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84099A -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84099A
CN116184099A CN202310464156.4A CN202310464156A CN116184099A CN 116184099 A CN116184099 A CN 116184099A CN 202310464156 A CN202310464156 A CN 202310464156A CN 116184099 A CN116184099 A CN 116184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heat dissipation
temperature
charging pile
safety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641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84099B (zh
Inventor
金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ig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ig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ig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ig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641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840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84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84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84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840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包括获取充电桩历次充电时的充电数据,选定多个间隔时长,计算各个选定的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散热安全值,得到散热安全值与充电桩使用时长的相关关系式,计算得到当前日期的理论散热安全值,对充电桩进行现场充电测试,获得当前日期的实测散热安全值,根据理论散热安全值与实测散热安全值的差值大小对相关关系式进行修正,计算临界使用时长对应的临界散热检修日期,将临界散热检修日期输出。该方法能够对充电桩的散热性能和散热性能降低速度进行测试,以便维修人员能够在散热性能过低前及时对充电桩进行维修,消除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充电桩作为给新能源车充电的设备,近年来发展迅猛。使用充电桩给新能源车充电时,为了缩短用户充电时间,普遍采用高电压、大电流的快速充电方式。因为充电速度越快,充电时间越长,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就越多,若充电桩的散热效果不足,则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充电桩在长期使用后,由于内部灰尘沉积等原因,其散热性能会逐渐降低。但是不同使用环境下,充电桩的散热性能降低速度不同。而充电桩的散热性能过低时,若仍长时间保持过快的充电速度,则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充电桩的散热性能以及散热性能降低速度进行测试,以便维修人员能够在散热性能过低前及时对充电桩进行维修,消除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该方法能够对充电桩的散热性能和散热性能降低速度进行测试,以便维修人员能够在散热性能过低前及时对充电桩进行维修,消除安全隐患。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装置,该装置能够用于对充电桩的散热性能和散热性能降低速度进行测试,以便维修人员能够在散热性能过低前及时对充电桩进行维修,消除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充电桩历次充电时的充电数据,所述充电数据包括充电时的充电日期、充电功率、充电时长、环境温度、初始温度以及结束温度,所述环境温度为充电桩充电时所处的环境的温度,所述初始温度为充电桩开始充电时内部充电模块的温度,所述结束温度为充电桩结束充电时内部充电模块的温度;
步骤S200,根据历次充电时的所述充电日期计算历次充电与当前日期之间的间隔时长,选定多个所述间隔时长,以每个选定的所述间隔时长匹配多个所述充电数据;
步骤S300,根据多个所述充电数据计算各个选定的所述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散热系数,并根据所述散热系数和预设的充电条件计算各个选定的所述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散热安全值,所述散热安全值越低,表征充电桩的散热性能越低,所述充电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初始温度、充电时长、输出功率以及临界温度,临界温度为充电模块的最大可承受温度;
步骤S400,根据各个选定的所述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所述散热安全值,得到所述散热安全值与充电桩使用时长的相关关系式,根据所述相关关系式计算得到当前日期的理论散热安全值;
步骤S500,在所述充电条件下,对充电桩进行现场充电测试,获得当前日期的实测散热安全值;
