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8923B - 防窥膜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窥膜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8923B
CN111458923B CN202010405438.3A CN202010405438A CN111458923B CN 111458923 B CN111458923 B CN 111458923B CN 202010405438 A CN202010405438 A CN 202010405438A CN 111458923 B CN111458923 B CN 1114589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ight absorbing
light
display pane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054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58923A (zh
Inventor
刘勇
王凯旋
彭晓青
李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054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8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8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8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58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8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窥膜及显示装置,涉及防窥显示技术领域,可以解决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较大的问题;防窥膜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黑矩阵,该防窥膜包括衬底;透明介质层,位于所述衬底上;所述透明介质层靠近所述衬底的表面设置有向远离所述衬底一侧凹陷的,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多个吸光结构,用于吸收照射至所述吸光结构的光线;所述吸光结构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衬底相接触;所述吸光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垂直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衬底上的垂直投影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用于防窥显示装置中。

Description

防窥膜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防窥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窥膜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目前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的出光角度都很大,ADS(Advanced Super Dimension Switch,高级超维场转换技术)显示模式甚至可以达到178°,当用户在公共场合使用或者需要私密保护的场景中时,存在个人信息和隐私泄露的风险,造成用户很差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窥膜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较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防窥膜,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黑矩阵,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透明介质层,位于所述衬底上;所述透明介质层靠近所述衬底的表面设置有向远离所述衬底一侧凹陷的,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多个吸光结构,用于吸收照射至所述吸光结构的光线;所述吸光结构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衬底相接触;所述吸光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垂直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衬底上的垂直投影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光结构的纵向截面具有预设图形,所述预设图形与所述衬底相接触的边为第一边,所述第一边具有长度L1;所述预设图形远离所述第一边的部分中,沿第一方向具有最大长度Lmax;Lmax>L1;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衬底以及所述黑矩阵的线宽平行;所述纵向截面与所述衬底垂直,且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光结构为半球状,且所述预设图形中除了所述第一边以外的轮廓为圆弧形;所述黑矩阵在所述衬底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吸光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垂直投影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吸光结构呈阵列排布,相邻两个所述吸光结构之间的间距L的范围为50um~300u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预设中心;多个所述吸光结构包括多个排列组;多个所述排列组沿远离所述预设中心的方向依次排布于所述预设中心周边;每个排列组中的所述吸光结构与所述预设中心的距离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排列组之间的间距相同;同一所述排列组中,相邻两个吸光结构的间距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图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上底为所述第一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预设中心;多个所述吸光结构的高度在沿远离所述预设中心的方向逐渐增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窥膜具有正视区和非正视区;所述吸光结构包括吸光层和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吸光层的表面相接触;在所述正视区内的所述吸光结构,所述反射层包覆所述吸光层的表面;在所述非正视区内的所述吸光结构,靠近所述正视区的一侧表面包括所述反射层和所述吸光层,远离所述正视区的一侧表面将所述吸光层露出。