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8401B - 一种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78401B
CN115978401B CN202211697568.4A CN202211697568A CN115978401B CN 115978401 B CN115978401 B CN 115978401B CN 202211697568 A CN202211697568 A CN 202211697568A CN 115978401 B CN115978401 B CN 115978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transmission part
chain
mobile platform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975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78401A (zh
Inventor
张家华
肖德军
刘共升
胡旺
王冠婷
彭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huangjian Industrial Co ltd
Shenzhen Shangwei International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Shenzhen Seva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huangjian Industrial Co ltd
Shenzhen Shangwei International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Shenzhen Seva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huangjian Industrial Co ltd, Shenzhen Shangwei International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Shenzhen Seva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huangji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9756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78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78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8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78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8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其包括:基座本体、驱动装置以及四个支腿装置,四个支腿装置可转动地设于基座本体的四周上,驱动装置安装于基座本体上,且驱动装置与支腿装置驱动连接。其中,驱动装置包括:控制器、主传动部件、左传动部件以及右传动部件,主传动部件受到控制器控制,主传动部件驱动连接左传动部件及右传动部件,左传动部件驱动其中位于基座本体同一侧的两个支腿装置,右传动部件驱动位于基座本体另一侧的两个支腿装置。该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能够同时控制多个支腿装置的展开或回收,从而实现便捷操作和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平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抢险救援移动平台是一种用于搭载救援设备的机座,其能够为救援设备提供支撑。比如,抢险救援移动平台可用于搭载照明灯塔,抢险救灾时,搭载有将照明灯塔的移动平台能够快速、且稳定地架设在救灾现场,从而为现场提供照明。再比如,抢险救援移动平台还可以搭载通讯电塔,从而方便快捷地为现场提供通讯信号。
常见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上设置有支腿,支腿能够对平台的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其在不需要增加平台宽度和降低机动性能的前提下,为该移动平台提供较大的支撑跨度,从而提高移动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目前,市面上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在展开支腿时,多数采用人工的方式,即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展开平台周围的多个支腿,来实现支腿的伸出动作;而少数移动平台虽说也是机械传动控制展开支腿,但它的局限性是支腿只能一个个地展开。可见,无论是人工还是机械展开方式,这些操作都比较费事费力,且工作效率较低。
为此,如何设计一种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使其能够同时控制多个支腿的展开或回收,从而实现便捷操作和提高工作效率,这是该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使其能够同时控制多个支腿的展开或回收,从而实现便捷操作和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其包括:基座本体、驱动装置以及四个支腿装置,四个所述支腿装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本体的四周上,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本体上,且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支腿装置驱动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控制器、主传动部件、左传动部件以及右传动部件,所述主传动部件受到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主传动部件驱动连接所述左传动部件及所述右传动部件,所述左传动部件驱动其中位于所述基座本体同一侧的两个支腿装置,所述右传动部件驱动位于所述基座本体另一侧的两个支腿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传动部件包括:减速电机、主动轮、左从动轮以及右从动轮,所述减速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所述左从动轮与所述右从动轮分别位于所述主动轮的两侧,且所述左从动轮与所述右从动轮均啮合于所述主动轮;
