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1708A - 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1708A
CN115961708A CN202111558005.2A CN202111558005A CN115961708A CN 115961708 A CN115961708 A CN 115961708A CN 202111558005 A CN202111558005 A CN 202111558005A CN 115961708 A CN115961708 A CN 115961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iling
elastic
damping
unit
seis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80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根赫
文周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Kyongg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Kyongg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Kyongg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Industry 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Kyonggi 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CN115961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1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连接顶棚平板和与所述顶棚平板间隔开的顶棚结构物,所述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包括:阻尼装置,其固定于所述顶棚平板以吸收振动。阻尼装置包括:外壳,其具有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以及阻尼单元,其具有至少一个弹性阻尼部件,并且配置于上部外壳与下部外壳之间。弹性阻尼部件包括:弹性板,其配置于上部外壳与下部外壳之间;以及多个弹性突起,其从弹性板凸出并弹性地支撑外壳。

Description

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更详细地,涉及一种改善了结构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会在建筑物、工厂等的顶棚上修建电气施工产生的各种布线、通风管道等各种设置物,因而外观上并不美观,从而人们会修建遮挡各种设施物的顶棚镶板。
如此施工于顶棚上的顶棚镶板大部分是通过在固定于顶棚平板的锚固插入部设置支撑杆并将顶棚镶板置于所述支撑杆上来施工的。
然而,在施工于室内顶棚的顶棚镶板时,由于以完全不考虑耐震设计的状态施工,当发生诸如地震或台风的自然灾害而致使所述自然灾害引起的振动或较强的冲击直接被传递至整个建筑物时,随着所述振动或较强的冲击直接作用于所施工的顶棚镶板,固定顶棚镶板的构件从顶棚平板分离,因而存在会导致摧毁顶棚镶板的较大事故的问题。
此外,此类建筑物的顶棚的脱落成为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害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脱落的损害,现有技术均是在单纯地固定构成顶棚的配件的层面上构思的。这些技术的问题在于,没有对所引入的地震的吸收能量的能力,尤其,对于横向上的移动,没有主要配件的实质性的抗震效果。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改善了结构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吸收外力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吸收对横向和纵向的外力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吸收从地震载荷引入的能量并提高配件的结合力以防止顶棚系统脱落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提供一种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连接顶棚平板和与所述顶棚平板间隔开的顶棚结构物,所述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包括:阻尼装置,其固定于所述顶棚平板以吸收振动,所述阻尼装置包括:外壳,其具有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以及阻尼单元,其具有至少一个弹性阻尼部件,并且配置于所述上部外壳与所述下部外壳之间,所述弹性阻尼部件包括:弹性板,其配置于所述上部外壳与所述下部外壳之间;以及多个弹性突起,其从所述弹性板凸出并弹性地支撑所述外壳。
所述弹性板可以以形成隔开空间的方式与所述外壳间隔开规定间距,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可以以相对于所述弹性板弹性地支撑所述外壳的方式配置于所述隔开空间。
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可以形成为以使所述弹性板和所述外壳间隔开所述规定间距的方式从所述弹性板以相同的高度凸出。
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可以在所述弹性板上以彼此间隔开的方式排列。
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可以在所述弹性板上形成同心圆而排列为多个列。
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可以包括第一弹性突起及第二弹性突起,该第一弹性突起及第二弹性突起可以分别构成于所述弹性板的一侧面和另一侧面。
所述阻尼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加压调节单元,该加压调节单元以使所述阻尼单元维持比初始状态压缩的压缩状态的方式调节所述上部外壳与所述下部外壳之间的间距。
所述加压调节单元可以包括:结合轴,其一侧固定地配置于所述上部外壳和所述下部外壳中的某一个外壳;以及加压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结合轴的另一侧,且朝向所述某一个外壳对另一个外壳加压。
