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7773A - 一种打印方法、存储介质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印方法、存储介质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7773A
CN115967773A CN202211670820.2A CN202211670820A CN115967773A CN 115967773 A CN115967773 A CN 115967773A CN 202211670820 A CN202211670820 A CN 202211670820A CN 115967773 A CN115967773 A CN 115967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printing mode
preset
medium
med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08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芸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Pantum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Pantum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Pantum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Pantum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708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77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7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77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方法、存储介质和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引擎控制单元,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打印作业信息以及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其中,打印作业信息至少包括第一打印模式、介质类型以及介质尺寸,特殊介质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用户是否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根据特殊介质标识信息以及打印作业信息,确定打印作业的目标打印模式;在目标打印模式下,调用引擎控制单元,按照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的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从而能够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减少了纸张的浪费与用户的损失,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打印方法、存储介质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图片形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印方法、存储介质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用户对单功能打印机、多功能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广泛。目前,大都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自定义打印功能。当用户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面板上采用自定义打印功能,可以自定义打印的介质类型及介质尺寸来满足不同的打印需求。
然而,在自定义打印过程中,用户往往不清楚不同介质类型对应的介质尺寸,会使得所选的介质类型与介质尺寸不匹配,介质类型而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数据固件端不会对自定义打印中介质类型及介质尺寸同时介质类型进行互斥判断,如用户自定义的介质尺寸是标准的信封的尺寸,但若用户所选的介质类型是普通纸,该数据固件端仍然会确定介质类型为普通纸,这样,容易发生卡纸,增大卡纸的概率,从而导致纸张的浪费。况且,目前大都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储的特殊纸型固定且有限,无法满足用户任意介质类型及介质尺寸要求,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方法、存储介质和图像形成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定义打印容易造成纸张浪费、用户体验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方法,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引擎控制单元,所述打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打印作业信息以及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打印作业信息至少包括第一打印模式、介质类型以及介质尺寸,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用户是否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
根据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打印作业信息,确定所述打印作业的目标打印模式;
在所述目标打印模式下,调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按照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的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指示用户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则所述根据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打印作业信息,确定所述打印作业的目标打印模式,包括:
当所述介质类型属于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且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是双面打印模式时,根据所述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与预设打印模式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更新为所述介质类型对应的第二打印模式,以作为所述目标打印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打印模式与所述第一打印模式不同;
当所述介质类型不属于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且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是双面打印模式时,根据所述介质尺寸与预设尺寸阈值的比较结果,将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更新为第三打印模式,以作为所述目标打印模式,其中,所述第三打印模式与所述第一打印模式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打印模式包括间隔双面打印模式或交替双面打印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介质尺寸与预设尺寸阈值的比较结果,将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更新为第三打印模式,包括:
当所述介质尺寸大于所述预设尺寸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打印模式是间隔双面打印模式,且将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更新为间隔双面打印模式;
当所述介质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尺寸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打印模式是交替双面打印模式,且将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更新为交替双面打印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自定义打印方案包括全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和厚纸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其中,所述厚纸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至少包括三种不同厚度的预设介质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用于表示用户启动所述厚纸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时,所述当所述介质类型属于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且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是双面打印模式时,根据所述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与预设打印模式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更新为所述介质类型对应的第二打印模式,包括:
检测到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是双面打印模式,则获取所述厚纸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以及每个预设介质类型对应的预设打印模式,其中,所述预设打印模式至少包括手动双面打印模式、间隔双面打印模式、交替双面打印模式、单面打印模式中任意两种;
根据用户输入的介质类型,从所述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与对应的预设打印模式的映射关系中选择出所述介质类型对应的第二打印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打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用户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若用户输入的介质类型不属于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则保持所述打印作业对应的第一打印模式,以作为所述目标打印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是除双面打印模式之外的打印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执行所述打印作业之前,还包括:
在确定用户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后,通过所述引擎控制单元控制仅启动纸路中的校正传感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目标打印模式下,调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按照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的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包括:
获取所述自定义打印方案预设的打印页间距修正值以及预设介质间距阈值,所述预设介质间距阈值用于表示正常打印作业对应的页间距信息;
若所述介质类型属于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则根据所述打印页间距修正值与所述预设介质间距阈值确定所述打印作业的目标页间距;
若所述介质类型不属于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则将所述预设介质间距阈值作为所述目标页间距;
在所述目标打印模式下,调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目标页间距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目标打印模式下,调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按照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的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还包括:
若所述介质类型属于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则调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控制以第一打印速度或低于所述第一速度的第二速度执行所述打印作业;其中,所述第一打印速度为正常打印作业预设的打印速度;
若所述介质类型不属于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则调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控制以第一打印速度执行所述打印作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速度是所述第一速度的1/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打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当前作业的第一页打印结束时,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显示供用户选择是否基于所述第一页的打印质量继续执行剩余打印作业的提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打印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引擎控制单元和校正传感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利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和所述校正传感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打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方法、存储介质和图像形成装置的技术方案,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引擎控制单元,图像形成装置获取用户输入的打印作业信息以及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其中,打印作业信息至少包括第一打印模式、介质类型以及介质尺寸,特殊介质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用户是否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根据特殊介质标识信息以及打印作业信息,确定打印作业的目标打印模式;在目标打印模式下,调用引擎控制单元,按照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的