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9016A -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9016A
CN116019016A CN202211315231.2A CN202211315231A CN116019016A CN 116019016 A CN116019016 A CN 116019016A CN 202211315231 A CN202211315231 A CN 202211315231A CN 116019016 A CN116019016 A CN 116019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bin body
gas
pressure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152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19016B (zh
Inventor
牛振
林洁
付国举
李虎
方晶晶
刘平小
张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113152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190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19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90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190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90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加压过程中第一和第二气口均作为动物承载舱体的进气口使用,实现对动物承载舱体内的两路加压,加压空气是干净空气无需经空气净化操作即可直接加压;稳压过程中第二气口作为动物承载舱体的排气口使用、第一气口作为动物承载舱体的进气口使用,实现对动物承载舱体排出的污染气体的循环利用,动物承载舱体排出的污染气体需经空气净化操作后再进入动物承载舱体内并补充相应的氧气以供动物承载舱体内的实验动物活动用;减压过程中第一和第二气口均作为动物承载舱体的排气口使用,实现对动物承载舱体内的两路减压,动物承载舱体排出的污染气体需经空气净化操作后暂存在空气净化舱内。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承载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动物在动物承载舱内进行一段时间的动物实验后,由于动物的活动会使得动物承载舱内环境中存在二氧化碳、生活臭气和其他有害气体成分,导致动物承载舱内的空气被污染。现有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对动物承载舱内的空气进行空气净化,但是现有的这种空气净化措施导致干净的空气也需要经空气净化操作后再进入动物承载舱内,操作麻烦,而且现有直接将动物承载舱内的污染空气直接排出,不具备循环利用功能。因此,本发明对现有的空气净化措施进行优化,以实现更优的空气净化循环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其特点在于,其包括高压气罐、补氧罐、空气净化舱、动物承载舱和控制器,所述空气净化舱包括相盖设的空气净化舱体和空气净化舱盖,所述空气净化舱体的底部固定有厚基板,所述厚基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容纳有微型电动推杆,所述微型电动推杆的顶部推杆端固定有竖向隔板,所述竖向隔板将空气净化舱体划分为右腔室和左腔室,所述竖向隔板的右侧由上至下固定有多层网状放置板,每层所述网状放置板上均铺设有钠石灰和活性炭,所述竖向隔板的左侧由下至上固定有初效过滤网和高效过滤网,所述空气净化舱盖上对应右腔室处连通有进气口和对应左腔室处连通有出气口,所述动物承载舱包括相盖设的动物承载舱体和动物承载舱盖,所述动物承载舱体上连通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
所述高压气罐通过进气管路连通进气口,所述进气管路上沿着进气方向依次设置有气体减压阀、进气电动控制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进气管路上且位于进气电动控制阀和第三单向阀之间的位置通过第一连接管道连通第二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第二连接管道连通第一气口,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上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气泵和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气口通过第三连接管道连通进气口,所述第三连接管道上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气泵和第二单向阀,所述动物承载舱体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补氧罐通过补氧管路连通至动物承载舱体内,所述补氧管路上设置有补氧电动控制阀;
