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1127B - 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1127B
CN115961127B CN202211685453.3A CN202211685453A CN115961127B CN 115961127 B CN115961127 B CN 115961127B CN 202211685453 A CN202211685453 A CN 202211685453A CN 115961127 B CN115961127 B CN 1159611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fixedly connected
crankshaft
shaft
quen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854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61127A (zh
Inventor
雷红卫
孙向青
四增亮
何兴燕
吉贺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gong Hebei Machine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gong Hebei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gong Hebei Machine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gong Hebei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8545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11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1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1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61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11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涉及压淬机相关领域,包括设置在一号固定柱上的上模与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内均固定设有外模活动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一个外模活动机构与轴部活动机构配合,可以在工件加热后的淬火过程中,通过曲轴与线轮带动模具的内外两部分分别移动,从而为喷嘴喷淋淬火液预留一部分空间,同时在喷淋一小段时间后原先移动的部分模具将会移动复位防止工件变形而另一部分先前未移动的部分模具将进行交替,从而将工件内外部分分成多块小区域,分别喷淋且时间相同,从而保证淬火均匀,工件各部分喷淋时间喷淋淬火液流量相同,以此保证淬火质量,同时模具的分块化设置也更加方便对淬火后的工件的取出。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淬机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
背景技术
压淬机及压淬机床,通过用模具对工件进行限形再进行淬火,以防止工件淬火后形变,以此来保证工件在淬火过程中不产生形变,从而避免在工件淬火后因形变而需要后续处理。
现有技术中的压力淬火设备也具有一定的缺点,例如申请号为CN201811230682.X的一种压力淬火设备,通过改变模具的形式来方便淬火后的工件更好脱模,但该设备的整体淬火效果并不好,由于压力淬火是将工件放置在模具内部,工件在淬火过程中整体与淬火液接触并不充分,且并不均匀,而脱离模具后却又有一定的形变风险,而在模具内与淬火液接触时工件整体接触并不均匀,可能会导致工件表面硬度不同,影响后续正常使用,且现有技术中压力淬火结束后与模具相贴的工件并不好取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包括设置在一号固定柱上的上模与下模,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内均固定设有外模活动机构;
所述下模上的所述外模活动机构包括了与所述一号固定柱固定连接的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电机轴与一号曲轴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曲轴的另一端并未与其一侧的二号曲轴相接触,所述一号曲轴的三根连杆均与其对应的分离模具块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分离模具块均滑动设置在与其对应的滑轨上,所述滑轨均匀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一号曲轴下方还设有所述二号曲轴,所述二号曲轴与其下方设有的二号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下模上的所述二号电机与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内的所述二号曲轴的三根连杆均与其对应的所述分离模具块转动连接,所述下模上方还设有上模,所述上模上的所述外模活动机构与所述下模上的结构一致,不同的是二者结构为以水平面为基准的镜像,即所述上模上的分离模具块均匀滑动设置在上模板上,所述上模板上固定设有另一个所述二号电机,而该