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28675B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28675B
CN116128675B CN202310272304.2A CN202310272304A CN116128675B CN 116128675 B CN116128675 B CN 116128675B CN 202310272304 A CN202310272304 A CN 202310272304A CN 116128675 B CN116128675 B CN 1161286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type
target assembly
building
transportation
type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723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28675A (zh
Inventor
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ubei Emission Exchan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ubei Emission Exchan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ubei Emission Exchan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Hubei Emission Exchan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723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286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28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28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28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28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管控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该系统包括施工信息获取模块、板材摆放分析模块、板材损坏分析模块、运输道路筛选模块、运输成本计算模块和数据库,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板材进行分类摆放管控,还用于根据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运装货地和卸货地筛选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进而对装配式建筑的板材运输成本进行计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装配式建筑板材的后续使用,还有效地降低装配式板材的运输成本,提高了装配式建筑板材运输摆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同时降低了装配式建筑板材后续运输的安全隐患,有效降低了装配式建筑板材的后续维修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管控分析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
技术背景
装配式建筑大多用于大型厂房建设,由于施工技术不够精湛和成本无法掌控使得装配式建筑在生产、运输、安装、安全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局限性和不足,导致了在这一时期装配式建筑推广较为缓慢,由此凸显了对装配式建筑成本管控的重要性。
当前对于装配式建筑成本管控主要对构件安装和工人效率进行成本管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前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管控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当前没有根据装配式建筑板材的种类进行分类摆放运输,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装配式建筑板材的后续使用,无法有效降低装配式板材的运输成本,无法提高装配式建筑板材运输摆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无法降低装配式建筑板材后续运输的安全隐患。
2、当前没有对装配式建筑板材进行运输成本精准计算,针对性不足,也无法降低装配式建筑板材运输的坠落风险和损坏率,同时还无法保障装配式建筑在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顺畅性,也无法降低装配式建筑板材的后续维修率。
3、当前没有对装配式建筑板材道路运输风险进行分析板材损坏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与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相背离,无法从运输根源上保障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运输成本,分析维度比较单一,参考性和精准性不足,无法保障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用于解决据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该系统包括施工信息获取模块、板材摆放分析模块、板材损坏分析模块、运输道路筛选模块、运输成本计算模块和数据库。
所述施工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信息。
所述板材摆放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信息,并从数据库提取出板材运输车辆信息,进而对目标装配式建筑进行板材分类摆放分析。
所述板材损坏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分类摆放结果,进而分析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破碎风险系数。
所述运输道路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库存储的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运输信息,分析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损坏评估系数,进而筛选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
所述运输成本计算模块,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破碎风险系数和板材损坏评估系数,进而对目标装配式建筑的板材运输成本进行计算。
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板材运输车辆信息、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运输信息,还用于存储各道路对应的施工位置点、标准限高和标准限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信息包括板材种类、各种类板材对应的数目和基本信息,其中,板材种类分为平坦基板和尖锐基板,平坦基板的基本信息包括单个平坦基板的宽度、长度和高度,尖锐基板的基本信息包括单个尖锐基板的宽度、长度、高度和厚度以及尖锐处的尖锐角数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板材摆放分析模块中包括板材摆放分类单元和板材摆放位置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板材摆放分类单元对目标装配式建筑进行板材分类摆放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A1、根据数据库存储的板材运输车辆信息从中提取出板材运输车辆的车厢装载长度、高度和宽度,进而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板材运输车辆的车厢最大装载体积,并将其记为V车辆
