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3719A - 一种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3719A
CN116193719A CN202211254572.3A CN202211254572A CN116193719A CN 116193719 A CN116193719 A CN 116193719A CN 202211254572 A CN202211254572 A CN 202211254572A CN 116193719 A CN116193719 A CN 116193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h
glue
laminating
die
gu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545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93719B (zh
Inventor
金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5457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937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93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3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93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3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058Lamina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onto other substrates, e.g. metallic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2Secondary treatment of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8Applying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 H05K3/281Applying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by means of a preformed insulating foi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06Lamin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柔性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其包括: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包括用于输送胶材的第一送料盘和用于输送网布的第二送料盘;贴合组件,所述贴合组件用于将胶材和网布进行压紧贴合;所述贴合组件包括安装平台、冲压机和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安装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上模安装设置在所述冲压机上;以及收料组件,所述收料组件用于收卷经所述贴合组件贴合加工后的物料,所述收料组件包括用于收卷胶材成品的第一收料机构和用于收卷网布残料的第二收料机构。本发明实现整个胶材和网布的贴合工作一体化完成,能够极大地提高胶材网布贴合工作效率,保证产品的贴合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柔性电路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路板行业的不断发展,便携、轻薄的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便携、轻薄的电子产品中一般需要使用柔性电路板(FPC)。柔性电路板的特点也带来电路板如何装配、如何贴装等相关问题。为了提高柔性电路板的使用强度,一般采用在柔性电路板上设置补强片,补强片具有多种形状。现有的柔性电路板的加工制备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人工将单个补强片一一粘合于柔性电路板的对应区域,单个补强片与柔性电路板的粘合过程需要严格控制。
对于补强片的生产,目前一般包括有使用胶材和网布进行结合增强结构强度的方式,一般是通过将纱网网布贴合到成型的胶片上,形成补强板,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胶片和网布都比较小,精度要求也比较高,目前主要是通过人工使用手动治具来进行二者贴合,贴合的过程中精度不一致的现象比较严重,同时效率也比较低,市场上了解到尚无针对这一细致的加工环节研发相应的自动化设备来进行人工替代,所以对于胶材和网布的贴合需要进行技术改进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人工使用生产治具来进行电路板胶材和网布的贴合,存在效率低、精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人工使用生产治具来进行电路板胶材和网布的贴合,存在效率低、精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包括:
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包括用于输送胶材的第一送料盘和用于输送网布的第二送料盘,所述第一送料盘上盘卷设置有胶材,所述第二送料盘上盘卷设置有网布;
贴合组件,所述贴合组件用于将胶材和网布进行压紧贴合;所述贴合组件包括安装平台、冲压机和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安装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上模安装设置在所述冲压机上,所述冲压机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向下运动与所述下模配合,以将穿过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的胶材和网布进行压紧贴合;以及
收料组件,所述收料组件用于收卷经所述贴合组件贴合加工后的物料,所述收料组件包括用于收卷胶材成品的第一收料机构和用于收卷网布残料的第二收料机构。
优选地,所述送料组件包括: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板;
