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2321B - 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2321B
CN116052321B CN202310031045.4A CN202310031045A CN116052321B CN 116052321 B CN116052321 B CN 116052321B CN 202310031045 A CN202310031045 A CN 202310031045A CN 116052321 B CN116052321 B CN 1160523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mber calling
information
queuing
traffic
reser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310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52321A (zh
Inventor
李晓艳
韩晓琛
张云
付艳玲
马德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6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6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6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6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100310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23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2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2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52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23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1/00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e.g. the occurrence of a condition,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2Social work or social welfare, e.g. community support activities or counselling servic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1/00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e.g. the occurrence of a condition,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2011/04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e.g. the occurrence of a condition,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related to queuing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和装置,涉及智能化控制技术领域,建立智能化控制系统与电子设备的连接通信,读取电子设备的预约信息,读取设备位置信息和用户设置通行信息,生成通行波动约束数据,输入叫号排队控制模型输出叫号排队预约时间节点,发送至电子设备,获得电子设备的叫号反馈回执,为预约叫号排队回执时将其添加至确定叫号队列并生成建议出发节点,反馈至电子设备。本发明解决了医院门诊患者排队拥挤混乱无序、等候时间长,并且患者对于排队情况不清楚、容易过号,导致患者就诊体验差、医院管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向患者直观展示当前排队情况及等待时间,达到提高门诊效率、缩短患者的排队等候时间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化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我国面临着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给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随着患者人数增加,排队等候问题已成为人们经常面临的问题,在医院大厅里,前拥后挤、杂乱无章的排队等候已是司空见惯的现场,很多窗口因此秩序混乱,为保护用户隐私设置的一米线也形同虚设,一方面患者因为长时间的站立排队透支体力和精力而疲惫不堪,另一方面工作人员也为长时间遭受患者围绕而徒增工作量,增加管理成本,因此亟需一种智能排队管理方式,解决患者劳累的排队现象、创造人性化服务环境。