所述二号电机的电机轴也与另一个所述二号曲轴固定连接,该所述二号曲轴的一侧同样设有一号曲轴,该所述一号曲轴与其上方设有的所述一号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内的所述一号曲轴与所述二号曲轴上设有的连杆均匀与其相对应的所述上模板上设有的所述分离模具块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一号曲轴与所述二号曲轴之间互不相连,所述上模上的所述一号电机与一号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一号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支撑板与固定块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模板上还设有轴部活动机构,所述轴部活动机构包括了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模板上的凸柱,所述凸柱上均匀固定设有固定板,且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固定板之间均设有一对通过一号轴铰接的轴部模具板,每个所述一号轴均滑动设置在各自对应的轴滑轨上,每个所述轴滑轨与所述一号轴之间均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凸柱上还转动设有一号三角凸轮与二号三角凸轮,所述一号三角凸轮上固定设有一号锥齿轮,所述一号锥齿轮与二号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二号锥齿轮与三号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三号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凸柱内,所述二号三角凸轮设置在所述一号三角凸轮的下方,所述二号三角凸轮下侧固定设有三号锥齿轮,所述三号锥齿轮与四号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四号锥齿轮与四号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四号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凸柱内,所述一号三角凸轮、所述二号三角凸轮的三角均与所述轴部模具板相抵,所述下模板上设有所述轴部活动机构的范围内还均匀设有排液孔。
优选地,所述一号固定柱固定设置在所述淬火液池内,所述淬火液池用于囤积淬火液,所述淬火液池内固定设有水泵,所述水泵均通过管道与每个外部喷嘴固定接通,所述水泵还与软管固定接通,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轴部喷嘴固定接通,所述轴部喷嘴固定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淬火液池设置在两个挡板与所述固定块之间,所述挡板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且在设有所述淬火液池的一侧为工件压淬模块,所述工件压淬模块设置在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除了一侧设有所述工件压淬模块外,另外三个方向还设有工件存储模块、工件加热模块、淬火工件待取模块三个模块,所述工件存储模块包括了均匀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一侧的工件储存柱,每个所述工件储存柱的一侧均设有一号传动带,每个所述一号传动带均缠绕设置在与其对应的一对一号带轮的外侧,每个同排的所述一号带轮之间通过一号连接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一号连接轴均与设置在所述一号传动带最两侧的二号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二号支撑板均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支撑板还固定设有电机,该电机的电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一号连接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一号传动带上均固定设有一号承托板。
优选地,所述工件加热模块包括了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二号固定柱,每个所述二号固定柱内均设有二号电动推杆,所述二号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所述二号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电动推杆的上方还设有电磁感应组件,所述电磁感应组件均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淬火工件待取模块包括了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淬火工件存储柱,每个所述淬火工件存储柱的一侧均设有二号传动带,每个所述二号传动带均缠绕在与其对应的所述二号带轮的外侧,同排的所述二号带轮之间通过二号连接轴固定连接,且在所述二号传动带的最两侧设有三号支撑板,所述二号连接轴与所述三号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三号支撑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三号支撑板固定设有电机,该电机的电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二号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二号传动带上还固定设有二号承托板。