步骤S600,根据所述理论散热安全值与所述实测散热安全值的差值大小对所述相关关系式进行修正;
步骤S700,根据所述相关关系式计算得到所述散热安全值降至预设的临界散热安全值时,充电桩对应的临界使用时长,并计算所述临界使用时长对应的临界散热检修日期;
步骤S800,将所述临界散热检修日期输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300中所述散热系数的计算具体为将具有相同所述间隔时长的多个所述充电数据代入预设的散热系数算法中,求解得到所述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所述散热系数,所述散热系数包括第一散热系数和第二散热系数,所述散热系数算法配置为
Figure SMS_1
其中,k3为所述结束温度,k2为所述初始温度,w为所述充电功率,t为所述充电时长,k1为所述环境温度,n为所述第一散热系数,m为所述第二散热系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300中所述散热安全值的计算具体为将所述第一散热系数、所述第二散热系数以及所述充电条件代入预设的散热安全值算法,计算得到所述散热安全值,所述散热安全值算法配置为
Figure SMS_2
其中,v为所述散热安全值,k4为所述临界温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500包括
步骤S510,形成温控空间,将所述充电桩置于所述温控空间内,改变温控空间的温度以达到所述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
步骤S520,将充电桩与可编程负载连接进行模拟充电,当充电模块的温度达到所述充电条件中的初始温度时,将充电桩的输出功率调整为所述充电条件中的输出功率,并开始计时;
步骤S530,当持续充电时间达到所述充电条件中的充电时长时,获取当前时刻充电模块的当前温度,并将充电桩与可编程负载断开;
步骤S540,将所述临界温度减去所述当前温度得到所述实测散热安全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510中改变温控空间的温度以达到所述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具体为
将温控元件的输出功率调整为第一输出功率,在所述第一输出功率下,所述温控空间内的温度不断接近所述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当所述温控空间内的温度达到所述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时,将温控元件的输出功率调整为第二输出功率,在所述第二输出功率下,所述温控空间内的温度保持为所述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600包括计算所述理论散热安全值与所述实测散热安全值的差值,当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临界差值时,不对所述相关关系式进行修正;当差值大于预设的临界差值时,根据所述实测散热安全值对所述相关关系式的权重进行修正,以使根据修正后的相关关系式重新计算得到的所述理论散热安全值与所述实测散热安全值之间的差值不大于所述临界差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400还包括将所述理论散热安全值与临界散热安全值比较,当所述理论散热安全值小于或等于临界散热安全值时,将当前日期作为所述临界散热检修日期输出,并结束所述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500还包括将所述实测散热安全值与临界散热安全值比较,当所述实测散热安全值小于或等于临界散热安全值时,将当前日期作为所述临界散热检修日期输出,并结束所述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条件中的输出功率为充电桩的最大输出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装置,包括
信息交互模块,用于获取充电桩历次充电时的充电数据,所述充电数据包括充电时的充电日期、充电功率、充电时长、环境温度、初始温度以及结束温度,所述环境温度为充电桩充电时所处的环境的温度,所述初始温度为充电桩开始充电时内部充电模块的温度,所述结束温度为充电桩结束充电时内部充电模块的温度;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历次充电时的所述充电日期计算历次充电与当前日期之间的间隔时长,选定多个所述间隔时长,以每个选定的所述间隔时长匹配多个所述充电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多个所述充电数据计算各个选定的所述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散热系数,并根据所述散热系数和预设的充电条件计算各个选定的所述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散热安全值,所述散热安全值越低,表征充电桩的散热性能越低,所述充电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初始温度、充电时长、输出功率以及临界温度,临界温度为充电模块的最大可承受温度;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各个选定的所述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所述散热安全值,得到所述散热安全值与充电桩使用时长的相关关系式,根据所述相关关系式计算得到当前日期的理论散热安全值;
实测模块,用于在所述充电条件下,对充电桩进行现场充电测试,获得当前日期的实测散热安全值;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理论散热安全值与所述实测散热安全值的差值大小对所述相关关系式进行修正;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相关关系式计算得到所述散热安全值降至预设的临界散热安全值时,充电桩对应的临界使用时长,并计算所述临界使用时长对应的临界散热检修日期;