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和装置,用于针对解决医院门诊患者排队拥挤混乱无序、等候时间长,并且患者对于排队情况不清楚、容易过号,导致患者就诊体验差、医院管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所述智能化控制系统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通信,并读取所述电子设备的预约信息;读取实时预约叫号信息,生成确定叫号排队信息;读取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和用户设置通行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位置信息、用户设置通行信息和交通信息生成通行波动约束数据;将所述叫号排队信息和所述通行波动约束数据输入叫号排队控制模型,输出叫号排队预约时间节点;将所述叫号排队预约时间节点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叫号反馈回执;当所述叫号反馈回执为预约叫号排队回执时,则将预约叫号信息添加至确定叫号队列,并根据实时确定叫号队列生成建议出发节点;将所述建议出发节点反馈至所述电子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预约信息获取模块,所述预约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智能化控制装置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通信,并读取所述电子设备的预约信息;叫号排队信息生成模块,所述叫号排队信息生成模块用于读取实时预约叫号信息,生成确定叫号排队信息;通行约束数据生成模块,所述通行约束数据生成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和用户设置通行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位置信息、用户设置通行信息和交通信息生成通行波动约束数据;预约时间节点获取模块,所述预约时间节点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叫号排队信息和所述通行波动约束数据输入叫号排队控制模型,输出叫号排队预约时间节点;叫号反馈回执获取模块,所述叫号反馈回执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叫号排队预约时间节点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叫号反馈回执;建议出发节点生成模块,所述建议出发节点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叫号反馈回执为预约叫号排队回执时,则将预约叫号信息添加至确定叫号队列,并根据实时确定叫号队列生成建议出发节点;建议出发节点反馈模块,所述建议出发节点反馈模块用于将所述建议出发节点反馈至所述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涉及智能化控制技术领域,建立智能化控制系统与电子设备的连接通信,读取电子设备的预约信息,生成确定叫号排队信息,读取设备位置信息和用户设置通行信息,生成通行波动约束数据,输入叫号排队控制模型输出叫号排队预约时间节点,发送至电子设备,获得电子设备的叫号反馈回执,为预约叫号排队回执时将其添加至确定叫号队列并生成建议出发节点,反馈至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医院门诊患者排队拥挤混乱无序、等候时间长,并且患者对于排队情况不清楚、容易过号,导致患者就诊体验差、医院管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向患者直观展示当前排队情况及等待时间,达到提高门诊效率、缩短患者的排队等候时间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中获得通行波动约束数据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中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叫号管理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预约信息获取模块10,叫号排队信息生成模块20,通行约束数据生成模块30,预约时间节点获取模块40,叫号反馈回执获取模块50,建议出发节点生成模块60,建议出发节点反馈模块70。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医院门诊患者排队拥挤混乱无序、等候时间长,并且患者对于排队情况不清楚、容易过号,导致患者就诊体验差、医院管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化控制系统,所述智能化控制系统与电子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0:建立所述智能化控制系统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通信,并读取所述电子设备的预约信息;
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应用于智能化控制系统,所述智能化控制系统与电子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电子设备为就诊用户的移动终端设备,用于进行预约叫号。用户根据所述电子设备上的app、小程序等即可进行门诊预约,当用户预约完成后将数据上传,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信号传输技术连接电子设备,即可获取电子设备上的预约信息,预约信息包括用户的基础信息、就诊科室、预约医师、就诊时间等信息,其中基础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年龄、病例号等。通过预约信息的获取,实现了对于目标用户的基础信息的掌握,为后续进行叫号排队打下基础。
步骤S200:读取实时预约叫号信息,生成确定叫号排队信息;
具体而言,每当有用户完成预约就生成一条预约信息,并且所述预约信息带有时间标识,将每一时刻的预约信息作为实时预约叫号信息,对其进行读取获取每条预约信息的预约时间,根据其中的预约时间的前后顺序进行排队。示例性地,某一时刻已有两人预约排队,A预约时间为14:00,B预约时间为15:00,此时又有一人C预约到14:30,根据时间顺序对A、B、C三人进行排队得到的顺序为A、C、B,以此对已经完成预约的三人进行排队,当再有人预约时再根据时间顺序对其进行排队,以此生成叫号排队信息。
步骤S300:读取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和用户设置通行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位置信息、用户设置通行信息和交通信息生成通行波动约束数据;
