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8682A - 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78682A
CN115978682A CN202310116066.6A CN202310116066A CN115978682A CN 115978682 A CN115978682 A CN 115978682A CN 202310116066 A CN202310116066 A CN 202310116066A CN 115978682 A CN115978682 A CN 115978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module
curtain body
air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160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78682B (zh
Inventor
张春生
崔海滨
李鹏
高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gzhou Qingsh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gzhou Qingsh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gzhou Qingsh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gzhou Qingsh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160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786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78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8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786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86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包括有安装框、分管和壳体等,安装框内后侧面均匀间隔的固接有五个壳体,安装框上部内侧固定穿接有用于对空气进行导向的分管。本发明通过调节机构的作用,能够对每根通气管进行单独调节,使得通气管排出的风吹到需求的位置,再拉动驱动装置向下移动,也就使得通气管反转至合适的位置将空气排入室内,使得室内空气进行流动,同时,通过清洁装置运作可对反转中的通气管排气口上的灰尘进行清除,如此,既能够对排风位置进行单独调节,且还能避免灰尘残留影响空气的排出,不影响后续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部分地方的室内会装好新风系统,新风系统能将新的空气排入室内,也就使得室内的空气质量更好,还保持了空气的流通。
目前,现有的新风系统在使用时,排出空气的初始位置一般都是同步调节的,这样虽然能够对室内进行均匀送风,也就对空气进行更换,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但需要对指定区域进行送风时,无法根据需求对排风位置进行单独调节,导致排出的空气利用率不高,且空气通过新风系统进入室内时,在气流的作用下,空气中的部分灰尘会残留在新风系统的排气口上造成堆积,灰尘不断的堆积就容易将新风系统的排气口堵住,也就影响了新风系统的后续使用,影响空气的排出。
随后研究人员设计了实现两侧换风功能的双层帘体(即双层帘体上安装新风换风器),但是进一步发现双层帘体的外侧帘体上安装新风装置仍然不能够对排风位置进行单独调节,也不能将残留的灰尘清除,进而影响了产品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无法根据需求对排风位置进行单独调节,导致排出的空气利用率不高,且灰尘堆积容易影响新风系统的后续使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排风位置进行单独调节,且将残留的灰尘清除,不影响后续使用的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包括有驱动模块、调节模块、清洁模块、卡位模块、刮扫模块和拉动模块;驱动模块,用于提供驱动力;调节模块,用于对设备角度进行调节;清洁模块,用于对设备灰尘进行清除;卡位模块,用于起固定作用;刮扫模块,用于将设备内残留的灰尘清除;拉动模块,用于使设备同步移动。
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包括上述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和双层帘体本体,其中,所述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还包括有安装框、分管、壳体和通气管,所述安装框内后侧面均匀间隔的固接有五个壳体,所述安装框上部内侧固定穿接有用于对空气进行导向的分管;
所述分管外下部五侧分别与五个壳体内侧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分管底部五端都转动式的连接有用于将空气排出的通气管;所述驱动模块和所述调节模块,五个通气管底部都设置有用于提供驱动力的所述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上设置有用于对通气管的角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模块;