所述第一送料盘和所述第二送料盘,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用于将所述第一送料盘输送的胶材和所述第二送料盘输送的网布导向相互靠近保持预设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用于导向胶材,所述第二导向轮用于导向网布,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之间留有预定距离,以使经过导向的胶材和网布之间保持预设距离。
优选地,所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用于将胶材和网布导向靠近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
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
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板上,所述第二导向板和所述第一导向板之间设有导向槽;
若干导向辊,所述导向辊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且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导向辊的转动轴心上下交错设置,形成对胶材和网布的折向传输,以使胶材和网布在相邻的两根所述导向辊之间压紧贴合。
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导向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上,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上模板、上脱料板、模芯和定位针,所述上模座设置在所述冲压机上,所述上模板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上,所述上脱料板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上,所述模芯设置在所述上脱料板上,所述定位针设置在所述模芯上,所述定位针用于穿过固定胶材和网布的固定带上的定位孔进行冲压贴合前定位。
优选地,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设置有导柱进行导向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平台上转动设置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侧壁上设置有长块状的压紧结构,所述压紧结构的压紧面与贴在胶材上的网布的贴合部分形状相同,所述压紧结构用于压紧网布的贴合部分以使网布贴合部分与网布残料部分在所述第二收料机构的拉扯下分离。
优选地,所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两组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包括压料辊和升降装置,所述压料辊通过所述升降装置分别升降设置在所述冲压模具的两侧,用于在冲压贴合前压紧胶材和网布。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送料组件自动送料,通过贴合组件进行冲压贴合,再通过收料组件分别收卷胶材产品和网布残料,从而可以实现整个胶材和网布的贴合工作一体化完成,能够极大地提高胶材网布贴合工作效率,保证产品的贴合精度。
2、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导向机构,先将胶材和网布进行预先靠近对准,达到减少胶材和网布在贴合时距离过远贴合发生偏移误差的效果,另外再结合第二导向机构将胶材和网布进行初步贴合,从而有效保证了胶材贴合前好贴合时的精准对位,便于后续进行贴合,有效保证贴合精度。
3、本发明通过设置转动辊结合压紧结构,在胶材和网布贴合之后,在进行网布残料分离之前利用压紧结构进行压紧,避免残料分离的时候将已经贴合好的网布扯松,可以进一步保证贴合效果。
4、本发明通过设置压料机构,可以在进行冲压贴合的时候将胶材和网布进行压紧保持张紧,避免因冲压使得胶材和网布发生相对偏移,进一步保证贴合的效果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胶材和网布的贴合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送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导向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胶材和网布在导向辊之间穿插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动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送料组件;11、第一送料盘;12、第二送料盘;13、安装支架;14、安装板;15、第一导向机构;151、第一导向轮;152、第二导向轮;153、限位结构;154、凹槽;16、第二导向机构;161、第一导向板;162、第二导向板;163、导向槽;164、导向辊;2、贴合组件;21、安装平台;22、冲压机;23、冲压模具;231、上模;2311、上模座;2312、上模板;2313、上脱料板;2314、模芯;2315、定位针;232、下模;2321、下模座;2322、下模板;2323、下脱料板;233、导柱;3、收料组件;31、第一收料机构;32、第二收料机构;4、转动辊;41、压紧结构;5、压料机构;51、压料辊;52、升降装置;521、升降支架;522、驱动气缸;523、导向件;524、安装座;100、胶材;200、网布;300、固定带;301、定位孔;6、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包括:
送料组件1,所述送料组件1包括用于输送胶材的第一送料盘11和用于输送网布的第二送料盘12,所述第一送料盘11上盘卷设置有胶材,所述第二送料盘12上盘卷设置有网布;
贴合组件2,所述贴合组件2用于将胶材和网布进行压紧贴合;所述贴合组件2包括安装平台21、冲压机22和冲压模具23,所述冲压模具23包括上模231和下模232,所述下模232安装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21上,所述上模231安装设置在所述冲压机22上,所述冲压机22用于驱动所述上模231向下运动与所述下模232配合,以将穿过所述上模231和所述下模232之间的胶材和网布进行压紧贴合;以及
收料组件3,所述收料组件3用于收卷经所述贴合组件2贴合加工后的物料,所述收料组件3包括用于收卷胶材成品的第一收料机构31和用于收卷网布残料的第二收料机构32。
