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4343B - 一种含抗生素污水的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抗生素污水的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74343B
CN115974343B CN202310259347.7A CN202310259347A CN115974343B CN 115974343 B CN115974343 B CN 115974343B CN 202310259347 A CN202310259347 A CN 202310259347A CN 115974343 B CN115974343 B CN 1159743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avity
communicated
wall
driv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593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74343A (zh
Inventor
毛勇
卢丹
任凯
白莎
王翔
稂时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ongq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ongq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ongq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ongq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5934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743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74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4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74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4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7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solar energy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抗生素污水的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包括依次设置的加药箱体、沉淀池、光催化池、调节池以及吸附过滤池,加药箱体内部被分割成上腔室、下腔室,在上腔室顶部设有进料机构,上腔室与下腔室通过连通管连通;在上腔室顶部设有引导环,在引导环内壁上设有螺旋槽,进料机构的出料端与螺旋槽连通;在主动轴的延伸段上设有主动涡轮;主动轴上设有调节机构。本发明利用以In2TiO5纳米带作为光催化剂、高压泵灯以及曝气管作为辅助的光催化池对抗生素进行有效降解,实现抗生素去除与病菌灭杀同步进行的目的,极大提升了医院污水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含抗生素污水的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抗生素污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环境中抗生素主要来自生活、工业污水的排放、医院和药厂污水的排放,水产养殖污水以及垃圾填埋场等也含有大量的抗生素类药物。虽然有研究表明,在生活和工业污水排放时,大多数药物可以在污水处理厂中得到粉筛或去除,但即使在污水处理设施十分完善的发达国家,抗生素类药物也不能完全被去除。医院是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最为集中的地方,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医院中的污水包括由医院丢弃的过期抗生素,病人粪便和尿液排出的处方抗生素,医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流失的抗生素等;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环丙沙星在某医院污水中的浓度为0.7~124.5ng/L,阿莫西林为20~80ng/L,这个含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水中生物的致死含量污水处理。
针对上述现状,目前对抗生素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物理法主要有气浮法、吸附法和膜技术;化学法主要有臭氧氧化法、Fenton 氧化法和电化学技术;生物法主要有SBR法、MBR 法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法。但是,现有的对于含有抗生素的污水处理方式较为单一,不能够从多方面进行深度处理,不仅污水处理过程效率较低,而且对于处理后的污水依旧存在抗生素残留;并且现有的医院污水中同样含有大量病菌,需要进行分步投放消毒药剂(如次氯酸钠、絮凝剂等),通常会在沉淀池前端加药预消毒,然后再在过滤池中进行二次投放,经彻底消毒后排入市政管网中用于二次使用;而现有的处理工艺中,分别在沉淀池前端以及过滤池处设置两台加药设备,由于污水处理阶段不同,对应加药设备所制备的消毒液浓度也存在差别,即两台加药设备单独进行工作,同时需要进行不同配比的消毒粉剂调整,以确保配制出最佳的消毒液浓度;上述操作,增加了消毒设备投入成本,还需要对应敷设用于输送的管路以及相应的供电线路,同时加剧了工作人员的操作强度以及巡检次数,同样会导致医院污水的处理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抗生素污水的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抗生素污水的处理系统,包括通过输送管依次连通的沉淀池、光催化池、调节池以及吸附过滤池,沉淀池的进液端与污水管连通,光催化池内设有In2TiO5纳米带,光催化池上方设有与In2TiO5纳米带对应的高压泵灯,光催化池底部设有曝气管,还包括加药箱体,在加药箱体中部水平设置有将其内部分割成上腔室、下腔室的隔板,上腔室侧壁上的初级出液口连接有与污水管连通的初级外排管,在下腔室侧壁上的二级出液口连接有与吸附过滤池连通的二级外排管,在上腔室顶部设有电机以及用于注入粉剂的进料机构,上腔室与下腔室通过管壁上设有浓度测量计的连通管连通;