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的四角均转动设有链轮,其中一个所述链轮与五号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五号电机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链轮外均缠绕设有同一根链条,所述链条上均匀固定设有夹持运输爪,所述夹持运输爪还与限位滑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滑轨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夹持运输爪包括了与所述链条固定连接的滑块,同时所述滑块还与所述限位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固定设有五号电机,所述滑块的另一面转动设有一对二号齿轮,该对所述二号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五号电机的电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二号齿轮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二号齿轮的另一侧均固定设有夹持爪。
优选地,所述固定块上还设有控制终端。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一个外模活动机构与轴部活动机构配合,可以在工件加热后的淬火过程中,通过曲轴与线轮带动模具的内外两部分分别移动,从而为喷嘴喷淋淬火液预留一部分空间,同时在喷淋一小段时间后原先移动的部分模具将会移动复位防止工件变形,而另一部分先前未移动的部分模具将进行交替,从而将工件内外部分分成多块小区域,分别喷淋且时间相同,从而保证淬火均匀,工件各部分喷淋时间喷淋淬火液流量相同,以此保证淬火质量,同时模具的分块化设置也更加方便对淬火后的工件的取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图3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第四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壳体;12、限位滑轨;13、链轮;14、四号电机;15、工件储存柱;16、一号传动带;17、一号承托板;18、一号带轮;19、一号连接轴;20、二号支撑板;21、二号传动带;22、二号带轮;23、二号承托板;24、淬火工件存储柱;25、固定块;26、电磁感应组件;27、二号固定柱;28、二号电动推杆;29、控制终端;30、挡板;31、淬火液池;32、一号电动推杆;33、一号支撑板;34、上模;35、下模;36、水泵;37、链条;38、一号固定柱;39、下模板;40、滑轨;41、分离模具块;42、凸柱;43、固定板;44、轴部模具板;46、一号轴;47、轴滑轨;50、夹持运输爪;51、工件存储模块;52、工件加热模块;53、工件压淬模块;54、淬火工件待取模块;57、弹簧;58、外部喷嘴;59、上模板;60、二号电机;61、外模活动机构;62、轴部活动机构;63、二号曲轴;66、滑块;67、五号电机;68、二号齿轮;69、夹持爪;70、一号电机;71、一号曲轴;74、通孔;75、轴部喷嘴;76、软管;77、排液孔;78、三号支撑板;79、二号连接轴;82、一号三角凸轮;83、一号锥齿轮;84、二号锥齿轮;85、三号电机;86、二号三角凸轮;87、三号锥齿轮;88、四号锥齿轮;89、四号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图9所述的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包括设置在一号固定柱38上的上模34与下模35,所述上模34与所述下模35内均固定设有外模活动机构61。
所述下模35上的所述外模活动机构61包括了与所述一号固定柱38固定连接的一号电机70,所述一号电机70的电机轴与一号曲轴71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曲轴71的另一端并未与其一侧的二号曲轴63相接触,所述一号曲轴71的三根连杆均与其对应的分离模具块41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分离模具块41均滑动设置在与其对应的滑轨40上,所述滑轨40均匀设置在所述下模板39上,所述一号曲轴71下方还设有所述二号曲轴63,所述二号曲轴63与其下方设有的二号电机60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下模35上的所述二号电机60与所述下模板39固定连接,所述下模35内的所述二号曲轴63的三根连杆均与其对应的所述分离模具块41转动连接,所述下模35上方还设有上模34,所述上模34上的所述外模活动机构61与所述下模35上的结构一致,不同的是二者结构为以水平面为基准的镜像,即所述上模34上的分离模具块41均匀滑动设置在上模板59上,所述上模板59上固定设有另一个所述二号电机60,而该所述二号电机60的电机轴也与另一个所述二号曲轴63固定连接,该所述二号曲轴63的一侧同样设有一号曲轴71,该所述一号曲轴71与其上方设有的所述一号电机70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上模34内的所述一号曲轴71与所述二号曲轴63上设有的连杆均匀与其相对应的所述上模板59上设有的所述分离模具块41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一号曲轴71与所述二号曲轴63之间互不相连,所述上模34上的所述一号电机70与一号电动推杆3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电动推杆32的固定端与一号支撑板33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支撑板33与固定块25固定连接,且在使用时,所述一号电机70与所述二号电机60并不会同时驱动,二者均为步进电机,所述一号电机70在使用时会优先于所述二号电机60驱动,所述一号电机70驱动后会先带动所述一号曲轴71旋转一圈后,所述二号电机60才会驱动,带动所述二号曲轴63旋转一圈在与所述一号电机70进行交替如此往复。