所述双层帘体本体包括安装在门框内壁处的矩形形状的框架体、安装在所述门框顶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框架体内侧的第一帘体、第一滑道和环绕设置在所述框架体外侧的第二帘体、第二滑道,且所述第一帘体与所述第二帘体之间设置有空间;所述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则直接安装在所述第一帘体上;所述第二帘体的表面上设置有通气孔;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帘体沿着所述框架体上的第一滑道上下移动动作;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帘体沿着所述框架体上的第二滑道上下移动动作。
进一步的说明,驱动模块具体为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有柱体、圆轴、滑轮和直杆,五根通气管底端连通有柱体,柱体上开有斜槽,调节模块上连接有直杆,直杆前侧面上部固接有圆轴,圆轴前端转动式的连接有用于带动斜槽反转的滑轮,滑轮位于斜槽内。
进一步的说明,调节模块具体为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有空心管、驱动盘、圆环和拨杆,柱体底部中间连通有空心管,空心管上滑动式的套装有驱动盘,驱动盘内侧沿周向转动式的套装有用于带动直杆反转的圆环,圆环外后侧面与直杆前侧面下部固定连接,圆环前侧面中部固接有拨杆,拨杆前端贯穿驱动盘前侧。
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有用于将残留灰尘清除的清洁模块,清洁模块具体为清洁装置,清洁装置包括有滑动架、拉杆、长杆、橡胶盘、毛刷和收集框,五根空心管外侧都滑动式的穿接有滑动架,五个滑动架顶部分别与五个驱动盘外底部固定连接,滑动架与驱动盘接触,五个滑动架中部固接有拉杆,五根拉杆顶端分别穿过五根柱体位于五个通气管内,五根连杆顶端都固接有长杆,五根长杆下部都固定套装有用于将通气管内底部封闭的橡胶盘,五根长杆上都均匀间隔的固定套装有用于将通气管内的灰尘进行清除的九个毛刷,安装框前侧面下部均匀间隔的滑动连接有用于对灰尘进行收集的五个收集框,五个收集框分别与五根空心管对应并连通。
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有用于对圆环进行固定的卡位模块,卡位模块具体为卡位装置,卡位装置包括有滑块、顶杆、卡杆、顶板和弹簧,五个驱动盘内前侧都均匀间隔的开有五个卡孔,五个圆环前侧都滑动式的穿接有用于起限位作用的卡杆,卡杆后端位于卡孔内,五根卡杆前侧沿周向都固接有顶板,五根卡杆前侧分别与五根拨杆内前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五根拨杆左右两侧都滑动式的穿接有滑块,全部滑块前侧面都固接有用于带动顶板向前移动的顶杆,每根拨杆内的两根顶杆与每根拨杆内的顶板后侧面接触。
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有用于将灰尘刮除的刮扫模块,刮扫模块具体为刮扫装置,刮扫装置包括有转换和刮板,五个通气管内侧下部沿周向固接有转环,转环底部前后两侧之间固接有用于将通气管内底部的灰尘清除的刮板,刮板贯穿长杆下部,刮板与长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有用于使驱动盘同步移动的拉动模块,拉动模块具体为拉动装置,拉动装置包括有横杆和把手,相邻的驱动盘外侧之间固接有横杆,中间两根横杆前侧面之间固接有把手。
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有橡胶套,把手上部中间固定套装有橡胶套。
本发明其显著进步在于:
通过调节机构的作用,能够对每根通气管进行单独调节,使得通气管排出的风吹到需求的位置,再拉动驱动装置向下移动,也就使得通气管反转至合适的位置将空气排入室内,使得室内空气进行流动;同时,通过清洁装置运作可对反转中的通气管排气口上的灰尘进行清除,如此,既能够对排风位置进行单独调节,且还能避免灰尘残留影响空气的排出,不影响后续使用。
通过拉动滑块向前移动,也就使得卡杆向前移动与卡孔脱离接触,再拉动拨杆向右摆动,也就对通气管位置进行调节,通气管位置调节好后,松开滑块,卡杆向后移动复位插入卡孔内对圆环进行固定,也就使得通气管被固定,如此,可避免圆环出现移动现象导致通气管先转动一定距离,也就导致了五个通气管反转的位置不一致影响使用。
当需要使通气管反转至合适的位置时,操作人员即可拉动把手向下移动通过横杆带动五个驱动盘同步向下移动,也就使得五个通气管同步反转,如此,无需操作人员一个个的拉动驱动盘向下移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双层帘体本体的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双层帘体本体的主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双层帘体本体的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的第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的第二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的通气