在上腔室顶部设有水平放置的引导环,引导环的内径由上至下递减,沿引导环的轴向在其内壁上设有螺旋槽,上腔室顶部侧壁上设有初级进水管,初级进水管的端部依次贯穿上腔室侧壁、引导环后向螺旋槽内延伸,初级进水管的延伸段与螺旋槽的形状相匹配,进料机构的出料端与螺旋槽连通;
在上腔室顶部贯穿设置有上端部封闭的外套筒,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轴,主动轴的端部贯穿外套筒封闭端后竖直向下延伸,外套筒内部通过引导管与进料机构的出料端连通,在主动轴的延伸段上设有主动涡轮;
在主动轴的延伸段上设有用于去除上腔室上层液位中的气泡的调节机构,在引导环的小直径端内壁上设有与之同轴的分流环,分流环的内圆周壁与外套筒外壁连接,分流环上开有多个透水孔;
下腔室侧壁上设有与连通管连接的二级进水管,连通管上设有开关阀。
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不仅存在处理污水中抗生素效率低下的缺陷,同时在不同的处理阶段中还会涉及到多台加药设备进行同步操作,即在污水进入沉淀池前、在污水进入吸附过滤池中时均需要进行加药,且加药时消毒药液的浓度以及剂量均需要进行实时控制,尤其是针对消毒粉剂的投入剂量以及与溶液的混合均匀度,均会影响污水的消毒效果,一旦出现工作人员操作出现精度偏差,极容易降低整体工艺体系中的污水处理效率;因此,发明人设计研发出一种用于含有抗生素的污水处理系统,不仅能将定量的消毒粉剂与溶液预先混合均匀,再同步输送至污水管、吸附过滤池中,进而使得污水与浓度稳定的消毒液之间的混合程度更加均匀,提升污水处理的整体效率;同时还能利用以In2TiO5纳米带作为光催化剂、高压泵灯以及曝气管作为辅助的光催化池对污水中的抗生素进行有效降解,实现抗生素去除与病菌灭杀同步进行的目的,极大提升了医院污水的处理效率。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对应于现有的污水处理流程,在实现抗生素降解工序之前,可优先对沉淀池内的pH值进行调整,同时还需在沉淀池内进行沉淀以及预消毒处理,且沉淀与预消毒的工序可共用同一台加药设备进行;而污水在光催化池内完成抗生素的降解工序后,进入至调节池中稳定,再经泵机泵送由输送管输送至吸附过滤池,此时需要对污水进行二次的沉淀过滤以及消毒,且该环节中的吸附沉淀以及消毒同样使用同一台加药设备,区别在于加药设备配置的液体浓度不同;
而本技术方案中的加药设备即为包括加药箱体在内的各结构部件,其中,在进行污水进入沉淀池前需要的消毒液体剂量以及浓度均偏高,即设置在上腔室侧壁上的初级出液口用于向污水管中注入对应所需的消毒液体,污水进入至吸附过滤池后所需的消毒液体剂量以及浓度与之前相比较低,即设置在下腔室侧壁上的二级出液口连接有二级外排管,用于向吸附过滤池中注入对应的消毒液体;进料机构则利用旋流进料的方式将气流与消毒粉剂一并送入至引导环内,引导环的内锥面上设有螺旋槽,与消毒粉剂混合使用的溶液(如清水)由初级进水管进入,经螺旋槽的螺旋加速后在其前段与消毒粉剂混合,直至运动至螺旋槽的末段后由分流环上的透水孔流入上腔室中下段区域内,最后交由初级涡轮进行搅拌混合,且随着引导环内溶液的持续注入其内部液位会逐步升高,混合有消毒粉剂的溶液经过螺旋槽的螺旋加持后在引导环内形成旋流,即进一步完善消毒粉剂与溶液的初步混合,再经透水孔后进入至上腔室中下段区域中且由初级涡轮完成二次混合;且在引导环内溶液与消毒粉剂的混合液液位升高时,上腔室底部的液位也在同步升高,经透水孔下移的混合液会对上腔室底部的液面形成冲击,冲击时混合液会携带上腔室内部剩余空间中的空气一并进入至上腔室中下段的液体中,即形成可以透水孔所覆盖区域处的高气泡量区,本技术方案在该区域对应设置有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能随主动轴一起做圆周运动,不仅能对持续下移的混合液进行切割、上腔室中下段中液位持续升高的液面进行搅动,以加速高气泡量区中气泡的破碎效率;而破碎后的气泡中释放的空气则经外套筒与主动轴之间的间隙,由进料机构的旋风牵引作用下,经引导管进入至进料机构的外排管路中,此时上腔室中下段区域内的混合液即为满足消毒要求的消毒液体,最后分成两路,一路由初级出液口向污水管中排放,另一路则通过连通管向下腔室内移动,正是因为下腔室内的消毒液体浓度普遍低于上腔室内的消毒液浓度,因此在连通管上还连接有二级进水管,通过浓度测量计检测得到的消毒液浓度值,选择性的通过二级进水管向连通管中注入溶液,以起到稀释消毒液浓度的效果,且下腔室中的消毒液体通过二级出液口外排的吸附过滤池中。
在隔板中部设有联动组件,下腔室中部设有从动轴,且在从轴上设有从动涡轮,联动组件用于驱动主动轴与从动轴做反向同步运动。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方案中,上腔室内的机械搅拌效率要求与下腔室内的机械搅拌效率要求不同,因为下腔室中的消毒液体的基液来自于上腔室,且根据吸附过滤池中实际所需消毒液的具体浓度要求来选择性进行稀释操作,即导致主动涡轮以及从动涡轮各自行使其搅拌动作时,主动涡轮的搅拌效率要高于从动涡轮的搅拌效率,该条件通过联动组件调整其部件的尺寸即能实现,如增加或是减小传动部件(如齿轮)的尺寸;而主动涡轮与从动涡轮通过联动组件做反向同步运动,能确保加药箱体的整体稳定性,防止其产生剧烈晃动。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锥形腔体、风机以及排空管,排空管的上端封闭且其开放端贯穿锥形腔体的上端面后向下延伸,风机的输出轴活动贯穿排空管的上端且在其外壁上设有扇叶,在锥形腔体的上段侧壁上设有与之内部连通的进气管,在排空管的上段侧壁上设有与之内部连通的出气管,沿排空管的轴向在其中段外壁上设有螺旋板;锥形腔体的底部设有与螺旋槽连通的导流管,引导管的端部贯穿锥形腔体的下段侧壁后与之内部连通。进一步地,进料机构需要实现投入的消毒粉剂量完全进入至上腔室中,因此,本技术方案选用旋风进料的方式来实现,并且进料机构并非仅仅实现其完全进料的功能,还能将经调节机构处理后的空气导出上腔室并将其外排,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风机启动,端部开放的进气管将指定量的消毒粉剂送入至锥形腔体内,含有空气流的消毒粉剂沿排空外外壁上的螺旋板向下移动,到达排空管底部后消毒粉剂与空气流分离,消毒粉剂下移至导流管后与螺旋槽内的溶液混合,而空气流则沿排空管上移后经出气管向外排出;其中,在锥形腔体内壁与排空管外壁之间的旋流能将消毒粉剂完整的引导至锥形腔体底部,确保锥形腔体内壁少附着或是无附着有消毒粉剂,而由导流管竖直下移的消毒粉剂会受到已经形成旋流的溶液流体所牵引并与之混合,以保证在引导环内的初步混合效率满足设计要求。