所述微型电动推杆处于未启动状态时,所述竖向隔板的顶部与空气净化舱盖的内壁之间有间隙以使得右腔室和左腔室的上部连通,所述竖向隔板的底端面恰好覆盖凹槽的顶端面以使得右腔室和左腔室的底部不连通,从而使得通过进气口进入的干净空气不需空气净化,所述微型电动推杆处于启动状态时,所述微型电动推杆推动竖向隔板向上移动以使得竖向隔板的顶部与空气净化舱盖的内壁之间没有间隙不连通,所述竖向隔板的底部与空气净化舱体的底部表面留有间隙使得左腔室的下部和右腔室的下部连通,从而使得通过进气口进入的污染空气进行空气净化;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收到加压指令时,控制气体减压阀的开度、进气电动控制阀的开度、第一气泵启动、第二气泵不启动、微型电动推杆不启动,高压气罐中的高压空气经气体减压阀减压后的干净空气一部分依次通过进气管路、进气口、右腔室上部、左腔室上部并利用第一气泵将出气口处的干净空气经第二连接管路、第一气口抽送至动物承载舱体内,干净空气另一部分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路、第二气口流入动物承载舱体内,直至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加压范围内,其后控制器判断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当前氧气浓度值是否高于此设定加压范围对应的最低设定氧气浓度值,在为否时开启补氧电动控制阀为动物承载舱体内进行补氧操作直至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氧气浓度值至少达到对应的最低设定氧气浓度值,而且控制补氧电动控制阀的开度使得动物承载舱体内的压力值维持在设定加压范围内,在为是时无需进行补氧操作;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收到稳压指令时,控制气体减压阀关闭、进气电动控制阀关闭、第一气泵启动、第二气泵不启动、微型电动推杆启动,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二气口、第一连接管路、进气管路、进气口流入空气净化舱体内进行空气净化,利用第一气泵将经空气净化后的干净气体经第二连接管路、第一气口抽送至动物承载舱体内,此过程中开启补氧电动控制阀为动物承载舱体内进行补氧操作直至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氧气浓度值至少达到设定稳压范围对应的最低设定氧气浓度值,而且控制补氧电动控制阀的开度使得动物承载舱体内的压力值维持在设定稳压范围内。
较佳地,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收到减压指令时,控制气体减压阀关闭、进气电动控制阀关闭、补氧电动控制阀关闭、第一气泵不启动、第二气泵启动、微型电动推杆启动,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二气口、第一连接管路、进气管路、进气口流入空气净化舱体内进行空气净化,利用第二气泵将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一气口、第三连接管路、进气口流入空气净化舱体内进行空气净化。
较佳地,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同侧设置。
较佳地,所述右腔室和左腔室大小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舱室控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点在于,其利用上述的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实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0、所述控制器分析收到的指令,若是加压指令则进入步骤200,若是稳压指令则进入步骤300;
步骤200、所述控制器控制气体减压阀的开度、进气电动控制阀的开度、第一气泵启动、第二气泵不启动、微型电动推杆不启动;
步骤201、所述高压气罐中的高压空气经气体减压阀减压后的干净空气一部分依次通过进气管路、进气口、右腔室上部、左腔室上部并利用第一气泵将出气口处的干净空气经第二连接管路、第一气口抽送至动物承载舱体内,干净空气另一部分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路、第二气口流入动物承载舱体内,直至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加压范围内;
步骤202、所述控制器判断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当前氧气浓度值是否高于此设定加压范围对应的最低设定氧气浓度值,在为否时进入步骤203,在为是时进入步骤204;
步骤203、所述控制器开启补氧电动控制阀为动物承载舱体内进行补氧操作直至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氧气浓度值至少达到对应的最低设定氧气浓度值,而且控制补氧电动控制阀的开度使得动物承载舱体内的压力值维持在设定加压范围内;
步骤204、无需进行补氧操作;
步骤300、所述控制器控制气体减压阀关闭、进气电动控制阀关闭、第一气泵启动、第二气泵不启动、微型电动推杆启动;
步骤301、所述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二气口、第一连接管路、进气管路、进气口流入空气净化舱体内进行空气净化,利用第一气泵将经空气净化后的干净空气经第二连接管路、第一气口抽送至动物承载舱体内,此过程中开启补氧电动控制阀为动物承载舱体内进行补氧操作直至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氧气浓度值至少达到设定稳压范围对应的最低设定氧气浓度值,而且控制补氧电动控制阀的开度使得动物承载舱体内的压力值维持在设定稳压范围内。
较佳地,在步骤100中,若是减压指令则进入步骤400;
步骤400、所述控制器控制气体减压阀关闭、进气电动控制阀关闭、补氧电动控制阀关闭、第一气泵不启动、第二气泵启动、微型电动推杆启动;