所述加压部件可以被构成为能够沿所述结合轴移动。
可以在所述阻尼单元中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形成的中空部,所述阻尼单元还包括弹性单元,该弹性单元配置于所述中空部并利用两端弹性地支撑所述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
所述弹性单元可以沿所述阻尼单元的第一轴向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加压调节单元可以包括沿与所述第一轴向平行地间隔开的多个第二轴向分别配置的多个加压调节单元。
所述多个加压调节单元可以以所述第一轴为中心彼此间隔开地排列。
所述阻尼装置可以包括锚固插入部,该锚固插入部以固定于所述顶棚平板的方式设于所述上部外壳,所述弹性单元与所述锚固插入部配置于同一线上。
可以设有多个所述弹性阻尼部件,所述阻尼单元可以包括支撑阻尼部件,该支撑阻尼部件介于所述多个弹性阻尼部件之间。
所述多个弹性阻尼部件的所述弹性突起可以分别弹性地支撑所述外壳和所述支撑阻尼部件。
所述弹性阻尼部件可以包括橡胶,所述支撑阻尼部件包括钢板。
所述阻尼装置可以包括接触部件,该接触部件介于所述顶棚平板与所述上部外壳之间,所述接触部件的上面和下面可以被构成为分别与所述顶棚平板和所述上部外壳弹性地接触。
所述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还可以包括:支撑装置,其连接所述阻尼装置和所述顶棚结构物。
所述支撑装置可以包括:支撑轴,其固定地结合于所述阻尼装置;以及支撑单元,其连接于所述支撑轴并支撑所述顶棚结构物。
所述支撑轴可以沿经过所述阻尼单元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轴向配置。
所述下部外壳可以包括形成于其下面的结合部,所述支撑装置中可以通过所述支撑轴结合于所述结合部来固定于所述阻尼装置。
所述支撑单元可以包括:保持器,其能够分离地结合于形成在所述顶棚结构物的卡止部;以及结合凸台,其构成为使所述保持器弹性地支撑于所述支撑轴。
所述支撑单元还可以包括固定螺母,该固定螺母对所述保持器和所述结合凸台加压为以比初始状态压缩的压缩状态。
所述支撑单元还可以包括侧部弹性单元,该侧部弹性单元构成于所述保持器的两端部,并相对于壁体弹性地支撑所述保持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能够利用钢板、防振橡胶板和弹簧来使地震能量吸收能力最大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通过橡胶的弹力提高每个单元的结合力,从而可以对振动和横向变形具有有效的抵抗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通过使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模块化,能够通过现场设置的最小化和简单的连接细节来提高施工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利用由橡胶、钢板和弹簧构成的吸收能量的阻尼装置和用于连接顶棚材料的支撑装置来吸收从地震载荷引入的能量并提高配件的结合力,以防止顶棚系统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设置于顶棚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放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的阻尼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从上部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的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的阻尼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的阻尼装置的图。
图7至10是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的支撑装置的结合的图。
图11至15是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的施工方法的图。
附图标记
S:顶棚平板,P:顶棚镶板,1: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0:阻尼装置,30:阻尼单元,22:上部外壳,24:下部外壳,30:阻尼单元,31:弹性阻尼部件,32:支撑阻尼部件,40:加压调节单元,50:弹性单元,60:支撑装置,62:支撑轴,70:支撑单元,72:保持器,80:结合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图中所示的构件仅仅是所公开的发明的优选示例,在本申请的申请时间点上,可能会存在可代替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和附图的多样的变形例。
此外,在本说明书的每幅图中所示出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表示执行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或构成要素。
此外,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用于描述实施例,无意限制和/或限定所公开的发明。除非上下文中另有明确的定义,单数的表达包括复数的表达。在本说明书中,“包括”或“具有”等术语旨在指定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其组合的存在,并不预先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或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可附加性。
此外,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如“第一”、“第二”等包括序数的术语可以用来描述多样的构成要素,但这些构成要素并不为这些术语所限定,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与另一个构成要素区分开的目的。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构成要素可以被命名为第二构成要素,类似地,第二构成要素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一构成要素。术语“和/或”包括多个相关的所记载的项的组合或多个相关的所记载的项中的任一项。