具体而言,根据定位技术获取电子设备当前的地理位置,用户在进行预约时打开GPS定位服务,对app、小程序读取位置信息进行授权,并上传前往医院的出行方式,如步行、骑共享单车、坐公交、坐地铁、开车等。根据智能化控制系统与电子设备的连接读取上述信息,以设备位置为起点,以医院位置为终点,根据用户设置通行信息生成起点与终点之间的最佳路径,如用户是步行就可以直接穿过一些小巷子,同时不用考虑堵车等情况选择距离最短的路径,而开车的话就要考虑路况,尽量避开堵车路段。确定路径后对当前路径上的交通信息进行读取,如堵车预计通行时间、公交地铁车次间隔、交通事故、占道施工等。
根据交通信息对于各种出行方式影响的不同对出行时间稳定性进行评价,如选择的出行方式是地铁,那交通信息对其影响小,则通行的时间误差就比较小,因此它的稳定系数就会比较高;但如果是乘坐,公交或者是开车,则受到交通信息影响比较大,如早晚高峰、交通事故拥堵,通行的时间误差就比较大,因此它的稳定系数就会比较低。根据稳定系数生成通行波动约束数据,即每种出行方式的通行时间受道路信息的影响波动大小。
步骤S400:将所述叫号排队信息和所述通行波动约束数据输入叫号排队控制模型,输出叫号排队预约时间节点;
具体而言,对一段历史时间内用户的到达情况进行统计,包括时间段内全部工作日时段用户到达总人数和周内时段用户到达总人数分布,统计用户的不同就诊科室所需时间并整合出就诊所需时间的最大概率的时间范围,计算出每个科室的平均会诊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数据分布规律,如用户会诊时间一般服从负指数分布,即事件以恒定平均速率连续且独立地发生的过程。根据单位时间用户到达的平均数和相继到达的顾客之间的平均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叫号排队控制模型,在模型中,只需其中之一即可描述排队系统的输入。根据叫号排队信息获取当前已经预约的人数以及预约时间,确定目标用户前面还有多少人及其预约节点,再加上平均处理一个人需要的时间,以此生成该目标用户的预约时间节点。
步骤S500:将所述叫号排队预约时间节点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叫号反馈回执;
具体而言,将叫号排队预约时间节点发送至电子设备,由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对该节点是否能准时到达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生成叫号反馈回执,如不能,则选择是否另选择其他预约时间,如可以准时达到,则生成确认回执,即确定可以准时达到确认开始排队,系统对该叫号反馈回执进行读取,为下一步添加队列做准备。
步骤S600:当所述叫号反馈回执为预约叫号排队回执时,则将预约叫号信息添加至确定叫号队列,并根据实时确定叫号队列生成建议出发节点;
具体而言,当该目标用户的反馈回执为确定当前预约时间节点没问题,确定要排队时,将该目标用户的信息正式添加到确认队列中,确定叫号队列为发送确认回执的用户的排队队列,即该队列中都为确定可准时到达的用户。
根据路径选择可获得正常通行情况下所需时间,在实际情况中还需考虑路况的影响,因此在此基础上还要加上路况对出行方式导致的增加时长,如预约到下午两点,开车二十分钟到达,路上会有十分钟的堵车,因此出发节点为一点半。除此之外,到达医院之后,还需要留出一定的反应的时间,避免错过叫号,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再提前十到二十分钟,以此生成叫建议出发节点。
步骤S700:将所述建议出发节点反馈至所述电子设备。
具体而言,以短信或者推送的形式将得到的建议出发节点发送至电子设备,用户根据建议出发节点和选择的路径和交通工具即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到了之后就可以直接就诊。解决了医院门诊患者排队拥挤混乱无序、等候时间长,并且患者对于排队情况不清楚,需要时刻注意叫号否则容易过号,导致患者就诊体验差、医院管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通过电子设备远程预约,并向患者直观展示当前排队情况及等待时间,达到提高就诊效率,缩短患者的排队等候时间,进而改善排队环境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而言,如图2所示,本申请步骤S300还包括:
步骤S310:根据所述用户设置通行信息生成通行稳定系数;
步骤S320:根据所述交通信息和所述设备位置信息获得各通行路段的路段距离信息;
步骤S330:根据所述通行稳定系数和所述路段距离信息进行通行波动计算,获得所述通行波动约束数据。
具体而言,通行稳定系数为同一段路程中由于不同时间不同路况下多组通行时间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反应了用户选择的交通工具的准确、可靠程度,通行稳定系数的大小受交通工具的类型、出行时间、路程长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出行时间如早高峰、晚高峰则容易拥堵,相较于平峰时间段稳定性更差一些,则通行稳定系数较大。通行系数越接近1说明多组通行时间波动小,比较可靠,相反则说明时间波动性大,可靠性小。如乘坐地铁,高峰期和路况对其通行几乎不会造成影响,因此地铁的通行稳定系数接近于1,举例而言,本申请中地铁的通行稳定系数优选设置为0.95。
以设备位置作为起点,以医院位置作为终点,根据地图获取起点到终点间的多条路线,如骑车可以选择就近线路,而公交地铁的话则需要根据交通信息考虑换乘路线及站点,以此生成各通行路段的路段距离信息。根据各通行路段的路段距离信息获取每条路段的距离和路况,根据距离和路况确定该路段上对于通行时间的影响,以此生成通行波动约束数据。
进一步而言,如图3所示,本申请还包括:
步骤S810:设定叫号验证窗口,根据所述实时确定叫号队列和所述叫号验证窗口生成验证时间节点;
步骤S820:通过所述验证时间节点读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
步骤S830: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和所述通行波动约束数据进行叫号执行评价,生成评价结果;