在外套筒顶部内壁上设有与之同轴且用于包裹主动轴的内套筒,外套筒与内套筒之间形成环空,所述环空与连通管连通。作为优选,主动轴直接暴露在同时含有气流和消毒液体的环境下极易遭到侵蚀,而本技术方案通过内套筒对主动轴包裹,同时在内套筒下端面与主动轴的连接处设置活动密封,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主动轴的受损率,并且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设有环空,该环空则作为回流的空气一部分外排路径。
在所述上腔室内壁上设有防溢滤网,且防溢滤网的中部竖直向下凹陷形成上端开放的圆柱状,调节机构位于圆柱状区域内,且主动轴活动贯穿圆柱状区域中部。作为优选,防溢滤网的中部凹陷部分与上腔室中部区域对应,而防溢滤网四周的水平部分则与混合液液位齐平,在主动涡轮转动时防溢滤网能避免混合液的液位产生巨大的波动,而圆柱状区域则为调节机构提供破碎气泡的专属空间。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主动轴外圆周壁上的固定筒,沿固定筒外圆周壁上设有同轴的随动盘,其随动盘的上部局部突出于防溢滤网的圆柱状区域;沿随动盘的周向在其中部开有多个弧形孔,且多个弧形孔位于同一个圆周上;在随动盘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挡板,在随动盘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呈环状的格栅板,且格栅板与防溢滤网的圆柱状区域底部之间留有间隙。进一步地,调节机构与主动轴一并转动,且包括用于安装的固定筒、用于配重的随动盘,且在随动盘上表面设置的多个挡板沿随动盘的径向均匀分布,挡板随主动轴转动的同时,对从透水孔中下落的混合液进行反复切割,而位于随动盘下表面的格栅板同步对位于圆柱状区域内的混合液进行水平切割,以增大气泡破碎的效率;气泡破碎后释放的气体则沿外套管内部上移,经引导管以及排空管后向外排出,其中,随动盘上开设的多个弧形孔则为上升的气体提供流通通道。
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以及多个伞齿轮,在隔板中部开有柱状空腔,多个伞齿轮沿柱状空腔的周向转动设置在其内圆周壁上;主动轴的下端端部贯穿隔板上表面后进入至柱状空腔内,且主动锥齿轮设置在主动轴的下端部且与多个伞齿轮啮合;从动轴的上端端部贯穿隔板下表面后进入至柱状空腔内,且从动锥齿轮设置在从动轴的上端部且与多个伞齿轮啮合。进一步地,在实现主动轴与从动轴的反向同步运动时,电机驱动主动轴正常转动,同时主动锥齿轮通过多个伞齿轮与从动锥齿轮配合,进而实现主动轴与从动轴的对应转动。
在所述引导环的最小直径端内壁上设有与之下端面齐平的环形凸缘,且凸缘的内圆周壁与分流环外圆周壁连接。作为优选,在引导环的最小直径端内壁上设有与之下端面齐平的环形凸缘,使得引导环内部形成的旋流第一时间并非与透水孔直接接触并穿过透水孔,避免在上腔室中下段内形成的水流呈无序喷射状态,防止形成的高气泡量区范围超出调节机构的处理范围;而设置的环形凸缘,其内圆周壁与分流环外圆周壁连接,使得螺旋槽内形成的旋流在移出螺旋槽后首先与凸缘的上表面接触,实现旋流的改向,即流体绕引导环最小直径端内壁进行周向运动,然后再向透水孔的方向辐射扩散,此时完成初级混合的混合液通过透水孔后的流向相对确定,使得高气泡量区范围也能确定下来,以提高气泡的破碎效率。
所述透水孔包括多个内排孔以及多个外排孔,多个内排孔靠近分流环的轴线且沿分流环的周向均匀分布;多个外排孔远离分流环的轴线且两两为一组后沿分流环的径向均匀分布;多组外排孔与多个内排孔交错分布。作为优选,透水孔包括多个内排孔、多个外排孔,多个内排孔位于内侧,且沿分流环的周向均匀分布;而多个外排孔两两为一组,且每一组外排孔沿分流环的径向分布;多组外排孔与多个内排孔交错分布,使得在分流环下方形成的水柱同样呈交错分布,以为气泡破碎后释放的气流留出上移的通道,降低在分流环下方形成杂乱无章的水柱重新将气流带入混合液中的几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不仅能将定量的消毒粉剂与溶液预先混合均匀,再同步输送至污水管、吸附过滤池中,进而使得污水与浓度稳定的消毒液之间的混合程度更加均匀,提升污水处理的整体效率;同时还能利用以In2TiO5纳米带作为光催化剂、高压泵灯以及曝气管作为辅助的光催化池对污水中的抗生素进行有效降解,实现抗生素去除与病菌灭杀同步进行的目的,极大提升了医院污水的处理效率;
2、本发明通过内套筒对主动轴包裹,同时在内套筒下端面与主动轴的连接处设置活动密封,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主动轴的受损率,并且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设有环空,该环空则作为回流的空气一部分外排路径;
3、本发明设置的环形凸缘,其内圆周壁与分流环外圆周壁连接,使得螺旋槽内形成的旋流在移出螺旋槽后首先与凸缘的上表面接触,实现旋流的改向,即流体绕引导环最小直径端内壁进行周向运动,然后再向透水孔的方向辐射扩散,此时完成初级混合的混合液通过透水孔后的流向相对确定,使得高气泡量区范围也能确定下来,以提高气泡的破碎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药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药箱体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分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螺旋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所代表的为:1-加药箱体,2-初级外排管,3-沉淀池,4-光催化池,5-二级外排管,6-调节池,7-吸附过滤池,8-污水管,9-输送管,10-进料机构,11-电机,12-上腔室,13-初级进水管,14-初级出液口,15-二级出液口,16-调压阀,17-二级进水管,18-浓度检测计,19-初级支管,20-二级支管,21-下腔室,22-隔板,23-透水孔,24-内套管,25-环空,26-外套管,27-引导管,28-进气管,29-风机,30-出气管,31-螺旋板,32-排空管,33-锥形腔体,34-导流管,35-引导环,36-螺旋槽,37-防溢滤网,38-调节机构,39-主动轴,40-主动涡轮,41-主动锥齿轮,42-伞齿轮,43-从动锥齿轮,44-从动轴,45-从动涡轮,46-分流环,47-挡板,48-固定筒,49-随动盘,50-格栅板,51-弧形孔,52-外排孔,53-内排孔,54-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已经处于实际研发使用阶段。