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9028A - 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9028A
CN116009028A CN202310257212.7A CN202310257212A CN116009028A CN 116009028 A CN116009028 A CN 116009028A CN 202310257212 A CN202310257212 A CN 202310257212A CN 116009028 A CN116009028 A CN 1160090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cavity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572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09028B (zh
Inventor
郑华开
邓海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itrack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itrack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itrack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itrack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572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90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9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90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090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90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载GPS定位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包括回形壳和电路板;所述回形壳内壁上固接有回形板;所述电路板一端固接有第一挡板,另一端固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定位器和电子元件;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一组插口;所述第一挡板通过螺栓固接在弧形板上,第二挡板通过螺栓固接在回形壳远离回形板的侧壁上;所述回形壳远离第二挡板的侧壁内设有移动板;解决软质开合垫只能在插口不使用时进行保护处理,但是插口处插上插头时,软质开合垫就无保护作用,且车载定位器安装位置有多处,但是车载定位器在使用时均会位于外界环境下,且插口和插头安装处易受到外界碰撞下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载GPS定位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定位器亦称汽车定位跟踪器,主要是车载防盗GPS定位产品,汽车定位追踪器的功能一般包括短信定位、定时定位、网络查询、远程监听和远程锁车等;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车载定位器的功能更加丰富,引擎/车门状态检测报警、静止移动报警、拖车报警/定距追踪和疲劳驾驶检测等。
现有技术中,因车载定位器功能的增加,导致车载定位器会带有很多插口设置,而车载定位器的插口处一般会通过软质开合垫进行保护处理,但是软质开合垫只能在插口不使用时进行保护处理,但是插口处插上插头时,软质开合垫就无保护作用,且车载定位器安装位置有多处,但是车载定位器在使用时均会位于外界环境下,且插口和插头安装处易受到外界碰撞下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包括回形壳和电路板;所述回形壳内壁上固接有回形板;所述电路板一端固接有第一挡板,另一端固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定位器和电子元件;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一组插口;所述第一挡板通过螺栓固接在回形板上,第二挡板通过螺栓固接在回形壳远离回形板的侧壁上;所述回形壳远离第二挡板的侧壁内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内开设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中部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腔上下侧壁上均通过弹簧固接有开合板;所述开合板两侧侧壁上均固接有导向柱;所述回形壳两侧侧壁上开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第一导向槽,且第一导向槽为Z字形,第一导向槽的一端处于开口状态;所述回形壳底端固接有强磁板;所述回形壳内设有限位件,且移动板通过限位件限位处理;所述移动板侧壁上固接有一组接触弹簧;现有技术中,车载定位器的插口处一般会通过软质开合垫进行保护处理,但是软质开合垫只能在插口不使用时进行保护处理,但是插口处插上插头时,软质开合垫就无保护作用,且车载定位器安装位置有多处,但是车载定位器在使用时均会位于外界环境下,且插口和插头安装处易