有益地,所述下模板39上还设有轴部活动机构62,所述轴部活动机构62包括了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模板39上的凸柱42,所述凸柱42上均匀固定设有固定板43,且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固定板43之间均设有一对通过一号轴46铰接的轴部模具板44,每个所述一号轴46均滑动设置在各自对应的轴滑轨47上,每个所述轴滑轨47与所述一号轴46之间均固定设有弹簧57,所述凸柱42上还转动设有一号三角凸轮82与二号三角凸轮86,所述一号三角凸轮82上固定设有一号锥齿轮83,所述一号锥齿轮83与二号锥齿轮84啮合传动,所述二号锥齿轮84与三号电机85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三号电机85固定设置在所述凸柱42内,所述二号三角凸轮86设置在所述一号三角凸轮82的下方,所述二号三角凸轮86下侧固定设有三号锥齿轮87,所述三号锥齿轮87与四号锥齿轮88啮合传动,所述四号锥齿轮88与四号电机89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四号电机89固定设置在所述凸柱42内,所述一号三角凸轮82、所述二号三角凸轮86的三角均与所述轴部模具板44相抵,所述下模板39上设有所述轴部活动机构62的范围内还均匀设有排液孔77,每个所述排液孔77均用于排出多余的淬火液,所述三号电机85与所述四号电机89均为步进电机,所述三号电机85与所述四号电机89二者并不会同步启动,所述三号电机85会优先于所述四号电机89启动,所述三号电机85启动后将会通过所述二号锥齿轮84带动所述一号锥齿轮83旋转一百八十度后,在停止启动,并有所述四号电机89在此时启动通过所述四号锥齿轮88带动所述三号锥齿轮87旋转一百八十度后停止,再由所述三号电机85再次驱动,如此往复进行轮替。
有益地,所述一号固定柱38固定设置在所述淬火液池31内,所述淬火液池31用于囤积淬火液,所述淬火液池31内固定设有水泵36,所述水泵36均通过管道与每个外部喷嘴58固定接通,所述水泵36还与软管76固定接通,所述软管76的另一端与轴部喷嘴75固定接通,所述轴部喷嘴75固定设置在所述通孔74内,所述轴部喷嘴75用于喷射所述轴部活动机构62方向的工件内壁,所述淬火液池31设置在两个挡板30与所述固定块25之间,所述挡板30与所述固定块25固定连接,且在设有所述淬火液池31的一侧为工件压淬模块53,所述工件压淬模块53设置在壳体11上。
有益地,所述壳体11上除了一侧设有所述工件压淬模块53外,另外三个方向还设有工件存储模块51、工件加热模块52、淬火工件待取模块54三个模块,所述工件存储模块51包括了均匀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1上一侧的工件储存柱15,每个所述工件储存柱15的一侧均设有一号传动带16,每个所述一号传动带16均缠绕设置在与其对应的一对一号带轮18的外侧,每个同排的所述一号带轮18之间通过一号连接轴19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一号连接轴19均与设置在所述一号传动带16最两侧的二号支撑板20转动连接,所述二号支撑板20均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支撑板20还固定设有电机,该电机的电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一号连接轴19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一号传动带16上均固定设有一号承托板17,所述一号承托板17用于承托需要淬火的工件。
有益地,所述工件加热模块52包括了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的二号固定柱27,每个所述二号固定柱27内均设有二号电动推杆28,所述二号电动推杆28的固定端与所述二号固定柱27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电动推杆28的伸缩端用于承托未淬火的工件,所述二号电动推杆28的上方还设有电磁感应组件26,所述电磁感应组件26均与所述固定块2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25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组件26可通过电磁感应来加热工件,以便后续使用。
有益地,所述淬火工件待取模块54包括了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的淬火工件存储柱24,每个所述淬火工件存储柱24的一侧均设有二号传动带21,每个所述二号传动带21均缠绕在与其对应的所述二号带轮22的外侧,同排的所述二号带轮22之间通过二号连接轴79固定连接,且在所述二号传动带21的最两侧设有三号支撑板78,所述二号连接轴79与所述三号支撑板78转动连接,所述三号支撑板78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三号支撑板78固定设有电机,该电机的电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二号连接轴79固定连接,所述二号传动带21上还固定设有二号承托板23,所述二号承托板23用于承托压力淬火结束的工件,防止工件磕碰。