A2、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平坦基板的基本信息,进而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单个平坦基板对应的体积,将其标记为V平坦,并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各种类板材的数目提取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平坦基板的数目M1′,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平坦基板对应的满载车辆数目M′,并依据分析公式V′=V车辆-(V平坦*M′-V车辆),计算得出剩余未装载平坦基板对应的车辆装载体积V′。
A3、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尖锐基板的基本信息,进而提取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单个尖锐基板对应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并将其分别记为L′、K′和H,并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各种类板材的数目提取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尖锐基板的数目M2′,进而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尖锐基板对应的满载车辆数目M1,并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剩余未装载尖锐基板数目M1
A4、依据分析公式计算得出目标装配式单个尖锐基板对应的体积,并将其记为V尖锐,将其与剩余未装载尖锐基板数目进行乘法运算,得出剩余未装载尖锐基板对应的车辆装载体积V″,并将其与剩余未装载平坦基板对应的车辆装载体积进行加法运算,得出剩余未装载基板对应的总装载体积,并将其与板材运输车辆的车厢最大装载体积进行比对,若剩余未装载基板对应的总装载体积小于板材运输车辆的车厢最大装载体积,则判定一辆运输车辆可以装满,反之则额外添加车辆进行运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板材摆放位置单元对目标装配式建筑进行板材分类摆放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B1、若剩余未装载基板对应的总装载体积小于或等于板材运输车辆的车厢最大装载体积,则将剩余未装载平坦基板统一放置在运输车辆车厢左侧,进而对剩余未装载尖锐基板进行对应摆放。
B2、若剩余未装载基板对应的总装载体积大于板材运输车辆的车厢最大装载体积,则将剩余未装载平坦基板和剩余未装载尖锐基板根据类别进行分车装载运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分析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破碎风险系数,具体计算过程如下: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剩余未装载平坦基板数目M2″,并依据尖锐基板对应的基本信息进而提取出单个尖锐基板对应尖锐处的尖锐角数目,并将其记为M3,依据分析公式/>计算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破碎风险系数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运输信息包括装货地和卸货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分析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损坏评估系数,具体分析过程如下:E1、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运输信息从中提取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装货地和卸货地,进而将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装货地和卸货地同时导入地图中,进而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装货地与卸货地的各条路线,并将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装货地与卸货地的各条路线记为各参考路线。
E2、从数据库提取出各道路对应的施工位置点,将各道路对应的施工位置点与各参考路线进行比对,若某参考路线中不包含某道路施工的位置点,则将该参考路线对应的板材损坏系数记为α′,若某参考路线中包含某道路施工的位置点,则提取该参考路线中道路施工位置点的数目M,进而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该参考路线对应的板材损坏系数α″,由此得到各参考路线对应的板材损坏系数αl,l表示为各参考路线对应的编号,l=1,2,......x,其中,M′表示为设定的运输路线参考施工位置点数目。
E3、根据数据库存储的各道路对应的标准限高和标准限宽,从中提取出各参考路线对应的标准限高和标准限宽,进而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各参考路线对应的建筑板材损坏评估系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筛选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具体筛选过程如下:将各参考路线对应的建筑板材损坏评估系数进行相互比对,进而从中筛选出建筑板材损坏评估系数值最小的参考路线作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对目标装配式建筑的板材运输成本进行计算,具体计算过程如下:F1、根据平坦基板对应的满载车辆数目和尖锐基板对应的满载车辆数目,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运输费用μ,其中,FY表示为预设的单位车辆运输费用。
F2、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进而提取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对应的建筑板材损坏评估系数,并结合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破碎风险系数,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损坏费用η,其中,FY′表示为设定的单位板材成本费用,a1、a2、a3和a4分别表示为设定的平坦基板板材损坏、平坦基板板材破碎、尖锐基板板材损坏和尖锐基板板材破碎对应的影响因子,θ表示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对应的建筑板材损坏评估系数。
F3、将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损坏费用和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运输费用进行加法计算,进而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的板材运输成本。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板材进行分类摆放管控,还用于根据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运装货地和卸货地筛选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进而对装配式建筑的板材运输成本进行计算,有效的解决了当前技术没有对装配式建筑运输中的板材摆放和运输成本部分进行细致分析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装配式建筑板材的后续使用,还有效地降低装配式板材的运输成本,提高了装配式建筑板材运输摆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同时降低了装配式建筑板材后续运输的安全隐患。