步骤S840:根据所述评价结果进行叫号管理。
具体而言,叫号验证窗口用于对完成预约的用户是否能准时到达进行验证,实时确定叫号队列为确定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的患者的队列,以此获取各患者的规定到达时间,根据规定到达时间及其之间的时间间隔生成验证时间节点,如实时确定叫号队列的预约时间为两点整、两点二十、两点四十,据此在每个预约节点前的一段时间对于预约的用户进行验证。当到达验证时间节点,根据定位获取电子设备的实时位置,根据通行波动约束数据获取该位置抵达医院的预测时间,判断预测时间是否满足验证时间节点所预留的时间,如验证时间节点用户已到达医院,或者此时用户还在半途,可能是遇到了堵车等情况,以此判断用户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达到,以此生成评价结果,根据所述评价结果判断是否对叫号顺序进行调整。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步骤S840还包括:
步骤S841:当所述评价结果为不能进行叫号执行时,则生成调整叫号指令;
步骤S842:通过所述调整叫号指令和所述实时确定叫号队列确定顺位次用户;
步骤S843:对所述顺位次用户进行叫号执行验证,根据叫号执行验证结果进行叫号管理。
具体而言,当验证时间节点时用户距离医院位置还远,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时,判定为不能进行叫号执行,此时为了合理安排医护资源,需要对叫号顺序进行调整,生成调整叫号指令,根据调整叫号指令将实时确定叫号队列中该用户的排队顺序往后调整,以同样的方法对下一顺位的用户再次进行叫号执行验证,若下一顺位的还是无法准时到达则继续调整,直至使得每个人都能一到医院就能安排会诊,以达到节约用户时间、保障医师资源的效果。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步骤S843还包括:
步骤S8431:当所述叫号执行验证结果为可以执行时,则将所述用户与所述顺位次用户的队列位次调整,生成调整叫号队列;
步骤S8432:生成所述用户的积分扣除信息,通过所述积分扣除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积分管理,生成积分调整结果;
步骤S8433:根据所述积分调整结果和所述调整叫号队列进行叫号管理。
具体而言,若当前用户的下一顺位用户可以在当前用户的预约时间抵达时,则判定叫号执行验证结果为可以执行,以此将下一顺位用户与当前用户的排队位次进行调换,优先对下一顺位的用户安排会诊,而当前用户则推迟到下一预约时间,以此生成新的队列作为调整叫号队列。
建立积分管理制度,每个用户有一初始积分,若根据预约时间准时或者提前达到则增加固定积分,若预约时间不能准时达到则扣除固定积分,当积分低到一定数值则对该用户的预约权限进行限制。由于当前用户没有按照规定时间抵达,因此对其积分进行扣除,将该用户本身的积分减去扣除的积分得到该用户的积分调整结果。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还包括:
步骤S910:获得现场排队叫号队列信息;
步骤S920:根据所述现场排队叫号队列信息进行现场叫号人员密度分析,生成第一人员密度分析结果;
步骤S930:根据所述确定叫号排队信息进行预约叫号人员密度分析,生成第二人员密度分析结果;
步骤S940:当所述第一人员密度分析结果和所述第二人员密度分析结果的密度差满足预设密度差阈值时,则执行所述现场排队叫号队列信息和所述确定叫号排队信息的队列间叫号交互。
具体而言,现场排队叫号队列信息为医院实地排队信息,在排队人数少时现场排队与预约排队不相关联,但是当排队人数较多,或者其中一个队伍人数较多时,为了资源最大化,则对两个队伍进行叫号交互。
人员密度为一段时间内现场排队与预约排队各自进行面诊的人数,如一个小时内现场排队的队伍只接待了一个人,说明该队伍的人员密度很低,则此时医师资源没有被完全利用上,若此时预约排队一个小时内接待了十个人,说明该队伍的人员密度很高,可能还存在等待的情况,根据医院人流量情况、医师资源以及会诊所需时间设定预设密度差阈值,当现场排队人数与预约排队人数之差满足预设密度差阈值时,说明其中一个队列存在医师资源闲置的情况,为了使资源最大化,则执行所述现场排队叫号队列信息和所述确定叫号排队信息的队列间叫号交互,即将人多的队列中的排队人员适当调整至人少的队列中,实现人员的平衡。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步骤S8433包括:
步骤S84331设定积分约束阈值;
步骤S84332当进行预约叫号时,则对预约叫号主体的积分进行读取,获得积分读取结果;
步骤S84333判断所述积分读取结果是否满足所述积分约束阈值;
步骤S84334当所述积分读取结果不能满足所述积分约束阈值时,则不允许所述叫号主体进行预约叫号。
具体而言,积分约束阈值为根据初始积分以及扣除积分设定的值,用于对预约后不能根据预约时间准时抵达的用户进行管理,如初始积分设置为600,迟到一次扣除50,可设置积分约束阈值为500或者400,则当用户迟到2次或者4次后对其进行限制。进行预约叫号时读取预约用户的积分,判断其积分是否低于该积分约束阈值,当该用户的积分在积分约束阈值之上,说明该用户没有迟到记录或迟到次数较少,信誉度较高,当该用户的积分在积分约束阈值之下,说明该用户信誉度较差,曾多次迟到,为了防止其再次迟到造成的资源浪费,则不允许该用户进行预约叫号。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预约信息获取模块10,所述预约信息获取模块10用于建立所述智能化控制装置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通信,并读取所述电子设备的预约信息;
叫号排队信息生成模块20,所述叫号排队信息生成模块20用于读取实时预约叫号信息,生成确定叫号排队信息;
通行约束数据生成模块30,所述通行约束数据生成模块30用于读取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和用户设置通行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位置信息、用户设置通行信息和交通信息生成通行波动约束数据;
