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34236A - 风机单元及包括该风机单元的空气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风机单元及包括该风机单元的空气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34236A
CN116034236A CN202180057086.XA CN202180057086A CN116034236A CN 116034236 A CN116034236 A CN 116034236A CN 202180057086 A CN202180057086 A CN 202180057086A CN 116034236 A CN116034236 A CN 116034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air
fan
air volume
pressure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70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34236B (zh
Inventor
小松彰
田中脩一
藤本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348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7886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611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7886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034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34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34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34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1Testing thereof; Determination or simulation of flow characteristics; Stall or surge detection, e.g. condition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 F04D25/16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using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4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driving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5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changing flow path between different stages or between a plurality of compressors; Load distribution between compres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45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the air flow rate increasing with an increase of air-current or win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30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40Pressure, e.g. win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10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44Systems in which all treatment is given in the central station, i.e. all-air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能够在运转中对逆流的产生、未产生进行判断的风机单元。第二单元(30)中,第二控制器(52)在根据转速、风量或风速、前后压差中的两个值导出剩余一个值的关系式中代入能够实时获取的转速以及风量或风速,计算前后压差,在计算出的前后压差处于如果正常的话不会发生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断为产生了逆流。因此,能够在不使用高价的压力传感器、指向性风速传感器的情况下对逆流的产生进行检测。

Description

风机单元及包括该风机单元的空气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涉及包括对热交换后的空气进行送风的风机的风机单元。
背景技术
一般,在经由管道运送空气的风机单元中,采用防止空气向与运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的逆流的对策。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18635号公报)公开了设有防止运转停止时的空气的逆流的挡板的风机单元。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风机单元经由管道与其他单元连接的情况下,有时受其他单元的影响,在运转中的风机单元产生逆流。
因此,存在实现能够在运转中对逆流的产生、未产生进行判断的风机单元这一课题。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第一观点的风机单元是经由管道与规定的单元连接的风机单元,包括转速可变的风机、外壳、第一获取部、第二获取部和控制部。外壳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且收纳风机。第一获取部获取驱动风机的风机马达的转速。第二获取部获取风机的风量或风速。控制部控制风机的转速。此外,控制部基于转速以及风量或风速,或是基于外壳的吸入口和吹出口的空气的压力差即前后压差,对是否发生了空气从外壳的吹出口向吸入口流动的逆流进行判断。
上述风机单元中,控制部将根据转速、风量或风速和前后压差中的两个值导出剩余一个值的关系式存储于存储器。该关系式中,仅代入能够实时获取的转速和风量或风速就能计算前后压差,在计算出的前后压差处于如果正常的话不会发生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断为产生了逆流。因此,能够在不使用高价的压力传感器、指向性风速传感器的情况下对逆流的产生进行检测。