所述信息交互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临界散热检修日期输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通过按照充电日期对充电桩历次充电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充电桩各个使用时期的散热系数,并根据散热系数计算充电桩各个时期的散热安全值,从而能够对充电桩各个时期的散热性能进行数据化,以便人们直观的了解到充电桩的散热性能变化。
通过相关关系式能够表征充电桩的散热性能降低速度,通过根据相关关系式计算得到的当前日期的理论散热安全值与现场充电测试得到的实测散热安全值的差值大小,能够验证相关关系式的准确程度,并对相关关系式进行修正,使得相关关系式更加符合充电桩的实际散热性能降低速度。并且现场充电测试得到的实测散热安全值能准确反映出当前充电桩的散热性能。
通过相关关系式计算得到临界散热检修日期,使得通过该方法能够对充电桩的散热性能降低至需要维修的水平的时间进行推算,从而便于维修人员通过该临界散热检修日期了解对该充电桩进行维修的最晚时间,避免因为散热性能过低而造成安全事故。因此该方法能够对充电桩的散热性能和散热性能降低速度进行测试,以便维修人员能够在散热性能过低前及时对充电桩进行维修,消除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装置,通过信息交互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实测模块的设置,能够用于现场充电测试并得到的实测散热安全值,从而准确反映出当前充电桩的散热性能。并且能够通过相关关系式反映充电桩的散热性能降低速度。并且能够对充电桩的散热性能降低至需要维修的水平的时间进行推算,从而便于维修人员通过该临界散热检修日期了解对该充电桩进行维修的最晚时间,避免因为散热性能过低而造成安全事故。因此该装置能够用于对充电桩的散热性能和散热性能降低速度进行测试,以便维修人员能够在散热性能过低前及时对充电桩进行维修,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对充电桩进行现场充电测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装置的框架示意图。
附图标记:1、信息交互模块;2、数据处理模块;3、实测模块;31、温控柜体;32、温控元件;33、可编程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用于能够在充电时获取充电日期、充电功率、充电时长、环境温度、初始温度以及结束温度的充电桩,能够对充电桩的散热性能和散热性能降低速度进行测试,以便维修人员能够在散热性能过低前及时对充电桩进行维修,消除安全隐患。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充电桩历次充电时的充电数据,充电数据包括充电时的充电日期、充电功率、充电时长、环境温度、初始温度以及结束温度,环境温度为充电桩充电时所处的环境的温度,初始温度为充电桩开始充电时内部充电模块的温度,结束温度为充电桩结束充电时内部充电模块的温度。
具体的,充电桩在每次充电时获取充电日期、充电功率、充电时长、环境温度、初始温度以及结束温度,并作为充电数据保存在充电桩的储存模块内或者发送到云服务器上。充电桩上可设置环境温度传感器和充电模块温度传感器来分别检测环境温度和充电模块温度。充电模块具体为充电传感器或者储能电池。当需要对充电桩进行散热性能和散热性能降低数据进行测试时,可通过信息交互模块1与充电桩或者云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来获取充电桩历次充电时的充电数据。
步骤S200,根据历次充电时的充电日期计算历次充电与当前日期之间的间隔时长,选定多个间隔时长,以每个选定的间隔时长匹配多个充电数据。
具体的,根据每次充电的充电数据中的充电日期以及当前日期,计算每次充电距离当前时刻的间隔时长,间隔时长可精确到日。例如某次充电时的充电日期为当年的1月10日,当前日期为1月20日,则该次充电的间隔时长为10天。即该次充电发生在10天前。选定多个间隔时长,间隔时长可设置为等差数据,以降低后续数据处理难度。例如选定的间隔时长可分别设置为100、200、300和400天。以每个选定的间隔时长匹配多个充电数据具体为选择至少两个间隔时长为100天的充电数据,选择至少两个间隔时长为200天的充电数据,选择至少两个间隔时长为300天的充电数据,以及选择至少两个间隔时长为400天的充电数据。
步骤S300,根据多个充电数据计算各个选定的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散热系数,并根据散热系数和预设的充电条件计算各个选定的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散热安全值,散热安全值越低,表征充电桩的散热性能越低,充电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初始温度、充电时长、输出功率以及临界温度,临界温度为充电模块的最大可承受温度。
其中散热系数的计算具体为将具有相同间隔时长的多个充电数据代入预设的散热系数算法中,求解得到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散热系数,散热系数包括第一散热系数和第二散热系数,散热系数算法配置为:
Figure SMS_3
其中,k3为结束温度,k2为初始温度,w为充电功率,t为充电时长,k1为环境温度,n为第一散热系数,m为第二散热系数。
具体的,将选择的至少两个间隔时长为100天的充电数据代入上述散热系数算法中,可计算得到100天前的充电桩对应的第一散热系数和第二散热系数。同理可计算得到200、300和400天前的充电桩对应的第一散热系数和第二散热系数。
其中散热安全值的计算具体为将第一散热系数、第二散热系数以及充电条件代入预设的散热安全值算法,计算得到散热安全值,散热安全值算法配置为:
Figure SMS_4
其中,v为散热安全值,k4为临界温度。
