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80097A - 射线源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射线源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80097A
CN115980097A CN202310265885.7A CN202310265885A CN115980097A CN 115980097 A CN115980097 A CN 115980097A CN 202310265885 A CN202310265885 A CN 202310265885A CN 115980097 A CN115980097 A CN 115980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battery pack
ray source
distanc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658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80097B (zh
Inventor
林锶
刘剑林
任少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658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800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80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80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80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800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射线源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确定目标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并根据最大穿透厚度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最大穿透厚度对应的目标等效材料厚度,进而根据目标等效材料厚度和预设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射线源。由于基于最大穿透厚度确定目标射线源,因此能够使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电池包相匹配,从而在利用目标射线源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探测的过程中,提高目标射线源发出的射线能够穿透目标电池包的可靠性,进而基于穿透目标电池的射线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无损探测。

Description

射线源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包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射线源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包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电池包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动船舶领域等,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船舶等的核心能量储存及供应装置,其使用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由于老化出现一些缺陷,例如,电池包内螺栓、钢带等结构件松动或脱落,电池包内的电池极片开裂等,因此,需要对电池包进行无损探测。
然而,目前缺乏如何选取匹配的射线源对电池包进行无损探测的方案,故而,如何选择匹配的射线源对电池包进行无损探测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为电池包选取匹配的目标射线源,以利用目标射线源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无损探测的射线源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射线源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确定所述目标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
根据所述最大穿透厚度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最大穿透厚度对应的目标等效材料厚度;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穿透厚度与等效材料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目标等效材料厚度和预设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射线源;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等效材料厚度与射线源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目标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用于穿透所述目标电池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线源确定方法,通过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确定目标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并根据最大穿透厚度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最大穿透厚度对应的目标等效材料厚度,进而根据目标等效材料厚度和预设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射线源。由于基于最大穿透厚度确定目标射线源,因此能够使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电池包相匹配,从而在利用目标射线源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探测的过程中,提高目标射线源发出的射线能够穿透目标电池包的可靠性,进而基于穿透目标电池的射线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无损探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确定所述目标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和所述目标电池包在目标平面上的最小宽度,确定所述最大穿透厚度;所述目标平面与所述最小穿透厚度对应的方向垂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和目标电池包在目标平面上的最小宽度,确定最大穿透厚度,使确定出的最大穿透厚度尽量小,在提高最大穿透厚度与目标电池包的适配性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和建造屏蔽房所需的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确定所述目标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和所述目标射线源的最大摆动角度,确定所述最大穿透厚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和目标射线源的最大摆动角度,确定最大穿透厚度。采用该方法能够进一步降低确定的最大穿透厚度的大小,从而进一步降低辐射和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该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
基于该目标距离,控制该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该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该目标电池包的检测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并基于目标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检测图像。由于基于目标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从而提高接收到穿透扫描区域的射线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目标物体包括该目标探测器,该目标距离包括该目标射线源与该目标探测器之间的第一距离,该获取该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包括:
根据该最大穿透厚度确定该目标射线源与该目标探测器之间的第一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最大穿透厚度确定目标射线源与目标探测器之间的第一距离,进而实现基于第一距离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测试。并且,确定第一距离后,可以基于第一距离建造屏蔽房,降低所建造的屏蔽房无法容纳目标探测器、目标电池包、目标射线源等的概率,以及降低所建造的屏蔽房由于过大导致成本过高的概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目标物体包括该目标电池包,该目标距离包括该目标射线源与该目标电池包之间的第二距离,该获取该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包括:
根据该第一距离和该目标电池包的放大倍数,确定该目标射线源与该目标电池包之间的第二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第一距离和目标电池包的放大倍数,确定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电池包之间的第二距离,从而可以基于第二距离控制目标射线源移动,从而得到满足所需放大倍数的检测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第一触发操作确定图像模式;该图像模式包括二维模式或三维模式;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距离,控制所述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所述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所述目标电池包的检测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模式和所述目标距离,控制所述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所述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所述检测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响应于第一触发操作确定图像模式,并根据图像模式获取检测图像,从而满足针对不同图像模式的检测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第二触发操作确定扫描类型;该扫描类型包括局部扫描类型或整体扫描类型;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距离,控制所述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所述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所述目标电池包的检测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扫描类型和所述目标距离,控制所述目标射线源对所述目标电池包进行扫描,以得到所述检测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响应于第二触发操作确定扫描类型,并根据扫描类型控制目标射线源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扫描,得到检测图像,从而提高扫描方式的灵活性,针对实际需求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射线源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确定所述目标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穿透厚度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最大穿透厚度对应的目标等效材料厚度;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穿透厚度与等效材料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等效材料厚度和预设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射线源;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等效材料厚度与射线源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目标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用于穿透所述目标电池包。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射线源确定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线源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最大穿透厚度确定过程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图像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电池包探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线源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随着电池包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电池包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动船舶领域等,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船舶等的核心能量储存及供应装置,其使用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由于老化出现一些缺陷,例如,电池包内螺栓、钢带等结构件松动或脱落,电池包内的电池极片开裂等,如果存在缺陷的电池包继续应用在新能源汽车、船舶上,则可能会引发新能源车辆、船舶的安全事故。然而,目前缺乏对出厂后的电池包的缺陷进行检测的技术,因此,需要对电池包进行无损探测。
然而,目前缺乏如何选取匹配的射线源对电池包进行无损探测的方案,故而,如何选择匹配的射线源对电池包进行无损探测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目标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并根据最大穿透厚度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最大穿透厚度对应的目标等效材料厚度,进而根据目标等效材料厚度和预设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射线源,从而能够为目标电池包选取较匹配的目标射线源,使目标射线源发出的射线能够穿透目标电池包,进而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无损探测。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池包可以但不限用于车辆或船舶等用电装置中。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线源确定方法,能够发现存在缺陷的电池包,进而能够更换掉存在缺陷的电池包,提高应用电池包的车辆或船舶等用电装置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线源确定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根据目标电池包102的最小穿透厚度,确定目标电池包102的最大穿透厚度,并根据最大穿透厚度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最大穿透厚度对应的目标等效材料厚度,进而根据目标等效材料厚度和预设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射线源101。利用目标射线源101可以扫描目标电池包102,透过目标电池包102的射线会被探测器103接收,探测器103根据接收的射线得到电信号,并向计算机设备104发送电信号,计算机设备104根据接收的电信号生成图像,并对图像进行探测,得到目标电池包的探测结果。其中,计算机设备104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目标射线源101、目标电池包102、探测器103需部署于屏蔽房中,目标射线源101和探测器103可以相对设置在机械轴上,且机械轴可以沿测试方向移动,目标射线源可以为能够发射出X射线、中子等的射线源。以车辆上的电池包作为目标电池包为例,则测试方向可以为目标电池包的长度方向,长度方向与如图1所示的水平方向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线源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计算机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确定目标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
