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63922A -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63922A
CN116163922A CN202210155328.5A CN202210155328A CN116163922A CN 116163922 A CN116163922 A CN 116163922A CN 202210155328 A CN202210155328 A CN 202210155328A CN 116163922 A CN116163922 A CN 1161639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air
external
suction hole
air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553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仲
黄刚
张洋洋
方涛
晏子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553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639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63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639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3Fluid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7/00Pumps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5/00
    • F04B37/10Pumps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5/00 for special use
    • F04B37/12Pumps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5/00 for special use to obtain high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27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2Cylinder blo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压缩机包括壳体、缸体、活塞组件、第一外部吸气管、第二外部吸气管和连接管,缸体的工作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吸气孔,且侧壁设置有第二吸气孔;第二外部吸气管安装于壳体的壳壁,以将外部第二冷凝流路的冷媒输入至壳体内,并经由壳体流入第二吸气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连接管将较低气压的外部第一冷凝流路连通输送至缸体内,在缸体压缩工作腔内的冷媒气体时,缸体内也形成较高的压力,而将第二外部冷凝流路较高气压的冷媒连通输送至缸体与壳体之间,这样缸体内外的压差较小,防止缸体内的被压缩冷媒气体因压差过大泄露至缸体外侧,以解决现有的压缩机的缸体容易漏气的问题。

Description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压缩机作为制冷系统的最核心部件和耗能大件,对其的制冷性能和能效水平也提出的更高要求。家用冰箱一般有冷冻室和冷藏室,在实现冷冻室和冷藏室的降温过程中,对应的冷媒的蒸发温度不一样,且对应的冷媒的压力也不一样。
现有的压缩机以串联的形式通过一根管路实现冷冻和冷藏的制冷功能,这样使得冰箱的COP较低,为了取得较好的能效比,区别于传统的单吸气单排气压缩泵体机构基础上,新型的单气缸双独立吸气的泵体结构具有大幅提升往复式压缩机整体性能的能力,在压缩机工作的时候,为了提升其能效COP,同时相应的增设第二吸气孔,但是压缩机气缸在工作过程中压缩气体时,因压力过大,气缸缸体在制造和组装工艺过程中会有缝隙,难免会漏气在压缩机的壳体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压缩机和制冷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压缩机的缸体容易漏气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压缩机,其中所述压缩机包括:
壳体;
缸体,所述缸体的工作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吸气孔,且侧壁设置有第二吸气孔;
活塞组件,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工作腔内的活塞;
第一外部吸气管,用以连通外部第一冷凝流路;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吸气孔和所述第一外部吸气管;以及,
第二外部吸气管,用以连通外部第二冷凝流路,所述第二外部吸气管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壳壁,以将所述外部第二冷凝流路的冷媒输入至所述壳体内,并经由所述壳体流入所述第二吸气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部吸气管内的冷媒的压力值为P1,所述壳体内的冷媒的压力值为P2,且P1<P2。
可选地,P2/P1≤6。
可选地,所述压缩机还包括吸气消音装置,所述吸气消音装置形成有消音腔、以及连通所述消音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吸气孔连通,以使得所述连接管流出的冷媒经由所述消音腔流入所述缸体。
可选地,所述连接管的材质为金属或高分子材料。
可选地,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和所述进气口之间套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过盈配合;和/或,