步骤401、所述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二气口、第一连接管路、进气管路、进气口流入空气净化舱体内进行空气净化,利用第二气泵将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一气口、第三连接管路、进气口流入空气净化舱体内进行空气净化。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加压过程中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均作为动物承载舱体的进气口使用,实现对动物承载舱体内的两路加压,加压空气是干净空气无需经空气净化操作即可直接加压;稳压过程中第二气口作为动物承载舱体的排气口使用、第一气口作为动物承载舱体的进气口使用,实现对动物承载舱体排出的污染气体的循环利用,动物承载舱体排出的污染气体需要经空气净化操作后再进入动物承载舱体内并补充相应的氧气以供动物承载舱体内的实验动物活动用;减压过程中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均作为动物承载舱体的排气口使用,实现对动物承载舱体内的两路减压,动物承载舱体排出的污染气体需要经空气净化操作后暂存在空气净化舱内。本发明对现有的空气净化措施进行优化,实现了更优的空气净化循环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舱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加压过程的控制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稳压过程的控制关系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减压过程的控制关系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舱室控压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其包括空气净化舱100、动物承载舱200、高压气罐3、补氧罐4和控制器5。
其中,所述空气净化舱100包括相盖设的空气净化舱体101和空气净化舱盖102,所述空气净化舱体101的底部固定有厚基板103,所述厚基板103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容纳有微型电动推杆104,所述微型电动推杆104的顶部推杆端固定有竖向隔板105,所述竖向隔板105将空气净化舱体100划分为大小相同的右腔室106和左腔室107,所述竖向隔板105的右侧由上至下固定有多层网状放置板108,每层所述网状放置板108上均铺设有钠石灰和活性炭,所述竖向隔板105的左侧由下至上固定有初效过滤网109和高效过滤网110,所述空气净化舱盖102上对应右腔室106处连通有进气口111和对应左腔室107处连通有出气口112,所述进气口111和出气口112同侧设置。
所述动物承载舱200包括相盖设的动物承载舱体201和动物承载舱盖,所述动物承载舱体201上连通有第一气口202和第二气口203,所述动物承载舱体202内设有压力传感器204和氧气浓度传感器205。
所述高压气罐3通过进气管路6连通进气口111,所述进气管路6上沿着进气方向依次设置有气体减压阀7、进气电动控制阀8和第三单向阀9,所述进气管路6上且位于进气电动控制阀8和第三单向阀9之间的位置通过第一连接管道10连通第二气口203,所述出气口112通过第二连接管道11连通第一气口202,所述第二连接管道11上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气泵12和第一单向阀13,所述第一气口202通过第三连接管道14连通进气口111,所述第三连接管道14上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气泵15和第二单向阀16,所述补氧罐4通过补氧管路17连通至动物承载舱体201内,所述补氧管路17上设置有补氧电动控制阀18。
所述微型电动推杆104处于初始未启动状态时,竖向隔板105的顶部与空气净化舱盖102的内壁之间有间隙以使得右腔室106和左腔室107的上部连通,竖向隔板105的底端面恰好覆盖凹槽的顶端面以使得右腔室106和左腔室107的底部不连通,从而使得通过进气口111进入的干净空气不需空气净化,直接依次通过右腔室106的上部、左腔室107的上部、出气口112、第二连接管道11并利用第一气泵12将干净空气抽送经第一气口202流入至动物承载舱体201内。
所述微型电动推杆104处于启动状态时,微型电动推杆104推动竖向隔板105向上移动以使得竖向隔板105的顶部与空气净化舱盖102的内壁之间没有间隙不连通,竖向隔板105的底部与空气净化舱体101的底部表面留有间隙使得左腔室107的下部和右腔室106的下部连通,从而使得通过进气口111进入的污染空气进行空气净化,污染空气进入右腔室106,流经右腔室106内的钠石灰和活性炭后进入左腔室107,流经左腔室107内的初效过滤网109和高效过滤网110,以获得经空气净化后的干净气体,其后利用第一气泵12将干净空气抽送经第一气口202流入至动物承载舱体201内。钠石灰用来吸收污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活性炭用来吸收污染空气中的生活臭气和其他有害气体成分,过滤网位于污染空气流经的后端,可以去除污染空气中的杂质等以及随气流带来的钠石灰和活性炭碎末。
下面分别具体介绍加压过程、稳压过程和减压过程的工作原理:
控制器5用于在收到加压指令时,控制气体减压阀7开启并控制其开度、进气电动控制阀8开启并控制其开度、第一气泵12启动、第二气泵15不启动、微型电动推杆104处于初始未启动状态。高压气罐3中的高压空气经气体减压阀7减压后的干净空气一部分依次通过进气管路6、进气口111、右腔室106上部、左腔室107上部并利用第一气泵12将出气口112处的干净空气经第二连接管路11、第一气口202抽送至动物承载舱体201内;干净空气另一部分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路10、第二气口203流入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直至压力传感器204检测出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加压范围内。其后控制器5判断氧气浓度传感器205检测出的当前氧气浓度值是否高于此设定加压范围对应的最低设定氧气浓度值,在为否时开启补氧电动控制阀18为动物承载舱体201内进行补氧操作直至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氧气浓度值至少达到对应的最低设定氧气浓度值,而且控制补氧电动控制阀18的开度使得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压力值维持在设定加压范围内,在为是时无需进行补氧操作。