所述右传动部件包括:右驱动轮、逆反轮、第一传动轮以及第二传动轮,所述右驱动轮啮合于所述第一传动轮,且所述右驱动轮通过所述逆反轮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轮;所述右从动轮驱动连接所述右驱动轮;
所述左传动部件的结构与所述右传动部件的结构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腿装置包括支撑横梁以及液压柱,所述支撑横梁铰接于所述基座本体上,所述液压柱设于所述支撑横梁的末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横梁上设有锁合组件,所述锁合组件包括绕转轴以及锁止件;
所述锁止件为柱体结构,所述绕转轴与所述锁止件均转动设于所述支撑横梁上,所述绕转轴的柱面与所述锁止件的柱面相互贴合,所述绕转轴上开设有卡持缺口,所述锁止件上开设有解锁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合组件包括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通过复位弹簧滑动设于所述支撑横梁内,所述限位滑块抵持于所述锁止件的柱面,所述限位滑块上设有拨动杆,所述锁止件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滑块配合的定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止件上设有扭转握持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止件上开设有扭转凹槽,所述扭转凹槽为多棱柱体结构,且所述锁合组件包括扭转钥匙,所述扭转钥匙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扭转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转轴与所述支撑横梁之间设有轴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链传动部件,所述左传动部件通过所述链传动部件与其中两个所述支腿装置驱动连接,所述右传动部件通过所述链传动部件与另外两个所述支腿装置驱动连接;
所述链传动部件包括:主链轮、从链轮以及链条;所述主链轮设于所需的传动轮上,所述从链轮设于所述支腿装置上,所述链条首尾相接地绕设于所述主链轮与所述从链轮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传动部件包括支撑轨,所述支撑轨上开设有引导凹槽,所述链条穿设并滑动于所述引导凹槽内。
综上,本发明的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能够同时控制多个支腿装置的展开或回收,从而实现便捷操作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的内部示意图;
图4为驱动装置以及支腿装置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5为驱动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驱动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的链传动部件与支腿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支腿装置与锁合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初始状态时锁合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切断传动连接后锁合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调节过程中锁合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中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10,如图1及图2所示,其包括:基座本体100、驱动装置200以及四个支腿装置300,四个支腿装置300可转动地设于基座本体100的四周上,驱动装置200安装于基座本体100上,且驱动装置200与支腿装置300驱动连接;
如图3及图4所示,驱动装置200包括:控制器210、主传动部件220、左传动部件230以及右传动部件240,主传动部件220受到控制器210控制,主传动部件220驱动连接左传动部件230及右传动部件240,左传动部件230驱动其中位于基座本体100同一侧的两个支腿装置300,右传动部件240驱动位于基座本体100另一侧的两个支腿装置300。
使用时,主传动部件220带动左传动部件230及右传动部件240,而左传动部件230与右传动部件240各自带动两个支腿装置300。当抢险救援移动平台10搬运到指定位置后,工作人员按压遥控,从而触发控制器210,控制器210发送电信号给主传动部件220,再经过左传动部件230以及右传动部件240,带动四个支腿装置300同时展开。这样便可以实现四个支腿装置300一键自动展开,从而节省精力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对抢险救援移动平台10的主要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主传动部件220包括:减速电机221、主动轮222、左从动轮223以及右从动轮224,减速电机221驱动主动轮222,左从动轮223与右从动轮224分别位于主动轮222的两侧,且左从动轮223与右从动轮224均啮合于主动轮222。
如图6所示,右传动部件240包括:右驱动轮241、逆反轮242、第一传动轮243以及第二传动轮244,右驱动轮241啮合于第一传动轮243,且右驱动轮241通过逆反轮驱动242第二传动轮244,右从动轮224驱动连接右驱动轮241。