此外,“~部”、“~器”、“~块”、“~部件”、“~模块”等术语可以意指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动作的单位。例如,这些术语可以意指由存储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至少一个硬件、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软件或处理器处理的至少一个过程。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的以下附图例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且与前述的发明内容一起起到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作用,因而本发明不用应被仅限于那样的附图中记载的事项来解释。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设置于顶棚的图。
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可以构成为连接顶棚平板S和顶棚镶板P。虽然本实施例中以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固定于顶棚平板S以支撑顶棚镶板P为例,但不限于此。例如,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可以设置于建筑物的平板或梁上,并且构成为支撑顶棚镶板、顶棚式空调、管等与平板或梁相邻地配置的顶棚结构物。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描述的方便起见,描述为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设置于顶棚平板S,并且被顶棚耐振装置1支撑的顶棚结构物为顶棚镶板P。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可以配置于顶棚平板S与顶棚镶板P之间,并吸收振动或外力,或者支撑该两个构件。可以设有多个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这些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可以彼此间隔开地排列在顶棚平板S与顶棚镶板P之间。多个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可以以彼此具有600~900mm的间距的方式排列在顶棚平板S与顶棚镶板P之间。但是,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的排列间距及排列方法不受限制,可以考虑设置环境或顶棚镶板P的重量等进行适当的变形。
在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的设置中,后面描述的阻尼装置10和支撑装置60可以预制而进行组装。即,阻尼装置10可以通过使外壳22、24、阻尼单元30、加压调节单元40、弹性单元50结合而被制造为一个模块。此外,支撑装置60可以通过使支撑轴62和支撑单元70结合而被制造为一个模块。如此,通过对阻尼装置10和支撑装置60进行模块化,在设置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时,可以组装或结合预制的阻尼装置10和支撑装置60来提高施工的便利性。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放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的阻尼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从上部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的图,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的阻尼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可以包括阻尼装置10。
阻尼装置10可以弹性地构成,以有效地吸收振动或外力。阻尼装置10可以吸收横向上的振动或外力、以及纵向上的振动或外力。
阻尼装置10可以固定地形成于顶棚平板S,后面描述的支撑装置60可以构成为与阻尼装置10连接,以支撑诸如顶棚镶板P的顶棚结构物。但是,不限于此,阻尼装置10也可以构成为使诸如顶棚镶板P的顶棚结构物被直接支撑。即,阻尼装置10也可以构成为使两端分别支撑或固定于顶棚平板S和顶棚镶板P。
阻尼装置10可以包括外壳22、24、以及阻尼单元30。
外壳22、24可以包括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可以形成为板的形状。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可以由钢板形成。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可以被加压调节单元40间隔开规定间距地形成,并且可以在被间隔开的空间内配置阻尼单元30。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可以形成为大致圆形的板形状。但是,外壳的形状不受限制。
阻尼装置10可以包括锚固插入部23。锚固插入部23可以连接于上部外壳22,并插入和固定于顶棚平板S。锚固插入部23可以形成为在外表面形成有螺纹的螺栓形状,以便能够设置于设于顶棚孔Sa(参考图11、12)的套筒Sb(参考图3、11、12)。锚固插入部23可以是上部外壳22的一构件。上部外壳22可以包括用于锚固插入部23的贯通的结合孔22c。锚固插入部23可以被构成为经过阻尼装置10的中心线C。即,锚固插入部23可以配置于阻尼装置10的中心线C上,以防止侧向上的偏心作用于阻尼装置10。可以构成有至少一个锚固插入部23,当构成有多个锚固插入部23时,可以构成为使多个锚固插入部23的中心配置于所述中心线C上。锚固插入部23的直径可以是8~15mm,上部外壳22可以形成为5~20mm的厚度。但是,其尺寸不受限制。
下部外壳24可以包括插入孔24c,以便能够为了相对于顶棚平板S的阻尼装置10的结合而向锚固插入部23插入工具。如图12所示,插入孔24c可以形成于下部外壳24的中央,以使改锥插入并与锚固插入部23的改锥槽23a(参考图12)接触。插入孔24c也可以形成于下部外壳24的主体,如后面所描述,也可以形成于下部外壳24的结合部25。
阻尼单元30可以配置于上部外壳22与下部外壳24之间。阻尼单元30可以形成中空部34。阻尼单元30可以以吸收外力的方式由具有弹性的材质构成。
