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62374B - 一种抗菌变色龙复合涂层、彩色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变色龙复合涂层、彩色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62374B
CN116162374B CN202310156903.8A CN202310156903A CN116162374B CN 116162374 B CN116162374 B CN 116162374B CN 202310156903 A CN202310156903 A CN 202310156903A CN 116162374 B CN116162374 B CN 1161623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nt
steel plate
microspheres
layer
antibac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569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62374A (zh
Inventor
齐志坤
李纪
邓玉波
刘新华
刘华赛
蒋光锐
刘武华
刘学良
胡燕慧
熊爱明
滕华湘
韩赟
朱国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Group Co Ltd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Group Co Ltd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Group Co Ltd, Shougang Jingtang United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569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623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62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62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62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62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14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metal, e.g. car bo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02Pretreat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50Multilayers
    • B05D7/56Three layers or more
    • B05D7/58No clear coat specified
    • B05D7/584No clear coat specified at least some layers being let to dry, at least partially, before applying the next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02Priming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14Paints containing biocides, e.g. fungicides, insecticides or pestic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29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for multicolour effe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70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e.g. fibres, flakes or microsphe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202/00Metallic substrate
    • B05D2202/10Metallic substrate based on F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钢材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变色龙复合涂层、彩色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漆层包括底漆层和覆盖在底漆层上的面漆层,面漆层的原料包括第一油漆基料、第一微球和抗菌物,底漆层的原料包括第二油漆基料、第二微球和颜料,第一油漆基料和所述第二油漆基料的化学成分不同;所述彩色钢板包括基材钢板和复合涂层;采用包括面漆层和底漆层的复合涂层,利用面漆层的第一微球和底漆层的第二微球的化学成分不同,同时利用第一油漆基料和第二油漆基料之间的配合,并且在面漆中加入抗菌物,能在不影响变色龙彩色钢板变色的基础上,提高面漆的抗菌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抗菌变色龙复合涂层、彩色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钢材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变色龙复合涂层、彩色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彩色涂层钢板因其具有耐腐蚀性好、色彩鲜艳、加工成型性方便且强度高、成分低廉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相对提升,对色彩的要求也得到了相对提升,尤其是在变色效果上,目前较为流行的是变色龙彩色钢板。
