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61517A - 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61517A
CN116161517A CN202310463226.4A CN202310463226A CN116161517A CN 116161517 A CN116161517 A CN 116161517A CN 202310463226 A CN202310463226 A CN 202310463226A CN 116161517 A CN116161517 A CN 116161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elevator
rubber sleeve
double
rectangular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632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61517B (zh
Inventor
张亮
屠晓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ujie Household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ujie Household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ujie Household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ujie Household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6322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615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61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61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61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615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24Safety devices in passenger lif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eventing trapping of passengers
    • B66B13/26Safety devices in passenger lif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eventing trapping of passengers between closing 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14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66B13/143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electrical
    • B66B13/146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electrical method or algorithm for controlling 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66B5/0031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for safety rea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涉及家用电梯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电梯运行原理为基础,并特指为家用电梯,在电梯中双开门在进行合拢关门时,以双开门的运行状态来反馈出双开门之间是否存在碰撞信息的信号源,以此信号源来控制合拢关门动作中的中断或继续两个状态,并且在此基础上,在双开门上增设硬性矩形橡胶套,硬性矩形橡胶套不主动参与到双开门的合拢关门动作,而是在关门时以活动顶板和固定顶板相配合后,“被动”完成紧缩双开门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设了柔性导电带,以低于人体安全电压为基础,在发生存在异物信息的信号源时,电梯并不启动,此外,硬性矩形橡胶套在“直接撞击”时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公共场合(商场、写字楼等)中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主要是由导向结构、曳引系统、电力/气控制系统、轿厢和门系统组装,运行过程:门系统打开电梯门-乘客进入轿厢-关闭电梯门-牵引轿厢上行或下行。