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从而能够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减少了纸张的浪费与用户的损失,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常规打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定界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打印作业的目标打印模式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选择第二打印模式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选择第二打印模式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打印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打印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数目等,但这些数目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数目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数目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数目,类似地,第二数目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数目。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目前,在对信封进行打印时,假设用户使用自定义纸张打印功能打印而图像形成装置的标准尺寸数据里不支持的C4信封时,由于信封制品的特殊性,C4信封制品状态是信封盖打开的状态,图像形成装置的标准纸型里对用户标识的标准尺寸数据是223毫米(millimeter,mm)*324mm,但是实际C4信封的长度需要包含信封盖长度,C4信封的总长是354mm。因此,如果用户在自定义纸张里输入C4标准尺寸数据进行打印的话,极大概率会由于纸张尺寸不一致导致卡纸,最终打印结果异常,造成了纸张的浪费,增大了用户的损失,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感。
在对明信片进行打印时,假设用户使用自定义纸张打印功能打印而图像形成装置的标准尺寸数据里不支持的明信片时,由于明信片制品的特殊性,明信片通常都是纸厚度比较大的制品,所以如果用户将自定义明信片的打印介质类型设定成普通纸,那引擎单元就会以高速去搓纸。但高速搓厚纸会增大打滑率,最终会导致图像形成装置卡纸。若用户还默认勾选了双面打印模式,那会导致多张明信片卡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而明信片特有的厚度、长度和宽度,在报出卡纸后用户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出卡住的明信片也有一定困难的,会降低用户对图像形成装置的印象,造成纸张的浪费,增大了用户的损失,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感。
例如,在用户对明信片进行自定义纸张的打印时,用户自定义介质的尺寸为明信片尺寸,介质尺寸为102毫米(millimeter,mm)*165mm,介质的类型为普通纸,打印模式为双面打印模式,打印的页数为连续5页,进纸盒为多功能进纸盒。图1为图像形成装置提供的一种常规打印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接收打印作业信息;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数据固件,数据固件将打印作业信息分解成多个作业参数,多个作业参数为自定义纸张尺寸、普通纸类型、双面打印模式、5页连续与多功能进纸盒,数据固件确定出双面设定有效,根据介质的纸长判定打印模式为交替双面打印模式;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引擎固件,数据固件连续下发页面数据至引擎固件,引擎固件实施打印执行,使用作业纸长控制纸间距;对普通纸类型进行全速打印;打印结束。但在打印过程中,由于明信片的纸厚度较大,图像形成装置在进行双面打印时会出现纸张反转不顺畅的情况,导致图像形成装置会卡纸,且至少会卡3张纸,造成了纸张的浪费和用户的损失。
为了减少纸张的浪费与用户的损失,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图像形成装置获取用户输入的打印作业信息以及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其中,打印作业信息至少包括第一打印模式、介质类型以及介质尺寸,特殊介质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用户是否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打印模式指的是用户输入的打印模式,例如,第一打印模式为单面打印模式或双面打印模式。介质类型指的是打印的介质的类型,例如,介质类型为厚纸1、厚纸2、厚纸3、信封、明信片、普通纸、再生纸或薄纸。介质尺寸指的是打印的介质的尺寸,例如,介质尺寸为229mm*324mm、140mm*203mm或102mm*165mm。
其中,该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接收用户输入的打印作业信息;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打印驱动端、数据固件端与引擎固件端,打印作业参数包括介质类型与纸长,数据固件端能够根据打印驱动下发的打印作业参数中的介质类型控制是否实施自动双面打印模式;根据纸长控制是否实施自动双面交替打印;能够将打印作业参数下发给引擎固件端。引擎固件端能够根据数据固件端下发的打印作业参数去控制走纸路径中介质与介质间的纸间距、打印速度。尤其是在双面打印模式下,能够根据介质长度实施间隔双面搓纸时序或交替双面搓纸时序。这样,在用户选择了双面打印模式下,数据固件端会根据所选择双面打印模式对应的作业参数识别是采用间隔双面打印模式或交替双面打印模式,以使得引擎固件端基于该识别结果实施间隔双面搓纸时序或交替双面搓纸时序。其中,间隔双面搓纸时序是指1页纸双面往机外排出的时候下一张纸才开始搓纸,即间隔双面打印模式下,图像形成装置里最多只有2张纸同时存在;交替双面搓纸时序是指双面打印时机器里可以存在3张及以上的纸张,在交替双面打印模式下,相对于间隔双面打印具有更高的纸张的纸长以及搓纸顺序和搓纸速度的规格要求。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设定界面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用户设定界面第一层为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保护设定,提供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保护设定的相关说明,可供用户学习、理解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保护设定,并在自定义纸张打印的场景下选择使用该设定。用户设定界面第二层为标准进纸盒1、标准进纸盒2、多功能进纸盒、选配进纸盒1与选配进纸盒2等纸盒选定,需注意的是进纸盒的个数根据实际需求可进行裁剪。用户选择上述任一进纸盒对应的按钮按下后,都会弹出用户设定界面第三层,该用户设定界面第三层是用于指示用户是否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或如下称自定义纸张保护方案)来执行作业。该第三层设置显示3个设定项,[0]:关闭(默认值),代表不启用自定义纸张保护方案;[1]:全介质,代表针对自定义纸张打印下的所有介质都启用自定义纸张保护方案;[2]:仅厚纸,代表针对自定义纸张打印下的预设的厚纸介质类型(在本实施例中,该预设的厚纸介质类型包括厚纸1、厚纸2、厚纸3、信封、明信片等)才启用自定义纸张保护方案。
如图3所示,基于步骤101,该特殊介质标识信息为[1]或[2];特殊介质标识信息为[1],指示用户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且针对自定义纸张打印下的所有介质都启用保护方案;特殊介质标识信息为[2],指示用户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且针对自定义纸张打印下的厚纸介质类型(厚纸1、厚纸2、厚纸3、信封、明信片等)才启用保护方案。