传统的变色龙钢板采用的涂层有变色龙漆膜和涂覆的随角异色材料这两种,其中,随角异色材料一般多为多层片状,所有光线呈非连续变化,因此变色效果极窄。而变色龙漆膜是通过两层漆膜之间的微球进行不同折射和色散,有连续变换色彩,且变色效果宽泛的优点,但是这类变色龙钢板不具有抗菌效果,无法在含有大量微生物的环境中使用,因此如何在保证变色龙钢板的变色效果的基础上提高变色龙漆膜的抗菌性能,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抗菌变色龙复合涂层、彩色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保证变色龙钢板的变色效果的基础上难以提高变色龙钢板的抗菌性能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抗菌变色龙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漆层包括底漆层和面漆层,所述面漆层的原料包括第一油漆基料、第一微球和抗菌物,所述底漆层的原料包括第二油漆基料、第二微球和颜料,所述第一油漆基料和所述第二油漆基料的化学成分不同;所述抗菌物包括含有银离子或铜离子的抗菌剂。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料、所述第一微球和所述抗菌物的质量比为3~6:3~4:1~3。
可选的,所述第二基料、所述颜料和所述第二微球的质量之比为4~6:2~3:2~4。
可选的,所述第一油漆基料和所述第二油漆基料的化学成分分别包括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炔-偏二氟乙烯共聚物、乙炔-偏二氟乙炔共聚物和1-丁炔-偏二氟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第一微球和所述第二微球的化学成分分别包括二氧化钛、钛酸钡、氧化亚铜、氧化亚铁和硫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面漆层的厚度为15μm~40μm,所述底漆层的厚度为5μm~20μm。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抗菌变色龙彩色钢板,所述彩色钢板包括基材钢板和第一方面所述的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设于所述基材钢板的至少一面,所述复合涂层和所述基材钢板之间通过底漆层连接。
可选的,所述基材钢板和所述复合涂层之间设有钝化层。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抗菌变色龙彩色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基材钢板进行脱脂处理,后以钝化液进行涂覆,再以第一预设温度进行烘烤,得到粘附性的钝化层;
混合所述第二油漆基料、所述颜料和所述第二微球,得到底漆浆状物;
向粘附性的所述钝化层涂覆所述底漆浆状物,后以第二预设温度进行烘烤,得到固化的底漆层;
混合所述第一油漆基料、所述第一微球和所述抗菌物,得到面漆浆状物;
向固化的所述底漆层上涂覆所述面漆浆状物,后以第三预设温度进行烘烤,得到抗菌变色龙彩色钢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100℃~150℃,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180℃~220℃,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为200℃~240℃。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抗菌变色龙彩色钢板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彩色钢板用于家电及其他抗菌场所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菌变色龙复合涂层,通过底漆层和面漆层,由于底漆层中的第二微球和面漆层中的第一微球,而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的化学成分不同,因此在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对光的折射阶段,能利用不同材质的材料之间的光色散的差异,使得复合涂层具有变色龙的连续变换色彩的效果,同时利用第一油漆基料和第二油漆基料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在折射阶段,增强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对光的折射效果,同时在面漆层中加入抗菌物,由于抗菌物能分散在第一油漆基料中,并且会同第一微球区分开,从而能在不影响复合涂层的变色龙变色效果的基础上,提高面漆层的抗菌性能,进而综合提高复合涂层的抗菌能力。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抗菌变色龙彩色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1-基材钢板,2-钝化层,3-底漆层,4-面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具体阐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各种效果将由此更加清楚地呈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如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含义。因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含义。若存在矛盾,本说明书优先。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本申请的创造性思维为:现有的变色龙漆膜是由两层膜结构构成,利用两层膜内部微球之间不同折射和色散效果的不同而得到了耐磨抗刮变色龙彩涂钢板,但是不具有抗菌效果,若直接加入抗菌物,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彩色钢板的变色效果。