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部吸气管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连接管包括至少一个弯折段。
可选地,所述活塞在活动行程中具有位于所述缸体底部的第一止点及远离所述缸体底部的第二止点;
所述第二吸气孔与所述第一止点的距离为L,所述第一止点与所述第二止点之间的距离为S,其中,0.5S<L。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上述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
壳体;
缸体,所述缸体的工作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吸气孔,且侧壁设置有第二吸气孔;
活塞组件,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工作腔内的活塞;
第一外部吸气管,用以连通外部第一冷凝流路;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吸气孔和所述第一外部吸气管;以及,
第二外部吸气管,用以连通外部第二冷凝流路,所述第二外部吸气管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壳壁,以将所述外部第二冷凝流路的冷媒输入至所述壳体内,并经由所述壳体流入所述第二吸气孔。
可选地,所述制冷设备为冰箱。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压缩机包括第一外部吸气管和第二外部吸气管,所述第一外部吸气管用于与外部第一冷凝流路连通,所述第二外部吸气管用于与外部第二冷凝流路连通,且所述外部第一冷凝流路的冷媒气压小于所述外部第二冷凝流路的气压,缸体的工作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吸气孔,且侧壁设置有第二吸气孔,所述第一吸气孔通过连接管与第一外部吸气管直接连通,所述第二外部吸气管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壳壁,以将所述外部第二冷凝流路的冷媒输入至所述壳体内,并经由所述壳体流入所述第二吸气孔,当活塞在所述工作腔内活动时,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工作腔内的冷媒气体被压缩形成高压气体,而将所述外部第二冷凝流路的高压冷媒输送至壳体,并且位于所述缸体的外部,这样缸体在工作过程中,因所述缸体的外部的气压与所述缸体内部的气压的压差较小,这样使得所述缸体的所述工作腔内的高压冷媒气体不易经所述缸体上的缝隙漏至所述壳体内,通过设置连接管将较低气压的外部第一冷凝流路连通输送至缸体内,在所述缸体压缩所述工作腔内的冷媒气体时,所述缸体内也形成较高的压力,而将第二外部冷凝流路较高气压的冷媒连通输送至所述缸体与所述壳体之间,这样所述缸体内外的压差较小,防止所述缸体内的被压缩冷媒气体因压差过大泄露至所述缸体外侧,以解决现有的压缩机的缸体容易漏气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连接管、吸气消音装置和第一外部吸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连接管、吸气消音装置和第一外部吸气管的组装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压缩机 31 活塞
1 壳体 4 第一外部吸气管
2 缸体 5 连接管
2a 工作腔 51 弯折段
21 第一吸气孔 6 第二外部吸气管
22 第二吸气孔 7 吸气消音装置
3 活塞组件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压缩机作为制冷系统的最核心部件和耗能大件,对其的制冷性能和能效水平也提出的更高要求。家用冰箱一般有冷冻室和冷藏室,在实现冷冻室和冷藏室的降温过程中,对应的冷媒的蒸发温度不一样,且对应的冷媒的压力也不一样。现有的压缩机以串联的形式通过一根管路实现冷冻和冷藏的制冷功能,这样使得冰箱的COP(能效比)较低,为了取得较好的能效比,区别于传统的单吸气单排气压缩泵体机构基础上,新型的单气缸双独立吸气的泵体结构具有大幅提升往复式压缩机整体性能的能力,在压缩机工作的时候,为了提升其能效COP,同时相应的增设第二吸气孔,但是压缩机气缸在工作过程中压缩气体时,因压力过大,气缸缸体在制造和组装工艺过程中会有缝隙,难免会漏气在压缩机的壳体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100,图1至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100的具体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压缩机100包括壳体1、缸体2、活塞组件3、第一外部吸气管4、第二外部吸气管6和连接管5,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吸气孔21,且侧壁设置有第二吸气孔22;所述活塞组件3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工作腔2a内的活塞31;所述第一外部吸气管4用以连通外部第一冷凝流路;所述连接管5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吸气孔21和所述第一外部吸气管4;所述第二外部吸气管6用以连通外部第二冷凝流路,所述第二外部吸气管6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壳壁,以将所述外部第二冷凝流路的冷媒输入至所述壳体1内,并经由所述壳体1流入所述第二吸气孔22。