预约时间节点获取模块40,所述预约时间节点获取模块40用于将所述叫号排队信息和所述通行波动约束数据输入叫号排队控制模型,输出叫号排队预约时间节点;
叫号反馈回执获取模块50,所述叫号反馈回执获取模块50用于将所述叫号排队预约时间节点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叫号反馈回执;
建议出发节点生成模块60,所述建议出发节点生成模块60用于当所述叫号反馈回执为预约叫号排队回执时,则将预约叫号信息添加至确定叫号队列,并根据实时确定叫号队列生成建议出发节点;
建议出发节点反馈模块70,所述建议出发节点反馈模块70用于将所述建议出发节点反馈至所述电子设备。
进一步而言,装置还包括:
通行稳定系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置通行信息生成通行稳定系数;
路段距离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交通信息和所述设备位置信息获得各通行路段的路段距离信息;
通行波动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行稳定系数和所述路段距离信息进行通行波动计算,获得所述通行波动约束数据。
进一步而言,装置还包括:
验证时间节点生成模块,用于设定叫号验证窗口,根据所述实时确定叫号队列和所述叫号验证窗口生成验证时间节点;
实时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验证时间节点读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
叫号执行评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和所述通行波动约束数据进行叫号执行评价,生成评价结果;
第一叫号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评价结果进行叫号管理。
进一步而言,装置还包括:
调整叫号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评价结果为不能进行叫号执行时,则生成调整叫号指令;
顺位次用户确定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调整叫号指令和所述实时确定叫号队列确定顺位次用户;
叫号执行验证模块,用于对所述顺位次用户进行叫号执行验证,根据叫号执行验证结果进行叫号管理。
进一步而言,装置还包括:
队列位次调整模块,用于当所述叫号执行验证结果为可以执行时,则将所述用户与所述顺位次用户的队列位次调整,生成调整叫号队列;
积分管理模块,用于生成所述用户的积分扣除信息,通过所述积分扣除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积分管理,生成积分调整结果;
第二叫号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积分调整结果和所述调整叫号队列进行叫号管理。
进一步而言,装置还包括:
现场队列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得现场排队叫号队列信息;
现场人员密度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现场排队叫号队列信息进行现场叫号人员密度分析,生成第一人员密度分析结果;
预约人员密度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叫号排队信息进行预约叫号人员密度分析,生成第二人员密度分析结果;
叫号交互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人员密度分析结果和所述第二人员密度分析结果的密度差满足预设密度差阈值时,则执行所述现场排队叫号队列信息和所述确定叫号排队信息的队列间叫号交互。
进一步而言,装置还包括:
约束阈值设定模块,用于设定积分约束阈值;
积分读取模块,用于当进行预约叫号时,则对预约叫号主体的积分进行读取,获得积分读取结果;
积分读取结果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积分读取结果是否满足所述积分约束阈值;
预约叫号限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积分读取结果不能满足所述积分约束阈值时,则不允许所述叫号主体进行预约叫号。
本说明书通过前述对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和装置,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化控制系统,所述智能化控制系统与电子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所述智能化控制系统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通信,并读取所述电子设备的预约信息;
读取实时预约叫号信息,生成确定叫号排队信息;
读取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和用户设置通行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位置信息、用户设置通行信息和交通信息生成通行波动约束数据;
将所述叫号排队信息和所述通行波动约束数据输入叫号排队控制模型,输出叫号排队预约时间节点;
将所述叫号排队预约时间节点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叫号反馈回执;
当所述叫号反馈回执为预约叫号排队回执时,则将预约叫号信息添加至确定叫号队列,并根据实时确定叫号队列生成建议出发节点;
将所述建议出发节点反馈至所述电子设备;
根据所述用户设置通行信息生成通行稳定系数,所述通行稳定系数为同一段路程中由于不同时间不同路况下多组通行时间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
根据所述交通信息和所述设备位置信息获得各通行路段的路段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通行稳定系数和所述路段距离信息进行通行波动计算,获得所述通行波动约束数据,所述通行波动约束数据为每种出行方式的通行时间受道路信息的影响波动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设定叫号验证窗口,根据所述实时确定叫号队列和所述叫号验证窗口生成验证时间节点;