本实施例在加压过程中,高压气罐3中的高压空气经气体减压阀7减压后的干净空气(加压空气)通过两路为动物承载舱体201进行加压:一、高压气罐3对应的加压空气可以不经过空气净化舱1而直接通过第一连通管路10、第二气口203进入动物承载舱体201内;二、高压气罐3对应的加压空气虽然经过空气净化舱1,但是不经过空气净化舱体101内的空气净化功能,而直接通过空气净化舱体101上部空间从出气口112流出并经第二连通管路11、第一气口202进入动物承载舱体201内。可见,加压过程中第一气口202和第二气口203均作为动物承载舱体201的进气口使用,实现对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两路加压。
控制器5用于在收到稳压指令时,控制气体减压阀7关闭、进气电动控制阀8关闭、第一气泵12启动、第二气泵15不启动、微型电动推杆104启动,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二气口203、第一连接管路10、进气管路6、进气口111流入空气净化舱体101内进行空气净化;利用第一气泵12将经空气净化后的干净气体经第二连接管路11、第一气口202抽送至动物承载舱体201内,此过程中开启补氧电动控制阀18为动物承载舱体201内进行补氧操作直至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氧气浓度值至少达到设定稳压范围对应的最低设定氧气浓度值,而且控制补氧电动控制阀18的开度使得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压力值维持在设定稳压范围内。
本实施例在稳压过程中,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污染空气并不像现有技术那样直接排出到外部,而是进行了循环利用,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污染空气流经第一连通管路10、进气管路6、进气口111进入空气净化舱体101内,空气净化舱1对进入的污染空气进行空气净化,经空气净化后的干净气体从出气口112流出并经第二连通管路11、第一气口202进入动物承载舱体201内。此时进入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干净气体实际上相对于原有空气基本上减少了氧气,所以需要进行补氧,即将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缺少的氧气补上,当补氧后的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氧气浓度达到设定稳压范围对应的最低设定氧气浓度值,此时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压力应该在设定稳压范围内或接近设定稳压范围,调节补氧电动控制阀18的开度,就可使得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压力维持在设定稳压范围内。可见,稳压过程中第二气口203作为动物承载舱体201的排气口使用、第一气口202作为动物承载舱体201的进气口使用,实现对动物承载舱体201排出的污染气体的循环利用。
控制器5用于在收到减压指令时,控制气体减压阀7关闭、进气电动控制阀8关闭、补氧电动控制阀18关闭、第一气泵12不启动、第二气泵15启动、微型电动推杆104启动。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二气口203、第一连接管路10、进气管路6、进气口111流入空气净化舱体101内进行空气净化;利用第二气泵15将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一气口202、第三连接管路14、进气口111流入空气净化舱体101内进行空气净化。
本实施例在减压过程中,通过两路为动物承载舱体201进行减压:一、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二气口203、第一连接管路10、进气管路6、进气口111流入空气净化舱体101内进行空气净化;二、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一气口202、第三连接管路14、进气口111流入空气净化舱体101内进行空气净化,经空气净化的干净气体可以暂存在空气净化舱内以供后续提供给动物承载舱内使用。可见,减压过程中第一气口202和第二气口203均作为动物承载舱体201的排气口使用,实现对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两路减压。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控制器5分析收到的指令,若是加压指令则进入步骤200,若是稳压指令则进入步骤300,若是减压指令则进入步骤400;
步骤200、控制器5控制气体减压阀7的开度、进气电动控制阀8的开度、第一气泵12启动、第二气泵15不启动、微型电动推杆104处于初始未启动状态;
步骤201、高压气罐3中的高压空气经气体减压阀7减压后的干净空气一部分依次通过进气管路6、进气口111、右腔室106上部、左腔室107上部并利用第一气泵12将出气口处的干净空气经第二连接管路11、第一气口202抽送至动物承载舱体201内,干净空气另一部分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路10、第二气口203流入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直至压力传感器204检测出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加压范围内;
步骤202、控制器5判断氧气浓度传感器205检测出的当前氧气浓度值是否高于此设定加压范围对应的最低设定氧气浓度值,在为否时进入步骤203,在为是时进入步骤204;
步骤203、控制器5开启补氧电动控制阀18为动物承载舱体201内进行补氧操作直至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氧气浓度值至少达到对应的最低设定氧气浓度值,而且控制补氧电动控制阀18的开度使得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压力值维持在设定加压范围内;
步骤204、无需进行补氧操作;
步骤300、控制器5控制气体减压阀7关闭、进气电动控制阀8关闭、第一气泵12启动、第二气泵15不启动、微型电动推杆104启动;
