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0679A - 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0679A
CN115990679A CN202310015492.0A CN202310015492A CN115990679A CN 115990679 A CN115990679 A CN 115990679A CN 202310015492 A CN202310015492 A CN 202310015492A CN 115990679 A CN115990679 A CN 115990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rc
angle
shaped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154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冰
辛怀海
姬家明
王帅
董大艳
彭飞
汤玉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uolo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uolo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uolo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uolo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154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906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90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06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它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有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为优弧结构,且两端下侧壁与底座上侧之间设有支撑腿,第一弧形板上侧且沿弧形方向设有通孔;移动板横跨在通孔上方;多角度打孔机构通过连接杆与移动板底部连接;封板安装在第一弧形板后侧;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移动板移动;放置板通过第二滑轨与底座前后滑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放置板前后移动;电机壳固定机构安装在放置板上。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结构合理,提高打孔效率,并且可实现多角度多方位的打孔。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壳生产打孔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
背景技术
电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电机一般包括电机壳,端盖、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等,其之间相互安装,因此电机机壳在进行生产时便需要进行打孔作业,从而方便将其与端盖和内部的定子、转子绕组进行安装。
对于打孔来说,目前打孔的种类基本分为直孔和斜孔,斜孔又根据不同的角度,存在不同倾斜角度的斜孔。目前的打孔装置基本都是打竖直孔,对于存在需要斜孔的板材来说无法实现,因此则需要另一个可以打斜孔的打孔装置,从而增加了投入的成本,并且需要来回转换,效率低;另外,现有的打斜孔的装置的活动角度较小,适用范围小;再有,现有的装置无法一次性对多侧壁进行打孔,都需要调整板材的固定方式来实现多侧壁的打孔,从而导致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专利CN214871222U公开了一种多角度打孔器,其公开了可以进行打斜孔的功能,但是,其只能对垂直于轴线的横线上的位置进行打孔,且打孔的范围有限,无法对材料其他位置进行打孔,并且无法在不调整材料的固定方位的情况下对其他侧壁进行打孔。上述专利也没有提供相应的技术启示。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是竖直孔和斜孔无法同时进行作业,无法对多侧壁进行打孔,打孔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同时进行竖直孔和斜孔的打孔作业,并且可以多侧壁进行打孔,打孔效率更高的打孔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它包括:
底座,底座上方设有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为优弧结构,且两端下侧壁与底座上侧之间设有支撑腿,第一弧形板上侧且沿弧形方向设有通孔;
移动板,移动板横跨在通孔上方,移动板与第一弧形板通过设置在第一弧形板上的第一滑轨沿着第一弧形板滑动连接;
多角度打孔机构,多角度打孔机构通过连接杆与移动板底部连接,多角度打孔机构包括角度调节机构和打孔机构;
封板,封板安装在第一弧形板后侧,并且将第一弧形板后侧封堵;
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封板上且用于驱动移动板移动;
放置板,放置板位于第一弧形板之间的底座上,放置板通过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二滑轨与底座前后滑动连接;
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底座上且用于驱动放置板前后移动;