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的长杆和毛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的柱体和斜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的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的滑动架和拉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的收集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的驱动盘和卡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的卡位装置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的卡位装置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外侧帘体,2:安装框,3:分管,4:壳体,5:通气管,6:驱动装置,61:柱体,62:圆轴,63:滑轮,64:斜槽,65:直杆,7:调节装置,71:空心管,72:驱动盘,73:圆环,74:拨杆,8:清洁装置,81:滑动架,82:拉杆,83:长杆,84:橡胶盘,85:毛刷,86:收集框,9:卡位装置,91:滑块,92:顶杆,93:卡杆,94:卡孔,95:顶板,96:弹簧,10:刮扫装置,101:转环,102:刮板,11:拉动装置,111:横杆,112:把手,12:橡胶套;双层帘体本体13;框架体130;第一帘体131;第二帘体132。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指出,在不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同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其中,在整个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能够按意义转用到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在说明书中所选择的位置说明、例如上、下、侧向等等也参考直接描述的以及示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按意义转用到新的位置上。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1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包括上述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和双层帘体本体,其中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包括有驱动模块、调节模块、清洁模块、卡位模块、刮扫模块和拉动模块;驱动模块,用于提供驱动力;调节模块,用于对设备角度进行调节;清洁模块,用于对设备灰尘进行清除;卡位模块,用于起固定作用;刮扫模块,用于将设备内残留的灰尘清除;拉动模块,用于使设备同步移动。
上述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其中的双层帘体本体还具有冷热空气交换以及隔热作用(由于双层帘体之间存在间隙空间,间隙空间内有空,因此双层帘体的隔热作用很明显);
然而需要进行双层帘体左右两侧(或称南北两侧,其中南侧为阳台以及阳光房,北侧则为室内)进行空气交换时,则需要根据不同季节情况和不同时间进行两侧空气引导和换热;因为双层帘体的第一帘体与第二帘体上下均设置有导流通孔;上述双层帘体的导流通孔可以选择性的开启和关闭;
举例说明:如果当前季节为夏季,且当前时间段为白天,双层帘体的左右两侧的温差往往比较大,例如此时双层帘体的南侧阳光房,其阳光房的温度比较高,室内温度则相对比较低,此时需要避免南侧阳光房内的冷气从阳光房进入双层帘体北侧的室内;如果当前时间段为夏季的晚上,同样如何检测北侧的阳光房的温度比较高(但是相对来说比白天要低一些),室内温度则相对比较低,则可以通过控制双层帘体的导流通孔将北侧的热空气经过双层帘体向外导流输送;因此说,双层帘体具有如下功能,即需要换热时导流引导换热以及不需要换热时实施阻挡室外的换热作用;
举例说明:如果当前季节为冬季,且当前时间段为白天,需要利用双层帘体让南侧阳光房的热空气进入室内,此时靠近南侧的一帘体的顶部的导流通孔开启(同帘体的底部的导流通孔关闭),同时北侧的帘体的底部的导流通孔开启(同帘体的顶部的导流通孔关闭),由于冷空气在空间的下层,热空气在空气的上层空间处;这样南侧热空气自然地从南侧帘体的顶部的导流通孔流入,进入双层帘体之间的空间,然后从夹缝空间的顶部向底部运动,最终从靠近北侧的帘体的底部通过进入室内,此时热空气被抽送或自然送入室内,并由室内侧的底部向上送入来自阳光房的热空气实现了热交换和送入暖风的作用;
如果当前季节为冬季,且当前时间段为傍晚时,南侧的阳光房的温度已经降低很多了,此时需要避免晚上南侧阳光房的冷空气进入室内,此时关闭双层帘体的导流通孔,阻挡室内的热气逃离室内;
因此说,双层帘体的在需要热交换时可以根据导流通孔实现相应的引流导流作用实现有目的的空气热交换作用;
因此说在夏季,南侧的帘体的底部位置的导流通孔开启,北侧的上边的导流通孔开启,可以让北侧的顶部的导流通孔向室内的热空气经过双层帘体向外部排出;在冬季,南侧的帘体的顶部位置的导流通孔开启,北侧的底部的导流通孔开启,可以让南侧的帘体的热空气从顶部向双层帘体空间内送入,从底部导出最后进入室内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包括上述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和双层帘体本体,其中,所述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还包括有安装框2、分管3、壳体4、通气管5、驱动模块和调节模块;