而电梯分为家用和商用,二者运行过程无明显区别,仅仅是二者的使用规格和使用场所上的差异,如家用电梯多用于别墅,并且电梯中大多设置防夹装置,具体是以触板和光幕两种结构形式,尤其是光幕逐渐替代触板形式,但是此类防夹装置中存在报警盲区,此处针对家用电梯来说,因为使用群体包括孩童、老年人,所以安全要求更高,在家用电梯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意外情况,如电梯门夹住了孩童或老人的衣物或躯干,亦或者所饲养宠物在进入电梯时,宠物上所绑系的牵引绳被电梯门所夹住;
以光幕结构形式来说,其本质是由多条细密的光线组成,两个电梯门之间的光线相对焦,若某一条或者多条光线被遮挡,则发出警示信息,在理论上可以通过增加光线的条数来提高防夹装置的灵敏度,但是每条光线之间依旧存在间隙,若采用紧密布设的方式,相靠近的光线之间互相干扰,理论上光线之间不存在被遮挡的问题,导致整体防夹装置形同虚设,而光线之间的间隙又无法及时应对上述的意外情况,为此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用于解决当前家用电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其中的门系统难以及时应对夹住衣物、宠物牵引绳等意外情况,导致极易发生重大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包括两个双开门、主安装板,两个所述双开门呈对称设置,所述主安装板中设置有拖曳结构,所述双开门上侧位置上安装有定位架板,所述主安装板中对应定位架板的位置上设置有水平位移检测结构;
两个所述双开门相互靠近的一侧位置上安装有硬性矩形橡胶套,所述硬性矩形橡胶套内部一侧位置设置有多组固定顶板和活动顶板,且硬性矩形橡胶套内部另一侧位置上安装有电动推杆和内嵌控制器,所述固定顶板和活动顶板之间呈交错分布,所述固定顶板靠近电动推杆的方向分别安装有呈水平设置的活动导杆和阻尼器杆,所述阻尼器杆一端安装在固定顶板的中心点位置上,且阻尼器杆另一端安装在硬性矩形橡胶套的内壁位置上,所述活动导杆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且活动导杆沿阻尼器杆呈对称设置,所述活动导杆与活动顶板之间为滑动连接;
所述活动顶板远离电动推杆的外壁中心点位置安装有平压块,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一端在双开门中为滑动连接,且固定架的另一端位置上安装有多个支杆,多个所述支杆贯穿硬性矩形橡胶套,且支杆一端安装在活动顶板的中心点位置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拖曳结构包括两个驱动轮、钢索、侧固定块和主固定块,两个所述驱动轮分别转动安装在主安装板的两端位置上,所述侧固定块安装在其中一个定位架板上,所述主固定块安装在另外一个定位架板上,所述钢索卷绕在两个驱动轮上,且钢索两端绑系在主固定块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索通过两个驱动轮和主固定块形成闭合环索结构,所述侧固定块与闭合环索结构的上侧位置之间相连接,所述主固定块设置在闭合环索结构的下侧位置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位移检测结构包括中心架板和两个位移传感器,两个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在中心架板上,所述中心架板安装在主安装板的中心点位置上,两个定位架板沿中心架板呈镜像对称设置;
所述定位架板相互远离的一端位置上分别安装有位移传动杆和滑块,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架板上的位移传动杆和滑块沿从上到下的方向设置,另外一个所述定位架板上的位移传动杆和滑块沿从下到上的方向设置,所述位移传动杆与位移传感器上的传动端之间相匹配,且位移传动杆在滑块上为滑动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硬性矩形橡胶套与支杆的相交点位置上安装有密封管套,所述支杆在密封管套中为滑动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硬性矩形橡胶套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位置上均安装有柔性导电带,所述柔性导电带上设置有多个导电点位,多个所述导电点位之间为串联,所述固定顶板、活动顶板与硬性矩形橡胶套靠近柔性导电带的内壁设置有间隙,所述活动顶板与硬性矩形橡胶套内壁之间的间隙距离大于固定顶板与硬性矩形橡胶套内壁之间的间隙距离。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压块的外壁与固定顶板的外壁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且平压块、固定顶板的外壁与硬性矩形橡胶套的内壁之间相平行。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顶板和活动顶板两侧外壁位置上均安装有侧平板,所述侧平板与硬性矩形橡胶套的侧向内壁之间相匹配。
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内嵌控制器中包含有数据收集模块、数据信号源分析模块和运动控制模块,运行过程包含如下部分:
S1:数据收集模块:记录双开门在拖曳结构下的对向移动速度和移动距离,对向移动速度和移动距离为定值,其中的移动距离由位移传感器进行收集,以数据收集模块计算反馈双开门在关门状态下的速度时率:移动距离/对向移动速度,并赋予速度时率为
Figure SMS_1
