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6514B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6514B
CN116056514B CN202211699032.6A CN202211699032A CN116056514B CN 116056514 B CN116056514 B CN 116056514B CN 202211699032 A CN202211699032 A CN 202211699032A CN 116056514 B CN116056514 B CN 1160565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yer
peep
pixel area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990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56514A (zh
Inventor
周婷
王海亮
李静
穆琦
吴来弟
黄添钧
袁海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990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65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6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6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56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65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09F9/3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be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形成的衬底基板、驱动电路层、像素定义层、发光层和遮光层,像素定义层包括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区和第三像素区,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区和第三像素区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形状及大小相同,第一像素区和第二像素区部分重叠形成防窥像素区,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在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区和第三像素区,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部分堆叠形成防窥发光单元,遮光单元遮挡防窥发光单元的正向出光实现防窥功能。由于多个像素区形状及大小相同,多个发光单元共用一套掩膜版进行蒸镀,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因具有轻薄、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色域广等优点,在显示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高。
有机发光二极管主动发光的特性使OLED显示面板具有更宽的视角,视角一般可达到170度,但人们在享受大视角带来视觉体验的同时,有时也希望显示面板的视角可调小,从而有效保护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以避免屏幕信息外泄而造成的商业损失或尴尬。
现有的防窥显示面板,通过防窥膜防窥,不需要防窥功能时,只能撕离防窥膜,开关防窥功能不方便。为了解决开关防窥功能不方便的问题,一些显示面板中设置有防窥像素,防窥像素开启后,正视时,显示面板可正常显示,斜视时,防窥像素的出光干扰显示像素的光,实现斜视时防窥。然而,防窥像素和显示像素需要采用不同的精细金属掩模版(FineMetal Mask,FMM)进行蒸镀,导致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以实现防窥像素以及不同颜色的显示像素采用同一精细金属掩模版蒸镀,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和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像素定义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区和第三像素区,所述第一像素区、所述第二像素区和所述第三像素区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形状及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像素区和所述第二像素区部分重叠,且重叠的部分定义为防窥像素区;
发光层,包括不同颜色的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像素区,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像素区,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三像素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一部分堆叠在所述防窥像素区,以形成为防窥发光单元;
遮光层,形成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遮光层包括遮光单元,所述防窥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红色显示发光部和红色防窥发光部,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绿色显示发光部和绿色防窥发光部,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包括蓝色显示发光部;
所述红色显示发光部位于所述第一像素区中除了所述防窥像素区之外的非重叠区;
所述绿色显示发光部位于所述第二像素区中除了所述防窥像素区之外的非重叠区;
所述红色防窥发光部和所述绿色防窥发光部堆叠在所述防窥像素区,以形成所述防窥发光单元。
可选的,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沿行方向和列方向上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在所述行方向上依次设置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阳极层和阴极层,所述阳极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与所述像素定义层之间,所述阳极层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阳极,所述阴极层形成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所述第一像素区、所述第二像素区及所述第三像素区均具有与所述阳极对应的像素开口;
所述红色显示发光部、所述绿色显示发光部、所述蓝色显示发光部、所述防窥发光单元分别通过一所述像素开口与所述阳极一一对应连接,且所有所述防窥发光单元对应的所述阳极相互连接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阳极层和阴极层,所述阳极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与所述像素定义层之间,所述阳极层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阳极,所述阴极层形成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所述第一像素、所述第二像素区及所述第三像素区均具有与所述阳极对应的像素开口;所述红色显示发光部、所述绿色显示发光部、所述蓝色显示发光部、所述防窥发光单元分别通过一所述像素开口与所述阳极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防窥发光单元对应的所述阳极相互独立设置;
