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99072A - 一种透析机预充系统及管路的预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析机预充系统及管路的预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99072A
CN116099072A CN202211325612.9A CN202211325612A CN116099072A CN 116099072 A CN116099072 A CN 116099072A CN 202211325612 A CN202211325612 A CN 202211325612A CN 116099072 A CN116099072 A CN 116099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lysis
pipeline
circulation
pump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256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元第
佟凯
佟博弘
林文庆
弓海深
周志明
胡裕春
宋秋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illiin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illiin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illiin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illiin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256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990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99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90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1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43Priming, rinsing before or after use
    • A61M1/3644Mode of operation
    • A61M1/3649Mode of operation using dialysate as priming or rinsing liqu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16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with membra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1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43Priming, rinsing before or after use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透析机预充系统及管路的预充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透析机预充系统,包括:平衡腔单元、填充泵、透析器以及相序连接所构成的透析循环管路,所述平衡腔单元连接有平衡腔排液管,所述平衡腔排液管与所述透析循环管路之间设置有超滤支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超滤支管上的超滤泵,所述超滤泵用于将所述平衡腔排液管中的透析液反向输送至所述透析循环管路;所述透析器连接有血液循环管路,所述血液循环管路上连接有余液支管,所述余液支管与所述平衡腔排液管相接。能够实现透析机的自动预充,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透析机预充系统及管路的预充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透析机预充系统及管路的预充方法。
背景技术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对透析器管路的预充是医护人员需要完成的必要操作之一。在透析前,医护人员首先把透析器和血液管道连接好,并安装在透析机上,使透析器的一端与动脉管道相连,另一端与静脉管道相连。透析液管道分别与透析器的出入口相连,使透析液与血液流动方向相反。然后把动脉侧泵管段嵌在血泵上,将静脉壶固定好,透析器静脉端朝上。用生理盐水或透析机配置好的透析液进行预充,为充分排出空气,必要时需要轻轻敲打透析器侧壁或上端,或间断夹住静脉管道,使透析器内压升高,排除气体。最后用盐水注满透析器管道,准备与患者瘘管连接。
目前,使用生理盐水挂袋预充的方式,是将管道的动脉端入口接到生理盐水袋上,静脉端接到透析机的排液口。通过血泵的转动,将生理盐水引入到透析器中,透析器中的空气通过静脉端排出到排液口,从而完成预充。