通过所述验证时间节点读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和所述通行波动约束数据进行叫号执行评价,生成评价结果;
根据所述评价结果进行叫号管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评价结果为不能进行叫号执行时,则生成调整叫号指令;
通过所述调整叫号指令和所述实时确定叫号队列确定顺位次用户;
对所述顺位次用户进行叫号执行验证,根据叫号执行验证结果进行叫号管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叫号执行验证结果为可以执行时,则将所述用户与所述顺位次用户的队列位次调整,生成调整叫号队列;
生成所述用户的积分扣除信息,通过所述积分扣除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积分管理,生成积分调整结果;
根据所述积分调整结果和所述调整叫号队列进行叫号管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现场排队叫号队列信息;
根据所述现场排队叫号队列信息进行现场叫号人员密度分析,生成第一人员密度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确定叫号排队信息进行预约叫号人员密度分析,生成第二人员密度分析结果;
当所述第一人员密度分析结果和所述第二人员密度分析结果的密度差满足预设密度差阈值时,则执行所述现场排队叫号队列信息和所述确定叫号排队信息的队列间叫号交互。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设定积分约束阈值;
当进行预约叫号时,则对预约叫号主体的积分进行读取,获得积分读取结果;
判断所述积分读取结果是否满足所述积分约束阈值;
当所述积分读取结果不能满足所述积分约束阈值时,则不允许所述叫号主体进行预约叫号。
7.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与电子设备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预约信息获取模块,所述预约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建立智能化控制装置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通信,并读取所述电子设备的预约信息;
叫号排队信息生成模块,所述叫号排队信息生成模块用于读取实时预约叫号信息,生成确定叫号排队信息;
通行约束数据生成模块,所述通行约束数据生成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和用户设置通行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位置信息、用户设置通行信息和交通信息生成通行波动约束数据;
预约时间节点获取模块,所述预约时间节点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叫号排队信息和所述通行波动约束数据输入叫号排队控制模型,输出叫号排队预约时间节点;
叫号反馈回执获取模块,所述叫号反馈回执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叫号排队预约时间节点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叫号反馈回执;
建议出发节点生成模块,所述建议出发节点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叫号反馈回执为预约叫号排队回执时,则将预约叫号信息添加至确定叫号队列,并根据实时确定叫号队列生成建议出发节点;
建议出发节点反馈模块,所述建议出发节点反馈模块用于将所述建议出发节点反馈至所述电子设备;
通行稳定系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置通行信息生成通行稳定系数,所述通行稳定系数为同一段路程中由于不同时间不同路况下多组通行时间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
路段距离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交通信息和所述设备位置信息获得各通行路段的路段距离信息;
通行波动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行稳定系数和所述路段距离信息进行通行波动计算,获得所述通行波动约束数据,所述通行波动约束数据为每种出行方式的通行时间受道路信息的影响波动大小。
CN202310031045.4A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60523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1045.4A CN116052321B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1045.4A CN116052321B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2321A CN116052321A (zh) 2023-05-02
CN116052321B true CN116052321B (zh) 2023-07-14

Family