目标电池包为待检测电池包,例如,车辆上的电池包应用一段时间后,将车辆上的电池包拆卸下来作为待检测电池包。车辆上的电池包一般为长方体形状,长方体的电池包的长度大于宽度,宽度大于高度。可以将目标电池包的目标表面的对角线的长度作为目标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目标表面为电池包的宽和高所在的表面。
可选的,最大穿透厚度也可以为大于目标对角线的长度且小于电池包的长度的区间范围内的任一个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穿透目标电池包所需的能量与最大穿透厚度正相关,因此,为了实现采用较小的能量实现对目标电池包的检测,一般采用相对较小的最大穿透厚度,以降低辐射。并且,如果最大穿透厚度较大,则会导致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电池包之间的距离增大,进而导致检测目标电池包所使用的屏蔽房的结构较大,从而导致屏蔽房的成本较高,因此,采用相对较小的最大穿透厚度可以降低建造屏蔽房所需的成本。
S202、根据最大穿透厚度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最大穿透厚度对应的目标等效材料厚度;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穿透厚度与等效材料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最大穿透厚度确定后,可以采用密度等效的方式将最大穿透厚度进行等效,例如,将最大穿透厚度等效为目标材料的厚度,目标材料可以为金属材料,例如钢板,即可以根据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将最大穿透厚度等效为钢板厚度。
例如,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穿透厚度A与等效材料厚度A对应,穿透厚度B与等效材料厚度B对应,穿透厚度C与等效材料厚度C对应。若最大穿透厚度等于穿透厚度C,则目标等效材料厚度可以等于等效材料厚度C,或者,将大于等效材料厚度C的数值作为目标等效材料厚度,例如,取1.01倍的等效材料厚度C作为目标等效材料厚度。
S203、根据目标等效材料厚度和预设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射线源;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等效材料厚度与射线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目标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用于穿透目标电池包。
得到最大穿透厚度等效的钢板厚度后,可以基于等效的钢板厚度与预设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施加在射线管上的电压,预设的第二对应关系包括钢板厚度与施加电压的对应关系。进而基于施加在射线管上的施加电压确定目标射线源,例如,确定施加在射线管上的电压值为U,则确定的目标射线源可以为施加的电压值为U的射线管,或者,确定的目标射线源可以为施加的电压值大于电压值U的射线管,提高目标射线源发出的射线能够穿透目标电池包的可靠性。
其中,第二对应关系例如包括等效材料厚度A与射线源A对应,等效材料厚度B与射线源B对应,等效材料厚度C与射线源C对应。若目标等效材料厚度等于等效材料厚度A,则目标射线源可以为射线源A,或者,将所发出的射线的能量大于射线源A的射线源作为目标射线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不同射线源指施加了不同电压的射线管,施加的电压不同,则射线管发出的射线的能量不同。
由于考虑到不同的电池包的尺寸可能不同,则该多个电池包可以采用不同的目标射线源。例如,电池包A的宽度小于电池包B的宽度,电池包A的厚度小于电池包B的厚度。由于电池包A的宽度和厚度均较小,因此,穿透电池包A所需要的能量会小于穿透电池包B所需要的能量,故而,施加在电池包A对应的目标射线源上的电压小于电池包A对应的目标射线源上的电压即可,也即电池包A对应的目标射线源与电池包B对应的目标射线源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池包的厚度指的是电池包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中的最小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根据目标电池包的尺寸匹配对应的目标射线源,在目标电池包的尺寸相对较小的情况下,采用较小能量的目标射线源,以降低辐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确定目标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并根据最大穿透厚度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最大穿透厚度对应的目标等效材料厚度,进而根据目标等效材料厚度和预设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射线源。由于基于最大穿透厚度确定目标射线源,因此能够使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电池包相匹配,从而在利用目标射线源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探测的过程中,提高目标射线源发出的射线能够穿透目标电池包的可靠性,进而基于穿透目标电池的射线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无损探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是对上述实施例中S201涉及到的“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确定目标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的具体内容进行介绍:
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和目标电池包在目标平面上的最小宽度,确定最大穿透厚度;目标平面与最小穿透厚度对应的方向垂直。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应的目标射线源可以为发射出X射线的射线源。
为了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清楚的介绍,在此结合图3进行说明。参照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示意图。由于电池包体积和重量较大,考虑到电池包检测过程中放置安全及操作简便的问题,电池包水平放置,例如同在车辆上的安装方式一样。该电池包的长度用X表示,宽度用Y表示,高度用Z表示,其中,X>Y>Z,则该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等于Z,目标平面指沿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的平面,即目标平面可以为电池包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目标电池包在目标平面上的最小宽度等于Y。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Y>X>Z,则该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等于Z,目标平面指目标电池包的宽和长所在的平面,即目标平面可以为电池包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目标电池包在目标平面上的最小宽度等于X。
参照图3,例如,若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用d表示,则d等于,即d等于左侧面或右侧面的对角线的长度;或者,d等于第一预设系数a与的乘积结果,a可以取大于1的数值,例如,a=1.1;或者,d等于,其中,b为第二预设系数,c为第三预设系数,各预设系数可以设置为大于1的数值,各预设系数的设置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例如,b、c均等于1.1,或者,b等于1.05,c等于1.03。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最大穿透厚度的确定方法,适用于目标射线源101和探测器103所在的机械轴的尺寸足够大,能够围绕目标电池包进行360°旋转的场景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和目标电池包在目标平面上的最小宽度,确定最大穿透厚度,使确定出的最大穿透厚度尽量小,在提高最大穿透厚度与目标电池包的适配性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和建造屏蔽房所需的成本。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是对上述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确定最大穿透厚度”的具体内容进行介绍:
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和目标射线源的最大摆动角度,确定最大穿透厚度。
目标射线源的最大摆动角度可以为预设值,最大摆动角度可以小于180°,例如,最大摆动角度为120°,由于本实施例中目标射线源不是围绕目标电池包进行360°旋转,而是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例如最大摆动角度为120°,因此,将该检测场景称为有限角检测场景。本实施例提供的最大穿透厚度的确定方法适用于有限角测试场景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应的目标射线源可以为发射出X射线的射线源。
为了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清楚的介绍,在此结合图4进行说明。参照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最大穿透厚度确定过程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是有限角场景下进行最大穿透厚度确定的示意图。该示意图中包括电池包401、射线管402、探测器403,射线管402为目标射线源。若目标射线源的最大摆动角度用θ表示,该最大摆动角度为如图4中线段404和线段405相交后形成的夹角,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用d表示,则d等于;或者,d等于第四预设系数f与的乘积结果,f可以取大于1的数值。其中,图4中示出虚线圆圈406所处位置为射线管402向第一方向摆动的极限位置,虚线圆圈407所处位置为射线管402向第二方向摆动的极限位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例如如图4所示,若射线管摆动前,射线管402处于两个虚线圆圈之间的位置,且探测器403处于两个虚线矩形框之间的位置,在射线管402摆动到虚线圆圈406所处位置时,相应的,探测器403摆动到虚线矩形框409所处位置,虚线圆圈406所示位置为向第一方向摆动的极限位置,摆动到该位置后,会接着向第二方向摆动。在射线管402摆动到虚线圆圈407所处位置时,相应的,探测器403摆动到虚线矩形框408所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最大穿透厚度的确定方法,对目标射线源101和探测器103所在的机械轴的尺寸要求较小,能够围绕目标电池包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的场景。测试完目标电池包的一半区域后,可以将目标电池包旋转180°后继续测试另一半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和目标射线源的最大摆动角度,确定最大穿透厚度。采用该方法能够进一步降低确定的最大穿透厚度的大小,从而进一步降低辐射和成本。
参照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图像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是如何获取目标电池包的检测图像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501、获取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
目标物体包括目标电池包和目标探测器中的至少一个物体。以目标物体包括目标探测器为例,则可以获取目标射线源与目标探测器之间的目标距离。以目标物体包括目标电池包为例,则可以获取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电池包之间的目标距离。以目标物体包括目标电池包和目标探测器为例,则可以获取目标射线源与目标探测器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电池包之间的第二距离,目标距离包括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
S502、基于目标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目标电池包后的射线,以得到目标电池包的检测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射线源和目标探测器所在的机械轴的尺寸足够大,能够围绕目标电池包进行360°旋转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检测的场景下,目标探测器可以为线阵探测器,由于线阵探测器的长度较长而宽度较窄,线阵探测器的长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目标电池包的宽度,因此,若目标电池包的长度用X表示,宽度用Y表示,高度用Z表示,且X>Y>Z,设置线阵探测器时,可以将线阵探测器的长度方向与目标电池包的宽度方向一致,从而提高线阵探测器能接收到穿透目标电池包的整个宽度方向上的射线,进而提高射线源确定效率。
鉴于线阵探测器长度较长而宽度较窄的特点,线阵探测器能够接收到更多的穿透所扫描的区域的射线,从而使计算机设备获取到的检测图像的信息更丰富,提高得到的射线源确定结果的准确性。若将线阵探测器用于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整体区域检测的场景中,同时能够提高目标电池包的射线源确定效率。
可选的,目标探测器也可以为面阵探测器,面阵探测器的长度尺寸一般在430mm以下,宽度尺寸也在430mm以下,属于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结构,适合用于有限角度检测场景中。
可以基于目标射线源与目标探测器之间的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目标电池包后的射线,提高接收到穿透扫描区域的射线的可靠性。同时,若不按照目标射线源与目标探测器之间的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目标电池包后的射线,目标探测器有可能会剐蹭到目标电池包,例如,若基于较小的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目标电池包后的射线,则目标探测器有可能会剐蹭到目标电池包。其中,该较小的距离例如为等于目标电池包的高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并基于目标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目标电池包后的射线,以得到检测图像。由于基于目标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目标电池包后的射线,从而提高接收到穿透扫描区域的射线的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目标物体包括目标电池包,目标距离包括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电池包之间的第二距离,获取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相应的,上述的S501、获取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最大穿透厚度确定目标射线源与目标探测器之间的第一距离。
其中,目标探测器的参数包括目标探测器与目标射线源之间的第一距离。
例如,结合图3实施例进行介绍,若最大穿透厚度d等于,则第一距离可以为大于或等于的数值。
再例如,结合图4所对应的实施例进行介绍,若最大穿透厚度d等于,则第一距离可以为大于或等于的数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最大穿透厚度确定目标射线源与目标探测器之间的第一距离,进而实现基于第一距离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测试。并且,确定第一距离后,可以基于第一距离建造屏蔽房,降低所建造的屏蔽房无法容纳目标探测器、目标电池包、目标射线源等的概率,以及降低所建造的屏蔽房由于过大导致成本过高的概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目标探测器与目标射线源之间的第一距离后,还可以根据第一距离和目标电池包的放大倍数,确定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电池包之间的第二距离。
其中,放大倍数=(目标射线源和目标探测器之间的第一距离)/(目标射线源和目标电池包之间的第二距离),若第一距离用d1表示,第二距离用d2表示,则放大倍数=d1/d2。