具体的,预设的充电条件中确定了用于计算散热安全值的环境温度、初始温度、充电时长、输出功率以及临界温度,临界温度表征充电模块不会引发自燃的最大可承受温度,当充电模块的温度超过临界温度时,充电模块具有自燃风险。充电条件中的输出功率为充电桩的最大输出功率。将100天前的充电桩对应的第一散热系数、第二散热系数以及充电条件代入上述散热安全值算法中,可计算得到100天前的充电桩对应的散热安全值。同理可计算得到200、300和400天前的充电桩对应的散热安全值。
散热安全值设置为临界温度与在预设的充电条件下完成充电后的充电模块的温度之间的差值。而充电模块完成充电后的温度算法可由散热系数算法变换可得,将临界温度减去温度算法即可得到上述散热安全值算法。
步骤S400,根据各个选定的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散热安全值,得到散热安全值与充电桩使用时长的相关关系式,根据相关关系式计算得到当前日期的理论散热安全值。
具体的,可将充电桩历次充电的最大间隔时长作为充电桩当前的使用时长。例如充电桩的最大间隔时长为450天时,充电桩当前的使用时长为450天。100、200、300和400天前的充电桩对应的散热安全值也就是充电桩使用时长为50、150、250、350天时的散热安全值。因此可以建立散热安全值与充电桩的使用时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式。例如得到的相关关系式可为:
Figure SMS_5
其中,r为使用时长,a为权重,b为常数。
将当前的使用时长代入上述相关关系式,即可得到当前日期的理论散热安全值。理论散热安全值表征根据之前的充电桩的散热性能推算的当前充电桩的散热性能。
步骤S400还包括将理论散热安全值与临界散热安全值比较,当理论散热安全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临界散热安全值时,将当前日期作为临界散热检修日期输出,并结束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
具体的,当理论散热安全值小于临界散热安全值时,说明该充电桩当前的散热性能过小,当前以充电条件进行充电可能存在安全风险,需要马上针对散热性能进行维修。临界散热检修日期可通过信息交互模块1发生到云服务器或者充电桩或者其他维修人员容易关注到的终端上,以便维修人员尽快对该充电桩的散热性能进行维修,有利于消除安全隐患。
步骤S500,在充电条件下,对充电桩进行现场充电测试,获得当前日期的实测散热安全值。具体为:
步骤S510,形成温控空间,将充电桩置于温控空间内,改变温控空间的温度以达到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
步骤S520,将充电桩与可编程负载33连接进行模拟充电,当充电模块的温度达到充电条件中的初始温度时,将充电桩的输出功率调整为充电条件中的输出功率,并开始计时。
步骤S530,当持续充电时间达到充电条件中的充电时长时,获取当前时刻充电模块的当前温度,并将充电桩与可编程负载33断开。
步骤S540,将临界温度减去当前温度得到实测散热安全值。
具体的,通过实测模块3的温控柜体31形成温控空间,温控柜体31内的空间即为温控空间,温控柜体31可设置为下端开口,从而便于将温控柜体31套设到充电桩外,实现充电桩置于温控空间。温控柜体31上可设置温控元件32,温控元件32可设置为加热元件或者制冷元件,当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比实际环境温度高时,通过加热元件对温控空间进行加热并达到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当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比实际环境温度低时,通过制冷元件对温控空间进行降温并达到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温控空间的温度由充电桩上的环境温度传感器计量得到。
其中,改变温控空间的温度以达到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具体为:
将温控元件32的输出功率调整为第一输出功率,在第一输出功率下,温控空间内的温度不断接近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当温控空间内的温度达到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时,将温控元件32的输出功率调整为第二输出功率,在第二输出功率下,温控空间内的温度保持为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第一输出功率和第二输出功率可根据当前的环境温度查表得到,表中记载有当前的不同环境温度对应的第一输出功率和第二输出功率。
温控空间的设置便于改变充电桩周围的环境温度,从而使得对充电桩进行现场充电测试时能够满足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要求。
将充电桩与实测模块3中的可编程负载33连接进行模拟充电,通过充电桩的充电模块温度传感器检测充电模块的温度,充电模块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当充电模块的温度达到充电条件中的初始温度时,将充电桩的输出功率调整为充电条件中的输出功率,并开始计时直到持续充电时间达到充电条件中的充电时长,通过充电模块温度传感器获取当前充电模块的当前温度,并将充电桩与可编程负载33断开,结束模拟充电。最后将临界温度减去当前温度即可得到该充电桩当前的实测散热安全值。实测散热安全值反映了充电桩当前的散热性能。实测散热安全值越大,说明充电桩当前的散热性能越好。
步骤S500还包括将实测散热安全值与临界散热安全值比较,当实测散热安全值小于或等于临界散热安全值时,将当前日期作为临界散热检修日期输出,并结束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
具体的,当实测散热安全值小于临界散热安全值时,说明该充电桩当前的散热性能过小,需要马上针对散热性能进行维修。临界散热检修日期可通过信息交互模块1发生到云服务器或者充电桩或者其他维修人员容易关注到的终端上,以便维修人员尽快对该充电桩的散热性能进行维修,有利于消除安全隐患。