参见图4、图5、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安装框2内后侧面均匀间隔的固接有五个壳体4,安装框2上部内侧固定穿接有分管3,分管3用于对空气进行导向,分管3外下部五侧分别与五个壳体4内侧上部固定连接,分管3底部五端都转动式的连接有通气管5,当空气排入通气管5内时,通气管5可实现将空气排出,也就对室内进行通风,五个通气管5底部都设置有驱动模块,当驱动模块运作时,驱动模块可实现带动通气管5转动,也就避免排出的空气被壳体4挡住,驱动模块上设置有调节模块,当调节模块运作时,调节模块可实现对通气管5的角度进行调节。
参见图1、图2、图3,所述双层帘体本体13包括安装在门框内壁处的矩形形状的框架体130、安装在所述门框顶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所述框架体内侧的第一帘体131、第一滑道和环绕设置在所述框架体外侧的第二帘体132、第二滑道,且所述第一帘体与所述第二帘体之间设置有空间;所述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则直接安装在所述第一帘体131上;所述第二帘体132的表面上设置有通气孔;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帘体131沿着所述框架体上的第一滑道上下移动动作;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帘体132沿着所述框架体上的第二滑道上下移动动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指出的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即类似双层的卷帘门装置),其实际上设置了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或者省去传动装置)、滑道以及其他结构,实现了门框处(或是窗框处)双层帘体本体13的驱动设计,双层帘体本体13包括了第一帘体131和第二帘体132,可以实现双层帘体将门框的一侧与另一侧实现完全的隔离隔热或称隔离隔冷,同时两个双层帘体中间设置有间隙空间实现隔离的效果更为明显;上述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当安装在阳台门框时则可以将阳台与室内进行隔离,当其安装在窗框时则可以将外层与室内阳台隔离,具体使用方式不限定;
当安装在阳台门框时候,当门框一侧与另一侧需要缓慢调温时候(冬季缓慢升温),则可以将两个帘体全部都放下,缓慢对门框内侧的室内进行空调升温处理(或是对门框的外侧进行升温处理),同时开启第一帘体131上的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进行空气排风处理,从而通过缓慢调整第二帘体132的开启的高度位置从而调整排风进入门框另一侧的时间,从而实现对另一侧的缓慢升温处理以及缓慢排风处理,上述处理可以实现温和的升降温处理,从而避免大风量瞬间升降温导致的环境温度骤变引起的体感不适应;
上述驱动模块具体为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包括有柱体61、圆轴62、滑轮63和直杆65,参见图5、图7和图10所示,五根通气管5底端连通有柱体61,柱体61上开有斜槽64,调节模块上连接有直杆65,直杆65前侧面上部固接有圆轴62,圆轴62前端转动式的连接有滑轮63,滑轮63位于斜槽64内,当滑轮63向下移动时,滑轮63可实现带动斜槽64反转,也就使得柱体61反转。
调节模块具体为调节装置7,调节装置7包括有空心管71、驱动盘72、圆环73和拨杆74,参见图5、图6、图7和图11所示,柱体61底部中间连通有空心管71,空心管71上滑动式的套装有驱动盘72,驱动盘72内侧沿周向转动式的套装有圆环73,圆环73外后侧面与直杆65前侧面下部固定连接,当圆环73反转时,圆环73可实现带动直杆65反转,圆环73前侧面中部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拨杆74,拨杆74前端贯穿驱动盘72前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具有至少两种使用模式,使用模式1:使用者可以直接通过驱动第一帘体131和第二帘体132的开闭切换实现通风换风。使用模式2:使用者也可以直接控制内侧帘体(即第一帘体131)始终开启,控制第二帘体132(即外侧帘体1)始终关闭,然后驱动安装在外侧帘体1上的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进行新风通风操作,此时不考虑外侧与内侧温度差的问题,一般在下午时间段阳台侧与室内侧的温度差异不大,此时双层帘体换风时不必考虑温度,反而经过一个上午的新空气沉淀可能会造成阳台侧空气不好,需要双层帘体上的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进行控制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实际上室内新风装置属于“新风净化后的新风装置,即一般房屋如果按照了进入阳台侧的净化空气的系统后,阳台侧进入室内新风仍然有必要进行二次净化,最终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实现对阳台侧到室内侧进风的净化处理。
