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5853B - 类肠膜魏斯氏菌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类肠膜魏斯氏菌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75853B
CN115975853B CN202211120781.9A CN202211120781A CN115975853B CN 115975853 B CN115975853 B CN 115975853B CN 202211120781 A CN202211120781 A CN 202211120781A CN 115975853 B CN115975853 B CN 1159758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ssella
nitrite
strain
multocida
degra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207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75853A (zh
Inventor
张崟
钱琴
贾溅琳
王林果
张鹏程
陈秋月
彭海川
曾庆
张应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engd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1207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758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75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5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75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58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类肠膜魏斯氏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SL7,且特征在于,于2022年08月23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429。本发明通过筛选获得对亚硝酸盐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类肠膜魏斯氏菌SL7,可适用于高浓度的亚硝酸盐的环境,可降解水体、食品或饲料中的亚硝酸盐。同时,该菌株还具有优异的耐高盐能力。

Description

类肠膜魏斯氏菌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类肠膜魏斯氏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亚硝酸盐主要指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领域广泛使用。因为亚硝酸盐可作为发色剂,使肉制品具有良好的感官颜色,并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起到的防腐作用,并且会给腌制品带来良好的风味,因此在腌制食品如腌腊肉制品、发酵蔬菜、腌鱼等中通常都会加入亚硝酸盐,且时常出现亚硝酸盐残留量超标的现象。但是,亚硝酸盐摄入过量对机体有极大危害,若人体一次性摄入0.4g左右就会中毒身亡。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亚硝酸盐和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失去携带氧的功能,导致组织缺氧,出现皮肤和嘴唇青紫、头晕、心慌等中毒症状,严重的则会导致死亡;二是亚硝酸盐能够形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因子,导致机体癌变。而亚硝酸盐的作用和功能又是商家无法放弃的,因此,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成为一个困扰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严重问题。
亚硝酸盐降解有两种途径,酸降解和亚硝酸还原酶降解。酸性环境对亚硝酸盐有一定的降解能力,利用微生物反硝化过程也能将食品中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逐步还原为NO、N2O和N2,将液态氨素化合物转化为气态氨素化合物并释放到大气中,达到降解亚硝酸盐的效果。通过发酵技术的控制能够有效的避免有害微生物的侵害,缩短发酵周期,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筛选具有降解亚硝酸盐功能的优良发酵菌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乳酸菌具有降解亚硝酸盐的特性,且乳酸菌大多为益生菌,但目前鲜有魏斯式菌的相关研究。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具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可在养殖产业防止水体中亚硝酸盐积累,降低水体亚硝酸盐含量、降低养殖水体的维护成本,改善水质提升鱼等水产品品质;或在发酵食品、饲料中广泛应用,从而达到降解腌制品和饲料中亚硝酸盐、改善食品和饲料品质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