有益地,所述壳体11上的四角均转动设有链轮13,其中一个所述链轮13与五号电机14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五号电机14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链轮13外均缠绕设有同一根链条37,所述链条37上均匀固定设有夹持运输爪50,所述夹持运输爪50还与限位滑轨1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滑轨12可使得所述夹持运输爪50更加稳定,所述限位滑轨12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夹持运输爪50包括了与所述链条37固定连接的滑块66,同时所述滑块66还与所述限位滑轨12滑动连接,所述滑块66上固定设有五号电机67,所述滑块66的另一面转动设有一对二号齿轮68,该对所述二号齿轮68相互啮合,所述五号电机67的电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二号齿轮68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二号齿轮68的另一侧均固定设有夹持爪69,所述夹持爪69用于夹持工件。
有益地,所述固定块25上还设有控制终端29,所述控制终端29用于控制所有电动推杆,所有电机。
本发明使用方法:
初始状态下:所述上模34与所述下模35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二者并未相贴,所述一号电动推杆32、所述二号电动推杆28均为收缩状态,所述淬火液池31内具有一定的淬火液,所述夹持运输爪50为张开状态,所述轴部模具板与所述分离模具块41均为正常状态整体呈现一个完整的圆形,所述弹簧57为拉伸状态,且在没外力干扰的作用下足以拉动所述一号轴46在所述轴滑轨47上滑行。
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本发明时,需要使用者将需要进行压力淬火的工件,一一装入所述工件存储模块51内的所述工件储存柱15上,并确保所述淬火液池31内淬火液充足,即可通过所述控制终端29启动本发明,当本发明启动后,所述控制终端29将会驱动所述工件存储模块51一侧的电机使其驱动所述一号传动带16传动,从而使得所述一号承托板17向上抬升,从而带动所述工件储存柱15上的工件抬升,从而最上端的工件略高于所述工件储存柱15,此时所述五号电机14也在所述控制终端29的作用下驱动,从而带动所述链轮13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链条37传动,从而带动所述夹持运输爪50滑动,当所述夹持运输爪50滑动至所述工件存储模块51处于所述工件储存柱15对齐时,此时所述五号电机14将会自行停下(固定时间),此时所述夹持运输爪50将在所述控制终端29的作用下被驱动,所述五号电机67启动,所述五号电机67启动后将会使得所述夹持爪69对工件进行夹持,此时所述五号电机14将会在所述控制终端29的作用下继续启动,将夹持有工件的所述夹持运输爪50运行至所述工件加热模块52处,使得所述夹持运输爪50与所述电磁感应组件26对齐,此时所述控制终端29将会驱动所述夹持运输爪50停止夹持,并将工件放置在所述二号电动推杆28上,此时所述二号电动推杆28在所述控制终端29的作用下启动,将工件上抬,使得工件进入所述电磁感应组件26内,并在所述电磁感应组件26与工件的配合下进行电磁感应,从而使得工件充分加热,并保持一段时间后,所述二号电动推杆28自行收缩进行复位,而加热的工件与所述二号电动推杆28一并复位,此时所述夹持运输爪50将在所述控制终端29的作用下继续启动,对加热通红的工件进行夹持,同时所述控制终端29将会再次驱动所述五号电机14启动,从而将夹持有工件的夹持运输爪50运转至所述工件压淬模块53处,与对应所述上模34对齐,此时,所述夹持运输爪50将在所述控制终端29的驱动下放下工件,从而使得加热通红的工件的轴心套入所述轴部活动机构62内,此时所述控制终端29将会驱动所述一号电动推杆32启动,所述一号电动推杆32将会进一步伸展,从而使得所述上模34与所述下模35相贴,所述上模34上的所述分离模具块41与所述下模35上的所述分离模具块41相互嵌合,此时工件被所述上模34与所述下模35完全相贴,此时所述控制终端29将会驱动所述外模活动机构61与所述轴部活动机构62启动,所述外模活动机构61启动后所述二号电机60与所述一号电机70将会启动(上下模),而所述一号电机70将会优先于所述二号电机60驱动,所述一号电机70驱动后其电机轴将会带动所述一号曲轴71旋转,所述一号曲轴71旋转时将在连杆的作用下带动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分离模具块41先向外侧滑动,而随着所述一号曲轴71继续旋转时(旋转半圈后)所述分离模具块41将会从滑到最远距离后开始复位,当所述一号曲轴71旋转一圈后,将会再行停止驱动,此时所述二号电机60才会驱动,带动所述二号曲轴63旋转,从而带动与所述二号曲轴63相对应的所述分离模具块41滑动,且所述二号曲轴63与所述一号曲轴71的运动轨迹相同,在所述二号曲轴63旋转一圈后也将自行停止,并在所述控制终端29的作用下再次驱动所述一号电机70驱动,从而进行交替,如此往复,从而完成分离模具块41的滑动交替,会在模具与工件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但又会提供一定对工件的支撑并保持工件的稳定,同时复位过程中也会对工件表面进行限制,而在所述一号电动推杆32驱动结束后,所述水泵36也将在所述控制终端29的作用下驱动,所述外部喷嘴58将在所述分离模具块41滑动的间隙内,对工件表面进行淬火,伸展出来的所述分离模具块41将会留有一定间隙所述外部喷嘴58可将淬火液喷淋至间隙内,从而将工件的