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通过输送管9依次连通的沉淀池3、光催化池4、调节池6以及吸附过滤池7,沉淀池3的进液端与污水管8连通,光催化池4内设有In2TiO5纳米带,光催化池4上方设有与In2TiO5纳米带对应的高压泵灯,光催化池4底部设有曝气管,还包括加药箱体1,在加药箱体1中部水平设置有将其内部分割成上腔室12、下腔室21的隔板22,上腔室12侧壁上设有与污水管8连通的初级出液口14,在下腔室21侧壁上设有与吸附过滤池7连通的二级出液口15,在上腔室12顶部设有电机11以及用于注入粉剂的进料机构10,上腔室12与下腔室21通过管壁上设有浓度测量计的连通管连通;
在上腔室12顶部设有水平放置的引导环35,引导环35的内径由上至下递减,沿引导环35的轴向在其内壁上设有螺旋槽36,上腔室12顶部侧壁上设有初级进水管13,初级进水管13的端部依次贯穿上腔室12侧壁、引导环35后向螺旋槽36内延伸,初级进水管13的延伸段与螺旋槽36的形状相匹配,进料机构10的出料端与螺旋槽36连通;
在上腔室12顶部贯穿设置有上端部封闭的外套筒,且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轴39,主动轴39的端部贯穿外套筒封闭端后竖直向下延伸,外套筒内部通过引导管27与进料机构10的出料端连通,在主动轴39的延伸段上设有主动涡轮40;
在主动轴39的延伸段上设有用于去除上腔室12上层液位中的气泡的调节机构38,在引导环35的小直径端内壁上设有与之同轴的分流环46,分流环46的内圆周壁与外套筒外壁连接,分流环46上开有多个透水孔23;
下腔室21侧壁上设有与连通管连接的二级进水管17,连通管上设有开关阀。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医院外排的污水首先经过污水管8进入至沉淀池3中,完成沉淀工序后再进入至光催化池4中,利用高压泵灯与催化剂---In2TiO5纳米带之间的光催化反应,逐渐开始对污水中的抗生素进行降解,而完成降解的污水在进入调节池6内进行稳定,最后在进入至沉淀吸附池中进行二次的絮凝和消毒,其中,沉淀吸附池内设有滤床,滤床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砂砾层、大直径碎石层、煤渣层以及活性炭层,完成过滤后的污水则外排至城市水路管网中;实现抗生素降解工序之前,可优先对沉淀池3内的pH值进行调整,同时还需在沉淀池3内进行沉淀以及预消毒处理,且沉淀与预消毒的工序可共用同一台加药设备进行;而污水在光催化池4内完成抗生素的降解工序后,进入至调节池6中稳定,再经泵机泵送由输送管9输送至吸附过滤池7,此时需要对污水进行二次的沉淀过滤以及消毒,且该环节中的吸附沉淀以及消毒同样使用同一台加药设备,区别在于加药设备配置的液体浓度不同;鉴于输送管线的优化布置,在初级出液口14上连接有初级外排管2,初级外排管2与污水管8连通,在二级出液口15上连接有二级外排管5,二级外排管5的末端直接延伸至吸附过滤池7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加药处理时,影响消毒液浓度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其一为预设的消毒粉剂能否完全融入定量的溶液中,其二为在消毒粉剂投放、溶液进入混合容器时以及配制的消毒液进入输送管9道中时均会产生一定的气泡;其中,因为粉剂易扬尘、易粘黏的特殊性,在投放时进料通道的内壁往往会附着部分粉剂,而进料通道与溶液所处的容器连通,混合时少量的溢出或是飞溅的溶液滴容易附着在进料通道内壁,进而造成粉剂的成团成结,阻挡粉剂的顺利下移;而在存液容器以及输送管9路中想要将其内部的空气完全排空(实现流通路径中完全充满液体)很难实现,使得配制的消毒液中会含有一定的气泡,即导致流量计所记录的数据精度极低,造成投入至污水管8或是吸附过滤池7中的消毒液体无法满足处理需求。
而本实施例能同步解决上述两种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且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
对应于现有的污水处理流程,在污水进入沉淀池3前需要的消毒液体剂量以及浓度均偏高,即设置在上腔室12侧壁上的初级出液口14用于向污水管8中注入对应所需的消毒液体,污水进入至吸附过滤池7后所需的消毒液体剂量以及浓度与之前相比较低,即设置在下腔室21侧壁上的二级出液口15用于向吸附过滤池7中注入对应的消毒液体;进料机构10则利用旋流进料的方式将气流与消毒粉剂一并送入至引导环35内,引导环35的内锥面上设有螺旋槽36,与消毒粉剂混合使用的溶液(如清水)由初级进水管13进入,经螺旋槽36的螺旋加速后在其前段与消毒粉剂混合,直至运动至螺旋槽36的末段后由分流环46上的透水孔23流入上腔室12中下段区域内,最后交由初级涡轮进行搅拌混合,且随着引导环35内溶液的持续注入其内部液位会逐步升高,混合有消毒粉剂的溶液经过螺旋槽36的螺旋加持后在引导环35内形成旋流,即进一步完善消毒粉剂与溶液的初步混合,再经透水孔23后进入至上腔室12中下段区域中且由初级涡轮完成二次混合;
且在引导环35内溶液与消毒粉剂的混合液液位升高时,上腔室12底部的液位也在同步升高,经透水孔23下移的混合液会对上腔室12底部的液面形成冲击,冲击时混合液会携带上腔室12内部剩余空间中的空气一并进入至上腔室12中下段的液体中,即形成可以透水孔23所覆盖区域处的高气泡量区,本实施例在该区域对应设置有调节机构38,该调节机构38能随主动轴39一起做圆周运动,不仅能对持续下移的混合液进行切割、上腔室12中下段中液位持续升高的液面进行搅动,以加速高气泡量区中气泡的破碎效率;而破碎后的气泡中释放的空气则经外套筒与主动轴39之间的间隙,由进料机构10的旋风牵引作用下,经引导管27进入至进料机构10的外排管路中,此时上腔室12中下段区域内的混合液即为满足消毒要求的消毒液体,最后分成两路,一路由初级出液口14向污水管8中排放,另一路则通过连通管向下腔室21内移动,正是因为下腔室21内的消毒液体浓度普遍低于上腔室12内的消毒液浓度,因此在连通管上还连接有二级进水管17,通过浓度检测计18检测得到的消毒液浓度值,选择性的通过二级进水管17向连通管中注入溶液,以起到稀释消毒液浓度的效果,且下腔室21中的消毒液体通过二级出液口15外排的吸附过滤池7中。
