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2796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2796B
CN115942796B CN202310186127.6A CN202310186127A CN115942796B CN 115942796 B CN115942796 B CN 115942796B CN 202310186127 A CN202310186127 A CN 202310186127A CN 115942796 B CN115942796 B CN 1159427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roof
peep
organic light
emit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861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42796A (zh
Inventor
周婷
王海亮
李静
穆琦
吴来弟
黄添钧
袁海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861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427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42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2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42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27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具体涉及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和像素单元,多个子像素中至少一个子像素为防窥子像素,防窥子像素包括正常显示部和防窥部,防窥部的至少相对两侧设有正常显示部,正常显示部和防窥部分别包括显示有机发光层、显示滤色层、防窥有机发光层和防窥滤色层,防窥有机发光层与显示有机发光层和显示滤色层的颜色相同,防窥滤色层与显示滤色层的颜色不同,且防窥滤色层与显示滤色层相接;在正常模式下,显示有机发光层和防窥有机发光层同时发光或同时不发光;在防窥模式下,显示有机发光层和防窥有机发光层中的一者发光,另一者不发光。通过切换防窥有机发光层和显示有机发光层的发光状态,可一键切换防窥模式和正常显示模式。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具有轻薄、可实现弯曲、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色域广等优点,正越来越多地用在电视、手机、笔记本等电子设备中。
发光二极管主动发光的特性使OLED显示面板具有更宽的视角,可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但有时用户也希望显示面板的视角可调小,从而有效保护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以避免屏幕信息外泄造成的商业损失或尴尬;但目前现有的防窥显示面板在正常显示和防窥显示之间存在切换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在正常显示和防窥显示之间一键切换,使得切换方式更加简单方便。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和形成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包括多个子像素,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为防窥子像素,所述防窥子像素包括:
正常显示部,所述正常显示部包括显示有机发光层和显示滤色层,所述显示滤色层设于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防窥部,所述防窥部的至少相对两侧设有所述正常显示部,所述防窥部包括防窥有机发光层和防窥滤色层,所述防窥滤色层设于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与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所发出的颜色相同,所述防窥滤色层与所述显示滤色层的颜色不同,所述显示滤色层允许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和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的光线通过,且所述防窥滤色层与所述显示滤色层相接;
其中,在正常模式下,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和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同时发光或同时不发光;
在防窥模式下,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和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中的一者发光,另一者不发光。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正常显示部环绕所述防窥部设置,且所述正常显示部与所述防窥部相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所述显示滤色层和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呈蓝色,所述防窥滤色层呈红色;或
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所述显示滤色层和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呈红色,所述防窥滤色层呈蓝色。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所述防窥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颜色不同,且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与所述防窥子像素中的显示滤色层的颜色均不相同;
其中,所述防窥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在同一列上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防窥子像素的相邻列,且与所述防窥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相对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防窥滤色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部;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滤色层的内部。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防窥滤色层与所述防窥滤色层相同颜色的子像素同层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正常显示部和所述防窥部均还包括有阳极和阴极;
所述正常显示部的阳极设于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正常显示部的阴极设于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所述防窥部的阳极设于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防窥部的阴极设于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防窥部的阳极与所述正常显示部的阳极相互独立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正常显示部和所述防窥部的阴极相互连接以形成整面电极。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防窥部的阳极相互连接。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主板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主板连接。