电机壳固定机构,电机壳固定机构安装在放置板上。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移动板沿着第一弧形板来回的转动,同时带动多角度打孔机构来回的摆动,从而实现多角度的斜孔的打孔作业,当需要打竖直孔时,通过多角度打孔机构的调整达到竖直孔的打孔作业,同时还可以实现不同方位的竖直孔的打孔作业;另外,由于弧形板为优弧结构,当多角度打孔机构处于接近水平状态或水平状态时,再配合电机壳固定机构,还可以对板材的侧壁进行打孔,因此打孔范围更广,适用性更大;再配合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放置板前后移动,进一步实现对不同方位的打孔作业,从而大大提高了打孔的效率。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位于底座上的第一制动电机和转动连接在封板圆心处的连接轴,连接轴端部套接设有第一齿轮,第一制动电机轴端连接设有与第一齿轮配合的第二齿轮,连接轴上侧设有驱动杆,驱动杆上端与移动板上侧连接。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齿轮齿数大于第二齿轮,封板上方设有第一角度刻度尺,驱动杆上设有与第一角度刻度尺配合的第一观察孔,第一观察孔内部设有与第一角度刻度尺配合的第一指针。
根据一个实施例,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优弧结构的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弧形一侧朝下,第二弧形板上设有第二角度刻度尺,第二弧形板圆心处转动穿过设有短轴,短轴在位于第二弧形板前侧的端部套接设有摆动杆,短轴另一端连接设有用于驱动摆动杆的驱动机构,摆动杆下端连接有横板,摆动杆上设有与第二角度刻度尺配合的第二观察孔,第二观察孔内部设有与第二角度刻度尺配合的第二指针,横板下方与打孔机构连接。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角度刻度尺外侧的第二弧形板上设有弧形滑轨,摆动杆与第二弧形板相接触且靠近第二弧形板的侧壁上设有与弧形滑轨配合的滑槽,横板下方还设有用于支撑打孔机构的支撑杆。
根据一个实施例,驱动机构包括套接在短轴端部的第四齿轮,第二弧形板后侧壁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一侧上方设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伸缩端连接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下侧与支撑板上侧通过设置在支撑板上的第四滑轨滑动连接,第二齿条与第四齿轮相啮合。
根据一个实施例,打孔机构包括位于横板底部的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伸缩端朝下且连接设有电机壳,电机壳内部设有第四制动电机,第四制动电机轴端朝下穿过电机壳且连接有钻杆连接器,钻杆连接器下侧连接设有钻杆。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在放置板左右两侧的固定板,固定板底部设有平行于第二滑轨的第一齿条,底座上方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制动电机,第二制动电机轴端分别连接设有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第二制动电机与底座之间设有支撑座。
根据一个实施例,电机壳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放置板中心的圆形槽,圆形槽底部中心处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第三制动电机,圆形槽内部配合转动安装有工作台,第三制动电机轴端朝上且与工作台底部连接,工作台上方设有夹紧单元。
根据一个实施例,夹紧单元包括位于工作台径向两侧的条形槽,条形槽内部转动连接设有L型板,两个L型板对称设置,L型板靠近工作台的一侧铰接有夹板,L型板底部与条形槽底部之间铰接有气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多角度打孔机构的水平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弧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放置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多角度打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底座;2、弧形板;3、支撑腿;4、通孔;5、移动板;6、封板;7、第一驱动组件;71、第一制动电机;72、连接轴;73、第一齿轮;74、驱动杆;75、第一角度刻度尺;76、第一观察孔;77、第一指针;8、放置板;9、第二驱动组件;91、固定板;92、第一齿条;93、第二制动电机;94、第三齿轮;95、支撑座;10、连接杆;11、角度调节机构;111、第二弧形板;112、短轴;113、摆动杆;114、横板;115、第二观察孔;116、第二指针;117、驱动机构;1171、第四齿轮;1172、支撑板;1173、第一电动推杆;1174、第二齿条;118、弧形滑轨;119、支撑杆;12、打孔机构;121、第二电动推杆;122、电机壳;123、第四制动电机;124、钻杆连接器;125、钻杆;13、电机壳固定机构;131、第三制动电机;132、圆形槽;133、放置槽;134、工作台;135、夹紧单元;1351、条形槽;1352、L型板;1353、夹板;1354、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它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设有第一弧形板2,第一弧形板2为优弧结构,且两端下侧壁与底座1上侧之间设有支撑腿3,第一弧形板2上侧且沿弧形方向设有通孔4,通孔4上方横跨设有移动板5,移动板5与第一弧形板2通过第一滑轨沿着第一弧形板2滑动连接,第一弧形板2后侧设有与第一弧形板2配合的封板6,封板6上设有用于驱动移动板5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7,这样驱动组件7可带动移动板5在第一弧形板2上侧沿第一弧形板2做圆弧运动;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组件7包括位于底座1上的第一制动电机71和转动连接在封板6圆心处的连接轴72,连接轴72端部套接设有第一齿轮73,第一制动电机71轴端连接设有与第一齿轮73配合的第二齿轮,连接轴72上侧设有驱动杆74,驱动杆74上端与移动板5上侧连接,第一齿轮73齿数大于第二齿轮,封板6上方设有第一角度刻度尺75,驱动杆74上设有与第一角度刻度尺75配合的第一观察孔76,第一观察孔76内部设有与第一角度刻度尺75配合的第一指针77;