分辨率=目标射线源的像元尺寸与放大倍数的比值,即分辨率=目标射线源的像元尺寸/放大倍数,分辨率为射线源确定所需的标准要求。例如,若分辨率要求为a,目标射线源的像元尺寸为b,那么放大倍数=b/a。基于分辨率=目标射线源的像元尺寸/放大倍数,可以将d1/(b/a)得到的数值作为第二距离。或者,将d1/(b/a)乘以预设值得到的结果作为第二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第一距离和目标电池包的放大倍数,确定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电池包之间的第二距离,从而可以基于第二距离控制目标射线源移动,从而得到满足所需放大倍数的检测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射线源确定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内容:响应于第一触发操作确定图像模式;图像模式包括二维模式或三维模式。相应的,上述S502、基于目标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目标电池包的检测图像,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图像模式和目标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检测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若确定的图像模式为二维模式,则获取的检测图像为二维图像。若确定的图像模式为三维模式,则获取的检测图像为三维图像。从而满足针对不同图像模式的检测需求。
得到检测图像后,可以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Network,RNN)等图像识别网络对检测图像进行识别,得到目标电池包的探测结果。
探测结果例如包括目标电池包内的结构件是否正常、目标电池包内部结构是否正常、组成目标电池包的电池单体与外壳之间的涂胶状态是否正常、目标电池包的外观形貌是否正常等结果,其中,结构件包括螺栓、钢带等,目标电池包内部结构包括极片、极耳、极柱等,涂胶状态包括涂胶尺寸、面积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响应于第一触发操作确定图像模式,并根据图像模式和目标距离获取检测图像,从而满足针对不同图像模式的检测需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射线源确定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内容:响应于第二触发操作确定扫描类型;其中,扫描类型包括局部扫描类型或整体扫描类型。相应的,上述S502、基于目标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目标电池包的检测图像,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扫描类型和目标距离,控制目标射线源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扫描,以得到检测图像。
可以在界面上显示局部扫描类型对应的第一控件或整体扫描类型对应的第二控件,若计算机设备接收到针对第一控件的触发操作,则可以确定扫描类型为局部扫描类型;若计算机设备接收到针对第二控件的触发操作,则可以确定扫描类型为整体扫描类型。或者通过从下拉列表中选择局部扫描类型或整体扫描类型。
若扫描类型为局部扫描类型,则可以对目标电池包的局部区域进行扫描。例如,若仅需要对目标电池包的某一部分区域进行检测,则用户选择局部扫描类型后,可以通过在界面中设置该部分区域相关的坐标位置信息,并将包括该部分区域相关的坐标位置信息传送给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获取到该部分区域相关的坐标位置信息后,可以控制目标射线源仅对该部分区域进行扫描。
若扫描类型为整体扫描类型,则计算机设备可以控制目标射线源对目标电池包的整体区域进行扫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响应于第二触发操作确定扫描类型,并根据扫描类型控制目标射线源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扫描,得到检测图像,从而提高扫描方式的灵活性,针对实际需求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目标电池包的检测图像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图像模式和扫描类型获取检测图像。
例如,图像模式为二维模式,扫描类型为整体扫描类型,则获取的检测图像可以为目标电池包的整体区域的二维检测图像。若图像模式为三维模式,扫描类型为整体扫描类型,则获取的检测图像可以为目标电池包的整体区域的三维检测图像。
为了更加清楚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线源确定过程,在此结合图6对车辆上的电池包的检测过程进行说明。电池包在市场上每使用n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无损检测,将电池包从车辆上拆卸后,吊装到检测工作台面后,置于工作屏蔽室内,通过设定程序,可以采用整体扫描类型对电池包进行整体扫描,也可以设定特殊程序,采用局部扫描类型实现仅扫描其中的一部分关注区域。具体过程请参照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电池包探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601、响应于第一触发操作确定图像模式。
S602、响应于第二触发操作确定扫描类型。
S603、基于图像模式和扫描类型,获取目标电池包的检测图像。
S604、对检测图像进行探测得到目标电池包的探测结果。
若电池包的射线源确定结果为异常则需要更换电池包,若电池包的射线源确定结果为正常则可以将该电池包重新安装在车辆上。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射线源确定方法的射线源确定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射线源确定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射线源确定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线源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该射线源确定装置7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701,用于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确定目标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
第二确定模块702,用于根据最大穿透厚度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最大穿透厚度对应的目标等效材料厚度;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穿透厚度与等效材料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三确定模块703,用于根据目标等效材料厚度和预设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射线源;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等效材料厚度与射线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目标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用于穿透目标电池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701,具体用于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和目标电池包在目标平面上的最小宽度,确定最大穿透厚度;目标平面与最小穿透厚度对应的方向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701,具体用于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和目标射线源的最大摆动角度,确定最大穿透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射线源确定装置700还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目标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目标电池包的检测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物体包括目标探测器,目标距离包括目标射线源与目标探测器之间的第一距离,获取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最大穿透厚度确定目标射线源与目标探测器之间的第一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物体包括目标电池包,目标距离包括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电池包之间的第二距离,获取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距离和目标电池包的放大倍数,确定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电池包之间的第二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射线源确定装置700还可以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触发操作确定图像模式;图像模式包括二维模式或三维模式;