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初级进水管13中的溶液进量以及进料机构10的消毒粉剂投入量均能进行实时控制,且上腔室12中下段的液位以及消毒液体的外排量保持同步,最佳的控制效果为:调节机构38的下部始终处于上腔室12中下段的液位以下,以保证调节机构38在高气泡量区的消泡效率最高,上述涉及的液位、溶液进量、消毒粉剂投入量以及消毒液体的外排量均能通过PLC控制系统进行自动调节控制。
作为本实施例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进料机构10与调节机构38,两者相互配合才能将其作用发挥至最大;
其中,进料机构10包括锥形腔体33、风机29以及排空管32,排空管32的上端封闭且其开放端贯穿锥形腔体33的上端面后向下延伸,风机29的输出轴活动贯穿排空管32的上端且在其外壁上设有扇叶,在锥形腔体33的上段侧壁上设有与之内部连通的进气管28,在排空管32的上段侧壁上设有与之内部连通的出气管30,沿排空管32的轴向在其中段外壁上设有螺旋板31;锥形腔体33的底部设有与螺旋槽36连通的导流管34,引导管27的端部贯穿锥形腔体33的下段侧壁后与之内部连通。
进料机构10工作时:
风机29启动,端部开放的进气管28将指定量的消毒粉剂送入至锥形腔体33内,含有空气流的消毒粉剂沿排空外外壁上的螺旋板31向下移动,到达排空管32底部后消毒粉剂与空气流分离,消毒粉剂下移至导流管34后与螺旋槽36内的溶液混合,而空气流则沿排空管32上移后经出气管30向外排出;其中,在锥形腔体33内壁与排空管32外壁之间的旋流能将消毒粉剂完整的引导至锥形腔体33底部,确保锥形腔体33内壁少附着或是无附着有消毒粉剂,而由导流管34竖直下移的消毒粉剂会受到已经形成旋流的溶液流体所牵引并与之混合,以保证在引导环35内的初步混合效率满足设计要求。更进一步地,在上腔室12内进行混合操作的同时,由于引导管27端部贯穿锥形腔体33的下段侧壁后与之内部连通,使得引导管27内的气流流动同样会受到排空管32中上移气流的影响,由调节机构38破碎的气泡所释放的气体则经外套管26与主动轴39之间的间隙上移,经过引导管27后被排空管32一并引导外排,以保证上腔室12中下段中消毒液体的浓度符合处理要求。
其中,调节机构38包括:
固定在主动轴39外圆周壁上的固定筒48,沿固定筒48外圆周壁上设有同轴的随动盘49,其随动盘49的上部局部突出于防溢滤网37的圆柱状区域;沿随动盘49的周向在其中部开有多个弧形孔51,且多个弧形孔51位于同一个圆周上;在随动盘49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挡板47,在随动盘49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呈环状的格栅板50,且格栅板50与防溢滤网37的圆柱状区域底部之间留有间隙。
调节机构38与主动轴39一并转动,且包括用于安装的固定筒48、用于配重的随动盘49,且在随动盘49上表面设置的多个挡板47沿随动盘49的径向均匀分布,挡板47随主动轴39转动的同时,对从透水孔23中下落的混合液进行反复切割,而位于随动盘49下表面的格栅板50同步对位于圆柱状区域内的混合液进行水平切割,以增大气泡破碎的效率;气泡破碎后释放的气体则沿外套管26内部上移,经引导管27以及排空管32后向外排出,其中,随动盘49上开设的多个弧形孔51则为上升的气体提供流通通道。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经过引导环35的初次混合,主动涡轮40的二次混合所需的搅动效率要求并不高,因此,主动轴39的转速也处于正常水平,并非高速转动,即设置的弧形孔51以及挡板47虽然会随主动轴39一起运动,但对因气泡破碎而产生的气流的阻碍并不太明显,并且引导管27受锥形腔体33内气体上移的影响,会在内套管24中形成负压,同样能驱动气流正常上移;并且上腔室12中下段中的液位通过控制后,并非呈现出充满的状态,而是保证在分流环46与防溢滤网37之间留有间距,消毒液体的液位并未升高至与分流环46底部接触。
作为优选,主动轴39直接暴露在同时含有气流和消毒液体的环境下极易遭到侵蚀,而本技术方案通过内套筒对主动轴39包裹,同时在内套筒下端面与主动轴39的连接处设置活动密封,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主动轴39的受损率,并且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设有环空25,该环空25则作为回流的空气一部分外排路径。
作为优选,在所述上腔室12内壁上设有防溢滤网37,且防溢滤网37的中部竖直向下凹陷形成上端开放的圆柱状,调节机构38位于圆柱状区域内,且主动轴39活动贯穿圆柱状区域中部;防溢滤网37的中部凹陷部分与上腔室12中部区域对应,而防溢滤网37四周的水平部分则与混合液液位齐平,在主动涡轮40转动时防溢滤网37能避免混合液的液位产生巨大的波动,而圆柱状区域则为调节机构38提供破碎气泡的专属空间。
本实施例还对连通管进行了进一步限定,即连通管包括分别与二级进水管17连通的初级支管19与二级支管20,初级支管19与二级支管20通过三通阀与上腔室12内部连通,具备在线测量液体浓度的浓度检测计18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初级支管19、二级支管20上,开关阀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分别位于初级支管19、二级支管20上,第三电磁阀设置在二级进水管17上且位于初级支管19、二级支管20之间,浓度检测计18用于记录上腔室12流入下腔室21中液体的实时浓度,且根据检测数据能在二级进水管17中适量增加消毒粉剂以增加下腔室21的消毒液体浓度;并且在上腔室12中上部侧壁上设有实时调节其内部压力的调压阀16。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在隔板22中部设有联动组件,下腔室21中部设有从动轴44,且在从轴上设有从动涡轮45,联动组件用于驱动主动轴39与从动轴44做反向同步运动。在本实施例中,上腔室12内的机械搅拌效率要求与下腔室21内的机械搅拌效率要求不同,因为下腔室21中的消毒液体的基液来自于上腔室12,且根据吸附过滤池7中实际所需消毒液的具体浓度要求来选择性进行稀释操作,即导致主动涡轮40以及从动涡轮45各自行使其搅拌动作时,主动涡轮40的搅拌效率要高于从动涡轮45的搅拌效率,该条件通过联动组件调整其部件的尺寸即能实现,如增加或是减小传动部件(如齿轮)的尺寸;而主动涡轮40与从动涡轮45通过联动组件做反向同步运动,能确保加药箱体1的整体稳定性,防止其产生剧烈晃动。
联动机构的具体设置如下:
包括主动锥齿轮41、从动锥齿轮43以及多个伞齿轮42,在隔板22中部开有柱状空腔,多个伞齿轮42沿柱状空腔的周向转动设置在其内圆周壁上;主动轴39的下端端部贯穿隔板22上表面后进入至柱状空腔内,且主动锥齿轮41设置在主动轴39的下端部且与多个伞齿轮42啮合;从动轴44的上端端部贯穿隔板22下表面后进入至柱状空腔内,且从动锥齿轮43设置在从动轴44的上端部且与多个伞齿轮42啮合。在实现主动轴39与从动轴44的反向同步运动时,电机11驱动主动轴39正常转动,同时主动锥齿轮41通过多个伞齿轮42与从动锥齿轮43配合,进而实现主动轴39与从动轴44的对应转动。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在所述引导环35的最小直径端内壁上设有与之下端面齐平的环形凸缘54,且凸缘54的内圆周壁与分流环46外圆周壁连接。在引导环35的最小直径端内壁上设有与之下端面齐平的环形凸缘54,使得引导环35内部形成的旋流第一时间并非与透水孔23直接接触并穿过透水孔23,避免在上腔室12中下段内形成的水流呈无序喷射状态,防止形成的高气泡量区范围超出调节机构38的处理范围;而设置的环形凸缘54,其内圆周壁与分流环46外圆周壁连接,使得螺旋槽36内形成的旋流在移出螺旋槽36后首先与凸缘54的上表面接触,实现旋流的改向,即流体绕引导环35最小直径端内壁进行周向运动,然后再向透水孔23的方向辐射扩散,此时完成初级混合的混合液通过透水孔23后的流向相对确定,使得高气泡量区范围也能确定下来,以提高气泡的破碎效率。
作为优选,透水孔23包括多个内排孔53、多个外排孔52,多个内排孔53位于内侧,且沿分流环46的周向均匀分布;而多个外排孔52两两为一组,且每一组外排孔52沿分流环46的径向分布;多组外排孔52与多个内排孔53交错分布,使得在分流环46下方形成的水柱同样呈交错分布,以为气泡破碎后释放的气流留出上移的通道,降低在分流环46下方形成杂乱无章的水柱重新将气流带入混合液中的几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含抗生素污水的处理系统,包括通过输送管(9)依次连通的沉淀池(3)、光催化池(4)、调节池(6)以及吸附过滤池(7),沉淀池(3)的进液端与污水管(8)连通,光催化池(4)内设有In2Ti05纳米带,光催化池(4)上方设有与In2Ti05纳米带对应的高压泵灯,光催化池(4)底部设有曝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药箱体(1),在加药箱体(1)中部水平设置有将其内部分割成上腔室(12)、下腔室(21)的隔板(22),上腔室(12)侧壁上设有初级出液口(14),初级出液口(14)通过初级外排管(2)与污水管(8)连通,在下腔室(21)侧壁上设有二级出液口(15),二级出液口(15)通过二级外排管(5)与吸附过滤池(7)连通,在上腔室(12)顶部设有电机(11)以及用于注入粉剂的进料机构(10),上腔室(12)与下腔室(21)通过管壁上设有浓度测量计的连通管连通;
在上腔室(12)顶部设有水平放置的引导环(35),引导环(35)的内径由上至下递减,沿引导环(35)的轴向在其内壁上设有螺旋槽(36),上腔室(12)顶部侧壁上设有初级进水管(13),初级进水管(13)的端部依次贯穿上腔室(12)侧壁、引导环(35)后向螺旋槽(36)内延伸,初级进水管(13)的延伸段与螺旋槽(36)的形状相匹配,进料机构(10)的出料端与螺旋槽(36)连通;
在上腔室(12)顶部贯穿设置有上端部封闭的外套筒,且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轴(39),主动轴(39)的端部贯穿外套筒封闭端后竖直向下延伸,外套筒内部通过引导管(27)与进料机构(10)的出料端连通,在主动轴(39)的延伸段上设有主动涡轮(40);
在主动轴(39)的延伸段上设有用于去除上腔室(12)上层液位中的气泡的调节机构(38),在引导环(35)的小直径端内壁上设有与之同轴的分流环(46),分流环(46)的内圆周壁与外套筒外壁连接,分流环(46)上开有多个透水孔(23);
下腔室(21)侧壁上设有与连通管连接的二级进水管(17),连通管上设有开关阀;
所述进料机构(10) 包括锥形腔体(33)、风机(29)以及排空管(32),排空管(32)的上端封闭且其开放端 贯穿锥形腔体(33)的上端面后向下延伸,风机(29)的输出轴活动贯穿排空管(32)的上端且在其外壁上设有扇叶,在锥形腔体(33)的上段侧壁上设有与之内部连通的进气管 (28),在排空管(32)的上段侧壁上设有与之内部连通的出气管(30),沿排空管(32)的轴向在其中段外壁上设有螺旋板(31);锥形腔体(33)的底部设有与螺旋槽(36)连通的导流管(34),引导管(27)的端部贯穿锥形腔体(33)的下段侧壁后与之内部连通;
在所述上腔室(12)内壁上设有防溢滤网(37),且防溢滤网(37)的中部竖直向下凹陷形成上端开放的圆柱状,调节机构(38)位于圆柱状区域内,且主动轴(39)活动贯穿圆柱状区域中部;
所述调节机构(38)包括固定在主动轴(39)外圆周壁上的固定筒(48),沿固定筒(48)外圆周壁上设有同轴 的随动盘(49),其随动盘(49)的上部局部突出于防溢滤网(37)的圆柱状区域;沿随动盘(49)的周向在其中部开有多个弧形孔(51),且多个弧形孔(51)位于同一个圆周上;在随动盘(49)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挡板(47),在随动盘(49)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呈环状的格栅板(50),且格栅板(50)与防溢滤网(37)的圆柱状区域底部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含抗生素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隔板(22)中部设有联动组件,下腔室(21)中部设有从动轴(44),且在从轴上设有从动涡轮(45),联动组件用于驱动主动轴(39)与从动轴(44)做反向同步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抗生素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外套筒顶部内壁上设有与之同轴且用于包裹主动轴(39)的内套筒,外套筒与内套筒之间形成环空(25),所述环空(25)与连通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抗生素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主动锥齿轮(41)、从动锥齿轮(43)以及多个伞齿轮(42),在隔板(22)中部开有柱状空腔,多个伞齿轮(42)沿柱状空腔的周向转动设置在其内圆周壁上;主动轴(39)的下端 端部贯穿隔板(22)上表面后进入至柱状空腔内,且主动锥齿轮(41)设置在主动轴(39)的下端部且与多个伞齿轮(42)啮合;从动轴(44)的上端端部贯穿隔板(22)下表面后进入至柱状空腔内,且从动锥齿轮(43)设置在从动轴(44)的上端部且与多个伞齿轮(42) 