ID=86116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31045.4A Active CN116052321B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2321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69742A1 (zh) * 2020-02-26 2021-09-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运行状态的预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902427A (zh) * 2021-12-09 2022-01-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预估到达时间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73596A (ja) * 1991-09-17 1993-03-2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待ち行列に連動した入場予約管理方法
CN101308555A (zh) * 2008-06-27 2008-11-19 北京工业大学 多模式公交出行路径寻优方法
WO2010045976A1 (en) * 2008-10-22 2010-04-29 Tomtom International B.V. Navig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lanning a route
CN105139505B (zh) * 2015-07-07 2017-09-22 浙江维融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业务办理的非定时预约远程排队方法及系统
CN108091030B (zh) * 2017-12-21 2021-07-2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自动排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4724298B (zh) * 2022-04-02 2023-12-12 福建智康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医院排队叫号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69742A1 (zh) * 2020-02-26 2021-09-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运行状态的预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902427A (zh) * 2021-12-09 2022-01-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预估到达时间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2321A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ou et al. Bus arrival time calculation model based on smart card data
Liu et al. Transit users’ route‐choice modelling in transit assignment: A review
CN109087488B (zh) 一种远程视频急救系统及急救方法
CN105184045A (zh) 一种基于移动位置信息的医疗就诊排队方法及系统
CN109767542A (zh) 基于无线定位的语音引导智能智慧门诊就医系统及方法
EP3572991A1 (en) Transit demand forecasting device and transit demand forecasting method
EP3276307A1 (en) Shared vehicle managing apparatus and shared vehicle managing method
CN108629457A (zh) 预测出行方式以及构建预测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KR20120108435A (ko) M버스를 중심으로 노선버스 좌석 예약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예약방법
CN102129737A (zh) 一种排队等待时间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9842678A (zh) 一种车辆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9325664A (zh) 一种数据可视化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116052321B (zh) 一种门诊智能分诊叫号方法和装置
CN113379090B (zh) 城市轨道交通预约进站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72038A (zh) 一种基于动态共享巴士服务调度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CN113935595B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路网高峰大客流疏导系统
JP4910432B2 (ja) 車両混雑状況予測システム及び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7833622A (zh) 一种医疗信息系统及其信息推送方法
CN213342281U (zh) 乘客信息处理系统
CN110232459B (zh) 基于云计算的服务预约系统
CN114187773B (zh) 公交车调度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18144729A (ja) 混雑状況通知システムおよび混雑情報通知装置
CN112270976A (zh) 一种医院智慧就诊方法及系统
CN114240174A (zh) 基于动态客流的城轨线网行车调度辅助决策系统
Chakirov Urban mobility pricing with heterogeneous us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