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667A - 带环形装置的机动车轮 - Google Patents
带环形装置的机动车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1667A CN1161667A CN 95195830 CN95195830A CN1161667A CN 1161667 A CN1161667 A CN 1161667A CN 95195830 CN95195830 CN 95195830 CN 95195830 A CN95195830 A CN 95195830A CN 1161667 A CN1161667 A CN 11616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motor vehicle
- described wheel
- fixation
- wheel ri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机动车车轮的经常损坏是由于驾驶人在停放车辆时以其轮子向外指向的侧面和边壁面相接触。轮胎由于其较大的宽度所以通常会保护机动车轮但在与边壁石接触时会经常发生强烈变形,以致于轮圈的外侧面擦伤和被损坏。因此,一个机动车轮设置一个环形装置(13),它至少部分地将轮圈角的可见侧面覆盖。因为在环形装置和轮子之间的连接是可拆卸的,所以该环形的装置(13)在损坏以后可以简单的方式被更换,进而轮子(11)又看起来如新的一样。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个机动车轮,属于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技术领域。
损坏机动车轮的一个经常诱因是,驾驶员在车场停放机动车时以朝外指向的轮胎轮侧面和边壁(Bordstein)石碰撞,特别是当边壁石和轮胎轮之间为锐角时更严重。轮胎由于其较大的宽度通常可保护机动车轮,但在与边壁石接触时经常导致强烈变形,因此轮圈角的外侧面顶到边壁石而擦伤和进而被损坏。当然,特别令人生气的是,轮圈角和轮子外观由于这种事故而受到影响,特别当轮子涉及特别昂贵时的情况。
本发明的任务是避免这些缺陷并制备一种机动车轮,它能以简单和成本低廉的方式避免轮圈角的损伤。
这一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的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在机动车轮上制备一个环形的,至少将轮圈角的外侧面部分覆盖的装置就可在与边壁石接触时使轮圈角不再被损伤,而是该环形的装置,特别是其朝外指向的侧面,亦即可见侧受到损伤。因为,在环形的装置和轮子之间的连接是可拆的,所以已被损坏的装置可以简单的方式更换新的。而轮子保持如新的和其再卖价值也保持不受损失。
当然本发明对于高等级轮子如铝轮是特别有意义的。特别在这种视为原产标记的轮子情况下,外观是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所以,轮圈角外侧面的划伤,损坏会特别地影响占有者。一旦机动车(KFZ)包括轮子又被出卖的话,人们不需要对轮子进行抛光和涂漆。该整个的机动车(KFZ)可从几乎新的轮子上得到利益,因为,人们公知的是轮子为汽车的腿。
本发明另外的优点是,机动车轮的制造成本可以降低,因为对于轮子上被装置所覆盖的部分由于光学的原因可以省去如抛光,涂漆等的方法步骤。
通过权利要求2的结构方案,可以避免,由于该装置在轮子上出现附加的力矩或一个不平衡。
权利要求3至6描述了关于环形装置之可见侧面宽度的优选实施结构,该宽度可由外半径r外的内半径r内的差值算出。最好是,该装置可见侧面的宽度小于装置的内半径。因此,该轮子不会通过装置所覆盖。通过权利要求4的变型方案,不仅可实现对轮圈角必要的损伤保护,而且实现轮子较小的覆盖度,因此,可以达到轮子美学的效果。如果人们要计算通过该装置覆盖的表面相对于整个的由轮圈角上边端部限定的表面之百分比份额的话,可得出一个覆盖度最高为36%特别有利的覆盖度是小于25%。通过装置之较小的宽度,使得制造本装置时需要较少的材料,进而成本低廉和使用废料量或再循环材料也下降。通过具有优选宽度的环形装置的结构设置,则轮子上的空气循环作用不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一般说,装置的可见侧面可以是不同的结构形式。特别是,已经证明按照权利要求7和8,一个平坦的或一个向外拱形的可见侧面是可靠的,而且同样可能的是,装置的可见侧面按照装置装饰观点可以设置成向外或向里渐变成尖部,向里拱形成另外的形状结构。
该装置的背侧,按照权利要求9应该基本上靠置在轮圈角的外侧面上,既可以与背侧面的整个表面相靠置,也可以在一个稍微凹入成形的背侧面时至少靠置在外边端部上。轮圈角的外侧面形状应该基本上与装置背侧面的成型相一致。
为了该圈角在与边壁面接触时不被损伤,有利方式是,在装置的可见侧面和背侧面之间测定的用材厚度是如此大小,即它要超过一种刮铲的深度。最好该材料厚度计为1和5mm之间。特别佳是约2mm。