阻尼单元3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阻尼部件31、32。当设有多个阻尼部件31、32时,可以构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层叠。阻尼部件31、32可以构成为对应于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的面积。即,可以构成为使阻尼部件31、32的上面与上部外壳22的下面22b对应,并使阻尼部件31、32的下面与下部外壳24的上面24b对应。即,阻尼单元30可以形成为与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的形状及面积对应。但是,阻尼部件31、32的面积及形状不受限制。
阻尼部件31、32可以构成为形成有轴孔36a、36b,供连接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的加压调节单元40的结合轴41贯通。由此,结合轴41可以构成为经过轴孔36a、36b而分别支撑于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多个阻尼部件31、32可以在中央分别形成有孔,以形成阻尼单元30的中空部34。当构成有多个结合轴41时,可以与之对应地形成多个轴孔36a、36b。
阻尼部件可以包括弹性阻尼部件31。此外,阻尼部件还可以包括支撑阻尼部件32。弹性阻尼部件31和支撑阻尼部件32可以分别被命名为第一阻尼部件和第二阻尼部件。阻尼部件既可以仅包括弹性阻尼部件31,也可以同时包括弹性阻尼部件31和支撑阻尼部件32。在本实施例中,以配置有一对弹性阻尼部件31以及配置于一对弹性阻尼部件31之间的支撑阻尼部件32为例进行图示和描述。但是,阻尼部件也可以仅包括一个弹性阻尼部件31而不含有支撑阻尼部件32,并且每个构件的数量不受限制。
弹性阻尼部件31和支撑阻尼部件32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弹性系数,并且可以彼此交替地层叠。即,至少一个弹性阻尼部件31和至少一个支撑阻尼部件32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层叠。弹性阻尼部件31和支撑阻尼部件32可以具有不同的材质,并且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厚度。
弹性阻尼部件31可以包括大致板形状的橡胶材质。由于弹性阻尼部件31由弹性材质构成,如后面描述,可以相对于外壳22、24或支撑阻尼部件32稳定地贴紧,并且可以具有对振动的稳定的抵抗效果。弹性阻尼部件31可以包括弹性板31a和至少一个弹性突起31b。
弹性板31a可以构成为对应于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弹性板31a可以配置于上部外壳22的下面22b与下部外壳24的上面24b之间,且被构成为与这些构件间隔开规定间距。弹性板31a可以构成为其形状和面积与上部外壳22的下面22b或下部外壳24的上面24b对应。弹性板31a可以被构成为规定厚度的板形状。弹性板31a的厚度不受限制,例如可以是5~10mm。
至少一个弹性突起31b可以构成为从弹性板31a凸出而形成,以弹性地支撑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中的至少某一个外壳。此外,弹性突起31b也可以构成为弹性地支撑支撑阻尼部件32的一侧面。弹性突起31b可以以使弹性板31a与外壳或弹性板31a与支撑阻尼部件32维持彼此间隔开的状态的方式构成于弹性板31a。即,可以被构成为弹性板31a与外壳或弹性板31a与支撑阻尼部件32在其之间形成隔开空间,并且弹性突起31b配置于所述隔开空间。
弹性突起31b可以包括从弹性板31a的一侧面凸出的第一弹性突起31ba和从弹性板31a的另一侧面凸出的第二弹性突起31bb。
可以构成有多个弹性突起31b,这些弹性突起31b可以如图5所示地在弹性板31a配置为彼此间隔开规定间距。即,可以分别构成有多个第一弹性突起31ba和第二弹性突起31bb。多个弹性突起31b和弹性板31a可以减少从耐震装置1的外部传递至下部外壳24和顶棚镶板等结构物的振动。多个弹性突起31b可以在弹性板31a以中心线为中心排列成大致圆形。多个弹性突起31b既可以构成为一列的排列,也可以如图5所示地构成为多个列。多个列可以包括在弹性板31a沿形成中空部的内面的周围形成的第一咧A1和在其外侧形成的第二列A2。多个弹性突起31b以中心线为中心排列成圆形,从而也可以稳定地减少与中心线间隔开的偏转的振动,并且可以稳定地支撑诸如顶棚镶板P的结构物。
支撑阻尼部件32可以包括板形状的钢板材质。但是,第一、第二阻尼部件的厚度及材质不受限制。例如,第一、第二阻尼部件也可以以相同的厚度形成。多个阻尼部件层叠地构成,从而可以提彼此间的水平方向的摩擦力,并且可以赋予对应于振动或地震力的复合弹性力。此外,通过多个阻尼部件的层叠结构赋予摩擦力,由此可以对阻尼单元30的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上的外力提高耐久性,并有效地吸收外力。
弹性阻尼部件31的弹性板31a的直径可以是25~50mm,厚度可以是5~10mm。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也可以以与弹性阻尼部件31的直径对应的方式具有25~50mm的直径。此外,弹性突起31b的高度例如可以形成5~10mm的高度。支撑阻尼部件32的厚度可以是2~5mm,直径可以与弹性板31a相同地适用。中空部34的直径可以形成为10~30mm。但是,弹性阻尼部件31和支撑阻尼部件32的大小和直径等不受限制,可以根据要求的环境来适当地变形。
阻尼装置10可以包括弹性单元50。弹性单元50可以配置于形成在阻尼单元30的中空部34。弹性单元50可以构成为配置于中空部34,并且支撑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弹性单元50的两端可以分别支撑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即,弹性单元50的一端可以支撑上部外壳22的内面22b,而另一端可以支撑下部外壳24的内面24b。弹性单元50可以构成为使其两端分别固定于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弹性单元50可以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弹性力的弹簧。弹簧的外径可以是8~25mm。
弹性单元50可以配置于阻尼装置10的中心线C上。即,弹性单元50可以被配置为如同锚固插入部23使其中心经过阻尼装置10的中心线C。即,弹性单元50可以与锚固插入部23配置于同一线上。弹性单元50可以配置于阻尼装置10的中心线C上,以防止侧向上的偏心作用于阻尼装置10。
当设中心线C为第一轴X1方向时,弹性单元50被构成为沿第一轴X1方向具有弹性力,并且至少一个加压调节单元40可以与第一轴X1方向间隔开且沿与第一轴X1方向平行的第二轴X2方向排列。当设有多个加压调节单元40时,多个加压调节单元40可以分别沿第二轴X2方向排列,且以第一轴X1为中心彼此间隔开地排列。多个加压调节单元40的多个第二轴X2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与第一轴X1相同的间距。