相应的,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图像模式和目标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检测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射线源确定装置700还可以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二触发操作确定扫描类型;扫描类型包括局部扫描类型或整体扫描类型;
相应的,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扫描类型和目标距离,控制目标射线源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扫描,以得到检测图像。
上述射线源确定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射线源确定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确定目标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
根据最大穿透厚度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最大穿透厚度对应的目标等效材料厚度;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穿透厚度与等效材料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目标等效材料厚度和预设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射线源;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等效材料厚度与射线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目标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用于穿透目标电池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和目标电池包在目标平面上的最小宽度,确定最大穿透厚度;目标平面与最小穿透厚度对应的方向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和目标射线源的最大摆动角度,确定最大穿透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
基于目标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目标电池包的检测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物体包括目标探测器,目标距离包括目标射线源与目标探测器之间的第一距离,获取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最大穿透厚度确定目标射线源与目标探测器之间的第一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物体包括目标电池包,目标距离包括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电池包之间的第二距离,获取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第一距离和目标电池包的放大倍数,确定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电池包之间的第二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响应于第一触发操作确定图像模式;图像模式包括二维模式或三维模式;
根据图像模式和目标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检测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响应于第二触发操作确定扫描类型;扫描类型包括局部扫描类型或整体扫描类型;
根据扫描类型和目标距离,控制目标射线源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扫描,以得到检测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确定目标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
根据最大穿透厚度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最大穿透厚度对应的目标等效材料厚度;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穿透厚度与等效材料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目标等效材料厚度和预设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射线源;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等效材料厚度与射线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目标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用于穿透目标电池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和目标电池包在目标平面上的最小宽度,确定最大穿透厚度;目标平面与最小穿透厚度对应的方向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和目标射线源的最大摆动角度,确定最大穿透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
基于目标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目标电池包的检测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物体包括目标探测器,目标距离包括目标射线源与目标探测器之间的第一距离,获取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最大穿透厚度确定目标射线源与目标探测器之间的第一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物体包括目标电池包,目标距离包括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电池包之间的第二距离,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第一距离和目标电池包的放大倍数,确定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电池包之间的第二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响应于第一触发操作确定图像模式;图像模式包括二维模式或三维模式;
根据图像模式和目标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检测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响应于第二触发操作确定扫描类型;扫描类型包括局部扫描类型或整体扫描类型;
根据扫描类型和目标距离,控制目标射线源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扫描,以得到检测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确定目标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
根据最大穿透厚度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最大穿透厚度对应的目标等效材料厚度;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穿透厚度与等效材料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目标等效材料厚度和预设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射线源;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等效材料厚度与射线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目标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用于穿透目标电池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和目标电池包在目标平面上的最小宽度,确定最大穿透厚度;目标平面与最小穿透厚度对应的方向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和目标射线源的最大摆动角度,确定最大穿透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
