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6491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6491A
CN116056491A CN202211691126.9A CN202211691126A CN116056491A CN 116056491 A CN116056491 A CN 116056491A CN 202211691126 A CN202211691126 A CN 202211691126A CN 116056491 A CN116056491 A CN 116056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ixel
peep
proof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911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56491B (zh
Inventor
李静
周婷
王海亮
穆琦
吴来弟
黄添钧
康报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9112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64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6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6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56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6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驱动电路层和多个显示单元,至少部分所述显示单元包括防窥显示单元,所述防窥显示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阳极、第一像素定义单元、防窥子像素、第一阴极、遮光单元,所述防窥显示单元还包括扩散单元,扩散单元位于第一阴极和遮光单元之间,所述扩散单元至少能够将所述防窥子像素被所述遮光单元挡住的部分光线折射至所述遮光单元周围并射出。本申请中防窥子像素的斜向出光增加,提高了防窥子像素的光线利用率,防窥子像素的斜向出光与显示子像素的斜向出光混光效果增强,即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因具有轻薄、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色域广等优点,在显示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高。
有机发光二极管主动发光的特性使OLED显示面板具有更宽的视角,视角一般可达到170度,但人们在享受大视角带来视觉体验的同时,有时也希望显示面板的视角可调小,从而有效保护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以避免屏幕信息外泄而造成的商业损失或尴尬。
现有的防窥显示面板,通过防窥膜防窥,不需要防窥功能时,只能撕离防窥膜,开关防窥功能不方便。为了解决开关防窥功能不方便的问题,一些显示面板中设置有防窥单元,防窥单元开启后,正视时,显示面板可正常显示,斜视时,防窥单元的出光干扰显示单元的光,实现斜视时防窥。防窥单元的光线利用率低,对显示单元的光线干扰能力不强,导致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提高防窥单元的光线利用率低,进而改善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驱动电路层和多个显示单元,所述驱动电路层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显示单元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多个像素显示单元,至少部分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防窥显示单元,所述防窥显示单元包括:
第一阳极,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第一像素定义单元,形成在所述第一阳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第一像素定义单元具有防窥像素区;
防窥子像素,形成在所述防窥像素区,所述防窥子像素与所述第一阳极连接;
第一阴极,形成在所述防窥子像素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遮光单元,形成在所述第一阴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防窥子像素在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单元内;
扩散单元,形成在所述第一阴极和所述遮光单元之间,所述扩散单元至少能够将所述防窥子像素被所述遮光单元挡住的部分光线折射至所述遮光单元周围并射出。
可选的,所述扩散单元包括凸透镜单元,所述凸透镜单元形成在所述第一阴极和所述遮光单元之间。
可选的,所述防窥显示单元还包括第一封装单元,所述第一封装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无机封装单元、有机封装单元和第二无机封装单元,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单元位于所述有机封装单元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单元位于所述有机封装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所述遮光单元形成在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扩散单元位于所述有机封装单元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像素定义单元具有过孔,所述过孔连通所述第一阳极,所述防窥像素区包括所述过孔,所述防窥子像素和所述扩散单元均位于所述过孔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像素定义单元具有过孔,所述过孔连通所述第一阳极,所述防窥像素区包括所述过孔,所述防窥子像素位于所述过孔中,所述扩散单元位于所述过孔外部,所述过孔在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扩散单元内。
可选的,所述扩散单元包括主扩散单元和副扩散单元,所述主扩散单元与所述过孔相对设置,所述副扩散单元环绕所述主扩散单元设置。