(2)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板材进行运输成本精准计算,提高了运输成本计算得针对性,降低了装配式建筑板材运输的坠落风险和损坏率,同时还保障了装配式建筑在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顺畅性,有效降低了装配式建筑板材的后续维修率。
(3)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板材道路运输风险进行分析板材损坏的可能性,低碳、绿色、环保的特点与建筑业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从运输根源上保障了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运输成本,从多维度层面进行分析,提高了参考性和精准性,同时还保障了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系统各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该系统包括施工信息获取模块、板材摆放分析模块、板材损坏分析模块、运输道路筛选模块、运输成本计算模块和数据库。
所述板材摆放分析模块与施工信息获取模块和板材损坏分析模块连接,运输成本计算模块与板材损坏分析模块和运输道路筛选模块连接,数据库与板材损坏分析模块和运输道路筛选模块连接。
所述施工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信息。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信息包括板材种类、各种类板材对应的数目和基本信息,其中,板材种类分为平坦基板和尖锐基板,平坦基板的基本信息包括单个平坦基板的宽度、长度和高度,尖锐基板的基本信息包括单个尖锐基板的宽度、长度、高度和厚度以及尖锐处的尖锐角数目。
所述板材摆放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信息,并从数据库提取出板材运输车辆信息,进而对目标装配式建筑进行板材分类摆放分析。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板材摆放分析模块中包括板材摆放分类单元和板材摆放位置单元。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板材摆放分类单元对目标装配式建筑进行板材分类摆放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A1、根据数据库存储的板材运输车辆信息从中提取出板材运输车辆的车厢装载长度、高度和宽度,进而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板材运输车辆的车厢最大装载体积,并将其记为V车辆
A2、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平坦基板的基本信息,进而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单个平坦基板对应的体积,将其标记为V平坦,并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各种类板材的数目提取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平坦基板的数目M1′,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平坦基板对应的满载车辆数目M′,并依据分析公式V′=V车辆-(V平坦*M′-V车辆),计算得出剩余未装载平坦基板对应的车辆装载体积V′。
A3、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尖锐基板的基本信息,进而提取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单个尖锐基板对应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并将其分别记为L′、K′和H,并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各种类板材的数目提取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尖锐基板的数目M′2,进而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尖锐基板对应的满载车辆数目M1,并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剩余未装载尖锐基板数目M″1
A4、依据分析公式计算得出目标装配式单个尖锐基板对应的体积,并将其记为V尖锐,将其与剩余未装载尖锐基板数目进行乘法运算,得出剩余未装载尖锐基板对应的车辆装载体积V″,并将其与剩余未装载平坦基板对应的车辆装载体积进行加法运算,得出剩余未装载基板对应的总装载体积,并将其与板材运输车辆的车厢最大装载体积进行比对,若剩余未装载基板对应的总装载体积小于板材运输车辆的车厢最大装载体积,则判定一辆运输车辆可以装满,反之则额外添加车辆进行运输。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板材摆放位置单元对目标装配式建筑进行板材分类摆放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B1、若剩余未装载基板对应的总装载体积小于或等于板材运输车辆的车厢最大装载体积,则将剩余未装载平坦基板统一放置在运输车辆车厢左侧,进而对剩余未装载尖锐基板进行对应摆放。
B2、若剩余未装载基板对应的总装载体积大于板材运输车辆的车厢最大装载体积,则将剩余未装载平坦基板和剩余未装载尖锐基板根据类别进行分车装载运输。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装配式建筑板材的种类进行分类摆放运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装配式建筑板材的后续使用,还有效地降低装配式板材的运输成本,提高了装配式建筑板材运输摆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同时降低了装配式建筑板材后续运输的安全隐患。
所述板材损坏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分类摆放结果,进而分析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破碎风险系数。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析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破碎风险系数,具体计算过程如下: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剩余未装载平坦基板数目M2″,并依据尖锐基板对应的基本信息进而提取出单个尖锐基板对应尖锐处的尖锐角数目,并将其记为M3,依据分析公式/>计算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破碎风险系数δ。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板材道路运输风险进行分析板材损坏的可能性,低碳、绿色、环保的特点与建筑业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从运输根源上保障了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运输成本,从多维度层面进行分析,提高了参考性和精准性,同时还保障了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所述运输道路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库存储的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运输信息,分析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损坏评估系数,进而筛选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运输信息包括装货地和卸货地。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析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损坏评估系数,具体分析过程如下:E1、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运输信息从中提取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装货地和卸货地,进而将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装货地和卸货地同时导入地图中,进而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装货地与卸货地的各条路线,并将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装货地与卸货地的各条路线记为各参考路线。