可以理解,如图1和图2中所示,图2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胶材和网布的贴合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00和网布200均是通过胶布、胶带等作为固定带300进行固定传输的,并且固定带300上设置有定位孔301,便于胶材100和网布200对准贴合,也就是将胶材100和网布200分别固定在固定带300上,固定带300盘卷在第一送料盘11和第二送料盘12上,从而将胶材100和网布200盘卷在第一送料盘11和第二送料盘12上,并且胶材100和网布200贴合的一面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胶水或者利用双面胶提高贴合的稳定性。除了本实施例中示意的直接将已经裁剪好的胶材100和网布200固定在固定带300进行传动贴合,还可以直接将整条未裁断的胶材和未经过裁剪的整条网布进行贴合,在冲压的时候采用半切的方式将网布需要保留在胶材上的部分进行冲压,形成可以后续拉扯撕裂分离的半切断结构,使得网布贴合到胶材上以后再撕掉多余部分也可,具体的胶材和网布的设置方式可以灵活根据生产工艺的进行设置。并且,对于胶材和网布本身,可以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电路板常规使用到的胶材和网布,比如钢丝网布、纱网等,在此不进一步展开描述。
可以理解,如图1中所示,安装平台21可以包括一些常规的结构,比如支撑架等结构,在此不做详细结构的描述和展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考图1所示进行简单理解,必要时可以简单设计和参考现有技术进行简单变形。
可以理解,冲压机22可以选择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冲压设备,其主要是能够带动冲压模具23进行合模、冲压、分模等冲压的基本动作即可,在此不对冲压机22本身进行展开描述。
可以理解,第一收料机构31和第二收料机构32均可以参考第一送料盘11和第二送料盘12进行理解和实现,在此不重复展示和描述。同时,对于第一送料盘11、第二送料盘12、第一收料机构31和第二收料机构32的驱动,均可以采用电机进行驱动,他们之间的同步转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转动驱动进行控制即可,在此不进一步展开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送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送料组件1包括:
安装支架13,所述安装支架13上设置有安装板14;
所述第一送料盘11和所述第二送料盘12,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13上;
第一导向机构15,所述第一导向机构15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4上,用于将所述第一送料盘11输送的胶材和所述第二送料盘12输送的网布导向相互靠近保持预设距离。
可以理解,第一送料盘11和第二送料盘12可以是通过常规的轴承、转轴等转动连接方式转动设置在安装支架13上,第一送料盘11和第二送料盘1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轮盘进行设置。同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送料盘11和第二送料盘12依次设置在安装支架13的竖直方向上,并且第一导向机构15设置在第一送料盘11和第二送料盘12之间,整体布局更为合理,更多细节在此不进一步展开描述。
可以理解,第一导向机构15将胶材和网布导向靠近,可以使得胶材和网布初步靠近对准,预设距离可以是靠近但不接触,留有一定距离,比如距离3~5毫米,具体在此仅作简单举例说明。使胶材和网布在进行接触前先靠近保持较近的距离,则在正式贴合的时候不需要长距离移动,避免在正式贴合的时候发生偏移造成误差,有助于提高贴合的精度。
如图3中所示,所述第一导向机构15包括第一导向轮151和第二导向轮152,所述第一导向轮151用于导向胶材,所述第二导向轮152用于导向网布,所述第一导向轮151和所述第二导向轮152之间留有预定距离,以使经过导向的胶材和网布之间保持预设距离。
进一步,对于第一导向轮151和第二导向轮152,均可以参照第一放料盘11和第二放料盘12进行转动设置,具体可以是通过轴承、转轴等进行设置,在此不进一步展开描述。另外,为了有效的导向,第一导向轮151和第二导向轮152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结构153,组合形成凹槽154,从而将固定胶材和固定网布的固定带均沿着凹槽154移动,保证移动过程中不发生偏移脱离第一导向轮151和第二导向轮152。
如图1和图4所示,其中图4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导向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所述安装平台21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机构16,所述第二导向机构16用于将胶材和网布导向靠近贴合。
可以理解,第一导向机构15是先将胶材和网布进行靠近,提前减小正式贴合时需要移动的位移,避免发生偏差,第二导向机构16则是正式将胶材和网布进行贴合,通过第一导向机构15和第二导向机构16的配合逐渐使得胶材和网布进行贴合,可以有效地避免胶材和网布需要移动的位移过大导致的偏移误差。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机构16包括:
第一导向板161,所述第一导向板161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21;
第二导向板162,所述第二导向板162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板161上,所述第二导向板162和所述第一导向板161之间设有导向槽163;
若干导向辊164,所述导向辊164设置在所述导向槽163内,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导向辊164的转动轴心上下交错设置,形成对胶材和网布的折向传输,以使胶材和网布在相邻的两根所述导向辊164之间压紧贴合。
其中,如图1中所示,第一导向板161安装在安装平台21的时候,采用了与安装平台21之间成一定角度设置,从而使得进入到安装平台21时,利用拐角折向再使得胶材和网布进一步接触贴合,提高初步贴合的效果。同时,第一导向板在安装平台上的固定方式可以是采用螺栓固定等常规的固定手段,在此不进一步展开描述。对于第一导向板的具体设置,还可以是直接与安装平面在同一平面进行设置,更多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以及结合第一导向机构的位置进行调整,在此不进一步展开描述。