可选的,所述防窥显示单元还包括第一减反单元,所述第一减反单元位于所述遮光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所述像素显示单元包括依次形成的第二阳极、第二像素定义单元、显示子像素、第二阴极、第二封装单元、黑矩阵、色阻和第二减反单元;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所述驱动电路层、阳极层、发光层、阴极层、封装层、黑色遮光层、色阻层和减反层,所述阳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阳极和所述第二阳极,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所述第一像素定义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定义单元,所述发光层包括所述防窥子像素和所述显示子像素,所述阴极层包括一体连接的所述第一阴极和所述第二阴极,所述封装层包括所述第一封装单元和所述第二封装单元,所述黑色遮光层包括所述黑矩阵和所述遮光单元,所述色阻层包括多个所述色阻,所述减反层包括所述第一减反单元和所述第二减反单元。
可选的,所述第一像素定义单元具有过孔,所述过孔连通所述第一阳极,所述防窥像素区包括所述过孔,所述防窥子像素和所述扩散单元均位于所述过孔中;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封装单元,所述第一封装单元位于所述扩散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遮光单元形成在所述第一封装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可选的,所述扩散单元包括凸透镜单元,所述凸透镜单元形成在所述第一阴极和所述遮光单元之间,所述凸透镜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为弧面;
所述防窥显示单元还包括平坦单元,所述平坦单元形成在所述凸透镜单元和所述第一封装单元之间。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主板,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
本申请公开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驱动电路层和多个显示单元,至少部分所述显示单元包括防窥显示单元,所述防窥显示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阳极、第一像素定义单元、防窥子像素、第一阴极、遮光单元,所述防窥显示单元还包括扩散单元,扩散单元位于第一阴极和遮光单元之间,所述扩散单元至少能够将所述防窥子像素被所述遮光单元挡住的部分光线折射至所述遮光单元周围并射出。本申请中防窥子像素的斜向出光增加,提高了防窥子像素的光线利用率,防窥子像素的斜向出光与显示子像素的斜向出光混光效果增强,即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更好。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显示面板防窥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显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四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五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衬底基板;200、驱动电路层;P1、防窥显示单元;P2、像素显示单元;
310、阳极层;311、第一阳极;312、第二阳极;320、像素定义层;321、第一像素定义单元;322、第二像素定义单元;330、发光层;331、防窥子像素;332、显示子像素;340、阴极层;341、第一阴极;342、第二阴极;350、封装层;351、第一无机封装层;3511、第一无机封装单元;352、有机封装层;3521、有机封装单元;353、第二无机封装层;3531、第二无机封装单元;360、黑色遮光层;361、遮光单元;362、黑矩阵;370、色阻层;371、色阻;380、减反层;381、第一减反单元;382、第二减反单元;390、扩散单元;391、主扩散单元;392、副扩散单元;400、第一反射层;410、平坦单元;
10、显示面板;20、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0、驱动电路层200和多个显示单元,驱动电路层200形成在衬底基板100一侧,显示单元形成在驱动电路层20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衬底基板100包括玻璃基板或聚酰亚胺(Pi)基板。显示单元包括多个像素显示单元P2,例如红色像素显示单元、绿色像素显示单元和蓝色像素显示单元,至少部分显示单元还包括防窥显示单元P1。
防窥显示单元P1包括:第一阳极311、第一像素定义单元321、防窥子像素331、第一阴极341、遮光单元361和扩散单元390。第一阳极311形成在驱动电路层20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第一像素定义单元321形成在第一阳极311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第一像素定义单元321具有防窥像素区。防窥子像素331形成在防窥像素区,防窥子像素331与第一阳极311连接。防窥子像素331可为白色子像素,白色子像素可由红色发光材料、绿色发光材料和蓝色发光材料堆叠形成。
第一阴极341形成在防窥子像素331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遮光单元361形成在第一阴极341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防窥子像素331在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遮光单元361内,也就是说,遮光单元361能遮挡防窥子像素331的正向出光,防窥子像素331的斜向出光可从遮光单元361周围通过。扩散单元390形成在第一阴极341和遮光单元361之间,扩散单元390至少能够将防窥子像素331被遮光单元361挡住的部分光线折射至遮光单元361周围并射出。
像素显示单元P2包括依次形成的第二阳极312、第二像素定义单元322、显示子像素332、第二阴极342。显示子像素332可包括红色显示子像素、绿色显示子像素和蓝色显示子像素。显示面板还包括依次形成的阳极层310、像素定义层320、发光层330、阴极层340和黑色遮光层360,阳极层31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阳极311和第二阳极312,像素定义层320包括第一像素定义单元321和第二像素定义单元322,发光层330包括防窥子像素331和显示子像素332,阴极层340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阴极341和第二阴极342,黑色遮光层360包括遮光单元361。