工作时,通过启动第一制动电机71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驱动第一齿轮73转动和连接轴72转动,从而带动驱动杆74和移动板5沿着第一弧形板2移动;同时,通过第一观察孔76和第一指针77,从而可以确定移动板5转动了多少角度,最终实现了移动板5沿第一弧形板2做圆周运动。
如图1所示,第一弧形板2之间的底座1上设有放置板8,放置板8通过第二滑轨与底座1前后滑动连接,底座1上设有用于驱动放置板8的第二驱动组件9,第二驱动组件9包括连接在放置板8左右两侧的固定板91,固定板91底部设有平行于第二滑轨的第一齿条92,底座1上方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制动电机93,第二制动电机93轴端分别连接设有与第一齿条92啮合的第三齿轮94,第二制动电机93与底座1之间设有支撑座95,通过启动两侧的第二制动电机93转动,两个第二制动电机93转动方向相反,从而通过第三齿轮94和第一齿条92的配合,带动放置板8在底座1上方移动,通过第二制动电机93的正反转,实现放置板8的前后移动。
如图1和图5所示,放置板8上设有电机壳固定机构13,电机壳固定机构13包括位于放置板8中心的圆形槽132,圆形槽132底部中心处设有放置槽133,放置槽133内设有第三制动电机131,圆形槽132内部配合转动安装有工作台134,第三制动电机131轴端朝上且与工作台134底部连接,工作台134上方设有夹紧单元135,使用时,第三制动电机131转动,可带动工作台134转动,从而在夹紧单元135对电机机壳夹紧后,实现电机机壳的转动;从而方便在电机机壳上做圆周方向的打孔作业。
进一步的,夹紧单元135包括位于工作台134径向两侧的条形槽1351,条形槽1351内部转动连接设有L型板1352,两个L型板1352对称设置,L型板1352靠近工作台134的一侧铰接有夹板1353,L型板1352底部与条形槽1351底部之间铰接有气缸1354,这样在进行打孔作业时,将电机机壳竖向或横向的放置在两个夹板1353之间,通过控制气缸1354伸出,从而带动L型板1352上端向工作台134中心方向转动,从而可利用夹板1353将电机机壳夹住。
如图1和图6所示,移动板5下方设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另一端穿过通孔4连接设有多角度打孔机构,多角度打孔机构包括角度调节机构11和打孔机构12,角度调节机构11包括优弧结构的第二弧形板111,第二弧形板111弧形一侧朝下,第二弧形板111上设有第二角度刻度尺112,第二弧形板111圆心处转动穿过设有短轴112,短轴112在位于第二弧形板111前侧的端部套接设有摆动杆113,短轴112另一端连接设有用于驱动摆动杆113的驱动机构117,摆动杆113下端连接设有横板114,摆动杆113上设有与第二角度刻度尺112配合的第二观察孔115,第二观察孔115内部设有与第二角度刻度尺112配合的第二指针116,横板114下方与打孔机构12连接。
这样,在驱动机构117驱动短轴112转动时,同时带动摆动杆113转动;另外,通过第二角度刻度尺112、观察孔115和第二指针116可看出摆动杆113的摆动角度,从而可确定打孔机构12的摆动角度,这样再配合移动板5的移动,从而可实现多种的角度配合关系;第一,摆动杆113不动,移动板5移动,这样摆动杆113与移动板5处于垂直状态,实现打孔机构12较大范围的斜打孔作业;另外,当移动板5移动到侧边时,此时打孔机构12可跨过电机机壳的上侧壁,这样便可对左右侧壁进行斜打孔;当移动板5转动90°时,打孔机构12水平,便可对侧壁进行直打孔作业;第二,移动板5不动,摆动杆113摆动,这样可对电机机壳上侧壁进行直打孔或斜打孔,此种状态下斜打孔范围较小;第三,移动板5和摆动杆113均移动,即可通过二者之间转动角度的配合,实现多方位的直打孔和斜打孔,例如,当移动板5移动时,此时移动板5转动一定的角度,带动打孔机构12转动一定的角度,此时,通过摆动杆113转动相应的角度后,摆动杆113依旧可以实现竖直的状态,从而对电机机壳上侧壁的其他部位进行打直孔作业;又例如,移动板5移动一定距离,带动打孔机构12转动一定角度,此时,通过摆动杆113转动相应的角度,可实现不同角度的斜打孔作业。
进一步的,第二角度刻度尺112外侧的第二弧形板111上设有弧形滑轨118,摆动杆113与第二弧形板111相接触且靠近第二弧形板111的侧壁上设有与弧形滑轨118配合的滑槽,横板114下方还设有用于支撑打孔机构12的支撑杆119,这样可以很好的稳定摆动杆113在第二弧形板111上摆动,并且,对打孔机构12进行相应的支撑。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驱动机构117包括套接在短轴112端部的第四齿轮1171,第二弧形板111后侧壁设有支撑板1172,支撑板1172一侧上方设有第一电动推杆1173,第一电动推杆1173伸缩端连接设有第二齿条1174,第二齿条1174下侧与支撑板1172上侧通过第四滑轨滑动连接,第二齿条1174与第四齿轮1171相啮合,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推杆1173,带动第二齿条1174在支撑板1172上移动,从而带动第四齿轮1171转动,并且带动短轴112转动。
如图1和图6所示,打孔机构12包括位于横板114底部的第二电动推杆121,第二电动推杆121伸缩端朝下且连接设有电机壳122,电机壳122内部设有第四制动电机123,第四制动电机123轴端朝下穿过电机壳122且连接设有钻杆连接器124,钻杆连接器124下侧连接设有钻杆125,通过制动电机123的转动,带动钻杆125转动,在通过第二电动推杆121的伸出,从而实现钻杆伸出,进行打孔。