通过这样的结构,当相同方向的外力施加作用在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的第一轴X1和多个第二轴X2方向上时,弹性单元50和阻尼单元30可以在相同的方向上压缩或拉伸以吸收外力。此外,当偏向第一轴X1和多个第二轴X2中的部分轴向的外力作用于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时,弹性单元50和阻尼单元30中的一部分被压缩,而其余部分被拉伸,从而可以有效地吸收外力。
阻尼装置10可以包括接触部件21。接触部件21可以由具有弹性的材质形成,并且可以形成为板形状。
接触部件21可以配置于上部外壳22的上面。接触部件21可以构成为覆盖上部外壳22的上面的整面。当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设置于顶棚平板S和顶棚镶板P时,接触部件21可以被构成为介于上部外壳22的上面与顶棚平板S的下面之间。接触部件21可以贴紧于上部外壳22与顶棚平板S之间地配置。由此,接触部件21还可以防止由于表面不平整而在特定部分产生集中载荷,并且可以有效地将通过顶棚平板S传递的外力传递至阻尼单元30。此外,由于接触部件21由弹性材质构成,因而可以相对于上部外壳22和顶棚平板S稳定地贴紧,并且可以具有对振动的稳定的抵抗效果。
图6是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的阻尼装置的图。将参考前述附图一并进行描述。
阻尼装置10可以包括加压调节单元40。加压调节单元40可以配置于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并且构成为向上部外壳22与下部外壳24之间的阻尼单元30赋予加压力。加压调节单元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结合轴41。
至少一个结合轴41可以构成为设置在介有阻尼单元30的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结合轴41可以构成为横跨上部外壳22、阻尼单元30、下部外壳24,并且分别支撑或固定于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为了结合轴41的贯通,阻尼单元30可以包括轴孔36,并且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可以包括外壳孔22a、24a。结合轴41可以包括螺栓形状的钢棒。
结合轴41可以包括加压部件42。结合轴41可以通过加压部件42施加上部外壳22与下部外壳24之间的压缩力。结合轴41的一侧可以固定于上部外壳22和下部外壳24中的某一个外壳地配置,另一侧可以通过加压部件42固定于另一个外壳地配置。在结合轴41的一侧设有轴头,从而可以配置为卡止于所述某一个外壳。在本实施例中,结合轴41的轴头可以配置为卡止于上部外壳22。加压部件42可以构成为螺母形状,并且可以利用钳子等工具通过旋转沿形成为螺栓形状的结合轴41的轴向移动。但是,加压部件42的形状不受限制,只要是可以对阻尼单元30加压的构件便足以。加压部件42也可以是结合轴41的一构件,并且结合轴41和加压部件42也可以是加压调节单元40的一构件。
加压部件42可以位于结合轴41的另一侧,维持对另一个外壳朝向某一个外壳加压的状态,可以使阻尼单元30配置为比初始状态压缩的压缩状态。即,加压部件42通过相对于结合轴41的移动将阻尼单元30压缩为压缩状态,且可以维持压缩状态。详细地,加压部件42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所述第一位置是阻尼单元30未被压缩的初始状态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相较于第一位置朝向结合轴41的一侧移动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是将阻尼单元30压缩为压缩状态的位置。加压部件42通过维持第二位置,可以维持阻尼单元30的压缩状态。
更详细地,当加压部件42沿结合轴41移动并如绘制于图6的结合轴41中的箭头所示赋予结合轴41的屈服强度的5~40%的张力时,该张力通过结合轴41的弹性如绘制于图6的阻尼单元30和弹性单元50的箭头所示地作为压缩力引入阻尼单元30和弹性单元50。如此施加于阻尼单元30和弹性单元50的压缩力可以提高阻尼装置10的横向阻力和能量耗散能力以有效地抵抗地震载荷。
此外,通过这样的结构,阻尼装置10的多个阻尼部件31、32可以提高彼此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可以提高阻尼装置10的剪切弹性。进而,随着阻尼单元30维持压缩状态,可以提高阻尼装置10的耐震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加压部件42可以配置于下部外壳24的下部,并以对下部外壳24朝向上部外壳22加压而使得阻尼单元30成为被压缩的状态的方式对下部外壳24加压。但是,与之相反地,加压部件42也可以配置于上部外壳22的上部,并以对上部外壳22朝向下部外壳24加压而使得阻尼单元30成为被压缩的状态的方式对上部外壳22加压。
结合轴41的直径可以是4~8mm,加压部件42的内径可以构成为与结合轴41的直径对应。但是,结合轴41和加压部件42的大小及直径不受限制。
图7至10是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的支撑装置的结合的图。将参考图2一并进行描述。
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可以包括支撑装置60。
支撑装置60可以构成为与阻尼装置10连接,且支撑顶棚镶板P。
支撑装置60可以包括固定地结合于阻尼装置10的支撑轴62、以及连接于支撑轴62并支撑顶棚镶板P的支撑单元70。
支撑轴62可以能够分离地结合于下部外壳24。下部外壳24可以包括螺母形状的结合部25,支撑轴62可以构成为使一端插入和固定于结合部25。结合部25可以构成为具有8~15mm的直径,下部外壳24可以构成为具有5~20mm的厚度。支撑轴62可以以8~15mm的直径形成。结合部25可以如图2、3、6所示地与下部外壳24一体地形成,也可以能够分离地结合。
支撑轴62可以配置为与弹性单元50具有相同的中心线C。即,支撑轴62可以与阻尼装置10的中心线C配置于同一线上。
支撑轴62可以包括形成在两端的一对螺纹部63、以及形成在一对螺纹部63之间的角部64。一对螺纹部63中的一侧可以结合于下部外壳24的结合部25,而另一侧可以结合于后面描述的结合凸台80和保持器72。
角部64可以配置于一对螺纹部63之间,并且构成为如在图15中后述在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的设置过程中能够通过诸如扳手的工具把持。
支撑单元70可以被构成为结合于支撑轴62,并支撑顶棚镶板P。支撑单元70可以能够分离地结合于支撑轴62。
支撑单元70可以包括保持器72和结合凸台80。