表面分为多块区域,进行均匀淬火,且淬火时间相同,而在所述外模活动机构61驱动的同时,所述轴部活动机构62也将在所述控制终端29的作用下驱动,所述轴部活动机构62启动后,所述三号电机85与所述四号电机89也将在所述控制终端29的驱动下启动,所述三号电机85将会优先于所述四号电机89进行驱动,所述三号电机85启动后其电机轴将会带动所述二号锥齿轮84旋转,所述二号锥齿轮84旋转将会带动所述一号锥齿轮83旋转,所述一号锥齿轮83旋转将会带动所述一号三角凸轮82转动,而随着所述一号三角凸轮82的转动,在没有所述一号三角凸轮82或所述二号三角凸轮86的三角限位下,部分所述一号轴46将会在所述弹簧57的作用下被拖拽,从而使得所述一号轴46在所述轴滑轨47上滑动,从而使得单独一对所述轴部模具板44变形,与工件之间留有间隙,而所述轴部模具板44变形后,将会露出所述排液孔77,而在所述一号三角凸轮82旋转一百八十度后,此时所述一号三角凸轮82与所述二号三角凸轮86将会完全重叠,所述三号电机85将会自行停止驱动,而在所述三号电机85停止驱动后,所述四号电机89将会自行启动,其电机轴将会带动所述四号锥齿轮88转动,所述四号锥齿轮88将会带动所述三号锥齿轮87旋转,从而带动所述二号三角凸轮86旋转,而所述二号三角凸轮86旋转时,先前变形的所述轴部模具板44将会被所述二号三角凸轮86顶开,并使得所述弹簧57拉伸复位,将所述一号轴46推动至初始位置,从而使得所述变形的所述轴部模具板44复位,直至所述二号三角凸轮86旋转一百八十度后,将会自行停止所述四号电机89的运行,此时所述一号三角凸轮82与所述二号三角凸轮86相叠为一个六角星,此时每个所述44均为正常状态并未变形,而在所述四号电机89停止运行后,所述三号电机85将会再次驱动,再次驱动所述一号三角凸轮82旋转一百八十度,从而进行交替,如此往复,从而使得所述轴部活动机构62部分在收缩时与工件内壁相贴的部分不断留有间隙,从而方便所述轴部喷嘴75的喷淋,从而方便对工件内壁进行充分淬火,从而使得工件内外部都能够进行均匀淬火,从而保证了整体的淬火质量不至于工件部分淬火不均匀硬度不一致,而所述轴部喷嘴75喷淋的淬火液将会通过所述排液孔77排出,在淬火结束后,所述二号电机60、所述一号电机70、所述三号电机85、所述四号电机89将会在所述控制终端29的作用下停止驱动,同时所述一号电动推杆32也将再次启动,从而带动所述上模34复位,所述水泵36也将停止驱动,所述夹持运输爪50也将在所述控制终端29的作用下启动,从而夹持完成淬火的工件,同时所述五号电机14也将再次启动,带动所述夹持运输爪50转动至所述淬火工件待取模块54处,并与所述淬火工件存储柱24对齐,此时所述淬火工件待取模块54上的电机将会启动,从而带动所述二号传动带21传动,从而带动所述二号承托板23缓缓下降,此时所述夹持运输爪50也停止对工件的夹持,淬火完成的工件将会落入所述淬火工件存储柱24上,同时被所述二号承托板23托举,下降与工件等高距离,从而方便下个工件进入,如此往复,从而完成工件的压力淬火。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包括设置在一号固定柱(38)上的上模(34)与下模(35),所述上模(34)与所述下模(35)内均固定设有外模活动机构(61),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35)上的所述外模活动机构(61)包括了与所述一号固定柱(38)固定连接的一号电机(70),所述一号电机(70)的电机轴与一号曲轴(71)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曲轴(71)的另一端并未与其一侧的二号曲轴(63)相接触,所述一号曲轴(71)的三根连杆均与其对应的分离模具块(41)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分离模具块(41)均滑动设置在与其对应的滑轨(40)上,所述滑轨(40)均匀设置在所述下模板(39)上,所述一号曲轴(71)下方还设有所述二号曲轴(63),所述二号曲轴(63)与其下方设有的二号电机(60)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下模(35)上的所述二号电机(60)与所述下模板(39)固定连接,所述下模(35)内的所述二号曲轴(63)的三根连杆均与其对应的所述分离模具块(41)转动连接,所述下模(35)上方还设有上模(34),所述上模(34)上的所述外模活动机构(61)与所述下模(35)上的结构一致,不同的是二者结构为以水平面为基准的镜像,即所述上模(34)上的分离模具块(41)均匀滑动设置在上模板(59)上,所述上模板(59)上固定设有另一个所述二号电机(60),而该所述二号电机(60)的电机轴也与另一个所述二号曲轴(63)固定连接,该所述二号曲轴(63)的一侧同样设有一号曲轴(71),该所述一号曲轴(71)与其上方设有的所述一号电机(70)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上模(34)内的所述一号曲轴(71)与所述二号曲轴(63)上设有的连杆均匀与其相对应的所述上模板(59)上设有的所述分离模具块(41)转动连接,且每个所述一号曲轴(71)与所述二号曲轴(63)之间互不相连,所述上模(34)上的所述一号电机(70)与一号电动推杆(3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电动推杆(32)的固定端与一号支撑板(33)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支撑板(33)与固定块(2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39)上还设有轴部活动机构(62),所述轴部活动机构(62)包括了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模板(39)上的凸柱(42),所述凸柱(42)上均匀固定设有固定板(43),且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