通过权利要求11和12的变型结构,不仅实现本装置简单的更换性能,而且在轮子和该环形装置之间实现一个可靠地防止其发生不希望脱离的连接。
按照权利要求13和14的材料,已经证明对于制造本装置是特别可靠的。应用精制钢具有优点是,装置表面不必做为了防护的附加处理;而且表面光度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差。由铝制的本装置具有相当小的重量。一种再轻些的材料是塑料,它提供另外的优点是,该环形的装置可以简单和成本低廉的方式制造。
为了制造环形的装置可以应用不同的方法。铝式装置或精制钢式装置是优选的拉伸构件,特别是深拉式构件。但是还可能的是,在装置的外及内半径上被冲制或车削加工。当然,同样可能的是,该装置完全用车削制成。另外,带材可以用Coil盘条拉制而成。这一点可以通过一个滚压成型机列实现,并成型为一个环件,而且它的两个首先分开的端部可以相互连接成材料闭合。
如果应用塑料,那么注塑工艺是特别适宜的。
为了适应本装置的美学要求和保护其表面,符合要求的是,本装置按照权利要求15来加工。消费者关于美学方面的要求可以如此得到考虑,即装置的可见侧面被抛光或用金刚石精加工。颜色方面的变化可以通过涂漆或电化学方法来实现。
如已经叙述的,本装置按有利方式可以卡在轮子上或弹簧夹紧其上。而且同样可能的是,将其与轮子用螺纹连接拧装一起或用其他方式和类型固定其上。它也可以用粘接于轮子上,只要是所用的粘接剂允许在一定条件下可再被取下。
同样可以的是,应用一种薄和铝箔作为本装置,并被粘在轮圈角上。
通常有优点的是,本装置按照权利要求16具有固定措施,其能够在轮子和装置之间实现一个按照权利要求17的结构吻合和/或力接合的连接。
该固定措施的优选实施方案给出在权利要求18至24之中。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8基本环形的和/或自身闭合的固定措施就能实现一个在装置和轮子之间的良好结构吻合和/或力接合。
但是同样可能的是,应用的固定措施是,非环形的或自身不闭合的,而是以确定的间距安置在装置上。例如各种各样的单个弹簧夹紧装置或带螺栓的孔结构。
而且这样单个的固定措施还可以单个的例如由金属制的装置上安置的折片,它们通过轮圈的角的外边缘弯曲并通过轮胎压力被挤压在轮圈角的里侧面上。安装这种带单个折片的装置时最好是在无轮胎的轮子上或在减小的轮胎压力下。
通常必需的是,固定措施如此安置在装置上或与其相连接,即,在机动车轮上不会出现不平衡状态并且装置不会不希望地脱落。
在装置和轮子之间特别有利的连接是,按照权利要求19和20的固定措施至少部分地握住轮圈角的上部边缘或下部边缘,特别是轮圈角的边缘和固定措施如此结构设置,即,装置与固定措施仅仅通过一个与轮子转轴线基本平行的并朝轮子外侧方向的力就可以从轮子上拆卸。另外按照权利要求21和22可能的是,该固定措施卡置在轮圈角外侧面的环槽中或轮盘外侧面的环槽中。该环槽和固定措施应该如此成形,即,可以避免轮子和装置的不期望的拆离。另外的结构方案产生于权利要求23至27和31至33。
按照权利要求28至30的变型方案应用于,改进在KFZ轮子和装置之间的连接并可避免一个不期望的脱开。
在多构件式轮子情况下同样可能的是,使本装置的固定措施如此结构设置,即它至少部分地伸入在轮毂和轮圈之间的中间腔中。为此,该固定措施具有通孔,其与轮毂和轮圈中的孔对中,为的是该装置可以用螺栓固定,它并将轮毂和轮圈拧装一起。本机动车轮之装置特别适用于保护轮圈角。另一种应用是,可将在轮圈角之可见侧上安置的数字式如系列号信息覆盖住。这样,数字式信息可以简单方式实现,同时不影响轮子的美观。同时,它还有利于盗窃保护或盗窃查清的作用。
对于本发明轮子,一般可以应用于所有可能的类型的轮圈如深床式轮圈或倾斜台肩式轮圈以及平床式轮圈。本发明多半应用在单构件或构件轮子上。
另外的优点和结构方案给出在下面借助附图描述的说明书中。
图1是机动车轮的部分俯视图;
图2是图1机动车轮在轮圈区域中的侧视图;
图3是图2带有环形装置的轮圈角区域图;
图4是第二和第三实施方案侧视图;
图5是第四和第五实施方案在一种多构件式轮时的侧视图;
在图1中人们看出带转轴R的机动车轮11的星形轮12的一部分以及环形的装置13。该星形轮12是轮幅式结构。内直径r内和r外直径外限定了环形装置13的可见侧21的宽度25。该装置13挡住了在轮圈和轮圈角上的视线。
在图2以及放大图3中,人们可看出,装置13将轮圈角18的外侧23盖住。在图2中,轮圈16带有轮圈角18,轮圈肩19和轮圈床17。而且,轮胎14是简图示意的。装置13的背侧22靠置在轮圈角18的朝外指向的侧面23上。在轮圈角18的上侧面上是一个凹槽24的两个台肩26,27之间。
装置13具有固定措施,其设置为两个锚固肋28,29在装置13的上端和下端部。该锚固肋28,29在轮圈角18的上端部握住台肩26并在轮圈角18的下端部握住台肩31并沿着整个的轮圈周上延伸。依此,锚固肋28,29将台肩26,31完全地握住和装置13的背侧22靠置在轮圈18之朝外指向的侧面23上,所以实现了一个结构吻合和力传递的连接。为了公开这种连接,必须使用一个和转轴R基本平行的朝外作用的力。作为另一个改进的在轮圈角18和装置13之间的连接,这下边的锚固肋29还具有一个舌部32。该固定措施28,29和装置13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一个单元。