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压缩机100包括第一外部吸气管4和第二外部吸气管6,所述第一外部吸气管4用于与外部第一冷凝流路连通,所述第二外部吸气管6用于与外部第二冷凝流路连通,且所述外部第一冷凝流路的冷媒气压小于所述外部第二冷凝流路的气压,缸体2的工作腔2a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吸气孔21,且侧壁设置有第二吸气孔22,所述第一吸气孔21通过连接管5与第一外部吸气管4直接连通,所述第二外部吸气管6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壳壁,以将所述外部第二冷凝流路的冷媒输入至所述壳体1内,并经由所述壳体1流入所述第二吸气孔22,当活塞31在所述工作腔2a内活动时,所述压缩机100的所述工作腔2a内的冷媒气体被压缩形成高压气体,而将所述外部第二冷凝流路的高压冷媒输送至壳体1,并且位于所述缸体2的外部,这样缸体2在工作过程中,因所述缸体2的外部的气压与所述缸体2内部的气压的压差较小,这样使得所述缸体2的所述工作腔2a内的高压冷媒气体不易经所述缸体2上的缝隙漏至所述壳体1内,通过设置连接管5将较低气压的外部第一冷凝流路连通输送至缸体2内,在所述缸体压缩所述工作腔内的冷媒气体时,所述缸体2内也形成较高的压力,而将第二外部冷凝流路较高气压的冷媒连通输送至所述缸体2与所述壳体1之间,这样所述缸体2内外的压差较小,防止所述缸体2内的被压缩冷媒气体因压差过大泄露至所述缸体2外侧,以解决现有的压缩机100的缸体容易漏气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以所述压缩机100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因冰箱在制冷过程中,高温高压冷媒冷媒气体自压缩机100输送至对应的冷冻室和冷藏室的蒸发器进行蒸发吸热,实现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制冷,但是冷冻室和冷藏室设置的温度不一致,两者蒸发温度不一样,冷媒在冷冻室和冷藏室进行换热后的温度和压力不相同,并且现有技术中,压缩机通过一个流路实现冷冻和冷藏的制冷功能,这样不管是冷冻室或是冷藏室需要进行制冷的时候,整个换热系统都需要参与到工作中,使得能耗消耗较大,能效比较低。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部吸气管4内的冷媒的压力值为P1,所述壳体1内的冷媒的压力值为P2,且P1<P2,优选地,P2/P1≤6,这样通过设置两个并联的流路,即冷冻冷凝流路和冷藏冷凝流路,即所述压缩机100将压缩形成的高温高压冷媒可以合理的分配至冷冻流路和冷藏流路,因所述压缩机100压缩形成的高温高压冷媒经冷冻室对应的蒸发器后,其回至所述压缩机100时的温度较低,且压力P1较小,而所述压缩机100压缩形成的高温高压冷媒经冷藏室对应的蒸发器后,其回至所述压缩机100壳体1时的温度较高,且压力P2较大,将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同时连通所述第一吸气孔21及所述第二吸气孔22,以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吸气孔21对应的第一吸气流道,所述第二吸气孔22对应的第二吸气流道,这样将冷冻室回流的相对较低温较低压力的冷媒通过所述第一吸气孔21输送至所述压缩机100的所述缸体2内,而将冷藏室回流的相对较高温较高压力的冷媒通过所述第二吸气孔22输送至所述压缩机100,这样在所述缸体2对第一吸气孔21输送的冷媒气体压缩时,所述第二吸气孔22可以对所述工作腔2a内进行补气,从而提高了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的吸气量,进而提高所述压缩机100的压缩能效,并且通过两个并联的流路来实现各自的工况条件,降低功率消耗。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吸气孔21在通过所述第一外部吸气管4进行吸气时,由于气流的通过和第一外部吸气管4与连接管5中气流的周期性变化,往往会产生噪音,所述压缩机100还包括吸气消音装置7,所述吸气消音装置7形成有消音腔、以及连通所述消音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连接管5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吸气孔21连通,以使得所述连接管5流出的冷媒经由所述消音腔流入所述缸体2。由于设置有消音腔,因此冷媒产生的噪音将被消音腔大幅度的削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第一外部吸气管4在吸气过程中的噪音。
由于压缩机100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温度,因此选择粘接剂应该能够耐100℃以上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5的材质为金属或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或金属具有高温下不失效的性能,从而能够有有效的保障压缩机100在100℃以上的温度下的运行。
为了方便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5的一端和所述进气口之间套接配合。具体的,可以是所述连接管5的一端插入至所述进气口,还可以是所述进气口向外凸设孔壁插入所述连接管5的一端内。优选地,为了保证所述连接管5与所述吸气消音装置7之间的密封性,所述连接管5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过盈配合。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部吸气管4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当然所述连接管5采用的连接方式不仅限于上述的焊接,在所述连接管5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时,可以所述连接管5的两端也可均采用焊接的方式,当所述连接管5为高分子材料时,所述连接管5的两端也可以通过热熔的方式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连接管5和所述第一外部吸气管4的总长度越长,两者的震动就会越小,原因在于,长度越长,震动传递的路径越长,从而可以将震动的能量分散,因此,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连接管5包括至少一个弯折段51,通过设置弯折段51,可以有效的延长连接管5的长度,也延长了所述连接管5和所述第一外部吸气管4的总长度,从而能够将震动的能量分散,减小震动的幅度。
