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7620U - 防护支架 - Google Patents

防护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67620U
CN210467620U CN201921168289.2U CN201921168289U CN210467620U CN 210467620 U CN210467620 U CN 210467620U CN 201921168289 U CN201921168289 U CN 201921168289U CN 210467620 U CN210467620 U CN 210467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hole
side wall
micro
later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682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飞
江宝迪
吴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682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67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67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67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护支架,用于保护微动开关,防护支架包括安装部和保护部,安装部上开设有安装通孔,保护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连接于二者之间的顶盖,第一侧壁的一端与安装部连接,另一端与顶盖连接,保护部形成一个凸型收容空间,用于收容微动开关,微动开关的开关行程方向垂直于顶盖的平面,顶盖在与微动开关的触发点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关通孔,顶盖未设置有开关通孔的部位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对微动开关进行封盖,而进行安装防护。通过形成一个收容空间,在开关行程方向的对应位置开设开关通孔,保证微动开关只受到开关行程方向的力,免受其他方向的作用力。

Description

防护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开关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护支架。
背景技术
在车载充电机箱体的电路设计中,经常使用到微动开关,实现对需频繁换接电路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及安全保护。随着车载充电机箱体设计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箱体内部结构设计也越来越密集,在安装过程或者对微动开关触动时易产生非压合微动开关行程方向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易使微动开关自身开关的行程结构损坏,为此需要对微动开关进行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支架,确保了微动开关只受开关行程方向的力,避免微动开关的行程支架受到其他方向的触发和撞击。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支架,用于对微动开关进行保护,所述防护支架包括安装部和保护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保护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连接于二者之间的顶盖,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端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保护部形成一个凸型的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的开关行程方向垂直于所述顶盖的平面,所述顶盖在与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点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关通孔,所述顶盖未设置有所述开关通孔的部位、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对所述微动开关进行封盖,从而进行安装防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为方形盖板,所述方形盖板的长边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方形盖板的短边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顶盖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为所述微动开关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宽度的1.2-1.5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通孔设于所述顶盖的特定区域且贯通所述顶盖,所述开关通孔和所述顶盖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在所述开关通孔与所述顶盖相接的两个边缘处均形成有凹口,使得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在所述开关通孔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形成第一凸壁和第二凸壁,所述第一凸壁和所述第二凸壁在所述开关行程方向上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微动开关的行程支架在该方向上的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将所述微动开关定位于所述收容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用于供定位件穿过后与所述微动开关配合而将所述微动开关定位于所述收容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位置开有缺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开关行程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行程支架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开关行程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开关行程方向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支架中具有边角的部件的边角都为圆弧倒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支架通过形成一个收容空间,在开关行程方向的对应位置开设开关通孔,从而保证微动开关只受到开关行程方向的力,避免行程支架受到其他方向的触发和撞击,保证了微动开关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防护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防护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防护支架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防护支架的装配俯视图;
