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6610A - 可电动调整的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电动调整的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6610A
CN116056610A CN202180056432.2A CN202180056432A CN116056610A CN 116056610 A CN116056610 A CN 116056610A CN 202180056432 A CN202180056432 A CN 202180056432A CN 116056610 A CN116056610 A CN 116056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r
support part
support
pivot axis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64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埃克哈特·德韦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 Werth Group AG
Original Assignee
De Werth Group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 Werth Group AG filed Critical De Werth Group AG
Publication of CN116056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66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0/00Head -, foot -, or like rests for beds, sofas or the like
    • A47C20/04Head -, foot -, or like rests for beds, sofas or the like with adjustable inclination
    • A47C20/041Head -, foot -, or like rests for beds, sofas or the like with adjustable inclination by electric mot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对坐类和/或卧类家具的软垫,特别是床垫进行支撑的可电动调整的支撑装置(2)具有基础部件(4)和支撑部件(6)。在所述部件(4、6)中的至少一个部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像楔子一样起作用的行程引导元件(34),所述行程引导元件经过成形并且与调整元件(32)处于作用连接或者能够被置于与调整元件(32)处于作用连接,从而在所述调整元件(32)和所述行程引导元件(34)之间沿着直线轴发生相对运动时使所述支撑部件(6)相对于所述基础部件(4)围绕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

Description

可电动调整的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所述类型的用于对坐类和/或卧类家具的软垫,特别是床垫进行支撑的可电动调整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例如对板条格垫进行调整,已知所谓的双驱动装置,这些双驱动装置具有被设计成能够与板条格垫连接的单独构件的壳体,在该壳体中容纳了两个调整单元,其中一个调整单元例如用于对板条格垫的背部支撑部件进行调整,而另一调整单元用于对板条格垫的腿部支撑部件进行调整。这些调整单元在已知的双驱动装置中被设计成丝杆传动装置,其中,与待调整的支撑部件在驱动技术上的联接是通过铰接杆实现,该铰接杆不可相对转动地与被分配给待调整的支撑部件的摆动轴连接。为了对支撑部件进行调整,丝杆传动装置的丝杆螺母压靠在铰接杆上,从而使摆动轴进而使支撑部件摆动。这类双驱动装置例如已由EP 0 372 032 A1和DE 38 42 078 A1公开了。
DE 100 17 979C2公开了一种被设计成双驱动装置的家具驱动装置,在该家具驱动装置中,每个调整单元具有用于绳状、带状或者链状牵引部件的电动驱动卷取装置,所述卷取装置按照滑轮组的方式与摆动杆连接,该摆动杆不可相对转动地与摆动轴连接,该摆动轴本身与待调整的支撑部件处于作用连接。
DE 34 09 223 C2、DE 198 43 259C1和EP 1 020 171 A1也公开了按照类似作用原理工作的家具驱动装置。
此外,DE 298 11 566U1和DE 297 14746U1还公开了按照不同作用原理工作的双驱动装置。
DE 39 00 384 A1公开了一种可调整的板条格垫,在该板条格垫中,板条格垫的头部或腿部支撑部件的调整通过气动缸实现。
DE 296 02 947U1公开了一种用于板条格垫的气弹簧调整配件,其中,为了操纵气弹簧设有钢绳提升装置。
DE 31 03 922 A1公开了一种板条格垫,在该板条格垫中,例如是上身支撑部件的调整通过雨刮器电机和剪式升降装置实现。
EP 1 294 255 B1公开了一种双驱动装置,在该双驱动装置中,从能够直线运动的驱动元件到同与待调整的支撑部件处于作用连接的摆动轴处于作用连接的摆动杆的动力传递通过滑轮组实现。FR 2 727 296 A、DE 34 09 223 C2、DE198 43 259C1、GB 2 334 435A和US 5 528 948 A也公开了类似的家具驱动装置。
此外还已知这样的板条格垫,其中,用于对支撑部件进行调整的调整装置部分或者全部集成在板条格垫的基体中。就此而言,DE 199 62 541C2示出并且描述了一种可机动调整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具有第一支撑部件,该第一支撑部件具有相互平行的纵梁,第一支撑部件在由该文献公开的支撑装置中是由位置固定的中间支撑部件构成的。该已知的支撑装置还具有其它支撑部件,它们是能够通过驱动部件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进行调整的。在由该文献公开的支撑装置中,第一支撑部件的第一纵梁被设计成空心型材以容纳驱动部件,其中,整个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都容纳在该空心的纵梁中。根据该设计,驱动电机在第一纵梁的垂直方向上不突出于第一纵梁,从而由该文献公开的支撑装置具有极其小的结构高度。DE 100 46 751A1也公开了类似的支撑装置。WO96/29970公开了一种用于床垫的可机动调整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具有沿着支撑装置的纵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支撑部件,这些支撑部件是能够通过驱动部件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摆动的。这些支撑部件支承在一个外框上,该外框的型材高度明显大于支承部件的型材高度。在由该文献公开的支撑装置中,外框的零件被设计成空心型材,其中,在空心型材中容纳有用于对支撑部件进行相对调整的驱动部件的零件。驱动电机设置在外框的一个零件的内侧上。
EP 0 788 325 B1公开了一种用于床垫的可机动调整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具有第一支撑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撑部件,第一支撑部件具有纵梁,第二支撑部件能够通过驱动部件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摆动。在该已知的支撑装置中,驱动电机设置在支撑装置的底面之外并且固定在第一支撑部件的框状延长部分上。
EP 1 633 219 B1公开了一种板条格垫,在该板条格垫中,调整装置的零件容纳在空心的纵梁中,而驱动电机设置在纵梁之外并且穿过一个孔与容纳在纵梁中的调整装置的零件处于驱动连接。
WO 2008/113401公开了一种为了相对于橱柜的柜身对抽屉进行调整而设计的家具驱动装置,在该家具驱动装置中,抽屉的调整通过可弯曲的齿条实现,该齿条与齿轮啮合。
EP 2 792 277 B2公开了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部部分的特征的电动家具驱动装置。由该文献公开的家具驱动装置具有壳体,在壳体中设有可直线运动的从动构件,该从动构件与电动机处于驱动连接并且在家具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下与鲍登线的拉线处于作用连接以对拉线施加拉力,其中,壳体具有用于将鲍登线的护套固定的第一紧固点。