首先将安装框2嵌入式的安装于外侧帘体1(即第二帘体132)上,再将分管3外接进风管,进而需要对室内进行空气循环时;拉动拨杆74向右摆动,拨杆74向右摆动带动圆环73反转,圆环73反转带动直杆65反转,直杆65反转带动圆轴62反转,圆轴62反转带动滑轮63反转,滑轮63反转带动斜槽64反转,斜槽64反转带动柱体61反转;柱体61反转带动通气管5反转,通气管5反转至合适的位置时,停止拉动拨杆74向右摆动,拨杆74停止通过圆环73带动直杆65反转,直杆65停止通过圆轴62带动滑轮63反转,滑轮63停止通过斜槽64带动柱体61反转。按上述操作即可对五根通气管5的位置进行调节,且实现单独调节,也就使得五根通气管5排出的空气都能充分的利用。
当五根通气管5的位置都调节至需求的位置时,拉动五个驱动盘72向下移动,五个驱动盘72向下移动带动五个圆环73向下移动,五个圆环73向下移动带动五根直杆65向下移动,五根直杆65向下移动带动五根圆轴62向下移动,五根圆轴62向下移动带动五个滑轮63向下移动,五个滑轮63向下移动带动五个斜槽64反转,五个斜槽64反转带动五根柱体61反转。
五根柱体61反转带动五根通气管5反转,五根通气管5反转使得排气口不被壳体4挡住时,停止拉动五个驱动盘72向下移动,五个驱动盘72停止通过五个圆环73带动五根直杆65向下移动,五个滑轮63也就停止通过五个斜槽64带动五根柱体61反转,五个柱体61也就停止带动五根通气管5反转。即可使得进风管将空气排入分管3内,分管3内的空气排入五根通气管5内,五根通气管5内的空气排入室内,也就使得室内排入新的空气,使得空气不断的流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当无需更换新空气时,停止将空气排入分管3内,五根通气管5也就停止将空气排出,拉动五个驱动盘72向上移动复位,五个驱动盘72复位通过五个圆环73带动五根直杆65向上移动,五根直杆65向上移动复位通过五根圆轴62带动五个滑轮63向上移动复位,五个滑轮63复位通过五个斜槽64带动五个柱体61正转复位,五个柱体61正转复位带动五根通气管5正转复位,五个壳体4则继续将五根通气管5的排气口挡住。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还包括有清洁模块,清洁模块具体为清洁装置8,清洁装置8包括有滑动架81、拉杆82、长杆83、橡胶盘84、毛刷85和收集框86,参见图5、图9、图12和图13所示,五根空心管71外侧都滑动式的穿接有滑动架81,五个滑动架81顶部分别与五个驱动盘72外底部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安装,滑动架81与驱动盘72接触,五个滑动架81中部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拉杆82,五根拉杆82顶端分别穿过五根柱体61位于五个通气管5内,五根连杆顶端都固接有长杆83,五根长杆83下部都固定套装有橡胶盘84。
当橡胶盘84向下移动与通气管5内底部接触时,橡胶盘84可实现将通气管5内底部封闭,五根长杆83上都均匀间隔的固定套装有九个毛刷85,当通气管5反转时,毛刷85可实现将通气管5内的灰尘进行清除,避免灰尘影响通气管5的排气,安装框2前侧面下部均匀间隔的滑动连接有五个收集框86,五个收集框86分别与五根空心管71对应并连通。
当灰尘掉落时,收集框86可实现对灰尘进行收集,方便人们对灰尘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还包括有卡位模块,卡位模块具体为卡位装置9,卡位装置9包括有滑块91、顶杆92、卡杆93、顶板95和弹簧96。
参见图11、图14、图15和图16所示,五个驱动盘72内前侧都均匀间隔的开有五个卡孔94,五个圆环73前侧都滑动式的穿接有卡杆93,卡杆93后端位于卡孔94内,卡杆93可实现对圆环73进行限位,五根卡杆93前侧都沿周向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安装有顶板95,五根卡杆93前侧分别与五根拨杆74内前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96,五根拨杆74左右两侧都滑动式的穿接有滑块91,全部滑块91前侧面都固接有顶杆92。
每根拨杆74内的两根顶杆92与每根拨杆74内的顶板95后侧面接触,当顶杆92向前移动时,顶杆92可实现带动顶板95向前移动。
当五个驱动盘72向下移动时,五个驱动盘72带动五个滑动架81向下移动,五个滑动架81向下移动带动五根拉杆82向下移动,五根拉杆82向下移动带动五根长杆83向下移动,五根长杆83向下移动带动全部的毛刷85向下移动,同时,五根长杆83向下移动带动五个橡胶盘84向下移动,在五个驱动盘7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五根通气管5开始反转,此时,毛刷85则将五根通气管5排气口上的灰尘清除,进而五个驱动盘72停止向下移动。
进一步地,五个驱动盘72停止向下移动时,五个驱动盘72停止带动五个滑动架81向下移动,五个滑动架81停止通过五根拉杆82带动五根长杆83向下移动,五根长杆83停止带动毛刷85向下移动,且五根长杆83还停止带动五个橡胶盘84向下移动。此时,五个橡胶盘84则将五根通气管5底部堵住,清除的灰尘则掉落至通气管5内底部。
当五个驱动盘72向上移动复位时,五个驱动盘72向上移动复位带动五个滑动架81向上移动复位,五个滑动架81向上移动复位通过五根拉杆82带动五根长杆83向上移动复位,五根长杆83向上移动复位带动毛刷85向上移动复位,同时,五根长杆83还带动五个橡胶盘84向上移动复位,五个橡胶盘84复位不将五个通气管5内底部堵住。