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100中,通过设置两个并联的流路,即冷冻冷凝流路和冷藏冷凝流路,即所述压缩机100将压缩形成的高温高压冷媒可以合理的分配至冷冻流路和冷藏流路,因所述压缩机100压缩形成的高温高压冷媒经冷冻室对应的蒸发器后,其回至所述压缩机100时的温度较低,且压力较小,而所述压缩机100压缩形成的高温高压冷媒经冷藏室对应的蒸发器后,其回至所述压缩机100时的温度较高,且压力较大,将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同时连通所述第一吸气孔21及所述第二吸气孔22,以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吸气孔21对应的第一吸气流道,所述第二吸气孔22对应的第二吸气流道,这样将冷冻室回流的相对较低温较低压力的冷媒通过所述第一吸气孔21输送至所述压缩机100的所述缸体2内,而将冷藏室回流的相对较高温较高压力的冷媒通过所述第二吸气孔22输送至所述压缩机100,这样在所述缸体2对第一吸气孔21输送的冷媒气体压缩时,所述第二吸气孔22可以对所述工作腔2a内进行补气,从而提高了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的吸气量,进而提高所述压缩机100的压缩能效,并且通过两个并联的流路来实现各自的工况条件,降低功率消耗。
因在常规的压缩机中往往需要通过控制阀组来控制各个吸气孔的打开和关闭,当所述压缩机只有一个吸气孔时,则设置一个控制阀组;当所述压缩机有多个吸气孔时,一般会对应设置多个控制阀组,这样控制较为繁琐。因此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第二吸气孔22与所述上止点的距离为L,所述上止点与所述下止点之间的距离为S,其中,0.5S<L。所述活塞31在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吸气孔21及所述第二吸气孔22的开闭状态如下:
气缸的吸气行程,包括:
第一行程:所述活塞31自所述上止点向所述下止点活动,且距所述上止点的距离小于0.5S。在第一行程中,所述控制阀组开启,使得所述第一吸气孔21导通,且所述第二吸气孔22被所述活塞31遮挡。此时,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仅通过所述第一吸气孔21实现吸气。此时所述工作腔2a内的冷媒总量均来自于所述第一吸气孔21,即第一冷凝回路的冷媒。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活塞31在向靠近所述下止点的位置活动时,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的压缩空间增大,处于负压状态,便于外部的气流自所述第一吸气孔21进入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而由于经由所述第一吸气孔21的气流压力小于经由所述第二吸气孔22的气流压力。故,在此活动行程中,通过所述活塞31将所述第二吸气孔22遮挡,以避免所述第二吸气孔22的气流阻碍所述第一吸气孔21的气流进入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
第二行程:在所述活塞31自所述第一止点向所述第二止点活动,且距所述第一止点的距离大于0.5S。在第二行程中,所述活塞31未遮挡所述第二吸气孔22,使得所述第二吸气孔22连通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此时,所述控制阀组按实际需求在开启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控制阀组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一吸气孔21及所述第二吸气孔22同时向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输入气流。由于在第一行程中,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的空间内经由所述第一吸气孔21吸入了一定量的气流,使得压缩空间中具有一定的气流压力。故,在经由所述第二吸气孔22向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输入气流时,对所述第一吸气孔21的气流影响较小。且由于所述第二吸气孔22到所述第一止点的距离大于0.5S,也即到所述第一吸气孔21的距离大于0.5S,使得两者之间存在适宜的缓冲距离,减轻了所述第二吸气孔22的气流对所述第一吸气孔21气流的阻碍影响,提高压缩能效。在所述控制阀组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二吸气孔22向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输入气流。此时补充至所述工作腔2a内的冷媒来自于所述第二吸气孔22,即第二冷凝回路的冷媒均回流至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内。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吸气孔22越靠近所述第一止点与所述第二止点的中点,所述第二吸气孔22开启时间早,并且关闭的时间晚,所述第二冷凝回路提供的高压冷媒时间长,补气量大;所述第二吸气孔22越靠近所述第二止点时,所述第二吸气孔22开启时间晚,并且关闭的时间早,所述第二冷凝回路提供的高压冷媒时间短,补气时间短,从而补气量也较少。在现实中,可以依据补气量的需求,来设置所述第二吸气孔22的位置。
气缸的压缩行程,包括:
第三行程:所述活塞31自所述下止点向靠近所述上止点的方向活动,且距所述上止点大于0.5S。在第三行程中,所述控制阀组关闭,所述活塞31向靠近所述上止点的方向快速活动。此时,所述第二吸气孔22仍然向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输入气流。此时补充至所述工作腔2a内的冷媒来自于所述第二吸气孔22。因此,在第三行程中,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中的气流被压缩时,尚不会过度阻碍经由所述第二吸气孔22输入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内的气流,使得所述缸体2在压缩行程中,仍可吸入气流。并且,由于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中混合有来自所述第一吸气孔21及所述第二吸气孔22的气流,使得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中气流压力小于经由所述第二吸气孔22内的气流压力。