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防窥驱动晶体管,所述防窥发光单元对应的所述阳极与所述防窥驱动晶体管一一对应连接。
可选的,所述发光层还包括第四发光单元,所述第四发光单元为蓝色防窥发光部,所述红色防窥发光部、所述绿色防窥发光部和所述蓝色防窥发光部堆叠形成所述防窥发光单元。
可选的,当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防窥驱动晶体管,所述防窥发光单元对应的所述阳极一一对应与所述防窥驱动晶体管连接时,所述遮光单元包括依次形成的第一电极、变色结构层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阴极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变色结构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色阻层和减反层,所述遮光层还包括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和所述遮光单元同层设置,所述封装层形成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遮光单元形成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色阻层形成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所述红色色阻、所述绿色色阻和所述蓝色色阻与所述红色显示发光部、所述绿色显示发光部、所述蓝色显示发光部一一对应,所述黑矩阵设置在所述红色色阻、所述绿色色阻和所述蓝色色阻周围,所述减反层形成在所述色阻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驱动电路层;
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形成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区和第三像素区,所述第一像素区、所述第二像素区和所述第三像素区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形状及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像素区和所述第二像素区部分重叠,且重叠的部分定义为防窥像素区;
在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形成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通过平移掩模版一一对应形成在所述第一像素区、所述第二像素区和所述第三像素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一部分堆叠在所述防窥像素区,以形成为防窥发光单元;
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形成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包括多个遮光单元,所述防窥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主板,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
本申请公开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显示面板的像素定义层包括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区和第三像素区,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区和第三像素区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形状及大小相同,第一像素区和第二像素区部分重叠,且重叠的部分定义为防窥像素区,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在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区和第三像素区,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部分堆叠形成防窥发光单元,遮光单元遮挡防窥发光单元的正向出光,从而可实现防窥功能。由于多个像素区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形状及大小相同,多个发光单元可通过平移掩膜版的方式,共用一套掩膜版进行蒸镀,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显示面板的防窥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四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衬底基板;200、驱动电路层;
310、阳极层;311、阳极;
320、像素定义层;321、第一像素区;322、第二像素区;323、第三像素区;324、防窥像素区;330、发光层;331、第一发光单元;3311、红色显示发光部;3312、红色防窥发光部;332、第二发光单元;3321、绿色显示发光部;3322、绿色防窥发光部;333、第三发光单元;334、防窥发光单元;335、第四发光单元;
340、阴极层;350、封装层;351、第一无机封装层;352、有机封装层;353、第二无机封装层;360、遮光层;361、遮光单元;3611、第一电极;3612、变色结构层;3613、第二电极;362、黑矩阵;370、色阻层;380、减反层;10、显示面板;20、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0、驱动电路层200、阳极层310、像素定义层320、发光层330、阴极层340和遮光层360。驱动电路层200设置在衬底基板100一侧。衬底基板100包括玻璃基板或聚酰亚胺(Pi)基板。阳极层310形成在驱动电路层20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阳极层310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阳极311。
像素定义层320形成在阳极层31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像素定义层320包括第一像素区321、第二像素区322和第三像素区323,第一像素区321、第二像素区322和第三像素区323在衬底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形状及大小相同,第一像素区321和第二像素区322部分重叠,且重叠的部分定义为防窥像素区324。
发光层330包括不同颜色的第一发光单元331、第二发光单元332和第三发光单元333,第一发光单元331位于第一像素区321,第二发光单元332位于第二像素区322,第三发光单元333位于第三像素区323。第一发光单元331的一部分与第二发光单元332的一部分堆叠在防窥像素区324,以形成为防窥发光单元334。第一发光单元331位于防窥像素区324以外部分、第二发光单元332位于防窥像素区324以外部分及第三发光单元333用于显示,为显示发光单元。
阴极层340形成在发光层33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遮光层360形成在发光层33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遮光层360包括遮光单元361,防窥发光单元334在衬底基板100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单元361在衬底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内。
参见图3所示,显示面板具有防窥模式,当防窥模式关闭时,显示发光单元正常显示,防窥发光单元334关闭,显示面板正视或斜视下均可清晰显示。当防窥模式开启时,防窥发光单元334开启,防窥发光单元334的正向出光被遮光单元361遮挡,显示发光单元的正向出光不受干扰,正视时显示面板可清晰显示;防窥发光单元334的斜向出光没有被遮光单元361遮挡,显示发光单元的斜向出光会与防窥发光单元334的斜向出光混光,斜视下显示面板不能清晰显示,从而可实现防窥功能。