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上述的防窥膜;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靠近所述防窥膜一侧的透明基底,所述透明基底为所述防窥膜的衬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窥膜及显示装置,由于防窥膜包括多个吸光结构,吸光结构在衬底上的垂直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与黑矩阵在衬底上的垂直投影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吸光结构用于吸收照射至吸光结构的光线,因此可以减小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使得用户的视角变小,从而达到防窥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相对于显示装置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光结构排列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吸光结构排列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吸光结构排列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吸光结构排列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3中的S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线在反射层上反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防窥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透过率与用户的视角度的模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仅是针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的举例说明,不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对于显示装置的类型不进行限定。该显示装置可以是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电致发光显示装置、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点阵装置、Micro-LED(Micro Light-EmittingDiode,简称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的一种。
其中,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可以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简称OLED),也可以为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装置(Quantum DotLight Emitting Diodes,简称QLED)。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为例,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可以为PMOLED(被动式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Passive Matrix OLED),也可以为AMOLED(主动式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 OLED)中的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显示器、电视、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以液晶显示装置和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为例,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框架1、盖板2、显示面板3、电路板4以及防窥膜5等其它配件。在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组件。此处,显示面板3可以为柔性显示面板,也可以为刚性显示面板。在显示面板3为柔性显示面板的情况下,显示装置为柔性显示装置。
其中,框架1的纵截面呈U型,显示面板3、电路板4以及其它配件均设置于框架1内,电路板4置于显示面板3的下方(即背面,背离显示面板3的显示面的一面),盖板2设置于显示面板3远离电路板4的一侧。在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组件的情况下,背光组件设置于电路板4的下方,也即,电路板4设置于显示面板3和背光组件之间;此外,防窥膜5设置于显示面板3的出光侧。
需要说明的是,电路板4与显示面板3电连接,电路板4一般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驱动芯片(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以及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接续基板等;电路板4的作用是通电后向显示面板3提供各种显示画面的信息。
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3划分为显示区A1和位于显示区A1至少一侧的周边区A2,附图2以周边区A2包围显示区A1为例进行示意。显示区A1包括多个亚像素P。周边区A2用于布线,此外,也可以将栅极驱动电路设置于周边区A2。
在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显示面板3为液晶显示面板。如图3所示,液晶显示面板的主要结构包括阵列基板31、对盒基板32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31和对盒基板32之间的液晶层33。
阵列基板31的每个亚像素P包括有位于第一基底310上的薄膜晶体管311和像素电极312。在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31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基底310上的公共电极313。像素电极312和公共电极313可以设置在同一层,在此情况下,像素电极312和公共电极313均包括多个条状子电极的梳齿结构。像素电极312和公共电极313也可以设置在不同层,在此情况下,如图3所示,像素电极312和公共电极313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314。在公共电极313设置在薄膜晶体管311和像素电极312之间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公共电极313与薄膜晶体管31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绝缘层31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盒基板32包括公共电极313。如图3所示,阵列基板31还包括设置在薄膜晶体管311和像素电极312远离第一基底310一侧的平坦层316。