固定板(43)之间均设有一对通过一号轴(46)铰接的轴部模具板(44),每个所述一号轴(46)均滑动设置在各自对应的轴滑轨(47)上,每个所述轴滑轨(47)与所述一号轴(46)之间均固定设有弹簧(57),所述凸柱(42)上还转动设有一号三角凸轮(82)与二号三角凸轮(86),所述一号三角凸轮(82)上固定设有一号锥齿轮(83),所述一号锥齿轮(83)与二号锥齿轮(84)啮合传动,所述二号锥齿轮(84)与三号电机(85)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三号电机(85)固定设置在所述凸柱(42)内,所述二号三角凸轮(86)设置在所述一号三角凸轮(82)的下方,所述二号三角凸轮(86)下侧固定设有三号锥齿轮(87),所述三号锥齿轮(87)与四号锥齿轮(88)啮合传动,所述四号锥齿轮(88)与四号电机(89)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四号电机(89)固定设置在所述凸柱(42)内,所述一号三角凸轮(82)、所述二号三角凸轮(86)的三角均与所述轴部模具板(44)相抵,所述下模板(39)上设有所述轴部活动机构(62)的范围内还均匀设有排液孔(7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固定柱(38)固定设置在淬火液池(31)内,所述淬火液池(31)用于囤积淬火液,所述淬火液池(31)内固定设有水泵(36),所述水泵(36)均通过管道与每个外部喷嘴(58)固定接通,所述水泵(36)还与软管(76)固定接通,所述软管(76)的另一端与轴部喷嘴(75)固定接通,所述轴部喷嘴(75)固定设置在通孔(74)内,所述淬火液池(31)设置在两个挡板(30)与所述固定块(25)之间,所述挡板(30)与所述固定块(25)固定连接,且在设有所述淬火液池(31)的一侧为工件压淬模块(53),所述工件压淬模块(53)设置在壳体(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上除了一侧设有所述工件压淬模块(53)外,另外三个方向还设有工件存储模块(51)、工件加热模块(52)、淬火工件待取模块(54)三个模块,所述工件存储模块(51)包括了均匀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1)上一侧的工件储存柱(15),每个所述工件储存柱(15)的一侧均设有一号传动带(16),每个所述一号传动带(16)均缠绕设置在与其对应的一对一号带轮(18)的外侧,每个同排的所述一号带轮(18)之间通过一号连接轴(19)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一号连接轴(19)均与设置在所述一号传动带(16)最两侧的二号支撑板(20)转动连接,所述二号支撑板(20)均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支撑板(20)还固定设有电机,该电机的电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一号连接轴(19)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一号传动带(16)上均固定设有一号承托板(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加热模块(52)包括了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的二号固定柱(27),每个所述二号固定柱(27)内均设有二号电动推杆(28),所述二号电动推杆(28)的固定端与所述二号固定柱(27)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电动推杆(28)的上方还设有电磁感应组件(26),所述电磁感应组件(26)均与所述固定块(2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25)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工件待取模块(54)包括了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的淬火工件存储柱(24),每个所述淬火工件存储柱(24)的一侧均设有二号传动带(21),每个所述二号传动带(21)均缠绕在与其对应的二号带轮(22)的外侧,同排的所述二号带轮(22)之间通过二号连接轴(79)固定连接,且在所述二号传动带(21)的最两侧设有三号支撑板(78),所述二号连接轴(79)与所述三号支撑板(78)转动连接,所述三号支撑板(78)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三号支撑板(78)固定设有电机,该电机的电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二号连接轴(79)固定连接,所述二号传动带(21)上还固定设有二号承托板(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上的四角均转动设有链轮(13),其中一个所述链轮(13)与五号电机(14)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五号电机(14)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链轮(13)外均缠绕设有同一根链条(37),所述链条(37)上均匀固定设有夹持运输爪(50),所述夹持运输爪(50)还与限位滑轨(1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滑轨(12)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夹持运输爪(50)包括了与所述链条(37)固定连接的滑块(66),同时所述滑块(66)还与所述限位滑轨(12)滑动连接,所述滑块(66)上固定设有五号电机(67),所述滑块(66)的另一面转动设有一对相互啮合的二号齿轮(68),所述五号电机(67)的电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二号齿轮(68)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二号齿轮(68)的另一侧均固定设有夹持爪(6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5)上还设有控制终端(29)。