受到外界碰撞下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为此本发明在工作时,在安装回形壳,电路板和移动板时,先安装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从回形壳的远离回形板的一端放入回形壳内,然后通过螺栓固定两边,然后在将移动板的导向柱通过第一导向槽初步进入回形壳内,此时接触弹簧和回形板侧壁上相互接触,在通过限位件进行初步定位,此时车载定位器组装结束,通过移动板对第一挡板上的插口进行封闭保护处理,在需要进行使用插口时,推动移动板向回形壳内进行移动,然后通过导向柱在第一导向槽内移动,因第一导向槽为Z形,在倾斜处,会通过导向柱带动开合板移动,进而让一对开合板进行打开,在导向柱进入第一导向槽的水平槽时,此时开合板处于打开状态,同时进行推动让限位件对移动板进行限位处,然后在进行插头插入,同时插头是位于回形壳内部,外界环境不会直接对接触处进行碰触和影响,能够保证接触的稳定性,同时也避免现有技术的一些插头插入卡死,导致在对导线拉扯时,因插头卡死出现断裂的情况,本发明处能够直接对插头插口接触点处进行保护处理同时对于移动板是可以进行更换组装,设置的回形壳和电路板和移动板三者可以进行更换处理,避免单一损坏抛弃全部,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方便对电路板进行拆卸维修处理。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凹槽;所述回形壳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挡块;所述回形壳两侧侧壁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一端伸入第一凹槽内并转动连接在挡块上,另一端固接有转筒;所述回形壳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通过弹簧固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端部截面为梯形;所述转筒上设有磁帽,转筒端部具有磁性,磁帽和转筒相互吸引;所述限位块端部具有磁性,磁帽和限位块相互吸引;工作时,在安装移动板时,通过转动转筒带动螺纹杆向外移动,进行带动挡块进入第一凹槽内,让移动板进行插入回形壳内,在接触弹簧和回形板相互接触时,在通过螺纹杆转动让挡板伸入回形壳内,对移动板进行阻挡,避免脱离,同时利用接触弹簧的弹簧力保证此时移动板和挡块处于贴合状态,避免异响,在需要使用插口时,此时移动板推动进而打开开合板,此时移动板会通过和限位块的梯形面相互接触,进而将限位块卡入第一通腔内,对移动板进行限位处理,也可以利用磁帽对限位块进行吸入第二凹槽内,解除移动板的固定,让移动板反向通过接触弹簧移动,进而让开合板对导线进行夹持,也进步减少开口的展开空间,通过对导线的夹持(不是夹死)能够避免一些常规的误触拉扯力。
优选的,所述回形壳顶端内开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截面为灯泡形;所述第二空腔的圆形腔侧壁上通过导向孔和回形壳内相互连通;所述回形壳顶端开设有一组散热孔,且散热孔和第二空腔相互连通;所述导向孔为弧形设置,且导向孔的弧形最高点高于导向孔和第二空腔的连通点;工作时,在一般不使用插口情况下,采用车载定位器一般只是定位功能,可以利用自然散热力进行散热处理,但是现有的车载定位器包含对种功能,在插口使用时,此时会增大电路板的使用功率,此时自然散热不足,为了避免出现长期高温状态降低电路板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会开设有一些散热口进行散热处理,但是车载定位器在车外安装或者受到一些水和灰尘时,会通过散热口进入,为此设有第二空腔和散热孔,因散热孔、第二空腔和导向孔将回形壳内和外界相互连通,能够进行散热处理,在车载定位器在车外受到雨水或者灰尘时,此时会通过散热孔先进入第二空腔的圆形腔内,而此时和第二空腔连通的导向孔是弧形设置,且导向孔的弧形最高点高于导向孔和第二空腔的连通点,此时雨水和灰尘就很难从导向孔处进入回形壳内,避免对电路板的干扰处理,能够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二空腔端部开设有弧形通口,且弧形通口端部和回形壳外界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空腔的圆形腔底端固接有弧形板,且弧形板上开设有第一斜面,且第一斜面的最低点靠近弧形通口;工作时,为了避免雨水和灰尘的堆积,设有弧形通口和第二空腔的圆形腔相互连通,在设有弧形板的第一斜面,雨水或者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后会和先和第二空腔的弧形板相互接触,然后顺着第一斜面下落在弧形通口内,然后在进行排出,能够避免水和杂质的堆积,进一步保证电路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空腔的竖直腔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截断板;所述截断板通过推动件推动;工作时,因车载定位器只是定位时,自然散热能够满足要求,故此时无需散热孔,此时第二空腔的竖直腔会被截断板进行截断阻拦,第二空腔和散热孔处于不连通状态;而在插口插上插头开启另外功能时,电路板会增大负荷,进而产生较多热量,而在插头插入插口时,此时移动板推入进而通过推动件推动截断板向第三凹槽槽底方向移动,同时在移动板完全推入时,截断板会进入第三凹槽内,进而让散热孔和第二空腔相互连通,进行散热处理。