五个通气管5内的灰尘掉落至五个柱体61内,五个柱体61内的灰尘掉落至空心管71内,五根空心管71内的灰尘掉落至五个收集框86内,再拉动五个收集框86向前移动与安装框2脱离接触,即可将五个收集框86内的灰尘全部倒出处理,灰尘全部倒出后,将五个收集框86放回至安装框2上。如此,可避免灰尘影响通气管5将空气排出。
分析上述机械联动关系可知:首先拉动每个拨杆74上的两块滑块91向前移动,两块滑块91向前移动带动两根顶杆92向前移动,两根顶杆92向前移动带动顶板95向前移动,顶板95向前移动带动卡杆93向前移动,弹簧96被压缩,卡杆93向前移动与卡孔94脱离接触,停止拉动两块滑块91向前移动,两块滑块91停止带动两根顶杆92向前移动。两根顶杆92停止带动顶板95向前移动,顶板95停止带动卡杆93向前移动,即可拉动拨杆74向右摆动,拨杆74向右摆动带动圆环73反转,圆环73反转带动卡杆93反转,也就对通气管5的位置进行调节,通气管5的位置调节好后,停止拉动拨杆74带动圆环73反转。
圆环73停止带动卡杆93反转,松开两块滑块91,因弹簧96的作用,卡杆93向后移动复位插入一个卡孔94内,卡杆93与卡孔94配合将圆环73固定,也就使得通气管5被固定,卡杆93向后移动复位还带动顶板95向后移动复位,顶板95向后移动复位通过两根顶杆92带动两块滑块91向后移动复位。如此,可避免圆环73出现移动现象导致通气管5先转动一定距离,也就导致了五个通气管5反转的位置不一致影响使用。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基础之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还包括有刮扫模块,刮扫模块具体为刮扫装置10,刮扫装置10包括有转换和刮板102,参见图9和图11所示,五个通气管5内侧下部沿周向固接有转环101,转环101底部前后两侧之间固接有刮板102,刮板102贯穿长杆83下部,刮板102与长杆83滑动连接,当通气管5反转时,刮板102可实现将通气管5内底部的灰尘清除。
还包括有拉动模块,拉动模块具体为拉动装置11,拉动装置11包括有横杆111和把手112,参见图5和图6所示,相邻的驱动盘72外侧之间固接有横杆111,中间两根横杆111前侧面之间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把手112。
还包括有橡胶套12,参见图6所示,把手112上部中间固定套装有橡胶套12。
当五个通气管5反转时,五块刮板102则将通气管5内底部的灰尘进行刮动,刮动的灰尘则通过柱体61与空心管71掉落至收集框86内。当五个通气管5停止反转时,五块刮板102也就停止对五个通气管5内底部的灰尘进行刮动。当五个通气管5正转复位时,五块刮板102再次对五个通气管5内底部的灰尘刮动,刮动的灰尘掉落至收集框86内。如此,可避免通气管5内底部的灰尘粘住难以被收集。
当五个通气管5的位置调节好后,拉动把手112向下移动,橡胶套12与人的手接触,由于橡胶套12的作用,能增大与手的摩擦力,使得操作人员更稳固的拉动把手112,把手112向下移动带动中间两根横杆111向下移动,中间两根横杆111向下移动带动中间三个驱动盘72向下移动,中间三个驱动盘72向下移动带动左右两侧横杆111向下移动,左右两侧横杆111向下移动带动左右两侧驱动盘72向下移动,也就使得五根通气管5同步反转。
当需要将五个通气管5正转复位时,拉动把手112带动中间两根横杆111向上移动复位,中间两根横杆111复位带动中间三个驱动盘72向上移动复位,中间三个驱动盘72复位带动左右两侧横杆111向上移动复位,左右两侧横杆111向上移动复位带动左右两侧驱动盘72向上移动复位,也就使得五个通气管5同步正转进行复位。如此,无需操作人员一个个的拉动驱动盘72向下移动,方便快捷。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和双层帘体本体,其中,所述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还包括有安装框(2)、分管(3)、壳体(4)和通气管(5),所述安装框(2)内后侧面均匀间隔的固接有五个壳体(4),所述安装框(2)上部内侧固定穿接有用于对空气进行导向的分管(3);
所述分管(3)外下部五侧分别与五个壳体(4)内侧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分管(3)底部五端都转动式的连接有用于将空气排出的通气管(5),还包括所述驱动模块和所述调节模块,五个通气管(5)底部都设置有用于提供驱动力的所述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上设置有用于对通气管(5)的角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模块;
所述双层帘体本体包括安装在门框内壁处的矩形形状的框架体、安装在所述门框顶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框架体内侧的第一帘体、第一滑道和环绕设置在所述框架体外侧的第二帘体、第二滑道,且所述第一帘体与所述第二帘体之间设置有空间;所述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则直接安装在所述第一帘体上;所述第二帘体的表面上设置有通气孔;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帘体沿着所述框架体上的第一滑道上下移动动作;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帘体沿着所述框架体上的第二滑道上下移动动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室内循环新风系统,包括有驱动模块、调节模块、清洁模块、卡位模块、刮扫模块和拉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提供驱动力;所述调节模块,用于对设备角度进行调节;所述清洁模块,用于对设备灰尘进行清除;所述卡位模块,用于起固定作用;所述刮扫模块,用于将设备内残留的灰尘清除;所述拉动模块,用于使设备同步移动。