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SL7,于2022年08月23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429。
优选的,所述类肠膜魏斯氏菌SL7从腌腊肉中筛选分离得到,对亚硝酸盐降解率可超过99%。
本发明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
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SL7的筛选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从腌腊肉样品中分离菌株,经10倍系列稀释后,均匀涂布于含1.5%-2%碳酸钙的MRS培养基,35℃培养40-48h,挑取单菌落进行划线纯化;
通过菌体形态、革兰氏染色及16SrDNA序列鉴定,确定该菌为类肠膜魏斯氏菌;
通过盐酸茶乙二胺法测定筛选得到的类肠膜魏斯氏菌具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
优选的,所述通过盐酸茶乙二胺法测定筛选是将类肠膜魏斯氏菌降解亚硝酸盐条件控制为35-37℃,pH5.8~6.2条件下,培养30~36h,能得到最大亚硝酸盐降解率。
本发明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为:
包含活菌的菌剂,由第一个技术方案的类肠膜魏斯氏菌的发酵液冷冻干燥后获得。
优选的,所述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含:
无菌条件下,将类肠膜魏斯氏菌SL7接种到MRS肉汤培养基中,35-37℃恒温培养18-24h后得到类肠膜魏斯氏菌发酵液。
本发明采用的第四个技术方案为:
第三个技术方案的包含活菌的菌剂作为亚硝酸盐降解剂、发酵剂在水体、食品或饲料制备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包含活菌的菌剂作为亚硝酸盐降解剂、发酵剂在水体、食品或饲料制备中添加量为2%~5%。即按照降解对象的重量计,亚硝酸盐降解剂的添加量为2%~5%。例如,用在食品中时,亚硝酸盐降解剂的添加量为食品重量的2%~5%;用在饲料中时,亚硝酸盐降解剂的添加量为饲料重量的2%~5%;用在水体中时,亚硝酸盐降解剂的添加量为水体重量的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筛选获得对亚硝酸盐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类肠膜魏斯氏菌SL7,可适用于高浓度的亚硝酸盐的环境,可降解水体、食品或饲料中的亚硝酸盐。同时,该菌株还具有优异的耐高盐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各菌株24h亚硝酸盐降解率;
图2ab分别为类肠膜魏斯氏菌的菌株培养特征和显微镜形态图;
图3为类肠膜魏斯氏菌SL7系统发育树图;
图4为类肠膜魏斯氏菌SL7生长曲线图;
图5为类肠膜魏斯氏菌SL7产酸能力图;
图6为类肠膜魏斯氏菌SL7和对比菌株对食盐耐受性曲线;
图7abc为类肠膜魏斯氏菌SL7与其他菌株拮抗性试验;
图8为类肠膜魏斯氏菌SL7和对比菌株对亚硝酸盐的耐受性曲线;
图9为不同温度对类肠膜魏斯氏菌SL7降解亚硝酸盐的影响图;
图10为不同初始pH对降解亚硝酸盐的影响图;
图11为类肠膜魏斯氏菌SL7和对比菌株60h内亚硝酸盐降解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菌株的分离筛选
1)类肠膜魏斯式菌的分离、筛选
本发明所需菌种从四川腊肉中分离所得,在无菌条件下,取腊肉内部组分25g,剪碎,放入无菌均质袋中,加入225ml无菌生理盐水,于拍打式均质器中拍打3min;作10倍梯度稀释,共有10-1、10-2、10-3、10-4、10-5、10-6、10-7七个浓度,取200微升样品涂布于含有1.5%碳酸钙的MRS培养基上,每个浓度做3个重复,静置30min后于37℃条件下倒置培养48h。
将具有明显溶钙圈的菌落接种于MRS培养基,划线纯化直到出现单菌落且整个平板和镜下观察菌落形态一致,然后测定菌株的生理生化指标;挑取革兰氏阳性、不产H2S、发酵葡萄糖不产气、不产黏液和肌红蛋白阳性菌株,筛选得到的菌株于-4℃条件下进行斜面保存备用。
2)对亚硝酸盐具有降解作用的菌株筛选
将上述分离到的菌株按1%接种于含150ug/mL NaNO2,pH6.0的MRS肉汤培养基中,35 ℃培养24 h后,检测培养基中的NaNO2含量,用亚硝酸盐降解率来表示菌株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
含碳酸钙的MRS培养基上乳酸菌的形态特征:乳白色菌落,大小、形状各异,温润,有溶钙圈,有透明圈。从MRS碳酸钙培养基的菌株中挑选出12株菌透明圈较大的形态不同的典型菌落,并纯化菌株,直到出现单菌落且整个平板和镜下观察菌落形态一致,再把所有菌株转接斜面-4℃保存,同时用甘油保存法封存备用,。依据GB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进行测定,结果如图1示。结果表明其中降解亚硝酸盐效果最好的是菌株SL7,降解率达到98%,显著高于其他菌株,所以,筛选出菌株SL7作为优良菌株,SL7菌株的菌株培养特征和显微镜形态图分别如图2a、b所示。
实施例2 菌株的分子学鉴定
细菌基因组DNA提取:用 TSINGKE 植物 DNA 提取试剂盒(通用型)提取细菌DNA;
提取产物经过PCR扩增,扩增体系:1×TSE101 金牌 mix 45ul,27 F 2uL,1492 R2 L,Template 1ul;