S2:数据信号源分析模块:数据信号源分析模块是数据收集模块的后驱动作,在双开门关门动作完成后,两个柔性导电带完全贴合时导电点位连通形成闭环电路,设置此状态为关门后正常运行状态;在柔性导电带之间存在异物的状态下,柔性导电带上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导电点位无法形成闭环电路,设置此状态为关门后异常运行状态,并发送双开门之间存在异物的信号源;
S3:运动控制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具有数据收集模块、数据信号源分析模块的全部控制权限,并根据数据收集模块、数据信号源分析模块,执行如下的控制动作:
动作一:结合到速度时率为
Figure SMS_2
设置两种关门动作状态:
1)电梯正常关门状态:此状态下的
Figure SMS_3
为定值,/>
Figure SMS_4
不发生波动,拖曳结构正常运行,正常完成双开门的关门动作;
2)电梯异常关门状态:此状态下的
Figure SMS_5
值发生波动,且实际显示的/>
Figure SMS_6
值低于电梯正常关门状态中的/>
Figure SMS_7
值,发送双开门之间存在碰撞信息的信号源,拖曳结构临时停止运行,双开门停止移动;
动作二:在电梯正常关门状态下,或在电梯异常关门状态下,并消除碰撞信息的信号源后,使电梯异常关门状态恢复到电梯正常关门状态后,双开门合拢完成关门动作;
动作三:在动作二中,首先是硬性矩形橡胶套之间相接触,并结合动作一和S2,分为如下动作处理方式:
3)在关门后正常运行状态下,启动电动推杆,同步带动活动顶板同向移动,并挤压固定顶板同步移动,直至利用固定顶板和平压块完全挤压硬性矩形橡胶套;
4)在关门后异常运行状态下,通过拖曳结构控制双开门复位打开,在消除存在异物的信号源后,再次以拖曳结构带动双开门移动,在同时满足电梯正常关门状态和关门后正常运行状态时,电梯处于启动状态,若发生存在碰撞信息的信号源或存在异物的信号源的情况下,电梯不启动。
本发明具备下述有益效果:
1、本发明是以电梯运行原理为基础,并特指为家用电梯,首先以电梯运行过程中,在正常关门动作中,双开门运行状态中的速度时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会发生明显的波动,反之,小孩或老人位于双开门的中间位置且双开门进行关门动作时,因为双开门运行过程受阻,所以其速度时率发生波动且降低,继而可以发送出存在碰撞的信号源,利用反馈的信号源,可以及时中止双开门的关门动作,从而可以起到防夹的效果;
2、在起到防夹效果的基础上,并在双开门上增设硬性矩形橡胶套,增设硬性矩形橡胶套不主动“参与”到双开门的关门动作,而是电动推杆推动活动顶板再带动固定顶板进行移动,继而形成硬性矩形橡胶套被动“参与”到双开门的关门动作,且进一步限制活动顶板与硬性矩形橡胶套内壁之间的间隙距离大于固定顶板与硬性矩形橡胶套内壁之间的间隙距离,其目的是在发生碰撞等意外情况下,并不是直接发送碰撞,而是以硬性矩形橡胶套缓和撞击过程,达到进一步保护的目的;
3、在双开门完成关门动作时,进一步利用柔性导电带,柔性导电带上连通低于人体安全电流的电流,在存在异物的信号源中,因为柔性导电带上的多个导电点位处于串联设置,所以在某一个或者多个导电点位因为受到异物阻碍,使其中的电路无法连通,继而可以发送出存在异物的信号源,继而限制电梯运行,避免在出现此信号源时电梯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中主安装板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中水平位移检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中双开门部件的剖切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中硬性矩形橡胶套部件的剖切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中活动顶板部件和固定顶板的剖切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中活动顶板和固定顶板的正视图。
图中:1、主安装板;2、双开门;3、硬性矩形橡胶套;4、驱动轮;5、钢索;6、滑块;7、侧固定块;8、主固定块;9、位移传动杆;10、位移传感器;11、定位架板;12、中心架板;13、柔性导电带;14、内嵌控制器;15、电动推杆;16、固定架;17、活动顶板;1701、平压块;18、固定顶板;1801、活动导杆;1802、阻尼器杆;19、侧平板;20、密封管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以电梯的运行原理来说,本实施例特指于家用电梯,因为家用电梯的受用群体包含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在家用电梯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意外情况,如电梯门夹住了孩童或老人的衣物或躯干,亦或者所饲养宠物在进入电梯时,宠物上所绑系的牵引绳被电梯门所夹住,为此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参照图1~7,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包括两个双开门2、主安装板1,两个双开门2呈对称设置,主安装板1中设置有拖曳结构,双开门2上侧位置上安装有定位架板11,主安装板1中对应定位架板11的位置上设置有水平位移检测结构;