现有的涂覆型彩色钢板,是在彩色涂覆层表层设置变色龙效果,从而改善产品的防伪、观瞻和装饰性以及耐腐蚀性能等,但由于表层的涂覆层钢板中随角异粉为多层片状,所有光线非连续变化,从而呈现出生硬的跳跃式变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复合漆层,所述复合漆层包括底漆层3和覆盖在底漆层3上的面漆层4,所述面漆层4的原料包括第一油漆基料、第一微球和抗菌物,所述底漆层3的原料包括第二油漆基料、第二微球和颜料,所述第一油漆基料和所述第二油漆基料的化学成分不同;所述抗菌物包括含有银离子或铜离子的抗菌剂。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抗菌物含有银离子或铜离子,使得抗菌物具有普适性,并且由于抗菌物在加入后,在第一油漆基料中流动,不会影响第一微球对光的折射效果,从而保证复合涂层的变色龙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油漆基料、所述第一微球和所述抗菌物的质量比为3~6:3~4:1~3。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第一油漆基料、第一微球和抗菌物的质量比为3~6:3~4:1~3,使得面漆中抗菌物均与的分散在第一油漆基料中,从而全面的提高面漆的抗菌性能;当质量比的取值大于或小于该范围的端点值,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对抗菌性及耐蚀性的不利影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油漆基料、所述颜料和所述第二微球的质量之比为4~6:2~3:2~4。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油漆基料、颜料和第二微球的质量之比为4~6:2~3:2~4的积极效果是在该质量之比的范围内,使得底漆层3中的微球和基料之间分布均匀,且有足够的排列孔隙,进而提高第二微球的折射效果,使得彩色钢板的颜色能随视角变化而不断变化;当质量之比的取值大于或小于该范围的端点值,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光折射效果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油漆基料和所述第二油漆基料的化学成分分别包括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炔-偏二氟乙烯共聚物、乙炔-偏二氟乙炔共聚物和1-丁炔-偏二氟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中,分别控制第一油漆基料和第二油漆基料的化学成分的积极效果是利用环氧树脂、聚酯树脂、硅烷偶联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炔-偏二氟乙烯共聚物、乙炔-偏二氟乙炔共聚物和1-丁炔-偏二氟乙烯共聚物中的甲基与固化剂之间的化学反应来提高底漆层3和面漆层4的粘附性,从而提高彩涂钢板的各层状结构的粘附性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微球和所述第二微球的化学成分分别包括二氧化钛、钛酸钡、氧化亚铜、氧化亚铁和硫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中,分别控制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的化学成分的积极效果来得到第一微球涂层折射率大于第二微球涂层的涂料性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颜料包括炭黑、群青、中铬黄、酞青蓝、酞青绿、珍珠白和甲苯胺红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颜料化学成分的积极效果是在保证漆膜色彩性的同时并提供一定的光折射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漆层4的厚度为15μm~40μm,所述底漆层3的厚度为5μm~20μm,其中,底漆层3的厚度可以在10μm~20μm内,底漆层3的厚度可以是10μm、15μm和20μm;
面漆层4的厚度可以在15μm~30μm内,面漆层4的厚度可以是15μm、20μm和30μm。
本申请实施例中,面漆层4的厚度为15μm~40μm的积极效果是实现很好的附着力效果;当厚度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值,一定程度上在产品成型过程中出现漆膜脱落或者开裂等不利影响,当厚度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值时在一定程度上在色彩性及耐老化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底漆层3的厚度为5μm~20μm的积极效果是能够充分提供漆膜附着力;当厚度的取值大于该范围是由于漆膜粘覆性问题而导致无法生产,当厚度的取值小于该范围是由于基板表面粗糙度而导致无法充分覆盖基板表面形貌而无法对面漆层提供粘覆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抗菌变色龙彩色钢板,所述彩色钢板包括基材钢板1和所述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设于所述基材钢板1的至少一面,所述复合涂层和所述基材钢板1之间通过底漆层3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复合涂层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将复合涂层涂覆在基材钢板的一面或者两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钢板和所述复合涂层之间设有钝化层。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基材钢板和复合涂层之间设置钝化层,利用钝化层覆盖在基材钢板的表面,同时由于钝化层具有良好的结合表面,可以同复合涂层之间结合紧密,从而提高基材钢板和复合涂层之间的结合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抗菌变色龙彩色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对所述基材钢板1进行脱脂处理,后以钝化液进行涂覆,再以第一预设温度进行烘烤,得到粘附性的钝化层2;
S2.混合所述第二油漆基料、所述颜料和所述第二微球,得到底漆浆状物;
S3.向粘附性的所述钝化层2涂覆所述底漆浆状物,后以第二预设温度进行烘烤,得到固化的底漆层3;
S4.混合所述第一油漆基料、所述第一微球和所述抗菌物,得到面漆浆状物;
S5.向固化的所述底漆层3上涂覆所述面漆浆状物,后以第三预设温度进行烘烤,得到抗菌变色龙彩色钢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100℃~150℃,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180℃~220℃,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为200℃~240℃,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可以是100℃、110℃、120℃、130℃或150℃,所述第二预温度可以是190℃、200℃。210℃、220℃、230℃和240℃,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可以是210℃、220℃、230℃、240℃、250℃或260℃。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度为100℃~150℃的积极效果是在该温度范围内,使得平铺在基材钢板1上的钝化层2被快速烘干钝化,由于钝化层2能使得平滑的基材钢板1上覆盖一层不平整的钝化层2,提高基材钢板1和底漆层3之间的粘附性;当温度的取值大于或小于该范围的端点值,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脱漆因素的不利影响。