如图3所示,对盒基板32包括设置在第二基底320上的彩色滤光层321,在此情况下,对盒基板32也可以称为彩膜基板(Color filter,简称CF)。其中,彩色滤光层321至少包括设置在每个亚像素P的红色光阻单元、绿色光阻单元或蓝色光阻单元。对盒基板32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基底320上的黑矩阵322,黑矩阵322用于将红色光阻单元、绿色光阻单元以及蓝色光阻单元间隔开。
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对盒基板32远离液晶层33一侧的上偏光片34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31远离液晶层33一侧的下偏光片35。
在显示装置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情况下,显示面板3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如图4所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显示用基板36以及用于封装显示用基板36的封装层37。此处,封装层37可以为封装薄膜也可以为封装基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发光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封装层37上的彩色滤光层321。
如图4所示,上述的显示用基板36的每个亚像素P均包括设置在第三基底360上的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发光器件、以及设置在第三基底360上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311。发光器件包括阳极361、发光功能层362以及阴极363。显示用基板36还包括像素界定层364,像素界定层364包括多个开口部,一个发光器件设置在一个开口部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功能层362包括发光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功能层362除包括发光层外,还包括电子传输层(election transporting layer,简称ETL)、电子注入层(electioninjection layer,简称EIL)、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ing layer,简称HTL)以及空穴注入层(hole injection layer,简称HIL)中的一层或多层。
如图4所示,显示用基板36还包括设置在驱动电路和阳极361之间的平坦层365。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靠近防窥膜5一侧的透明基底。在防窥膜5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防窥膜5例如可以设置在对盒基板32上,此时,透明基底为第二基底320。在防窥膜5应用于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防窥膜5例如可以设置在封装层37与彩色滤光层321之间,此时,透明基底为封装层37。在封装层37为封装薄膜的情况下,透明基底为封装薄膜;在封装层37为封装基板的情况下,透明基底为封装基板;或者,防窥膜5还可以设置在彩色滤光层321上。应当理解到,防窥膜5的设置位置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设置位置,示例的,防窥膜5还可以设置在盖板2上,此时,透明基底为盖板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防窥膜5,可以应用于上述的显示装置中。如图5a和图5b所示,防窥膜5包括衬底50以及位于衬底50上的透明介质层51,透明介质层51在靠近衬底50的表面设置有向远离衬底50一侧凹陷的,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510;防窥膜5还包括多个吸光结构52,吸光结构52设置于凹槽510内,且与衬底50相接触;吸光结构52在衬底50上的垂直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与黑矩阵322在衬底50上的垂直投影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吸光结构52用于吸收照射至吸光结构52的光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防窥膜5应用于上述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防窥膜3包括的衬底50为显示装置中的透明基底。在此基础上,衬底50例如可以为第二基底320、封装层37;或者,衬底50也可以为盖板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和图5b所示,防窥膜5还包括设置于透明介质层51上的透明保护层53。在显示装置为刚性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透明保护层53例如可以为玻璃等其它合适的材料。在显示装置为柔性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透明保护层53例如可以为树脂。此处,树脂例如可以为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简称PET)、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聚苯乙烯(Polystyrene,简称PS)、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和ABS树脂(AcrylonitrileButadiene Styrene,简称ABS)等其它合适的材料,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均不作限定。
在防窥膜5包括透明保护层53的情况下,透明介质层51位于衬底50和透明保护层53之间,此时,可以认为构成防窥膜5的衬底50、透明介质层51以及透明保护层53类似于一个“三明治”的结构。
对于透明介质层51的材料不进行限定,以能使光线透过即可。示例的,透明介质层51的材料可以为透明树脂,透明树脂例如可以为PET、PE、PS、ABS中的一种。此外,该透明介质层51的厚度范围为1um~200um。示例的,透明介质层51的厚度可以为1um、50um、100um、200um。
如图5a所示,对于凹槽510的定义为透明介质层51中的一部分区域在沿透明介质层51的厚度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深度,且在其靠近透明保护层53的表面上具有一定的厚度。应当理解到,由于吸光结构52设置于凹槽510内,因此吸光结构52的形状大小与凹槽510的形状大小相同,且一一对应。
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3具有预设中心O,过显示面板3的预设中心O且垂直于显示面板3的显示面的线为显示面板3的法线M。当用户处于显示面板3的正前方时,用户所处位置点位于显示面板3的法线上,用户的视角(即用户的视线与显示面板3的法线M之间的夹角)为0,此时用户所处的位置为显示面板3的正面位置(例如A位置),视角为正面视角。当用户处于正面位置的左右两侧时,此时用户所处位置为显示面板3的左右两侧(例如B位置、C位置),用户的视角为左右视角。当用户处于正面位置的上下两侧时,此时用户所处的位置为显示面板3的上下两侧位置(例如D位置、E位置),用户的视角为上下视角。