保持器72可以与形成在顶棚镶板P的框架Pa(参考图2)能够分离地结合。框架Pa可以形成于顶棚镶板P的上面,并且可以在一个方向上较长地形成。框架Pa是顶棚镶板P的一构件,既可以与顶棚镶板P一体地形成,也可以能够分离地结合。保持器72可以在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较长地形成,并且可以滑动结合或插入结合于框架Pa,从而能够分离地结合。
保持器72可以形成为大致
Figure BDA0003416259850000131
字形的截面。保持器72可以包括形成有支撑轴62所贯通的贯通孔74b的保持器主体74、以及从保持器主体74的两侧延伸且以卡止于框架Pa的框架插入部Pb的方式形成有侧突起76a的保持器侧部76。保持器主体74可以以与框架Pa形成插入空间的方式与侧突起76a间隔开规定间距地配置。在一对保持器侧部76中,侧突起76a分别卡止于形成在框架Pa的两侧的框架插入部Pb(参考图2、11、12),使得保持器72可以约束框架Pa并支撑顶棚镶板P。分别形成在一对保持器侧部76的侧突起76a是向作为插入空间的内侧凸出的构件,其形状不受限制,只要是可以通过卡止于诸如顶棚镶板P的结构物的框架Pa来支撑结构物的构件便足以。侧突起76a也可以如图2所示形成为钩状,也可以呈以突起形状从侧突起76a弯曲的形状。侧突起76a的形状不受限制。此外,保持器主体74的宽度可以是25~50mm,保持器侧部76的高度可以是19~25mm。此外,框架Pa的截面的宽度可以是25~50mm,高度可以是19~25mm。但是,保持器72和框架Pa的大小及形状不受限制,可以根据所连接的顶棚镶板P的重量、形状、大小和应用环境而不同地采用形状和大小。
支撑单元70可以包括能够沿支撑轴62移动地设置的固定螺母66a、66b。固定螺母66a、66b可构成为约束保持器72和结合凸台80。可以在一对固定螺母66a、66b之间配置保持器72的保持器主体74和结合凸台80。保持器72可以通过由固定螺母66a、66b和结合凸台80约束相对于支撑轴62的移动而固定地配置于支撑轴62上。
支撑单元70可以在保持器72与位于保持器72的上部的固定螺母66a之间包括辅助板66c。辅助板66c可以构成为在上部的固定螺母66a与保持器72之间贴紧。辅助板66c可以介于固定螺母66a与保持器72之间,以防止固定螺母66a与保持器72之间的损伤。辅助板66c可以由钢板构成。辅助板66c可以具有19~50mm的横竖宽度,并且可以具有5~20mm的厚度。辅助板66c的大小和厚度不受限制,可以根据保持器72的大小而适当地变形。辅助板66c也可以由弹性材质构成以提高贴紧力。当辅助板66c由弹性材质构成时,可以构成为类似于后面描述的结合凸台80地弹性地支撑保持器72。
结合凸台80可以构成为使保持器72弹性地支撑于支撑轴62。结合凸台80可以包括支撑轴62所贯通的贯通部84(参考图2、10、12)。支撑轴62可以通过贯通部84贯通结合凸台80,并且可以在其下部配置固定螺母66b以支撑结合凸台80。通过这样的结构,结合凸台80可以构成为贴紧于保持器72的保持器主体74的下面74a。结合凸台80可以构成为相对于支撑轴62弹性地支撑保持器72。
结合凸台80可以包括弹性材质。结合凸台80可以由弹性材质构成,使得保持器72的保持器主体74可以相对于支撑轴62被弹性地支撑。此外,由于结合凸台80的凸台上面82a与保持器主体74的内面74a面接触,除了在支撑轴62的轴向上传递的外力外,还可以弹性地支撑相对于所述轴向的偏心方向的外力。此外,由于结合凸台80由弹性材质构成,因而可以相对于保持器72稳定地贴紧,并且可以具有对振动的稳定的抵抗效果。
结合凸台80可以配置为使凸台上面82a和凸台下面82b可分别通过保持器主体74的内面74a和固定螺母66b被加压而成为比初始状态压缩的压缩状态。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提高相对于保持器主体74的结合凸台80的贴紧力和摩擦力,并且可以提高相对于保持器主体74的弹性力。结合凸台80可以具有10~40mm的直径,并且可以以5~10mm的厚度形成。但是,结合凸台80的大小和形状不受限制。
固定螺母66a、66b可以以使结合凸台80成为比初始状态压缩的压缩状态的方式对结合凸台80加压。固定螺母66a、66b也可以被定义为凸台加压部。即,可以以维持结合凸台80的压缩状态的方式由固定螺母66a、66b沿支撑轴62移动以对结合于撑轴62的端部的结合凸台80加压。
由此,结合凸台80可以提高保持器72和支撑轴62的贴紧力,并且可以有效地抵抗由地震载荷引入的振动和横向变形。
支撑装置60可以包括侧部弹性单元90。将参考图8至图10进行描述。
侧部弹性单元90可以构成为在诸如顶棚镶板P的顶棚结构物与壁体W(参考图10)之间弹性地支撑。侧部弹性单元90可以包括第一侧部单元92和第二侧部单元94。
第一侧部单元92可以构成为弹性地支撑保持器72与壁体W之间。保持器72可以包括保持器主体74和形成于保持器侧部76的端部的保持器饰面部件78,并且第一侧部单元92的一侧可以连接于保持器部件78。
第一侧部单元92可以连接于保持器72,并且构成为相对于壁体W弹性地支撑顶棚结构物。为此,第一侧部单元92可以沿与保持器72的长度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形成,以使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其弹性力。第一侧部单元92可以包括为了减少对壁体W的损伤而与壁体W接触的头部92a、以及与头部92a连接的弹性部件92b。头部92a可以由弹性材质形成,并且弹性部件92b可以由弹簧形成。
第二侧部单元94可以构成为弹性地支撑壁体W和顶棚结构物。壁体W中可以包括容纳第二侧部单元94的容纳框架Wa。容纳框架Wa可以构成为
Figure BDA0003416259850000151
字形状并容纳第二侧部单元94。第二侧部单元94的一端可以固定于容纳框架Wa或壁体W,而另一端可以被构成为弹性地支撑顶棚结构物的侧部。
第一侧部单元92的弹性部件92b和第二侧部单元94可以以8~25mm的直径形成,第一侧部单元92的头部92a的截面可以具有10~50mm的横竖宽度,其厚度可以是10~20mm。此外,支撑第一侧部单元92的保持器饰面部件78可以被构成为对应于保持器主体74和保持器侧部76的大小。
如此,由于侧部弹性单元90在诸如顶棚镶板P的顶棚结构物与壁体W之间弹性地支撑,即使在顶棚结构物和壁体W中产生横向传递的振动或外力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这些振动或外力,并且可以防止彼此间的破损。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示例描述了侧部弹性单元90分离为第一侧部单元92和第二侧部单元94,但也可以仅采用某一个侧部单元,并且也可以结合而一并采用。此外,虽然以第一侧部单元92配置于保持器72并弹性地支撑壁体W为例进行了描述,但第一侧部单元92也可以设置于顶棚结构物并弹性地支撑壁体W。此外,虽然以第二侧部单元94设置于壁体W或容纳框架Wa并弹性地支撑顶棚结构物为例进行了描述,但第二侧部单元94也可以设置于壁体W或容纳框架Wa并弹性地支撑保持器72。