第四行程:所述活塞31自所述下止点向靠近所述上止点的方向活动,且距所述上止点的距离小于0.5S。在第四行程中,所述控制阀组仍关闭,且所述活塞31遮挡所述第二吸气孔22。此过程中,所述活塞31将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中的气流压缩成高压气流。并在所述活塞31活动至所述下止点时,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中的气流压力压缩到位。此时,连通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的输出管道的控制阀组从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以输出压缩好的高压气流。
所述压缩机100对应两个冷凝流路的工作线路为:
第一吸气流道中气流的流路为:所述第一冷凝流路→所述第一吸气孔21→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
所述第二吸气流道中气流流路为:所述第二冷凝流路→所述第二吸气孔22→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
且所述压缩机100还包括与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连通的内排管,所述内排管用以与排气外管连通,以将所述缸体2的工作腔2a内压缩好的高压气流自所述内排管排出至排气外管。
在具体现实中,所述第一冷凝流路对应的是冰箱冷冻室,因冷冻室所需的制冷量较大,所需的冷媒量较多,在工作工程中,其消耗掉的冷媒的压力也较多,而所述第二冷凝流路对应的是冰箱冷藏室,因冷藏室所需的制冷量较小,其消耗掉的冷媒的压力也较少,这样回流至所述第一吸气孔21内的压力是远小于所述第二吸气孔22的压力,但是第一冷凝流路的冷媒量较大,这样在所述压缩机100工作时,通过所述活塞31先在吸气的前大半段的吸气行程中主要是打开第一吸气孔21进行主吸气,能够吸入冷冻室对应的冷凝流路上的较大的冷媒量,在后面小半段的吸气行程中,所述第二吸气孔22与所述工作腔2a连通,第一吸气孔21关闭,所述第二吸气孔22开始补入高压冷媒气体,并在压缩阶段的前小半段行程继续补气,最后在压缩的后大半段行程中,所述第二吸气孔22关闭,所述活塞31将所述工作腔2a内的冷媒进行压缩,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吸气孔22距离所述上止点和所述下止点的距离,可以控制所述第二吸气孔22的进气量,即,因所述第二吸气孔22的位置设定,可以使得所述活塞31在往复运动的时候,来调整所述第二吸气孔22开闭的时长,从而实现调节所述第一吸气孔21和所述第二吸气孔22的流量配比。并且通过将所述第二吸气孔22设置于所述缸体2的侧壁上,且靠近下止点设置,从而使得所述压缩机100无需专门设置控制阀组来控制所述第二吸气孔22的开闭,而是在所述活塞31的活动行程中就能实现对所述第二吸气孔22的自动开闭,结构设计巧妙,还节约了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2,所述上止点与所述下止点之间的距离为S,即所述上止点是指所述活塞31靠近所述缸体2的气缸盖的一端的端面运动至靠近所述缸体2的底壁的最近的距离时,所述活塞31靠近所述缸体2的底壁的一端所在的位置,所述下止点是指所述活塞31靠近所述缸体2的底壁的一端的端面运动至远离所述缸体2的气缸盖的最远的距离时,所述活塞31靠近所述缸体2的底壁的一端所在的位置。也即距离S为所述活塞31靠近所述缸体2的底壁的一端的端面两种极限状态下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吸气孔22与所述上止点的距离为L,也即,所述第二吸气孔22的中心线与所述上止点的距离为L。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压缩机10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制冷设备的压缩机100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压缩机100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在本发明的制冷设备中使用了上述压缩机100,因此,本发明制冷设备的实施例包括上述压缩机100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制冷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可以是空调,也可以是新风机,还可以是其他设备。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设备为冰箱。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缸体,所述缸体的工作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吸气孔,且侧壁设置有第二吸气孔;
活塞组件,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工作腔内的活塞;
第一外部吸气管,用以连通外部第一冷凝流路;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吸气孔和所述第一外部吸气管;以及,