本申请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中包括多个子像素,至少一个子像素为防窥子像素,该防窥子像素包括有正常显示部和防窥部,在防窥部中设有防窥有机发光层和防窥滤色层,在正常显示部中设有显示有机发光层和显示滤色层,显示有机发光层、防窥有机发光层和显示滤色部的颜色相同,并其与防窥滤色层的颜色不同。其中,通过显示有机发光层和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同时发光或同时不发光来实现正常显示;通过显示有机发光层和防窥有机发光层中的一者发光,另一者不发光,来实现防窥显示。本申请方案通过切换显示有机发光层和防窥有机发光层的发光状态,进而切换正常模式和防窥模式,切换方式更加简单方便。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三提供的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三提供的在正常模式下的出光方向。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三提供的在防窥模式下防窥有机发光层的出光方向。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三提供的在防窥模式下显示有机发光层的出光方向。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提供的不同颜色的滤色部的穿透频谱。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三提供的正常显示部的显示滤色层为红色,防窥滤色层为蓝色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中B-B’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的形成红色滤色层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的形成绿色滤色层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的形成蓝色滤色层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的形成各子像素中的有机发光部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提供的防窥部两侧设有正常显示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4中C-C’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提供的在正常模式下的出光方向。
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提供的在防窥模式下防窥有机发光层的出光方向。
图1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提供的在防窥模式下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和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的出光方向。
图1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主板与显示面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衬底基板;2、像素单元;20、子像素;20a、防窥子像素;20b、第一子像素;20c、第二子像素;21、正常显示部;21a、第一正常显示部;21b、第二正常显示部;211、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2、显示滤色层;212a、第一显示滤色层;212b、第二显示滤色层;22、防窥部;221、防窥有机发光层;222、防窥滤色层;23、阳极;24、阴极;25、封装层;251、第一无机封装层;252、有机封装层;253、第二无机封装层;3、像素界定层;4、驱动电路层;100、显示面板;200、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装配”、“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其包括有衬底基板1和形成于衬底基板1上的多个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2。
举例而言,衬底基板1可为采用玻璃制作而成的刚性基板,但不限于此,也可为采用聚酰亚胺(Polyimid,简称PI)等材料制作而成的柔性基板,也就是说,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不限于为刚性不可弯折的面板,也可为柔性可弯折的面板。
该多个像素单元2在衬底基板1上沿行方向和列方向上依次间隔排布,每个像素单元2包括有多个子像素20;其中,多个子像素20中的至少一个子像素20为防窥子像素20a,该防窥子像素20a包括有正常显示部21和防窥部22,该防窥部22的至少相对两侧设有该正常显示部2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该正常显示部21环绕该防窥部22设置,且该正常显示部21与防窥部22两者相接。
其中,参见图2和图3所示,正常显示部21包括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和显示滤色层212,显示滤色层212设于显示有机发光层211远离衬底基板1的一侧。防窥部22包括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和防窥滤色层222,该防窥滤色层222设于防窥有机发光层221远离衬底基板1的一侧,防窥有机发光层221与显示有机发光层211所发出的光线颜色相同,防窥滤色层222与显示滤色层212的颜色不同,显示滤色层212允许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的光线通过,当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均通过显示滤色层212时,光线变亮,增加显示亮度,防窥有机发光层221能对显示滤色层212的光亮进行补充。此外,防窥滤色层222与显示滤色层212相接,以避免光从防窥滤色层222和显示滤色层212的空隙漏出,保证正常模式和防窥模式的正常切换。
示例地,防窥滤色层222采用方形结构,该显示滤色层212采用回形结构,显示滤色层212的内边缘与防窥滤色层222的外边缘相接,以避免产生漏光的问题,且也保证防窥模式和正常显示模式之间的正常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该显示滤色层212和防窥滤色层222是只能透过与之对应颜色的光;例如:显示滤色层212为蓝色,防窥滤色层222为红色,那么显示滤色层212只允许蓝光透过,防窥滤色层222只允许红光透过,而不允许其他颜色的光透过,采用其它颜色也一样。
此外,防窥有机发光层221与显示有机发光层211所发出的颜色相同,能够在同时出光时,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对显示有机发光层211补充出光量,保证正常出光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所发出的光均为蓝色,由于蓝色的发光效率较低,通过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对显示有机发光层211所发出的光线进行补充,确保显示滤色层212的出光量,进而确保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另,采用颜色相同的光能够在同时发光时,避免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发出的光与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发出的光之间产生混色的问题。
进一步地,该显示滤色层212与显示有机发光层211相对应,且该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该显示滤色层212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内,保证显示滤色层212的吸收效果,进而显示的更亮。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该防窥滤色层222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内,以避免漏光。
示例地,该显示滤色层212的内边缘与显示有机发光层211的内边缘不重叠,且显示滤色层212的内边缘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更加靠近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相应地,防窥滤色层222的外边缘与防窥有机发光层221的外边缘不平齐,防窥滤色层222的外边缘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更加靠近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
更进一步地,在正常模式下,该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和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同时发光或同时不发光。
