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5653B - 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5653B
CN116055653B CN202310305417.8A CN202310305417A CN116055653B CN 116055653 B CN116055653 B CN 116055653B CN 202310305417 A CN202310305417 A CN 202310305417A CN 116055653 B CN116055653 B CN 1160556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ata
storage area
operating system
uni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054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55653A (zh
Inventor
唐桂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emidr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Semi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Semidr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Semi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054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56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5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5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55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56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14Picture signal circuitry for video frequency reg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receiv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域的操作系统安装服务端,在第二域的操作系统安装客户端;响应于接收上电信号,触发第一域的操作系统启动,服务端处于第一状态;响应于第一域的操作系统的第一应用的图像数据的第一获取请求,触发服务端建立第一存储区域,通过设定接口调用图像采集单元;响应于接收图像采集单元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存储于第一存储区域;触发第一应用从第一存储区域读取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一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本公开利用服务端及客户端的通信管理机制,操作系统之间的切换效率较高,通过共享的存储区实现图像显示的无缝切换。

Description

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片上系统的图像切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上通常设置有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SOC有多个处理器且互为异构,各异构处理器的访问权限不同,且安装有不同的操作系统。当今车载系统上有不少的影像应用如全景环视、倒车影像等,这些应用关系到车辆安全,有快速启动的需求,且需要在不同的异构处理器之间切换。如某异构处理器的操作系统或应用崩溃,需要快速切换到其他处理器的操作系统的对应应用,确保不会丢失图像视觉。但目前的SOC针对图像处理的方式不明确,且不支持系统间的图像切换,或切换效率较低导致需要图像显示时有图像丢失,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处理芯片中,所述处理芯片包括两个以上的域,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之间通过核间通信通道连接;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中的每个域安装有至少一个操作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中的第一域的至少一个操作系统安装服务端,在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中的第二域的至少一个操作系统安装客户端;
响应于接收上电信号,触发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启动,使所述服务端处于第一状态;
响应于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的第一应用的图像数据的第一获取请求,触发所述服务端建立第一存储区域,并通过设定接口调用图像采集单元;
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
触发所述第一应用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一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启动,使所述客户端处于第二状态;
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的第二应用的图像数据的第二获取请求,触发所述客户端建立第二存储区域,并基于所述核间通信通道向所述第一域的所述服务端发送所述第二获取请求;
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中断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的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并释放所述第一设定显示接口;
触发所述第二应用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二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或所述第二应用故障,基于所述核间通信通道将故障信息向所述服务端发送;
中断所述第二存储区域的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并释放所述第二设定显示接口;
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触发所述第一应用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所述第一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或所述第二应用恢复,基于所述核间通信通道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恢复信息;
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中断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的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并释放所述第一设定显示接口;
触发所述第二应用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二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之前,触发所述第一应用或所述第二应用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合成,由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合成后的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处理芯片中,所述处理芯片包括两个以上的域,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之间通过核间通信通道连接;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中的每个域安装有至少一个操作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安装单元,用于在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中的第一域的至少一个操作系统安装服务端,在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中的第二域的至少一个操作系统安装客户端;
第一触发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上电信号,触发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启动,使所述服务端处于第一状态;
第二触发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的第一应用的图像数据的第一获取请求,触发所述服务端建立第一存储区域,并通过设定接口调用图像采集单元;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