第二外部吸气管,用以连通外部第二冷凝流路,所述第二外部吸气管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壳壁,以将所述外部第二冷凝流路的冷媒输入至所述壳体内,并经由所述壳体流入所述第二吸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部吸气管内的冷媒的压力值为P1,所述壳体内的冷媒的压力值为P2,且P1<P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P2/P1≤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吸气消音装置,所述吸气消音装置形成有消音腔、以及连通所述消音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吸气孔连通,以使得所述连接管流出的冷媒经由所述消音腔流入所述缸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材质为金属或高分子材料。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和所述进气口之间套接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过盈配合;和/或,
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部吸气管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至少一个弯折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在活动行程中具有位于所述缸体底部的第一止点及远离所述缸体底部的第二止点;
所述第二吸气孔与所述第一止点的距离为L,所述第一止点与所述第二止点之间的距离为S,其中,0.5S<L。
10.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为冰箱。
CN202210155328.5A 2022-02-18 2022-02-18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Pending CN1161639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5328.5A CN116163922A (zh) 2022-02-18 2022-02-18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5328.5A CN116163922A (zh) 2022-02-18 2022-02-18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63922A true CN116163922A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18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55328.5A Pending CN116163922A (zh) 2022-02-18 2022-02-18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6392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63922A (zh)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6812097U (zh)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112229095A (zh) 热泵机组
CN106918162B (zh) 空调器
CN216812095U (zh) 一种连接管、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6812092U (zh)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6897887U (zh) 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CN112128111A (zh) 泵体结构、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CN216897884U (zh) 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CN216812096U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6814667U (zh) 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CN116163921A (zh)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6812088U (zh) 压缩气缸、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6812094U (zh)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6897888U (zh) 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
CN216894823U (zh)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7055529U (zh) 吸气管、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7055527U (zh) 一种压缩机以及制冷设备
CN116163918A (zh) 压缩气缸、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6812090U (zh) 吸气管、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WO2018176283A1 (zh) 空调器
CN116163928A (zh) 压缩气缸、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3574616U (zh) 泵体结构、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CN116163926A (zh) 吸气管路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WO2023178867A1 (zh) 压缩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