由该文献公开的家具驱动装置基于以下构思:从用于例如对板条格垫的支撑部件进行相对调整的电动驱动单元到待调整的支撑部件的动力传递通过具有拉线和护套的鲍登线实现。由该文献公开的家具驱动装置因此摆脱了迄今为止例如对于板条格垫来说已知的动力传递概念并且为家具驱动装置提供了由其它技术领域,例如自行车的制动器和变速器、摩托车中的油门和离合器拉线以及由机动车辆技术已知的鲍登线原理。由这种设计产生重要的技术优势,因为家具驱动装置相对于待调整的支撑部件的设置方面的自由度得到明显提高,可实现一种紧凑且具有很小结构高度的相应的家具驱动装置,而且该家具驱动装置结构简单且牢固。
通过EP 3 009 052 A1公开了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可电动调整的支撑装置。由该文献公开的支撑装置具有基础部件、能够围绕支撑部件摆动轴摆动地与基础部件连接的支撑部件以及电动驱动装置,该电动驱动装置为了相对于基础部件对支撑部件进行摆动调整而与基础部件和支撑部件处于作用连接,其中,基础部件和支撑部件经过设计并且与驱动装置处于作用连接,使得支撑部件能够在调整运动的未调整的初始位置和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之间进行调整,在未调整的初始位置上,支撑部件平放在基础部件上,而在最终位置上,支撑部件被设置成与基础部件成角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所述类型的可电动调整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相对于已知的支撑装置得到进一步改进。
该目的是通过在权利要求1中提出的发明得以解决。
本发明规定,驱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驱动链,驱动装置通过该驱动链与能够沿着直线轴平移地运动的调整元件处于驱动连接,从而使调整元件通过驱动装置能够在与支撑部件的未调整的初始位置对应的初始位置和与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对应的最终位置之间运动,以及在所述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部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像楔子一样起作用的行程引导元件,该行程引导元件经过成形并且与调整元件处于作用连接或者能够被置于与调整元件处于作用连接,从而在调整元件和行程引导元件之间沿着直线轴发生相对运动时使所述支撑部件相对于基础部件围绕摆动轴摆动。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电动调整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结构简单且牢固并且适合于施加大的调整力。
本发明的有利的和适宜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进行陈述。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实施例参照所附的示意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在这里,所有描述的、在图中所示的以及在权利要求书中要求保护的特征单独地以及以任何在技术上合适的相互组合方式构成本发明的主题,不依赖于它们在权利要求及其引用关系中的概括以及不依赖于它们具体的描述或者在图中的图示。属于本申请的主题和公开内容的还有权利要求的亚组合方案,在这些亚组合方案中,相应权利要求的至少一个特征被省略或者被另一特征替换。此外属于本申请的主题和公开内容的还有各个实施例的组合方案,在这些组合方案中,一个实施例的至少一个特征被转移到另一实施例上。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各个实施例中公开的特征对相应的实施例单独地,也就是说不依赖于该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地进行改进。
在附图中:
图1.1至图1.9用各种不同的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2用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图3用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第三实施例,
图4.1至图4.5用各种不同的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第四实施例,
图5.1和图5.2用两个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第五实施例,
图6.1至图6.5用各种不同的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第六实施例,
图7.1至图7.4用各种不同的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第七实施例,
图8.1至图8.5用各种不同的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第八实施例,
图9.1至图9.8用各种不同的立体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第九实施例,以及
图10.1至图10.7用各种不同的立体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第十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的各图中,相同或者相应的构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由于图示原因并且为了简化说明,在附图中的个别图中省略了个别构件。省略的构件应当在相关的图中想象地进行相应的补充。
下面参照图1.1至图1.9对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1至图1.9中示出了用于对坐类和/或卧类家具的软垫,特别是床垫进行支撑的根据本发明的可电动调整的支撑装置2的第一实施例。为了简化图示,在图中未示出软垫。相应的软垫通过支撑装置进行支撑的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因此在这里不进行详细说明。
图1.1示出了位于调整运动的未调整的初始位置的支撑装置2,而图1.2示出了位于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的支撑装置2。
支撑装置2具有基础部件4和支撑部件6,支撑部件以能够围绕支撑部件摆动轴8(参见图1.4)摆动的方式与基础部件4连接。支撑装置2特别适合用于将例如是床铺板条格垫的出厂是不可电动调整的支撑装置改装成具有电动调整功能。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2也特别适合用于对护理床或者酒店床进行暂时或者持久的改装,以赋予护理床或者酒店床电动调整功能。相应的支撑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应用可能方案已由EP 3 009 052 A2公开了,在此处要参阅该文献并且因此该文献的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申请中。
支撑装置2还具有电动驱动装置10,该电动驱动装置为了相对于基础部件4对基础部件6进行摆动调整而与基础部件4和支撑部件6处于作用连接。基础部件4和支撑部件6经过设计并且与驱动装置10处于作用连接,从而使支撑部件6能够在调整运动的未调整的初始位置(参见1.1)和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参见图1.2)之间进行调整,在未调整的初始位置上,支撑部件6平放在基础部件4上,以及在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上,支撑部件6被设置成与基础部件4成角度。
支撑部件6在它的上表面上具有弹性元件,在支撑装置2的使用中,软垫,特别是床垫支撑在这些弹性元件上。弹性元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由塑料弹性元件构成,在这些弹性元件中,在图1.1和图1.2中示范性地只有一个弹性元件具有附图标记12。