可以理解,第一导向板161和第二导向板162之间的导向槽163可以是单独设置在第一导向板161上,或者单独设置在第二导向板162上,或者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导向板161上,另一部分设置在第二导向板162上等情形,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以导向槽163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导向板161,另一部分设置在第二导向板162上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导向板161和第二导向板162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配合使得拼成导向槽163。
可以理解,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胶材和网布在导向辊之间穿插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根导向辊164在胶材和网布两侧之间交错设置是指将导向辊164的转动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相互交错设置,并且相邻两根导向辊164形成对胶材和网布的折向,从而每一次折向的时候就相当于对胶材和网布进行了挤压贴合,从而胶材和网布在导向辊164之间来回穿插传动的过程中,胶材和网布二者先进行一个初步的对准贴合,便于后续进行冲压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4~5所示,对于两根导向辊164在胶材和网布两侧之间交错设置,本实施例中是将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导向辊16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板161和所述第二导向板162上,所述第一导向板161和所述第二导向板16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上模231包括上模座2311、上模板2312、上脱料板2313、模芯2314和定位针2315,所述上模座2311设置在所述冲压机22上,所述上模板2312设置在所述上模座2311上,所述上脱料板(2313)设置在所述上模板2312上,所述模芯2314设置在所述上脱料板2313上,所述定位针2315设置在所述模芯2314上,所述定位针2315用于穿过固定胶材和网布的固定带上的定位孔进行冲压贴合前定位。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下模232包括下模座2321、下模板2322、下脱料板2323,其更多结构可以参照上模231的描述以及结合模具的常规进行理解和实现,在此不进一步展开描述。
可以理解,对于模具的设计,还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的模具主要是通过冲压机22带动上模231移动,然后将定位针2315插入到胶材和网布固定带的定位孔上完成定位,然后利用模芯2314与下模232进行冲压贴合即可;对于定位针2315的定位,可以结合在安装平台21上设置传感器识别定位针2315是否对准定位孔,胶材固定带的定位孔和网布固定带的定位孔是否重合等,传感器感应判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属于常规手段,在此不进一步展开描述。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上模231和所述下模232之间设置有导柱233进行导向连接。
具体的,导柱233可以是一端固定设置在上模231,另一端活动设置在下模232,或者一端固定设置在下模232,另一端活动设置在上模231,并且可以理解是通过在上模231和下模232上设置有插孔、导向孔等结构实现导向的。同时,本实施例中优选保持将导柱233连接上模231和下模232的状态,即导柱233在上模231和下模232之间无论是靠近还是远离,都保持导柱233连接上模231和下模232的状态,从而保证导向的稳定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7所示,其中图7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转动辊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安装平台21上转动设置有转动辊4,所述转动辊4的侧壁上上设置有长块状的压紧结构41,所述压紧结构41的压紧面与贴在胶材上的网布的贴合部分形状相同,所述压紧结构41用于压紧网布的贴合部分以使网布贴合部分与网布残料部分在所述第二收料机构32的拉扯下分离。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转动辊4是与安装平台21进行配合压紧网布的贴合部分的,从而使得网布的固定带在离开转动辊4位置的时候,由于网布贴合部分被压住,从而将固定带和网布进行分离,避免固定带将已经贴合的网布从胶材上拉扯松动;转动辊4上的压紧结构41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固定带上胶材之间的间距进行设置,转动辊4的设置可以参考图7中所示设置简单的支架进行支撑固定,更多细节在此不进一步展开描述。
可以理解,如图7所示,转动辊4的压紧结构41可以只压住部分贴合部分,并不需要全部压住,这样就可以既保证网布可以从固定带上分离,又可以保证网布与胶材之间的贴合;同时可以理解,第二收料机构32收卷网布废料的时候应当是向上拉扯的,便于撕扯分离废料,如图1中所示,第二收料机构32的高度高于安装平台21的高度,具体的细节还可以根据上述举例进行调整,在此不进一步展开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8所示,其中图8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安装平台21上设置有两组压料机构5,所述压料机构5包括压料辊51和升降装置52,所述压料辊51通过所述升降装置52分别升降设置在所述冲压模具23的两侧,用于在冲压贴合前压紧胶材和网布,保证胶材和网布在冲压的时候不发生位移偏移等。
其中,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升降装置52主要包括升降支架521、驱动气缸522、导向件523、安装座524,升降支架521安装设置在安装平台上,压料辊51安装设置在安装座524上,固定设置胶材和网布的固定带则从压料辊51下方穿过,使用的时候则是控制驱动气缸522带动安装座524,带动压料辊51升降压紧或松开固定带即可。对于升降装置,除了本实施例中给出的示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升降机构,在此不进一步展开更多描述。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在使用的时候,先将要贴合的胶材和网布设置在固定带上,固定带盘卷在第一送料盘11和第二送料盘12上,先将两条固定带分别沿着贴合组件2、收料组件3进行穿插设置,最后端部固定在收料组件3上,调整两条固定带绷紧,并且使得两条固定带上的胶材和网布对准贴合位置,从而确定初始状态,就可以正式开始贴合。正式开始贴合时,通过收料组件3缓慢收卷拉动两条固定带,将胶材移动到冲压模具23处,通过传感器感应到位之后,升降压料辊51压紧胶材和网布的固定带的两端,然后通过冲压机22带动上模231移动将定位针2315插入到固定带上的定位孔,然后通过模芯2314继续冲压位于冲压位置的胶材和网布,使得胶材网布二者进行紧密贴合,完成之后抬起上模231,松开固定带,通过收料组件3带动固定带移动,通过传感器识别每次移动若干个胶材位置之后,继续重复动作即可。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送料组件自动送料,通过贴合组件进行冲压贴合,再通过收料组件分别收卷胶材产品和网布残料,从而可以实现整个胶材和网布的贴合工作一体化完成,能够极大地提高胶材网布贴合工作效率,保证产品的贴合精度。