步骤S600,根据理论散热安全值与实测散热安全值的差值大小对相关关系式进行修正。
具体的,步骤S600包括计算理论散热安全值与实测散热安全值的差值,当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临界差值时,不对相关关系式进行修正;当差值大于预设的临界差值时,根据实测散热安全值对相关关系式的权重进行修正,以使根据修正后的相关关系式重新计算得到的理论散热安全值与实测散热安全值之间的差值不大于临界差值。通过步骤S600,使得相关关系式更加准确,更加能够反映随着充电桩的使用时长的增加,充电桩的散热性能降低程度,即充电桩的散热性能降低速度。
步骤S700,根据相关关系式计算得到散热安全值降至预设的临界散热安全值时,充电桩对应的临界使用时长,并计算临界使用时长对应的临界散热检修日期。
具体的,将预设的临界散热安全值作为散热安全值代入到相关关系式中,可计算得到充电桩的临界使用时长,根据充电桩的临界使用时长与当前使用时长计算充电桩的剩余使用时长,再根据剩余使用时长以及当前日期得到临界散热检修日期。临界散热检修日期的意义在于提醒维修人员对充电桩进行检修,若超过临界散热检修日期而未对充电桩的散热性能进行检修,则充电桩因散热性能过低而将存在风险隐患。
步骤S800,将临界散热检修日期输出。
具体的,临界散热检修日期可通过信息交互模块1发生到云服务器或者充电桩或者其他维修人员容易关注到的终端上,以便维修人员尽快对该充电桩的散热性能进行维修,有利于消除安全隐患。
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装置,包括:
信息交互模块1,用于获取充电桩历次充电时的充电数据,充电数据包括充电时的充电日期、充电功率、充电时长、环境温度、初始温度以及结束温度,环境温度为充电桩充电时所处的环境的温度,初始温度为充电桩开始充电时内部充电模块的温度,结束温度为充电桩结束充电时内部充电模块的温度;
数据处理模块2,用于根据历次充电时的充电日期计算历次充电与当前日期之间的间隔时长,选定多个间隔时长,以每个选定的间隔时长匹配多个充电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2还用于根据多个充电数据计算各个选定的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散热系数,并根据散热系数和预设的充电条件计算各个选定的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散热安全值,散热安全值越低,表征充电桩的散热性能越低,充电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初始温度、充电时长、输出功率以及临界温度,临界温度为充电模块的最大可承受温度;
数据处理模块2还用于根据各个选定的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散热安全值,得到散热安全值与充电桩使用时长的相关关系式,根据相关关系式计算得到当前日期的理论散热安全值;
实测模块3,用于在充电条件下,对充电桩进行现场充电测试,获得当前日期的实测散热安全值;
数据处理模块2还用于根据理论散热安全值与实测散热安全值的差值大小对相关关系式进行修正;
数据处理模块2还用于根据相关关系式计算得到散热安全值降至预设的临界散热安全值时,充电桩对应的临界使用时长,并计算临界使用时长对应的临界散热检修日期;
信息交互模块1,还用于将临界散热检修日期输出。
本实施例的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的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具体实现过程已在测试方法中进行说明,这里不做赘述。本实施例的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装置通过信息交互模块1、数据处理模块2以及实测模块3的设置,能够用于对充电桩的散热性能和散热性能降低速度进行测试,以便维修人员能够在散热性能过低前及时对充电桩进行维修,消除安全隐患。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00,获取充电桩历次充电时的充电数据,所述充电数据包括充电时的充电日期、充电功率、充电时长、环境温度、初始温度以及结束温度,所述环境温度为充电桩充电时所处的环境的温度,所述初始温度为充电桩开始充电时内部充电模块的温度,所述结束温度为充电桩结束充电时内部充电模块的温度;
步骤S200,根据历次充电时的所述充电日期计算历次充电与当前日期之间的间隔时长,选定多个所述间隔时长,以每个选定的所述间隔时长匹配多个所述充电数据;
步骤S300,根据多个所述充电数据计算各个选定的所述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散热系数,并根据所述散热系数和预设的充电条件计算各个选定的所述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散热安全值,所述散热安全值越低,表征充电桩的散热性能越低,所述充电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初始温度、充电时长、输出功率以及临界温度,临界温度为充电模块的最大可承受温度;
步骤S400,根据各个选定的所述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所述散热安全值,得到所述散热安全值与充电桩使用时长的相关关系式,根据所述相关关系式计算得到当前日期的理论散热安全值;
步骤S500,在所述充电条件下,对充电桩进行现场充电测试,获得当前日期的实测散热安全值;
步骤S600,根据所述理论散热安全值与所述实测散热安全值的差值大小对所述相关关系式进行修正;
步骤S700,根据所述相关关系式计算得到所述散热安全值降至预设的临界散热安全值时,充电桩对应的临界使用时长,并计算所述临界使用时长对应的临界散热检修日期;
步骤S800,将所述临界散热检修日期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中所述散热系数的计算具体为将具有相同所述间隔时长的多个所述充电数据代入预设的散热系数算法中,求解得到所述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所述散热系数,所述散热系数包括第一散热系数和第二散热系数,所述散热系数算法配置为