为了对基础部件4和支撑部件6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在与图1.1对应并且示出了位于未调整的初始位置的支撑装置2的图1.3中,以及在与图1.2对应并且示出了位于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的支撑装置2的图1.4中省略了弹性元件12。
特别是由图1.4可见,支撑部件6具有纵梁14、16,而基础部件4具有纵梁18、20,这些纵梁通过横梁22相互连接。
根据本发明,驱动装置10具有至少一个驱动链,驱动装置10通过该驱动链与能够沿着直线轴平移地运动的调整元件处于驱动连接,使得调整元件通过驱动装置能够在与支撑部件的未调整的初始位置对应的初始位置和与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对应的最终位置之间运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设有两个驱动链,即,被分配给纵梁14、18的驱动链24和被分配给纵梁16、20的驱动链26。下面只对驱动链26进行详细说明。驱动链24具有相应结构。
驱动链26具有能够沿着直线轴平移地运动的从动构件28,该从动构件在该实施例中由滑块构成,该滑块在直线导轨30中被引导,该直线导轨是由纵梁20限定的,该纵梁是由U形型材构成。在U形型材中,滑块能够沿着纵梁20的纵向平移地沿着直线轴运动,该直线轴沿着纵梁20的纵向延伸。
电动驱动装置10在该实施例中是由使用具有拉线和护套的鲍登线的家具驱动装置构成的。相应的家具驱动装置已由EP 2 792 277 B2公开了,因此该文献的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申请中。为了简化图示,鲍登线在图1.1至图1.9中未示出。
从动构件28与鲍登线的运动部件连接,从而在操纵家具驱动装置时该从动构件平移地沿着直线轴运动。
鲍登线的运动部件可以是鲍登线的拉线,而护套被设置成位置固定的。但是在运动学上与之相反地,鲍登线的运动部件也可以是护套,而拉线被设置成位置固定的,如由EP3 157 389 A1所公开的那样。
为了相对于基础部件4对支撑部件6进行调整,设有调整元件32,该调整元件在该实施例中成形在从动构件28上。但是根据支撑装置2的结构设计,调整元件32也可以被设计成单独的、不可相对移动地与驱动元件连接的构件或者按照其它合适的方式与从动构件28处于作用连接。
根据本发明,在所述部件(基础部件4、支撑部件6)中的一个部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像楔子一样起作用的行程引导元件34,该行程引导元件经过成形并且与调整元件32处于作用连接或者能够被置于与调整元件32处于作用连接,从而在调整元件32和行程引导元件34之间沿着直线轴发生相对运动时使支撑部件6相对于基础部件4围绕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
在所示实施例中,像楔子一样起作用的行程引导元件34设置在支撑部件上而且是设置在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区域中(特别参见图1.5)。
也就是说,根据在直线导轨30中被引导的从动构件28的设置,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调整元件32设置在基础部件4上。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调整元件32被设计成鼻状并且朝着支撑部件6的方向突出于基础部件4,如特别是从图1.9参照驱动链24的调整元件32’可见的那样。
在调整运动的初始位置上,调整元件32容纳在形成于支撑部件6上的凹部中,该凹部的内壁构成用于调整元件32的接触面,该接触面的横截面朝着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方向逐渐变细,从而在调整元件32朝着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方向平移运动时使支撑部件6围绕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或者能够围绕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行程引导元件34通过与支撑部件6的纵梁20连接的成形件构成,该成形件朝向基础部件4的一侧形成用于调整元件的凹部和接触面,如特别是从图1.8中可见的那样。
为了相对于基础部件4对支撑部件6进行调整,使调整元件与行程引导元件34接触地相对于行程引导元件平移地运动,其中,行程引导元件34经过设计或者说成形并且与调整元件32处于作用连接,从而在调整元件32与行程引导元件34之间发生平移的相对运动时使支撑部件6相对于基础部件4围绕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
在图1.1和图1.3中所示的调整运动的未调整的初始位置上,支撑部件6平放在基础部件4上,其中,鼻状调整元件32突出于支撑部件6的上表面地容纳在由行程引导元件34限定的凹部中。
从该初始位置开始,对家具驱动装置(电动驱动装置10)进行操纵,从而使调整元件32沿着直线导轨30平移地在图中向右运动。在该相对运动期间,调整元件32紧贴在行程引导元件34的下表面上,从而由于行程引导元件34的形状,使支撑部件6相对于基础部件4围绕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直至到达在图1.2和图1.4中所示的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在该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上,支撑部件6被设置成相对于基础部件4成角度并且经过最大程度的调整。
图1.5用与图1.4相同的视图示出了支撑装置2并且解释了调整元件32与行程引导元件34的相互作用。
图1.6以相对于图1.5放大的比例示出了图1.5在调整元件32和行程引导元件34的区域中的细部。
在图1.7中,在省略了支撑部件6的其余部件的情况下示出了与调整元件32相互作用的行程引导元件34。
在图1.8中还省略了纵梁20。
支撑部件6相对于基础部件4复位到初始位置是在驱动装置接通时,但是在放置在支撑部件6上的软垫的重力下以及必要时在躺在软垫上的人员的额外重力下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2结构简单且牢固并且适合于施加大的调整力,大的调整力例如是在对支撑部件6在躺在通过支撑装置2支撑的软垫上的人员的重量下进行调整时是必需的。
原则上,被分配给驱动链24、26的鲍登线的操纵可以通过在控制技术上同步的单独的家具驱动装置来实现。但是为了简化结构,该操纵优选通过共同的家具驱动装置来实现,该共同的家具驱动装置同步地操纵两根鲍登线,如例如由EP 2 792 277 B1所公开的那样。以这种方式,可靠地避免了支撑部件6在调整过程中发生扭曲。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通过两个分别被分配给纵梁14、18以及16、20的驱动链来实现。在保持根据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不变的条件下,也可以使用单个驱动链,该单个驱动链设置在支撑部件6或者是基础部件4的纵向中平面中。
根据本发明,“像楔子一样的作用”被理解为,相关构件执行楔块或者说斜面的功能,而不依赖于它的形状和构造。
在图2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2的第二实施例。在根据图1.1至图1.9的实施例中,鲍登线的护套构成运动部件,通过家具驱动装置使该运动部件运动,而在根据图2的实施例中,鲍登线的拉线是运动部件。如从图2可见,在图2中具有附图标记36的鲍登线在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区域中被从支撑装置2向未示出的家具驱动装置(该家具驱动装置构成电动驱动装置10)引出。
在图3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2的第三实施例,该第三实施例与如图2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弹性元件是由弹性木材构成,在这些弹性木材中在图3中示例性地只有一根弹性木材具有附图标记38。
在图4.1至图4.5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第四实施例,该第四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首先在于,没有提供两个横向于支撑装置2的纵向相互隔开的驱动链,而是提供了单个驱动链26,该驱动链在基础部件4的单根纵梁20与支撑部件6的单根纵梁16之间起作用。
