplungssystem in einem Antriebsstrang zwischen einer Antriebseinheit und einem Getriebe
US7934590B2 (en) 2006-06-07 2011-05-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ark-by-wire subsystem for a control system for an electrically variable hybrid transmission
US8226529B2 (en) 2006-10-23 2012-07-24 Jtekt Corporation Controller of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flow control method, and flow controller
DE112010001921A5 (de) 2009-05-06 2012-05-31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Hydraulische energiequelle zum versorgen eines nachgeschalteten hydrauliksystems mit hydraulischer energie
DE102009026709A1 (de) 2009-06-04 2010-12-09 Zf Friedrichshafen Ag Anordnung mit zumindest einem beidseitig hydraulisch betätigbaren Schaltelement
DE102011100801B4 (de) 2011-05-06 2018-06-28 Audi Ag Kupplungsgetriebe mit einem Pumpen-Elektromotor, der mechanisch mit einem Ventil wirkverbunden ist, um das Ventil in Abhängigkeit der Drehrichtung des Elektromotors zu betätigen,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ieses Kupplungsgetriebes
DE102011105068A1 (de) 2011-06-21 2012-07-05 Daimler Ag Kraftfahrzeugparksperrenvorrichtung mit zumindest einem Verriegelungselement
DE102011109376A1 (de) 2011-08-04 2013-02-07 Daimler Ag Hydraulische Steuerung für ein Automatikgetriebe eines Kraftfahrzeugs
KR101339230B1 (ko) 2011-11-29 2013-12-09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자동변속기의 유압제어장치
DE102012010172A1 (de) 2012-05-15 2013-11-21 Getrag Getriebe- Und Zahnradfabrik Hermann Hagenmeyer Gmbh & Cie Kg Aktuatoranordnun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Antriebsstrang
DE102012016235B4 (de) 2012-08-09 2016-11-03 Getrag Getriebe- Und Zahnradfabrik Hermann Hagenmeyer Gmbh & Cie Kg Aktuatoranordnung für einen Antriebsstrang
US20140260224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Clark Equipment Company Control System for Variable Displacement Hydraulic Motor
DE102013221035A1 (de) * 2013-10-17 2015-04-23 Zf Friedrichshafen Ag Hydraulische Steuer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Automatikgetriebe
KR101461922B1 (ko) 2013-12-18 2014-11-14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압공급시스템
DE102014018123A1 (de) 2014-12-06 2016-06-09 Daimler Ag Parksperrenvorrichtung
DE102015107362A1 (de) 2015-05-11 2016-11-17 Getrag Getriebe- Und Zahnradfabrik Hermann Hagenmeyer Gmbh & Cie Kg Kraftfahrzeug-Antriebsstrang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Betreiben
DE102015214037B4 (de) 2015-07-24 2022-08-0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Parksperre
DE102016115925B4 (de) 2016-08-26 2022-08-11 Gkn Automotive Ltd. System zur hydraulischen Betätigung einer Parksperre
DE102016011148A1 (de) * 2016-09-15 2017-03-30 Daimler Ag Antriebsstra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ueg, mit einer Parksperre
EP3516269B1 (de) * 2016-09-26 2022-09-21 hofer powertrain innovation GmbH Hydraulikschaltung eines doppelkupplungsgetriebes, insbesondere mit einer kupplungssteuerung, und notreaktionsverfahren
DE102018112665A1 (de) 2018-05-28 2019-11-2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Hydraulikeinrichtung mit über ein Schaltventil gezielt verbindbarem hydraulischen Parksperrenbetätiger und Cut-off-Ventil
DE102018112670A1 (de) 2018-05-28 2019-11-2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Hydraulische Aktorik eines seriellen Hybridgetriebes mit Parksperrenfunktion
DE102018214430A1 (de) 2018-08-27 2020-02-27 Zf Friedrichshafen Ag Hydrauliksystem für ein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DE102018130528A1 (de) 2018-11-30 2020-06-0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Versorg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Versorgungssystems
DE102018130700B4 (de) 2018-12-03 2020-07-0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hydraulischen Bereitschaft eines Hydrauliksystems sowie Hydraulik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96701C0 (de) 2024-01-03
US20230323948A1 (en) 2023-10-12
JP2023533285A (ja) 2023-08-02
US20230323942A1 (en) 2023-10-12
DE102020004976A1 (de) 2022-01-20
WO2022012905A1 (de) 2022-01-20
US11994212B2 (en) 2024-05-28
EP4196701A1 (de) 2023-06-21
EP4196701B1 (de) 2024-01-03
DE102020004981B3 (de) 2021-07-08
DE102020004982A1 (de) 2022-01-20
DE102020004975A1 (de) 2021-08-26
WO2022033786A1 (de) 2022-02-17
JP2023537581A (ja) 2023-09-04
CN116057303A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94690A (zh) 用于机动车的自动变速器以及机动车
US9261188B2 (en) Actuator arrangement for a drive train
KR101313991B1 (ko) 작동 장치, 작동 장치를 구비한 구동 장치 및 작동 장치에 의해 구동 차축을 접속하기 위한 방법
US7913791B2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for a hybrid vehicle
EP1950076B1 (en) Vehicle drive device and hydraulic circuit thereof
US7617919B2 (en) Drivetrain for a motor vehicle
US8915344B2 (en) Dual-clutch transmission
CN106090065B (zh) 液压转矩转换器和转矩放大器
US7740119B2 (en) Hydraulic control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09312858B (zh) 用于操纵自动变速器的驻车锁的装置以及用于这种自动变速器的驻车锁机构
JP2008232368A (ja) 駆動力配分装置
US9309968B2 (en) Shift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gearbox
US20160069451A1 (en)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range selection subsystem in a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10030377B (zh) 线控换挡停车系统
JP2010260383A (ja) 4輪駆動車用駆動力伝達装置
US10408278B2 (en) Clutch system hydraulically controlling axial slide action of clutch slider
DE102015121028B4 (de) Elektronisches Getriebebereichswahl-Teilsystem in einem hydraulischen Steuersystem für ein Automatikgetriebe
US11982351B2 (en) Parking lock actuation system with a double-acting actuation cylinder on the locking element, and actuation method
JP2008114674A (ja) 4輪駆動車用駆動力配分装置
JP2019065960A (ja) 車両用伝動装置の油圧制御装置
CN109990087B (zh) 用于无级变速器的电子变速器挡位选择
CN115978026A (zh) 液压系统和用于运行液压系统的方法
SU740547A1 (ru) Гид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а трансмисс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KR20160065252A (ko) 변속 제어 장치
JP2004162876A (ja) クラッチ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