可以理解的是,参见图4所示,当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和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同时发光时,由于防窥滤色层222与显示有机发光层211的颜色不同;因此,显示有机发光层211所发出的光有部分被防窥滤色层222过滤掉无法用于显示;并且,该防窥有机发光层221设于该显示有机发光层211的中间,且该防窥有机发光层221与显示有机发光层211的出光颜色相同;当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发光时,其可以向两侧的显示滤色层212补充相应颜色的出光量,保证斜向大视角下的出光量正常,进而保证大视角下显示正常,确保信息的读取,实现正常显示。
相应地,当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和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同时不发光时,即当不需要该防窥子像素20a参与混色时,将防窥子像素20a中的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和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同时关闭,利用其余子像素20进行混色,以进行正常显示。
参见图5和图6所示,在防窥模式下,当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和防窥有机发光层221中的一者发光,另一者不发光。
可以理解的是,参见图6所示,在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发光,防窥有机发光层221不发光时,该显示有机发光层211所发出的光有一部分通过显示滤色层212透过发光,剩余部分被防窥滤色层222遮挡,使得显示滤色层212的出光量减少,使得大视角显示异常,干扰大视角下的信息读取,影响大视角下观看效果,进而实现防窥。
相应地,参见图5所示,显示有机发光层211不发光,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发光时,利用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发出的光从显示滤色层212处出光,减少了显示滤色层212的出光量,使得在大视角下出光量减少,进而使得大视角显示异常,干扰大视角下信息读取,进而实现防窥。
这样,本申请通过切换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和防窥有机发光层221的发光状态,进而切换正常显示模式和防窥显示模式,切换方式更加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参见图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像素单元2包括有三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子像素20:分别为第一子像素20b、第二子像素20c和上述的防窥子像素20a。其中,第一子像素20b、第二子像素20c和防窥子像素20a所发出的光颜色不同,且该防窥子像素20a包括上述提及的正常显示部21和防窥部22。
示例地,第一子像素20b的显示滤色部呈红色,第二子像素20c的显示滤色部呈绿色。防窥子像素20a包括正常显示部21和防窥部22,该正常显示部21环绕该防窥部22设置,在正常显示部21中,显示滤色层212、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呈蓝色;在防窥部22中,防窥滤色层222呈红色,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呈蓝色。此外,该正常显示部21的中心和防窥部22的中心位于同一中心线上。并且,该防窥有机发光层221的中心与防窥滤色层222的中心位于同一中心线上,以使得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向两侧所发出的出光量相同。
其中,在正常显示模式时,该防窥子像素20a斜视大视角下所看到的颜色为蓝色(均发光时)或黑色(均不发光时),在同时发光时,该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向两侧的显示滤色部提供补充出光量,以保证斜视视角的出光量,进而保证大视角下的出光量正常,斜视正常。在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发光,防窥有机发光层221不发光时,防窥模式打开,使得显示滤色层212的出光量减少,使得整个显示面板100的出光量减少,使得大视角显示异常,干扰大视角下的信息读取,影响大视角下观看效果,进而使得显示面板100的斜视视效发黄;在显示有机发光层211不发光,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发光时,防窥模式打开,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发出的光从显示滤色层212透出,但由于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发出的光较少,因此,使得显示面板100的斜视视效为蓝色偏淡。
可以理解的是,该显示滤色层212和防窥滤色层222相接可以避免光从显示滤色层212与防窥滤色层222之间漏出,进而保证防窥模式和正常模式之间的切换。
值得一提的是,参见图7所示,红色的滤色层和蓝色的滤色层在相同波长下其色阻穿透率是不同的,并且在一定波长下,两者的穿透率均为0,即均无光穿过。例如:蓝色的滤色层和红色的滤色层在450nm波长下,蓝色滤色层和红色滤色层的穿透率分别为0.75和0;蓝色滤色层和红色滤色层在570nm波长下,蓝色滤色层和红色滤色层的穿透率均为0,蓝色滤色层和红色滤色层在650nm波长下,蓝色滤色层和红色滤色层的穿透率分别为0和0.9。通过两者在不同波长下的穿透率不同,能够保证蓝光无法从红色的防窥滤色层222中漏出,能够达到很好的防穿透效果,进而保证实现防窥效果,因此,该正常显示部21和防窥部22分别采用蓝色和红色设置。
也即,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和图9所示,该正常显示部21和防窥部22的颜色可以互换,也就是正常显示部21为红色,防窥部22为蓝色。对应的,显示有机发光层211、防窥有机发光层221、显示滤色层212均呈红色,而防窥滤色层222为蓝色。此外,该第一子像素20b呈绿色,第二子像素20c呈蓝色。
进一步地,该防窥子像素20a和第二子像素20c在同一列上依次排列,第一子像素20b位于第二子像素20c和防窥子像素20a的相邻列,且该第一子像素20b与防窥子像素20a和第二子像素20c相对设置,能缩减子像素20所占的空间,由于防窥子像素20a、第一子像素20b和第二子像素20c之间具有对应位置,能提高混色纯度,进而保证出光的纯度。
示例地,该防窥子像素20a远离第二子像素20c的边线与第一子像素20b的边缘线相平齐,第二子像素20c远离防窥子像素20a的边线与第一子像素20b另一边缘线相平齐,第二子像素20c远离第一子像素20b的边缘线与防窥子像素20a的边缘线相平齐,以保证混光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防窥子像素20a中的防窥滤色层222与防窥滤色层222相同颜色的子像素20同层设置。
应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同层设置”指的是采用同一成膜工艺形成用于形成特定图形的膜层,然后利用同一掩模板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的层结构。即一次构图工艺对应一道掩模板(mask,也称光罩)。根据特定图形的不同,一次构图工艺可能包括多次曝光、显影或刻蚀工艺,而形成的层结构中的特定图形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这些特定图形还可能处于不同的高度或者具有不同的厚度,从而简化制作工艺,节省制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示例地,该防窥滤色层222为红色时,第一子像素20b呈红色、第二子像素20c呈绿色以及防窥子像素20a的显示滤色层212为蓝色;其中,防窥滤色层222与第一子像素20b中的显示滤色层212同层设置。也就是说,制备第一子像素20b中的显示滤色层212时就制备防窥部22中的防窥滤色层222。
另一种示例地,该防窥滤色层222为蓝色时,第一子像素20b呈绿色、第二子像素20c呈蓝色以及防窥子像素20a的显示滤色层212为红色;其中,防窥滤色层222与第二子像素20c中的显示滤色层212同层设置。也就是说,制备第二子像素20c中的显示滤色层212时就制备防窥部22中的防窥滤色层222。
进一步地,该显示面板100采用COE技术,即:在发光二极管的出光侧形成上述显示滤色层212,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邻滤色层之间不采用黑矩阵(BM)设计。但为了避免混色问题,在制作显示滤色层212时,红色滤色层和蓝色滤色层重叠设置。因为红色滤色层和蓝色滤色层之间的穿透率相反,所以采用红色和蓝色滤色层叠加的方式能够起到很好的防透作用。