此外,如图4.1至图4.5的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还在于:在驱动链中在基础部件4与支撑部件6之间设有操纵杆装置40。操纵杆装置的使用和相应的改进措施与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相组合,但是与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相独立地具有独立的发明意义。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操纵杆装置40具有在本发明的意义上用作调整元件的具有至少一个起竖杆的起竖杆装置42。
图4.1至图4.3示出了位于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的支撑装置2,其中,在图4.2和4.3中由于说明原因省略了一些构件。
图4.4和图4.5示出了位于调整运动的未调整的初始位置的支撑装置,其中,在图4.4和图4.5中由于说明原因也省略了一些构件。
具体地说,起竖杆装置42(特别参见图4.5)具有第一起竖杆44,第一起竖杆的一个端部铰接地并且围绕第一铰接轴46与从动构件28连接,而第一起竖杆的另一端部铰接地并且围绕第二铰接轴48与第二起竖杆50的一个端部连接,第二起竖杆的自由端部与像楔子一样起作用的行程引导元件52处于作用连接。
第二起竖杆50和行程引导元件52的作用连接被设计成,使得从调整运动的未调整的初始位置(参见图4.4)开始,在第一运动阶段中,起竖杆44、50未起竖地执行平移运动,其中,起竖杆44、50在直线导轨30中被引导并且第二起竖杆50的自由端部与行程引导元件52相互作用以使支撑部件6相对于基础部件4摆动,以及在第二运动阶段中,第二起竖杆50的自由端部撞到止挡,从而起竖杆44、50围绕第二铰接轴48相对摆动地竖起,其中,支撑部件6相对于基础部件4继续围绕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直至到达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
特别是从图4.5可见,行程引导元件52具有沿着调整元件的直线轴至少部分是逐渐扩大的横截面。
在这里,行程引导元件52经过成形,使得它的横截面沿着直线轴逐渐扩大,从而调整元件在调整运动的初始位置的范围内与行程引导元件52的较小或者最小横截面的区段接触以及在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的范围内与行程引导元件52的较大或者最大横截面的区段接触。如特别是从图4.5可见,行程引导元件52在所示实施例中被设计成楔形,其中,它的横截面朝着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方向,也就是说沿着用作调整元件的起竖杆装置42在调整时从初始位置运动到最终位置的方向逐渐扩大。
根据相应的结构情况和要求,行程引导元件52也可以被成形为,使得它的横截面至少部分是呈弧形或者呈斜坡状地逐渐扩大。弧形和笔直的横截面区段的任意组合也是可行的。调整运动的运动学特性是由行程引导元件52的横截面形状限定的。这也适用于本发明的前面说明的以及在较为靠后的下文中要详细说明的其它实施例。
用作调整元件的起竖杆装置42与如图1.1至图1.9的实施例相一致地在由纵梁18的U形型材构成的直线导轨30中被引导。
从在图4.4中所示的调整运动的初始位置开始,对被分配给调整元件的家具驱动装置(电动驱动装置)进行操纵,从而使起竖杆装置42在直线导轨30中未起竖地在图中向右运动。在这里,第二起竖杆50的自由端部在行程引导元件52下面移动,从而使行程引导元件围绕支撑部件摆动轴8在图中顺时针地摆动。因此,使支撑部件6以期望的方式相对于基础部件4摆动。通过在调整运动开始时第二起竖杆50的自由端部在行程引导元件52下面移动,将克服在对支撑部件6进行调整时的死点。
在第一运动阶段结束时,第二起竖杆50的自由端部撞到直线导轨30的用作止挡的端部,从而使起竖杆44、50围绕第二铰接轴2相对摆动地竖起,由此使支撑部件6继续围绕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直至到达在图4.1中所示的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
如特别是从图4.5可见,在第二起竖杆50的自由端部上设有辊子装置54,以便减小起竖杆装置42在直线导轨30中的摩擦。
在图5.1和图5.2中示出了前一实施例的一种变型,该变型与前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起竖杆44、50具有更大的长度。以这种方式,扩大了在支撑部件6相对于基础部件4的摆动运动中的摆动行程并且减小了电动驱动装置的负载。图5.1示出了位于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的支撑装置2,而图5.2示出了位于调整运动的未调整的初始位置的调整装置2。
在图6.1至图6.5中示出了如图4.1至图4.5的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型,该变型与如图4.1至图4.5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电动驱动装置10不是基于鲍登线的作用原理,而是基于丝杆传动装置的作用原理。
电动驱动装置10具有电动机56,该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装置与可转动地支承的丝杆处于旋转驱动连接,在该丝杆上不可相对转动地且可沿轴向运动地设有丝杆螺母58。相应的丝杆传动装置对于家具驱动装置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因此在这里不进行详细说明。
丝杆螺母58通过沿着直线导轨30的纵向延伸的连接片60、62与起竖杆装置42连接,连接片例如可以通过金属板条构成并且丝杆容纳在连接片之间。
从在图6.4和图6.5中所示的调整运动的初始位置开始,电动机56对丝杆进行驱动,使丝杆螺母58在图中向右运动。支撑部件6相对于基础部件4的摆动调整是在两个连续的运动阶段中实现,如针对如图4.1至图4.5的实施例所说明的那样。
通过用丝杆传动装置代替了鲍登线驱动装置,驱动链26具有高的刚度。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前面描述的和在随后要详细说明的实施例中,鲍登线驱动装置可以用具有丝杆传动装置的驱动装置来代替。
在图7.1至图7.4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2的使用操纵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操纵杆装置具有能够围绕位置固定的操纵杆摆动轴64摆动地支承在基础部件4上的单个操纵杆66,该操纵杆的自由端部具有辊子68(参见图7.3),支撑部件6以它的下表面松动地放置在该辊子上。
在操纵杆66的下表面上固定了行程引导元件52,该行程引导元件为了相对于基础部件4对支撑部件6进行调整而与调整元件相互作用,该调整元件在该实施例中被设计成辊子滑座68(参见图7.4)。辊子滑座68在它的朝向直线导轨30的一侧上具有辊子70、72,辊子滑座在直线导轨30中在这两个辊子上移动。辊子滑座68在它的朝向行程引导元件52的一侧上具有另一辊子74,辊子滑座68在调整运动期间以该另一辊子与行程引导元件52接触。
如从图7.4可见,行程引导元件52具有细长的呈楔形的且横截面朝着操纵杆摆动轴64的方向逐渐扩大的接触面。
辊子滑座68与鲍登线驱动装置的鲍登线的运动部件处于牵引连接。
图7.1示出了位于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的支撑装置2,而图7.2至图7.4示出了位于初始位置的支撑装置。从该初始位置开始,对鲍登线驱动装置进行操纵,使得辊子滑座68在直线导轨30中在图中被向左牵引。在这里,辊子滑座68在行程引导元件52下面移动,从而使操纵杆66在图7.1中逆时针地摆动。因此,使松动地放置在操纵杆66的自由端部上的支撑部件6顺时针地摆动,直至到达在图7.1中所示的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
在图8.1至图8.5中,示出了前一实施例的一种变型,该变型与前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没有提供鲍登线驱动装置,而是提供了具有丝杆螺母58的丝杆传动装置57,该丝杆螺母设置在丝杆76上。
图8.1示出了位于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的支撑装置2,而图8.2至图8.5示出了位于调整运动的初始位置的支撑装置2。在这里,由于说明原因,在图8.2至8.4中省略了支撑装置2的一些构件。图8.5单独地示出了在该实施例中使用的行程引导元件52。