优选的,所述推动件包括第一推杆;所述移动板顶端固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第一推杆;所述回形壳顶端侧壁上开设有一对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和第二空腔的竖直腔侧壁上之间通过一组第二通槽相互连通;所述第四凹槽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移动杆,且移动杆一端进入第二导向槽内;所述截断板靠近第二通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五凹槽,且第五凹槽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移动杆侧壁上固接有滑动杆,且滑动杆通过第二通槽伸入第五凹槽内;工作时,在需要进行插头插入插头时,此时移动板带动第一推杆进入第二导向槽,第一推杆会推动移动杆移动,移动杆移动会带动滑动杆在第五凹槽内移动,进行在滑动杆端部通过在第五凹槽的斜面上移动时,推动截断板移动,进而解除散热孔和第二空腔的不贯通状态,利用移动板的移动进行打开散热孔,让两者相辅相成。
优选的,所述滑动杆底部固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侧壁上开设有第六凹槽;所述第六凹槽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端部截面为梯形设置;所述第五凹槽底端开设有限位槽;工作时,第二固定块是位于限位槽内,对截断腔起到限位作用,避免车辆颠簸或者定位器摇晃时截断板来回移动出现异响的影响,在移动杆移动时,滑动杆会先带动第二固定块脱离限位槽后,滑动杆才会通过第五凹槽的斜面进行推动截断板移动,在解除插头后,通过第二固定块端部截断为梯形斜面,能够方便进行再次对截断板进行限位处理。
优选的,所述回形壳顶端开设有一对第七凹槽,且第七凹槽为V形交错分布;所述第七凹槽内固接有一组散热柱;工作时,在自然散热过程中,为了提高散热效率,故在回形壳顶端壳体内设有第七凹槽,第七凹槽是V形交错分布,设有散热柱能够方便提高自然散热效率,同时V形交错分布能够方便减轻整体回形壳重量,也更方便放置散热柱。
优选的,所述回形壳两侧侧壁上均固接有一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为半圆形,且缓冲垫材质为橡胶囊体;工作时,利用缓冲垫的设置能够对回形壳进行保护处理,可以进一步减震处理。
优选的,所述缓冲垫内部中空;所述回形壳底端内壁上开设有第八凹槽;所述第八凹槽侧壁通过弹簧固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和第八凹槽侧壁之间设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软管和缓冲垫相互连通;所述回形壳侧壁底端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移动板底端固接有第二推杆;工作时,因缓冲垫中部中空设置,在移动板进行移动时,会通过第二推杆带动压板移动,进而通过压板挤压气囊,气囊会让缓冲垫再次起到膨胀效果,不仅能够方便对固定的位置两端贴合更牢固,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通过移动移动板进行限位处,然后在进行插头插入,同时插头是位于回形壳内部,外界环境不会直接对接触处进行碰触和影响,能够保证接触的稳定性,同时也避免现有技术的一些插头插入卡死,导致在对导线拉扯时,因插头卡死出现断裂的情况,本发明处能够直接对插头插口接触点处进行保护处理同时对于移动板是可以进行更换组装,设置的回形壳和电路板和移动板三者可以进行更换处理,避免单一损坏抛弃全部,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方便对电路板进行拆卸维修处理。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通过移动板推入进而通过推动件推动截断板向第三凹槽槽底方向移动,同时在移动板完全推入时,截断板会进入第三凹槽内,进而让散热孔和第二空腔相互连通,进行散热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4是移动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的侧剖图;
图8是图7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第四凹槽的剖视图;
图12是第一凹槽的剖视图;
图中:1、回形壳;11、回形板;12、电路板;13、第一挡板;14、第二挡板;15、移动板;16、第一通腔;17、第一通槽;18、开合板;19、导向柱;2、第一导向槽;21、强磁板;22、插口;3、第一凹槽;31、挡块;32、螺纹杆;33、转筒;34、第二凹槽;35、限位块;36、磁帽;4、第二空腔;41、散热孔;42、导向孔;43、弧形板;44、第一斜面;45、弧形通口;46、第三凹槽;47、截断板;5、第一推杆;51、第二导向槽;52、第四凹槽;53、移动杆;54、第二通槽;55、第五凹槽;56、限位槽;57、滑动杆;6、第一固定块;61、第六凹槽;62、第二固定块;63、第七凹槽;64、散热柱;65、缓冲垫;66、第八凹槽;67、气囊;68、压板;69、第三通槽;7、第二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包括回形壳1和电路板12;所述回形壳1内壁上固接有回形板11;所述电路板12一端固接有第一挡板13,另一端固接有第二挡板14;所述电路板12上设有定位器和电子元件;所述第一挡板13上设有一组插口22;所述第一挡板13通过螺栓固接在回形板11上,第二挡板14通过螺栓固接在回形壳1远离回形板11的侧壁上;所述回形壳1远离第二挡板14的侧壁内设有移动板15;所述移动板15内开设有第一通腔16;所述第一通腔16中部开设有第一通槽17;所述第一通腔16上下侧壁上均通过弹簧固接有开合板18;所述开合板18两侧侧壁上均固接有导向柱19;所述回形壳1两侧侧壁上开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第一导向槽2,且第一导向槽2为Z字形,第一导向槽2的一端处