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具体为驱动装置(6),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有柱体(61)、圆轴(62)、滑轮(63)和直杆(65),五根通气管(5)底端连通有柱体(61),柱体(61)上开有斜槽(64),调节模块上连接有直杆(65),直杆(65)前侧面上部固接有圆轴(62),圆轴(62)前端转动式的连接有用于带动斜槽(64)反转的滑轮(63),滑轮(63)位于斜槽(64)内。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具体为调节装置(7),所述调节装置(7)包括有空心管(71)、驱动盘(72)、圆环(73)和拨杆(74),柱体(61)底部中间连通有空心管(71),空心管(71)上滑动式的套装有驱动盘(72),驱动盘(72)内侧沿周向转动式的套装有用于带动直杆(65)反转的圆环(73),圆环(73)外后侧面与直杆(65)前侧面下部固定连接,圆环(73)前侧面中部固接有拨杆(74),拨杆(74)前端贯穿驱动盘(72)前侧。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将残留灰尘清除的清洁模块,所述清洁模块具体为清洁装置(8),清洁装置(8)包括有滑动架(81)、拉杆(82)、长杆(83)、橡胶盘(84)、毛刷(85)和收集框(86),五根空心管(71)外侧都滑动式的穿接有滑动架(81),五个滑动架(81)顶部分别与五个驱动盘(72)外底部固定连接,滑动架(81)与驱动盘(72)接触,五个滑动架(81)中部固接有拉杆(82),五根拉杆(82)顶端分别穿过五根柱体(61)位于五个通气管(5)内,五根连杆顶端都固接有长杆(83),五根长杆(83)下部都固定套装有用于将通气管(5)内底部封闭的橡胶盘(84),五根长杆(83)上都均匀间隔的固定套装有用于将通气管(5)内的灰尘进行清除的九个毛刷(85),安装框(2)前侧面下部均匀间隔的滑动连接有用于对灰尘进行收集的五个收集框(86),五个收集框(86)分别与五根空心管(71)对应并连通。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对圆环(73)进行固定的卡位模块,所述卡位模块具体为卡位装置(9),卡位装置(9)包括有滑块(91)、顶杆(92)、卡杆(93)、顶板(95)和弹簧(96),五个驱动盘(72)内前侧都均匀间隔的开有五个卡孔(94),五个圆环(73)前侧都滑动式的穿接有用于起限位作用的卡杆(93),卡杆(93)后端位于卡孔(94)内,五根卡杆(93)前侧沿周向都固接有顶板(95),五根卡杆(93)前侧分别与五根拨杆(74)内前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96),五根拨杆(74)左右两侧都滑动式的穿接有滑块(91),全部滑块(91)前侧面都固接有用于带动顶板(95)向前移动的顶杆(92),每根拨杆(74)内的两根顶杆(92)与每根拨杆(74)内的顶板(95)后侧面接触。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将灰尘刮除的刮扫模块,所述刮扫模块具体为刮扫装置(10),刮扫装置(10)包括有转换和刮板(102),五个通气管(5)内侧下部沿周向固接有转环(101),转环(101)底部前后两侧之间固接有用于将通气管(5)内底部的灰尘清除的刮板(102),刮板(102)贯穿长杆(83)下部,刮板(102)与长杆(83)滑动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使驱动盘(72)同步移动的拉动模块,所述拉动模块具体为拉动装置(11),拉动装置(11)包括有横杆(111)和把手(112),相邻的驱动盘(72)外侧之间固接有横杆(111),中间两根横杆(111)前侧面之间固接有把手(112)。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橡胶套(12),把手(112)上部中间固定套装有橡胶套(12)。
CN202310116066.6A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 Active CN1159786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6066.6A CN115978682B (zh)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6066.6A CN115978682B (zh)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8682A true CN115978682A (zh) 2023-04-18
CN115978682B CN115978682B (zh) 2023-09-22

Family

ID=85959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16066.6A Active CN115978682B (zh)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7868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28727Y (zh) * 2007-03-23 2008-02-27 上海信安幕墙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建筑物封闭空间通风装置