E2、从数据库提取出各道路对应的施工位置点,将各道路对应的施工位置点与各参考路线进行比对,若某参考路线中不包含某道路施工的位置点,则将该参考路线对应的板材损坏系数记为α′,若某参考路线中包含某道路施工的位置点,则提取该参考路线中道路施工位置点的数目M,进而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该参考路线对应的板材损坏系数α″,由此得到各参考路线对应的板材损坏系数αl,l表示为各参考路线对应的编号,l=1,2,......x,其中,M′表示为设定的运输路线参考施工位置点数目。
E3、根据数据库存储的各道路对应的标准限高和标准限宽,从中提取出各参考路线对应的标准限高和标准限宽,进而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各参考路线对应的建筑板材损坏评估系数。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计算得出各参考路线对应的建筑板材损坏评估系数,具体计算过程如下: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各参考路线对应的建筑板材损坏评估系数,G′、K′分别表示为预设的单位板材损坏系数对应的道路高度和宽度,Gi、Ki分别表示为第i条参考路线对应的标准限高和标准限宽,b1、b2和b3分别表示为设定的路线参考施工位置点数目、高估和宽度对应的影响因子。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筛选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具体筛选过程如下:将各参考路线对应的建筑板材损坏评估系数进行相互比对,进而从中筛选出建筑板材损坏评估系数值最小的参考路线作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
所述运输成本计算模块,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破碎风险系数和板材损坏评估系数,进而对目标装配式建筑的板材运输成本进行计算。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对目标装配式建筑的板材运输成本进行计算,具体计算过程如下:F1、根据平坦基板对应的满载车辆数目和尖锐基板对应的满载车辆数目,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运输费用μ,其中,FY表示为预设的单位车辆运输费用。
F2、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进而提取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对应的建筑板材损坏评估系数,并结合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破碎风险系数,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损坏费用η,其中,FY′表示为设定的单位板材成本费用,a1、a2、a3和a4分别表示为设定的平坦基板板材损坏、平坦基板板材破碎、尖锐基板板材损坏和尖锐基板板材破碎对应的影响因子,θ表示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对应的建筑板材损坏评估系数。
F3、将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损坏费用和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运输费用进行加法计算,进而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的板材运输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板材进行运输成本精准计算,提高了运输成本计算得针对性,降低了装配式建筑板材运输的坠落风险和损坏率,同时还保障了装配式建筑在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顺畅性,有效降低了装配式建筑板材的后续维修率。
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板材运输车辆信息、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运输信息,还用于存储各道路对应的施工位置点、标准限高和标准限宽。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施工信息获取模块、板材摆放分析模块、板材损坏分析模块、运输道路筛选模块、运输成本计算模块和数据库;
所述施工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信息;
所述板材摆放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信息,并从数据库提取出板材运输车辆信息,进而对目标装配式建筑进行板材分类摆放分析;
所述板材损坏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分类摆放结果,进而分析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破碎风险系数;
所述运输道路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库存储的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运输信息,分析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损坏评估系数,进而筛选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
所述运输成本计算模块,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破碎风险系数和板材损坏评估系数,进而对目标装配式建筑的板材运输成本进行计算;
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板材运输车辆信息、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运输信息,还用于存储各道路对应的施工位置点、标准限高和标准限宽;
所述板材摆放分析模块中包括板材摆放分类单元和板材摆放位置单元;
所述板材摆放分类单元对目标装配式建筑进行板材分类摆放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A1、根据数据库存储的板材运输车辆信息从中提取出板材运输车辆的车厢装载长度、高度和宽度,进而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板材运输车辆的车厢最大装载体积,并将其记为
A2、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平坦基板的基本信息,进而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单个平坦基板对应的体积,将其标记为,并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各种类板材的数目提取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平坦基板的数目/>,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平坦基板对应的满载车辆数目/>,并依据分析公式/>,计算得出剩余未装载平坦基板对应的车辆装载体积/>
A3、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尖锐基板的基本信息,进而提取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单个尖锐基板对应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并将其分别记为和H,并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各种类板材的数目提取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尖锐基板的数目/>,进而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尖锐基板对应的满载车辆数目/>,并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剩余未装载尖锐基板数目/>