第二观点的风机单元在第一观点的风机单元的基础上,控制部基于根据转速、风量或风速和前后压差中的两个值导出剩余一个值的关系式,在根据转速以及风量或风速计算出的前后压差是负的值时,判断为产生了逆流。
上述风机单元中,在未产生逆流时,控制部根据转速以及风量或风速计算出的前后压差是正的值。例如,若发生与当前的风速相比绝对值大的风速的逆流,则由于风速传感器无法检测到风向,因此,控制部根据转速Nx以及增加后的风速计算前后压差,因此,理论上变成负的值。能够根据计算出的前后压差的值是否为负,对空气的逆流的产生、未产生进行判断,因此,能够在不使用高价的压力传感器、指向性风速传感器的情况下对逆流的产生进行检测。
第三观点的风机单元在第二观点的风机单元的基础上,控制部在判断为产生了逆流时,使风机马达的转速增加,直至基于关系式计算出的前后压差变成正的值。
上述风机单元中,还能够设定为不产生逆流的界限的转速。
第四观点的风机单元在第二观点的风机单元的基础上,控制部在判断为产生了逆流时,基于关系式,确定使空气的流动切换为从吸入口向吹出口的流动的、风机马达的转速。
上述风机单元中,(与第三观点相比)能够缩短从逆流产生到逆流消除的恢复时间。
第五观点的空气处理系统,包括:空气处理单元;管道,该管道包括主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风机单元;以及第二风机单元。空气处理单元对空气进行规定的处理。主管道与空气处理单元连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从主管道分岔。第一风机单元是第一观点至第四观点的任一种风机单元,且与第一管道连接。第二风机单元是第一观点至第四观点的任一种风机单元,且与第二管道连接。控制部包括第一控制部和第二控制部。第一控制部设置于空气处理单元。第二控制部分别设置于第一风机单元和第二风机单元。第二控制部在判断为产生了逆流时,将第一信号送至第一控制部。第一控制部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对于第二控制部,确定消除逆流的第一风机单元和第二风机单元各自的风量目标值。
上述空气处理系统中,即便风机单元单独地设定消除逆流的风量,也很可能因其他风机单元的风量变化、空气处理单元的风量变化而复发。因此,在空气处理单元设定第一风机单元和第二风机单元的风量目标值的情况下,在考虑了空气处理对象空间所需的总风量的基础上,确定避免逆流的第一风机单元和第二风机单元的风量目标值,因此,消除逆流的可靠性高。
第六观点的空气处理系统是在第五观点的空气处理系统的基础上,空气处理单元具有风机。第一控制部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使空气处理单元的风机的转速阶段性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装设有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风机单元的空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2是用于说明控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以管道长度为参数示出风量与管道阻力的关系的图表。
图4是示出改变第二单元的前后压差地测定使风机马达的转速变更1[r/m]时的风量变化量的结果的图表。
图5是以前后压差为参数示出风量与风机马达的转速的关系的图表。
图6是以前后压差为参数示出风量与风机马达的转速的关系的图表。
图7是以前后压差为参数示出风速与风机马达转速的关系的图表。
图8是示出从图7导出的前后压差与系数及常数项的关系的图表。
图9是以前后压差为参数示出风量与风机马达的转速的关系的图表。
图10是示出风速与风机马达的转速的关系的图表。
图11是风量控制的流程图。
图12是以前后压差为参数示出风速与风机马达的转速的关系的图表,并且是对图7进行编辑后的图表。
图13是第二控制器检测逆流并消除逆流的逆流检测控制的流程图。
图14是第一变形例的逆流检测控制的流程图。
图15是第二变形例的逆流检测控制的流程图。
图16是装设有另一实施方式的风机单元的空气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图17是装设有又一实施方式的风机单元的空气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整体结构
图1是装设有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风机单元的空气处理系统10的结构图。图1中,空气处理系统10包括第一单元20、多个第二单元30、管道40及控制器50。本申请中,为了方便说明,将风机单元设为第二单元30,将图1俯视左侧的第二单元30称为左第二单元30L,将图1俯视右侧的第二单元30称为右第二单元30R。
第一单元20具有第一风机21。各第二单元30具有第二风机31。各第二风机31将空气从第二单元30供给至对象空间100。
对象空间100例如是建筑物内的房间。房间例如是空气的移动受到地板、天花板以及墙壁限制的空间。对于一个或多个对象空间100,配设多个第二单元30。
作为包括多个第二单元30的空气处理系统10的代表例,图1中示出了针对一个对象空间100配设包括两个第二单元30的空气处理系统10的例子。
第二单元30的个数也可以是三个以上,可以适当设定。配设第二单元30的对象空间100也可以是两个以上。
管道40将从第一单元20通过第一风机21送出的第一空气SA分配至多个第二单元30。管道40包括主管41以及从主管41分岔的分支管42。为了方便说明,将与左第二单元30L相连的分支管42称为第一分支管42L,将与右第二单元30R相连的分支管42称为第二分支管42R。
图1中示出了主管41配置于第一单元20之外的情况,不过,主管41也可配置于第一单元20之中,此外,也可配置成从第一单元20中延伸至第一单元20外。
主管41配置于第一单元20中的情况也包括第一单元20的外壳26的一部分作为主管41起作用的情况。图1中示出了主管41的入口41a与第一单元20连接的例子。
第一风机21配置于第一单元20内。此处,构成为从第一风机21吹出的空气全部流入管道40。
管道40的主管41的出口41b与分支管42的入口42a连接。作为从主管41分岔到分支管42的结构,也可以是使用分岔腔室的结构。
第二单元30的外壳33具有吸入口33a和吹出口33b,分支管42的多个出口42b与多个第二单元30的吸入口33a连接。
各第二单元30与对象空间100通过通风路81相连。通风路81的入口81a与第二单元30的吹出口33b连接。各第二风机31使从管道40的出口42b朝向通风路81的入口81a的气流在第二单元30中产生。因此,各第二风机31从分支管42的出口42b吸引第一空气SA。
各第二风机31可通过变更马达的转速来变更各第二单元30的吸入口33a和吹出口33b的空气的压力差即前后压差。各第二风机31可在管道40的静压固定时通过使转速变大来增大各第二单元30的前后压差。
若第二单元30的前后压差变大,则在通风路81中流动的第一空气SA的空气量变多。通过如此改变流动的空气量,从各通风路81的出口81b吹出至对象空间100的进气风量变化。
控制器50包括第一控制器51及多个第二控制器52。第一控制器51和多个第二控制器52彼此连接。
第一控制器51对第一风机21的风机马达21b的转速进行控制。当风机马达21b的转速增加时,第一风机21的送风量变多。
针对一个第二单元30,设有一个第二控制器52。各第二控制器52控制对应的第二风机31的风量。各第二控制器52存储从第一控制器51接收的风量目标值。