CN202211685453.3A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 Active CN1159611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5453.3A CN115961127B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5453.3A CN115961127B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1127A CN115961127A (zh) 2023-04-14
CN115961127B true CN115961127B (zh) 2023-07-18

Family

ID=85904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85453.3A Active CN115961127B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112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26367A1 (en) * 2013-05-01 2014-11-06 The Lund Industrial Group Metal Coating Method
CN105907933A (zh) * 2016-06-25 2016-08-31 湖北长平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压头均匀压紧系统
CN106987697A (zh) * 2017-02-15 2017-07-28 赣州群星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薄壁环形零件压淬回火一体化机床
CN207958438U (zh) * 2018-02-01 2018-10-12 株洲市湘宁高中频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压淬机床
DE102019006202A1 (de) * 2019-05-09 2020-11-12 Aerospace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GmbH Fixtur zum Abschrecken und Härten eines Werkstücks mit gezielt ansteuerbaren Kanälen zum Zuführen von Abschreckmedium
CN114457231A (zh) * 2020-11-07 2022-05-10 株洲市湘宁高中频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同步环压淬后的快速脱模方法及其同步环压淬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1127A (zh) 2023-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50172B1 (en) Machined wheel post-processing equipment
CN106035436B (zh) 一种蛋糕制作机器人
CN212976105U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清洗装置
CN211488246U (zh) 一种高效汽车钣金用喷漆装置
WO2023082385A1 (zh) 一种智能联动盖成型机
CN115961127B (zh) 一种方便取放工件的压淬机
CN112575149A (zh) 一种链条生产用具有淬火功能的自动化设备
CN114749308A (zh) 一种建筑模板表面喷涂装置
CN211464034U (zh) 一种清除产品表面粉尘的清洁装置
CN215517596U (zh) 一种围绕多轴机器人环形布置的热镀锌生产线
CN213223485U (zh) 一种自动清洗设备
CN218872613U (zh) 一种移动式喷漆装置
CN114136035B (zh) 一种局部零件降温处理设备
CN115613110B (zh) 全自动环形垂直升降滚镀电镀生产线及使用方法
CN114934304B (zh) 一种铝合金电镀前处理用活化设备
CN221316763U (zh) 一种液体灌装装置
CN216230427U (zh) 一种高效哑铃注塑机构
CN219032389U (zh) 一种金属棒材加工用酸洗装置
CN218434715U (zh) 一种浸胶槽升降装置
CN218718274U (zh) 一种用于深沟球轴承内、外圈的高效自动定位装置
CN220679332U (zh) 一种浇铸冷却装置
CN116765222A (zh) 一种捶打纹锅体外壁的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113182972B (zh) 一种平板玻璃磨边设备及磨边方法
CN219882791U (zh) 一种浴缸喷釉设备
CN221048174U (zh) 一种锅具抛光机用装卸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