步骤103、图像形成装置根据特殊介质标识信息以及打印作业信息,确定打印作业的目标打印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打印模式包括手动双面打印模式、间隔双面打印模式、交替双面打印模式或单面打印模式。该打印作业信息至少包括第一打印模式、介质类型以及介质尺寸,还可以包括份数、缩放比例、彩色/灰度、居中等作业属性设置。其中,第一打印模式为用户在客户端或图像形成装置的面板上设定的模式,可包括单面打印模式、双面打印模式、小册子模式、装订模式等。该客户端可以是与图像形成装置连接的PC端、移动终端如手机等。
步骤105、图像形成装置在目标打印模式下,调用引擎控制单元,按照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的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
本发明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引擎控制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方法,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引擎控制单元,图像形成装置获取用户输入的打印作业信息以及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其中,打印作业信息至少包括第一打印模式、介质类型以及介质尺寸,特殊介质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用户是否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根据特殊介质标识信息以及打印作业信息,确定打印作业的目标打印模式;在目标打印模式下,调用引擎控制单元,按照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的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从而能够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减少了纸张的浪费与用户的损失,降低了打印失败率,提高打印效率,也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特殊介质标识信息指示用户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打印作业的目标打印模式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步骤103具体可包括:
步骤1031、第一打印模式是双面打印模式时,图像形成装置判断介质类型是否属于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若是,则执行步骤1032;若否,则执行步骤1033。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介质类型属于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且第一打印模式是双面打印模式时,图像形成装置执行步骤1032;当介质类型不属于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且第一打印模式是双面打印模式时,图像形成装置执行步骤1033。
步骤1032、图像形成装置根据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与预设打印模式的映射关系,将第一打印模式更新为介质类型对应的第二打印模式,以作为目标打印模式,其中,第二打印模式与第一打印模式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定义打印方案包括全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和厚纸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其中,厚纸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至少包括三种不同厚度的预设介质类型。
例如,全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包括厚纸1、厚纸2、厚纸3、信封、明信片、再生纸和薄纸,厚纸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包括厚纸1、厚纸2、厚纸3、信封和明信片。
当特殊介质标识信息用于表示用户启动厚纸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时,例如,如图3所示,用户在用户设定界面第三层选择的设定项为[2]。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选择第二打印模式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步骤1032具体可包括:
步骤1032a、图像形成装置检测到第一打印模式是双面打印模式,则获取厚纸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以及每个预设介质类型对应的预设打印模式,其中,预设打印模式至少包括手动双面打印模式、间隔双面打印模式、交替双面打印模式、单面打印模式中任意两种。
本发明实施例中,厚纸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包括厚纸1、厚纸2、厚纸3、信封和明信片,预设介质类型为厚纸1、厚纸2、厚纸3、信封或明信片。当第一打印模式是双面打印模式时,每个预设介质类型对应的预设打印模式包括:厚纸1对应的预设打印模式为手动双面打印模式;厚纸2、厚纸3、信封和明信片对应的预设打印模式均为单面打印模式。
步骤1032b、图像形成装置根据用户输入的介质类型,从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与对应的预设打印模式的映射关系中选择出介质类型对应的第二打印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用户输入的介质类型为厚纸1,则第二打印模式为手动双面打印模式;若用户输入的介质类型为厚纸2、厚纸3、信封或明信片,则第二打印模式为单面打印模式。
例如,图3所示的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保护设定的相关说明包括:如果使用的自定义尺寸纸张是厚纸的情况,建议将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保护设定下的设定值设定为2,同时推荐使用多功能纸盒+厚纸1/厚纸2/厚纸3/信封/明信片的打印作业方式。在用户对C4尺寸的信封进行自定义纸张的打印时,根据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保护设定的相关说明,用户自定义介质的尺寸为C4尺寸,介质尺寸为229mm*324mm,介质的类型为信封,打印模式为双面打印模式,打印的页数为连续5页,进纸盒为多功能进纸盒。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示意图,如图6所示,图像形成装置接收打印作业信息;数据固件检查打印作业是否是自定义纸张打印作业;若否,则按照现有技术实施打印作业;若是,则检查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保护设定的设定值。当确定出设定值为2时,数据固件将打印作业信息分解成多个作业参数,多个作业参数为自定义纸张尺寸、信封纸介质、双面打印模式、5页连续与多功能进纸盒,数据固件确定出设定值和纸介质匹配,作业保护启动;确定出双面设定无效,将打印模式固定为单面打印模式;确定出设定值非0,将5页分解成1+4,两个作业。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引擎固件,数据固件下发1页数据至引擎固件。引擎固件实施打印执行,引擎固件确定出设定值与介质类型匹配,展开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时序控制;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时序控制包括不使用作业纸长控制纸间距,而是每一页搓纸都遵守该页纸后端经过校正传感器+70mm余量后,再开始搓下一张纸;信封纸介质半速打印。引擎固件将1页排出后,数据固件提示用户:请确认当前自定义纸张打印效果,如果继续实施打印请按开始键,取消打印请按取消键。若用户点击了取消键,则打印结束;若用户点击了开始键,则数据固件将剩余的4页数据下发至引擎固件。引擎固件实施打印执行,引擎固件确定出设定值与介质类型匹配,再次展开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时序控制;当引擎固件排出4页之后,打印结束。