步骤301、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二气口203、第一连接管路10、进气管路6、进气口111流入空气净化舱体101内进行空气净化,利用第一气泵12将经空气净化后的干净空气经第二连接管路11、第一气口202抽送至动物承载舱体201内,此过程中开启补氧电动控制阀18为动物承载舱体201内进行补氧操作直至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氧气浓度值至少达到设定稳压范围对应的最低设定氧气浓度值,而且控制补氧电动控制阀18的开度使得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压力值维持在设定稳压范围内;
步骤400、控制器5控制气体减压阀7关闭、进气电动控制阀8关闭、补氧电动控制阀18关闭、第一气泵12不启动、第二气泵15启动、微型电动推杆104启动;
步骤401、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二气口203、第一连接管路10、进气管路6、进气口111流入空气净化舱体101内进行空气净化,利用第二气泵15将动物承载舱体201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一气口202、第三连接管路14、进气口111流入空气净化舱体101内进行空气净化。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高压气罐、补氧罐、空气净化舱、动物承载舱和控制器,所述空气净化舱包括相盖设的空气净化舱体和空气净化舱盖,所述空气净化舱体的底部固定有厚基板,所述厚基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容纳有微型电动推杆,所述微型电动推杆的顶部推杆端固定有竖向隔板,所述竖向隔板将空气净化舱体划分为右腔室和左腔室,所述竖向隔板的右侧由上至下固定有多层网状放置板,每层所述网状放置板上均铺设有钠石灰和活性炭,所述竖向隔板的左侧由下至上固定有初效过滤网和高效过滤网,所述空气净化舱盖上对应右腔室处连通有进气口和对应左腔室处连通有出气口,所述动物承载舱包括相盖设的动物承载舱体和动物承载舱盖,所述动物承载舱体上连通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
所述高压气罐通过进气管路连通进气口,所述进气管路上沿着进气方向依次设置有气体减压阀、进气电动控制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进气管路上且位于进气电动控制阀和第三单向阀之间的位置通过第一连接管道连通第二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第二连接管道连通第一气口,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上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气泵和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气口通过第三连接管道连通进气口,所述第三连接管道上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气泵和第二单向阀,所述动物承载舱体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补氧罐通过补氧管路连通至动物承载舱体内,所述补氧管路上设置有补氧电动控制阀;
所述微型电动推杆处于未启动状态时,所述竖向隔板的顶部与空气净化舱盖的内壁之间有间隙以使得右腔室和左腔室的上部连通,所述竖向隔板的底端面恰好覆盖凹槽的顶端面以使得右腔室和左腔室的底部不连通,从而使得通过进气口进入的干净空气不需空气净化,所述微型电动推杆处于启动状态时,所述微型电动推杆推动竖向隔板向上移动以使得竖向隔板的顶部与空气净化舱盖的内壁之间没有间隙不连通,所述竖向隔板的底部与空气净化舱体的底部表面留有间隙使得左腔室的下部和右腔室的下部连通,从而使得通过进气口进入的污染空气进行空气净化;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收到加压指令时,控制气体减压阀的开度、进气电动控制阀的开度、第一气泵启动、第二气泵不启动、微型电动推杆不启动,高压气罐中的高压空气经气体减压阀减压后的干净空气一部分依次通过进气管路、进气口、右腔室上部、左腔室上部并利用第一气泵将出气口处的干净空气经第二连接管路、第一气口抽送至动物承载舱体内,干净空气另一部分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路、第二气口流入动物承载舱体内,直至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加压范围内,其后控制器判断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当前氧气浓度值是否高于此设定加压范围对应的最低设定氧气浓度值,在为否时开启补氧电动控制阀为动物承载舱体内进行补氧操作直至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氧气浓度值至少达到对应的最低设定氧气浓度值,而且控制补氧电动控制阀的开度使得动物承载舱体内的压力值维持在设定加压范围内,在为是时无需进行补氧操作;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收到稳压指令时,控制气体减压阀关闭、进气电动控制阀关闭、第一气泵启动、第二气泵不启动、微型电动推杆启动,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二气口、第一连接管路、进气管路、进气口流入空气净化舱体内进行空气净化,利用第一气泵将经空气净化后的干净气体经第二连接管路、第一气口抽送至动物承载舱体内,此过程中开启补氧电动控制阀为动物承载舱体内进行补氧操作直至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氧气浓度值至少达到设定稳压范围对应的最低设定氧气浓度值,而且控制补氧电动控制阀的开度使得动物承载舱体内的压力值维持在设定稳压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收到减压指令时,控制气体减压阀关闭、进气电动控制阀关闭、补氧电动控制阀关闭、第一气泵不启动、第二气泵启动、微型电动推杆启动,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二气口、第一连接管路、进气管路、进气口流入空气净化舱体内进行空气净化,利用第二气泵将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一气口、第三连接管路、进气口流入空气净化舱体内进行空气净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同侧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腔室和左腔室大小相同。