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使地震能量吸收能力最大化,并且可以通过阻尼单元30和结合凸台80等提高各构件的结合力,从而对振动和横向变形具有有效的抵抗效果。此外,通过预制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在现场只要求进行设置,因而可以具有使施工性最大化的效果。
下面对上述结构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的施工方法进行描述。
图11至15是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的施工方法的图。
在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的设置中,首先可以制造阻尼装置10和支撑装置60。
阻尼装置10可以通过利用加压调节单元40结合上部外壳22、下部外壳24以及配置于上部外壳22与下部外壳24之间的阻尼单元30来制造。可以在阻尼装置10的上部外壳22形成锚固插入部23。
支撑装置60可以制造为使支撑轴62和支撑单元70结合。详细地,可以以通过结合凸台80和固定螺母66a、66b在支撑轴62的一端安放和支撑保持器72的方式构成支撑装置60。侧部弹性单元90也可以以设置于支撑装置60的保持器72的状态配置,也可以在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的施工过程中在保持器72结合于顶棚结构物后进行设置。
如此,阻尼装置10和支撑装置60可以分别被预制为一个模块。
如图11所示,可以形成锚孔Sa,以使锚固插入部23能够插入于顶棚平板S。可以插入形成有用于提高锚孔Sa与锚固插入部23之间的摩擦力的螺纹的套筒Sb。
如图12所示,可以通过将预制的阻尼装置10的锚固插入部23插入于形成在顶棚平板S的套筒Sb或锚孔Sa来将阻尼装置10固定于顶棚平板S。详细地,以使锚固插入部23的一端插入于锚孔Sa的方式进行定位,并利用诸如电动改锥的工具通过形成在另一端的改锥槽23a旋转以将锚固插入部23插入和固定于锚孔Sa。但是,锚固插入部23插入于锚孔Sa的方法不受限制,只要是锚固插入部23插入和固定于锚孔Sa以使阻尼装置10固定于顶棚平板S的方法便足以。
可以将预制的支撑装置60的支撑轴62固定于阻尼装置10的结合部25。详细地,如图13的(a)所示,可以以使支撑轴62的一端插入于结合部25的方式进行定位。如图13的(b)所示,可以利用诸如电动改锥的工具通过形成在另一端的改锥槽62a旋转以将支撑轴62插入和固定于结合部25。但是,支撑轴62插入于结合部25的方法不受限制,只要是支撑装置60固定于阻尼装置10的方法便足以。
此外,如图13的(c)所示,可以使保持器72和结合凸台80贴紧。详细地,可以通过移动固定螺母66a、66b来使保持器72和结合凸台80贴紧。此外,可以以在结合凸台80中产生规定大小的压缩力的方式使固定螺母66a、66b向对保持器72和结合凸台80加压的方向移动。
如图14所示,可以将顶棚镶板P的框架Pa结合于支撑装置60的支撑单元70。详细地,可以以使顶棚镶板P的框架Pa滑动结合或插入结合于支撑单元70的保持器72的方式移动顶棚镶板P。
如图15所示,通过诸如扳手的工具旋转支撑轴62的角部64,由此可以调节诸如支撑单元70或结合于支撑单元70的顶棚镶板的顶棚结构物的高度。
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设置连接顶棚平板S和顶棚镶板P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1可以在预制阻尼装置10和支撑装置60的状态下进行施工,因而在施工现场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设置。
上文中对特定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的思想的主旨的情况下任意多样地实施变更。

Claims (24)

1.一种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连接顶棚平板和与所述顶棚平板间隔开的顶棚结构物,所述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阻尼装置,其固定于所述顶棚平板以吸收振动,
所述阻尼装置包括:
外壳,其具有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以及
阻尼单元,其具有至少一个弹性阻尼部件,并且配置于所述上部外壳与所述下部外壳之间,
所述弹性阻尼部件包括:
弹性板,其配置于所述上部外壳与所述下部外壳之间;以及
多个弹性突起,其从所述弹性板凸出并弹性地支撑所述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板以形成隔开空间的方式与所述外壳间隔开规定间距,
所述多个弹性突起以相对于所述弹性板弹性地支撑所述外壳的方式配置于所述隔开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形成为以使所述弹性板和所述外壳间隔开所述规定间距的方式从所述弹性板以相同的高度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在所述弹性板上以彼此间隔开的方式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在所述弹性板上形成同心圆而排列为多个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弹性突起包括第一弹性突起及第二弹性突起,该第一弹性突起及第二弹性突起分别构成于所述弹性板的一侧面和另一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加压调节单元,该加压调节单元以使所述阻尼单元维持比初始状态压缩的压缩状态的方式调节所述上部外壳与所述下部外壳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调节单元包括:
结合轴,其一侧固定地配置于所述上部外壳和所述下部外壳中的某一个外壳;以及
加压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结合轴的另一侧,且朝向所述某一个外壳对另一个外壳加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部件被构成为能够沿所述结合轴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阻尼单元中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形成的中空部,
所述阻尼单元还包括弹性单元,该弹性单元配置于所述中空部并利用两端弹性地支撑所述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单元沿所述阻尼单元的第一轴向配置,