于开口状态;所述回形壳1底端固接有强磁板21;所述回形壳1内设有限位件,且移动板15通过限位件限位处理;所述移动板15侧壁上固接有一组接触弹簧;现有技术中,车载定位器的插口22处一般会通过软质开合垫进行保护处理,但是软质开合垫只能在插口22不使用时进行保护处理,但是插口22处插上插头时,软质开合垫就无保护作用,且车载定位器安装位置有多处,但是车载定位器在使用时均会位于外界环境下,且插口22和插头安装处易受到外界碰撞下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为此本发明在工作时,在安装回形壳1,电路板12和移动板15时,先安装将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从回形壳1的远离回形板11的一端放入回形壳1内,然后通过螺栓固定两边,然后在将移动板15的导向柱19通过第一导向槽2初步进入回形壳1内,此时接触弹簧和回形板11侧壁上相互接触,在通过限位件进行初步定位,此时车载定位器组装结束,通过移动板15对第一挡板13上的插口22进行封闭保护处理,在需要进行使用插口22时,推动移动板15向回形壳1内进行移动,然后通过导向柱19在第一导向槽2内移动,因第一导向槽2为Z形,在倾斜处,会通过导向柱19带动开合板18移动,进而让一对开合板18进行打开,在导向柱19进入第一导向槽2的水平槽时,此时开合板18处于打开状态,同时进行推动让限位件对移动板15进行限位处,然后在进行插头插入,同时插头是位于回形壳1内部,外界环境不会直接对接触处进行碰触和影响,能够保证接触的稳定性,同时也避免现有技术的一些插头插入卡死,导致在对导线拉扯时,因插头卡死出现断裂的情况,本发明处能够直接对插头插口22接触点处进行保护处理同时对于移动板15是可以进行更换组装,设置的回形壳1和电路板12和移动板15三者可以进行更换处理,避免单一损坏抛弃全部,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方便对电路板12进行拆卸维修处理。
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凹槽3;所述回形壳1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内滑动连接有挡块31;所述回形壳1两侧侧壁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2,且螺纹杆32的一端伸入第一凹槽3内并转动连接在挡块31上,另一端固接有转筒33;所述回形壳1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34;所述第二凹槽34内通过弹簧固接有限位块35,且限位块35端部截面为梯形;所述转筒33上设有磁帽36,转筒33端部具有磁性,磁帽36和转筒33相互吸引;所述限位块35端部具有磁性,磁帽36和限位块35相互吸引;工作时,在安装移动板15时,通过转动转筒33带动螺纹杆32向外移动,进行带动挡块31进入第一凹槽3内,让移动板15进行插入回形壳1内,在接触弹簧和回形板11相互接触时,在通过螺纹杆32转动让挡板伸入回形壳1内,对移动板15进行阻挡,避免脱离,同时利用接触弹簧的弹簧力保证此时移动板15和挡块31处于贴合状态,避免异响,在需要使用插口22时,此时移动板15推动进而打开开合板18,此时移动板15会通过和限位块35的梯形面相互接触,进而将限位块35卡入第一通腔16内,对移动板15进行限位处理,也可以利用磁帽36对限位块35进行吸入第二凹槽34内,解除移动板15的固定,让移动板15反向通过接触弹簧移动,进而让开合板18对导线进行夹持,也进步减少开口的展开空间,通过对导线的夹持(不是夹死)能够避免一些常规的误触拉扯力。
所述回形壳1顶端内开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第二空腔4;所述第二空腔4的截面为灯泡形;所述第二空腔4的圆形腔侧壁上通过导向孔42和回形壳1内相互连通;所述回形壳1顶端开设有一组散热孔41,且散热孔41和第二空腔4相互连通;所述导向孔42为弧形设置,且导向孔42的弧形最高点高于导向孔42和第二空腔4的连通点;工作时,在一般不使用插口22情况下,采用车载定位器一般只是定位功能,可以利用自然散热力进行散热处理,但是现有的车载定位器包含对种功能,在插口22使用时,此时会增大电路板12的使用功率,此时自然散热不足,为了避免出现长期高温状态降低电路板12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会开设有一些散热口进行散热处理,但是车载定位器在车外安装或者受到一些水和灰尘时,会通过散热口进入,为此设有第二空腔4和散热孔41,因散热孔41、第二空腔4和导向孔42将回形壳1内和外界相互连通,能够进行散热处理,在车载定位器在车外受到雨水或者灰尘时,此时会通过散热孔41先进入第二空腔4的圆形腔内,而此时和第二空腔4连通的导向孔42是弧形设置,且导向孔42的弧形最高点高于导向孔42和第二空腔4的连通点,此时雨水和灰尘就很难从导向孔42处进入回形壳1内,避免对电路板12的干扰处理,能够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
所述第二空腔4端部开设有弧形通口45,且弧形通口45端部和回形壳1外界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空腔4的圆形腔底端固接有弧形板43,且弧形板43上开设有第一斜面44,且第一斜面44的最低点靠近弧形通口45;工作时,为了避免雨水和灰尘的堆积,设有弧形通口45和第二空腔4的圆形腔相互连通,在设有弧形板43的第一斜面44,雨水或者灰尘通过散热孔41进入后会和先和第二空腔4的弧形板43相互接触,然后顺着第一斜面44下落在弧形通口45内,然后在进行排出,能够避免水和杂质的堆积,进一步保证电路板12。