A4、依据分析公式计算得出目标装配式单个尖锐基板对应的体积,并将其记为,将其与剩余未装载尖锐基板数目进行乘法运算,得出剩余未装载尖锐基板对应的车辆装载体积/>,并将其与剩余未装载平坦基板对应的车辆装载体积进行加法运算,得出剩余未装载基板对应的总装载体积,并将其与板材运输车辆的车厢最大装载体积进行比对,若剩余未装载基板对应的总装载体积小于板材运输车辆的车厢最大装载体积,则判定一辆运输车辆可以装满,反之则额外添加车辆进行运输;
所述分析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破碎风险系数,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剩余未装载平坦基板数目/>,并依据尖锐基板对应的基本信息进而提取出单个尖锐基板对应尖锐处的尖锐角数目,并将其记为/>,依据分析公式/>,计算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破碎风险系数/>
所述分析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损坏评估系数,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E1、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运输信息从中提取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装货地和卸货地,进而将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装货地和卸货地同时导入地图中,进而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装货地与卸货地的各条路线,并将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装货地与卸货地的各条路线记为各参考路线;
E2、从数据库提取出各道路对应的施工位置点,将各道路对应的施工位置点与各参考路线进行比对,若某参考路线中不包含某道路施工的位置点,则将该参考路线对应的板材损坏系数记为,若某参考路线中包含某道路施工的位置点,则提取该参考路线中道路施工位置点的数目M,进而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该参考路线对应的板材损坏系数,由此得到各参考路线对应的板材损坏系数/>,l表示为各参考路线对应的编号,,其中,/>表示为设定的运输路线参考施工位置点数目;
E3、根据数据库存储的各道路对应的标准限高和标准限宽,从中提取出各参考路线对应的标准限高和标准限宽,进而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各参考路线对应的建筑板材损坏评估系数;
所述对目标装配式建筑的板材运输成本进行计算,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F1、根据平坦基板对应的满载车辆数目和尖锐基板对应的满载车辆数目,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运输费用/>,其中,FY表示为预设的单位车辆运输费用;
F2、根据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进而提取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对应的建筑板材损坏评估系数,并结合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破碎风险系数,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损坏费用/>,其中,/>表示为设定的单位板材成本费用,a1、a2、a3和a4分别表示为设定的平坦基板板材破碎、平坦基板板材损坏、尖锐基板板材破碎和尖锐基板板材损坏对应的影响因子,/>表示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对应的建筑板材损坏评估系数;
F3、将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损坏费用和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运输费用进行加法计算,进而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的板材运输成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板材信息包括板材种类、各种类板材对应的数目和基本信息,其中,板材种类分为平坦基板和尖锐基板,平坦基板的基本信息包括单个平坦基板的宽度、长度和高度,尖锐基板的基本信息包括单个尖锐基板的宽度、长度、高度和厚度以及尖锐处的尖锐角数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摆放位置单元对目标装配式建筑进行板材分类摆放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B1、若剩余未装载基板对应的总装载体积小于或等于板材运输车辆的车厢最大装载体积,则将剩余未装载平坦基板统一放置在运输车辆车厢左侧,进而对剩余未装载尖锐基板进行对应摆放;
B2、若剩余未装载基板对应的总装载体积大于板材运输车辆的车厢最大装载体积,则将剩余未装载平坦基板和剩余未装载尖锐基板根据类别进行分车装载运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运输信息包括装货地和卸货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得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具体筛选过程如下:
将各参考路线对应的建筑板材损坏评估系数进行相互比对,进而从中筛选出建筑板材损坏评估系数值最小的参考路线作为目标装配式建筑对应的优选运输路线。
CN202310272304.2A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 Active CN116128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2304.2A CN116128675B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2304.2A CN116128675B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28675A CN116128675A (zh) 2023-05-16
CN116128675B true CN116128675B (zh) 2024-05-10

Family

ID=86306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72304.2A Active CN116128675B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2867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3549A1 (en) * 2010-07-09 2012-01-12 Modak Homes Australia Pty Limited A method of transportation and assembly of building modules
KR101844761B1 (ko) * 2017-09-07 2018-05-18 주식회사 두원석재 토목용 석/골재 운반비용 산출 시스템
CN109064101A (zh) * 2018-08-21 2018-12-21 四川屹林蜂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管理方法
CN111476426A (zh) * 2020-04-15 2020-07-31 中道明华建设工程项目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造价数据收集方法及其系统
CN113128733A (zh) * 2019-12-30 2021-07-16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Epc下基于最优成本目标的装配式建筑拆分设计方法