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含抗生素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引导环(35)的最小直径端内壁上设有与之下端面齐平的环形凸缘(54),且凸缘(54)的内圆周壁与分流环(46)外圆周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抗生素污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23)包括多个内排孔(53)以及多个外排孔(52),多个内排孔(53)靠近分流环(46)的轴线且沿分流环(46)的周向均匀分布;多个外排孔(52)远离分流环(46)的轴线且两两为一组后沿分流环(46)的径向均匀分布;多组外排孔(52)与多个内排孔(53)交错分布。
CN202310259347.7A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含抗生素污水的处理系统 Active CN1159743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9347.7A CN115974343B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含抗生素污水的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9347.7A CN115974343B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含抗生素污水的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4343A CN115974343A (zh) 2023-04-18
CN115974343B true CN115974343B (zh) 2023-05-12

Family

ID=85968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59347.7A Active CN115974343B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含抗生素污水的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743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98773B (zh) * 2023-06-30 2023-09-15 四川中科高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压调控机构及水处理装置
CN116651078B (zh) * 2023-07-26 2023-10-10 四川永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医院污水悬浮物渣物处理装置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4382A (ja) * 1998-09-17 2000-03-28 Nkk Corp 散気・攪拌装置
JP2001002481A (ja) * 1999-04-14 2001-01-09 Ikeman:Kk 浄化槽水を活性化した有機質液肥料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4103663A1 (ja) * 2003-05-26 2004-12-02 Yoshino Gypsum Co., Ltd. 混合撹拌機、混合撹拌方法及び石膏ボード製造方法
JP2005218955A (ja) * 2004-02-05 2005-08-18 Nittetsu Mining Co Ltd 気液接触装置
KR20140053763A (ko) * 2012-10-26 2014-05-08 니혼 스핀들 세이조 가부시키가이샤 분산시스템 및 그 운전방법
CN109081414A (zh) * 2018-10-09 2018-12-25 河北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气动旋流强制掺混技术的高效澄清器
CN111517582A (zh) * 2020-05-19 2020-08-11 梁玉兰 一种有机废水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15935564U (zh) * 2021-05-13 2022-03-04 郭云征 一种前置水质防控预处理的水肥一体化装置
CN216024608U (zh) * 2021-06-02 2022-03-15 武汉森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粉体药剂的预混合装置
CN114435723A (zh) * 2021-12-21 2022-05-06 江苏维尤纳特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的高纯度百菌清制剂封装设备
CN114471253A (zh) * 2022-02-07 2022-05-13 刘昊 一种具有除泡功能的涂料混合设备
CN216910129U (zh) * 2022-01-26 2022-07-08 苏州农业药械有限公司 一种粉剂溶解装置
CN217431417U (zh) * 2022-04-15 2022-09-16 马鞍山敏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冲击旋流管式混合装置
CN115069147A (zh) * 2021-03-16 2022-09-20 景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水膜式絮凝剂粉末预溶器及相应自动加药机预溶机构
CN115246695A (zh) * 2022-01-19 2022-10-28 铜仁学院 一种具有降解抗生素功能的污水处理池
CN115350606A (zh) * 2022-07-21 2022-11-18 全方位(菏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消毒液制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4382A (ja) * 1998-09-17 2000-03-28 Nkk Corp 散気・攪拌装置