第三触发单元,用于触发所述第一应用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一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触发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启动,使所述客户端处于第二状态;
第五触发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的第二应用的图像数据的第二获取请求,触发所述客户端建立第二存储区域;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核间通信通道向所述第一域的所述服务端发送所述第二获取请求;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中断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的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并释放所述第一设定显示接口;
第六触发单元,用于触发所述第二应用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二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或所述第二应用故障,基于所述核间通信通道将故障信息向所述服务端发送;
释放单元,用于中断所述第二存储区域的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并释放所述第二设定显示接口;
第三存储单元,用于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
第七触发单元,用于触发所述第一应用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所述第一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或所述第二应用恢复,基于所述核间通信通道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恢复信息;
第四存储单元,用于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触发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中断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的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并释放所述第一设定显示接口;
第八触发单元,用于触发所述第二应用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二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九触发单元,用于由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之前,触发所述第一应用或所述第二应用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合成,由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合成后的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公开所述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本公开所述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为片上系统的异构多核的操作系统中安装服务端及客户端,当操作系统上电后,由服务端的应用调用图像接口的图像数据,在客户端启动后,可以根据客户端所在操作系统的应用的使用情况,将图像接口的图像数据面向客户端所在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由于本公开利用了服务端及客户端的通信管理机制,操作系统之间的切换效率较高,且图像数据实质上存储于多操作系统可共享的存储区,在完成服务端和客户端的切换后,客户端所在的应用即可实现对图像数据的调用,这样,对于用户而言,几乎感知不到图像显示的不连贯,不会让用户明显感觉到卡顿或者跳变,同时,还在智能操作系统无法确保完全稳定的情况下,用一种多操作系统等待并切换的方式,确保在用户需要图像的过程中真实影像能一直呈现在屏幕上,从而保证了整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的多核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8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9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三;
图10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四;
图1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五;
图1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一种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芯片中,所述处理芯片包括两个以上的域,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之间通过核间通信通道连接。具体地,核间通信通道可以包含两种,一种是传输小数据量的核间通信通道,比如用mailbox传输指令,一种是支持大数据量的核间通信通道,比如共享内存等。这里,核间通信通道仅为示例性说明,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连接通道。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中的每个域安装有至少一个操作系统。在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中的第一域的至少一个操作系统安装服务端(Service),在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中的第二域的至少一个操作系统安装客户端(Client)。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两类异构核的不同操作系统上构建一对Service、Client驱动,设备统一在Service管理,避免了多个域访问同一个设备需要的复杂同步和互斥机制,使Client提供兼容的上层应用操作接口,底层实现对于各操作系统的应用来说是透明的,用户对此无感知。
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101,响应于接收上电信号,触发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启动,使所述服务端处于第一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以汽车上的控制芯片为例,为保证车辆上的安全性,汽车上的SOC通常有多个处理器且为异构,多个处理器的访问权限也不同,且采用不同的操作系统,例如在处理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上采用能快速启动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 Operation System,ROTS),其他处理器上使用Android等,也就是说,SOC上具有多个域。
当设备如车机上电后,设备内的SOC中MCU或CPU组中的一个核上安装的相应的操作系统运行,该操作系统即可响应图像或视频采集应用的调用请求,对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图像或视频进行呈现,以协助用户对车机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每个域中安装有不同的操作系统,各操作系统中安装有服务端或客户端,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基于Service/Client模式进行交互。当服务端所在的操作系统启动后,服务端启动,而处于第一状态。这里的第一状态表示服务端启动处于可调用的状态,或为服务端处于与客户端交互的状态。第一域的操作系统可以为ROTS,也可以为Android操作系统等。
步骤102,响应于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的第一应用的图像数据的第一获取请求,触发所述服务端建立第一存储区域,并通过设定接口调用图像采集单元。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应用可以为倒车影像采集、车身周边环境采集等应用。第一应用为图像数据的采集应用,如也可以为生物特征识别的应用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的应用。图像采集单元可以是摄像头等图像采集设备。作为一种示例,设定接口可以是集成电路总线(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图像采集单元通过解串器与SOC的I2C接口以及高速数据传输接口(例如MIPI-CSI接口)连接。
步骤103,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设定接口接收到图像数据后,将所接收的图像数据存储于第一存储区域。