特别是由图8.4可见,操纵杆66具有两个沿着丝杆76的径向相互隔开并且平行的操纵杆部件78、80,丝杆76在调整运动期间在这两个操纵杆部件之间被引导。
在图9.1至图9.8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2的另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在驱动链中在基础部件4与支撑部件6之间设有操纵杆装置40,该操纵杆装置具有操纵杆传动装置82。
操纵杆传动装置82具有第一操纵杆84,该操纵杆以能够围绕与支撑部件摆动轴8平行且位置固定的操纵杆摆动轴86摆动的方式支承在基础部件4上。与第一操纵杆84的远离操纵杆摆动轴86的端部铰接地且围绕与操纵杆摆动轴86平行的第一操纵杆铰接轴88在第一连接点90上连接有第二操纵杆92的一个端部。第二操纵杆92的另一端部铰接地且围绕与第一操纵杆铰接轴88平行的第二操纵杆铰接轴94在第二连接点96上可摆动与第三操纵杆98的一个端部连接,第三操纵杆的另一端部可摆动地且在长孔型导轨100中可沿着直线轴的轴向移动地被引导。第三操纵杆98的与第二操纵杆92连接的端部在第二连接点96上沿支撑部件6的纵向可移动地在支撑部件上被引导并且铰接地与支撑部件连接。
操纵杆84、92、98经过设计并且与基础部件4或者支撑部件6以及驱动装置连接且处于作用连接,使得:
从调整运动的初始位置开始,在第一运动阶段中,使第一操纵杆84围绕位置固定的操纵杆铰接轴86摆动,其中,使支撑部件6平放在第二操纵杆92上地围绕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第二操纵杆92沿着支撑部件4的纵向朝着远离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方向移动;以及第三操纵杆在长孔型导轨100中朝着远离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方向移动,直到第三操纵杆98在长孔型导轨100中撞到由长孔型导轨的远离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端部构成的止挡,以及
在第二运动阶段中,使第一操纵杆84继续围绕位置固定的操纵杆摆动轴86摆动,其中,使第三操纵杆98围绕长孔型导轨100的远离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端部摆动;支撑部件6从位于第一操纵杆84与第二操纵杆92之间的第一连接点90抬起并且位于第二操纵杆92与第三操纵杆98之间的第二连接点朝着支撑部件的远离第一摆动轴的端部的方向移动,直至到达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
图9.5示出了行程引导元件52固定在第一操纵杆84的朝向直线导轨30的一侧上并且与在直线导轨30中被引导的辊子滑座68相互作用。第一操纵杆84围绕操纵杆摆动轴86摆动相应地按照与如图8.1至图8.5的实施例相应的方式进行。
图9.6至图9.8是示意图并且示出了该实施例的运动模型以说明各个运动阶段。
在图9.6中所示的第一运动阶段中,使第一操纵杆84围绕操纵杆摆动轴86逆时针地摆动。在这里,第三操纵杆98的远离支撑部件6的端部在长孔型导轨100中朝着操纵杆摆动轴86的方向运动,其中,支撑部件6在连接点90、96上平放在第三操纵杆98上并且第三操纵杆98相对于支撑部件6朝着第三操纵杆的自由端部的方向移动。
在第一运动阶段结束时,第三操纵杆98与长孔型导轨100的靠近操纵杆摆动轴86的端部接触,从而朝着操纵杆摆动轴86的方向继续平移运动得到阻止并且也使第三操纵杆98逆时针摆动。在这里,支撑部件6在第一连接点90上从第二操纵杆92抬起,其中,第二连接点96朝着支撑部件6的自由端部的方向移动,如在图9.7中所示。
图9.8示出了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
图9.1示出了,由操纵杆84、92和98构成的操纵杆装置在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上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从图9.1还可见,第一操纵杆84和第三操纵杆98具有较大的长度,而第二操纵杆92被设计成较短的连接杆。操纵杆84、92和98的长度尺寸设计使得第一操纵杆84的长度加上第二操纵杆92的长度相当于第三操纵杆98的长度加上操纵杆摆动轴86与长孔型导轨100的远离操纵杆摆动轴86的端部之间沿直线轴的距离。
此外,特别是从图9.1和图9.2还可见,第三操纵杆98由沿着操纵杆摆动轴86的轴向相互隔开的平行的两个操纵杆部件构成,在调整运动的初始位置上第二操纵杆92和第一操纵杆84的靠近第二操纵杆92的端部容纳在这两个操纵杆部件之间,如从图9.1可见。
在图10.1至图10.7中示出了使用操纵杆传动装置102的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10.1示出了位于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的支撑装置2,而图10.2和图10.3示出了位于调整运动的初始位置的支撑装置2。
图10.4至图10.7是用于说明在该实施例中调整运动的各个运动阶段的示意图。
如在前述实施例中那样,支撑装置2具有基础部件4和支撑部件6,支撑部件以能够围绕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的方式与基础部件4连接。为了使支撑部件6相对于基础部件4摆动,设有电动驱动装置(家具驱动装置),该电动驱动装置与能够沿着直线轴平移地运动的调整元件处于驱动连接。
操纵杆传动装置102具有单臂的第一操纵杆104,第一操纵杆以能够围绕与支撑部件摆动轴8平行的且位置固定的操纵杆摆动轴106摆动的方式支承在基础部件4上。操纵杆传动装置102还具有双臂的第二操纵杆108,其中,第一操纵杆104的远离操纵杆摆动轴106的自由端部围绕第一操纵杆铰接轴110铰接地且远离第二操纵杆两端地与第二操纵杆108连接。第二操纵杆108的一个端部在直线导轨112中能够相对于操纵杆摆动轴106平移运动地被引导,而第二操纵杆108的另一端部铰接地且沿着支撑部件6的纵向可移动地与该支撑部件连接。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调整元件由滑座114构成,该滑座与电动驱动装置处于驱动连接并且在该电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能够在直线导轨112中运动。
操纵杆传动装置102、电动驱动装置和基础部件4以及支撑部件6之间的作用连接被设计成,使得:
从调整运动的初始位置开始,在第一运动阶段中,第二操纵杆108的在直线导轨112中被引导的端部朝着操纵杆摆动轴106的方向移动,其中,第二操纵杆108的另一端部位于支撑部件6的远离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端部的区域中,由此使支撑部件6围绕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以及
在第二运动阶段中,第二操纵杆108的靠近操纵杆摆动轴106的端部继续朝着操纵杆摆动轴106的方向移动,而第二操纵杆108的远离操纵摆动轴106的端部相对于支撑部件6朝着支撑部件摆动轴的方向移动,由此使支撑部件6相对于基础部件4继续围绕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直至到达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
图10.3至图10.6是示意图并且示出了实施例的运动模型以说明各个运动阶段。
在调整运动的未调整的初始位置上,支撑部件6平放在基础部件4上,其中,操纵杆104、108平放地位于直线导轨112中。在该位置上,第二操纵杆108的靠近支撑部件6的端部被设置成与支撑部件6的自由端部有间距。
从该位置开始,通过电动驱动装置对滑座114进行驱动,使得它在图中向左运动并且在这里压靠着第二操纵杆的在直线导轨112中被引导的端部,从而将在直线导轨112中的该端部在图中向左压,由此使第一操纵杆104在图中逆时针地围绕操纵杆摆动轴106摆动以及使第二操纵杆108围绕操纵杆铰接轴110相对于第一操纵杆104顺时针地摆动。
在这里,第二操纵杆108的在支撑部件6上被引导的端部朝着支撑部件6的自由端部的方向运动,直至操纵杆108在该自由端部上撞到止挡,如在图10.4中所示。
当滑座114在直线导轨112中在图中向左继续运动时,第二操纵杆108继续顺时针地围绕操纵杆铰接轴110摆动,其中,支撑部件6继续在图中顺时针地摆动,如在图10.5中所示。