5.一种舱室控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实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0、所述控制器分析收到的指令,若是加压指令则进入步骤200,若是稳压指令则进入步骤300;
步骤200、所述控制器控制气体减压阀的开度、进气电动控制阀的开度、第一气泵启动、第二气泵不启动、微型电动推杆不启动;
步骤201、所述高压气罐中的高压空气经气体减压阀减压后的干净空气一部分依次通过进气管路、进气口、右腔室上部、左腔室上部并利用第一气泵将出气口处的干净空气经第二连接管路、第一气口抽送至动物承载舱体内,干净空气另一部分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路、第二气口流入动物承载舱体内,直至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加压范围内;
步骤202、所述控制器判断氧气浓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当前氧气浓度值是否高于此设定加压范围对应的最低设定氧气浓度值,在为否时进入步骤203,在为是时进入步骤204;
步骤203、所述控制器开启补氧电动控制阀为动物承载舱体内进行补氧操作直至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氧气浓度值至少达到对应的最低设定氧气浓度值,而且控制补氧电动控制阀的开度使得动物承载舱体内的压力值维持在设定加压范围内;
步骤204、无需进行补氧操作;
步骤300、所述控制器控制气体减压阀关闭、进气电动控制阀关闭、第一气泵启动、第二气泵不启动、微型电动推杆启动;
步骤301、所述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二气口、第一连接管路、进气管路、进气口流入空气净化舱体内进行空气净化,利用第一气泵将经空气净化后的干净空气经第二连接管路、第一气口抽送至动物承载舱体内,此过程中开启补氧电动控制阀为动物承载舱体内进行补氧操作直至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氧气浓度值至少达到设定稳压范围对应的最低设定氧气浓度值,而且控制补氧电动控制阀的开度使得动物承载舱体内的压力值维持在设定稳压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舱室控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00中,若是减压指令则进入步骤400;
步骤400、所述控制器控制气体减压阀关闭、进气电动控制阀关闭、补氧电动控制阀关闭、第一气泵不启动、第二气泵启动、微型电动推杆启动;
步骤401、所述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二气口、第一连接管路、进气管路、进气口流入空气净化舱体内进行空气净化,利用第二气泵将动物承载舱体内的污染空气依次通过第一气口、第三连接管路、进气口流入空气净化舱体内进行空气净化。
CN202211315231.2A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60190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5231.2A CN116019016B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5231.2A CN116019016B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9016A true CN116019016A (zh) 2023-04-28
CN116019016B CN116019016B (zh) 2023-06-27

Family

ID=86073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15231.2A Active CN116019016B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19016B (zh)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418070A (fr) * 1964-07-24 1965-11-19 Vickers Ltd Dispositif permettant de faire circuler à nouveau du gaz régénéré
DE19542010A1 (de) * 1994-05-11 1997-05-15 Fertigbau Noerdlingen Gmbh & C Bioaktive Behandlungsanlage als Kompostieranlage
JPH10127705A (ja) * 1996-10-25 1998-05-19 Daido Hoxan Inc 内圧可変の環境下へ所要ガスを供給する方法と圧力自動調整機構
CN2817903Y (zh) * 2005-08-25 2006-09-20 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 负压、医用高压氧两用舱
CN103263301A (zh) * 2013-06-21 2013-08-28 天津开发区合普工贸有限公司 可控小环境流动气体动物实验舱