该锚固肋29的朝外指向的表面34几乎延伸到轮圈角18的从台肩27下降的里侧33之加长部中。
图4表明装置13的一个第二和第三实施方案。该装置13的可见侧21和背侧22是相互基本上平等的。在其两个外端部36,37处,该装置13收缩,并形成环形的凹入结构。作为固定措施设置一个锚固肋38,其基本上和装置13的背侧22垂直地定位并与装置13相连接。该锚固肋38在其端部具有一个类似于三角形的加厚成型39。通过这个三角朝外指向的侧面43和通过轮圈角18下侧面成型和轮箍12的上侧面成型构成的扩大口42就可实现希望的锚固结构。通过装置13之稍微凹入的成型,这种座置结构也另外被改进了。
在图4中,装置13将轮圈角的可见侧面23未完全盖住。因为,装置13的可见侧21与轮圈角18的外侧面23相比而是往外进一步伸出并因此,在与边缘石头接触时首先与边缘石头接触的刚性表面就是这装置的可见侧21,所以这个实施方案可避免轮圈角可见侧23的损坏。该装置13的厚度计为4mm。本装置的一部分还延伸通过轮箍的外侧面41。
同样在图4描述的实施方案中,该锚固肋38与加厚部39是类似于一个张开式接合榫的结构。该锚固肋38包括一个上边的和一个下边的构件,在它们之间存在一个间隙,其在图4中用虚线表示。
在另一个未描述的实施方案中,该锚固结构另外如此被改进,即轮圈角的下侧面和轮箍的上侧面分别具有一个和三角之朝外指向的表面43相对应的表面,其上支承着表面43。
在又一实施方案中,该用于固定的装置具有和图3之锚固肋28类似的条棱。这些条棱握住轮圈角18的上边端部但是不象图3中沿着整个的轮圈周,而是它们基本上相等间距地安置在装置的外圆周上。这些单个的条棱在装置安装时大约和装置的可见侧垂直地向后伸出。在装配到无轮胎的轮上或有轮胎并在减小的轮胎压力的轮上时,它们如此被弯曲,即它们在轮圈角的里侧面上基本上靠置。在装配上轮胎以后,该条棱通过轮胎压力被挤压到轮圈角的内侧面上。该轮圈角的上端部在这个实施例中不应该具有如图3的凹槽24,而是如图4的结构。当然,这种固定措施,在每个条棱在轮圈角的里侧面区域内伸入地越远,则固定地越为,在轮圈角的里侧面区域内轮胎将条棱挤压到轮圈角上。
图5表明一个多构件式轮子的部分侧视图,其中,轮箍12和轮圈16用螺纹件连接。为此,该轮箍12和轮圈16具有孔42和45。该装置13在其上边的区域按照图3作结构设置,该舌部32沿着轮箍12和轮圈16的夹紧表面之间导入并同样具有孔44。在舌部32中的孔44与在轮箍12中的通孔42和在轮圈16中的螺纹-袋孔45对中。在这个实施例中,该装置13用同样的螺栓42固定,其将轮圈16固定到轮箍12上。
在另一个,同样在图5中描述的实施方案中,该舌部是稍短的结构并不具有孔。最好是它们应该通过膝部46大约到达位置47处,依此,可实现希望的固定。
Claims (36)
1、机动车轮具有一个轮圈(16)和一个轮箍(12),必要时为轮幅结构,其特征在于:
设置一个环形的装置(13),该装置(13)至少部分地盖住轮圈角(18)的可见侧面(23);在环形装置(13)和轮(11)之间的连接是可拆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13)是基本上转动对称的。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装置可见侧面的宽度(25)小于装置的内半径。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装置的可见侧面最高是装置内半径的1/4。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装置的可见侧面(21)是0.5和0.6cm之间的宽度。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装置的可见侧面(21)是2和4cm之间的宽度。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装置的可见侧面(21)基本上是平坦的。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装置的可见侧面(21)是向外呈拱形的。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装置的背侧面(22)基本上靠置在轮圈角(18)的外侧面(23)上。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装置的材料厚度是厚于刮铲深度的。
1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装置(13)可拧装在轮上或可弹性夹紧其上。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装置(13)在轮胎压力不下降情况下就可以拧装其上或可弹性夹紧其上。
1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装置(13)至少基本由塑料制成。