如图6所示,用户输入的介质类型为信封,图像形成装置确定出第二打印模式为单面打印模式。
当特殊介质标识信息用于表示用户启动全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时,例如,如图3所示,用户在用户设定界面第三层选择的设定项为[1]。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选择第二打印模式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步骤1032具体可包括:
步骤1032c、图像形成装置检测到第一打印模式是双面打印模式,则获取全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以及每个预设介质类型对应的预设打印模式,其中,预设打印模式至少包括手动双面打印模式、间隔双面打印模式、交替双面打印模式、单面打印模式中任意两种。
本发明实施例中,例如,全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包括厚纸1、厚纸2、厚纸3、信封、明信片、普通纸、再生纸和薄纸,预设介质类型为厚纸1、厚纸2、厚纸3、信封、明信片、普通纸、再生纸或薄纸。当第一打印模式是双面打印模式时,每个预设介质类型对应的预设打印模式包括:厚纸1对应的预设打印模式为手动双面打印模式;厚纸2、厚纸3、信封和明信片对应的预设打印模式均为单面打印模式;普通纸、再生纸和薄纸对应的预设打印模式均为间隔双面打印模式。
步骤1032d、图像形成装置根据用户输入的介质类型,从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与对应的预设打印模式的映射关系中选择出介质类型对应的第二打印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用户输入的介质类型为厚纸1,则第二打印模式为手动双面打印模式;若用户输入的介质类型为厚纸2、厚纸3、信封或明信片,则第二打印模式为单面打印模式;若用户输入的介质类型为普通纸、再生纸或薄纸则第二打印模式为间隔双面打印模式。
例如,图3所示的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保护设定的相关说明包括:如果使用的自定义尺寸纸张是非厚纸的情况,且尺寸不一,建议将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保护设定下的多功能纸盒以外的纸盒对应的设定值指定成1,同时推荐使用多功能纸盒以外的纸盒+普通纸/再生纸/薄纸等的打印作业方式。在用户对32k尺寸的普通纸进行自定义纸张的打印时,根据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保护设定的相关说明,用户自定义介质的尺寸为32k尺寸,目前32k尺寸为127.5mm*185mm或135mm*195mm,本申请中的32k尺寸为大32k尺寸,介质尺寸为140mm*203mm,介质的类型为普通纸,打印模式为双面打印模式,打印的页数为连续5页,进纸盒为标准进纸盒。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打印示意图,如图8所示,图像形成装置接收打印作业信息;数据固件检查打印作业是否是自定义纸张打印作业;若否,则按照常规实施打印作业;若是,则检查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保护设定的设定值。当确定出设定值为1时,数据固件将打印作业信息分解成多个作业参数,多个作业参数为自定义纸张尺寸、普通纸介质、双面打印模式、5页连续与标准进纸盒,数据固件确定出设定值和纸介质匹配,作业保护启动;确定出双面设定有效,将打印模式固定为间隔双面打印模式;确定出设定值非0,将5页分解成1+4,两个作业。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引擎固件,数据固件下发1页数据至引擎固件。引擎固件实施打印执行,引擎固件确定出设定值与介质类型匹配,展开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时序控制;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时序控制包括不使用作业纸长控制纸间距,而是每一页搓纸都遵守该页纸后端经过校正传感器+70mm余量后,再开始搓下一张纸;普通纸介质全速打印。引擎固件将1页排出后,数据固件提示用户:请确认当前自定义纸张打印效果,如果继续实施打印请按开始键,取消打印请按取消键。若用户点击了取消键,则打印结束;若用户点击了开始键,则数据固件将剩余的4页数据下发至引擎固件。引擎固件实施打印执行,引擎固件确定出设定值与介质类型匹配,再次展开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时序控制;当引擎固件排出4页之后,打印结束。
如图8所示,用户输入的介质类型为普通纸,图像形成装置确定出第二打印模式为间隔双面打印模式。
步骤1033、图像形成装置根据介质尺寸与预设尺寸阈值的比较结果,将第一打印模式更新为第三打印模式,以作为目标打印模式,其中,第三打印模式与第一打印模式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打印模式包括间隔双面打印模式或交替双面打印模式。
步骤1033具体可包括:当介质尺寸大于预设尺寸阈值,则图像形成装置确定第三打印模式是间隔双面打印模式,且将第一打印模式更新为间隔双面打印模式;当介质尺寸小于或等于预设尺寸阈值,则图像形成装置确定第三打印模式是交替双面打印模式,且将第一打印模式更新为交替双面打印模式。
例如,当第一打印模式是双面打印模式,特殊介质标识信息用于表示用户启动厚纸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且介质类型为普通纸、再生纸或薄纸时,由于上述介质类型不属于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所以,图像形成装置判断介质尺寸是否大于预设尺寸阈值,若介质尺寸中任意一个数值大于预设尺寸阈值,则确定出介质尺寸大于预设尺寸阈值;若介质尺寸中的任意一个数值均小于或等于预设尺寸阈值,则确定出介质尺寸小于或等于预设尺寸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预设尺寸阈值为250mm,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如该预设尺寸阈值为180mm,或将该预设尺寸阈值设定一区间范围更进一步对介质长度进行细分为窄纸、标准纸、加长纸,如设定小于180mm的介质判定为窄纸,在180mm≤介质长度≤250mm的介质判定为标准纸,>250mm的介质判定是加长纸。
在用户对C4尺寸的信封进行自定义纸张的打印时,用户自定义介质的尺寸为C4尺寸,介质尺寸为229mm*324mm,介质的类型为普通纸,打印模式为双面打印模式,打印的页数为连续5页,进纸盒为多功能进纸盒。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打印示意图,如图9所示,图像形成装置接收打印作业信息;数据固件检查打印作业是否是自定义纸张打印作业;若否,则按照现有技术实施打印作业;若是,则检查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保护设定的设定值。当确定出设定值为2时,数据固件将打印作业信息分解成多个作业参数,多个作业参数为自定义纸张尺寸、普通纸介质、双面打印模式、5页连续与多功能进纸盒,数据固件确定出设定值和纸介质不匹配,作业保护不启动;确定出双面设定有效,根据纸长判定打印模式为间隔双面打印模式;确定出设定值非0,将5页分解成1+4,两个作业。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引擎固件,数据固件下发1页数据至引擎固件。引擎固件实施打印执行,引擎固件确定出设定值与介质类型不匹配,不展开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时序控制;引擎固件使用作业纸长控制纸间距;对普通纸介质进行全速打印。引擎固件将1页排出后,数据固件提示用户:请确认当前自定义纸张打印效果,如果继续实施打印请按开始键,取消打印请按取消键。若用户点击了取消键,则打印结束;若用户点击了开始键,则数据固件将剩余的4页数据下发至引擎固件。引擎固件实施打印执行,引擎固件确定出设定值与介质类型不匹配,不展开自定义纸张有效利用时序控制;引擎固件使用作业纸长控制纸间距引擎固件;对普通纸介质进行全速打印。当引擎固件排出4页之后,打印结束。