本发明的原理为,当仅仅竖直孔的打孔作业时,将电机机壳放置在两个夹板1353之间的工作台134上,通过气缸1354的伸出,带动L型板1352转动,使得夹板1353将电机机壳夹住,通过第一驱动组件7驱动移动板5沿着第一弧形板2移动,并从第一角度刻度尺75上读出转动角度,然后通过驱动机构117驱动摆动杆113转动,并从第二角度刻度尺112上读出转动角度,使得摆动杆113转动的角度与移动板5转动的角度相同,从而使得打孔机构12与放置板8呈垂直状态,从而可以对放置板8上的金属板在X轴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进行打孔,再通过第二驱动组件9驱动放置板8前后移动,从而可以对金属板进行Y轴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进行打孔;通过第三制动电机131转动,可带动工作台134转动,从而带动电机机壳转动,从而实现对电机机壳上侧圆周方向的打孔;另外,如图2所示,当移动板转动90°时,保持摆动杆113不动,使得打孔机构12处于水平状态,从而实现对金属板侧壁进行打孔;此种状态下,再通过工作台134的转动,可对电机机壳不同侧壁进行打孔,从而实现同时对不同的侧壁均进行打孔作业的效果;当仅仅是需要打斜孔时,保持摆动杆113不动,通过第一驱动组件7驱动打孔机构12移动,从而实现对金属板打斜孔,并且实现不同角度的斜孔的打孔作业,在通过第二驱动组件9带动放置板8前后移动,实现Y轴方向上的打孔作业。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它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第一弧形板(2),所述第一弧形板(2)为优弧结构,且两端下侧壁与底座(1)上侧之间设有支撑腿(3),所述第一弧形板(2)上侧且沿弧形方向设有通孔(4);
移动板(5),所述移动板(5)横跨在所述通孔(4)上方,所述移动板(5)与所述第一弧形板(2)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板(2)上的第一滑轨沿着所述第一弧形板(2)滑动连接;
多角度打孔机构,所述多角度打孔机构通过连接杆(10)与所述移动板(5)底部连接,所述多角度打孔机构包括角度调节机构(11)和打孔机构(12);
封板(6),所述封板(6)安装在所述第一弧形板(2)后侧,并且将第一弧形板(2)后侧封堵;
第一驱动组件(7),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安装在所述封板(6)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板(5)移动;
放置板(8),所述放置板(8)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板(2)之间的底座(1)上,所述放置板(8)通过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第二滑轨与所述底座(1)前后滑动连接;
第二驱动组件(9),所述第二驱动组件(9)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用于驱动放置板(8)前后移动;
电机壳固定机构(13),所述电机壳固定机构(13)安装在所述放置板(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包括位于底座(1)上的第一制动电机(71)和转动连接在封板(6)圆心处的连接轴(72),所述连接轴(72)端部套接设有第一齿轮(73),所述第一制动电机(71)轴端连接设有与第一齿轮(73)配合的第二齿轮,所述连接轴(72)上侧设有驱动杆(74),所述驱动杆(74)上端与移动板(5)上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73)齿数大于第二齿轮,所述封板(6)上方设有第一角度刻度尺(75),所述驱动杆(74)上设有与第一角度刻度尺(75)配合的第一观察孔(76),所述第一观察孔(76)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角度刻度尺(75)配合的第一指针(7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1)包括优弧结构的第二弧形板(111),所述第二弧形板(111)弧形一侧朝下,所述第二弧形板(111)上设有第二角度刻度尺(112),所述第二弧形板(111)圆心处转动穿过设有短轴(112),所述短轴(112)在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板(111)前侧的端部套接设有摆动杆(113),所述短轴(112)另一端连接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摆动杆(113)的驱动机构(117),所述摆动杆(113)下端连接有横板(114),所述摆动杆(113)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角度刻度尺(112)配合的第二观察孔(115),所述第二观察孔(115)内部设有与第二角度刻度尺(112)配合的第二指针(116),所述横板(114)下方与打孔机构(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刻度尺(112)外侧的所述第二弧形板(111)上设有弧形滑轨(118),所述摆动杆(113)与第二弧形板(111)相接触且靠近所述第二弧形板(111)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弧形滑轨(118)配合的滑槽,所述横板(114)下方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打孔机构(12)的支撑杆(11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17)包括套接在所述短轴(112)端部的第四齿轮(1171),所述第二弧形板(111)后侧壁设有支撑板(1172),所述支撑板(1172)一侧上方设有第一电动推杆(1173),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173)伸缩端连接有第二齿条(1174),所述第二齿条(1174)下侧与所述支撑板(1172)上侧通过