US20140076324A1 (en) * 2011-01-21 2014-03-20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Isolated refuge cabin
US20180028299A1 (en) * 2016-08-01 2018-02-01 Sechrist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ministering supplemental oxygen therapy at ambient conditions using a veterinary hyperbaric chamber
US20180228990A1 (en) * 2015-06-30 2018-08-16 Maury D. Cole Substance inha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07745291U (zh) * 2017-05-31 2018-08-21 黄伟达 一种医疗高压氧舱循环制氧装置
CN109124941A (zh) * 2018-06-15 2019-01-04 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一体式医用空气加压舱
CN110368232A (zh) * 2019-08-14 2019-10-25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氧气循环使用的加压舱系统
CN111358647A (zh) * 2020-05-28 2020-07-0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用于传染性疾病治疗的高压氧舱及其使用方法
CN211912089U (zh) * 2019-12-10 2020-11-13 北京车保宝科技有限公司 氧疗舱
AU2020103591A4 (en) * 2020-11-21 2021-02-04 Tianjin University Low-pressure-adjusting samp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miniature environment cabin
CN212816929U (zh) * 2021-01-14 2021-03-30 烟台豪特氧业设备有限公司 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
CN213431273U (zh) * 2020-06-03 2021-06-15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用于隔离烈性传染病的单人软质加压舱
CN113812347A (zh) * 2021-09-06 2021-12-21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套舱加减压系统
US20220040020A1 (en) * 2020-08-10 2022-02-10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High-Access Patient Transport Shield
CN114208696A (zh) * 2021-12-08 2022-03-2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动物实验套舱
CN114224649A (zh) * 2021-12-21 2022-03-25 沈阳海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移动式高压氧舱
CN216254599U (zh) * 2021-12-08 2022-04-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空气净化动物实验套舱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418070A (fr) * 1964-07-24 1965-11-19 Vickers Ltd Dispositif permettant de faire circuler à nouveau du gaz régénéré
DE19542010A1 (de) * 1994-05-11 1997-05-15 Fertigbau Noerdlingen Gmbh & C Bioaktive Behandlungsanlage als Kompostieranlage
JPH10127705A (ja) * 1996-10-25 1998-05-19 Daido Hoxan Inc 内圧可変の環境下へ所要ガスを供給する方法と圧力自動調整機構
CN2817903Y (zh) * 2005-08-25 2006-09-20 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 负压、医用高压氧两用舱
US20140076324A1 (en) * 2011-01-21 2014-03-20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Isolated refuge cabin
CN103263301A (zh) * 2013-06-21 2013-08-28 天津开发区合普工贸有限公司 可控小环境流动气体动物实验舱
US20180228990A1 (en) * 2015-06-30 2018-08-16 Maury D. Cole Substance inha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180028299A1 (en) * 2016-08-01 2018-02-01 Sechrist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ministering supplemental oxygen therapy at ambient conditions using a veterinary hyperbaric chamber
CN207745291U (zh) * 2017-05-31 2018-08-21 黄伟达 一种医疗高压氧舱循环制氧装置