JP2001002481A (ja) * 1999-04-14 2001-01-09 Ikeman:Kk 浄化槽水を活性化した有機質液肥料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4103663A1 (ja) * 2003-05-26 2004-12-02 Yoshino Gypsum Co., Ltd. 混合撹拌機、混合撹拌方法及び石膏ボード製造方法
JP2005218955A (ja) * 2004-02-05 2005-08-18 Nittetsu Mining Co Ltd 気液接触装置
KR20140053763A (ko) * 2012-10-26 2014-05-08 니혼 스핀들 세이조 가부시키가이샤 분산시스템 및 그 운전방법
CN109081414A (zh) * 2018-10-09 2018-12-25 河北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气动旋流强制掺混技术的高效澄清器
CN111517582A (zh) * 2020-05-19 2020-08-11 梁玉兰 一种有机废水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15069147A (zh) * 2021-03-16 2022-09-20 景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水膜式絮凝剂粉末预溶器及相应自动加药机预溶机构
CN215935564U (zh) * 2021-05-13 2022-03-04 郭云征 一种前置水质防控预处理的水肥一体化装置
CN216024608U (zh) * 2021-06-02 2022-03-15 武汉森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粉体药剂的预混合装置
CN114435723A (zh) * 2021-12-21 2022-05-06 江苏维尤纳特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的高纯度百菌清制剂封装设备
CN115246695A (zh) * 2022-01-19 2022-10-28 铜仁学院 一种具有降解抗生素功能的污水处理池
CN216910129U (zh) * 2022-01-26 2022-07-08 苏州农业药械有限公司 一种粉剂溶解装置
CN114471253A (zh) * 2022-02-07 2022-05-13 刘昊 一种具有除泡功能的涂料混合设备
CN217431417U (zh) * 2022-04-15 2022-09-16 马鞍山敏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冲击旋流管式混合装置
CN115350606A (zh) * 2022-07-21 2022-11-18 全方位(菏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消毒液制作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微气泡旋流气浮选设备的研究与应用;郑秋生;;油气田环境保护(第04期);全文 *
鄂州梁子岛污水厂脱氮除磷工艺设计;邹丹;邵林广;柯国庆;;建设科技(1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4343A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74343B (zh) 一种含抗生素污水的处理系统
TWI568687B (zh) 包含懸浮系統與多重生物反應器區域的經懸浮介質膜生物反應器系統及方法
CN109467283A (zh) 适用于多户生活污水处理的污水处理设备
WO2014201979A1 (zh) 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4150707B (zh) 一种生物转盘处理污水的装置和方法
CN104743642A (zh) 一种电解装置及海上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3319056B (zh) 一种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CN213112948U (zh) 一种一体化循环养殖系统
CN102329025B (zh) 一种原水处理系统
CN103508640A (zh) 一种废水处理和污泥减量稳定化的装置及其废水处理方法
CN108623042A (zh) 一种羟基自由基降解矿化磺胺类抗生素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81898A (zh) 一种紫外光灭菌的小型水处理装置
CN103011517B (zh)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安全保障的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8946838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进料装置
CN204569505U (zh) 一种电解装置及海上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8083571A (zh) 一种原位生态活水净水设备
CN106082559A (zh) 一种节能高效的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
CN108585285A (zh) 羟基自由基矿化饮用水中抗生素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14781266U (zh) 一种医疗废水多效消毒装置
CN209759121U (zh) 一种全方位竖流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10156134A (zh) 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塔废水处理设备
CN105060586B (zh) 一种涂料废水处理装置
CN206970380U (zh) 混凝沉淀‑光催化联合处理装置
CN111995195A (zh) 一种基于藻类辅助处理技术的黑臭水处理装置
CN108114512B (zh) 一种抑制二沉池污泥膨胀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