第二预设温度为180℃~220℃的积极效果是在该温度范围内,能使得底漆浆状物迅速烘烤干,使得底漆层3和钝化层2之间粘附牢固;当温度的取值大于该温度时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漆膜开裂、起泡等因素的不利影响,而当温度的取值小于该温度时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因烘烤不足而导致漆膜出现爆孔、针孔等缺陷。
第三预设温度为200℃~240℃的积极效果是在该温度范围内,能使得面漆浆状物能被迅速烘烤干,使得底漆层3和面漆层4之间粘附牢固;当温度的取值大于该范围的端点值,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漆膜过硬而导致一定程度的T弯开裂的不利影响,当温度的取值小于该范围的端点值,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漆膜固化不足,而在保存或者运输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压斑、粘接等不利因素。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抗菌变色龙彩色钢板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彩色钢板用于家电及其他抗菌场所中。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抗菌变色龙彩色钢板,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基材钢板1、钝化层2、底漆层3和面漆层4,面漆层4的原料包括第一油漆基料、第一微球和抗菌物,底漆层3的原料包括第二油漆基料、颜料和第二微球,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的化学成分不同,其中,基材钢板1可以是镀锌板、镀铝锌板或镀锌铝镁钢板,基材钢板1的厚度在0.3mm~1.3mm之间,钝化层2所用的钝化液为汉高或者凯密特尔儿公司所采购的钝化液产品。
抗菌物包括含有银离子的抗菌剂。
第一油漆基料、第一微球和抗菌物的质量比为6:4:1。
第二油漆基料、颜料和第二微球的质量之比为6:3:2。
第一油漆基料的化学成分为环氧树脂,第二油漆基料的化学成分为氟碳树脂
第一微球的化学成分为钛酸钡,第二微球的化学成分为二氧化钛、氧化亚铜,其重量比为1:3。
面漆层4的厚度为15μm,底漆层3的厚度为8μm。
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抗菌变色龙彩色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对基材钢板1进行脱脂处理,后以钝化液进行涂覆,再以第一预设温度进行烘烤,得到粘附性的钝化层2;
S2.混合第一油漆基料和第一微球,得到底漆浆状物;
S3.向粘附性的钝化层2涂覆底漆浆状物,后以预设线速度和第二预设温度进行烘烤,得到固化的底漆层3;
S4.混合第二油漆基料、第二微球和抗菌物,得到面漆浆状物;
S5.向固化的底漆层3上涂覆面漆浆状物,后以第三预设温度进行烘烤,得到抗菌变色龙彩色钢板,为了保证涂覆效果,以滚涂的方式进行涂覆。
第一预设温度为100℃,第二预设温度为210℃,第三预设温度为230℃,线速度为80m/min。
实施例2
将实施例2和实施例1进行对比,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抗菌物包括含有铜离子的抗菌剂。
第一油漆基料、第一微球和抗菌物的质量比为3:4:3。
第二油漆基料、颜料和第二微球的质量之比为4:3:2。
第一油漆基料的化学成分为聚氨酯,第二油漆基料的化学成分为硅改性聚酯。
第一微球的化学成分为氧化亚铁,第二微球的化学成分为二氧化钛、硫酸锌。
面漆层4的厚度为15μm,底漆层3的厚度为5μm。
第一预设温度为100℃,第二预设温度为210℃,第三预设温度为(230)℃,线速度为(80)m/min。
对比例1
将对比例1和实施例1进行对比,对比例1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不将抗菌物加入到面漆中。
对比例2
将对比例2和实施例1进行对比,对比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将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替换为随角异色材料。
对比例3
将对比例3和实施例1进行对比,对比例3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将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替换为随角异色材料。
第一油漆基料、第一微球和抗菌物的质量比为2:5:3。
第二油漆基料、颜料和第二微球的质量之比为3:4:2。
对比例4
将对比例4和实施例1进行对比,对比例4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将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替换为随角异色材料。
第一油漆基料、第一微球和抗菌物的质量比为7:2:1。
第二油漆基料、颜料和第二微球的质量之比为7:2:1。
相关实验: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所得的彩色钢板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相关实验的测试方法:
涂层色差:按照GB/T 13448-2019的标准进行实验。
冲击:按照GB/T 13448-2019的标准进行实验。
铅笔硬度:按照GB/T 13448-2019的标准进行实验。
T弯:按照GB/T 13448-2019的标准进行实验。
耐盐雾性:按照GB/T 13448-2019的标准进行实验。
耐酸性:按照GB/T 13448-2019的标准进行实验。
耐碱性:按照GB/T 13448-2019的标准进行实验。
抗菌等级:按照HG/T 3950-2007的标准进行实验。
表1
表1的具体分析:
涂层色差是指彩色钢板在不同方向上观察的色彩差异,涂层色彩越小,说明彩色钢板具有变色龙的连续变换色彩的效果。
冲击是指彩色钢板整体所能承受的瞬时冲击能量,冲击越大,说明彩色钢板的抗冲击能力越强。