1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装置(13)至少基本上由优质钢和/或铝制成。
1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13)至少部分涂漆的和/或镀铬的和/或电镀的和/或抛光的和/或金刚石车削加工的。
1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装置(13)具有固定措施。
17、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措施是结构吻合的和/或力接合的与轮子相连接的。
18、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措施基本上是环形的和/或自身锁住的。
19、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措施(28)至少部分地握住轮圈角的上部边缘。
20、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措施(29)至少部分地握住轮圈角的下部边缘(31)。
21、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固定措施卡置在轮圈角外侧面的一个环槽中。
22、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措施卡置在轮盘的一个环槽中。
23、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至少设置两个固定措施。
24、按权利要求23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握住该轮圈角的下部边缘的并至少部分握住轮圈角上部边缘的固定措施。
25、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措施至少握住该轮圈角上部边缘的一个外径最大值处和/或至少握住轮圈角下部边缘的一个内径最小值处。
2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是一个闭环的,光滑的,连续的环件。
2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之可见侧面(21)的表面法线至少基本上与轮子的几何中心轴线处于同轴线。
2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轮子(11)在轮圈角(18)的外侧面(23)上和/或轮盘(12)上具有一个环槽。
2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在轮圈角的上侧面上设置一个凹槽(24)。
3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轮圈角的上部边缘的至少部分和/或下部边缘的至少部分是如此成形的,即,固定措施是可弹性夹紧的。
31、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固定措施通过轮胎压力被挤压到轮圈角的内侧面上。
32、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固定措施在一个多构件轮子情况下至少部分地沿着轮箍和轮圈之间的夹紧表面导入。
33、按权利要求16或32所述的机动车轮,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措施(32)具有孔(44),它与在轮箍(12)中的孔(42)和/或在轮圈(16)中的孔(45)对中,因此,装置(13)与轮箍(12)和/或轮圈(16)可以螺纹拧装连接。
34、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环形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它被拉伸;在其外部的和里边的直径上被冲制或被车削或被喷涂。
35、按权利要求1的环形装置以保护轮圈角。
36、应用权利要求1的环形装置以覆盖住字母数字式的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5195830 CN1161667A (zh) | 1994-09-09 | 1995-01-05 | 带环形装置的机动车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P4432132.5 | 1994-09-09 | ||
CN 95195830 CN1161667A (zh) | 1994-09-09 | 1995-01-05 | 带环形装置的机动车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667A true CN1161667A (zh) | 1997-10-08 |