各第二控制器52在进气风量相对于风量目标值不足时使第二风机31的转速增加。相反,第二控制器52在进气风量相对于风量目标值过剩时使第二风机31的转速减少。
控制器50获取通过多个第二风机31供给至对象空间100的空气的空气量的信息。空气量的信息例如是每秒或每分钟应供给至对象空间100的必要进气风量。
各第二控制器52将空气量的信息输出至第一控制器51。第一控制器51基于获得的空气量的信息来确定应对第一风机21要求的输出。
为了方便说明,将与左第二单元30L对应的第二控制器52称为左第二控制器52L,将与右第二单元30R对应的第二控制器52称为右第二控制器52R。
(2)详细结构
(2-1)第一单元20
第一单元20具有第一风机21、热交换器22、第一风量检测单元23、温度传感器24以及水量调节阀25。
(2-1-1)热交换器22
作为热介质,例如冷水或温水从热源单元60被供给至热交换器22。被供给至热交换器22的热介质也可以是冷水或温水以外的热介质,例如,可以是盐水。
(2-1-2)第一风量检测单元23
对于第一风量检测单元23而言,例如,能够使用风量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或压力差传感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风量检测单元23检测第一风机21送风的风量。
第一风量检测单元23与第一控制器51连接。第一风量检测单元23检测的风量值从第一风量检测单元23发送至第一控制器51。
第一风量检测单元23检测的风量是在管道40的主管41中流动的风量,也是从多个第二单元30供给至对象空间100的进气风量的总量。
(2-1-3)温度传感器24
温度传感器24对从第一风机21送至管道40的第一空气SA的温度进行检测。温度传感器24与第一控制器51连接。温度传感器24检测的值输入至第一控制器51。
(2-1-4)水量调节阀25
第一单元20通过通风路82与对象空间100相连。流过通风路82从对象空间100返回的第二空气RA在第一风机21的作用下经过热交换器22而被送出至管道40。
从对象空间100返回的上述第二空气RA是曾经存在于对象空间100中的空气。当经过热交换器22时,返回后的第二空气RA与在热交换器22中流动的冷水或温水进行热交换而变成调节空气。
向在热交换器22中进行热交换而被送出至管道40的第一空气SA赋予的热量通过水量调节阀25进行调节。水量调节阀25的开度通过第一控制器51控制。若水量调节阀25的开度变大,则在热交换器22中流动的水量变多,在热交换器22与第一空气SA之间每单位时间进行交换的热量变多。相反地,若水量调节阀25的开度变小,则在热交换器22中流动的水量变少,在热交换器22与第一空气SA之间的每单位时间的热交换量变少。
(2-2)第二单元30
第二单元30具有第二风机31、使第二风机31旋转的风机马达31b及第二风量检测单元32。
各风机马达31b与对应的一个第二控制器52连接,转速从风机马达31b发送至第二控制器52。各第二风量检测单元32与对应的一个第二控制器52连接。
对于第二风量检测单元32而言,例如,能够使用风量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或压力差传感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风量检测单元32检测第二风机31送风的风量。
第二风量检测单元32检测的风量值输入至第二控制器52。第二风量检测单元32检测的风量是在通风路81中流动的风量,也是从各第二单元30供给至对象空间100的进气风量。
(2-3)远程传感器70
多个远程传感器70具有温度传感器的功能。各远程传感器70构成为能够向对应的第二控制器52发送表示对象空间100的第二空气RA的温度的数据。
(2-4)控制器50
图2是用于说明控制器50的结构的框图。图2中,控制器50包括第一控制器51及多个第二控制器52。第一控制器51和多个第二控制器52彼此连接。
(2-4-1)第一控制器51
第一控制器51包括处理器51a及存储器51b。处理器51a读取存储于存储器51b的第一风机21的风量控制程序,对第一风机21、各第二控制器52输出必要的指令。
存储器51b除了第一风机21的风量控制程序以外,还对第一风量检测单元23及温度传感器24的检测值进行随时存储。
处理器51a读取存储于存储器51b的第一风量检测单元23及温度传感器24的检测值,计算第一风机21的风量目标值(应供给至对象空间100的目标风量的总量)。
上述记载是一例,并非限定于上述记载内容。
(2-4-2)第二控制器52
第二控制器52包括处理器52a及存储器52b。处理器52a读取存储于存储器52b的第二风机31的风量控制程序,对第二风机31输出必要的指令。
存储器52b除了第二风机31的风量控制程序以外,还对从第一控制器51输出的风量目标值、第二风量检测单元32的检测值进行随时存储。
处理器52a读取存储于存储器52b的风量目标值、第二风量检测单元32的检测值,计算第二风机31的转速目标值。
上述记载是一例,并非限定于上述记载内容。
(3)空气处理系统10的动作的概要
各第二控制器52从各自连接的远程传感器70接收对象空间100的温度测定值。各第二控制器52将表示设定温度的数据保持为温度设定值。
各第二控制器52将温度设定值和温度测定值发送至第一控制器51。第一控制器51基于温度设定值和温度测定值确定各第二单元30的风量目标值。第一控制器51将风量目标值的值发送至各第二控制器52。
第一控制器51根据应供给至对象空间100的目标风量的总量,确定各第二风机31的风量目标值并发送至各第二控制器52。各第二单元30中,通过对应的第二控制器52调节第二风机31的转速。多个第二风机31的转速的调节是彼此独立进行的。
各第二控制器52控制各第二风机31的转速以使进气风量与风量目标值一致。多个第二控制器52彼此独立地控制多个第二风机31的转速。若第二风量检测单元32检测到的风量小于风量目标值,则各第二控制器52使各第二风机31的转速增加。若第二风量检测单元32检测到的风量大于风量目标值,则各第二控制器52使各第二风机31的转速减少。
具体的风量控制在“(5)风量控制”的部分描述。
(4)关于管道阻力
(4-1)管道阻力的特性
将第一单元20与第二单元30连接的管道40的长度根据第二单元30的吹出口的位置而不同,此外,根据安装第一单元20和第二单元30的物件而不同。
在管道40内流动的空气与管道40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阻力(以下,称为管道阻力),在管道40内流动的空气的静压因摩擦而减少。管道40越长,管道阻力越大。
图3是以管道长度为参数示出风量与管道阻力的关系的图表。图3中,管道阻力相对于在管道40内流动的空气的风量非线性变化。因此,风量不与风机的转速成比例。因此,不能以比例的方式计算实现目标风量值的转速。
(4-2)第二单元30的送风特性
将第二单元30的吹出口处的静压与吸入口处的静压的差称为第二单元30的前后压差。
图4是示出改变第二单元30的前后压差地测定使风机马达31b的转速变更1[r/m]时的风量变化量的结果的图表。变更前的风机马达31b的转速为100[r/m]。
在图3和图4中,当为了温度调节而改变风量时,管道阻力变动,因此,第二单元30的前后压差变化。使风机转速变动1[r/m]时变化的风量因该时刻的状况(前后压差)而不同,因此,难以调节。因此,若不考虑管道阻力的变化部分地调节风机转速,则有可能达不到目标风量。
例如,如图5所示,在将风量从10[m3/分钟]变更为15[m3/分钟]的情况下,若管道阻力不同,则即便是相同的风量变化量,需要的风机马达31b的转速变更量也不同。这是因为风量变化使得管道阻力也变化。因此,需要考虑了管道阻力的变化的风量调节功能。