也就是说,右传动部件240具有两条传输路线,其中一条路线是,由右驱动轮241啮合驱动第一传动轮243,第一传动轮243的转动方向与右驱动轮241的转动方向相反;另一条路线是,先由右驱动轮241传递给逆反轮242,然后再由逆反轮242传递到第二传动轮244,这样,多经过了逆反轮242,第二传动轮244的转动方向便与右驱动轮241的转动方向相同,即与第一传动轮243的转动方向相反。使用时,参考图4、图5及图6所示,第一传动轮243驱动连接一个支腿装置300,第二传动轮244驱动连接另一个支腿装置300,两者转动方向相反,这样设置后,两者正好可以驱动两个支腿装置300一起展开或者回收相应的,左传动部件230的结构与右传动部件240的结构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驱动装置200包括链传动部件250,左传动部件230通过链传动部件250与其中两个支腿装置300驱动连接,右传动部件240通过链传动部件250与另外两个支腿装置300驱动连接。
如图4所示,链传动部件250包括:主链轮251、从链轮252以及链条253。主链轮251设于所需的传动轮上,从链轮252设于支腿装置300上,链条253首尾相接地绕设于主链轮251与从链轮252上。如此,左传动部件230或者右传动部件240便可以通过链传动部件250带动支腿装置300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支腿装置300包括支撑横梁310以及液压柱320,支撑横梁310铰接于基座本体100上,液压柱320设于支撑横梁310的末端。使用时,从链轮252与支撑横梁310的一端同轴连接,主链轮251随传动轮旋转时,从链轮252在链条253带动下一起旋转,进而驱动支撑横梁310以铰接处为轴做旋转运动。
接下来,结合上述结构,对本发明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10的主要工作原理进行说明(请一并参考图4至图6):
使用时,工作人员先将抢险救援移动平台10运输到救灾现场,然后通过遥控触发控制器210,控制器210发送电信号给主传动部件220,主传动部件220同时驱动左传动部件230和右传动部件240;
其中,减速电机221驱动主动轮222,主动轮222带动右从动轮224旋转,右从动轮224通过链传动部件250驱动右驱动轮241旋转。在右传动部件240中,右驱动轮241啮合驱动第一传动轮243,第一传动轮243通过链传动部件250带动一个支腿装置300(第一传动轮243与一个主链轮251同轴连接);并且,右驱动轮241通过逆反轮242带动第二传动轮244,第二传动轮244通过链传动部件250驱动另一个支腿装置300(第二传动轮244也与一个主链轮251同轴连接)。这样,右传动部件240便可以同时控制两个支腿装置300展开或回收。展开后,设置在支撑横梁310末端的液压柱320逐渐延伸至接触地面,实现对抢险救援移动平台10的支撑;
与此同时,主动轮222带动左从动轮223旋转,左从动轮223通过链传动部件250驱动左传动部件230。左传动部件230的传动路径与上述的右传动部件240相似。最终由左传动部件230通过两个链传动部件250分别带动余下的两个支腿装置300。这样,减速电机221只需要驱动主动轮222,便可以同时带动四个支腿装置300一起展开或回收,从而节省了精力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至此,抢险救援移动平台10的主要工作原理说明完毕。
进一步地,在实际使用中发现,抢险救援移动平台10的四个支腿装置300同时活动虽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需要有充足的场地空间;当其中某一个支腿装置300受到阻挡而无法展开时,上述抢险救援移动平台10的支腿装置300便会制约而无法展开。为了能够不影响其他支腿装置300的正常展开,使得抢险救援移动平台10的支腿装置300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展开,从而提高抢险救援移动平台10对不同场地的适应能力,本发明还对支腿装置300做了特别设计。
具体地,如图8所示,支撑横梁310上设有锁合组件400,锁合组件400包括绕转轴410以及锁止件420。其中,绕转轴410与锁止件420均为柱体结构,且绕转轴410与锁止件420均转动设于支撑横梁310上,绕转轴410的柱面与锁止件420的柱面相互贴合。在绕转轴410的柱面上开设有卡持缺口411,锁止件420的柱面上开设有解锁缺口421。通过卡持缺口411、解锁缺口421的配合,能够实现绕转轴410与锁止件420之间不同的连接状态,从而决定支撑横梁310是否与链传动部件250实现驱动连接。
优先的,绕转轴410与支撑横梁310之间设有轴承(图未示)。轴承可以减小绕转轴410与支撑横梁31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绕转轴410的转动更加顺畅。
下面,对锁合组件400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说明:
首先,要说明的是,绕转轴410与链传动部件250的从链轮252同轴连接,从链轮252会带动绕转轴410一起旋转;
在初始状态下,如图9所示,绕转轴410与锁止件420贴合,且锁止件420的柱面陷入绕转轴410的卡持缺口411中,则锁止件420的柱面与卡持缺口411相互卡持。此时,若从链轮252带动绕转轴410旋转,由于相互卡持,绕转轴410转动的力矩会传递到锁止件420上,并由锁止件420的柱面再传递到支撑横梁310上。也就是说,绕转轴410的力矩会作用在支撑横梁310上,进而带动支撑横梁310以绕转轴410为中心做旋转运动;
当需要切断该支腿装置300与链传动部件250的连接时,工作人员只需要转动锁止件420,使锁止件420的解锁缺口421朝向绕转轴410。此时,由于解锁缺口421提供了一定的避让空间,则绕转轴410便可以凭借此避让空间实现自由旋转(如图10所示)。这样,若此时从链轮252带动绕转轴410旋转,则绕转轴410将会在支撑横梁310内自由旋转,而无法带动支撑横梁310转动,即切断了从链轮252与支撑横梁310之间的传动。如此,该支腿装置300便不会在链传动部件250的驱动下展开,而其他无进行操作的支腿装置300仍可顺利展开;
当需要恢复传动连接时,工作人员需要先将绕转轴410的卡持缺口411旋转调节至朝向锁止件420(可通过控制器210设定的程序进行自动调节);随后,工作人员转动锁止件420,使得锁止件420的解锁缺口421不再朝向绕转轴410(如图11所示),且锁止件420的柱面陷入到卡持缺口411中。这样,绕转轴410与锁止件420便复位到初始状态,支撑横梁310再次与链传动部件250驱动连接。
要强调说明的是,每一个支腿装置300上均设置有锁合组件400,工作人员通过该锁合组件400便可以控制支腿装置300是否与链传动部件250驱动连接。并且,该锁合组件400的结构简单可靠,其操作方便快捷,工作人员只需要旋转锁止件420,从而改变锁止件420与绕转轴410的配合关系,便可以改变支腿装置300的传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由上述可知,锁止件420的位置是决定锁合组件400状态的关键,为此,需要防止锁止件420因机身抖动等因素导致的错位现象。因此,本发明的锁合组件400还包括限位滑块430(如图8所示)。