为了减小防窥发光单元334对显示面板开口率的影响,防窥发光单元334会比显示发光单元设计得更小,此外不同颜色的第一发光单元331、第二发光单元332和第三发光单元333由不同的发光材料形成,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各不相同,第一发光单元331、第二发光单元332和第三发光单元333的大小也往往不同,因此第一发光单元331、第二发光单元332和第三发光单元333需要采用不同的掩膜版进行蒸镀,导致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大幅增加。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像素定义层320包括第一像素区321、第二像素区322和第三像素区323,第一像素区321、第二像素区322和第三像素区323在衬底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形状及大小相同,第一像素区321和第二像素区322部分重叠,且重叠的部分定义为防窥像素区324,第一发光单元331、第二发光单元332和第三发光单元333对应设置在第一像素区321、第二像素区322和第三像素区323,第一发光单元331和第二发光单元332部分堆叠形成防窥发光单元334,遮光单元361遮挡防窥发光单元334的正向出光,从而可实现防窥功能。由于多个像素区在衬底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形状及大小相同,多个发光单元可通过平移掩膜版的方式,共用一套掩膜版进行蒸镀,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
参见图1和图2所示,第一发光单元331包括红色显示发光部3311和红色防窥发光部3312,第二发光单元332包括绿色显示发光部3321和绿色防窥发光部3322,第三发光单元333包括蓝色显示发光部。红色显示发光部3311位于第一像素区321中除了防窥像素区324之外的非重叠区,绿色显示发光部3321位于第二像素区322中除了防窥像素区324之外的非重叠区。红色防窥发光部3312和绿色防窥发光部3322堆叠在防窥像素区324,以形成防窥发光单元334。
也就是说,第三发光单元333全部用作显示,第一发光单元331部分用作显示部分用作防窥,第二发光单元332同样部分用作显示部分用作防窥。
需要说明的是,像素定义层320具有通孔,发光单元通过通孔与阳极311相连接,像素区包括通孔区域,发光单元可全部位于通孔中,但不限于此,发光单元也可部分位于通孔中,具体可视情况而定。发光单元部分位于通孔中时,用于显示部分和用于防窥部分可连接在一起,也可以间隔设置以避免串扰。例如,红色显示发光部3311和红色防窥发光部3312分别全部位于各自对应的通孔中时,可形成红色显示发光部3311和红色防窥发光部3312间隔设置的结构。
在OLED显示面板中,形成蓝色发光单元的有机材料发光效率较低,形成红色发光单元和绿色发光单元的有机材料发光效率较高,蓝色发光单元通常会比红色发光单元和绿色发光单元设计得更大。
由于形成蓝色发光单元的有机材料发光效率较低,形成红色发光单元和绿色发光单元的有机材料发光效率较高,蓝色发光单元全部用作显示,红色发光单元和绿色发光单元均部分用作显示,这样设计可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偏。同时红色发光单元和绿色发光单元均部分用作防窥,红色发光单元和绿色发光单元部分堆叠形成防窥发光单元334,防窥发光单元334的光线为黄色光线,黄色光线实现防窥比红绿蓝单色光线防窥效果更好。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发光层330包括多个沿行方向和列方向上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在行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发光单元331、第二发光单元332和第三发光单元333。也就是说,第一发光单元331和第二发光单元332在同一像素单元中相邻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发光单元331和第二发光单元332可在同一像素单元中相邻设置,但不限于此,像素单元中,第一发光单元331和第二发光单元332也可位于第三发光单元333两侧,相邻两个像素单元中,第一发光单元331和第二发光单元332相邻设置,具体可视情况而定。
第一发光单元331和第二发光单元332在同一像素单元中相邻设置,方便控制防窥发光单元334在显示发光单元开启时开启,在显示发光单元关闭时关闭,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
参见图1和图2所示,第一像素区321、第二像素区322及第三像素区323均具有与阳极311对应的像素开口,红色显示发光部3311、绿色显示发光部3321、蓝色显示发光部、防窥发光单元334分别通过一像素开口一一对应与阳极311连接,所有防窥发光单元334对应的阳极311相互连接在一起。
当所有防窥发光单元334对应的阳极311相互连接在一起,控制所有防窥发光单元334同时开启或同时关闭方式更简单,可简化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发光层330还可包括第四发光单元335,第四发光单元335为蓝色防窥发光部,红色防窥发光部3312、绿色防窥发光部3322和蓝色防窥发光部堆叠形成防窥发光单元334。
当防窥发光单元334由红色防窥发光部3312、绿色防窥发光部3322和蓝色防窥发光部堆叠形成时,防窥发光单元334发出的光线为白光,白光实现防窥比红绿蓝单色光线及黄光防窥效果更好。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350,封装层350形成在阴极层34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遮光层360形成在封装层35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封装层350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351、有机封装层352和第二无机封装层353,第一无机封装层351形成在阴极层34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有机封装层352形成在第一无机封装层351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第二无机封装层353形成在有机封装层352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
封装层350形成在阴极层340和遮光层360之间,可防止有机发光材料形成的发光层330被水氧入侵而失效。遮光层360形成在封装层35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可增大遮光层360和发光层330之间距离,便于调节防窥发光单元334的出光角度。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色阻层370和减反层380。色阻层370形成在封装层35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色阻层370包括多个色阻,分别为红色色阻、绿色设置和蓝色色阻。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与红色显示发光部3311、绿色显示发光部3321、蓝色显示发光部一一对应。遮光层360还包括黑矩阵362,黑矩阵362和遮光单元361同层设置,黑矩阵362设置在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周围。减反层380形成在色阻层37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
为了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并实现一体黑效果,OLED显示面板通常都会采用偏光片(POL),偏光片能够有效降低外界环境光在屏幕上的反射强度。然而,偏光片的光透过率一般只有44%左右,为了达到更高的出光亮度,就需要提供更多的功耗。此外,偏光片厚度较大、材质脆,不利于动态弯折产品的开发。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减反层380,减反层380可降低外界环境光在屏幕上的反射强度。此外,减反层380还具有一定的阻隔效果,可保护OLED显示面板。采用减反层380降低外界环境光在屏幕上的反射强度,采用色阻层370阻隔外界光线及过滤显示发光单元出光,OLED显示面板的偏光片可以取消,不仅功能层的厚度将大大降低,而且能够将出光率从44%提高至80%,大大增加了出光亮度,由此OLED显示面板的功耗得以降低。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防窥发光单元334不同。