使用透析机配置的透析液进行预充的方式,是将管道的动脉端入口接到透析机的置换液(透析液)口,静脉端接到透析机的排液口。通过血泵的转动将透析液引入透析器中,透析器中的空气通过静脉端排出到排液口,从而完成预充。
以上两种预充的方法,都需要医护人员反复的插、拔血管通路,需要消耗的生理盐水或透析液较多,预充的时间也相对较长。预充后管路中仍有可能存在气泡。增加了透析治疗的风险,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析机预充系统及管路的预充方法,能够通过超滤泵将平衡腔单元正常排液的透析液增压逆向输送至透析循环管路以及血液循环管路,并通过余液支管将管路中的空气排空,从而实现透析机的自动预充,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析机预充系统,包括:平衡腔单元、填充泵、透析器以及相序连接所构成的透析循环管路,所述平衡腔单元连接有平衡腔排液管,所述平衡腔排液管与所述透析循环管路之间设置有超滤支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超滤支管上的超滤泵,所述超滤泵用于将所述平衡腔排液管中的透析液反向输送至所述透析循环管路;
所述透析器连接有血液循环管路,所述血液循环管路上连接有余液支管,所述余液支管与所述平衡腔排液管相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析循环管路包括进液循环管路及出液循环管路,所述进液循环管路连接在所述平衡腔单元与透析器之间,所述出液循环管路连接在所述透析器与所述平衡腔单元之间,所述进液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流量开关,所述填充泵设置在所述出液循环管路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析循环管路上分别设置有进液压力传感器以及出液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液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循环流量开关与所述透析器之间,所述出液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透析器与所述填充泵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衡腔排液管上设置有止逆阀,所述止逆阀设置在所述超滤支管与所述平衡腔排液管相接处的下游。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血液循环管路包括相序设置的透析进液管路、静脉出液管路、循环连通支路、动脉进液管路以及动脉出液管路,所述透析进液管路与所述静脉出液管路之间设置有静脉壶,所述动脉进液管路与所述动脉出液管路之间设置有动脉壶;
所述余液支管连接在所述静脉壶的顶部且所述余液支管与所述平衡腔排液管的相接处设置在所述止逆阀的下游。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余液支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静脉出液管路上设置有静脉夹钳,所述动脉进液管路上设置有血泵。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静脉夹钳的下游设置有静脉出口,所述血泵的上游设置有动脉进口,所述循环连通支路连接在所述静脉出口与所述动脉进口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衡腔单元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脱气泵及进液流量开关。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填充泵、所述超滤泵、所述脱气泵、所述血泵、所述电磁阀、所述进液压力传感器以及出液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析机管路的预充方法,根据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析机预充系统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透析液在透析循环管路与平衡腔排液管路中的稳定配液;
开启超滤泵,使透析液增压逆流至透析循环管路以及血液循环管路,并通过余液支管将透析循环管路以及血液循环管路中的空气排出进行预充;
预充完成后,维持超滤泵的运转,对透析液循环管路以及血液循环管路进行清洗;
清洗完成后,停止超滤泵,关闭余液支管,使透析循环管路以及血液管路中的透析液按照透析时的血液流动方向进行循环,完成透析机管路的预充及清洗。
通过本申请中在平衡腔排液管与透析循环管路之间的超滤支管以及设置在超滤支管上的超滤泵,能够将透析循环管路中的排液增压逆向返排至透析循环管路中,从而提高透析循环管路系统中的压力,使透析液能够在泵压的作用下通过透析器进入血液循环管路中,进而将透析循环管路以及血液循环管路中的气体通过余液支管排出,实现透析机整体管路的预充。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透析机预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脱气泵;2-进液流量开关;3-平衡腔单元;4-循环流量开关;5-进液压力传感器;6-血泵;7-出液压力传感器;8-透析器;9-填充泵;10-超滤泵;11-余液支管;12-电磁阀;13-静脉夹钳;14-排液口;15-静脉壶;16-动脉壶;17-平衡腔排液管;18-超滤支管;19-止逆阀;