举例说明:当第一子像素20b呈红色、第二子像素20c呈绿色、防窥子像素20a中的显示滤色层212呈蓝色以及防窥子像素20a中的防窥滤色层222呈红色时。首先,参见图10所示,在有机发光层的出光侧依次经过涂布、固化以及图案化处理获得第一子像素20b中的红色滤色层和防窥部22中的防窥滤色层222,预留第二子像素20c的绿色滤色层的开口区以及预留防窥子像素20a中正常显示部21的显示滤色层212的开口区,并且在非开口区处也涂布有一层红色滤色层;其次,参见图11所示,在通过涂布、固化以及图案化处理获得第二子像素20c中的绿色滤色层;然后,参见图12所示,通过涂布、固化以及图案化处理获得防窥子像素20a正常显示部21中的显示滤色层212,并且在非开口区中涂布有一层蓝色滤色层,该蓝色滤色层与红色滤色层重叠;也就是说,在非开口区处,采用红色和蓝色滤色层叠加的方式可以避免相邻子像素20之间发生混色的问题,进而保证显示正常;此外,通过该红色和蓝色滤色层叠加的方式可以省去COE的黑矩阵(BM)制程以及相应的光罩(mask),进而节省生产制造成本。
更进一步地,参见图3所示,正常显示部21和防窥部22还均包括依次堆叠形成的阳极23和阴极24。
其中,该正常显示部21的阳极23设于显示有机发光层211靠近衬底基板1的一侧,正常显示部21的阴极24设于显示有机发光层211远离衬底基板1的一侧;防窥部22的阳极23设于防窥有机发光层221靠近衬底基板1的一侧,防窥部22的阴极24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221远离衬底基板1的一侧。
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和防窥有机发光层221中的阳极23相互间隔设置,该显示有机发光层211与防窥有机发光层221之间相互独立驱动,可以控制其发光状态,进而使得在正常显示模式和防窥显示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值得一提的是,阳极23可以采用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 (IZO)、氧化锌(ZnO)或氧化铟(In2O3)等材料制成。
此外,参见图3所示,由于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和防窥有机发光层221的发光颜色相同,因此该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和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可以采用同一掩膜板的不同开口进行蒸镀,减少制程,进而减少了生产制造成本。
正常显示部21中的阴极24可在形成显示有机发光层211之后形成,并与显示有机发光层211接触;防窥部22中的阴极24可在形成防窥有机发光层221之后形成,并与防窥有机发光层221接触。其中,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和防窥有机发光层221的阴极24可相互连接以形成整面电极,以降低加工成本。阴极24可以采用金属阴极24,例如,Ag和Mg的混合物。
应当理解的是,正常显示部21和防窥部22还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空穴注入层与阳极23接触,电子注入层与阴极24接触,但不限于此,发光二极管也可以仅包括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或是其他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进一步地,该防窥部22中的阳极23可以采用单点位、多点位设计,也可以是点状或线状导通。
多个防窥部22中的阳极23相互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既可以是整个显示面板100中的所有防窥部22中的阳极23相互连接,以达到共同开启和共同关闭的方式,切换方式简单,且减少了生产制造成本。也可以是一块区域中防窥部22中的阳极23连接,以达到这一块区域中的防窥有机发光层同时开启和同时关闭的方式。
此外,也可以是一个防窥部22中的阳极23之间相互独立,进而可以单独调控一个像素单元2中的阳极23,调控方式更加精准。
更进一步地,参见图3所示,该像素单元2还包括封装层25,封装层25位于阴极24和显示滤色层212之间。封装层25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无机封装层251、有机封装层252和第二无机封装层253,第一无机封装层251位于该阴极24远离衬底基板1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无机封装层25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253的材料包括氧化硅类、氮化硅类、氮氧化硅类、氧化铝类中的至少一种材料。第一无机封装层25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253用于隔绝外界环境中的水和氧,保护发光二极管。
此外,有机封装层252可以包括环氧树脂、派瑞林(Parylene)等。
值得一提的是,该第一无机封装层251、有机封装层252以及第二无机封装层253位于发光二极管的出光侧。
其中,在制作显示面板100时,先形成第一无机封装层251,第一无机封装层251的厚度为1000 Å至10000Å,例如,第一无机封装层251的厚度为1000Å、2000Å、3000Å、4000Å、5000Å、6000Å、7000Å、8000Å、9000Å、10000Å;再在第一无机封装层251上形成有机封装层252,有机封装层252的厚度在6μm至14μm,例如:6μm、7μm、8μm、9μm、10μm、11μm、12μm、13μm、14μm。然后,在有机封装层252上形成第二无机封装层253,该第二无机封装层253的厚度可以与第一无机封装层251的厚度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参见图3所示,该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设于衬底基板1上的像素界定层3和驱动电路层4,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和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均设于该像素界定层3远离衬底基板1的一侧,并通过该像素界定层3间隔该显示有机发光层211和防窥有机发光层221,防止混光。此外,该驱动电路层4可先于像素界定层3形成在衬底基板1上,该驱动电路层4可包括薄膜晶体管、走线等电路结构,以用于驱动上述提到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其中,该像素界定层3可采用PI等材料制作而成。
实施例二
参见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防窥部2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正常显示部21a和第二正常显示部21b。
其中,参见图15所示,第一正常显示部21a和第二正常显示部21b分别设有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和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防窥部22设有防窥有机发光层221,该防窥有机发光层221设于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和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之间。防窥有机发光层221、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和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所发出的颜色相同,能够在同时出光时,对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和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补充出光量;且采用颜色相同能够避免在同时发光时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对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或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产生混色的问题。
其次,参见图15所示,正常显示部21设有第一显示滤色层212a和第二显示滤色层212b,防窥部22中的滤色层设有防窥滤色层222,该防窥滤色层222设于第一显示滤色层212a和第二显示滤色层212b之间,并与第一显示滤色层212a和第二显示滤色层212b连接,该防窥滤色层222与第一显示滤色层212a和第二显示滤色层212b的颜色不同,该第一显示滤色层212a和第二显示滤色层212b与防窥有机发光层221、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和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的颜色相同。