参见图4所示,红色显示发光部3311、绿色显示发光部3321、蓝色显示发光部、红色防窥发光部3312和绿色防窥发光部3322一一对应与阳极311连接,各防窥发光单元334对应的阳极相互独立设置。驱动电路层200包括多个防窥驱动晶体管,防窥发光单元334对应的阳极311一一对应与防窥驱动晶体管连接。也就是说,每个防窥发光单元334均可单独开启或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路层200包括显示驱动晶体管,每个像素单元中,红色显示发光部3311、绿色显示发光部3321及蓝色显示发光部各自对应与一显示驱动晶体管连接。
当防窥发光单元334对应的阳极311一一对应与防窥驱动晶体管连接,每个防窥发光单元334均可单独开启或关闭,方便控制防窥发光单元334在显示发光单元开启时开启,在显示发光单元关闭时关闭,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
参见图4所示,发光层330还包括第四发光单元335,第四发光单元335为蓝色防窥发光部,红色防窥发光部3312、绿色防窥发光部3322和蓝色防窥发光部堆叠形成防窥发光单元334。也就是说,防窥发光单元334发出的光线为白光。
遮光单元361包括依次形成的第一电极3611、变色结构层3612和第二电极3613,第一电极3611设置在阴极层34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第二电极3613设置在变色结构层3612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显示面板具有防窥模式,在防窥模式开启时,第一电极3611和第二电极3613之间施加有电压,变色结构层3612变成不透明并能够遮光,在防窥模式关闭时,变色结构层3612变成透明并能够透光。
在防窥模式开启时,遮光单元361能够遮光,在防窥模式关闭时,遮光单元361能够透光,这样设计,在关闭防窥模式时,防窥发光单元334可用作显示发光单元参与显示。防窥发光单元334参与显示的情况下,具有防窥发光单元334的显示面板和常规红绿蓝三色显示子像素的显示面板相比,开口率几乎没有损失。
实施例三
参见图5所示,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S100:在衬底基板100上形成驱动电路层200;
S200:在驱动电路层20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形成像素定义层320,像素定义层320包括第一像素区321、第二像素区322和第三像素区323,第一像素区321、第二像素区322和第三像素区323在衬底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形状及大小相同,第一像素区321和第二像素区322部分重叠,且重叠的部分定义为防窥像素区324;
S300:在像素定义层32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形成发光层330,发光层330包括第一发光单元331、第二发光单元332和第三发光单元333,第一发光单元331、第二发光单元332和第三发光单元333通过平移掩模版一一对应形成在第一像素区321、第二像素区322和第三像素区323,第一发光单元331的一部分与第二发光单元332的一部分堆叠在防窥像素区324,以形成为防窥发光单元334;
S400:在发光层33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形成遮光层360,遮光层360包括多个遮光单元361,防窥发光单元334在衬底基板100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单元361在衬底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内。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还可包括阳极层310、阴极层340、封装层350、色阻层370和减反层380。在步骤S200中,形成像素定义层320前,在驱动电路层20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形成阳极层310,阳极层31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阳极311,发光层330形成在阳极层31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阴极层340形成在发光层33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
在步骤S500中,形成遮光层360以前,在阴极层34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形成封装层350,在封装层350远离衬底基板100一侧形成遮光层360,遮光层360包括黑矩阵362和遮光单元361。色阻层370包括多个色阻,色阻位于黑矩阵362围成区域内。依次形成遮光层360和色阻层370后,再形成减反层380。
本实施例中,驱动电路层200、阳极层310、像素定义层320、发光层330、阴极层340和遮光层360依次形成在衬底基板100上,像素定义层320包括第一像素区321、第二像素区322和第三像素区323,第一像素区321、第二像素区322和第三像素区323在衬底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形状及大小相同,第一像素区321和第二像素区322部分重叠,且重叠的部分定义为防窥像素区324,第一发光单元331、第二发光单元332和第三发光单元333通过平移掩模版一一对应形成在第一像素区321、第二像素区322和第三像素区323。由于多个像素区在衬底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形状及大小相同,多个发光单元可通过平移掩膜版的方式,共用一套掩膜版进行蒸镀,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
实施例四
参见图6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和主板20,主板20与显示面板10连接,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0显示画面。显示面板10包括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公开的显示面板10。
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形成的衬底基板100、驱动电路层200、阳极层310、像素定义层320、发光层330、阴极层340和遮光层360,像素定义层320包括第一像素区321、第二像素区322和第三像素区323,第一像素区321、第二像素区322和第三像素区323在衬底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形状及大小相同,第一像素区321和第二像素区322部分重叠,且重叠的部分定义为防窥像素区324,第一发光单元331、第二发光单元332和第三发光单元333一一对应设置在第一像素区321、第二像素区322和第三像素区323。由于多个像素区在衬底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形状及大小相同,多个发光单元可通过平移掩膜版的方式,共用一套掩膜版进行蒸镀,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装配”、“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示例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故但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申请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和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像素定义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区和第三像素区,所述第一像素区、所述第二像素区和所述第三像素区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形状及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像素区和所述第二像素区部分重叠,且重叠的部分定义为防窥像素区;