Figure QLYQS_1
其中,k3为所述结束温度,k2为所述初始温度,w为所述充电功率,t为所述充电时长,k1为所述环境温度,n为所述第一散热系数,m为所述第二散热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中所述散热安全值的计算具体为将所述第一散热系数、所述第二散热系数以及所述充电条件代入预设的散热安全值算法,计算得到所述散热安全值,所述散热安全值算法配置为
Figure QLYQS_2
其中,v为所述散热安全值,k4为所述临界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0包括
步骤S510,形成温控空间,将所述充电桩置于所述温控空间内,改变温控空间的温度以达到所述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
步骤S520,将充电桩与可编程负载连接进行模拟充电,当充电模块的温度达到所述充电条件中的初始温度时,将充电桩的输出功率调整为所述充电条件中的输出功率,并开始计时;
步骤S530,当持续充电时间达到所述充电条件中的充电时长时,获取当前时刻充电模块的当前温度,并将充电桩与可编程负载断开;
步骤S540,将所述临界温度减去所述当前温度得到所述实测散热安全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10中改变温控空间的温度以达到所述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具体为
将温控元件的输出功率调整为第一输出功率,在所述第一输出功率下,所述温控空间内的温度不断接近所述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当所述温控空间内的温度达到所述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时,将温控元件的输出功率调整为第二输出功率,在所述第二输出功率下,所述温控空间内的温度保持为所述充电条件中的环境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00包括计算所述理论散热安全值与所述实测散热安全值的差值,当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临界差值时,不对所述相关关系式进行修正;当差值大于预设的临界差值时,根据所述实测散热安全值对所述相关关系式的权重进行修正,以使根据修正后的相关关系式重新计算得到的所述理论散热安全值与所述实测散热安全值之间的差值不大于所述临界差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还包括将所述理论散热安全值与临界散热安全值比较,当所述理论散热安全值小于或等于临界散热安全值时,将当前日期作为所述临界散热检修日期输出,并结束所述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0还包括将所述实测散热安全值与临界散热安全值比较,当所述实测散热安全值小于或等于临界散热安全值时,将当前日期作为所述临界散热检修日期输出,并结束所述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条件中的输出功率为充电桩的最大输出功率。
10.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交互模块,用于获取充电桩历次充电时的充电数据,所述充电数据包括充电时的充电日期、充电功率、充电时长、环境温度、初始温度以及结束温度,所述环境温度为充电桩充电时所处的环境的温度,所述初始温度为充电桩开始充电时内部充电模块的温度,所述结束温度为充电桩结束充电时内部充电模块的温度;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历次充电时的所述充电日期计算历次充电与当前日期之间的间隔时长,选定多个所述间隔时长,以每个选定的所述间隔时长匹配多个所述充电数据;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多个所述充电数据计算各个选定的所述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散热系数,并根据所述散热系数和预设的充电条件计算各个选定的所述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散热安全值,所述散热安全值越低,表征充电桩的散热性能越低,所述充电条件包括环境温度、初始温度、充电时长、输出功率以及临界温度,临界温度为充电模块的最大可承受温度;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各个选定的所述间隔时长对应的充电桩的所述散热安全值,得到所述散热安全值与充电桩使用时长的相关关系式,根据所述相关关系式计算得到当前日期的理论散热安全值;
实测模块,用于在所述充电条件下,对充电桩进行现场充电测试,获得当前日期的实测散热安全值;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理论散热安全值与所述实测散热安全值的差值大小对所述相关关系式进行修正;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相关关系式计算得到所述散热安全值降至预设的临界散热安全值时,充电桩对应的临界使用时长,并计算所述临界使用时长对应的临界散热检修日期;
所述信息交互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临界散热检修日期输出。
CN202310464156.4A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Active CN1161840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4156.4A CN116184099B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4156.4A CN116184099B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84099A true CN116184099A (zh) 2023-05-30