且,该第一显示滤色层212a与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相对应,第二显示滤色层212b与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相对应,防窥滤色层222与防窥有机发光层221相对应。
举例而言,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该第一显示滤色层212a在衬底基板1的正投影内部;相应地,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和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显示滤色层212b和防窥滤色层222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的内部。
进一步地,参见图16所示,在正常模式下,该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和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同时发光或同时不发光。
可以理解的是,参见图16所示,当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和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同时发光时,由于防窥滤色层222与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和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的颜色不同;因此,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所发出的光有部分被防窥滤色层222过滤掉无法用于显示,而该防窥有机发光层221设于该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和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的中间,且该防窥有机发光层221与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和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的出光颜色相同;当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发光时,其可以向两侧的第一显示滤色层212a和第二显示滤色层212b补充出光量,保证斜向大视角下的出光量正常,进而保证大视角下显示正常,确保信息的读取,实现正常显示。
相应地,当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和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同时不发光时,即当不需要该子像素20参与混色时,将该子像素20中的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和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同时关闭,利用其余子像素20进行混色,以进行正常显示。
更进一步地,参见图17和图18所示,在防窥模式下,当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和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发光,防窥有机发光层221不发光,或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和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不发光,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发光。
可以理解的是,参见图18所示,在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和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发光,防窥有机发光层221不发光时,该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和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所发出的光有一部分通过第一显示滤色层212a和第二显示滤色层212b透过发光,剩余部分被防窥滤色层222遮挡,使得第一显示滤色层212a和第二显示滤色层212b的出光量减少,使得大视角显示异常,干扰大视角下信息读取,进而实现防窥。
相应地,参见图17所示,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和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不发光,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发光时,利用防窥有机发光层221发出的光从第一显示滤色层212a和第二显示滤色层212b处出光,减少了第一显示滤色层212a和第二显示滤色层212b的出光量,使得在大视角下出光量减少,进而使得大视角显示异常,干扰大视角下信息读取,进而实现防窥。
本申请通过切换第一显示有机发光层211a、第二显示有机发光层211b和防窥有机发光层221的发光状态,进而切换正常显示模式和防窥显示模式,防窥和正常显示模式之间的切换更加简单。
其余结构,请参照实施例一所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三
参见图19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0和主板200,主板200与显示面板100连接,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00显示画面。显示面板100包括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公开的显示面板100,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考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
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 “一些实施例”、“示例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故但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申请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和形成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包括多个子像素,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为防窥子像素,所述防窥子像素包括:
正常显示部,所述正常显示部包括显示有机发光层和显示滤色层,所述显示滤色层设于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防窥部,所述防窥部的至少相对两侧设有所述正常显示部,所述防窥部包括防窥有机发光层和防窥滤色层,所述防窥滤色层设于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与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所发出的颜色相同,所述防窥滤色层与所述显示滤色层的颜色不同,所述显示滤色层允许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和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的光线通过,且所述防窥滤色层与所述显示滤色层环绕相接;
其中,在正常模式下,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和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同时发光或同时不发光;
在防窥模式下,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不发光和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发光;
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所述显示滤色层和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呈蓝色,所述防窥滤色层呈红色;或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所述显示滤色层和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呈红色,所述防窥滤色层呈蓝色;