所述第二空腔4的竖直腔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凹槽46;所述第三凹槽46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截断板47;所述截断板47通过推动件推动;工作时,因车载定位器只是定位时,自然散热能够满足要求,故此时无需散热孔41,此时第二空腔4的竖直腔会被截断板47进行截断阻拦,第二空腔4和散热孔41处于不连通状态;而在插口22插上插头开启另外功能时,电路板12会增大负荷,进而产生较多热量,而在插头插入插口22时,此时移动板15推入进而通过推动件推动截断板47向第三凹槽46槽底方向移动,同时在移动板15完全推入时,截断板47会进入第三凹槽46内,进而让散热孔41和第二空腔4相互连通,进行散热处理。
所述推动件包括第一推杆5;所述移动板15顶端固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第一推杆5;所述回形壳1顶端侧壁上开设有一对第二导向槽51;所述第二导向槽5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四凹槽52;所述第四凹槽52和第二空腔4的竖直腔侧壁上之间通过一组第二通槽54相互连通;所述第四凹槽52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移动杆53,且移动杆53一端进入第二导向槽51内;所述截断板47靠近第二通槽54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五凹槽55,且第五凹槽55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移动杆53侧壁上固接有滑动杆57,且滑动杆57通过第二通槽54伸入第五凹槽55内;工作时,在需要进行插头插入插头时,此时移动板15带动第一推杆5进入第二导向槽51,第一推杆5会推动移动杆53移动,移动杆53移动会带动滑动杆57在第五凹槽55内移动,进行在滑动杆57端部通过在第五凹槽55的斜面上移动时,推动截断板47移动,进而解除散热孔41和第二空腔4的不贯通状态,利用移动板15的移动进行打开散热孔41,让两者相辅相成。
所述滑动杆57底部固接有第一固定块6;所述第一固定块6侧壁上开设有第六凹槽61;所述第六凹槽61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第二固定块62,且第二固定块62端部截面为梯形设置;所述第五凹槽55底端开设有限位槽56;工作时,第二固定块62是位于限位槽56内,对截断腔起到限位作用,避免车辆颠簸或者定位器摇晃时截断板47来回移动出现异响的影响,在移动杆53移动时,滑动杆57会先带动第二固定块62脱离限位槽56后,滑动杆57才会通过第五凹槽55的斜面进行推动截断板47移动,在解除插头后,通过第二固定块62端部截断为梯形斜面,能够方便进行再次对截断板47进行限位处理。
所述回形壳1顶端开设有一对第七凹槽63,且第七凹槽63为V形交错分布;所述第七凹槽63内固接有一组散热柱64;工作时,在自然散热过程中,为了提高散热效率,故在回形壳1顶端壳体内设有第七凹槽63,第七凹槽63是V形交错分布,设有散热柱64能够方便提高自然散热效率,同时V形交错分布能够方便减轻整体回形壳1重量,也更方便放置散热柱64。
所述回形壳1两侧侧壁上均固接有一组缓冲垫65;所述缓冲垫65为半圆形,且缓冲垫65材质为橡胶囊体;工作时,利用缓冲垫65的设置能够对回形壳1进行保护处理,可以进一步减震处理。
所述缓冲垫65内部中空;所述回形壳1底端内壁上开设有第八凹槽66;所述第八凹槽66侧壁通过弹簧固接有压板68;所述压板68和第八凹槽66侧壁之间设有气囊67;所述气囊67通过软管和缓冲垫65相互连通;所述回形壳1侧壁底端开设有第三通槽69;所述移动板15底端固接有第二推杆7;工作时,因缓冲垫65中部中空设置,在移动板15进行移动时,会通过第二推杆7带动压板68移动,进而通过压板68挤压气囊67,气囊67会让缓冲垫65再次起到膨胀效果,不仅能够方便对固定的位置两端贴合更牢固,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
工作原理:在安装回形壳1,电路板12和移动板15时,先安装将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从回形壳1的远离回形板11的一端放入回形壳1内,然后通过螺栓固定两边,然后在将移动板15的导向柱19通过第一导向槽2初步进入回形壳1内,此时接触弹簧和回形板11侧壁上相互接触,在通过限位件进行初步定位,此时车载定位器组装结束,通过移动板15对第一挡板13上的插口22进行封闭保护处理,在需要进行使用插口22时,推动移动板15向回形壳1内进行移动,然后通过导向柱19在第一导向槽2内移动,因第一导向槽2为Z形,在倾斜处,会通过导向柱19带动开合板18移动,进而让一对开合板18进行打开,在导向柱19进入第一导向槽2的水平槽时,此时开合板18处于打开状态,同时进行推动让限位件对移动板15进行限位处,然后在进行插头插入,同时插头是位于回形壳1内部,外界环境不会直接对接触处进行碰触和影响,能够保证接触的稳定性,同时也避免现有技术的一些插头插入卡死,导致在对导线拉扯时,因插头卡死出现断裂的情况;在安装移动板15时,通过转动转筒33带动螺纹杆32向外移动,进行带动挡块31进入第一凹槽3内,让移动板15进行插入回形壳1内,在接触弹簧和回形板11相互接触时,在通过螺纹杆32转动让挡板伸入回形壳1内,对移动板15进行阻挡,避免脱离,同时利用接触弹簧的弹簧力保证此时移动板15和挡块31处于贴合状态,避免异响,设有第二空腔4和散热孔41,因散热孔41、第二空腔4和导向孔42将回形壳1内和外界相互连通,能够进行散热处理,在车载定位器在车外受到雨水或者灰尘时,此时会通过散热孔41先进入第二空腔4的圆形腔内,而此时和第二空腔4连通的导向孔42是弧形设置,且导向孔42的弧形最高点高于导向孔42和第二空腔4的连通点,此时雨水和灰尘就很难从导向孔42处进入回形壳1内,避免对电路板12的干扰处理,能够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为了避免雨水和灰尘的堆积,设有弧形通口45和第二空腔4的圆形腔相互