此外,如图1所示,在从主管41分岔的分支管42分别与第二单元30连接的情况下,第二单元30的前后压差受到其他第二单元30的风量变化和第一单元20的空气排出压的影响。
此外,如图6所示,当其他第二单元30的风量和来自第一单元20的空气排出压变化,从而前后压差增加至图6的虚线时,仅维持风机马达31b的转速的话,风量会从10[m3/分钟]降低至5[m3/分钟],因此,为了维持起初的风量10[m3/分钟],不得不使风机马达31b的转速增加。
另一方面,当前后压差降低至图6的双点划线时,若继续维持风机马达31b的转速,则风量会从10[m3/分钟]增加至15[m3/分钟],因此,为了维持起初的风量10[m3/分钟],不得不使风机马达31b的转速减少。
因此,第二单元30也需要考虑了前后压差的变化的风量维持功能。
(5)风量控制
如上所述,可知第二单元30的风量控制需要考虑了管道阻力、其他第二单元30的风量和第一单元20的空气排出压的风量维持功能。然而,管道长度根据安装第一单元20和第二单元30的物件、或是第二单元30的安装位置而改变,该管道阻力也根据管道长度、在该管道内流动的空气的风量而变动。因此,难以通过现有的试运转调节将风机马达31b的转速与风量的关系数据化。
因此,申请人着眼于管道阻力的变化表现为前后压差,发现:获取第二单元30的风量、风速或前后压差的信息,借助使用加上风机马达31b的转速及目标风量值后的变量的函数,计算风机马达31b的转速目标值或风机马达31b的转速变更量。
由此,事先的试验工时降低,且无需管道连接时的试运转。以下,对风量控制逻辑进行说明。
(5-1)前后压差ΔP的导出
图7是以前后压差ΔP为参数,示出风速V与风机马达31b的转速N的关系的图表。图7中,在前后压差ΔP相同的情况下,风机马达31b的转速N能够使用系数a和常数项b地用风速V的一次函数表示。
N=a×V+b[1]
如图7所示,能够在前后压差固定的情况下,通过实施至少获得三点的值的试验,导出[1]式。
此外,图8是示出从图7导出的前后压差ΔP与系数a及常数项b的关系的图表。图8中,前后压差ΔP与系数a及常数项b的关系能够用以下式子表示。
a=m×ΔP+n                                [2]
b=p×ΔP+q[3]
根据上式[1]、[2]和[3]式,转速N、风速V、前后压差ΔP的关系由下式表示。
N=(m×ΔP+n)×V+(p×△P+q)[4]
根据[4]式,进一步导出下式。
ΔP=(N-n×V-q)/(m×V+p)[5]
[5]式表示若测量第二风机31的风机马达31b以转速N运转时的风速V,则能计算前后压差ΔP。
因此,风机马达31b的转速N、第二风机31的风速V或风量Q以及前后压差ΔP是具有根据其中两个值可导出剩余一个值的关系的参数。
(5-2)考虑了管道阻力变化的风量调节功能
根据上式[5]式和风机的理论式,能够导出计算转速目标值Ny的计算式。根据风机的理论式,当前的前后压差ΔPx、当前的风量Qx、前后压差目标值ΔPy以及风量目标值Qy的关系为:
ΔPy/ΔPx=(Qy/Qx)2[6]
根据上述[5]式和[6]式,成为:
(Ny-n×Vy-q)/(m×Vy+p)=(Qy/Qx)2×ΔPx[7]
此外,Vy=(Qy/Qx)×Vx,因此,成为:
Ny=(Qy/Qx)2×ΔPx×{m×(Qy/Qx)×Vx+p}+n×(Qy/Qx)×
Vx+q[8]
以下,将上述[8]式称为第一函数。
参照图9对第一函数的技术意义进行说明。图9是以前后压差ΔP为参数,示出风量与风机马达31b的转速的关系的图表。图9中,管道阻力的变化表现为前后压差ΔP的变化。
例如,用于以前后压差50[Pa]维持风量10[m3/分钟]的风机马达31b的转速为920[r/m]。假设管道阻力与风量无关而是固定的,则在将风量变更为15[m3/分钟]的情况下,只要仅将转速设为1100[r/m]即可。
然而,管道阻力会因风量变化而变化。根据图9,通过将风量变更为15[m3/分钟],因管道阻力的变化而引起前后压差增加至109.9[Pa]。为了在前后压差为109.9[Pa]时维持风量15[m3/分钟],需要将风机马达31b的转速维持在1348[r/m]。
因此,考虑了管道阻力的变化的风量调节功能是必要的,第一函数(上述[8]式)的转速Ny是考虑了管道阻力的变化的转速。
第二控制器52在作为来自第一控制器51的风量指示值的风量目标值Qy变更时,使用第一函数,计算第二风机31的风机马达31b的转速目标值。
(5-3)考虑了前后压差的变化的风量调节功能
若在风机马达31b的转速到达转速目标值后,前后压差ΔP也不变动,则可维持该转速,但在其他第二单元30的风量和第一单元20的空气排出压变化的情况下,前后压差ΔP会变动。
图10是示出风速与风机马达31b的转速的关系的图表。图10中,例如,为了以前后压差50[Pa]维持风速目标值Vy所需的风机马达31b的转速为980[r/m]。
这里,在前后压差ΔP增加至图10的虚线的情况下,仅维持风机马达31b的转速980[r/m]的话,风速会下降至Vx,因此,风量不足。
为了维持风量目标值,需要使风速从Vx回到Vy,需要使风机马达31b的转速增加200r/m而成为1180[r/m]。
根据[2]式和[4]式,上述风机马达31b的转速变更量ΔN为:
ΔN=a×(Vy-Vx)[9]
以下,将上述[9]式称为第二函数。
使用第二函数的情况为:对风量目标值Qy没有变更但因前后压差ΔP的变动而需要变更风机马达31b的转速时的转速变更量进行计算之时。
图11是风量控制的流程图。以下,参照图11对风量控制进行说明。
(步骤S1)
首先,第二控制器52在步骤S1中对是否从第一控制器51接收了风量目标值Qy进行判定。第二控制器52在接收了风量目标值Qy时向步骤S2前进。此外,第二控制器52在未接收风量目标值Qy时向步骤S6前进。
(步骤S2)
接着,第二控制器52在步骤S2中计算实现风量目标值Qy的风速目标值Vy。
(步骤S3)
接着,第二控制器52在步骤S3中将风速目标值Vy更新为步骤S2中计算出的值。
(步骤S4)
接着,第二控制器52在步骤S4中使用第一函数计算实现步骤S3中更新的风速目标值Vy的风机马达31b的转速目标值Ny。
(步骤S5)
接着,第二控制器52在步骤S5中将风机马达31b的转速目标值更新为步骤S4中计算出的值Ny。第二控制器52在将转速目标值更新为Ny之后,以风机马达31b的转速成为目标值的方式进行控制。
(步骤S6)
接着,第二控制器52在步骤S6中获取第二风量检测单元32的检测值作为当前的风速Vx。
(步骤S7)
接着,第二控制器52在步骤S7中计算风速目标值Vy与当前的风速Vx的差。
(步骤S8)
接着,第二控制器52在步骤S8中计算前后压差ΔP。
(步骤S9)
接着,第二控制器52在步骤S9中计算作为控制参数的系数a。
(步骤S10)
接着,第二控制器52在步骤S10中将步骤S7中计算出的风速目标值Vy与当前的风速Vx的差以及步骤S9中计算出的系数a应用于第二函数,计算转速变更量ΔN。
(步骤S11)
接着,第二控制器52在步骤S11中根据步骤S10中计算出的转速变更量ΔN计算转速目标值Ny。
(步骤S12)
接着,第二控制器52在步骤S12中将转速更新为步骤S11中计算出的转速目标值Ny。接着,第二控制器52返回步骤S1。
如上所述,当有来自第一控制器51的风量目标值的指示时,执行步骤S1至步骤S5的第一程序,当没有来自第一控制器51的风量目标值的指示时,执行步骤S6至步骤S12的第二程序。
第一程序是使用第一函数计算转速目标值的程序,第二程序是使用第二函数计算转速变更量的程序。
此外,由于既能够使用第二函数计算转速目标值Ny,而且第二控制器52能切换第一程序和第二程序,因此,第二单元30中,在获取了新的风量目标值Qy或风速目标值Vy的情况下,也能不使用第一函数而是一边通过第二函数计算转速变更量ΔN一边控制转速。
(5-4)逆流检测功能
(5-4-1)逆流的产生要因