CN113935680A (zh) * 2021-09-17 2022-01-14 黄天明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冷链物流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611980A (zh) * 2022-03-23 2022-06-10 武汉有方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项目造价分析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4808A (zh) * 2019-12-20 2020-05-12 贵州黔岸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建筑材料运输的任务统计管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3549A1 (en) * 2010-07-09 2012-01-12 Modak Homes Australia Pty Limited A method of transportation and assembly of building modules
KR101844761B1 (ko) * 2017-09-07 2018-05-18 주식회사 두원석재 토목용 석/골재 운반비용 산출 시스템
CN109064101A (zh) * 2018-08-21 2018-12-21 四川屹林蜂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管理方法
CN113128733A (zh) * 2019-12-30 2021-07-16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Epc下基于最优成本目标的装配式建筑拆分设计方法
CN111476426A (zh) * 2020-04-15 2020-07-31 中道明华建设工程项目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造价数据收集方法及其系统
CN113935680A (zh) * 2021-09-17 2022-01-14 黄天明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冷链物流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611980A (zh) * 2022-03-23 2022-06-10 武汉有方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项目造价分析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ptimization Model of Load and Transportation for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Components;CHANG Chunguang et al.;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Energy,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FEESD);1145-1148 *
基于供需平衡的装配式PC构件运输成本优化;杨虎林 等;建筑施工;第306-309页 *
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赵亮 等;建筑经济;第43卷(第11期);第98-104页 *
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李晶晶;;福建建材(06);第306-309页 *
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闫泽鹏;胡国杰;张彭鹏;;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11);第132-134页 *
道路运输成本影响因素分析;王凌艳;;合作经济与科技(07);第72-7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28675A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9396B (zh) 一种营运车辆驾驶员安全性检测方法
CN108154498A (zh) 一种裂缝缺陷检测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9447338A (zh)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物流云端管理系统
CN104835099A (zh) 一种城市路网机动车尾气实时遥感监测基址选取方法
CN105334158A (zh) 一种路面摩擦系数检测系统
CN116128675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智能分析管控系统
CN106066163B (zh) 一种堆垛机与立体货架垂直度的在线监测方法
CN105205325A (zh) 一种工程机械运输的费用计算方法
Anttila et al. Effect of vehicle properties and driving environment on fuel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s of timber trucking based on data from fleet management system
CN115240111A (zh) 一种中小跨径桥梁车流荷载实时反算方法
CN102853840A (zh) 一种基于网格挖掘车辆常规停靠区域的方法
CN106679781A (zh) 基于货车板簧支架的高精度可靠称重方法及其系统
CN113886374A (zh) 一种基于gps数据和车辆运单计算车辆载货里程的方法
CN116704387A (zh) 一种基于视频结构化的电力线路通道巡检系统和方法
Hoffman et al. Empirical model for truck route fuel economy
CN109033559A (zh) 一种矿用汽车油耗定额确定方法
CN115578237A (zh) 一种分体式集装箱吊具的锁孔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6227781A (zh) 一种区域性电力能源结构合理性分析方法
CN205809283U (zh) 一种集装箱卸箱定位装置
CN112052824A (zh) 基于YOLOv3算法的煤气管道特定物体目标检测告警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514030A (zh) 一种道床断面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5719196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物流仓储仓库选址分析评判方法
Žnidarič Influence of number and quality of weigh-in-motion data on evaluation of load effects on bridges: doctoral thesis
CN116452103B (zh) 一种基于位置定位技术的危险品废物车辆预防跟踪系统
Kumar et al. Testing the validity of a critical sulfur and nitrogen load model in southern Ontario, Canada, using soil chemistry data from Mary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9

Address after: 430000, 17th Floor, Zhiyin Building, No. 31 Zhongbei Road, Wuchang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INA HUBEI EMISSION EXCHANG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156 Tieniu Road, Yanjiang Industrial Park, Jiangling County, Jing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434100

Applicant before: Hubei Tingk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