两个双开门2相互靠近的一侧位置上安装有硬性矩形橡胶套3,硬性矩形橡胶套3内部一侧位置设置有多组固定顶板18和活动顶板17,且硬性矩形橡胶套3内部另一侧位置上安装有电动推杆15和内嵌控制器14,固定顶板18和活动顶板17之间呈交错分布,固定顶板18靠近电动推杆15的方向分别安装有呈水平设置的活动导杆1801和阻尼器杆1802,阻尼器杆1802一端安装在固定顶板18的中心点位置上,且阻尼器杆1802另一端安装在硬性矩形橡胶套3的内壁位置上,活动导杆1801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且活动导杆1801沿阻尼器杆1802呈对称设置,活动导杆1801与活动顶板17之间为滑动连接;
活动顶板17远离电动推杆15的外壁中心点位置安装有平压块1701,电动推杆15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固定架16,固定架16一端在双开门2中为滑动连接,且固定架16的另一端位置上安装有多个支杆,多个支杆贯穿硬性矩形橡胶套3,且支杆一端安装在活动顶板17的中心点位置上,拖曳结构包括两个驱动轮4、钢索5、侧固定块7和主固定块8,两个驱动轮4分别转动安装在主安装板1的两端位置上,侧固定块7安装在其中一个定位架板11上,主固定块8安装在另外一个定位架板11上,钢索5卷绕在两个驱动轮4上,且钢索5两端绑系在主固定块8上,钢索5通过两个驱动轮4和主固定块8形成闭合环索结构,侧固定块7与闭合环索结构的上侧位置之间相连接,主固定块8设置在闭合环索结构的下侧位置上。
水平位移检测结构包括中心架板12和两个位移传感器10,两个位移传感器10安装在中心架板12上,中心架板12安装在主安装板1的中心点位置上,两个定位架板11沿中心架板12呈镜像对称设置;
定位架板11相互远离的一端位置上分别安装有位移传动杆9和滑块6,其中一个定位架板11上的位移传动杆9和滑块6沿从上到下的方向设置,另外一个定位架板11上的位移传动杆9和滑块6沿从下到上的方向设置,位移传动杆9与位移传感器10上的传动端之间相匹配,且位移传动杆9在滑块6上为滑动连接,硬性矩形橡胶套3与支杆的相交点位置上安装有密封管套20,支杆在密封管套20中为滑动连接。
运行原理:首先对常规电梯运行过程来说,以驱动结构(此处针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拖曳结构)带动双开门2进行移动,实现关门或开门两种动作,电梯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会预先设置好双开门的运行速度,但是在关门过程中,如果有小孩或者老人意外位于双开门2的中间位置,那么双开门2在关门期间会受到阻碍,此时双开门2运动稍微受阻,继而以位移传感器10配合内嵌控制器14来反馈出存在碰撞的信号源,所以限制拖曳结构的运行状态,临时停止关门动作,或者使双开门2重新复位,此处为本发明中的关键技术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对是否发生碰撞做出反应,避免发生夹伤老人或者小孩的意外情况;
此外,在完成关门动作后,还在硬性矩形橡胶套3上增设柔性导电带13,柔性导电带13上接通低于人体安全电压的电流,那么在关门动作后,若两个硬性矩形橡胶套3之间存在夹取异物的情况时,如异物、宠物的牵引绳,那么柔性导电带13上的某一个或者多个导电点位不连通,则发送存在异物的信号源,在发生存在异物的信号源时,电梯不启动,直至消除存在异物的信号源后,电梯方可启动,此处进一步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中的基础之上,对双开门结构做出另一部分的优化和改进:
硬性矩形橡胶套3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位置上均安装有柔性导电带13,柔性导电带13上设置有多个导电点位,多个导电点位之间为串联,固定顶板18、活动顶板17与硬性矩形橡胶套3靠近柔性导电带13的内壁设置有间隙,活动顶板17与硬性矩形橡胶套3内壁之间的间隙距离大于固定顶板18与硬性矩形橡胶套3内壁之间的间隙距离,平压块1701的外壁与固定顶板18的外壁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且平压块1701、固定顶板18的外壁与硬性矩形橡胶套3的内壁之间相平行,固定顶板18和活动顶板17两侧外壁位置上均安装有侧平板19,侧平板19与硬性矩形橡胶套3的侧向内壁之间相匹配。
技术优点:具体参照图,4、图5、图6、图7,硬性矩形橡胶套3设置在双开门2相靠近的一端位置上,并且进一步限制动顶板17与硬性矩形橡胶套3内壁之间的间隙距离大于固定顶板18与硬性矩形橡胶套3内壁之间的间隙距离,其目的包含两点:
第一点:硬性矩形橡胶套3并不是主动“参与”到双开门2的关门动作,而是以电动推杆15带动活动顶板17和固定顶板18移动,直至完全挤压硬性矩形橡胶套3,挤压硬性矩形橡胶套3使其“被动”完成关门动作,使双开门2具备一定的“柔性”;
第二点:结合第一点的内容,以及结合到实施例一中在发生存在碰撞的信号源时,以硬性矩形橡胶套3降低对老人或者小孩的直接撞击力,避免是双开门2直接撞击老人或小孩,而发生意外情况。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结合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技术内容,整合为如下内容:
在使用过程中,内嵌控制器14中包含有数据收集模块、数据信号源分析模块和运动控制模块,运行过程包含如下部分:
S1:数据收集模块:记录双开门2在拖曳结构下的对向移动速度和移动距离,对向移动速度和移动距离为定值,其中的移动距离由位移传感器10进行收集,以数据收集模块计算反馈双开门2在关门状态下的速度时率:移动距离/对向移动速度,并赋予速度时率为
Figure SMS_8