此处,显示面板3的“预设中心”定义为,当显示面板3的形状为规则形状时,例如,显示面板3的形状为矩形或正方形时,预设中心O为矩形或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又例如,显示面板3的形状为圆形时,预设中心O为圆形的圆心;又例如,显示面板3的形状为三角形时,预设中心O为三角形三条中垂线的交点。当显示面板3的形状为不规则形状时,预设中心O为不规则形状中的最长轴与最短轴的对称点,即不规则形状的边缘任意两点之间连线的最大长度与最短长度的交点,且该最大长度与最短长度均与该交点对称。
在此基础上,当防窥膜5设置于显示面板3的出光侧时,防窥膜5具有正视区和非正视区,防窥膜5的正视区和非正视区与显示面板3的显示区A1正对。应当理解到,防窥膜5的正视区和非正视区与用户的视角有关,即与用户的视线所处的位置有关。例如,当用户所处的位置为正面位置时,即用户的视角为正面视角,此时,正面视角与防窥膜5的正视区正对;又例如,当用户所处的位置为左右位置或上下位置时,即用户的视角为左右视角和上下视角,此时左右视角和上下视角与防窥膜5的非正视区正对。
再次参考图5b和图6,当从显示面板3出射的光线照射到吸光结构52时,一些大角度的光线会被吸光结构52吸收,例如照射到非正视区的光线被位于非正视区内的吸光结构52所吸收,因此能够减小了从显示面板3内出射的光线的角度,从而使得用户的视角变小。
此外,由于吸光结构52在衬底50上的垂直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与黑矩阵322在衬底50上的垂直投影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即当防窥膜5应用于显示面板3时,吸光结构52的设置位置与黑矩阵322的设置位置对应,因此从显示面板3的四周出射的大角度的光线均会被吸光结构52所吸收,例如照射到在显示面板3的左右位置和上下位置的大角度光线被吸光结构52所吸收,导致用户在左右视角和上下视角不能观看到显示面板3显示的画面,或者在左右视角和上下视角观看的画面模糊不清楚,从而达到防窥的效果。
基于上述,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防窥膜5包括多个吸光结构52,吸光结构52在衬底50上的垂直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与黑矩阵322在衬底50上的垂直投影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吸光结构52用于吸收照射至吸光结构52的光线,因此可以减小显示面板3的出光角度,使得用户的视角变小,从而达到防窥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吸光结构52的纵向截面具有预设图形,预设图形与衬底50相接触的边为第一边,第一边具有长度L1;预设图形远离第一边的部分中,沿第一方向X1具有最大长度Lmax,Lmax>L1;其中,第一方向X1与衬底50以及黑矩阵322的线宽平行,纵向截面与衬底50垂直,且与第一方向X1平行。
例如,如图7所示,预设图形为梯形,梯形的上底为第一边,此时,该预设图形也可称为倒梯形;在此基础上,梯形的最大长度Lmax为梯形的下底。又例如,如图8所示,预设图形为半球形,且预设图形中除了第一边以外的轮廓为圆弧形;在此基础上,半球形的最大长度Lmax为半球形的直径。参考图7和图8所示,当预设图形为梯形或者为半球形时,在显示面板3的正面位置,即用户的正面视角处,光线可以更多的从透明介质层51中出射,以增加用户正面观看显示面板3所显示的画面的亮度,因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窥膜5能够在达到防窥效果的同时增加显示的亮度。
再次参考图8,在预设图形为半球形的情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光结构52为半球状;在此基础上,黑矩阵322在衬底5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吸光结构52在衬底50上的垂直投影的范围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黑矩阵322在衬底50上的垂直投影的大小和吸光结构52在衬底50上的垂直投影为在第一方向X1上的垂直投影的大小。即黑矩阵322的线宽在衬底5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半球形的吸光结构52的直径在衬底50上的垂直投影的范围内。
在此基础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黑矩阵322的线宽在衬底50上的垂直投影与半球形的吸光结构52的直径在衬底50上的垂直投影重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半球形的吸光结构52的直径在衬底50上的垂直投影的宽度大于黑矩阵322的线宽在衬底50上的垂直投影。
结合上一种实施例,在吸光结构52为半球状的情况下,对于吸光结构52的排布方式不进行限定。示例的,吸光结构52的排布方式可以为线状排布、网格状排布或者点状排布。如图9所示,多个吸光结构52为一体结构,即多个吸光结构52相互连接成一个网格状;或者,每个吸光结构52为条状,多个吸光结构52包括多个第一吸光结构和多个第二吸光结构,多个第一吸光结构排列成多行,多个第二吸光结构排列成多列,多个第一吸光结构和多个第二吸光结构相互交叉设置,即多个吸光结构52呈线状排布。如图10所示,多个吸光结构52呈阵列排布(也可称为点状排布),且相邻两个吸光结构之间的间距L的范围为50um~300um。
可选的,相邻两个吸光结构52的间距L可以为50um、100um、200um、300um。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吸光结构52呈阵列排布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0,多个吸光结构52仅设置在黑矩阵322交叉点的位置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多个吸光结构52不仅设置在黑矩阵322的交叉点的位置,还设置在相邻两个交叉点的位置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多个吸光结构52呈阵列排布,且该阵列排布的吸光结构52的位置与黑色矩阵322的位置相对应,因此显示面板3出光侧并不会额外的产生与显示面板3内的频率相近的光波(与正常显示时,显示面板3所显示的画面清晰度相同),因此可以避免光线经防窥膜5出射时产生摩尔纹的问题;并且相邻两个吸光结构之间的间距L的范围为50um~300um,这样一来,通过调整吸光结构52的位置,使得防窥膜5设置在显示面板3上时,吸光结构52的位置与黑矩阵322的位置对应,从而可以避免显示面板3的透过率的损失。
结合上一种实施例,在吸光结构52为半球状的情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多个吸光结构52包括多个排列组;多个排列组沿远离预设中心O的方向依次排布于预设中心O的周边,每个排列组中的吸光结构52与预设中心O的距离相同。
参考图12所示,由于每个排列组中的吸光结构52与预设中心O的距离相同,因此每个排列组构成一规则的环状结构,多个排列组构成多个环状结构,多个环状结构均围绕预设中心O设置。在此基础上,对于排列组的形状不进行限定。示例的,多个排列组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多边形,环状结构例如可以为圆环状或多边形环状。此处,多变形例如可以为八边形、六边形等。图12以排列组的形状为圆形为例进行示意。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排列组之间的间距a相同;同一排列组中,相邻两个吸光结构52的间距L相同。示例的,相邻两个排列组之间的间距L的范围为50um~300um。可选的,相邻两个排列组之间的间距L例如可以为50um、100um、200um、300um。