需要说明的是,防窥子像素331可为白色子像素,但不限于此,防窥子像素331也可为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或黄色子像素等,具体可视情况而定。红绿蓝三色的显示子像素332和防窥子像素331的排列方式可视情况设置,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参见图2所示,显示面板具有防窥模式,当防窥模式关闭时,显示子像素332正常显示,防窥子像素331关闭,显示面板正视或斜视下均可清晰显示。当防窥模式开启时,防窥子像素331开启,防窥子像素331的正向出光被遮光单元361遮挡,显示子像素332的正向出光不受干扰,正视时显示面板可清晰显示;防窥子像素331的斜向出光没有被遮光单元361遮挡,显示子像素332的斜向出光会与防窥子像素331的斜向出光混光,斜视下显示面板不能清晰显示,从而起到防窥的作用。
防窥模式开启时,由于防窥子像素331的部分光线被遮光单元361遮挡,防窥子像素331的光线利用率低,对显示子像素332的光线干扰能力不强,导致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不理想。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设置有扩散单元390,扩散单元390形成在防窥子像素331和第一阳极311之间,扩散单元390至少能够将防窥子像素331的原本照射遮光单元361部分光线折射至遮光单元361周围,防窥子像素331的斜向出光增加,提高了防窥子像素331的光线利用率,在防窥模式下,防窥子像素331的斜向出光与显示子像素332的斜向出光混光效果增强,即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更好。
示例的,参见图1所示,扩散单元390可为凸透镜单元,凸透镜单元形成在第一阴极341和遮光单元361之间。凸透镜单元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为弧面,其曲率半径大于2.5微米。凸透镜单元制作时,依次进行膜层涂布,UV固化,显影刻蚀形成凸台状结构,再热固化形成凸透镜单元。凸透镜单元的形成由显影刻蚀的时长及热固化的温度、时间觉得。凸透镜单元可采用高折射率材料制作,折射率可大于1.5,例如选择折射率1.5~1.8的透明树脂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扩散单元390可为凸透镜单元,但不限于此,扩散单元390也可为其它形状的微透镜,具体可视情况而定。
扩散单元390可为凸透镜单元,凸透镜单元的折射率可以做的更大,这样就可以将原本照射遮光单元361的大部分光线折射至遮光单元361的周围,从而提高防窥子像素331的光线利用率,改善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
参见图1所示,防窥显示单元P1还包括第一封装单元,第一封装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无机封装单元3511、有机封装单元3521和第二无机封装单元3531,第一无机封装单元3511位于有机封装单元3521靠近衬底基板100一侧,第二无机封装单元3531位于有机封装单元3521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
像素显示单元P2包括第二封装单元,第二封装单元的结构与第一封装单元的结构相同。显示面板包括封装层350,封装层350形成在阴极层340和黑色遮光层360之间。封装层350包括依次形成的第一无机封装层351、有机封装层352和第二无机封装层353。第一无机封装层351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单元3511及第二封装单元中对应无机封装单元,有机封装层352包括有机封装单元3521及第二封装单元中对应有机封装单元,第二无机封装层353包括第二无机封装单元3531及第二封装单元中对应无机封装单元。
遮光单元361形成在第二无机封装单元3531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扩散单元390位于有机封装单元3521中,扩散单元390到防窥子像素331的距离可视情况设置。
封装层350形成在阴极层340和黑色遮光层360之间,可防止有机发光材料形成的发光层330被水氧入侵而失效。封装层350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351、有机封装层352和第二无机封装层353,有机封装层352比无机封装层厚度更大,扩散单元390设置在有机封装单元3521中,扩散单元390可以有更大的设计空间。此外,有机封装层352可适应扩散单元390的形貌,与扩散单元390置于第一无机封装层351下放相比,可避免无机封装层破损。
参见图1所示,第一像素定义单元321具有过孔,过孔连通第一阳极311,防窥像素区包括过孔,防窥子像素331和扩散单元390均位于过孔中。扩散单元390为凸透镜单元时,凸透镜单元的直径可为5um~30um。
扩散单元390设置在过孔中,扩散单元390与防窥子像素331的距离更近,扩散单元390可以做得更小,从而节省制作扩散单元390的透明树脂材料。此外,扩散单元390设置在过孔中,过孔可限制透明树脂材料流动,方便形成凸透镜单元作为扩散单元39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散单元390包括主扩散单元391和副扩散单元392,主扩散单元391与过孔相对设置,副扩散单元392环绕主扩散单元391设置,副扩散单元392数量为多个。副扩散单元392形成在像素定义层32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且位于过孔周边区域。
扩散单元390包括主扩散单元391和副扩散单元392,副扩散单元392环绕主扩散单元391设置且位于过孔周边区域,这样设计可通过副扩散单元392覆盖防窥子像素331从主扩散单元391周边出射的光线,进一步提高防窥子像素331的光线利用率,改善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
参见图1和图3所示,防窥显示单元P1还包括第一减反单元381,第一减反单元381位于遮光单元361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像素显示单元P2还包括依次形成的黑矩阵362、色阻层370和第二减反单元382。色阻层370包括不同颜色的色阻371,例如可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红色色阻与红色显示子像素332相对设置,绿色色阻与绿色显示子像素332相对设置,蓝色色阻与蓝色显示子像素332相对设置。
显示面板还包括黑色遮光层360、色阻层370和减反层380,黑色遮光层360包括遮光单元361和黑矩阵362,减反层380包括第一减反单元381和第二减反单元382。