所述至少一个加压调节单元包括沿与所述第一轴向平行地间隔开的多个第二轴向分别配置的多个加压调节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加压调节单元以所述第一轴为中心彼此间隔开地排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装置包括锚固插入部,该锚固插入部以固定于所述顶棚平板的方式设于所述上部外壳,
所述弹性单元与所述锚固插入部配置于同一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多个所述弹性阻尼部件,
所述阻尼单元包括支撑阻尼部件,该支撑阻尼部件介于所述多个弹性阻尼部件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弹性阻尼部件的所述弹性突起分别弹性地支撑所述外壳和所述支撑阻尼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阻尼部件包括橡胶,
所述支撑阻尼部件包括钢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装置包括接触部件,该接触部件介于所述顶棚平板与所述上部外壳之间,所述接触部件的上面和下面分别与所述顶棚平板和所述上部外壳弹性地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装置,其连接所述阻尼装置和所述顶棚结构物。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支撑轴,其固定地结合于所述阻尼装置;以及
支撑单元,其连接于所述支撑轴并支撑所述顶棚结构物。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轴沿经过所述阻尼单元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轴向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外壳包括形成于其下面的结合部,
所述支撑装置通过所述支撑轴结合于所述结合部来固定于所述阻尼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
保持器,其能够分离地结合于形成在所述顶棚结构物的卡止部;以及
结合凸台,其构成为使所述保持器弹性地支撑于所述支撑轴。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固定螺母,该固定螺母对所述保持器和所述结合凸台加压为比初始状态压缩的压缩状态。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侧部弹性单元,该侧部弹性单元构成于所述保持器的两端部,并相对于壁体弹性地支撑所述保持器。
CN202111558005.2A 2021-10-08 2021-12-16 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 Pending CN1159617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134416 2021-10-08
KR20210134416 2021-10-08
KR1020210151413A KR102450472B1 (ko) 2021-10-08 2021-11-05 천장 내진 및 제진장치
KR10-2021-0151413 2021-11-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1708A true CN115961708A (zh) 2023-04-14

Family

ID=83597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8005.2A Pending CN115961708A (zh) 2021-10-08 2021-12-16 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450472B1 (zh)
CN (1) CN11596170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4602B2 (ja) * 1996-01-19 2000-12-04 株式会社大林組 免震装置
JP6013766B2 (ja) * 2012-04-23 2016-10-25 株式会社創和設計 防振装置
JP6216552B2 (ja) * 2013-06-25 2017-10-18 株式会社Nttファシリティーズ 振動抑制吊構造
KR102116398B1 (ko) * 2018-01-25 2020-05-28 심재옥 경량철골틀의 내진장치
CN211973916U (zh) * 2020-03-04 2020-11-20 泉州市华颂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卡扣式声学减震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50472B1 (ko)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58964B1 (ko) 내진장치가 구비된 수배전반
KR101963022B1 (ko) 와이어로프형 완충기를 이용한 소화수조 내진장치
KR101415876B1 (ko) 변전설비용 내진 방진구
KR101372087B1 (ko) 단위 모듈러 지진하중 흡수장치를 이용한 철골구조물 보강방법
KR101774433B1 (ko) 태양광발전장치와 에너지저장장치의 내진구조
JP5319902B2 (ja) 建物の制振構造
KR102640516B1 (ko) 천장 내진장치
CN115961708A (zh) 顶棚耐震及制震装置
KR101749589B1 (ko) 내진장치가 구비된 수배전반
KR101785946B1 (ko) 내진용 수배전반, 전동기제어반의 지지 구조
JPH11131860A (ja) 制震装置および鉄骨構造物
JP6804714B2 (ja) 耐震用軽量鉄骨フレームの構造
JP2000274107A (ja) 弾塑性エネルギー吸収体
JP2007315523A (ja) 免震材
KR102033825B1 (ko) 기계구조물용 내진장치
CN215071418U (zh) 电缆桥架用安装支架
JP4703971B2 (ja) エネルギー吸収ブレース制振装置およびエネルギー吸収装置
JP2000027483A (ja) 制振ブレース
KR102334833B1 (ko) 제진장치
KR102116398B1 (ko) 경량철골틀의 내진장치
KR102591557B1 (ko) 내진용 트레이 지지장치
JP2007009450A (ja) パネル工法建築物の免震装置および免震構造
JP2008196215A (ja) 耐力壁用接合金物及び制震構造
KR102214469B1 (ko) 변압기용 방진 및 방음장치
JP7222825B2 (ja) 木造建築構造躯体及び接合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