这里所说的逆流是指,空气从第二单元30的外壳33的吹出口33b向吸入口33a流动的现象。
空气处理系统10中,如图1所示,第一单元20的吹出口与第二单元30的吸入口33a通过主管41及分支管42相连。此外,第二单元30的吹出口33b与对象空间100通过通风路81相连。
在仅第二单元30的第二风机31工作的情况下,通过升压至与主管41、分支管42和通风路81的总阻力相当的压力,能够将空气送至对象空间100,因此,产生第二单元30的吸入口33a与吹出口33b之间的空气的压力差即前后压差。此时,在第一单元20的第一风机21工作从而辅助第二风机31的升压量的情况下,前后压差变成0、或是接近0的值。
此外,如图1所示,两个第二单元30经由分支管42相连,因此,例如,在左第二单元30L中前后压差为0时,右第二单元30R的风量增加的情况下,空气从左第二单元30L的吹出口33b向吸入口33a的方向被拖拽,产生逆流。
(5-4-2)检测逆流的方法
在逆流未产生时,吸入口33a的压力比吹出口33b的压力小,但在逆流产生时,吸入口33a的压力比吹出口33b的压力大。因此,若使用压力传感器或具有指向性的风速传感器,则能够简单地检测逆流,但经济负担大。
因此,申请人发现了以下方法:使用在“(5-1)前后压差ΔP的导出”的部分说明的[1]式和[5]式,通过计算对逆流的产生进行判断。
图12是以前后压差ΔP为参数,示出风速V与风机马达31b的转速N的关系的图表,并且是对图7进行编辑后的图表。图12中,在将前后压差为0的情况下的[1]式的系数a及常数项b分别设为u、v时,前后压差ΔP=0的情况下的风速V与转速N的关系式为N=u×V+v。
例如,若将第二单元30正常地送风时第二控制器52获取的转速Na、第二风量检测单元32检测的风速Va绘制在图12的图表上,则点(Va,Na)被绘制在前后压差为0的情况下的关系式“N=u×V+v”的特性线上、或是比该特性线靠上侧处。
但是,若将第二单元30产生逆流时第二控制器52获取的转速Nb、第二风量检测单元32检测的风速Vb绘制在图12的图表上,则点(Vb,Nb)被绘制在比前后压差ΔP=0的情况下的关系式“N=u×V+v”的特性线靠下侧处。
这表示产生逆流时Nb<u×Vb+v,前后压差ΔP是负的值。
如在“(5-1)前后压差ΔP的导出”的部分说明地,风机马达31b的转速N、第二风机31的风速V以及前后压差ΔP具有根据其中两个值可导出剩余一个值的关系。因此,通过将转速N和风速V的实测值代入示出该关系的[5]式:ΔP=(N-n×V-q)/(m×V+p),能够计算前后压差ΔP。
因此,第二控制器52能够在将第二控制器52获取的转速N和第二风量检测单元32检测的风速V代入[5]式而得的前后压差ΔP是负的值的情况下,判断为产生了逆流。
(5-4-3)逆流检测控制
图13是第二控制器52检测逆流并消除逆流的逆流检测控制的流程图。图13中,第二控制器52以与图11的步骤S1至步骤S12的控制流程并行的方式进行步骤S21至步骤S26的控制流程。以下,在左第二单元30L中产生逆流的前提下进行说明。
(步骤S21)
左第二控制器52L在步骤S21中获取当前的风机马达31b的转速Nx。
(步骤S22)
接着,左第二控制器52L在步骤S22中获取第二风量检测单元32的检测值作为当前的风速Vx。
(步骤S23)
接着,左第二控制器52L在步骤S23中计算当前的前后压差ΔPx。前后压差ΔPx可通过将转速Nx和风速值Vx代入[5]式中而计算出。
(步骤S24)
接着,左第二控制器52L在步骤S24中对前后压差ΔPx是不是负的值进行判断。左第二控制器52L在判断为前后压差ΔP是负的值时向步骤S25前进。
这里,判断为“前后压差ΔP是负的值”与检测出逆流是相同的。
另一方面,左第二控制器52L在判断为前后压差ΔP是正的值时返回步骤S21,继续检测逆流。
(步骤S25)
接着,左第二控制器52L在步骤S25中,使风机马达31b的转速上升至将规定比率C乘以当前的转速Nx后的C×Nx。比率C的初始的设定值是1.05,但可在用户侧进行设定变更。
这里,由于在上述步骤S24中判断为前后压差ΔPx是负的值,检测出逆流,因此,使风机马达31b的转速渐近地上升,谋求消除逆流。
(步骤S26)
接着,左第二控制器52L在步骤S26中待机规定时间并返回步骤S21。待机规定时间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使风机马达31b的转速上升后至风速值变化为止的响应时间。规定时间的初始的设定值是1秒,但可在用户侧进行设定变更。
如上所述,空气处理系统10工作的期间,重复图13记载的步骤S21至步骤S26的例行程序。由此,对前后压差ΔP是否成为负的值进行监视,在前后压差ΔP成为负的值时,判断为产生了逆流,使风机马达31b的转速上升。
上述逆流检测控制的优点是能够单独通过第二控制器52消除逆流。
此外,由于使风机马达31b的转速渐近地上升,因此还具有如下优点:能够避免为了消除逆流而使转速过度富余。
(6)逆流检测控制的变形例
(6-1)第一变形例
图13记载的控制中,第二控制器52在检测出逆流后,单独通过第二控制器52消除逆流,而第一变形例中,与第一控制器51协作消除逆流。
图14是第一变形例的逆流检测控制的流程图。图14中,与图13的区别是步骤S25及步骤S26替换为步骤S25x及步骤S26x这点。
第二控制器52以与图11的步骤S1至步骤S12的控制流程并行的方式进行步骤S21至步骤S26x的控制流程。
步骤S21至步骤S24已说明,因此,这里对步骤S25x和步骤S26x进行说明。
(步骤S25x)
左第二控制器52L在步骤S25x中向第一控制器51通知前后压差ΔPx是负的值的情况。具体而言,将预先设定的表示“前后压差ΔPx是负的值”的信号P发送至第一控制器51。
(步骤S26x)
从左第二控制器52L接收了信号P的第一控制器51中,由于前后压差ΔPx是负的值,因此,判断为产生了逆流,为了消除逆流,再次设定新的风量目标值Qy。
认为在逆流即将产生之前,第一单元20使第一风机21动作并赋予第二单元30排出压,第二单元30以前后压差为0实现了维持风量目标值的转速。
但是,由于右第二单元30R的风量增大,由此,与第一单元20的第一风机21的推出力相比,由右第二单元30R拖拽的力更大,因此,推定为左第二单元30L产生了逆流。
因此,第一控制器51将第一单元20的排出压设定得比逆流即将产生之前的排出压高、或是将对左第二控制器52L指示的风量目标值Qy再次设定为对逆流即将产生之前的风量目标值赋予余量后的值。
若风量目标值Qy被再次设定,并发送至左第二控制器52L,则进行图11的步骤S1至步骤S12的控制。
之后,左第二控制器52L重复图14记载的步骤S21至步骤S26x的例行程序,对有没有产生逆流进行监视。
(6-2)第二变形例
在图13记载的控制中,第二控制器52通过前后压差ΔPx是不是负的值来对是否产生了逆流进行判断,但在第二变形例中,通过比较风机马达31b的实际的转速Nx和计算上的转速来对是否产生了逆流进行判断。
图15是第二变形例的逆流检测控制的流程图。图15中,与图13的区别是步骤S23及步骤S24替换为步骤S23y及步骤S24y这点。
第二控制器52以与图11的步骤S1至步骤S12的控制流程并行的方式进行步骤S21至步骤S26的控制流程。
步骤S21、步骤S22、步骤S25及步骤S26已说明,因此,这里仅对步骤S23y及步骤S24y进行说明。
(步骤S23y)
左第二控制器52L在步骤S23y中计算u×Vx+v。Vx是当前的风速。
(步骤S24y)
接着,左第二控制器52L在步骤S24y中对Nx-u×Vx+v是不是负的值进行判断。左第二控制器52L在判断为Nx-u×Vx+v是负的值时向步骤S25前进。
这里,判断为“Nx-u×Vx+v是负的值”与检测出逆流是相同的。