具体地,如图8所示,限位滑块430通过复位弹簧431滑动设于支撑横梁310内,限位滑块430抵持于锁止件420的柱面,限位滑块430上设有拨动杆432,锁止件420上开设有与限位滑块430配合的定位槽422(如图11所示)。
使用时,当处于初始状态时,锁止件420的解锁缺口421朝向限位滑块430,限位滑块430在复位弹簧431的作用下抵持于解锁缺口421内,这样,解锁缺口421与限位滑块430相互卡持,锁止件420便可以稳定保持在当前状态;
当断开传动连接时,锁止件420的解锁缺口421朝向绕转轴410,定位槽422朝向限位滑块430,此时,限位滑块430与定位槽422相互卡持,使得锁止件420保持在当前位置,且不需要发生错位;
并且,在锁止件420旋转过程中,限位滑块430会始终抵持在锁止件420的柱面上,使锁止件420在转动时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从而使得锁止件420不会轻易偏转错位。限位滑块430上的拨动杆432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拨动限位滑块430,使限位滑块430脱离于锁止件420的解锁缺口421或者定位槽422,从而使得锁止件420能够被工作人员转动。
为了使工作人员能够方便转动锁止件420,在本实施例中,锁止件420上设有扭转握持块423(如图12所示)。工作人员通过拧动扭转握持块423,便可以很方便地驱动锁止件420旋转。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无关人员随意拧动锁止件420,进而在锁止件420上开设有扭转凹槽424(如图13所示),该扭转凹槽424为多棱柱体结构。并且,锁合组件400还包括扭转钥匙(图未示),扭转钥匙可拆卸地插接于扭转凹槽424内。也就是说,转动锁止件420时,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指定的扭转钥匙,将扭转钥匙插接进扭转凹槽424后,才能转动锁止件420。调节完成后,工作人员将扭转钥匙取走,无关人员便不容易拧动锁止件4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链传动部件250还包括支撑轨254,支撑轨254上开设有引导凹槽(图未示),链条253穿设并滑动于引导凹槽内。支撑轨254为链条253提供了支持力,以防止链条253中部下垂;并且,引导凹槽可以为链条253提供限位引导的作用,从而防止链条253抖动或错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10,能够同时控制多个支腿装置300的展开或回收,从而实现便捷操作和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本体、驱动装置以及四个支腿装置,四个所述支腿装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本体的四周上,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本体上,且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支腿装置驱动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控制器、主传动部件、左传动部件以及右传动部件,所述主传动部件受到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主传动部件驱动连接所述左传动部件及所述右传动部件,所述左传动部件驱动其中位于所述基座本体同一侧的两个支腿装置,所述右传动部件驱动位于所述基座本体另一侧的两个支腿装置;所述主传动部件包括:减速电机、主动轮、左从动轮以及右从动轮,所述减速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所述左从动轮与所述右从动轮分别位于所述主动轮的两侧,且所述左从动轮与所述右从动轮均啮合于所述主动轮;所述右传动部件包括:右驱动轮、逆反轮、第一传动轮以及第二传动轮,所述右驱动轮啮合于所述第一传动轮,且所述右驱动轮通过所述逆反轮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轮;所述右从动轮驱动连接所述右驱动轮;所述左传动部件的结构与所述右传动部件的结构相同;
所述支腿装置包括支撑横梁以及液压柱,所述支撑横梁铰接于所述基座本体上,所述液压柱设于所述支撑横梁的末端;
所述支撑横梁上设有锁合组件,所述锁合组件包括绕转轴以及锁止件;所述锁止件为柱体结构,所述绕转轴与所述锁止件均转动设于所述支撑横梁上,所述绕转轴的柱面与所述锁止件的柱面相互贴合,所述绕转轴上开设有卡持缺口,所述锁止件上开设有解锁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组件包括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通过复位弹簧滑动设于所述支撑横梁内,所述限位滑块抵持于所述锁止件的柱面,所述限位滑块上设有拨动杆,所述锁止件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滑块配合的定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上设有扭转握持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上开设有扭转凹槽,所述扭转凹槽为多棱柱体结构,且所述锁合组件包括扭转钥匙,所述扭转钥匙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扭转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绕转轴与所述支撑横梁之间设有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链传动部件,所述左传动部件通过所述链传动部件与其中两个所述支腿装置驱动连接,所述右传动部件通过所述链传动部件与另外两个所述支腿装置驱动连接;
所述链传动部件包括:主链轮、从链轮以及链条;所述主链轮设于所需的传动轮上,所述从链轮设于所述支腿装置上,所述链条首尾相接地绕设于所述主链轮与所述从链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链传动部件包括支撑轨,所述支撑轨上开设有引导凹槽,所述链条穿设并滑动于所述引导凹槽内。