步骤104,触发所述第一应用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一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当第一存储区存储有图像数据后,第一应用即可读取该图像数据,并通过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该图像。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201,响应于接收上电信号,触发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启动,使所述服务端处于第一状态。
本步骤与前述步骤101相同,具体实现方式参见前述图1的相关描述。
步骤202,响应于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的第一应用的图像数据的第一获取请求,触发所述服务端建立第一存储区域,并通过设定接口调用图像采集单元。
本步骤与前述步骤102相同,具体实现方式参见前述图1的相关描述。
步骤203,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
本步骤与前述步骤103相同,具体实现方式参见前述图1的相关描述。
步骤204,触发所述第一应用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一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本步骤与前述步骤104相同,具体实现方式参见前述图1的相关描述。
步骤205,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启动,使所述客户端处于第二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第二域的操作系统启动后,第二操作系统中安装的客户端启动,而处于第二状态。这里的第二状态表示客户端启动处于可调用的状态,或为客户端处于与服务端交互的状态。
步骤206,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的第二应用的图像数据的第二获取请求,触发所述客户端建立第二存储区域,并基于所述核间通信通道向所述第一域的所述服务端发送所述第二获取请求。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域的操作系统的第二应用启动后,若需要调用图像数据,客户端建立第二存储区域,并向第一域的服务端发送第二获取请求。
步骤207,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中断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的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并释放所述第一设定显示接口。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客户端所在的操作系统启动后,向服务端发送第二获取请求,服务端将通过设定接口接收的图像数据存储于第二存储区域,并不再向第一存储区域存储数据,同时释放第一设定显示接口。
步骤208,触发所述第二应用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二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应用从第二存储区域读取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二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这里第二存储区域与第一存储区域不同。
本公开实施例中,由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之前,触发所述第一应用或所述第二应用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合成,由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合成后的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301,响应于接收上电信号,触发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启动,使所述服务端处于第一状态。
本步骤与前述步骤101相同,具体实现方式参见前述图1的相关描述。
步骤302,响应于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的第一应用的图像数据的第一获取请求,触发所述服务端建立第一存储区域,并通过设定接口调用图像采集单元。
本步骤与前述步骤102相同,具体实现方式参见前述图1的相关描述。
步骤303,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
本步骤与前述步骤103相同,具体实现方式参见前述图1的相关描述。
步骤304,触发所述第一应用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一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本步骤与前述步骤104相同,具体实现方式参见前述图1的相关描述。
步骤305,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启动,使所述客户端处于第二状态。
本步骤与前述步骤205相同,具体实现方式参见前述图2的相关描述。
步骤306,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的第二应用的图像数据的第二获取请求,触发所述客户端建立第二存储区域,并基于所述核间通信通道向所述第一域的所述服务端发送所述第二获取请求。
本步骤与前述步骤206相同,具体实现方式参见前述图2的相关描述。
步骤307,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中断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的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并释放所述第一设定显示接口。
本步骤与前述步骤207相同,具体实现方式参见前述图2的相关描述。
步骤308,触发所述第二应用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二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本步骤与前述步骤208相同,具体实现方式参见前述图2的相关描述。
步骤309,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或所述第二应用故障,基于所述核间通信通道将故障信息向所述服务端发送。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确定第二域的操作系统或第二应用故障的情况下,客户端将故障信息向服务端发送,以使服务端启用,通过第一应用将图像数据进行显示。
步骤310,中断所述第二存储区域的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并释放所述第二设定显示接口。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确定第二域的操作系统或第二应用故障的情况下,中断第二存储区域存储图像数据,并释放第二设定显示接口。
步骤311,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触发所述第一应用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所述第一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第二域的操作系统或第二应用恢复的情况下,需要再次将图像数据切换回恢复后的客户端。这样,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2,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或所述第二应用恢复,基于所述核间通信通道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恢复信息。
步骤313,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中断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的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并释放所述第一设定显示接口。
步骤314,触发所述第二应用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二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以下通过示例,进一步阐明本公开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实质。