当滑座114在直线导轨112中在图中向左继续运动时,支撑部件6继续顺时针地摆动,其中,第二操纵杆108的在支撑部件6上被引导的端部开始远离支撑部件的自由端部地朝着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方向运动,直至到达在图10.7中所示的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

Claims (21)

1.用于对坐类和/或卧类家具的软垫,特别是床垫进行支撑的可电动调整的支撑装置(2),所述支撑装置具有:
基础部件(4);
支撑部件(6),所述支撑部件以能够围绕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的方式与所述基础部件(4)连接;以及
电动驱动装置(10),所述驱动装置为了相对于所述基础部件(4)对所述支撑部件(6)进行摆动调整而与所述基础部件和所述支撑部件处于作用连接,
其中,所述基础部件(4)和所述支撑部件(6)经过设计并且与所述驱动装置(10)处于作用连接,从而使所述支撑部件(6)能够在调整运动的未调整的初始位置与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之间进行调整,在所述未调整的初始位置上,所述支撑部件(6)平放在所述基础部件(4)上,以及在所述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上,所述支撑部件(6)被设置成与所述基础部件(4)成角度,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10)具有至少一个驱动链(24、26),所述驱动装置(10)通过所述驱动链与能够沿着直线轴平移地运动的调整元件(32)处于驱动连接,使得所述调整元件(32)通过所述驱动装置(10)能够在与所述支撑部件(6)的未调整的初始位置对应的初始位置和与所述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对应的最终位置之间运动,以及
在所述部件(4、6)中的至少一个部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像楔子一样起作用的行程引导元件(34),所述行程引导元件经过成形并且与所述调整元件(32)处于作用连接或者能够被置于与所述调整元件(32)处于作用连接,从而在所述调整元件(32)和所述行程引导元件(34)之间沿着直线轴发生相对运动时使所述支撑部件(6)相对于所述基础部件(4)围绕所述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楔子一样起作用的行程引导元件(34)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6)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引导元件(34)在所述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区域中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6)上。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元件(32)设置在所述基础部件(4)上。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元件(32)被设计成呈鼻状并且突出于所述基础部件(4)并且在所述调整运动的初始位置上容纳在形成于所述支撑部件(6)上的凹部中,所述凹部的内壁构成用于所述调整元件(32)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的横截面朝着所述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方向逐渐变细,从而在所述调整元件(32)朝着所述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方向平移运动时使所述支撑部件(6)围绕所述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或者能够围绕所述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支撑部件(6)中或者形成于与所述支撑部件(6)连接的单独构件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由塑料构成,优选被设计成注塑件。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驱动装置(10)经过设计并且与所述调整元件(32)处于作用连接,从而在操纵所述驱动装置(10)时使所述调整元件(32)沿着它的直线轴平移地运动以相对于所述基础部件(4)对所述支撑部件(6)进行调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0)具有至少一根与电动机处于作用连接的鲍登线,所述鲍登线具有护套和容纳在护套中的拉线,所述鲍登线的运动部件与所述调整元件处于作用连接以使所述调整元件沿着所述直线轴平移地运动。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相对于所述基础部件(4)对所述支撑部件(6)进行调整,所述调整元件(32)与所述行程引导元件(34)接触地相对于所述行程引导元件(34)平移地运动,其中,所述行程引导元件(34)经过设计或者说经过成形并且与所述调整元件(32)处于作用连接,从而在所述调整元件(32)和所述行程引导元件(34)之间发生相对平移运动时使所述支撑部件(6)相对于所述基础部件(4)围绕所述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行程引导元件(34)具有沿着所述调整元件(32)的直线轴至少部分是逐渐扩大的横截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引导元件(34)经过成形,使得它的横截面沿着所述直线轴逐渐扩大,从而使所述调整元件(32)在所述调整运动的初始位置的范围内与所述行程引导元件(34)的较小或者最小横截面的区段接触并且在所述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的范围内与所述行程引导元件(34)的较大或者最大横截面的区段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行程引导元件(34)被成形为,使得它的横截面至少部分是呈弧形或者呈斜坡状地逐渐扩大。
1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或者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链(24、26)中在所述基础部件(4)和所述支撑部件(6)之间设有具有操纵杆装置(40),所述操纵杆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操纵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装置(40)具有起竖杆装置(42),所述起竖杆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起竖杆(44、50)。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竖杆装置(42)具有第一起竖杆(44),第一起竖杆的一个端部铰接地并且围绕第一铰接轴(46)与所述驱动构件(28)或者与所述驱动构件连接的构件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起竖杆的另一端部铰接地并且围绕第二铰接轴(48)与第二起竖杆(50)连接,所述第二起竖杆的自由端部与所述像楔子一样起作用的行程引导元件(34)处于作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起竖杆(50)与所述行程引导元件(34)之间的作用连接被设计成,使得从所述调整运动的初始位置开始,在第一运动阶段中,所述起竖杆(44、50)未起竖地执行平移运动,其中,所述第二起竖杆(50)的自由端部与所述行程引导元件(34)相互作用以使所述支撑部件(6)相对于所述基础部件(4)摆动,以及在第二运动阶段中,所述第二起竖杆(50)的自由端部撞到止挡,从而所述起竖杆(44、50)围绕所述第二铰接轴(48)相对摆动地竖起,由此所述支撑部件(6)相对于所述基础部件(4)继续围绕支撑部件摆动轴摆动,直至到达所述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
1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元件(32)沿着所述直线轴在形成于所述基础部件(4)上的直线导轨(30)中被引导。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竖杆装置(42)在所述直线导轨(30)中被引导。