CN109124941A (zh) * 2018-06-15 2019-01-04 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一体式医用空气加压舱
CN110368232A (zh) * 2019-08-14 2019-10-25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氧气循环使用的加压舱系统
CN211912089U (zh) * 2019-12-10 2020-11-13 北京车保宝科技有限公司 氧疗舱
CN111358647A (zh) * 2020-05-28 2020-07-0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用于传染性疾病治疗的高压氧舱及其使用方法
CN213431273U (zh) * 2020-06-03 2021-06-15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用于隔离烈性传染病的单人软质加压舱
US20220040020A1 (en) * 2020-08-10 2022-02-10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High-Access Patient Transport Shield
AU2020103591A4 (en) * 2020-11-21 2021-02-04 Tianjin University Low-pressure-adjusting samp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miniature environment cabin
CN212816929U (zh) * 2021-01-14 2021-03-30 烟台豪特氧业设备有限公司 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
CN113812347A (zh) * 2021-09-06 2021-12-21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套舱加减压系统
CN114208696A (zh) * 2021-12-08 2022-03-2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动物实验套舱
CN216254599U (zh) * 2021-12-08 2022-04-1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空气净化动物实验套舱
CN114224649A (zh) * 2021-12-21 2022-03-25 沈阳海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移动式高压氧舱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观日等: "航天运载器结构先进材料及工艺技术应用与发展展望", 《宇航材料工艺》, vol. 51, no. 4, pages 1 - 9 *
杭开兵等: "7.0T小动物MR仪观察经典型热射病大鼠模型脑损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vol. 38, no. 4, pages 481 - 48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9016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65786B1 (en) Water electrolysis system
US5154737A (en) System for eliminating air leakage and high purity oxygen of a PSA oxygen concentrator
CN116019016B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00933A (zh) 储藏罐的氮气供应系统及其方法
CN218278180U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循环功能的舱室控制装置
JP4312749B2 (ja) 酸素濃縮装置
JP2008144254A (ja) 水素生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吸着装置再生方法
US20120193301A1 (en) Vacuum-evaporation-based voc recovery device and method therefor
CN114208696B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动物实验套舱
CN216254599U (zh) 一种空气净化动物实验套舱
KR20110040836A (ko) 오존가스 농축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180122449A (ko) 오존 가스의 농축 방법, 및 오존 가스의 농축 장치
WO2019167768A1 (ja) 庫内空気調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コンテナ用冷凍装置
JP5144069B2 (ja) 超臨界流体による処理装置
KR200190287Y1 (ko) 단탑형 산소발생장치
KR200202728Y1 (ko) 수조용 농축산소공급장치
JP5220511B2 (ja) 水素生成システムの吸着装置再生方法
KR100715532B1 (ko) 보조산소발생부를 갖는 산소발생장치
JP4685523B2 (ja) 循環精製装置
CN219367904U (zh) 一种水下密闭舱空气消毒净化装置
JP2006336546A (ja) 高圧気体発生装置
KR101033012B1 (ko) 산소발생기, 산소농도 조절기 및 이를 구비한 스크러버 장치
KR101170384B1 (ko) 산소 챔버
KR101115573B1 (ko) 산소 농축 장치
CN115614896A (zh) 一种水下密闭舱空气消毒净化系统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