图5是图2所示防护支架的主视图;
图6是图2所示防护支架的后视图;
图7是图2所示防护支架的左视图;
图8是图1所示防护支架的装配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随着车载充电机箱体设计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车载充电机箱体的内部结构设计也越来越密集紧凑,这就会导致在安装过程或震动等工作情形,对微动开关产生非压合微动行程方向的作用力,造成微动开关自身开关的误触与行程支架的损坏,为此,在产品设计时需要对微动开关进行保护。本申请提出一种防护支架。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支架100,可以安装在车载充电机箱体内部,用于对微动开关300进行保护,防护支架100 包括安装部10和保护部20,安装部10上开设有安装通孔12,保护部20包括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24和连接在二者之间顶盖26,第一侧壁22的一端与安装部10连接,另一端与顶盖26连接,保护部20形成一个凸型的收容空间,用于收容保护微动开关300,垂直于顶盖26平面的方向与微动开关300的开关行程方向重合,顶盖26在与微动开关300的触点(图中未示出)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关通孔262,顶盖26未设置有开关通孔262的部位与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24对微动开关300进行封盖,而进行安装防护。实施例中提供的防护支架100 一方面包括了可以收容微动开关300的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能够从多个角度将微动开关300的行程支架302保护起来,避免其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撞击,同时在微动开关300的触发点对应的位置,即行程支架302的工作区,所对应顶盖的位置设置一个开关通孔262。通过该开关通孔262,使得行程支架302能够受到其工作方向上的作用力,实现电路开关的控制。另一方面,防护支架100 还包括安装部10,安装部10上的安装通孔12,防护支架100可以固定地安装在车载充电机内部。
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顶盖26为方形盖板,为了更好的描述实施例,规定方形盖板的长边方向为第一方向X,方形盖板的短边方向为第二方向Y,垂直于方形盖板的方向为第三方向Z,行程支架302工作的方向即为第三方向Z。如图8所示,顶盖26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D1大于微动开关300在第二方向Y 上的宽度D2,优选的宽度D1为宽度D2的1.2-1.5倍。为了保证微动开关300 能够收容在保护部20内部,必须将收容空间的宽度尺寸(顶盖26在第二方向Y 上的宽度D1)大于微动开关300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D2。
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开关通孔262设于顶盖26的特定区域且贯通顶盖26,开关通孔262和顶盖26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相同。在如图 4所示,行程支架302在顶盖26平面上的投影为长条形,为了确保行程支架302 能够很好地接收来自开关行程方向的作用力,优选去除的部分顶盖26为长条的方形,以此将行程支架302的工作区域覆盖。同样,实施例中开关通孔262和顶盖26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相同也是为了让开关通孔262能够更好的覆盖于整个行程支架302的工作区域,并且让二者的宽度相同能够极大简化开关通孔262的加工。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24在开关通孔262与顶盖26相接的两个边缘处均形成有凹口224(244),而使得第一侧壁22和第二侧壁24在开关通孔262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形成第一凸壁222和第二凸壁224,第一凸壁222和第二凸壁242在开关行程方向上的高度不低于微动开关的行程支架在该方向上的高度。当微动开关300收容于保护部20内时,第一侧壁22和第二侧壁24对微动开关300的行程支架302起到了必要的保护作用,当顶盖26加工出开关通孔262时,由于行程支架302具有一定的弹性,其最顶端在第三方向Z上有可能会高于被切削后第一侧壁22和第二侧壁24的高度,为此,形成第一凸壁222和第二凸壁242,从而让行程支架302免受来自第二方向Y的作用力。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8所示,第一侧壁22上设有定位结构,用于将微动开关300定位于收容空间内部。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定位结构将微动开关300固定在第一侧壁22上,实现了微动开关300与防护支架100之间的固定连接。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微动开关300可以与充电机箱体内部的其他结构固定连接,以此保证微动开关位置的固定。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8所示,第一侧壁22上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通孔226,用于供定位件穿过后与微动开关300配合而将微动开关300定位于收容空间。实际操作中,微动开关300上开设有通孔,让定位通孔226与微动开关300的通孔对齐,利用螺栓或定位销等定位件将微动开关300固定连接在第一侧壁22上。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侧壁22在与安装部10连接的位置开有缺口224。在第一侧壁22开设缺口224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产品更为轻便,使防护支架100的设计更为紧凑,在防护支架100确保将微动开关300有效的保护好时,需要将防护支架100上多余的部分切削掉,使得产品所占的空间变小,有利于防护支架100安装到车载充电机箱体中。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第一侧壁22和第二侧壁24沿开关行程方向的长度h1、h2要大于微动开关300上行程支架302在开关行程方向的长度。实施例中将微动开关300收容在保护部20内,目的在于让第一侧壁22 和第二侧壁24能帮助行程支架302阻挡来自第二方向Y的作用力,所以为了确保更好的阻挡效果,要让第一侧壁22和第二侧壁24沿开关行程方向的长度h1、 h2要大于行程支架302在开关行程方向的长度。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第二侧壁24沿开关行程方向的长度h2要小于第一侧壁22沿开关行程方向的长度h1。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2的一端要与顶盖20连接形成一个收容空间,另一端与安装部10连接,并且在第一侧壁22上还必须预留定位通孔226的位置。