如图9所示,用户输入的介质类型为普通纸,由于纸长为324mm、预设尺寸阈值为250mm,324mm大于250mm,所以,图像形成装置根据介质尺寸大于预设尺寸阈值,确定出第二打印模式为间隔双面打印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103具体可包括:在确定用户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若用户输入的介质类型不属于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则图像形成装置保持打印作业对应的第一打印模式,以作为目标打印模式,其中,第一打印模式是除双面打印模式之外的打印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例如,用户选择的第一打印模式为单面打印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105之前,还包括:步骤104、在确定用户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后,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引擎控制单元控制仅启动纸路中的校正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纸路中包括校正传感器与异常检知传感器。图像形成装置关闭纸路中的异常检知传感器,降低了因打滑发生卡纸的概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105具体可包括:图像形成装置获取自定义打印方案预设的打印页间距修正值以及预设介质间距阈值,预设介质间距阈值用于表示正常打印作业对应的页间距信息;若介质类型属于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则根据打印页间距修正值与预设介质间距阈值确定打印作业的目标页间距;若介质类型不属于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则将预设介质间距阈值作为目标页间距;在目标打印模式下,调用引擎控制单元,根据目标页间距来执行打印作业。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或图8所示,预设介质间距阈值为作业纸长,预先设置该打印页间距修正值为70mm。本发明实施例中该70mm为经验值,能更好满足不同介质避免卡纸发生概率,极大降低卡纸率,提高打印效率。当介质类型属于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目标页间距为作业纸长+70mm,例如,如图6所示,目标页间距为作业纸长324mm与打印页间距修正值70mm的和值,由于C4信封的实际纸长是354mm,但用户选择的作业纸长是324mm,增加的打印页间距修正值避免了标准尺寸小导致的卡纸异常,使打印能够正常进行,且打印出的图像正常。当介质类型不属于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目标页间距为作业纸长,例如,如图9所示目标页间距为作业纸长324m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105还具体包括:若介质类型属于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则调用引擎控制单元控制以第一打印速度或低于第一速度的第二速度执行打印作业;其中,第一打印速度为正常打印作业预设的打印速度;若介质类型不属于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则调用引擎控制单元控制以第一打印速度执行打印作业。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速度是第一速度的1/2。如图6所示,信封图像形成装置属于厚纸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由于厚纸1、厚纸2、厚纸3、信封与明信片的纸厚度均较大,所以图像形成装置对信封进行半速打印。如图8所示,普通纸属于全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但由于普通纸、再生纸与薄纸的纸厚度均较小,所以图像形成装置对普通纸进行全速打印。如图9所示,普通纸不属于厚纸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图像形成装置对普通纸进行全速打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打印方法还包括:步骤106、图像形成装置检测到当前作业的第一页打印结束时,在图像形成装置显示供用户选择是否基于第一页的打印质量继续执行剩余打印作业的提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根据图像形成装置打印出的第一页查看画像是否理想、纸张是否扭曲皱褶等,以决定是否对剩余的打印作业继续进行打印,从而在打印结果不理想的时候及时停止打印作业,减少了纸张的浪费,提高了打印效率,也减少了卡纸的概率。如图6、图8或图9所示,图像形成装置将连续的5页数据分为2个作业数据,即第一作业数据为第1页数据,第二作业数据为剩余4页数据(1+4页数据),以使图像形成装置在打印完第一页之后,用户能够根据打印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打印剩余的数据。例如,在图9所示的“引擎固件将1页排出后,数据固件提示用户:请确认当前自定义纸张打印效果,如果继续实施打印请按开始键,取消打印请按取消键”之后,由于图像形成装置在对信封进行间隔双面打印时会出现纸张反转不顺畅的情况,导致图像形成装置卡纸或打印出的纸张褶皱,所以用户通常会选择取消键,以不再对剩余的4页数据进行打印,从而减少了纸张的浪费,也减少了用户的损失,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进一步的,当确定用户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不管用户输入的介质类型是否属于该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都将在图像形成装置显示供用户选择是否基于所述第一页的打印质量继续执行剩余打印作业的提示。如当用户选择特殊介质标识信息为[2],但选择的介质是普通纸,不符合该特殊介质标识信息[2]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厚纸1/2/3]等,则仍然在执行作业第1页后会在图像形成装置的面板上显示供用户选择的第一页的打印质量继续执行剩余打印作业的提示。
当然,若确定用户不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则不会在图像形成装置显示供用户选择是否基于所述第一页的打印质量继续执行剩余打印作业的提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方法,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引擎控制单元,图像形成装置获取用户输入的打印作业信息以及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其中,打印作业信息至少包括第一打印模式、介质类型以及介质尺寸,特殊介质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用户是否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根据特殊介质标识信息以及打印作业信息,确定打印作业的目标打印模式;在目标打印模式下,调用引擎控制单元,按照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的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从而能够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减少了纸张的浪费与用户的损失,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打印方法的实施例的各步骤,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打印方法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引擎控制单元和校正传感器,图像形成装置利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和所述校正传感器执行以实现上述打印方法的实施例的各步骤,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打印方法的实施例。