S2:数据信号源分析模块:数据信号源分析模块是数据收集模块的后驱动作,在双开门2关门动作完成后,两个柔性导电带13完全贴合时导电点位连通形成闭环电路,设置此状态为关门后正常运行状态;在柔性导电带13之间存在异物的状态下,柔性导电带13上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导电点位无法形成闭环电路,设置此状态为关门后异常运行状态,并发送双开门2之间存在异物的信号源;
S3:运动控制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具有数据收集模块、数据信号源分析模块的全部控制权限,并根据数据收集模块、数据信号源分析模块,执行如下的控制动作:
动作一:结合到速度时率为
Figure SMS_9
设置两种关门动作状态:
1)电梯正常关门状态:此状态下的
Figure SMS_10
为定值,/>
Figure SMS_11
不发生波动,拖曳结构正常运行,正常完成双开门2的关门动作;
2)电梯异常关门状态:此状态下的
Figure SMS_12
值发生波动,且实际显示的/>
Figure SMS_13
值低于电梯正常关门状态中的/>
Figure SMS_14
值,发送双开门2之间存在碰撞信息的信号源,拖曳结构临时停止运行,双开门2停止移动;
动作二:在电梯正常关门状态下,或在电梯异常关门状态下,并消除碰撞信息的信号源后,使电梯异常关门状态恢复到电梯正常关门状态后,双开门2合拢完成关门动作;
动作三:在动作二中,首先是硬性矩形橡胶套3之间相接触,并结合动作一和S2,分为如下动作处理方式:
3)在关门后正常运行状态下,启动电动推杆15,同步带动活动顶板17同向移动,并挤压固定顶板18同步移动,直至利用固定顶板18和平压块1701完全挤压硬性矩形橡胶套3;
4)在关门后异常运行状态下,通过拖曳结构控制双开门2复位打开,在消除存在异物的信号源后,再次以拖曳结构带动双开门2移动,在同时满足电梯正常关门状态和关门后正常运行状态时,电梯处于启动状态,若发生存在碰撞信息的信号源或存在异物的信号源的情况下,电梯不启动。
综上:以电梯运行原理为基础,并特指为家用电梯,在电梯中双开门在进行合拢关门时,以双开门的运行状态来反馈出双开门之间是否存在碰撞信息的信号源,以此信号源来控制合拢关门动作中的中断或继续两个状态,并且在此基础上,在双开门上增设硬性矩形橡胶套,硬性矩形橡胶套不主动参与到双开门的合拢关门动作,而是在关门时以活动顶板和固定顶板相配合后,“被动”完成紧缩双开门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设了柔性导电带,以低于人体安全电压为基础,在发生存在异物信息的信号源时,电梯并不启动,此外,硬性矩形橡胶套在“直接撞击”时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做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做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包括两个双开门(2)、主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双开门(2)呈对称设置,所述主安装板(1)中设置有拖曳结构,所述双开门(2)上侧位置上安装有定位架板(11),所述主安装板(1)中对应定位架板(11)的位置上设置有水平位移检测结构;
两个所述双开门(2)相互靠近的一侧位置上安装有硬性矩形橡胶套(3),所述硬性矩形橡胶套(3)内部一侧位置设置有多组固定顶板(18)和活动顶板(17),且硬性矩形橡胶套(3)内部另一侧位置上安装有电动推杆(15)和内嵌控制器(14),所述固定顶板(18)和活动顶板(17)之间呈交错分布,所述固定顶板(18)靠近电动推杆(15)的方向分别安装有呈水平设置的活动导杆(1801)和阻尼器杆(1802),所述阻尼器杆(1802)一端安装在固定顶板(18)的中心点位置上,且阻尼器杆(1802)另一端安装在硬性矩形橡胶套(3)的内壁位置上,所述活动导杆(1801)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且活动导杆(1801)沿阻尼器杆(1802)呈对称设置,所述活动导杆(1801)与活动顶板(17)之间为滑动连接;
所述活动顶板(17)远离电动推杆(15)的外壁中心点位置安装有平压块(1701),所述电动推杆(15)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固定架(16),所述固定架(16)一端在双开门(2)中为滑动连接,且固定架(16)的另一端位置上安装有多个支杆,多个所述支杆贯穿硬性矩形橡胶套(3),且支杆一端安装在活动顶板(17)的中心点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曳结构包括两个驱动轮(4)、钢索(5)、侧固定块(7)和主固定块(8),两个所述驱动轮(4)分别转动安装在主安装板(1)的两端位置上,所述侧固定块(7)安装在其中一个定位架板(11)上,所述主固定块(8)安装在另外一个定位架板(11)上,所述钢索(5)卷绕在两个驱动轮(4)上,且钢索(5)两端绑系在主固定块(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5)通过两个驱动轮(4)和主固定块(8)形成闭合环索结构,所述侧固定块(7)与闭合环索结构的上侧位置之间相连接,所述主固定块(8)设置在闭合环索结构的下侧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位移检测结构包括中心架板(12)和两个位移传感器(10),两个所述位移传感器(10)安装在中心架板(12)上,所述中心架板(12)安装在主安装板(1)的中心点位置上,两个定位架板(11)沿中心架板(12)呈镜像对称设置;