为了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并实现一体黑效果,OLED显示面板通常都会采用偏光片(POL),偏光片能够有效降低外界环境光在屏幕上的反射强度。然而,偏光片的光透过率一般只有44%左右,为了达到更高的出光亮度,就需要提供更多的功耗。此外,偏光片厚度较大、材质脆,不利于动态弯折产品的开发。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减反层380,减反层380可降低外界环境光在屏幕上的反射强度。此外,减反层380还具有一定的阻隔效果,可保护OLED显示面板。采用减反层380降低外界环境光在屏幕上的反射强度,采用色阻层370阻隔外界光线及过滤显示子像素332出光,OLED显示面板的偏光片可以取消,不仅功能层的厚度将大大降低,而且能够将出光率从44%提高至80%,大大增加了出光亮度,由此OLED显示面板的功耗得以降低。
显示面板包括黑矩阵362,遮光单元361可与黑矩阵362同层设置。申请中“同层设置”指的是采用同一成膜工艺形成用于形成特定图形的膜层,然后利用同一掩模板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的层结构,即一次构图工艺对应一道掩模板(mask,也称光罩)。根据特定图形的不同,一次构图工艺可能包括多次曝光、显影或刻蚀工艺,而形成的层结构中的特定图形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这些特定图形还可能处于不同的高度或者具有不同的厚度。从而简化制作工艺,节省制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扩散单元390的布置方式不同。
参见图1和图4所示,实施例一中扩散单元390包括主扩散单元391,主扩散单元391设置在过孔中,本申请中,主扩散单元391设置在过孔外部。
将主扩散单元391设置在过孔外部,这样主扩散单元391的尺寸可以做得更大,可以完全覆盖防窥子像素33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散单元390还包括副扩散单元392,副扩散单元392环绕主扩散单元391设置,副扩散单元392数量为多个。副扩散单元392形成在像素定义层32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且位于过孔周边区域。
扩散单元390包括主扩散单元391和副扩散单元392,副扩散单元392环绕主扩散单元391设置且位于过孔周边区域,这样设计可通过副扩散单元392覆盖防窥子像素331从主扩散单元391周边出射的光线,进一步提高防窥子像素331的光线利用率,改善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扩散单元390的位置不同。
参见图1和图5所示,实施例一中扩散单元390位于第一阴极341和遮光单元361之间,实施例三中扩散单元390位于第一阴极341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且扩散单元390位于过孔中。
扩散单元390设置在过孔中,且扩散单元390位于第一阴极341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扩散单元390与防窥子像素331的距离更近,扩散单元390可以做得更小,从而节省制作扩散单元390的透明树脂材料。此外,扩散单元390设置在过孔中,过孔可限制透明树脂材料流动,方便形成凸透镜单元作为扩散单元390。
参见图5所示,扩散单元390为凸透镜单元,凸透镜单元形成在第一阴极341和遮光单元361之间,凸透镜单元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为弧面。防窥显示单元P1还包括平坦单元410,平坦单元410形成在凸透镜单元和第一封装单元之间。
当扩散单元390为凸透镜单元时,扩散单元39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为弧面,凸透镜单元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设置平坦单元形410,可使形成第一无机封装层351的基础面更平整,以降低第一无机封装层351破损的风险。
实施例四
参见图1和图6所示,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四中遮光单元361靠近衬底基板100一侧还额外设置有第一反射层400。此外,与防窥子像素331对应的第一阳极311可制作成第二反射层,防窥子像素331的照射遮光单元361的大部分光线被扩散单元390折射到遮光单元361周围,照射遮光单元361的小部分光线被第一反射层400反射,再经第一阳极311二次反射,直接反射到遮光单元361周围或经扩散单元390折射到遮光单元361周围。
在遮光单元361靠近衬底基板100一侧还额外设置第一反射层400,与防窥子像素331对应的第一阳极311可制作成第二反射层,通过反射与折射结合,可将防窥子像素331原本照射遮光单元361绝大部分光线反射或折射到遮光单元361周围,防窥子像素331的斜向出光增加,提高了防窥子像素331的光线利用率,在防窥模式下,防窥子像素331的斜向出光与显示子像素332的斜向出光混光效果增强,即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更好。
实施例五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参见图7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和主板20,主板20与显示面板10连接,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0显示画面。显示面板10包括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公开的显示面板10。
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0、驱动电路层200和多个显示单元,至少部分显示单元包括防窥显示单元P1,防窥显示单元P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阳极311、第一像素定义单元321、防窥子像素331、第一阴极341、遮光单元361,防窥显示单元P1还包括扩散单元390,扩散单元390位于第一阴极341和遮光单元361之间,扩散单元390至少能够将防窥子像素331的部分光线折射至遮光单元361周围。本申请中防窥子像素331的斜向出光增加,提高了防窥子像素331的光线利用率,防窥子像素331的斜向出光与显示子像素332的斜向出光混光效果增强,即显示面板的防窥效果更好。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装配”、“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示例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故但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申请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驱动电路层和多个显示单元,所述驱动电路层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显示单元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多个像素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防窥显示单元,所述防窥显示单元包括:
第一阳极,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第一像素定义单元,形成在所述第一阳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第一像素定义单元具有防窥像素区;
防窥子像素,形成在所述防窥像素区,所述防窥子像素与所述第一阳极连接;
第一阴极,形成在所述防窥子像素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遮光单元,形成在所述第一阴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防窥子像素在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单元内;
扩散单元,形成在所述第一阴极和所述遮光单元之间,所述扩散单元至少能够将所述防窥子像素被所述遮光单元挡住的部分光线折射至所述遮光单元周围并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单元包括凸透镜单元,所述凸透镜单元形成在所述第一阴极和所述遮光单元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显示单元还包括第一封装单元,所述第一封装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无机封装单元、有机封装单元和第二无机封装单元,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单元位于所述有机封装单元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单元位于所述有机封装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所述遮光单元形成在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扩散单元位于所述有机封装单元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定义单元具有过孔,所述过孔连通所述第一阳极,所述防窥像素区包括所述过孔,所述防窥子像素和所述扩散单元均位于所述过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定义单元具有过孔,所述过孔连通所述第一阳极,所述防窥像素区包括所述过孔,所述防窥子像素位于所述过孔中,所述扩散单元位于所述过孔外部,所述过孔在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扩散单元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单元包括主扩散单元和副扩散单元,所述主扩散单元与所述过孔相对设置,所述副扩散单元环绕所述主扩散单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显示单元还包括第一减反单元,所述第一减反单元位于所述遮光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所述像素显示单元包括依次形成的第二阳极、第二像素定义单元、显示子像素、第二阴极、第二封装单元、黑矩阵、色阻和第二减反单元;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所述驱动电路层、阳极层、像素定义层、发光层、阴极层、封装层、黑色遮光层、色阻层和减反层,所述阳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阳极和所述第二阳极,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所述第一像素定义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定义单元,所述发光层包括所述防窥子像素和所述显示子像素,所述阴极层包括一体连接的所述第一阴极和所述第二阴极,所述封装层包括所述第一封装单元和所述第二封装单元,所述黑色遮光层包括所述黑矩阵和所述遮光单元,所述色阻层包括多个所述色阻,所述减反层包括所述第一减反单元和所述第二减反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定义单元具有过孔,所述过孔连通所述第一阳极,所述防窥像素区包括所述过孔,所述防窥子像素和所述扩散单元均位于所述过孔中;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封装单元,所述第一封装单元位于所述扩散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遮光单元形成在所述第一封装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单元包括凸透镜单元,所述凸透镜单元形成在所述第一阴极和所述遮光单元之间,所述凸透镜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为弧面;
所述防窥显示单元还包括平坦单元,所述平坦单元形成在所述凸透镜单元和所述第一封装单元之间。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主板,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
CN202211691126.9A 2022-12-27 2022-12-27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60564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1126.9A CN116056491B (zh) 2022-12-27 2022-12-27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1126.9A CN116056491B (zh) 2022-12-27 2022-12-27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6491A true CN116056491A (zh) 2023-05-02
CN116056491B CN116056491B (zh) 2024-03-15

Family