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30包括:引擎控制单元31和校正传感器32。引擎控制单元31和校正传感器32连接。图像形成装置30利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31和所述校正传感器32执行以实现上述打印方法的实施例的各步骤,具体描述可参见上述打印方法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打印方法,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引擎控制单元,所述打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打印作业信息以及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打印作业信息至少包括第一打印模式、介质类型以及介质尺寸,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用于指示用户是否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
根据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打印作业信息,确定所述打印作业的目标打印模式;
在所述目标打印模式下,调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按照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的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指示用户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打印作业,则所述根据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打印作业信息,确定所述打印作业的目标打印模式,包括:
当所述介质类型属于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且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是双面打印模式时,根据所述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与预设打印模式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更新为所述介质类型对应的第二打印模式,以作为所述目标打印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打印模式与所述第一打印模式不同;
当所述介质类型不属于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且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是双面打印模式时,根据所述介质尺寸与预设尺寸阈值的比较结果,将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更新为第三打印模式,以作为所述目标打印模式,其中,所述第三打印模式与所述第一打印模式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打印模式包括间隔双面打印模式或交替双面打印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介质尺寸与预设尺寸阈值的比较结果,将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更新为第三打印模式,包括:
当所述介质尺寸大于所述预设尺寸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打印模式是间隔双面打印模式,且将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更新为间隔双面打印模式;
当所述介质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尺寸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三打印模式是交替双面打印模式,且将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更新为交替双面打印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定义打印方案包括全介质自定义打印方案和厚介质类型自定义打印方案,其中,所述厚介质类型自定义打印方案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至少包括三种不同厚度的预设介质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用于表示用户启动所述厚介质类型自定义打印方案时,所述当所述介质类型属于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且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是双面打印模式时,根据所述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与预设打印模式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更新为所述介质类型对应的第二打印模式,包括:
检测到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是双面打印模式,则获取所述厚介质类型自定义打印方案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以及每个预设介质类型对应的预设打印模式,其中,所述预设打印模式至少包括手动双面打印模式、间隔双面打印模式、交替双面打印模式、单面打印模式中任意两种;
根据用户输入的介质类型,从所述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与对应的预设打印模式的映射关系中选择出所述介质类型对应的第二打印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用户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若用户输入的介质类型不属于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则保持所述打印作业对应的第一打印模式,以作为所述目标打印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是除双面打印模式之外的打印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所述打印作业之前,还包括:
在确定用户启动自定义打印方案后,通过所述引擎控制单元控制仅启动纸路中的校正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打印模式下,调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按照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的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包括:
获取所述自定义打印方案预设的打印页间距修正值以及预设介质间距阈值,所述预设介质间距阈值用于表示正常打印作业对应的页间距信息;