基于目标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目标电池包的检测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物体包括目标探测器,目标距离包括目标射线源与目标探测器之间的第一距离,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最大穿透厚度确定目标射线源与目标探测器之间的第一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物体包括目标电池包,目标距离包括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电池包之间的第二距离,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第一距离和目标电池包的放大倍数,确定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电池包之间的第二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响应于第一触发操作确定图像模式;图像模式包括二维模式或三维模式;
根据图像模式和目标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检测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响应于第二触发操作确定扫描类型;扫描类型包括局部扫描类型或整体扫描类型;
根据扫描类型和目标距离,控制目标射线源对目标电池包进行扫描,以得到检测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2)

1.一种射线源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确定所述目标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
根据所述最大穿透厚度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最大穿透厚度对应的目标等效材料厚度;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穿透厚度与等效材料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目标等效材料厚度和预设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射线源;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等效材料厚度与射线源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目标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用于穿透所述目标电池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确定所述目标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和所述目标电池包在目标平面上的最小宽度,确定所述最大穿透厚度;所述目标平面与所述最小穿透厚度对应的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确定所述目标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和所述目标射线源的最大摆动角度,确定所述最大穿透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
基于所述目标距离,控制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所述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所述目标电池包的检测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目标物体包括所述目标探测器,所述目标距离包括所述目标射线源与所述目标探测器之间的第一距离,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最大穿透厚度确定所述目标射线源与所述目标探测器之间的第一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物体包括所述目标电池包,所述目标距离包括所述目标射线源与所述目标电池包之间的第二距离,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射线源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目标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目标电池包的放大倍数,确定所述目标射线源与所述目标电池包之间的第二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第一触发操作确定图像模式;所述图像模式包括二维模式或三维模式;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距离,控制所述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所述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所述目标电池包的检测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图像模式和所述目标距离,控制所述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所述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所述检测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第二触发操作确定扫描类型;所述扫描类型包括局部扫描类型或整体扫描类型;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距离,控制所述目标探测器接收穿透所述目标电池包的射线,以得到所述目标电池包的检测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扫描类型和所述目标距离,控制所述目标射线源对所述目标电池包进行扫描,以得到所述检测图像。
9.一种射线源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电池包的最小穿透厚度,确定所述目标电池包的最大穿透厚度;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穿透厚度和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最大穿透厚度对应的目标等效材料厚度;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穿透厚度与等效材料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等效材料厚度和预设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射线源;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等效材料厚度与射线源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目标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用于穿透所述目标电池包。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0265885.7A 2023-03-20 2023-03-20 射线源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Active CN1159800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5885.7A CN115980097B (zh) 2023-03-20 2023-03-20 射线源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5885.7A CN115980097B (zh) 2023-03-20 2023-03-20 射线源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80097A true CN115980097A (zh) 2023-04-18