连通,在设有弧形板43的第一斜面44,雨水或者灰尘通过散热孔41进入后会和先和第二空腔4的弧形板43相互接触,然后顺着第一斜面44下落在弧形通口45内,然后在进行排出,能够避免水和杂质的堆积,进一步保证电路板12,因车载定位器只是定位时,自然散热能够满足要求,故此时无需散热孔41,此时第二空腔4的竖直腔会被截断板47进行截断阻拦,第二空腔4和散热孔41处于不连通状态;而在插口22插上插头开启另外功能时,电路板12会增大负荷,进而产生较多热量,而在插头插入插口22时,此时移动板15推入进而通过推动件推动截断板47向第三凹槽46槽底方向移动,同时在移动板15完全推入时,截断板47会进入第三凹槽46内,进而让散热孔41和第二空腔4相互连通,进行散热处理,在需要进行插头插入插头时,此时移动板15带动第一推杆5进入第二导向槽51,第一推杆5会推动移动杆53移动,移动杆53移动会带动滑动杆57在第五凹槽55内移动,进行在滑动杆57端部通过在第五凹槽55的斜面上移动时,推动截断板47移动,进而解除散热孔41和第二空腔4的不贯通状态,利用移动板15的移动进行打开散热孔41,让两者相辅相成,第二固定块62是位于限位槽56内,对截断腔起到限位作用,避免车辆颠簸或者定位器摇晃时截断板47来回移动出现异响的影响,在移动杆53移动时,滑动杆57会先带动第二固定块62脱离限位槽56后,滑动杆57才会通过第五凹槽55的斜面进行推动截断板47移动,在解除插头后,通过第二固定块62端部截断为梯形斜面,能够方便进行再次对截断板47进行限位处理。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回形壳(1)和电路板(12);所述回形壳(1)内壁上固接有回形板(11);所述电路板(12)一端固接有第一挡板(13),另一端固接有第二挡板(14);所述电路板(12)上设有定位器和电子元件;所述第一挡板(13)上设有一组插口(22);所述第一挡板(13)通过螺栓固接在回形板(11)上,第二挡板(14)通过螺栓固接在回形壳(1)远离回形板(11)的侧壁上;所述回形壳(1)远离第二挡板(14)的侧壁内设有移动板(15);所述移动板(15)内开设有第一通腔(16);所述第一通腔(16)中部开设有第一通槽(17);所述第一通腔(16)上下侧壁上均通过弹簧固接有开合板(18);所述开合板(18)两侧侧壁上均固接有导向柱(19);所述回形壳(1)两侧侧壁上开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第一导向槽(2),且第一导向槽(2)为Z字形,第一导向槽(2)的一端处于开口状态;所述回形壳(1)底端固接有强磁板(21);所述回形壳(1)内设有限位件,且移动板(15)通过限位件限位处理;所述移动板(15)侧壁上固接有一组接触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凹槽(3);所述回形壳(1)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内滑动连接有挡块(31);所述回形壳(1)两侧侧壁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2),且螺纹杆(32)的一端伸入第一凹槽(3)内并转动连接在挡块(31)上,另一端固接有转筒(33);所述回形壳(1)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34);所述第二凹槽(34)内通过弹簧固接有限位块(35),且限位块(35)端部截面为梯形;所述转筒(33)上设有磁帽(36),转筒(33)端部具有磁性,磁帽(36)和转筒(33)相互吸引;所述限位块(35)端部具有磁性,磁帽(36)和限位块(35)相互吸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壳(1)顶端内开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第二空腔(4);所述第二空腔(4)的截面为灯泡形;所述第二空腔(4)的圆形腔侧壁上通过导向孔(42)和回形壳(1)内相互连通;所述回形壳(1)顶端开设有一组散热孔(41),且散热孔(41)和第二空腔(4)相互连通;所述导向孔(42)为弧形设置,且导向孔(42)的弧形最高点高于导向孔(42)和第二空腔(4)的连通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4)端部开设有弧形通口(45),且弧形通口(45)端部和回形壳(1)外界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空腔(4)的圆形腔底端固接有弧形板(43),且弧形板(43)上开设有第一斜面(44),且第一斜面(44)的最低点靠近弧形通口(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4)的竖直腔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凹槽(46);所述第三凹槽(46)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截断板(47);所述截断板(47)通过推动件推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包括第一推杆(5);所述移动板(15)顶端固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第一推杆(5);所述回形壳(1)顶端侧壁上开设有一对第二导向槽(51);所述第二导向槽(5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四凹槽(52);所述第四凹槽(52)和第二空腔(4)的竖直腔侧壁上之间通过一组第二通槽(54)相互连通;所述第四凹槽(52)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移动杆(53),且移动杆(53)一端进入第二导向槽(51)内;所述截断