2、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导向机构,先将胶材和网布进行预先靠近对准,达到减少胶材和网布在贴合时距离过远贴合发生偏移误差的效果,另外再结合第二导向机构将胶材和网布进行初步贴合,从而有效保证了胶材贴合前和贴合时的精准对位,便于后续进行贴合,有效保证贴合精度。
3、本发明通过设置转动辊结合压紧结构,在胶材和网布贴合之后,在进行网布残料分离之前利用压紧结构进行压紧,避免残料分离的时候将已经贴合好的网布扯松,可以进一步保证贴合效果。
4、本发明通过设置压料机构,可以在进行冲压贴合的时候将胶材和网布进行压紧保持张紧,避免因冲压使得胶材和网布发生相对偏移,进一步保证贴合的效果和精度。
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的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其与前述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送料组件1和贴合组件2之间通过连接板6连接设置,第二导向机构16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第二导向机构16相互靠近的一段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板6上,具体可以是通过孔轴配合的简单方式实现可转动,从而两组第二导向机构16之间的夹角可以进行调节,优选两者在水平方向上呈对称设置,固定带依次穿过两组第二导向机构16之后,利用两组第二导向机构16之间的拐角折向再使得胶材和网布进一步接触贴合,大大提高初步贴合的效果。另外,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常规的固定锁紧机构对第二导向机构16进行调节后的锁紧固定,在此不进一步展开描述。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料组件(1),所述送料组件(1)包括用于输送胶材的第一送料盘(11和用于输送网布的第二送料盘(12),所述第一送料盘(11)上盘卷设置有胶材,所述第二送料盘(12)上盘卷设置有网布;
贴合组件(2),所述贴合组件(2)用于将胶材和网布进行压紧贴合;所述贴合组件(2)包括安装平台(21)、冲压机(22)和冲压模具(23),所述冲压模具(23)包括上模(231)和下模(232),所述下模(232)安装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21)上,所述上模(231)安装设置在所述冲压机(22)上,所述冲压机(22)用于驱动所述上模(231)向下运动与所述下模(232)配合,以将穿过所述上模(231)和所述下模(232)之间的胶材和网布进行压紧贴合;以及
收料组件(3),所述收料组件(3)用于收卷经所述贴合组件(2)贴合加工后的物料,所述收料组件(3)包括用于收卷胶材成品的第一收料机构(31)和用于收卷网布残料的第二收料机构(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1)包括:
安装支架(13),所述安装支架(13)上设置有安装板(14);
所述第一送料盘(11)和所述第二送料盘(12),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13)上;
第一导向机构(15),所述第一导向机构(15)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4)上,用于将所述第一送料盘(11)输送的胶材和所述第二送料盘(12)输送的网布导向相互靠近保持预设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15)包括第一导向轮(151)和第二导向轮(152),所述第一导向轮(151)用于导向胶材,所述第二导向轮(152)用于导向网布,所述第一导向轮(151)和所述第二导向轮(152)之间留有预定距离,以使经过导向的胶材和网布之间保持预设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21)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机构(16),所述第二导向机构(16)用于将胶材和网布导向靠近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机构(16)包括:
第一导向板(161),所述第一导向板(161)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21);
第二导向板(162),所述第二导向板(162)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板(161)上,所述第二导向板(162)和所述第一导向板(161)之间设有导向槽(163);
若干导向辊(164),所述导向辊(164)设置在所述导向槽(163)内,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导向辊(164)的转动轴心上下交错设置,形成对胶材和网布的折向传输,以使胶材和网布在相邻的两根所述导向辊(164)之间压紧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导向辊(16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板(161)和所述第二导向板(162)上,所述第一导向板(161)和所述第二导向板(16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31)包括上模座(2311)、上模板(2312)、上脱料板(2313)、模芯(2314)和定位针(2315),所述上模座(2311)设置在所述冲压机(22)上,所述上模板(2312)设置在所述上模座(2311)上,所述上脱料板(2313)设置在所述上模板(2312)上,所述模芯(2314)设置在所述上脱料板(2313)上,所述定位针(2315)设置在所述模芯(2314)上,所述定位针(2315)用于穿过固定胶材和网布的固定带上的定位孔进行冲压贴合前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31)和所述下模(232)之间设置有导柱(233)进行导向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21)上转动设置有转动辊(4),所述转动辊(4)的侧壁上设置有长块状的压紧结构(41),所述压紧结构(41)的压紧面与贴在胶材上的网布的贴合部分形状相同,所述压紧结构(41)用于压紧网布的贴合部分以使网布贴合部分与网布残料部分在所述第二收料机构(32)的拉扯下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两组压料机构(5),所述压料机构(5)包括压料辊(51)和升降装置(52),所述压料辊(51)通过所述升降装置(52)分别升降设置在所述冲压模具(23)的两侧,用于在冲压贴合前压紧胶材和网布。