铅笔硬度是指彩色钢板的涂膜硬度的大小,铅笔硬度越符合标准,说明彩色钢板的复合涂层的硬度越好。
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知:
采用在基材钢板1的钝化层2上覆盖复合涂层,并且复合涂层含有底漆层3和面漆层4,利用面漆层4的第一微球和底漆层3的第二微球的化学成分不同,在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对光的折射阶段,利用不同材质的材料之间的光色散的差异,同时利用第一油漆基料和第二油漆基料之间的配合,使得彩色钢板具有变色龙的连续变换色彩的效果,同时在面漆层4中加入抗菌物,能在不影响变色龙变色效果的基础上,提高面漆的抗菌性能,进而综合提复合涂层的抗菌能力。
由对比例1-4的数据可知:
若不采用本申请的复合涂层的结构,以及不采用第一微球、第二微球或抗菌物,对彩色钢板的色彩和涂膜的性能有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抗菌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涂层,通过底漆层3和面漆层4,利用面漆层4的第一微球和底漆层3的第二微球的化学成分不同,在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对光的折射阶段,利用不同材质的材料之间的光色散的差异,同时利用第一基料和第二基料之间的配合,使得复合涂层具有变色龙的连续变换色彩的效果,同时在面漆层4中加入抗菌物,能在不影响变色龙变色效果的基础上,提高面漆的抗菌性能,进而综合提高复合涂层的抗菌能力。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涂层,采用了含有抗菌性能的银离子或铜离子的抗菌剂,因此能有效的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黑曲霉。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彩色钢板,通过在基材钢板和复合涂层之间设置钝化层,利用钝化层可以提高基材钢板和复合涂层之间的结合强度,使得彩色钢板能够具有复合涂层的性能,并且能提高彩色钢板的变色龙的变色效果以及其抗菌性能。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由于在使用前进行了脱脂化处理,可以提高钝化后的基材钢板1和底漆层3之间的粘附性,同时采用的多种粘附性较好的物质,因此整体的结合牢固程度由于市场上的彩色钢板。
(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可以将生产出的彩色钢板用于家电装修、美化和保护等领域,还能用于微生物较为活跃的卫生间、下水道盖板或人行道装饰品等领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抗菌变色龙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漆层包括底漆层和覆盖在底漆层上的面漆层,所述面漆层的原料为第一油漆基料、第一微球和抗菌物,所述底漆层的原料为第二油漆基料、第二微球和颜料,所述第一油漆基料和所述第二油漆基料的化学成分不同,第一微球和第二微球的化学成分不同;所述抗菌物包括含有银离子或铜离子的抗菌剂,所述第一微球和所述第二微球的化学成分分别包括二氧化钛、钛酸钡、氧化亚铜、氧化亚铁和硫酸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油漆基料、所述第一微球和所述抗菌物的质量比为3~6:3~4:1~3,所述第二油漆基料、所述颜料和所述第二微球的质量之比为4~6:2~3:2~4,所述面漆层的厚度为15μm~40μm,所述底漆层的厚度为5μm~2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漆基料和所述第二油漆基料的化学成分分别包括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炔-偏二氟乙烯共聚物、乙炔-偏二氟乙炔共聚物和1-丁炔-偏二氟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3.一种抗菌变色龙彩色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钢板包括基材钢板和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设于所述基材钢板的至少一面,所述复合涂层和所述基材钢板之间通过底漆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色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钢板和所述复合涂层之间设有钝化层。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彩色钢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基材钢板进行脱脂处理,后以钝化液进行涂覆,再以第一预设温度进行烘烤,得到粘附性的钝化层;
混合所述第二油漆基料、所述颜料和所述第二微球,得到底漆浆状物;
向粘附性的所述钝化层涂覆所述底漆浆状物,后以第二预设温度进行烘烤,得到固化的底漆层;
混合所述第一油漆基料、所述第一微球和所述抗菌物,得到面漆浆状物;
向固化的所述底漆层上涂覆所述面漆浆状物,后以第三预设温度进行烘烤,得到抗菌变色龙彩色钢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100℃~150℃,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180℃~220℃,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为200℃~240℃。
7.一种抗菌变色龙彩色钢板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将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彩色钢板用于家电及其他抗菌场所中。
CN202310156903.8A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抗菌变色龙复合涂层、彩色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61623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6903.8A CN116162374B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抗菌变色龙复合涂层、彩色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6903.8A CN116162374B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抗菌变色龙复合涂层、彩色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62374A CN116162374A (zh) 2023-05-26