ID=86114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91126.9A Active CN116056491B (zh) 2022-12-27 2022-12-27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649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55869A (zh) * 2022-12-28 2023-04-1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322132A (zh) * 2023-05-11 2023-06-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备方法
CN116600610A (zh) * 2023-05-25 2023-08-1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202734A (zh) * 2023-11-07 2023-12-0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405687A1 (en) * 2019-12-05 2021-12-3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equipment
CN115172425A (zh) * 2022-07-12 2022-10-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5377154A (zh) * 2022-08-02 2022-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405687A1 (en) * 2019-12-05 2021-12-3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equipment
CN115172425A (zh) * 2022-07-12 2022-10-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5377154A (zh) * 2022-08-02 2022-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55869A (zh) * 2022-12-28 2023-04-1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955869B (zh) * 2022-12-28 2024-01-0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322132A (zh) * 2023-05-11 2023-06-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备方法
CN116322132B (zh) * 2023-05-11 2023-08-1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备方法
CN116600610A (zh) * 2023-05-25 2023-08-1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600610B (zh) * 2023-05-25 2024-05-1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202734A (zh) * 2023-11-07 2023-12-0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202734B (zh) * 2023-11-07 2024-03-2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6491B (zh) 2024-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5649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6903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9214585A1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6135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899354B (zh)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85762A (zh)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577610B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12164764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015194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594282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068843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458923B (zh) 防窥膜及显示装置
KR20240017073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CN112117315A (zh)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显示屏设备
CN11588461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51530B (zh) 偏光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632214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4082488A1 (zh) 封装发光单元、显示装置和封装发光单元的制作方法
CN116322195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598891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23437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20100956A (ko) 수동 디스플레이 영역을 갖는 디스플레이
JP414558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用基板、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367458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370758B2 (ja) 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