当今车载系统上有不少的影像应用,例如全景环视、倒车等,有快速启动的需求,在整机启动时需要在RTOS系统中快速启动显示,而Android系统成功启动后,又可以切换到到Android系统中显示并叠加更多的UI元素,假设Android系统或者其中应用崩溃,又能快速切换回RTOS系统中的应用,确保用户不会丢失图像视觉。所以,影像应用中必须要用到的摄像头(Camera)资源,需要被不同域的应用所使用。两个系统需要在不同时间访问这组摄像头数据,因此需要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来管理摄像头资源,以确保RTOS系统和Android系统都能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取得摄像头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两类异构核的不同操作系统上构建一对Service/Client驱动,各功能设备统一在Service端管理,避免了两个域都访问设备需要的复杂同步和互斥机制,Client提供兼容的上层应用操作接口,底层实现对于应用来说是透明的。本公开实施例可以保证不同域切换时摄像头图像不丢失,在两个系统应用之间实现无缝切换,用户对系统间应用切换无感知。在开放操作系统无法保证稳定性的情况下,利用可靠性高的RTOS系统做备份,随时切换回可靠操作系统,图像采集效果更佳。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输入图像设备为远端带加串器的摄像头模组,近SOC端为对应解串器,也可以是摄像头模组直连SOC,或者其它类型输入设备以及连接方式,存储为DDR或类似功能的动态存储器;SOC中的DC能支持多图层显示;SOC包含核间通信模块IPI,并且两个系统内都有对应的驱动程序。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的多核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中底层为密切相关的硬件模块;核心软件模块Camera Service/Driver位于MCU上的RTOS系统中,Camera Client Driver位于Android侧Linux内核中;MCU1上安装有RTOS系统,而CPU2-5上安装有Android系统。
图6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包括:车机上电,SOC中MCU(或者CPU组中的其中一个核)上运行的RTOS系统首先启动;
在RTOS系统中启动Camera Service,并成为常驻Thread;
车机在上电情况下,CAN总线把车行状态(倒车或者低速行驶状态)发送给SOC,如图3所示。
RTOS系统如果监测到倒车状态,则启动倒车/环视线程(以下称本地应用),倒车/环视应用向Camera Service发送设备打开请求,设置buffer,等待图像数据返回。
RTOS系统中Camera Driver驱动CSI,并通过IIC接口配置加解串器以及摄像头,摄像头开始采集并发送图像数据,CSI接收图像数据保存到buffer中,应用收到图像数据,可能再进行适当的处理合成后,使用支持多图层的DC最上层来显示倒车/环视影像;CameraService这时候只有一个请求的应用,将其标记为本地应用。
Android系统启动,内核加载Camera Client驱动,生成video节点,支持V4L2(Video for linux2)接口。
Android系统启动完成后,检测到倒车状态,启动倒车/环视应用;应用使用V4L2接口打开video节点,并设置buffer,等待图像返回。
Linux内核的Camera Client驱动接收倒车/环视应用的请求,通过核间通信模块发送给MCU;MCU中的RTOS系统中Camera Service会接收并响应Client端的请求,这时Service会标记本请求主为远端应用。
Camera Service在收到远端应用发送的buffer请求后,会暂停把本地应用的buffer请求发送给驱动,而设置远端应用的buffer给camera驱动。
RTOS端本地应用收不到新的camera数据,则释放DC的最上层,不再显示,进入暂停等待状态。
当相机信号接口(Camera Signal Interface,CSI)驱动收到一帧填满数据的buffer(由远端应用设置来的)后,会通过IPI模块返还给远端Android应用,Android应用将Camera数据buffer经适当处理合成后送给DC的第二层,由于RTOS端已经释放DC的顶层,所以Android使用的DC图层会被显示出来。
至此,一次完整的无缝切换显示完成。
若倒车或者环视状态下,Android侧应用程序崩溃或者系统崩溃,系统异常处理程序需要给RTOS端的Camera Service发送关闭请求。
RTOS端Service接收并处理远端的关闭请求,此时若本地应用还在打开并等待状态,则重新发送本地应用的buffer给驱动,等待驱动返回有效数据buffer给应用。本地应用继续使用DC顶层显示。
待Android系统/应用重新恢复正常,则又发生一次前述的从RTOS到Android的无缝切换。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不会感受到Android系统/应用发生过异常。
图7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处理芯片中,所述处理芯片包括两个以上的域,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之间通过核间通信通道连接;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中的每个域安装有至少一个操作系统;如图7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安装单元70,用于在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中的第一域的至少一个操作系统安装服务端,在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中的第二域的至少一个操作系统安装客户端;
第一触发单元71,用于响应于接收上电信号,触发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启动,使所述服务端处于第一状态;
第二触发单元72,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的第一应用的图像数据的第一获取请求,触发所述服务端建立第一存储区域,并通过设定接口调用图像采集单元;
第一存储单元73,用于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
第三触发单元74,用于触发所述第一应用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一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图8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如图8所示,在图7所示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四触发单元75,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启动,使所述客户端处于第二状态;
第五触发单元76,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的第二应用的图像数据的第二获取请求,触发所述客户端建立第二存储区域;
第一发送单元77,用于基于所述核间通信通道向所述第一域的所述服务端发送所述第二获取请求;
第二存储单元78,用于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中断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的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并释放所述第一设定显示接口;
第六触发单元79,用于触发所述第二应用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二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图9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三,如图9所示,在图7所示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710,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或所述第二应用故障,基于所述核间通信通道将故障信息向所述服务端发送;
释放单元711,用于中断所述第二存储区域的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并释放所述第二设定显示接口;
第三存储单元712,用于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
第七触发单元713,用于触发所述第一应用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所述第一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图10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四,如图10所示,在图7所示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714,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或所述第二应用恢复,基于所述核间通信通道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恢复信息;
第四存储单元715,用于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触发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中断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的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并释放所述第一设定显示接口;