20-透析循环管路;21-进液循环管路;22-出液循环管路;
30-血液循环管路;31-透析进液管路;32-静脉出液管路;33-循环连通支路;34-动脉进液管路;35-动脉出液管路;
40-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本申请中的透析机预充系统,主要用于透析液在透析机管路中的预充,通过在平衡腔单元3连接的平衡腔排液管17与透析循环管路20之间设置超滤泵10的形式,将在透析循环管路20中流动的透析液增压逆向返排至透析循环管路20中,从而增大透析循环管路20中的系统压力,并结合增大后的透析循环管路20系统压力将透析液压迫输送至血液循环管路30中,通过血液循环管路30连接的余液支管11将透析循环管路20以及血液循环管路30中的空气排放至平衡腔排液管17,最后经由平衡腔排液管17的出口从透析机的管路系统中排出。
本申请中的透析机预充系统包括平衡腔单元3、填充泵9、透析器8以及上述设备相序连接所构成的透析循环管路20,平衡腔单元3连接有平衡腔排液管17,透析液在外部进入平衡腔单元3后,能够在平衡腔的进液侧得到初步的缓冲混合,并由进液侧通过透析循环管路20进入透析器8,经过透析器8后通过透析循环管路20以及填充泵9的增压后进入平衡腔单元3的出液侧,并由出液侧通过平衡腔排液管17从透析循环管路20中排出。
上述过程为透析液的正常配液过程,进液侧以及出液侧的平衡腔腔体能够形成平衡腔单元3的动态平衡,使透析液能够稳定可靠地补入,并经过透析器8进行循环流动,以及持续排出。
在平衡腔排液管17与透析循环管路20之间设置有超滤支管18,超滤泵10设置在超滤支管18上,在透析液得到稳定配液后,通过开启超滤泵10,能够对透析循环管路20中的透析液排液进行逆向返排,并重新进入透析循环管路20中,超滤泵10从平衡腔排液管17中进行取液,并增压后向透析循环管路20中反向输送。
基于管路自身结构对液体静压的约束,能够提高透析循环管路20中的系统压力,进一步地,提高后的系统压力能够使透析液通过透析器8的纤维膜进入血液循环管路30中,并通过连接在血液循环管路30中的余液支管11将透析循环管路20及血液循环管路30中的气体排出。
通过将余液支管11与平衡腔排液管17相接,并结合超滤支管18以及超滤泵10,能够使透析液的排液路径进行改道,并在改道流动的同时使透析液充满透析循环管路20及血液循环管路30,使两个循环管路中的空气跟随透析液的流动从余液支管11中排放至平衡腔排液管17,并通过平衡腔排液管17的出口从透析机的整体管路系统中排出。
需要指出,本申请中透析循环管路20中的透析液通过超滤泵10的逆向改道返排,能够在透析机系统管路的自身内部构成整体循环,透析液由原来的平衡腔排液管17直接排出,转换为同时经过透析循环管路20以及血液循环管路30后,再通过余液支管11排放至平衡腔排液管17,并不影响整体系统管路的压力平衡,能够使系统保持稳定的进液出液,同时能够将透析机的整体系统管路充满透析液,在满足系统管路预充的同时,还可对透析机整体系统管路进行清洗。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相对透析器8,透析循环管路20包括进液循环管路21及出液循环管路22,具体地,进液循环管路21连接在平衡腔单元3与透析器8之间,用于将透析液从平衡腔单元3中输送进入透析器8;出液循环管路22连接在透析器8与平衡腔单元3之间,用于将透析器8中的透析液循环返回至平衡腔单元3。
进液循环管路21及出液循环管路22能够形成透析器8的正常配液,保证透析液在外部供液压力下进入平衡腔单元3并通往透析器8,在流经透析器8后的透析液通过填充泵9提压后输送返回至平衡腔单元3,完成透析循环管路20的正常配液,在正常配液过程中,返回至平衡腔单元3中的透析液通过平衡腔排液管17向外排放。
进一步地,进液循环管路21上设置有循环流量开关4,填充泵9设置在出液循环管路22上。通过循环流量开关4与填充泵9之间的配合,能够闭环控制透析液在透析循环管路20中的循环速度,保证配液过程中的正常循环。
本实施例中超滤泵10的逆向返排,主要是将透析液返排至出液循环管路22中,具体逆向输送至填充泵9与平衡腔单元3之间的出液循环管路22中,并通过平衡腔单元3间接地将超滤泵10的出口压力传递至进液循环管路21,使进液循环管路21内的压力增大,结合进液循环管路21与透析器8的连接,透析液能够穿过透析器8的纤维膜进入并充满整个血液循环管路30,进一步地使透析循环管路20以及血液循环管路30中的气体通过血液循环管路30连接的余液支管11向外排出。
平衡腔单元3中包括成对的两个平衡腔,每个平衡腔分别包括进液侧腔室以及出液侧腔室,两个腔室之间设置有柔性隔膜,在正常配液过程中,两个腔室之间通过柔性隔膜进行压力的动态平衡。
当超滤泵10启动后,通过柔性隔膜能够将超滤泵10的出口压力由填充泵9与平衡腔单元3支架的出液循环管路22传递至进液循环管路21,使进液循环管路21中的压力得到提升,保证透析液能够突破透析器8中的纤维膜进入血液循环管路30内。
透析循环管路20上分别设置有进液压力传感器5以及出液压力传感器7,进液压力传感器5设置在循环流量开关4与透析器8之间,出液压力传感器7设置在透析器8与填充泵9之间。