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172)上的第四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1174)与所述第四齿轮(1171)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机构(12)包括位于横板(114)底部的第二电动推杆(121),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21)伸缩端朝下且连接设有电机壳(122),所述电机壳(122)内部设有第四制动电机(123),所述第四制动电机(123)轴端朝下穿过所述电机壳(122)且连接有钻杆连接器(124),所述钻杆连接器(124)下侧连接设有钻杆(1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9)包括连接在放置板(8)左右两侧的固定板(91),所述固定板(91)底部设有平行于第二滑轨的第一齿条(92),所述底座(1)上方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制动电机(93),所述第二制动电机(93)轴端分别连接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92)啮合的第三齿轮(94),所述第二制动电机(93)与所述底座(1)之间设有支撑座(9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固定机构(13)包括位于所述放置板(8)中心的圆形槽(132),所述圆形槽(132)底部中心处设有放置槽(133),所述放置槽(133)内设有第三制动电机(131),所述圆形槽(132)内部配合转动安装有工作台(134),所述第三制动电机(131)轴端朝上且与所述工作台(134)底部连接,所述工作台(134)上方设有夹紧单元(13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单元(135)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134)径向两侧的条形槽(1351),所述条形槽(1351)内部转动连接设有L型板(1352),两个所述L型板(1352)对称设置,所述L型板(1352)靠近所述工作台(134)的一侧铰接有夹板(1353),所述L型板(1352)底部与所述条形槽(1351)底部之间铰接有气缸(1354)。
CN202310015492.0A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 Pending CN1159906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5492.0A CN115990679A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5492.0A CN115990679A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0679A true CN115990679A (zh) 2023-04-21

Family

ID=85994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15492.0A Pending CN115990679A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9067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0361A (zh) * 2023-09-13 2023-10-20 江苏钢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底座斜孔加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0361A (zh) * 2023-09-13 2023-10-20 江苏钢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底座斜孔加工装置
CN116900361B (zh) * 2023-09-13 2023-12-01 江苏钢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底座斜孔加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90679A (zh) 一种电机机壳生产用多方位多角度打孔设备
US8359944B2 (en) Robot arm
CN108747467A (zh) 一种能够对任意弧度的弧形板定位的加工装置
CN211516118U (zh) 侧孔加工机
CN209408333U (zh) 一种多轴径快换夹紧装置
CN208638801U (zh) 一种弹簧卡扣载板治具
CN210996585U (zh) 一种不锈钢压力容器法兰生产用打孔设备
CN104139288A (zh) 一种液压泵叶片自动安装装置
CN210649397U (zh) 车载液晶显示器装配线
CN220623467U (zh) 一种无线音频传输摄像头
CN218503672U (zh) 一种汽车焊接件可调节焊接机械手
CN212776292U (zh) 一种移动式旋转机构
CN220680516U (zh) 一种工件夹紧装置
CN216095868U (zh) 伞骨中棒冲孔装置
CN215755132U (zh) 一种旋转定位装置
CN220751087U (zh) 一种机械检测设备
CN213386330U (zh) 一种Bar条测试用传输装置
JP2016190258A (ja) 溶接装置及び溶接方法
CN219935276U (zh) 一种摇杆旋转测试装置
CN218494128U (zh) 一种运动装置
CN213105667U (zh) 一种精准定位医疗器械零部件基座壳体加工定位装置
CN220366187U (zh) 一种导轨滑台组件
CN207616179U (zh) 一种旋转工装夹具
CN215183565U (zh) 一种电容器的自动切脚设备
CN220746258U (zh) 旋转摆动式收料装置及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