第八触发单元716,用于触发所述第二应用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二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图1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五,如图11所示,在图7所示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九触发单元717,用于由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之前,触发所述第一应用或所述第二应用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合成,由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合成后的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不同。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中各处理单元可以被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GPU,GraphicsProcessing Unit)、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及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还记载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图12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电子设备800的示意性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公开的实现。
如图12所示,设备800包括计算单元8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8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8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8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803中,还可存储设备8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801、ROM802以及RAM 803通过总线8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805也连接至总线804。
设备8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805,包括:输入单元8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8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8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8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809允许设备8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计算单元8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8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8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图像数据处理方法。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8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802和/或通信单元8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设备8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803并由计算单元8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单元8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图像数据处理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也可以为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或者是结合了区块链的服务器。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处理芯片中,所述处理芯片包括两个以上的域,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之间通过核间通信通道连接;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中的每个域安装有至少一个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中的第一域的至少一个操作系统安装服务端,在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中的第二域的至少一个操作系统安装客户端;
响应于接收上电信号,触发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启动,使所述服务端处于第一状态;
响应于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的第一应用的图像数据的第一获取请求,触发所述服务端建立第一存储区域,并通过设定接口调用图像采集单元;
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
触发所述第一应用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一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启动,使所述客户端处于第二状态;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的第二应用的图像数据的第二获取请求,触发所述客户端建立第二存储区域,并基于所述核间通信通道向所述第一域的所述服务端发送所述第二获取请求;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中断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的所述图像数据存储;触发所述第二应用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二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或所述第二应用故障,基于所述核间通信通道将故障信息向所述服务端发送;
中断所述第二存储区域的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并释放所述第二设定显示接口;
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触发所述第一应用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所述第一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或所述第二应用恢复,基于所述核间通信通道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恢复信息;
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中断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的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并释放所述第一设定显示接口;
触发所述第二应用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二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之前,触发所述第一应用或所述第二应用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合成,由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合成后的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不同。
6.一种图像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处理芯片中,所述处理芯片包括两个以上的域,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之间通过核间通信通道连接;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中的每个域安装有至少一个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安装单元,用于在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中的第一域的至少一个操作系统安装服务端,在所述两个以上的域中的第二域的至少一个操作系统安装客户端;
第一触发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上电信号,触发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启动,使所述服务端处于第一状态;
第二触发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的第一应用的图像数据的第一获取请求,触发所述服务端建立第一存储区域,并通过设定接口调用图像采集单元;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