此处,相邻两个排列组之间的间距a为,相邻两个排列组中任意两个吸光结构52之间的连接线的最短距离。由此,可以通过调整相邻两个排列组之间的间距a,使吸光结构52的位置与黑矩阵322的位置对应,从而可以避免显示面板3的透过率的损失。
此外,当吸光结构52为半球状,且呈阵列排布时,该吸光结构52本身就是一种光栅结构,只能允许小角度的光线通过,因此可以达到防窥的效果;而多个吸光结构52包括多个排列组时,即多个吸光结构52排列成多个环状结构,且围绕预设中心O设置,在将防窥膜5设置于显示面板3时,可以使得显示面板3的360°范围内都能达到相同的收光效果,也即大角度的光线在显示面板3的360°范围内都能被排列成环状的吸光结构52所吸收,从而更好的实现防窥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多个吸光结构52的高度在沿远离预设中心O的方向逐渐增高。参考图14,图14为图13中的S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4中的吸光结构52的高度m1≥m2≥m3;不同吸光结构52的同一位置处(同一切点)的切线与衬底50表面夹角的角度α1≥α2≥α3
此处,多个吸光结构52的高度m的范围为1um~200um;吸光结构52的切线与衬底50表面夹角的角度α的范围为10°~80°。
可选的,多个吸光结构52的高度m例如为1um、50um、100um、200um;吸光结构52的切线与衬底50表面夹角的角度α例如可以为10°、30°、60°、80°。
应当理解到,在沿远离预设中心O的方向上,吸光结构52的高度m、和吸光结构52的切线与衬底50表面夹角的角度α成正比,当吸光结构52的高度m逐渐增高时,吸光结构52的切线与衬底50表面的角度α也逐渐增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吸光结构52的最大高度为吸光结构52的直径;例如位于防窥膜5的边缘上的吸光结构52的高度最大。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多个吸光结构52的高度m在沿远离预设中心O的方向逐渐增高,因此在防窥膜5设置于显示面板3上时,位于正视区的吸光结构52可以允许更多的小角度的光线从显示面板3出射,从而增加显示面板3的亮度;而位于非正视区的吸光结构52能够阻止更多的大角度的光线从显示面板3出射,从而更好的实现防窥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吸光结构52包括吸光层520和反射层521,反射层521与吸光层520的表面相接触,即反射层521包覆吸光层520的表面。
此处,当吸光结构52为半球状时,即吸光层520为半球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半球状的吸光层520的直径d1的范围为1um~200um。可选的,吸光层520的直径d1例如可以为1um、50um、100um、200um。对于吸光层520的材料不进行限定。示例的,吸光层520的材料可以为炭黑、树脂介孔黑硅橡胶、纳米通孔氧化铝等其它合适的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层521的厚度d2的范围为1um~50um。可选的,反射层521的厚度d2例如可以为1um、20um、40um、50um。应当理解到,折射率越高的材料其反射率越强,因此,反射层521的材料可以选择折射率较高的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者复合材料;示例的,反射层521的材料可以为石墨、铍(Be)、氧化铍(BeO)和氢化锆(ZrH2)等其它合适的材料。
参考图15可以看出,当光线照射到吸光结构52靠近正视区一侧的表面时,由于吸光结构52包括吸光层520和反射层521,反射层521包覆吸光层520的表面,因此光线照射到靠近正视区一侧的反射层521的表面后,一部分光线会被反射层521反射至显示面板3的正面位置,即用户的正面视角,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显示面板3的亮度,即增加用户在正面视角中观看的亮度。
如图16所示,若将反射层521完全包覆吸光层520的表面后,由于半球状的反射层521的各向同性的因素,导致一些大角度的光线会被吸光结构52远离正视区一侧表面的反射层521反射至显示面板3的显示区A1的周边区域,即显示面板3的左右位置和上下位置,因而显示面板3的显示区A1的周边会有一些发白的现象,从而导致用户在正面视角下观看画面时会有晃眼等不良的体验效果。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在正视区内的吸光结构52,反射层521包覆吸光层520的表面;在非正视区内的吸光结构52,靠近正视区的一侧表面包括反射层521和吸光层520,远离正视区的一侧表面将吸光层520露出。
可选的,在实际形成非正视区内的吸光结构52时,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在靠近正视区的一侧表面形成反射层521,在远离正视区的一侧表面不形成反射层521。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形成的非正视区内的吸光结构52包括反射层521和吸光层520,并且反射层521完全包覆吸光层520的表面,在此基础上,可以对远离正视区的一侧表面的反射层521进行破坏,使其将吸光层520露出。
此处,对反射层521进行破坏的方法包括物理或化学方法,例如可以为物理摩擦、激光破坏或者化学刻蚀。此外,除了对反射层521的表面进行破坏外,还可以对反射层521进行表面光接枝(主要是用芳酮引发有机材料产生表面自由基,从而引发单体聚合生成表面接枝链)、或者对远离正视区的一侧表面上的反射层521再次涂覆吸光层520以达到相同的效果。通过对远离正视区的一侧表面的反射层521进行破坏,可以使反射层521的表面粗造化,以实现漫反射的目的,从而减小显示面板3的显示区A1周边白光的产生。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非正视区内的吸光结构52,靠近正视区的一侧表面包括反射层521和吸光层520,远离正视区的一侧表面将吸光层520露出,因此远离正视区的一侧表面的吸光层520会吸收造成显示面板3的显示区A1的周边白光的大角度光线,从而达到更优的防窥效果,使得用户在正面视角内观看显示画面时具有良好的体验效果。
在此基础上,吸光结构52为半球状,且呈阵列排布时,由于吸光结构52包括吸光层520和反射层521,反射层521包覆吸光层520的表面,反射层521可以将产生频率相近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光波打散,使显示面板3的出光侧呈现不规则的面状出光状态;此外,对非正视区内的吸光结构52远离正视区的一侧表面的反射层521进行破坏后,能够进一步增强对产生频率相近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光波进行破坏(打散),使得显示面板3的出光面呈现连续的不规则的面状出光状态,从而进一步避免摩尔纹的产生。