所述定位架板(11)相互远离的一端位置上分别安装有位移传动杆(9)和滑块(6),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架板(11)上的位移传动杆(9)和滑块(6)沿从上到下的方向设置,另外一个所述定位架板(11)上的位移传动杆(9)和滑块(6)沿从下到上的方向设置,所述位移传动杆(9)与位移传感器(10)上的传动端之间相匹配,且位移传动杆(9)在滑块(6)上为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矩形橡胶套(3)与支杆的相交点位置上安装有密封管套(20),所述支杆在密封管套(20)中为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矩形橡胶套(3)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位置上均安装有柔性导电带(13),所述柔性导电带(13)上设置有多个导电点位,多个所述导电点位之间为串联,所述固定顶板(18)、活动顶板(17)与硬性矩形橡胶套(3)靠近柔性导电带(13)的内壁设置有间隙,所述活动顶板(17)与硬性矩形橡胶套(3)内壁之间的间隙距离大于固定顶板(18)与硬性矩形橡胶套(3)内壁之间的间隙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压块(1701)的外壁与固定顶板(18)的外壁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且平压块(1701)、固定顶板(18)的外壁与硬性矩形橡胶套(3)的内壁之间相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顶板(18)和活动顶板(17)两侧外壁位置上均安装有侧平板(19),所述侧平板(19)与硬性矩形橡胶套(3)的侧向内壁之间相匹配。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内嵌控制器(14)中包含有数据收集模块、数据信号源分析模块和运动控制模块,运行过程包含如下部分:
S1:数据收集模块:记录双开门(2)在拖曳结构下的对向移动速度和移动距离,对向移动速度和移动距离为定值,其中的移动距离由位移传感器(10)进行收集,以数据收集模块计算反馈双开门(2)在关门状态下的速度时率:移动距离/对向移动速度,并赋予速度时率为
Figure QLYQS_1
S2:数据信号源分析模块:数据信号源分析模块是数据收集模块的后驱动作,在双开门(2)关门动作完成后,两个柔性导电带(13)完全贴合时导电点位连通形成闭环电路,设置此状态为关门后正常运行状态;在柔性导电带(13)之间存在异物的状态下,柔性导电带(13)上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导电点位无法形成闭环电路,设置此状态为关门后异常运行状态,并发送双开门(2)之间存在异物的信号源;
S3:运动控制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具有数据收集模块、数据信号源分析模块的全部控制权限,并根据数据收集模块、数据信号源分析模块,执行如下的控制动作:
动作一:结合到速度时率为
Figure QLYQS_2
设置两种关门动作状态:
1)电梯正常关门状态:此状态下的
Figure QLYQS_3
为定值,/>
Figure QLYQS_4
不发生波动,拖曳结构正常运行,正常完成双开门(2)的关门动作;
2)电梯异常关门状态:此状态下的
Figure QLYQS_5
值发生波动,且实际显示的/>
Figure QLYQS_6
值低于电梯正常关门状态中的/>
Figure QLYQS_7
值,发送双开门(2)之间存在碰撞信息的信号源,拖曳结构临时停止运行,双开门(2)停止移动;
动作二:在电梯正常关门状态下,或在电梯异常关门状态下,并消除碰撞信息的信号源后,使电梯异常关门状态恢复到电梯正常关门状态后,双开门(2)合拢完成关门动作;
动作三:在动作二中,首先是硬性矩形橡胶套(3)之间相接触,并结合动作一和S2,分为如下动作处理方式:
3)在关门后正常运行状态下,启动电动推杆(15),同步带动活动顶板(17)同向移动,并挤压固定顶板(18)同步移动,直至利用固定顶板(18)和平压块(1701)完全挤压硬性矩形橡胶套(3);
4)在关门后异常运行状态下,通过拖曳结构控制双开门(2)复位打开,在消除存在异物的信号源后,再次以拖曳结构带动双开门(2)移动,在同时满足电梯正常关门状态和关门后正常运行状态时,电梯处于启动状态,若发生存在碰撞信息的信号源或存在异物的信号源的情况下,电梯不启动。
CN202310463226.4A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 Active CN1161615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3226.4A CN116161517B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3226.4A CN116161517B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61517A true CN116161517A (zh) 2023-05-26
CN116161517B CN116161517B (zh) 2023-06-27

Family