板(47)靠近第二通槽(54)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五凹槽(55),且第五凹槽(55)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移动杆(53)侧壁上固接有滑动杆(57),且滑动杆(57)通过第二通槽(54)伸入第五凹槽(55)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57)底部固接有第一固定块(6);所述第一固定块(6)侧壁上开设有第六凹槽(61);所述第六凹槽(61)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第二固定块(62),且第二固定块(62)端部截面为梯形设置;所述第五凹槽(55)底端开设有限位槽(5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壳(1)顶端开设有一对第七凹槽(63),且第七凹槽(63)为V形交错分布;所述第七凹槽(63)内固接有一组散热柱(6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壳(1)两侧侧壁上均固接有一组缓冲垫(65);所述缓冲垫(65)为半圆形,且缓冲垫(65)材质为橡胶囊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65)内部中空;所述回形壳(1)底端内壁上开设有第八凹槽(66);所述第八凹槽(66)侧壁通过弹簧固接有压板(68);所述压板(68)和第八凹槽(66)侧壁之间设有气囊(67);所述气囊(67)通过软管和缓冲垫(65)相互连通;所述回形壳(1)侧壁底端开设有第三通槽(69);所述移动板(15)底端固接有第二推杆(7)。
CN202310257212.7A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 Active CN1160090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7212.7A CN116009028B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7212.7A CN116009028B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9028A true CN116009028A (zh) 2023-04-25
CN116009028B CN116009028B (zh) 2023-06-09

Family

ID=86032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57212.7A Active CN116009028B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9028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90405A (ja) * 1999-07-07 2001-04-03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DE102012216310A1 (de) * 2011-09-14 2013-03-14 Denso Corporation Fahrzeugpositionsreportvorrichtung
CN208459598U (zh) * 2018-07-12 2019-02-01 镇江兴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定位装置
CN112688113A (zh) * 2020-12-16 2021-04-20 江苏师范大学 带活动盖板的工业插座
CN112752482A (zh) * 2020-12-22 2021-05-04 成都赋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具有gps定位和散热功能的通信用网关盒子
CN213457385U (zh) * 2020-10-15 2021-06-15 上海佧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型电动车用gps定位器
WO2021127968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gnss/imu测绘系统和方法
CN216300961U (zh) * 2021-07-09 2022-04-15 北京车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拆装的车辆gps定位器
CN216485516U (zh) * 2021-11-22 2022-05-10 深圳市信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多类型汽车用的可报警gps汽车定位器
CN216624684U (zh) * 2021-11-30 2022-05-27 东莞市海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合一多功能插头连接器结构
CN217115042U (zh) * 2022-04-08 2022-08-02 四川祥大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稳定连接的充电器插口
CN217374352U (zh) * 2022-02-23 2022-09-06 上海兼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gps定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90405A (ja) * 1999-07-07 2001-04-03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DE102012216310A1 (de) * 2011-09-14 2013-03-14 Denso Corporation Fahrzeugpositionsreportvorrichtung