结合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窥膜5包括的吸光结构52由吸光层520和反射层521构成,反射层521包覆吸光层520的表面,构成一种反射-光栅结构的防窥膜5,来实现光线的汇聚,从而使得视角变小,显示亮度增强;并且对非正视区内的吸光结构52中远离正视区的一侧表面的反射层521进行破坏,使其吸收造成显示面板3的显示区周边白光的大角度光线,以达到更优的防窥视角。参考图18,图18为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窥膜5设置于显示面板3上时,显示面板3的透过率视角的变化示意图(也可称为透过率视角的归一化)。由图18可以看出,显示面板3的正面位置的透过率最高,当用户的视角为正面视角时(例如正面视角为0°),此时,显示面板3的透过率为100%,用户的正面视角所观看的画面最清晰;而-20°~-80°或者20°~80°为用户的左右视角或上下视角,当用户的视角逐渐增大时,也即用户的视角逐渐远离显示面板3的正面位置,此时,用户所观看到的显示面板3的画面逐渐模糊,在-80°或80°的位置处,显示面板3的透过率为0,即当用户的视角处于-80°或80°的位置时,几乎看不到显示面板3的所显示的画面,从而达到防窥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防窥膜,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黑矩阵,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透明介质层,位于所述衬底上;所述透明介质层靠近所述衬底的表面设置有向远离所述衬底一侧凹陷的,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
多个吸光结构,用于吸收照射至所述吸光结构的光线;所述吸光结构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衬底相接触;所述吸光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垂直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衬底上的垂直投影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所述防窥膜具有正视区和非正视区;
所述吸光结构包括吸光层和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吸光层的表面相接触;
在所述正视区内的所述吸光结构,所述反射层包覆所述吸光层的表面;
在所述非正视区内的所述吸光结构中,所述吸光层靠近所述正视区的一侧表面被所述反射层覆盖,远离所述正视区的一侧表面被所述反射层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光结构的纵向截面具有预设图形,所述预设图形与所述衬底相接触的边为第一边,所述第一边具有长度L1;所述预设图形远离所述第一边的部分中,沿第一方向具有最大长度Lmax;Lmax>L1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衬底以及所述黑矩阵的线宽平行;所述纵向截面与所述衬底垂直,且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结构为半球状,且所述预设图形中除了所述第一边以外的轮廓为圆弧形;
所述黑矩阵在所述衬底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吸光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垂直投影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吸光结构呈阵列排布,相邻两个所述吸光结构之间的间距L的范围为50um~300u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预设中心;
多个所述吸光结构包括多个排列组;多个所述排列组沿远离所述预设中心的方向依次排布于所述预设中心周边;
每个排列组中的所述吸光结构与所述预设中心的距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排列组之间的间距相同;
同一所述排列组中,相邻两个吸光结构的间距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图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上底为所述第一边。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预设中心;
多个所述吸光结构的高度在沿远离所述预设中心的方向逐渐增高。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窥膜;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靠近所述防窥膜一侧的透明基底,所述透明基底为所述防窥膜的衬底。
CN202010405438.3A 2020-05-14 2020-05-14 防窥膜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458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05438.3A CN111458923B (zh) 2020-05-14 2020-05-14 防窥膜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05438.3A CN111458923B (zh) 2020-05-14 2020-05-14 防窥膜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8923A CN111458923A (zh) 2020-07-28
CN111458923B true CN111458923B (zh) 2023-06-02

Family

ID=71685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05438.3A Active CN111458923B (zh) 2020-05-14 2020-05-14 防窥膜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89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5694A (zh) * 2021-01-18 2021-04-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CN114966928B (zh) * 2022-05-31 2024-02-09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防窥膜及其制备方法和拼接面板
CN115657365A (zh) * 2022-10-28 2023-01-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及其防窥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32681A (ja) * 2010-04-30 2011-11-17 Nippon Zeon Co Ltd プライバシー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132985A (ja) * 2010-12-20 2012-07-1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ルーバー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液晶パネル、表示機器、及び、携帯端末
CN205450328U (zh) * 2015-12-25 2016-08-10 深圳市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