若所述介质类型属于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则根据所述打印页间距修正值与所述预设介质间距阈值确定所述打印作业的目标页间距;
若所述介质类型不属于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则将所述预设介质间距阈值作为所述目标页间距;
在所述目标打印模式下,调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目标页间距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打印模式下,调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按照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的自定义打印方案来执行所述打印作业,还包括:
若所述介质类型属于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则调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控制以第一打印速度或低于所述第一速度的第二速度执行所述打印作业;其中,所述第一打印速度为正常打印作业预设的打印速度;
若所述介质类型不属于所述特殊介质标识信息对应的预设介质类型集合范围,则调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控制以第一打印速度执行所述打印作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速度是所述第一速度的1/2。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当前作业的第一页打印结束时,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显示供用户选择是否基于所述第一页的打印质量继续执行剩余打印作业的提示。
13.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打印方法步骤。
1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引擎控制单元和校正传感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利用所述引擎控制单元和所述校正传感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打印方法步骤。
CN202211670820.2A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打印方法、存储介质和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159677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0820.2A CN115967773A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打印方法、存储介质和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0820.2A CN115967773A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打印方法、存储介质和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7773A true CN115967773A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0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0820.2A Pending CN115967773A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打印方法、存储介质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77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89488A (zh) * 2023-09-26 2024-01-12 珠海横琴奔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打印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89488A (zh) * 2023-09-26 2024-01-12 珠海横琴奔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打印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0254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616508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20110242584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967773A (zh) 一种打印方法、存储介质和图像形成装置
US9216874B2 (en)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10536597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JP2018083290A (ja) 印刷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4433133B2 (ja)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動作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JP3533044B2 (ja) 複写システム装置
JP550512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70547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simplex and duplex printing
US11977795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for storing program and executing an identified alternative processing
JP2003266886A (ja) プリンタ
CN110217005B (zh) 印刷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US2021007592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2144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1205857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制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表紙印刷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4448646B2 (ja)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が読出し可能なプログラム
JP3170115B2 (ja) インパクトプリンタ
JP2019005953A (ja) 印刷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383965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51000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2019005952A (ja) 印刷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200521504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5234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