CN208459598U (zh) * 2018-07-12 2019-02-01 镇江兴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定位装置
WO2021127968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gnss/imu测绘系统和方法
CN213457385U (zh) * 2020-10-15 2021-06-15 上海佧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型电动车用gps定位器
CN112688113A (zh) * 2020-12-16 2021-04-20 江苏师范大学 带活动盖板的工业插座
CN112752482A (zh) * 2020-12-22 2021-05-04 成都赋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具有gps定位和散热功能的通信用网关盒子
CN216300961U (zh) * 2021-07-09 2022-04-15 北京车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拆装的车辆gps定位器
CN216485516U (zh) * 2021-11-22 2022-05-10 深圳市信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多类型汽车用的可报警gps汽车定位器
CN216624684U (zh) * 2021-11-30 2022-05-27 东莞市海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合一多功能插头连接器结构
CN217374352U (zh) * 2022-02-23 2022-09-06 上海兼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gps定位装置
CN217115042U (zh) * 2022-04-08 2022-08-02 四川祥大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稳定连接的充电器插口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AJAL NANDANIYA ET AL.: "Automatic Accident Alert and Safety System using Embedded GSM Interfa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
王新峰 等: "N 形限位挡块的设计", 机床与液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9028B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09028B (zh) 一种车载定位器设备
CN201681743U (zh) 一种紧急维修开关
CN116387896B (zh) 一种用于网络安全防护的自动切断装置
CN210805863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安装架
CN101599640A (zh) 一种可靠指示故障状态的电涌保护器
CN201247953Y (zh) 一种可靠指示故障状态的电涌保护器
CN213692907U (zh)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CN109119563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多级缓冲防护装置
CN212785166U (zh) 一种半导体元件的电力转换器保护装置
CN214570696U (zh) 一种车用尿素加注数据处理装置的固定结构
CN219658655U (zh) 一种熔断器指示触发装置
CN212626699U (zh) 一种具有防撞击的室外电力箱
CN220306180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216304493U (zh) 具有减速缓冲功能的闸机
CN219958540U (zh) 一种基于PCle4.0高速通道固态硬盘存储模块
CN213845177U (zh) 一种防撞击塑料外壳断路器
CN210467620U (zh) 防护支架
CN215441547U (zh) 一种减速带式道闸
CN203312151U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216850848U (zh)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高低压开关柜
CN212648869U (zh) 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以及配电箱
CN220078399U (zh) 一种天车限位缓冲防撞装置
CN215185318U (zh) 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室外用高压开关柜
CN219917693U (zh) 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插座
CN217099856U (zh) 汽车数据的无线输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