PCR扩增反应条件:98℃ 4min预变性;98 ℃ 10 s,55 ℃ 15 s,72 ℃ 15 s,38个循环;72℃修复延伸10min,4℃终止。
PCR产物由北京擎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基因数据库中16Sr 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鉴定微生物种类。由此鉴定出菌株SL7为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该菌株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将菌株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SL7于2022年08月23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429。
实施例3 菌种特性研究
1)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将活化18h的类肠膜魏斯氏菌SL7(GDMCC No:62429)株按照1%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35℃,200 r/min的摇床培养。在培养时间为0、2、4、6、8、10、12、14、16、20、24、28h取适量菌液并稀释到适宜倍数,测OD600吸光值,结果如图4。
由图4可知,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类肠膜魏斯氏菌SL7在0~8h属于菌株生长的潜伏期,OD600值在第8h达到0.627,8-18小时属于菌株生长的对数期,OD600值在第18h达到1.015,18小时以后属于菌株生长的稳定期,OD600保持在1.100~1.160。由此看出菌株在MRS液体培养基中生长速率较快。
2)菌株产酸能力
将活化18h的类肠膜魏斯氏菌SL7(GDMCC No:62429)按照1%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于第0、2、10、24、36、48、60 h测定上清液pH值,结果如图5。
结果表明类肠膜魏斯氏菌SL7在MRS液体培养基中的产酸能力较强,0~9小时产酸比较快,第9h时pH已经降到了3.90,此后逐渐稳定,最后稳定在3.49左右。
3)菌株对食盐耐受性曲线
将活化18h的类肠膜魏斯氏菌SL7(GDMCC No:62429)按照1%接种于含有0.0%、5.0%、7.0%、9.0%、11.0%和13.0%的MRS试管培养基,35℃下培养24h,测定菌体OD600,同时,将上述类肠膜魏斯氏菌SL7(GDMCC No:62429)改为使用中国专利CN114456979A实施例中的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CGMCC NO.22238)菌株,作为对比,其余步骤不变,结果如图6。
经研究发现此SL7菌株在7.0%~13.0%的高盐浓度范围内仍有较好的生长效果,在7.0%盐浓度下OD600值为0.9564;而对比专利文件中CGMCC NO.22238菌株在7.0%盐浓度时OD600值仅为0.6549,且SL7菌株在13.0%的高盐浓度下OD600值仍能达到0.5891,对比专利文件中CGMCC NO.22238菌株在13.0%盐浓度时OD600值仅为0.0652,几乎不生长,由此可见此菌株本发明分离的菌株SL7的耐盐性能极好。
4)类肠膜魏斯氏菌与其他菌株的拮抗性作用
为了探究该类肠膜魏斯氏菌SL7是否可用于发酵剂的复配,因此通过十字交叉法实验该菌株与其他乳酸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嗜酸乳杆菌)之间的是否有拮抗作用,结果分别如图7abc。由图看出,两菌株交叉部分仍有菌落生长,因此菌株之间不存在拮抗作用。
实施例4 类肠膜魏斯氏菌对亚硝酸盐的降解
1)菌株对亚硝酸盐的耐受性曲线
将活化18h的类肠膜魏斯氏菌SL7(GDMCC No:62429)菌株按照1%接种于添加了0、100、150、250、350、450、600、800mg/LNaNO2的MRS液体培养基,35℃培养24h,测定OD600值;同时,将上述类肠膜魏斯氏菌SL7(GDMCC No:62429)替换为中国专利CN114456979A实施例中的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CGMCC NO.22238)(图中简写为WP )菌株按照1%接种于上述含不同NaNO2浓度的培养基,作为对比比较菌株对亚硝酸盐的耐受能力,其余步骤不变,结果如图8。
结果表明,0~250mg/LNaNO2浓度区间两株菌均生长良好,且二者没有明显差距,在超过450mg/LNaNO2浓度时对比专利文件中CGMCC NO.22238菌株生长率大幅度下降,甚至在800mg/LNaNO2浓度时OD600值仅为0.1428 ,生长受到高浓度亚硝酸盐的抑制;而本发明分离的SL7菌株在450~800mg/LNaNO2范围内,OD600值仍为1.1901~1.0027,说明SL7菌株对高亚硝酸盐浓度具有很强的耐受性。
3)不同温度对类肠膜魏斯氏菌降解亚硝酸盐的影响
将活化18h的类肠膜魏斯氏菌SL7菌株按照1%接种于含250mg/LNaNO2的MRS中,分别置于15℃、20℃、25℃、30℃、35℃、40℃,培养24h、36h,测定亚硝酸盐降解率,结果如图9。
图9表明,类肠膜魏斯氏菌降解亚硝酸盐有一定的温度要求,随温度上升,亚硝酸盐降解率也增加,24h在35℃条件下降解率最大,达到97.18%,36h后降解率达到98.97%;35℃以后降解亚硝酸盐能力减弱。
4)同初始pH对降解亚硝酸盐的影响