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所述防窥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颜色不同,且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与所述防窥子像素中的显示滤色层的颜色均不相同;
其中,所述防窥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在同一列上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防窥子像素的相邻列,且与所述防窥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相对设置;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界定层,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和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均设于所述像素界定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的底部高于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常显示部环绕所述防窥部设置,且所述正常显示部与所述防窥部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防窥滤色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部;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滤色层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滤色层与所述防窥滤色层相同颜色的子像素的滤色层同层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常显示部和所述防窥部均还包括有阳极和阴极;
所述正常显示部的阳极设于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正常显示部的阴极设于所述显示有机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所述防窥部的阳极设于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防窥部的阴极设于所述防窥有机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防窥部的阳极与所述正常显示部的阳极相互独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常显示部和所述防窥部的阴极相互连接以形成整面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防窥部的阳极相互连接。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主板连接。
CN202310186127.6A 2023-03-01 2023-03-0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59427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86127.6A CN115942796B (zh) 2023-03-01 2023-03-0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86127.6A CN115942796B (zh) 2023-03-01 2023-03-0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2796A CN115942796A (zh) 2023-04-07
CN115942796B true CN115942796B (zh) 2023-06-30

Family

ID=86556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86127.6A Active CN115942796B (zh) 2023-03-01 2023-03-01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4279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6199B (zh) * 2021-12-31 2024-04-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172425A (zh) * 2022-07-12 2022-10-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5273661A (zh) * 2022-07-12 2022-11-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377154A (zh) * 2022-08-02 2022-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633522A (zh) * 2022-09-26 2023-01-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5528193B (zh) * 2022-09-30 2023-07-2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2796A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2514274A (ja) 表示基板、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CN102577610B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US20060187155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rendering images thereof
CN11584319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94282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206558B (zh) 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626135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942814B (zh) 显示装置
WO2021098133A1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US20220093690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88461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322195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6056514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19803002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58172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942796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91585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942828A (zh) 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623437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60061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95586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01802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20368984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9802999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867316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