基于超滤泵10在运行过程中的增压,超滤泵10在向透析循环管路20中注入透析液的过程中,会导致进液循环管路21以及出液循环管路22的液压升高,存在管路崩开的风险。通过进液压力传感器5以及出液压力传感器7能够实时监测进液循环管路21以及出液循环管路22中的压力,并使控制系统结合实时监测的压力动态调节超滤泵10的转速,从而使透析循环管路20以及血液循环管路30中的压力保持恒定,使得透析循环管路20内的透析液以稳定的流速流入血液循环管路30中,同时也避免了当压力异常时,由于压力过大导致透析循环管路20崩开的风险。
为了保证超滤泵10能够将透析液逆向输送至透析循环管路20,本实施例中超滤泵10的出口压力大于填充泵9的出口压力,在填充泵9的出口与超滤支管18在出液循环管路22的相接处之间设置有填充泵9的保护装置,防止超滤泵10的出口压力对填充泵9造成冲击。优选地,可以在填充泵9的出口管线及进口管线之间设置回流管线的形式,能够在超滤泵10运行的过程中,使部分透析液通过回流管线在填充泵9的进出口之间回流循环,保证填充泵9能够在超滤泵10开启的同时维持自身的可靠运行。
本实施例中平衡腔排液管17上设置有止逆阀19,能够防止余液支管11中排放的夹带空气的透析液逆向回流至平衡腔排液管17中,通过将止逆阀19设置在超滤支管18与平衡腔排液管17相接处的下游,能够保证超滤泵10进行稳定可靠的取液,防止取液中混入气体,以导致气体在管路中进行死循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血液循环管路30包括相序设置的透析进液管路31、静脉出液管路32、循环连通支路33、动脉进液管路34以及动脉出液管路35,透析进液管路31与静脉出液管路32之间设置有静脉壶15,动脉进液管路34与动脉出液管路35之间设置有动脉壶16;透析液在从透析器8中流出后,首先通过透析进液管路31进入静脉壶15,流经静脉壶15后通过静脉出液管路32到达静脉出口,然后通过循环连通支路33是透析液进入动脉进液管路34,通过动脉进液管路34以及动脉进液管路34上的血泵6进入动脉壶16,流经动脉壶16后通过动脉出液管路35循环返回至解析器。
余液支管11连接在静脉壶15的顶部,能够使透析循环管路20以及血液循环管路30中的空气在通过静脉壶15的过程中从余液支管11排出,余液支管11与平衡腔排液管17的相接处设置在止逆阀19的下游,能够将带有气体的透析液排放至止逆阀19的后端管路中,以进一步防止超滤泵10的取液中混入气体。
本实施例中的余液支管11上设置有电磁阀12,能够控制余液支管11的通断,在静脉出液管路32上设置有静脉夹钳13,通过手动控制静脉夹钳13,能够控制静脉出液管路32的通断,从而能够控制是否将透析液通入静脉壶15下游的动脉壶16。
当开启静脉夹钳13后,通过动脉进液管路34上设置的血泵6将透析液输入进入动脉壶16。
本发明中静脉夹钳13的下游设置有静脉出口,血泵6的上游设置有动脉进口,在正常透析的过程中,通过将静脉出口及动脉进口分别与静脉血管及动脉血管接通,进行正常的透析操作。
循环连通支路33连接在静脉出口与动脉进口之间,能够在正常透析前的预充清洗中使透析液充入整体的血液循环管路30中,从而满足对整体血液循环管路30的预充及清洗。
在透析循环管路20的配液过程中是,透析液是通过平衡腔单元3连接的进液管40进行的,具体地,在进液管40上设置有脱气泵1及进液流量开关2。通过脱气泵1与进液流量开关2来闭环控制透析液填充平衡腔的速度。
本申请中的透析机预充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填充泵9、超滤泵10、脱气泵1、血泵6、电磁阀12、进液压力传感器5以及出液压力传感器7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进一步地,进液流量开关2与循环流量开关4同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能够根据进液流量以及循环流量来动态调整不同泵组以及电磁阀12的启停,从而动态调整透析机整体管路在不同阶段的切换,以及调整填充泵9、超滤泵10、脱气泵1以及血泵6的转速,保证透析机管路稳定地进行预充及清洗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透析机管路的预充方法,根据上述透析机预充系统进行,主要包括透析液在透析循环管路20中的配液、透析循环管路20与血液循环管路30中的排气以及对透析机整体管路的清洗等几个步骤。
具体地,在透析液流入平衡腔单元3的入口处,通过脱气泵1与进液流量开关2来闭环控制透析液在平衡腔单元3中的填充速度;通过填充泵9与循环流量开关4来闭环控制透析液在透析循环管路20中的循环速度。
在配液稳定后,经过以下步骤进行预充以及清洗流程:
在预充过程中,开启超滤泵10,使透析液增压逆流至透析循环管路20以及血液循环管路30,并通过余液支管11将透析循环管路20以及血液循环管路30中的空气排出进行预充。
具体地,首先夹住静脉夹钳13,打开电磁阀12,停止血泵6的运行,超滤泵10以高于填充平衡腔的流速,将平衡腔排液管17中流向排液口14的透析液注入到透析器8所在的透析循环管路20中,使得透析循环管路20的液压升高,由于透析器8是由纤维膜组成,在膜两侧压力差较大的情况下,透析液会穿过纤维膜流入透析器8。由于静脉壶15下游被静脉夹钳13夹住,而动脉端的管段被血泵6夹紧,所以进入透析器8的透析液会沿着血液循环管路30进入静脉壶15,管路中的空气会通过余液支管11连接到排液口14,通过电磁阀12排出到排液口14。当控制系统检测到填充的透析液体积到达设定值后,切换到对动脉段管段中的填充步骤;
静脉壶15被填满以后,超滤泵10的转速不变,打开静脉夹钳13,将血泵6的转速设为超滤泵10注入液体流速的90%转动,将透析器8中的透析液流入动脉壶16。当控制系统检测到填充进入动脉侧的透析液体积到达设定值后,切换到对血液循环管路30的清洗步骤;