如上所述,空气处理系统10工作的期间,重复图15记载的步骤S21至步骤S26的例行程序。由此,对Nx-u×Vx+v是否成为负的值进行监视,在Nx-u×Vx+v成为负的值时,判断为产生了逆流,使风机马达31b的转速上升。
与实施方式相同地,上述逆流检测控制的优点是能够单独通过第二控制器52消除逆流。
此外,由于使风机马达31b的转速渐近地上升,因此还具有如下优点:能够避免为了消除逆流而使转速过度富余。
(7)特征
(7-1)
第二单元30中,第二控制器52在根据转速、风量或风速和前后压差之中的两个值导出剩余一个值的关系式中代入能够实时获取的转速以及风量或风速,计算前后压差,在计算出的前后压差处于如果正常的话不会发生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断为产生了逆流。因此,能够在不使用高价的压力传感器、指向性风速传感器的状态下对逆流的产生进行检测。
(7-2)
第二控制器52能够根据计算出的前后压差的值是否为负,对空气的逆流的产生、未产生进行判断,因此,能够在不使用高价的压力传感器、指向性风速传感器的情况下对逆流的产生进行检测。
(7-3)
第二控制器52在判断为产生了逆流时,使风机马达31b的转速增加,直至基于关系式算出的前后压差变成正的值。其结果是,还能够设定为不产生逆流的界限的转速。
(7-4)
第二控制器52在判断为产生了逆流时,基于关系式,确定使空气的流动切换为从吸入口33a向吹出口33b的流动的、风机马达31b的转速。其结果是,与渐近地使转速上升以消除逆流的方法相比,能够缩短从逆流产生到逆流消除的恢复时间。
(7-5)
空气处理系统10中,即便第二单元30单独地设定消除逆流的风量,也很可能因其他第二单元30的风量变化、第一单元20的风量变化而复发。因此,在第一单元20设定两个第二单元30的风量目标值的情况下,在考虑了空气处理的对象空间100所需的总风量的基础上,确定避免逆流的风量目标值,因此,消除逆流的可靠性高。
(7-6)
第一单元20中,在第一控制器51从第二控制器52接收到表示“前后压差ΔPx是负的值”的信号P时,使第一单元20的风机马达21b的转速阶段性增加。其结果是,赋予第二单元30的排出压上升,逆流消除。
(8)其它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单元20具有第一风机21,但第一单元20不一定需要第一风机21。本公开的风量控制也能应用于经由管道与不具有风机的第一单元连接的第二单元。
以下,举具体例进行说明。
(8-1)
图16是装设有另一实施方式的风机单元的空气处理系统110的结构图。图16中,空气处理系统110配置于建筑物BL的一层的天花板背面,进行房间的换气。空气处理系统110包括:作为空气处理单元的第一单元120;作为进气风机单元的第二单元130;以及作为排气风机单元的第三单元135。
空气处理系统110还包括外部空气管道150、进气管道160、回风管道170及排气管道180。外部空气管道150、进气管道160、回风管道170以及排气管道180与第一单元120连接。
外部空气管道150构成从通向建筑物BL之外的开口部104连至第一单元120的空气流路。进气管道160构成从第一单元120连至设置于房间的吹出口102的空气流路。
回风管道170构成从设置于房间的吸入口103连至第一单元120的空气流路。排气管道180构成从第一单元120连至通向建筑物BL之外的开口部105的空气流路。
进气管道160通过分支腔室191从一个主管道161分岔成多个分支管道162。
回风管道170通过分支腔室192从一个主管道171分岔成多个分支管道172。
第一单元120对经过单元内的空气进行空气中的尘埃的去除、空气的温度的变更、空气的湿度的变更、空气中的规定化学成分及规定病原体的去除。
第二单元130与各进气管道160连接。第三单元135与各回风管道170连接。
空气处理系统110中,第一单元120没有风机,因此,由第二单元130和第三单元135使第一单元120内的空气的流动产生。
因此,第二单元130的前后压差的变化主要因其他第二单元130的风机的风量变化而产生。此外,第三单元135的前后压差的变化主要因其他第三单元135的风机的风量变化而产生。
空气处理系统110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导入“前后压差”作为转速目标值的运算式的变量,因此,能够将时刻发生变化的管道阻力的变化反映在风量目标值的运算中,能够谋求缩短输出值(风量)相对于输入值(转速)的响应时间。
此外,上述空气处理系统110中,有可能因一个第二单元130的风机的风量变化而造成其余第二单元130产生逆流。同样地,有可能因一个第三单元135的风机的风量变化而造成其余第三单元135产生逆流。
但是,第二单元130中第二控制器152,或是第三单元135中第三控制器153,在根据转速、风量或风速和前后压差之中的两个值导出剩余一个值的关系式中代入能够实时获取的转速以及风量或风速,计算前后压差,在计算出的前后压差处于如果正常的话不会发生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断为产生了逆流。
因此,能够在不使用高价的压力传感器、指向性风速传感器的情况下对逆流的产生进行检测。
(8-2)
图17是装设有又一实施方式的风机单元的空气处理系统210的结构图。图17中,空气处理系统210配置于建筑物的一层的天花板背面。
空气处理系统210与图1的空气处理系统10的区别是第一单元不具有第一风机,除此以外的结构与图1的空气处理系统10相同。因此,对与图1的空气处理系统10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第一单元220的利用侧热交换器22的热交换所需的热能从热源单元60供给。第一单元220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22中的热交换来生成调节空气。
第一单元220与管道40连接。管道40包括主管41和分支管42。主管41的一端与第一单元220连接。主管41的另一端分岔并与多个分支管42连接。一个分支管42的终端连接一个第二单元30。
各第二单元30具有第二风机31。通过第二风机31旋转,第一单元220中生成的调节空气经由管道40被吸引至第二单元30内,然后,供给至对象空间100。
各第二风机31的风机马达31a构成为能够单独地变更转速。通过单独地变更各风机马达31a的转速,单独变更各第二单元30的供给空气量。
空气处理系统210中,第一单元220没有风机,因此,由第二单元30使第一单元220内的空气的流动产生。
因此,第二单元30的前后压差的变化主要因其他第二单元30的第二风机31的风量变化而产生,但由于导入“前后压差”作为转速目标值的运算式的变量,因此,能够将时刻发生变化的管道阻力的变化反映在风量目标值的运算中,能够谋求缩短输出值(风量)相对于输入值(转速)的响应时间。
此外,上述空气处理系统210中,有可能因一个第二单元30的风机的风量变化而造成其余第二单元30产生逆流。
但是,在第二单元30中,第二控制器52在根据转速、风量或风速和前后压差之中的两个值导出剩余一个值的关系式中代入能够实时获取的转速以及风量或风速,计算前后压差,在计算出的前后压差处于如果正常的话不会发生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断为产生了逆流。
因此,能够在不使用高价的压力传感器、指向性风速传感器的情况下对逆流的产生进行检测。
(9)其他
(9-1)
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基于从第二风量检测单元32获取的风速或风量,计算前后压差。不过,也可以是,分别在第二单元的吸入口和吹出口配置压力传感器,根据传感器值计算前后压差值,根据前后压差和转速求出风速。