ID=86414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63226.4A Active CN116161517B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6151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2404A (zh) * 2024-02-04 2024-03-12 常州海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筒罐道安全隐患识别监控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4502A (zh) * 2016-08-15 2016-10-26 广东新力欧菲尔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门防撞保护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0054066A (zh) * 2019-05-08 2019-07-26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一种基于超声波的电梯轿门防夹保护方法
CN214114609U (zh) * 2020-12-31 2021-09-03 苏州多美适家用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及家用电梯
CN214780144U (zh) * 2021-06-08 2021-11-19 曼宁电梯(湖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开电梯门的驱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4502A (zh) * 2016-08-15 2016-10-26 广东新力欧菲尔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门防撞保护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0054066A (zh) * 2019-05-08 2019-07-26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一种基于超声波的电梯轿门防夹保护方法
CN214114609U (zh) * 2020-12-31 2021-09-03 苏州多美适家用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及家用电梯
CN214780144U (zh) * 2021-06-08 2021-11-19 曼宁电梯(湖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开电梯门的驱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2404A (zh) * 2024-02-04 2024-03-12 常州海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筒罐道安全隐患识别监控装置
CN117682404B (zh) * 2024-02-04 2024-04-23 常州海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井筒罐道安全隐患识别监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61517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61517B (zh) 一种家用电梯门防夹装置
CN101743158B (zh) 用于火车站的站台门口
EP2933165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ning and closing of platform screen door
CN110203212A (zh) 一种高铁车站站台门
WO2023134353A1 (zh) 站台屏蔽门系统及站台屏蔽门联动控制系统
CN213083134U (zh) 一种基于错位式结构的高铁站台门
CN110027975B (zh) 门操作控制器
CN108756572B (zh) 一种汽车车窗用防夹装置
CN105484604B (zh) 一种机库大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153009A (zh) 开门行驶时的电梯卡合部件避免碰撞系统及方法
CN111377204A (zh) 一种侧挂式轨道小车运输系统
JP3950652B2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制御装置
CN214359663U (zh) 一种防超重电梯轿厢
CN205934751U (zh) Brt站台用智能踏板
KR101833878B1 (ko) 무레일 슬라이딩 게이트
KR100873175B1 (ko) 주차장치
CN109488087B (zh) 旋转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用安全监控系统
JP3024963B1 (ja) プラットホーム保護柵装置
CN210977245U (zh) 双向智能人行通道高闸门
CN220182507U (zh) 一种电梯光幕系统
CN210067790U (zh) 一种电动推拉门
CN212559046U (zh) 感应电梯
CN214648227U (zh) 带车厢乘客饱和度检测及乘客引导的站台门系统
CN210605850U (zh) 一种基于人体躯干特征的通行逻辑控制设备
JP2976271B2 (ja) 自動ド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