预充完成后,维持超滤泵10的运转,对透析液循环管路以及血液循环管路30进行清洗,具体地,静脉壶15、动脉壶16都填充满以后,说明管路中已经充满了透析液。这时为了清洗透析器8、透析循环管路20以及血液循环管路30,保持电磁阀12与静脉夹钳13的开启状态,超滤泵10的转速不变,将血泵6的转速设为超滤泵10注入液体流速的70%向动脉壶16转动。透析液通过透析器8从平衡腔单元3所处的透析循环管路20流入血液循环管路30,在血液循环管路30内循环流动,从静脉壶15的余液支管11排出到电磁阀12,从而达到对血液循环管路30的清洗。当控制系统检测到清洗过程中填充的透析液体积到达设定值后,切换至待正常透析的循环状态。
清洗完成后,停止超滤泵10,关闭余液支管11,使透析循环管路20以及血液管路中的透析液按照透析时的血液流动方向进行循环,完成透析机管路的预充及清洗。具体地,打开静脉夹钳13、关闭电磁阀12,停止超滤泵10,控制血泵6转动,使管内透析液按照透析时血液流动的方向进行循环,将预充过程中,残留在血液管路中的空气通过静脉壶15与动脉壶16排出。当控制系统检测到清洗过程中填充的透析液体积到达设定值后,预充清洗流程结束,等待透析机的引血、治疗等流程。
在上述预充以及清洗过程中,实时监测进液压力传感器5以及出液压力传感器7检测到的压力。由于超滤泵10在向透析液循环管路注入透析液的过程中,会导致透析液管路内的液压升高,存在管路崩开的风险。控制系统通过对压力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动态调节超滤泵10的转速,从而使管路压力保持恒定,使得透析循环管路20内的透析液以稳定的流速流入血液循环管路30中,同时也避免了当压力异常时,由于压力过大导致透析液管路崩开的风险。
需要指出,控制系统能够通过各个泵的流量转速比,结合转速时间的积分来计算已经填充的透析液的体积,并根据体积完成对子流程的切换,相关计算过程可通过现有的程序软件进行控制,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通过超滤泵10将透析液逆向输送至透析循环管路20中进行充液的方式,增加透析器8的膜外的液压,将透析机内的配置的置换液压入透析器8从而实现预充操作的自动化。在预充前,首先将血液循环管路30的动脉入口与静脉出口对接,使血液循环管路30封闭起来;再将静脉壶15的余液支管11接到透析液的排液口14,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的生理盐水。在预充过程中,由于液体是通过透析器8的半透膜流入血液循环管路30,透析器8膜管内部的气体排出的更彻底。
预充过程中首先填充静脉侧的管路,再切换阀门状态,填充动脉侧的管路。在填充动脉侧的阶段,考虑到如果血泵6转速过快,会将静脉侧的液面降低从而进入气体,控制血泵6的流速为透析液注入流速的90%。当完成预充后,再通过血泵6,将注入的液体通过余液支管11排出管路,从而达到对透析循环管路20以及血液循环管路30清洗的目的。
最后为了进一步消除透析机内两组循环管路中的气泡,将循环管路进行了进一步的液体循环。在控制系统中可设置预充的速度、预充液体的体积(根据管路的容量有关),各个流程通过预充液体体积来进行切换,实现了预充流程的自动化控制。
通过自动预充的方式,极大减少了管路中残留的气体量,降低了预充的成本,无需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预充;简化了预充的操作,不必在预充过程中不断敲打透析液,在预充阶段无需医护人员关注预充的情况,预充结束时会提示医护人员进行下一步操作。
另外,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在预充过程中通过设置循环连通支路33,使动静脉首尾相接,并将余液支管11连接到排液口14,能够使透析液填充进入整体的血液循环管路30中。
预充过程通过超滤泵10对透析液的逆向返排,向透析循环管路20注入液体,提升了透析循环管路20内的压力,使透析液通过透析器8的纤维膜进入血液循环管路30中。
通过实时监测透析循环管路20的实时压力,当压力异常时,控制系统能够暂停预充操作,待管路压力恢复正常后,继续执行预充流程,保证了整体预充操作的可靠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透析机预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腔单元、填充泵、透析器以及相序连接所构成的透析循环管路,所述平衡腔单元连接有平衡腔排液管,所述平衡腔排液管与所述透析循环管路之间设置有超滤支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超滤支管上的超滤泵,所述超滤泵用于将所述平衡腔排液管中的透析液反向输送至所述透析循环管路;
所述透析器连接有血液循环管路,所述血液循环管路上连接有余液支管,所述余液支管与所述平衡腔排液管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析机预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析循环管路包括进液循环管路及出液循环管路,所述进液循环管路连接在所述平衡腔单元与透析器之间,所述出液循环管路连接在所述透析器与所述平衡腔单元之间,所述进液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流量开关,所述填充泵设置在所述出液循环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析机预