(9-2)
图7中,五个前后压差中,观察使风机马达的转速变化时的风机的风速变化。这用作用于导出转速、风速、前后压差的关系式的数据,但不一定需要五个前后压差的情况下的数据,只要至少有三个前后压差的情况下的数据,就能导出该关系式。
(9-3)
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以第二单元30的前后压差是正的值时空气从吸入口33a向吹出口33b流动、前后压差是负的值时空气逆流这样的领域进行处理。
例如,在从第一单元20赋予超过第二单元30的升压量的程度的排出压这种特殊的状况下,即便维持前后压差逆转,空气也从吸入口33a向吹出口33b流动,即便前后压差是负的值也不产生逆流。因此,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在该种限定的领域内不使用。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公开的主旨以及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形态、细节的多种变更。
(符号说明)
10空气处理系统
20第一单元(空气处理单元)
21第一风机(主风机)
21b风机马达
30第二单元(风机单元)
30L左第二单元(第一风机单元)
30R右第二单元(第二风机单元)
31第二风机(风机)
31b风机马达
32第二风量检测单元(第二获取部)
33外壳
40管道
41主管(主管道)
42L第一分支管(第一管道)
42R第二分支管(第二管道)
50控制器(控制部)
51第一控制器(第三获取部)
52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部、第一获取部)
52L左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部、第一获取部)
52R右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部、第一获取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18635号公报。

Claims (6)

1.一种风机单元(30),所述风机单元经由管道与规定的单元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速可变的风机(31);
外壳(33),所述外壳(33)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且收纳所述风机(31);
第一获取部,所述第一获取部获取驱动所述风机(31)的风机马达(31b)的转速(Nx);
第二获取部(32),所述第二获取部(32)获取所述风机(31)的风量(Qx)或风速(Vx);以及
控制部(50),所述控制部(50)控制所述风机马达(31b)的转速,
所述控制部(50)基于所述转速(Nx)以及所述风量(Qx)或所述风速(Vx),或是基于所述外壳(33)的所述吸入口和所述吹出口的空气的压力差即前后压差(ΔPx),对是否发生了空气从所述外壳(33)的所述吹出口向所述吸入口流动的逆流进行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单元(30),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50)基于根据所述转速(Nx)、所述风量(Qx)或所述风速(Vx)和所述前后压差(ΔPx)中的两个值导出剩余一个值的关系式,在根据所述转速(Nx)以及所述风量(Qx)或所述风速(Vx)计算出的所述前后压差(ΔPx)是负的值时,判断为产生了所述逆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单元(30),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50)在判断为产生了所述逆流时,使所述风机马达(31b)的所述转速(Nx)增加,直至基于所述关系式计算出的所述前后压差(ΔPx)变成正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单元(30),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50)在判断为产生了所述逆流时,基于所述关系式,确定使空气的流动切换为从所述吸入口向所述吹出口的流动的、所述风机马达(31b)的转速。
5.一种空气处理系统(10),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气处理单元(20),所述空气处理单元(20)对空气进行规定的处理;
管道(40),所述管道(40)包括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20)连接的主管道(41)以及从所述主管道(41)分岔的第一管道(42L)和第二管道(42R);
第一风机单元(30L),所述第一风机单元(30L)是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单元,且与所述第一管道(42L)连接;以及
第二风机单元(30R),所述第二风机单元(30R)是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单元,且与所述第二管道(42R)连接,
所述控制部(50)包括第一控制部(51)和第二控制部(52L、52R),所述第一控制部(51)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单元(20),所述第二控制部(52L、52R)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机单元(30L)和所述第二风机单元(30R),
所述第二控制部(52L、52R)在判断为产生了所述逆流时,将第一信号送至所述第一控制部(51),
所述第一控制部(51)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时,对于所述第二控制部(52L、52R),确定消除所述逆流的所述第一风机单元(30L)和所述第二风机单元(30R)各自的风量目标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系统(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处理单元(20)具有主风机(21),
所述第一控制部(51)对驱动所述主风机(21)的风机马达(21b)的转速进行控制,
并且,所述第一控制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时,使所述风机马达(21b)的转速阶段性增加。
CN202180057086.XA 2020-08-07 2021-08-03 风机单元及包括该风机单元的空气处理系统 Active CN1160342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34853A JP7078866B2 (ja) 2020-08-07 2020-08-07 ファンユニット
JP2020-134853 2020-08-07
JP2020161150A JP7078867B2 (ja) 2020-09-25 2020-09-25 ファン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処理システム