因此第一侧壁22沿第三方向Z 的长度在保证了能够保护行程支架302的同时,还必须有位置设置定位通孔226,所以在第三方向Z的长度h1要大于第二侧壁24沿开关行程方向的长度h2。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防护支架100中具有边角的部件,其边角都为圆弧倒角。防护支架100整体为一个被弯折的板材,其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24等部件都会有边角。以图3和图4为例,防护支架100的安装部10 为一块方形板材,方形板材的边角14都开设为圆弧倒角,这样的设计一方面缩减了产品的尺寸,同时在安装过程也避免划伤其他零件或者员工。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防护支架,用于对微动开关进行保护,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支架包括安装部和保护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保护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连接于二者之间的顶盖,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端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保护部形成一个凸型的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的开关行程方向垂直于所述顶盖的平面,所述顶盖在与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点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关通孔,所述顶盖未设置有所述开关通孔的部位、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对所述微动开关进行封盖,从而进行安装防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为方形盖板,所述方形盖板的长边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方形盖板的短边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顶盖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为所述微动开关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宽度的1.2-1.5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通孔设于所述顶盖且贯通所述顶盖,所述开关通孔和所述顶盖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在所述开关通孔与所述顶盖相接的两个边缘处均形成有凹口,使得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在所述开关通孔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形成第一凸壁和第二凸壁,所述第一凸壁和所述第二凸壁在所述开关行程方向上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微动开关的行程支架在该方向上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将所述微动开关定位于所述收容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用于供定位件穿过后与所述微动开关配合而将所述微动开关定位于所述收容空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位置开有缺口。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开关行程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行程支架的长度。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开关行程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开关行程方向的长度。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支架中具有边角的部件的边角都为圆弧倒角。
CN201921168289.2U 2019-07-23 2019-07-23 防护支架 Active CN210467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8289.2U CN210467620U (zh) 2019-07-23 2019-07-23 防护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8289.2U CN210467620U (zh) 2019-07-23 2019-07-23 防护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67620U true CN210467620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47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68289.2U Active CN210467620U (zh) 2019-07-23 2019-07-23 防护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676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7675B (zh) 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CN210467620U (zh) 防护支架
CN104505319A (zh) 脱离与遮弧装置及设有其的小体积高安全性电涌保护器
CN212436067U (zh) 一种逆变器壳体以及逆变器与接线盒的连接结构
JP2011192592A (ja) 電池パック
CN215299036U (zh) 引脚部件及线圈组件
KR100679305B1 (ko) 방재형 분전반
CN212137279U (zh) 电涌保护器
JP4906088B2 (ja) 充電部保護カバーの取り付け構造
EP3159954B1 (en) Insulation motherboard, insulation wire harness motherboard assembly and battery module
CN114513031A (zh) 一种移动充电器
JP4980649B2 (ja) 分電用機器接続防止手段を備えた分電盤
CN219626564U (zh) 基座及具有其的漏电断路器、空气断路器
CA2530251C (en) Bus shroud
JP4831763B2 (ja) 充電部保護カバーの取り付け構造
KR20120004040U (ko) 퓨즈장착장치
CN214255406U (zh) 一种电气柜屉柜镶嵌结构
CN218602370U (zh) 断路器的盖组件及塑壳断路器
CN220796496U (zh) 介电开关及漏电断路器
CN218783209U (zh) 一种bdu箱体、bdu及电池包
KR102600132B1 (ko) 분전반
CN218548335U (zh) 一种带保护结构的断路器
CN217215164U (zh) 对插端子
CN215580342U (zh) 一种过欠压保护器
CN214013585U (zh) 一种带有安全防误碰机构的配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