CN202211254572.3A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 Active CN1161937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4572.3A CN116193719B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4572.3A CN116193719B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3719A true CN116193719A (zh) 2023-05-30
CN116193719B CN116193719B (zh) 2024-03-29

Family

ID=86435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54572.3A Active CN116193719B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9371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4873A (ja) * 2002-05-20 2003-11-25 Diamond Package:Kk 縦横目複両面段ボール用合紙装置
CN209562937U (zh) * 2018-09-07 2019-10-29 苏州市东苏发五金粘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fpc板的冲贴一体机
CN113021520A (zh) * 2019-12-09 2021-06-25 苏州运宏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模内热压冲压模具及其冲压方法
CN215666265U (zh) * 2021-05-13 2022-01-28 太仓群特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跑偏的胶带粘合装置
CN114226556A (zh) * 2021-12-09 2022-03-25 苏州市吴中区伟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内缩胶补强钢片的成型方法
CN114347628A (zh) * 2022-01-04 2022-04-15 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网纱类产品的精准对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4873A (ja) * 2002-05-20 2003-11-25 Diamond Package:Kk 縦横目複両面段ボール用合紙装置
CN209562937U (zh) * 2018-09-07 2019-10-29 苏州市东苏发五金粘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fpc板的冲贴一体机
CN113021520A (zh) * 2019-12-09 2021-06-25 苏州运宏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模内热压冲压模具及其冲压方法
CN215666265U (zh) * 2021-05-13 2022-01-28 太仓群特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跑偏的胶带粘合装置
CN114226556A (zh) * 2021-12-09 2022-03-25 苏州市吴中区伟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内缩胶补强钢片的成型方法
CN114347628A (zh) * 2022-01-04 2022-04-15 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网纱类产品的精准对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3719B (zh) 2024-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45624U (zh) 一种对片料进行转贴的组装机构
CN110281585B (zh) 一种新型无纺布立体袋制袋机
CN111202295A (zh) 一种口罩生产机的熔接装置
CN115069897B (zh) 铁芯铁片折弯裁切一体机
CN113714384A (zh) 冲压成型机构
CN116193719B (zh) 一种胶材网布贴合一体化设备
CN210298214U (zh) 自动送料飞达
CN111113880A (zh) 一种双功能自动对贴机
CN219075778U (zh) 一种具有自动纠偏功能的fpc板裁切机
CN116021284A (zh) 一种金属带材的分切设备
CN216732181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高精度中程落料滚切设备
CN216065133U (zh) 冲压成型机构
CN110653446B (zh) 一种切锡设备
CN213860708U (zh) Ccd贴膜机用膜送料装置
CN109179030B (zh) 一种电容用薄膜生产接带装置
CN112477376A (zh) 一种胶带撕膜机构
CN218906762U (zh) 带送板贴网机
CN214449300U (zh) 一种胶带撕膜机构
CN109411266B (zh) 一种薄膜开关面贴组合线
CN218434036U (zh) 一种模切件料带的走料传送装置及进料系统
CN216505663U (zh) 一种便于贴合时定位的模切装置及其所制作的整版模切件
CN219337800U (zh) 一种输送带带胚成型机
CN216762346U (zh) 一种围条翻边输送机构
CN221116380U (zh) 一种显示器面板的自动贴胶机
CN217144956U (zh) 一种挠性覆铜板的压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