19.如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装置具有操纵杆传动装置(82或者102)。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传动装置(82)具有第一操纵杆(84),所述第一操纵杆以能够围绕与所述支撑部件摆动轴(8)平行的位置固定的操纵杆摆动轴(86)摆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基础部件(4)上,其中,与远离所述操纵杆摆动轴(86)的端部铰接地且围绕与所述操纵杆摆动轴平行的第一铰接轴(88)铰接地在第一连接点(90)上连接有第二操纵杆(92)的一个端部,所述第二操纵杆的另一端部铰接地且围绕与所述第一铰接轴(88)平行的第二铰接轴(94)在第二连接点(96)上可摆动地与第三操纵杆(98)的一个端部连接,所述第三操纵杆的另一端部可摆动地且在长孔型导轨中沿着所述直线轴的轴向可移动地被引导,其中,所述第三操纵杆(98)的与所述第二操纵杆(92)连接的端部在所述第二连接点(96)上沿着所述支撑部件(6)的纵向可移动地在所述支撑部件上被引导且铰接地所述支撑部件连接,其中,所述操纵杆(84、92、98)经过设计并且与所述基础部件(4)或者所述支撑部件(6)以及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并且处于作用连接,使得:
-从所述调整运动的初始位置开始,在第一运动阶段中,使所述第一操纵杆(84)围绕所述位置固定的操纵杆摆动轴(8)摆动,其中,使所述支撑部件(6)平放在所述第一操纵杆(92)上地围绕所述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所述第二操纵杆(92)沿着所述支撑部件(6)的纵向朝着远离所述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方向移动;以及所述第三操纵杆(98)在所述长孔型导轨(100)中朝着远离所述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第三操纵杆(98)在所述长孔型导轨(100)中撞到由所述长孔型导轨(100)的远离所述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端部构成的止挡,以及
-在第二运动阶段中,使所述第一操纵杆(84)继续围绕所述位置固定的操纵杆摆动轴(86)摆动,其中,使所述第三操纵杆(98)围绕所述长孔型导轨(100)的远离所述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端部摆动;所述支撑部件(6)从位于所述第一操纵杆(84)与所述第二操纵杆(92)之间的所述第一连接点(90)抬起并且位于所述第二操纵杆(92)和所述第三操纵杆(98)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点(96)朝着所述支撑部件的远离所述第一摆动轴的端部的方向移动,直至到达所述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传动装置(102)具有单臂的第一操纵杆(104)和双臂的第二操纵杆(108),所述第一操纵杆以能够围绕与所述支撑部件摆动轴(8)平行的位置固定的操纵杆摆动轴(106)摆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基础部件(4)上,其中,所述第一操纵杆(104)的远离所述操纵杆摆动轴(106)的自由端部围绕第一铰接轴(110)铰接地且远离所述第二操纵杆(108)两端地与所述第二操纵杆(108)连接;所述第二操纵杆(108)的一个端部在直线导轨中能够相对于所述操纵杆摆动轴(106)平移运动地被引导;以及所述第二操纵杆(108)的另一端部铰接地并且沿着所述支撑部件(6)的纵向可移动地与所述支撑部件(6)连接,其中,所述操纵杆传动装置(102)、所述驱动装置(10)和所述基础部件(4)以及所述支撑部件(6)之间的作用连接被设计成,使得:
-从所述调整运动的初始位置开始,在第一运动阶段中,所述第二操纵杆(108)的在所述直线导轨中被引导的端部朝着所述操纵杆摆动轴(106)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操纵杆(108)的另一端部位于所述支撑部件(6)的远离所述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端部的区域中,由此使所述支撑部件(6)围绕所述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以及
-在第二运动阶段中,所述第二操纵杆(108)的靠近所述操纵杆摆动轴(106)的端部继续朝着所述操纵杆摆动轴(106)的方向移动,而所述第二操纵杆(108)的远离所述操纵杆摆动轴(106)的端部相对于所述支撑部件(6)朝着所述支撑部件摆动轴(8)的方向移动,由此使所述支撑部件(6)相对于所述基础部件(4)继续围绕所述支撑部件摆动轴(8)摆动,直至到达所述调整运动的最终位置。
CN202180056432.2A 2020-08-12 2021-08-03 可电动调整的支撑装置 Pending CN1160566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20104670.5 2020-08-12
DE202020104670 2020-08-12
DE202020104959.3 2020-08-27
DE202020104959 2020-08-27
DE102021108345.1 2021-04-01
DE202021101760.0 2021-04-01
DE102021108345 2021-04-01
DE202021101760 2021-04-01
PCT/EP2021/071672 WO2022033928A1 (de) 2020-08-12 2021-08-03 Elektromotorisch verstellbare stützeinricht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6610A true CN116056610A (zh) 2023-05-02

Family

ID=77358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6432.2A Pending CN116056610A (zh) 2020-08-12 2021-08-03 可电动调整的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142545A1 (zh)
CN (1) CN116056610A (zh)
DE (4) DE102021119984A1 (zh)
WO (1) WO202203392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87035A5 (en) * 1974-10-22 1977-04-29 Sennhauser Kurt Bed or couch with adjustable head - has angle of head controlled by electrically driven screwed rod moving cam roller
DE3103922A1 (de) 1981-02-05 1982-08-12 Günther 7260 Calw Sprenger "bettgestelleinsatz mit elektromotorisch verstellbarer oberkoerperstuetze"
DE3409223A1 (de) 1984-03-14 1985-09-26 Rolf Dr. 7100 Heilbronn Märcklin Schwenkliege
DE8800360U1 (zh) 1988-01-14 1988-05-26 Niko Gesellschaft Fuer Antriebstechnik Mbh, 5253 Lindlar, De
DE8806094U1 (zh) 1988-05-07 1988-07-07 Dewert, Eckhart, 4904 Enger, De
DE3900384C1 (en) 1989-01-09 1990-10-25 Ulrich Eggenweiler Gmbh Ue Bettrahmen Und Co Kg, 7240 Horb, De Slatted bed base with adjustable lying part
FR2699910B1 (fr) 1992-12-30 1998-08-28 Gelis Christian De Actionneur au vérin de traction à actionnement mécanique et rappel élastique.