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析循环管路上分别设置有进液压力传感器以及出液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液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循环流量开关与所述透析器之间,所述出液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透析器与所述填充泵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析机预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腔排液管上设置有止逆阀,所述止逆阀设置在所述超滤支管与所述平衡腔排液管相接处的下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析机预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循环管路包括相序设置的透析进液管路、静脉出液管路、循环连通支路、动脉进液管路以及动脉出液管路,所述透析进液管路与所述静脉出液管路之间设置有静脉壶,所述动脉进液管路与所述动脉出液管路之间设置有动脉壶;
所述余液支管连接在所述静脉壶的顶部且所述余液支管与所述平衡腔排液管的相接处设置在所述止逆阀的下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析机预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液支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静脉出液管路上设置有静脉夹钳,所述动脉进液管路上设置有血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析机预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夹钳的下游设置有静脉出口,所述血泵的上游设置有动脉进口,所述循环连通支路连接在所述静脉出口与所述动脉进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析机预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腔单元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脱气泵及进液流量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析机预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填充泵、所述超滤泵、所述脱气泵、所述血泵、所述电磁阀、所述进液压力传感器以及出液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10.一种透析机管路的预充方法,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析机预充系统进行,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透析液在透析循环管路与平衡腔排液管路中的稳定配液;
开启超滤泵,使透析液增压逆流至透析循环管路以及血液循环管路,并通过余液支管将透析循环管路以及血液循环管路中的空气排出进行预充;
预充完成后,维持超滤泵的运转,对透析液循环管路以及血液循环管路进行清洗;
清洗完成后,停止超滤泵,关闭余液支管,使透析循环管路以及血液管路中的透析液按照透析时的血液流动方向进行循环,完成透析机管路的预充及清洗。
CN202211325612.9A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透析机预充系统及管路的预充方法 Pending CN1160990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25612.9A CN116099072A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透析机预充系统及管路的预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25612.9A CN116099072A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透析机预充系统及管路的预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9072A true CN116099072A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60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25612.9A Pending CN116099072A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透析机预充系统及管路的预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9907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80823A (ja) * 2001-12-18 2003-07-02 Kita Kyushu Biophysics Kenkyusho:Kk 自動血液透析装置