发光层,包括不同颜色的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像素区,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像素区,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三像素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一部分堆叠在所述防窥像素区,以形成为防窥发光单元;
遮光层,形成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遮光层包括遮光单元,所述防窥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红色显示发光部和红色防窥发光部,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绿色显示发光部和绿色防窥发光部,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包括蓝色显示发光部;
所述红色显示发光部位于所述第一像素区中除了所述防窥像素区之外的非重叠区;
所述绿色显示发光部位于所述第二像素区中除了所述防窥像素区之外的非重叠区;
所述红色防窥发光部和所述绿色防窥发光部堆叠在所述防窥像素区,以形成所述防窥发光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沿行方向和列方向上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在所述行方向上依次设置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阳极层和阴极层,所述阳极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与所述像素定义层之间,所述阳极层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阳极,所述阴极层形成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所述第一像素区、所述第二像素区及所述第三像素区均具有与所述阳极对应的像素开口;
所述红色显示发光部、所述绿色显示发光部、所述蓝色显示发光部、所述防窥发光单元分别通过一所述像素开口与所述阳极一一对应连接,且所有所述防窥发光单元对应的所述阳极相互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阳极层和阴极层,所述阳极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与所述像素定义层之间,所述阳极层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阳极,所述阴极层形成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所述第一像素、所述第二像素区及所述第三像素区均具有与所述阳极对应的像素开口;所述红色显示发光部、所述绿色显示发光部、所述蓝色显示发光部、所述防窥发光单元分别通过一所述像素开口与所述阳极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防窥发光单元对应的所述阳极相互独立设置;
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防窥驱动晶体管,所述防窥发光单元对应的所述阳极与所述防窥驱动晶体管一一对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还包括第四发光单元,所述第四发光单元为蓝色防窥发光部,所述红色防窥发光部、所述绿色防窥发光部和所述蓝色防窥发光部堆叠形成所述防窥发光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防窥驱动晶体管,所述防窥发光单元对应的所述阳极一一对应与所述防窥驱动晶体管连接时,所述遮光单元包括依次形成的第一电极、变色结构层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阴极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变色结构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色阻层和减反层,所述遮光层还包括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和所述遮光单元同层设置,所述封装层形成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遮光单元形成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色阻层形成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所述红色色阻、所述绿色色阻和所述蓝色色阻与所述红色显示发光部、所述绿色显示发光部、所述蓝色显示发光部一一对应,所述黑矩阵设置在所述红色色阻、所述绿色色阻和所述蓝色色阻周围,所述减反层形成在所述色阻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9.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驱动电路层;
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形成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区和第三像素区,所述第一像素区、所述第二像素区和所述第三像素区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形状及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像素区和所述第二像素区部分重叠,且重叠的部分定义为防窥像素区;
在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形成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通过平移掩模版一一对应形成在所述第一像素区、所述第二像素区和所述第三像素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一部分堆叠在所述防窥像素区,以形成为防窥发光单元;
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形成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包括多个遮光单元,所述防窥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主板,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
CN202211699032.6A 2022-12-28 2022-12-28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160565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9032.6A CN116056514B (zh) 2022-12-28 2022-12-28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9032.6A CN116056514B (zh) 2022-12-28 2022-12-28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6514A CN116056514A (zh) 2023-05-02
CN116056514B true CN116056514B (zh) 2023-12-19

Family