FR2725887B1 (fr) 1994-10-25 1997-01-03 Neige Jean Francois Dispositif de relevage de matelas
FR2727296B1 (fr) 1994-11-30 1997-01-31 Dubuis Agencement de securite pour l'entrainement motorise d'une partie mobile par rapport a une partie fixe et meuble qui en est equipe
AT401604B (de) 1995-01-11 1996-10-25 Optimo Holz Und Drahtbearbeitu Betteinsatz
WO1996029970A1 (en) 1995-03-27 1996-10-03 Scandinavian Mobility Ec-Høng A/S A bed
DE29714746U1 (de) 1997-08-18 1997-10-09 Dewert Antriebs Systemtech Als Doppelantrieb ausgebildeter elektromotorischer Möbelantrieb
US5926877A (en) 1997-10-23 1999-07-27 Lin; Joe Adjustable supporting table
DE29811566U1 (de) 1998-06-29 1998-08-20 Dewert Antriebs Systemtech Elektromotorischer Möbelantrieb
DE19843259C1 (de) 1998-09-21 1999-12-02 Siegbert Hartmann Verstellbarer Bettlattenrost
DE19962541C3 (de) 1999-12-23 2003-11-27 Ag Goldingen Cimosys Motorisch verstellbare Stützeinrichtung für eine Polsterung eines Sitz- und/oder Liegemöbels, beispielsweise einer Matratze oder eines Bettes
DE10017979C2 (de) 1999-12-23 2002-04-18 Cimosys Ag Goldingen Als Doppelantrieb ausgebildeter Möbelantrieb
CN1257694C (zh) * 1999-12-23 2006-05-31 奇莫塞斯股份公司 用于坐和/或卧具的衬垫的可电动机驱动调整的支架
DE10031737C2 (de) 2000-06-29 2003-05-15 Cimosys Ltd Möbelantrieb zum Verstellen von Teilen eines Möbels relativ zueinander
DE20211071U1 (de) * 2002-07-22 2003-12-11 Dewert Antriebs- Und Systemtechnik Gmbh & Co Kg Liegeelement
DE20308887U1 (de) 2003-06-05 2004-10-07 Cimosys Ag Motorisch verstellbare Stützeinrichtung für eine Polsterung eines Sitz- und/oder Liegemöbels
DE202007004337U1 (de) 2007-03-21 2008-09-04 Linrot Holding Ag Elektromotorischer Möbelantrieb
DE102013013199B4 (de) 2013-04-18 2017-11-16 Deon Group AG Elektromotorischer Möbelantrieb
WO2016058869A1 (de) * 2014-10-16 2016-04-21 De Werth Group Ag Elektromotorisch verstellbare stützeinrichtung
DE102014115125A1 (de) 2014-10-17 2016-05-19 Deon Group AG Elektromotorische Verstellvorrichtung
DE102015106994A1 (de) 2015-05-05 2016-11-10 Deon Group AG Elektromotorischer Möbelantrieb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42545A1 (de) 2023-03-08
DE102021119984A1 (de) 2022-02-17
DE102021120007A1 (de) 2022-02-17
DE202021104109U1 (de) 2021-11-15
DE112021002148A5 (de) 2023-03-16
WO2022033928A1 (de) 2022-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85509B2 (en) Cooking appliance
US20190133330A1 (en) Universal adjustment drive with bowden cable
US9872566B2 (en) Electromotive furniture drive
CN107567296B (zh) 可电动调整的支撑装置
CN1176821C (zh) 具有记忆功能的机械式头枕拉入装置
CN111134482B (zh) 可调节的床升降机构
CN105520424B (zh) 一种电动调节装置
US20160157623A1 (en) Support Device Adjustable by an Electric Motor
US20180303244A1 (en) Electric motor driven furniture drive
US10010464B2 (en) Adjustable support device adjustable by an electric motor
CN107864648B (zh) 折叠桌
EP2197406A1 (en) Lifting column for treatment tables, hospital- and care beds
CN105266459A (zh) 一种可电动调节的支撑装置
US7318625B2 (en) Reclining element
US9351583B2 (en) Sofa bed with facilitated opening, particularly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US20230270260A1 (en) Support Device Adjustable by Means of an Electric Motor
CN116056610A (zh) 可电动调整的支撑装置
CN114073382A (zh) 一种可电动调整的支撑装置
US20090051200A1 (en) Regulating Device for a Lateral Part of a Sea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Lateral Part
EP2687130A1 (en) Furniture underframe of sitting-lying type furniture
US20140345059A1 (en) Arrangement for adjusting a bed, particularly a head section and foot section of the bed, as well as drive unit
WO1992009520A1 (en) Device for generating displacement
CN210301633U (zh) 一种拉伸功能美腿架及按摩椅架
EP1913918B1 (en) Seat assist device for elderly and disabled people
AU200329325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i-directional cable adjustment of an ergonomic suppo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