CN116184099B CN116184099B (zh) 2023-07-07

Family

ID=86446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64156.4A Active CN116184099B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84099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6104A (zh) * 2013-05-17 2014-11-26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灯具内部元件的温升测试方法
JP2017011952A (ja) * 2015-06-25 2017-01-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CN108267688A (zh) * 2018-01-15 2018-07-10 温州大学苍南研究院 一种测量小型断路器热时间常数的新方法
CN109204020A (zh) * 2018-09-05 2019-01-15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655678A (zh) * 2017-10-11 2019-04-19 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用电器件的散热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CN211252244U (zh) * 2019-04-10 2020-08-14 郑霖玲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散热型充电桩
EP3871921A1 (en) * 2020-02-27 2021-09-01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Charging pil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power distribution method thereof
CN114295925A (zh) * 2022-03-11 2022-04-08 江苏东方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4646477A (zh) * 2022-04-01 2022-06-21 南通高敦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4814419A (zh) * 2022-04-19 2022-07-29 张将军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柜散热性能检测方法
US20220320872A1 (en) * 2019-12-20 2022-10-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rging time esti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556603A (zh) * 2022-12-01 2023-01-03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充电设备的散热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6104A (zh) * 2013-05-17 2014-11-26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灯具内部元件的温升测试方法
JP2017011952A (ja) * 2015-06-25 2017-01-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CN109655678A (zh) * 2017-10-11 2019-04-19 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用电器件的散热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8267688A (zh) * 2018-01-15 2018-07-10 温州大学苍南研究院 一种测量小型断路器热时间常数的新方法
CN109204020A (zh) * 2018-09-05 2019-01-15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立体车库的无线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1252244U (zh) * 2019-04-10 2020-08-14 郑霖玲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散热型充电桩
US20220320872A1 (en) * 2019-12-20 2022-10-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rging time esti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EP3871921A1 (en) * 2020-02-27 2021-09-01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Charging pil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power distribution method thereof