CN105842830A (zh) * 2016-03-18 2016-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169948A (zh) * 2018-01-23 2018-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508509A (zh) * 2018-04-12 2018-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膜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109445173A (zh) * 2019-01-02 2019-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膜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
CN109709738A (zh) * 2017-10-20 2019-05-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7013A (zh) * 2017-03-17 2017-05-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89628B (zh) * 2019-06-28 2023-01-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412809A (zh) * 2019-08-01 2019-1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器件、显示装置和防窥方法
CN110764173A (zh) * 2019-10-30 2020-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结构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32681A (ja) * 2010-04-30 2011-11-17 Nippon Zeon Co Ltd プライバシー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132985A (ja) * 2010-12-20 2012-07-1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ルーバー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液晶パネル、表示機器、及び、携帯端末
CN205450328U (zh) * 2015-12-25 2016-08-10 深圳市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片
CN105842830A (zh) * 2016-03-18 2016-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709738A (zh) * 2017-10-20 2019-05-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8169948A (zh) * 2018-01-23 2018-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508509A (zh) * 2018-04-12 2018-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膜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109445173A (zh) * 2019-01-02 2019-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窥膜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8923A (zh)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8923B (zh) 防窥膜及显示装置
KR101671875B1 (ko) 가요성 기판과 중첩되는 타일 디스플레이
JP5093717B2 (ja) 光学素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照明光学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WO2018126711A1 (zh) 防窥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控制防窥组件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9950285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117131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dispersion and non-dispersion areas
CN11156456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05649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687715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024765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20190181383A1 (en) Display backpl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back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20093690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36037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694495B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215933642U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90372054A1 (en) Display scre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display screen
CN210516727U (zh) 透明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CN115377320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526043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DAM pattern with trench
JP2023516241A (ja) 受動表示領域を有するディスプレイ
WO2024021053A1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1341810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23262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40099111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20200059551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커버 윈도우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