CN1604798A (zh) * 2001-12-18 2005-04-06 株式会社Jms 自动血液透析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起动方法
CN101848740A (zh) * 2007-11-06 2010-09-29 株式会社Jms 血液透析装置
CN101861176A (zh) * 2007-11-27 2010-10-13 株式会社Jms 血液透析装置
JP2019170856A (ja) * 2018-03-29 2019-10-10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液面調整機構及び該液面調整機構を備える血液浄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80823A (ja) * 2001-12-18 2003-07-02 Kita Kyushu Biophysics Kenkyusho:Kk 自動血液透析装置
CN1604798A (zh) * 2001-12-18 2005-04-06 株式会社Jms 自动血液透析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起动方法
CN101848740A (zh) * 2007-11-06 2010-09-29 株式会社Jms 血液透析装置
CN101861176A (zh) * 2007-11-27 2010-10-13 株式会社Jms 血液透析装置
JP2019170856A (ja) * 2018-03-29 2019-10-10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液面調整機構及び該液面調整機構を備える血液浄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85196B2 (en) Method for at least partially draining an extracorporeal blood flow and haemodialysis device for use with said method
US960398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veying fluids into the treatment unit of a medical treatment apparatus, in particular into the dialyzer of a dialysis apparatus
EP214223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ming an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
US4702829A (en) Hemodiafiltration apparatus
EP134357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sterile infusion fluid
JP4250712B2 (ja) 自動血液透析装置
KR101433965B1 (ko) 혈액 튜브 세트의 충전 및 세정 방법
JP5400617B2 (ja) 血液チューブセットのプライミング方法
JP2002325837A (ja) 自動血液透析装置
JP2004524062A (ja) 注入液装置の弁機構
JP5539845B2 (ja) 血液浄化装置及びそのプライミング方法
JP2003519539A (ja) 血液の体外治療用装置の血液回路を空にする方法
JP5399218B2 (ja) 血液浄化装置
US20230014488A1 (en) Extracorporeal blood treatment method
US11090420B2 (en) Device for extracorporeal blood treatment involving a change of concentrate
JP2001204813A (ja) 腹膜透析装置
JP2003180823A (ja) 自動血液透析装置
CN116099072A (zh) 一种透析机预充系统及管路的预充方法
AU201126536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priming and restitution liquids for an extracorporeal blood treatment
JP7369729B2 (ja) 体外血液導管システムの自動プライミング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10471200B2 (en) Blood purification apparatus
JP7274196B2 (ja) 制御装置、透析システム、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14917422A (zh) 一种血液透析滤过设备及其泄漏检测方法
JP7293761B2 (ja) 透析装置及び回路セットの判定方法
CN118022088A (zh) 一种透析机自动预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