CN114295925A (zh) * 2022-03-11 2022-04-08 江苏东方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4646477A (zh) * 2022-04-01 2022-06-21 南通高敦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4814419A (zh) * 2022-04-19 2022-07-29 张将军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柜散热性能检测方法
CN115556603A (zh) * 2022-12-01 2023-01-03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充电设备的散热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HONG ZHENG ET AL.: "Study on Thermal Overheating Faults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Connector Based on Thermal Balance Theory", 2018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pages 555 - 560 *
付和平 等: "电力电子变流装置散热器状态智能预测方法", 电工技术学报, vol. 36, no. 20, pages 4350 - 4358 *
侯春光 等: "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散热系统优化分析", 电气工程学报, vol. 13, no. 5, pages 8 - 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84099B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77309B1 (ko) 재충전가능한 전지의 내부정보를 검출하는 검출방법, 재충전가능한 전지의 내부정보를 검출하는 검출장치, 상기 검출방법이 적용되는 장치, 상기 검출장치를 포함하는 장치 및 상기 검출방법의 소프트웨어프로그램이 기억된 기억매체
IL293176B2 (en)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state value of a traction battery
US2012007214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soc of a battery
CN106918787A (zh) 一种电动汽车锂电池剩余电荷估算方法及装置
CN102948002A (zh) 具有热缓冲的电池维护设备
CN110531274A (zh) 一种动力电池soc预估系统及方法
JP2002050410A (ja) 二次電池の内部状態検知方法、検知装置、該検知装置を備えた機器、内部状態検知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プログラムを収めた媒体
CN115032542A (zh) 一种基于混合模型的储能系统电池热失控预判方法
CN106526487B (zh) 电池组单元的检查方法和检查装置
US2010014564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imating Life-Expectancy of Secondary Battery
CN107799843A (zh) 一种考虑温度的不均衡电池组充电方法
CN108983107B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生热率测试方法
CN116885319B (zh)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温度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6184099B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性能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JP4401734B2 (ja) 二次電池の内部抵抗検知方法、内部抵抗検知装置、内部抵抗検知プログラム及び該プログラムを収めた媒体
CN110954834A (zh) 一种移动式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8384088U (zh) 一种电池仿真模拟测试机
CN111220916A (zh) 一种基于实际环境温度的电池温度特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7080624B (zh) 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Soto et al. Influence of renewable power fluctuations on the lifetime prediction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in a microgrid environment
US11688894B2 (en) Monitoring batteries for a faulty, problematic, or critical state
CN207601275U (zh) 电池温度测试系统
CN107154659B (zh) 一种充电机的非直接测量的温度保护方法
CN115201700A (zh) 一种电池熵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及系统
CN111625028B (zh) 一种用于充电枪的温度控制方法及温度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