第三触发单元,用于触发所述第一应用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一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第四触发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启动,使所述客户端处于第二状态;
第五触发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的第二应用的图像数据的第二获取请求,触发所述客户端建立第二存储区域;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核间通信通道向所述第一域的所述服务端发送所述第二获取请求;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中断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的所述图像数据存储;
第六触发单元,用于触发所述第二应用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二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或所述第二应用故障,基于所述核间通信通道将故障信息向所述服务端发送;
释放单元,用于中断所述第二存储区域的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并释放所述第二设定显示接口;
第三存储单元,用于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
第七触发单元,用于触发所述第一应用从所述第一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所述第一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或所述第二应用恢复,基于所述核间通信通道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恢复信息;
第四存储单元,用于响应于通过所述设定接口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中断所述第一存储区域的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并释放所述第一设定显示接口;
第八触发单元,用于触发所述第二应用从所述第二存储区域读取所述图像数据,并通过第二设定显示接口由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九触发单元,用于在由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之前,触发所述第一应用或所述第二应用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合成,由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合成后的所述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域的操作系统与所述第二域的操作系统不同。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12.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2310305417.8A 2023-03-27 2023-03-27 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0556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5417.8A CN116055653B (zh) 2023-03-27 2023-03-27 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5417.8A CN116055653B (zh) 2023-03-27 2023-03-27 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5653A CN116055653A (zh) 2023-05-02
CN116055653B true CN116055653B (zh) 2023-06-27

Family

ID=86131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05417.8A Active CN116055653B (zh) 2023-03-27 2023-03-27 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56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78744B (zh) * 2023-05-18 2023-09-12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显示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23298B2 (ja) * 2014-01-06 2019-05-29 ジョンソン コントロールズ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と車両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システム
CN107547474A (zh) * 2016-06-27 2018-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型双系统的图形显示方法和设备
CN112199222B (zh) * 2020-12-03 2021-03-16 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35519B (zh) * 2020-12-15 2021-03-16 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63163A (zh) * 2022-01-18 2022-05-10 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 一种异构多核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756191B (zh) * 2022-06-14 2023-03-21 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安卓系统的视频数据快速显示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5653A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55653B (zh) 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99222B (zh) 一种视频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04761B (zh) 片上系统、车辆及视频处理单元虚拟化方法
CN108319480A (zh) 蓝牙服务启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443426A (zh) 一种单芯片多域安全显示方法及系统
US11249771B2 (en) Terminal input invocation
CN110881224B (zh) 一种网络长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67100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75701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05467870A (zh) 一种同步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CN108241510A (zh) 一种显卡的切换方法
CN114253681A (zh) 一种中断注册及共享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686748B (zh) 虚拟化管理下的服务请求响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H06250886A (ja) 計算機システムの遠隔監視方法及び遠隔計算機管理システム
CN114676085B (zh) 一种ccix总线控制方法、装置、介质
CN116052617B (zh) 一种屏幕亮度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58206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064188A1 (en) Alternative screenshare provision
CN115657879B (zh) 基于异构操作系统的输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660339B (zh) 用于去中心化集群的方法和装置
CN114826886B (zh) 一种应用软件容灾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38419B (zh) 相机启动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471714B (zh) 控制应用启动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474020A (zh) 车载摄像装置的热插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480004B (zh) 故障恢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