将类肠膜魏斯氏菌SL7菌株活化后取18小时种龄的种子按1%接种量接入含含250mg/LNaNO2的MRS培养基,各培养基初始pH为3.5、4.5、5.5、6.0、6.5、7.0,35℃培养24h,测定亚硝酸盐降解率,结果如图10。
图10表明pH在6.0的时候降解率最大,为94.97%;pH较低的时候亚硝酸盐基本不降解,可能是培养基过酸抑制了菌株生长,在pH5.8~6.2范围,菌株降解率在87.88%~90.16%。
5)类肠膜魏斯氏菌的亚硝酸盐降解曲线
将活化18h的类肠膜魏斯氏菌SL7菌株按照1%接种于添加了200mg/L NaNO2的MRS液体培养基,35℃培养,分别在0、3、6、8、10、12、15、24、30、36、48 、60h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同时,将上述类肠膜魏斯氏菌SL7(GDMCC No:62429)替换为中国专利CN114456979A实施例中的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CGMCC NO.22238)(图中简写为WP )菌株按照1%接种于上述含不同NaNO2浓度的培养基,作为对比,其余步骤不变,结果如图11。
由图可知,对比专利文件中CGMCC NO.22238菌株在培养最终60h时达到了63.11%,而本发明分离的SL7菌株在24h时降解率已经达到90.37%;延长培养时间,其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仍有上升,最终60h降解率大于99.0%,可见SL7菌株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极高。
经过上述菌株特性研究可知,该菌株可以用于发酵剂的复配。
实施例5 类肠膜魏斯氏菌在泡菜制备中的应用
(1)卤水的制备:将60份食盐、30份白糖、2份辣椒、2份花椒于1200质量份水中煮沸5min后,冷却备用。
(2)原料的准备:将新鲜白萝卜原料切块,清洗,沥干备用。生姜切片,大蒜去皮备用。
实验组:添加类肠膜魏斯氏菌(GDMCC No:62429)发酵泡菜原料的组成为:500g白萝卜、100g生姜、100g大蒜,以及以泡菜原料质量计添加2%的类肠膜魏斯氏菌(GDMCC No:62429)活菌的菌剂。
对比例组:将上述实验组的类肠膜魏斯氏菌(GDMCC No:62429)替换为等量的中国专利CN114456979A实施例中的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CGMCC NO.22238)菌株作为对比例,其余均等同实验组不变;
对照组:普通泡菜原料的组成为:500g白萝卜、100g生姜、100g大蒜。
(3)泡菜的发酵:将上述实验组泡菜原料、对比例组原料、对照组普通泡菜原料分别装入容量3L的泡菜坛子,装量为坛体积的3/5,加卤水没过原料,盖上盖子,在坛口的凹槽处加水封口。发酵温度为20℃,分别于发酵第0-10天取样,取样方法为用一双干燥、洁净的筷子在每个坛子的相同部位取一块泡菜,用于测定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的含量均按照GB/T5009.33-2003《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中盐酸茶乙二胺法进行测定,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泡菜感官评分标准见下表1。
表1泡菜感官评分表
发酵至第1天至第7天的泡菜亚硝酸盐含量及品质评分如表2所示。
结果如下表2,实验结果显示:发酵第一天实验组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稍低于对比例组和对照组。发酵至第二天,三组的差异明显增大,实验组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降低至25.07mg/kg,与第一天相比下降71.63%,对比例组亚硝酸盐含量降至76.92mg/kg,下降15.67%,而对照组中亚硝酸盐反而增加至132.55mg/kg。随后实验组亚硝酸盐含量进一步下降,至第7天时为2.36mg/kg;对比例组在第7天降至48.71,对照组也从第三天开始逐渐下降到第7天时为56.18mg/kg;相比其他两组,实验组亚硝酸盐降解率达到了96.40%,效果远高于对比例组和对照组。而根据国家酱菜中亚硝酸盐残留需低于20mg/kg的限量标准,对比例组和对照组泡菜中亚硝酸盐残留量已超标。
在品质方面,实验组在发酵第1~4天时品质最好,色泽正常、新鲜、有光泽,具有本产品固有的香气(如菜香),无不良气味及其他异香;滋味鲜美,质地脆嫩,酸甜咸味适宜,无过酸过咸过甜味,无苦味及涩味、焦糊味;对比例组、对照组在各评分标准上均稍低于实验组,对照组发酵至6天以上时品质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菜质脆嫩度差,过酸,色泽暗沉等。
表2 发酵不同时间的泡菜亚硝酸盐含量及品质评分
实施例6 类肠膜魏斯氏菌在腌鱼制备中的应用
(1)将类肠膜魏斯氏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37℃恒温培养24h,4℃、5000rpm离心10min,用无菌生理盐水重悬重复操作2次后,使活菌数为1.0×108cfu/g,得到类肠膜魏斯氏菌发酵种子液,于4℃冰箱保存备用;
(2)将新鲜草鱼去鳞、去内脏,清洗干净沥干水,置于70mg/L的亚硝酸钠溶液中浸泡1h。将鱼肉取出沥干,以鱼肉质量计称取10%的食盐均匀涂抹在鱼肉表面并放置在密封罐中15℃腌制4h。腌制完成后,沥干水分至60%以备用;
(3)实验组:以鱼肉质量计,加入2.0%类肠膜魏斯氏菌SL7(GDMCC No:62429)发酵种子液、1.0%辣椒、0.5%花椒、1.0%姜,在鱼体表面涂抹均匀。