ID=86121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99032.6A Active CN116056514B (zh) 2022-12-28 2022-12-28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65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34812B (zh) * 2023-05-31 2024-05-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8411A (zh) * 2017-10-25 2018-03-06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8549166A (zh) * 2018-04-17 2018-09-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子像素单元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9448578A (zh) * 2019-01-04 2019-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1261121A (zh) * 2020-02-25 2020-06-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1727404A (zh) * 2017-10-16 2020-09-29 康宁公司 具有边缘包裹的导体的无边框显示图块和制造方法
WO2022014843A1 (ko) * 2020-07-14 2022-01-2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운용 방법
CN114026695A (zh) * 2020-05-11 2022-0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掩模板、掩模板组件和制作掩模板组件的方法
KR20220032782A (ko) * 2020-09-08 2022-03-1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WO2022099844A1 (zh) * 2020-11-11 2022-05-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628466A (zh) * 2020-12-14 2022-06-1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2174443A1 (zh) * 2021-02-22 2022-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5273661A (zh) * 2022-07-12 2022-11-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331583A (zh) * 2022-08-31 2022-11-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72324B1 (ko) * 2018-02-08 2022-11-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7404A (zh) * 2017-10-16 2020-09-29 康宁公司 具有边缘包裹的导体的无边框显示图块和制造方法
CN107768411A (zh) * 2017-10-25 2018-03-06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8549166A (zh) * 2018-04-17 2018-09-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窥子像素单元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9448578A (zh) * 2019-01-04 2019-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1261121A (zh) * 2020-02-25 2020-06-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4026695A (zh) * 2020-05-11 2022-0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掩模板、掩模板组件和制作掩模板组件的方法
WO2022014843A1 (ko) * 2020-07-14 2022-01-2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운용 방법
KR20220032782A (ko) * 2020-09-08 2022-03-1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WO2022099844A1 (zh) * 2020-11-11 2022-05-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628466A (zh) * 2020-12-14 2022-06-1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2174443A1 (zh) * 2021-02-22 2022-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5273661A (zh) * 2022-07-12 2022-11-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331583A (zh) * 2022-08-31 2022-11-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6514A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34134A1 (en) Anti-peeping display panel and anti-peeping display apparatus
CN11584319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94282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577610B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1626135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056514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6206558B (zh) 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200274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838115A (zh)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053964A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JP4829011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CN11623437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58172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6322195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588461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171060A (zh) 防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660061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95586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01802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942796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660061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596947A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19803002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17107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04082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