CN116162374B true CN116162374B (zh) 2024-05-10

Family

ID=86411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56903.8A Active CN116162374B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抗菌变色龙复合涂层、彩色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6237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4263A (zh) * 2010-04-09 2010-09-08 常熟华冶薄板有限公司 变色龙涂料及其在彩色涂覆层钢板的使用方法和彩色涂覆层钢板
CN109382289A (zh) * 2018-10-17 2019-02-26 苏州扬子江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高耐候性变色龙彩涂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66230A (zh) * 2018-10-17 2019-03-15 苏州扬子江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耐磨耐刮变色龙彩涂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9693211U (zh) * 2018-09-10 2019-11-26 墙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家电内衬板
CN112724786A (zh) * 2020-12-31 2021-04-30 山东富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色龙涂料及其在彩色涂覆层钢板的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4263A (zh) * 2010-04-09 2010-09-08 常熟华冶薄板有限公司 变色龙涂料及其在彩色涂覆层钢板的使用方法和彩色涂覆层钢板
CN209693211U (zh) * 2018-09-10 2019-11-26 墙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家电内衬板
CN109382289A (zh) * 2018-10-17 2019-02-26 苏州扬子江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高耐候性变色龙彩涂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66230A (zh) * 2018-10-17 2019-03-15 苏州扬子江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耐磨耐刮变色龙彩涂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24786A (zh) * 2020-12-31 2021-04-30 山东富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色龙涂料及其在彩色涂覆层钢板的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62374A (zh) 2023-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1970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multilayer coated film
ATE531768T1 (de) Pigment mit winkelabhängigkeit der interferenzfarben und sein herstellungsverfahren
CN88100380A (zh) 形成阳极氧化铝处表的单层碳氟化合物保护涂料
CN116162374B (zh) 一种抗菌变色龙复合涂层、彩色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622853B1 (ko) 칼라강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9466230B (zh) 耐磨耐刮变色龙彩涂板及其制备方法
JPS6265769A (ja) 高輝度反射塗膜の形成方法
JP2005162825A (ja) エマルション塗料及び無機質化粧板の製造方法
JP5382933B2 (ja) 積層体
CN211165664U (zh) 一种拉丝彩涂板
KR100498766B1 (ko) 변온 칼라강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4322626U (zh) 一种全无铬钝化彩色镀锌钢板
JPH0374146B2 (zh)
WO2015129918A1 (ja) プレコート金属板、プレコート金属板の製造方法、及び連続塗装装置
JP2004358743A (ja) 加工部耐食性に優れた高光沢プレコート金属板
KR20140066511A (ko) 홀로그램을 갖는 컬러강판의 제조방법
JP4477847B2 (ja) クリヤー塗装金属板
JP6796005B2 (ja) 塗装亜鉛系めっき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07946B2 (ja) 高耐久性塗装金属板の製造方法
CN202064572U (zh) 一种装饰用皱纹彩板
KR102516404B1 (ko) 장식 강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4280658B2 (ja) 塗膜密着性に優れたクリア塗装ステンレス鋼板
JP5987683B2 (ja) 熱可逆変色性プレコート金属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00010887A (ko) 가공밀착성이 우수하고 고선명 반사력을 갖는 수지 피복 금속판
JP2002045786A (ja) メタリック調外観に優れた塗装金属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