CN202211697568.4A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 Active CN115978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7568.4A CN115978401B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7568.4A CN115978401B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8401A CN115978401A (zh) 2023-04-18
CN115978401B true CN115978401B (zh) 2023-11-28

Family

ID=85969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97568.4A Active CN115978401B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7840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05116A (ko) * 2002-07-08 2004-01-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드롭 리프터 장치
CN205468354U (zh) * 2016-01-13 2016-08-17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新型陆空两用汽车
CN205600402U (zh) * 2016-05-03 2016-09-28 湖北淮川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螺纹盖自旋传动装置
CN213538919U (zh) * 2020-10-14 2021-06-25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水利工程环保建设用垃圾清理装置
CN113120513A (zh) * 2021-05-13 2021-07-16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返板机构及具有其的运输系统
CN215225601U (zh) * 2020-12-21 2021-12-21 河南升旭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导播工作台
CN114132812A (zh) * 2021-12-28 2022-03-04 中山天达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自主脱困的家用电梯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305683U1 (de) * 2003-04-08 2004-08-19 Liebherr-Werk Ehingen Gmbh Fahrbarer Kra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05116A (ko) * 2002-07-08 2004-01-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드롭 리프터 장치
CN205468354U (zh) * 2016-01-13 2016-08-17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新型陆空两用汽车
CN205600402U (zh) * 2016-05-03 2016-09-28 湖北淮川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螺纹盖自旋传动装置
CN213538919U (zh) * 2020-10-14 2021-06-25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水利工程环保建设用垃圾清理装置
CN215225601U (zh) * 2020-12-21 2021-12-21 河南升旭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导播工作台
CN113120513A (zh) * 2021-05-13 2021-07-16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返板机构及具有其的运输系统
CN114132812A (zh) * 2021-12-28 2022-03-04 中山天达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自主脱困的家用电梯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8401A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11907A (en) Lifting apparatus
CN102602825B (zh) 副臂展收装置、臂架结构和起重机
CN115978401B (zh) 一种全自动展开式的抢险救援移动平台
US5131628A (en) Mechanical jack
CN207975417U (zh) 一种全站仪支架
KR101317146B1 (ko) 테이블 상판의 각도조절장치
CN211498404U (zh) 一种道路工程用路面切割装置
EP3173301A1 (en) System for safely assembling washing machines for vehicles
JP2961269B2 (ja) 延線作業車用ケーブルドラムの着脱装置
CN210525069U (zh) 一种室内工作台结构
JP2961270B2 (ja) ケーブル延線作業車
CN214096606U (zh) 一种爬坡测试装置
CN216477201U (zh) 一种上卸扣自动换向装置
CN114215965B (zh) 调节式混凝土泵车输油管吊装装置
CN220209266U (zh) 一种卫星天线支架
CN215309859U (zh) 一种有保护作用的消防设备架
CN219974119U (zh) 伸缩防护栏
CN220978359U (zh) 一种可折叠快装房屋
CN213569187U (zh) 龙门架和门式起重机
CN219054187U (zh) 矩形胀紧定位工装
CN218905325U (zh) 一种底盘维修工作台
CN115189274B (zh) 一种智能带电作业平台
KR900011136Y1 (ko) 파이프 절단기
KR102442135B1 (ko) 고가 사다리 장치용 풀리 조립체의 고정구조
CN214697181U (zh) 一种建筑装修施工临时电缆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