JP2020-161150 2020-09-25
PCT/JP2021/028772 WO2022030491A1 (ja) 2020-08-07 2021-08-03 ファン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処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34236A true CN116034236A (zh) 2023-04-28
CN116034236B CN116034236B (zh) 2024-02-13

Family

ID=80118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7086.XA Active CN116034236B (zh) 2020-08-07 2021-08-03 风机单元及包括该风机单元的空气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194766A4 (zh)
CN (1) CN116034236B (zh)
WO (1) WO2022030491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2634A (ja) * 1990-05-29 1992-02-04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02955825U (zh) * 2012-07-24 2013-05-29 苏州新盛超净化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过滤单元防逆流装置
CN103309421A (zh) * 2012-03-08 2013-09-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外部空气冷却以及局部冷却方式信息处理系统和其负荷分配方法
US20130306264A1 (en) * 2010-12-09 2013-11-21 Guiseppe Zeolla Fluid cooling apparatus
CN209147264U (zh) * 2018-11-01 2019-07-23 山东雅士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型防凝露空气处理系统
CN110220267A (zh) * 2018-03-01 2019-09-10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空调系统及空调机组的风机运行方法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15551B2 (ja) * 1991-10-30 2000-03-0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9264622A (ja) * 2008-04-23 2009-11-12 Panasonic Corp 換気装置
JP5427833B2 (ja) * 2011-05-18 2014-02-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クリーンルームの逆流防止装置
JP6520185B2 (ja) * 2014-04-18 2019-05-2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2634A (ja) * 1990-05-29 1992-02-04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US20130306264A1 (en) * 2010-12-09 2013-11-21 Guiseppe Zeolla Fluid cooling apparatus
CN103309421A (zh) * 2012-03-08 2013-09-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外部空气冷却以及局部冷却方式信息处理系统和其负荷分配方法
CN202955825U (zh) * 2012-07-24 2013-05-29 苏州新盛超净化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过滤单元防逆流装置
CN110220267A (zh) * 2018-03-01 2019-09-10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空调系统及空调机组的风机运行方法与装置
CN209147264U (zh) * 2018-11-01 2019-07-23 山东雅士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型防凝露空气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34236B (zh) 2024-02-13
EP4194766A4 (en) 2023-12-27
WO2022030491A1 (ja) 2022-02-10
US20230204245A1 (en) 2023-06-29
EP4194766A1 (en) 2023-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92516B (zh) 供气系统
CA2832628C (en) Common venting system for water heater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6034236B (zh) 风机单元及包括该风机单元的空气处理系统
CN116057326B (zh) 风机单元
CN116075672B (zh) 风机单元及包括该风机单元的空气处理系统
JP7078867B2 (ja) ファン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処理システム
CA3059735A1 (en) Hvac apparatus with dynamic pressure balancing
US11971188B2 (en) Fan unit and air treatment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JP6985631B1 (ja) ファンユニット
JPS59158925A (ja) 集中排気装置
JPS59153046A (ja) 集中吸排気装置
US20220178576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20230019149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7185147B2 (ja) ファンユニットの選定方法
JP7167081B2 (ja) 給気システム
FI110280B (fi) Ilmastointimenetelmä ja ilmastointijärjestelmä
JP5014770B2 (ja) 室圧制御システム
WO2022269685A1 (ja) 換気システム
JP2777152B2 (ja) 給湯機の燃焼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