对比例组:将上述实验组的类肠膜魏斯氏菌SL7(GDMCC No:62429)替换为等量的中国专利CN114456979A实施例中的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CGMCC NO.22238)菌株作为对比例,其余均等同实验组不变;
对照组:不添加类肠膜魏斯氏菌发酵种子液,其余同实验组;
于35℃发酵,在0d、1d、2d、3d、5d时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和TVB-N含量,亚硝酸盐的含量按照GB/T5009.33-2003《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中盐酸茶乙二胺法进行测定,TVB-N含量测定按照GB5009.228-2016 《食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进行测定,重复三次取平均值,结果如表3。
表3发酵不同时间的腌鱼亚硝酸盐含量及挥发性盐基氮含量
由表3中结果可知,实验组中发酵时间5天时,亚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至2.88mg/kg,亚硝酸盐降解量已达到88.37%,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16.98mg/100g;对比例组中亚硝酸盐也呈下降趋势,第5天亚硝酸盐残留量为14.89mg/kg,降解率为40.10%,降解效果不及实验组一半;而对照组中亚硝酸盐含量没有下降并且有轻微上升的趋势,在第5天时亚硝酸盐含量为26.74mg/kg,挥发性盐基氮26.36mg/100g。可看出类肠膜魏斯氏菌能够有效地降解腌制鱼类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抑制腌鱼氧化腐败,明显改善腌制品质,对于提高腌鱼的食用安全性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实施例7 类肠膜魏斯氏菌在降解养鱼池中亚硝酸盐含量方面的应用
水产养殖过程中通常会有亚硝酸盐的积累从而造成鱼的死亡。实验表明本发明类肠膜魏斯氏菌(GDMCC No:62429)可以减少养鱼过程中亚硝酸盐的积累,本试验选用水质、环境、鱼等各情况相近的3片鱼池。
实验组:将类肠膜魏斯氏菌SL7(GDMCC No:62429)以5%的接种量将接种MRS肉汤培养基中,35℃、转速100r/min培养24h,获得种子菌液。以1010个菌/m3的密度将种子菌液接种在鱼池中,投喂三天后开始检测鱼池水质中亚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的含量按照GB/T5009.33-2003《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中盐酸茶乙二胺法进行测定,试验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对比例组:将上述实验组的类肠膜魏斯氏菌SL7(GDMCC No:62429)替换为中国专利CN114456979A实施例中的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CGMCC NO.22238)菌株作为对比例,以1010个菌/m3的密度将种子菌液接种在鱼池中,其余均等同实验组不变;
对照组:不添加类肠膜魏斯氏菌发酵种子液,其余同实验组;结果如下。
表4 鱼池中亚硝酸盐含量
由表4可发现,本发明类肠膜魏斯氏菌SL7(GDMCC No:62429)使养鱼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从0.189 mg/L下降到0.034 mg/L,有效的减少了亚硝酸盐的积累。对比例组中亚硝酸盐含量有轻微降低但不显著,对照组中亚硝酸盐呈上升趋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SL7,且特征在于,于2022年08月23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429。
2.包含活菌的菌剂,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肠膜魏斯氏菌的发酵液冷冻干燥后获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含活菌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含:无菌条件下,将类肠膜魏斯氏菌SL7接种到MRS肉汤培养基中,35-37℃恒温培养18-24h后得到类肠膜魏斯氏菌发酵液。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包含活菌的菌剂在降解水体、食品或饲料中亚硝酸盐的应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活菌的菌剂在水体、食品或饲料中的添加量为2%~5%。
CN202211120781.9A 2022-09-15 2022-09-15 类肠膜魏斯氏菌及其应用 Active CN1159758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0781.9A CN115975853B (zh) 2022-09-15 2022-09-15 类肠膜魏斯氏菌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0781.9A CN115975853B (zh) 2022-09-15 2022-09-15 类肠膜魏斯氏菌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5853A CN115975853A (zh) 2023-04-18