Family
ID=5083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5195830 Pending CN1161667A (zh) | 1994-09-09 | 1995-01-05 | 带环形装置的机动车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166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16089A (zh) * | 2008-09-29 | 2011-10-12 | 瑞姆普若-泰克控股有限公司 | 车辆车轮保护装置 |
-
1995
- 1995-01-05 CN CN 95195830 patent/CN116166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16089A (zh) * | 2008-09-29 | 2011-10-12 | 瑞姆普若-泰克控股有限公司 | 车辆车轮保护装置 |
CN102216089B (zh) * | 2008-09-29 | 2013-11-06 | 瑞姆普若-泰克控股有限公司 | 车辆车轮保护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286092A (en) | Decorative wheel cover for truck wheel | |
US8807664B2 (en) | Rim protector | |
EP2349740B1 (en) | Vehicle wheel protection device | |
JP2003533393A (ja) | ホイールリム用バンド装置 | |
US5626696A (en) | Device for running on a flat tire for a motor vehicle | |
US20080018168A1 (en) | Rim Protector | |
US20110062771A1 (en) | Hub Cap for Vehicle Wheel | |
JPH10505039A (ja) | 環状装置を有する自動車用ホイール | |
CN1703328A (zh) | 具有延伸的外凸缘的轮缘 | |
US11667149B2 (en) | Wheel center caps and related methods | |
JP2004528225A (ja) | 改良された保護リングを備えた自動車ホイール | |
US20020125763A1 (en) | Decorative safety attachment for tire rims | |
CN1161667A (zh) | 带环形装置的机动车轮 | |
US6135570A (en) | Wheel cover having a one-way locking mechanism and decorative nut caps | |
EP1584491A2 (en) | Wheel cover | |
KR20050034673A (ko) | 광고용 자동차의 휠커버 | |
BR9506940A (pt) | Roda composta para pneus com rebordos roda composta elemento de retençao de rebordo de pneu processo para montar pneu e processo para fabricar roda composta | |
US20050067880A1 (en) | Free spinning vehicle wheel cover | |
JP7208403B2 (ja) | 非空気圧式タイヤ用の跳ね制御バンド | |
CN221775935U (zh) | 一种车灯的安装结构及其清扫车 | |
US7210804B2 (en) | Wide-angle mirror with press strips | |
KR20090016094A (ko) | 교통안전 규제봉 | |
US20210268833A1 (en) | Rim protector | |
CN108715116A (zh) | 雪地胎 | |
CN116568525A (zh) | 用于保护机动车的轮辋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pplicant after: BBS Motorsport & Engineering G. Applicant before: BBS Kraftfahrzeugtechnik AG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BBS KRAFTFAHRZEUGTECHNIK AG TO: BBS MOTORSPORT AND ENGINEERING CO., LTD.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