CN115980097B CN115980097B (zh) 2023-08-08

Family

ID=85972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65885.7A Active CN115980097B (zh) 2023-03-20 2023-03-20 射线源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8009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60711A (ja) * 1998-03-11 1999-09-24 Canon Inc X線露光装置およ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2010005157A (ja) * 2008-06-27 2010-01-14 Fujifilm Corp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933813A (zh) * 2010-09-14 2011-01-0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X射线成像设备调节装置
US20110222647A1 (en) * 2010-03-15 2011-09-15 Omron Corporation X-ray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x-ray inspection method
CN105890553A (zh) * 2016-04-08 2016-08-24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一种使用x射线在线测量超导电缆扭转率的无损检测方法
CN108387594A (zh) * 2018-02-09 2018-08-1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无损检测叠片式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和系统
CN109827977A (zh) * 2017-11-22 2019-05-31 宁波至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透照构件的x射线检测方法
CN111031918A (zh) * 2017-08-22 2020-04-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X射线成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60711A (ja) * 1998-03-11 1999-09-24 Canon Inc X線露光装置およ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2010005157A (ja) * 2008-06-27 2010-01-14 Fujifilm Corp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110222647A1 (en) * 2010-03-15 2011-09-15 Omron Corporation X-ray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x-ray inspection method
CN101933813A (zh) * 2010-09-14 2011-01-0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X射线成像设备调节装置
CN105890553A (zh) * 2016-04-08 2016-08-24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一种使用x射线在线测量超导电缆扭转率的无损检测方法
CN111031918A (zh) * 2017-08-22 2020-04-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X射线成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27977A (zh) * 2017-11-22 2019-05-31 宁波至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透照构件的x射线检测方法
CN108387594A (zh) * 2018-02-09 2018-08-1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无损检测叠片式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全等: "纯电动汽车电池包轻量化设计综述", 《汽车工程学报》, vol. 12, no. 4, pages 436 *
李红亮: "板状电池X射线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no. 08, pages 96 - 107 *
潘勇等: "压接缺陷低辐射射线检测装置设计及功能验证", 《机械设计与制造》, no. 1, pages 22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80097B (zh)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462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ity inspection
CN109901123B (zh) 传感器标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508389B (zh) 检测装置、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05049137A (ja) 放射能検査装置
JPH10187991A (ja) パターン検出の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CN111223159B (zh) 锥形束成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64997B (zh) 梯度灵敏度校准方法、装置及磁共振设备
CN115980097A (zh) 射线源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Wigh et al. Synthetic case study: discrimination of unexploded ordnance (UXO) and non-UXO sources with varying remanent magnetization strength using magnetic data
CN110646827B (zh) 一种大视野放射源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16091461A (zh) 管道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6008779A (zh) 集成电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1272625B (zh) 一种孔隙率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ein et al. The optimal spatiotemporal deployment of radiation portal monitors can improve nuclear detection at overseas ports
CN114925153A (zh) 基于业务的地理信息数据质量检测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4630102A (zh) 检测数据采集设备角度变化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6645374B (zh) 点状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14633B (zh) 相机对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109463A (zh) 核电站的安全壳穹顶变形的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CN115063432B (zh) 对准标记图形的识别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314795B (zh) 一种利用背景数据的sar图像增强方法
KR102373715B1 (ko) 방사선원 방향탐지장치 및 방법
CN110286138B (zh) 信息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30334639A1 (en) Detection of liquid
US20230037328A1 (en) Determining minimum region for finding planar surfa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