CN115975853B true CN115975853B (zh) 2023-08-29

Family

ID=85961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20781.9A Active CN115975853B (zh) 2022-09-15 2022-09-15 类肠膜魏斯氏菌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7585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0574A (zh) * 2020-07-22 2020-09-22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一株类肠膜魏斯氏菌及其应用
CN114456979A (zh) * 2022-02-25 2022-05-10 江南大学 一种在发酵食品中促进风味物质产生的类肠膜魏斯氏菌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45053A1 (ja) * 2003-11-07 2005-05-19 Ajinomoto Co., Inc. バクテリオシン含有乳酸菌培養物の製造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る食品の保存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0574A (zh) * 2020-07-22 2020-09-22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一株类肠膜魏斯氏菌及其应用
CN114456979A (zh) * 2022-02-25 2022-05-10 江南大学 一种在发酵食品中促进风味物质产生的类肠膜魏斯氏菌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ichuan paocai fermented by mixed-starter culture of lactic acid bacteria;Luo Yuanli等;《Food Sci Nutr . 》;第8卷(第10期);第5402-540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5853A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32308B (zh) 一种能降低食品中生物胺含量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0257285B (zh) 一株具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及强产酸功能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08949645B (zh) 植物乳杆菌cq02-108及其在发酵香肠制备中的应用
CN104397632B (zh) 发酵辣椒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07410B1 (ko) 저염의 어패류 발효 젓갈의 제조방법
CN108142890B (zh) 一种可降低传统泡菜生物胺的制备方法
CN109306332B (zh) 发酵乳杆菌cd110及其在发酵香肠制备中的应用
CN114231473B (zh) 一株益生植物乳杆菌及其在低盐发酵肉食品制备中的应用
CN108835565B (zh) 一种发酵泡菜组合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9475A (zh) 一种复合发酵剂及其在中式猪肉发酵香肠中的应用
JP4041850B2 (ja) 低温で良好な生育を示し、ナイシンを高生産する糖質資化性に優れγ−アミノ酪酸を生産する新規乳酸菌およびγ−アミノ酪酸高生産法と酒類の火落ち防止技術等への利用
Zheng et al. Preservation of King Oyster Mushroom by the use of different fermentation processes
CN107904185B (zh) 一种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09097312B (zh) 戊糖乳杆菌hn127及其在发酵香肠制备中的应用
US11974590B2 (en) Method of fermentation of fish paste by medium halophilic bacteria
CN115975853B (zh) 类肠膜魏斯氏菌及其应用
CN104664298B (zh) 一种发酵脆四宝的加工方法
CN114276968B (zh) 一株植物乳杆菌z43及其在低盐发酵香肠中的应用
CN102894321A (zh) 低盐低亚硝酸盐发酵蔬菜的加工工艺
CN111543601B (zh) 一种发酵肉酱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6922B (zh) 一株提高鱼酱发酵品质的中度嗜盐菌菌株花津滩芽孢杆菌
CA2516088A1 (en) Mixed starter culture and uses thereof
CN110249042B (zh) 气体产生量低的肠膜明串珠菌cjlm181菌株以及使用该菌株制作泡菜的方法
CN116426441B (zh) 戊糖乳杆菌p307及其应用和利用其制备细菌素的方法
CN114711391B (zh) 一种发酵肉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