DE102013012016A1 (de) * 2013-07-19 2015-01-22 Frank Krissel Rollladen für eine Gebäudeöffnung
KR101612006B1 (ko) * 2014-12-05 2016-04-27 (주)지오 이중창 시스템
KR102187850B1 (ko) * 2020-06-30 2020-12-11 더블유건설주식회사 자연순환식 환기장치를 구비한 창호시스템
CN113623775A (zh) * 2021-07-20 2021-11-09 江苏银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住宅用地下车库通风除湿系统
CN214701085U (zh) * 2021-03-18 2021-11-12 恒达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方向调节功能的空气循环电梯
CN113864250A (zh) * 2021-09-22 2021-12-31 深圳市皇家龙腾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集灰尘的通风用鼓风机
CN114108898A (zh) * 2021-11-19 2022-03-01 上海汇景港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一种带通风装置的幕墙单元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28727Y (zh) * 2007-03-23 2008-02-27 上海信安幕墙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建筑物封闭空间通风装置
DE102013012016A1 (de) * 2013-07-19 2015-01-22 Frank Krissel Rollladen für eine Gebäudeöffnung
KR101612006B1 (ko) * 2014-12-05 2016-04-27 (주)지오 이중창 시스템
KR102187850B1 (ko) * 2020-06-30 2020-12-11 더블유건설주식회사 자연순환식 환기장치를 구비한 창호시스템
CN214701085U (zh) * 2021-03-18 2021-11-12 恒达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方向调节功能的空气循环电梯
CN113623775A (zh) * 2021-07-20 2021-11-09 江苏银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住宅用地下车库通风除湿系统
CN113864250A (zh) * 2021-09-22 2021-12-31 深圳市皇家龙腾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集灰尘的通风用鼓风机
CN114108898A (zh) * 2021-11-19 2022-03-01 上海汇景港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一种带通风装置的幕墙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8682B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37638B (zh) 一种能够清除换热器脏堵的室外机和控制方法
CN109737583B (zh) 一种空调新风系统
CN113432459B (zh) 一种带清理功能的大型热交换器
CN110553536B (zh) 一种实验室废气热回收装置
CN115978682A (zh) 一种双层帘体的空气换热装置
CN213472715U (zh) 一种除霜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
CN112290395B (zh) 一种地铁站用节能环保的散热型配电柜
CN216110815U (zh) 一种适用于特长隧道地下风机房系统
CN213872969U (zh) 过滤网清洁装置及空调机组
CN201449087U (zh) 中央空调用自清洁冷凝器
CN213272935U (zh) 空调
CN114352087A (zh) 带有雨水收集利用功能的厂房
CN114378064A (zh) 一种轮胎炼油中管道炭黑自动收集装置
CN207113125U (zh) 一种机房用机柜
CN220958690U (zh) 具有高效过滤功能的风机盘管机组
CN213300448U (zh) 一种暖通空调的进风结构
CN219125036U (zh) 一种奶牛饲养用降温装置
CN213656811U (zh) 一种电厂烟气系统换热装置
CN214516260U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清洁装置
CN217423564U (zh) 余热回收利用设备
CN220287576U (zh) 一种建筑节能太阳墙采暖装置
CN220507170U (zh) 一种便于装卸的空调通风管道
CN220582609U (zh) 一种智能通风结构
CN219111164U (zh) 一种加强导流性通风除尘机
CN214173096U (zh) 一种管端式胶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