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58715A - 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58715A
CN115958715A CN202310033873.1A CN202310033873A CN115958715A CN 115958715 A CN115958715 A CN 115958715A CN 202310033873 A CN202310033873 A CN 202310033873A CN 115958715 A CN115958715 A CN 115958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raw material
block
discharg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338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万华
季忻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Sic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Sic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Sic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Sic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338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587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58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587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包括混料桶、驱动电机组件、机架组件、搅拌组件和进料机构,混料桶的下方安装有机架组件,混料桶内部的底部安装有对原料进行机械搅拌的搅拌组件,且搅拌组件通过驱动电机组件进行驱动,混料桶内部的上方设置有进料机构,且进料机构位于搅拌组件的上方。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对多个原料进行混合时,各个原料依次倒入至混料桶内部时,混料桶内部的多种原料颗粒会出现上下分层,降低搅拌效率等问题进行改进。本发明具有在将多种原料倒入至混料桶内部时,可以使得多种原料同时进入,并且可随着各个原料的重量自适应调节出料流量,使得各个原料出料时间保持一致,提高搅拌效率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四氟乙烯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一般称作“不粘涂层”或“易清洁物料”,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由于聚四氟乙烯的特点,聚四氟乙烯塑料来制造低温设备、制造耐腐蚀的反应罐、蓄电池壳、管道、阀门、垫片和滑块等。
现有技术中,在通过聚四氟乙烯进行生产制备中,由于在加工中,一般都是通过多种原料进行制备,因此,不可避免的需要将多种原料颗粒进行混合,而现有一般都是通过混料机对多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在混合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各个原料进行称重配比,之后将各个原料依次倒入至混料机中,而将各个原料依次倒入至混料桶内部时,混料桶内部的多种原料颗粒会出现上下分层,在原料颗粒较多的情况下,后期搅拌原料颗粒时,会由于分层使得多种原料颗粒难以搅拌均匀,降低工作效率。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本发明具有在将多种原料倒入至混料桶内部时,可以使得多种原料同时进入,并且可随着各个原料的重量自适应调节出料流量,使得各个原料出料时间保持一致,避免产生明显的上下分层现象,提高搅拌效率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多个原料进行混合时,各个原料依次倒入至混料桶内部时,混料桶内部的多种原料颗粒会出现上下分层,降低搅拌效率等技术问题,本发明具有在将多种原料倒入至混料桶内部时,可以使得多种原料同时进入,并且可随着各个原料的重量自适应调节出料流量,使得各个原料出料时间保持一致,避免产生明显的上下分层现象,提高搅拌效率等优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包括混料机,混料机包括混料桶、驱动电机组件、机架组件、搅拌组件和进料机构,混料桶的下方安装有机架组件,混料桶内部的底部安装有对原料进行机械搅拌的搅拌组件,且搅拌组件通过驱动电机组件进行驱动,混料桶内部的上方设置有进料机构,且进料机构位于搅拌组件的上方;
进料机构包括固定环、固定盘、出料筒、密封塞组件和滑杆,固定环固定设置在混料桶内部的顶部,固定盘可拆卸设置在固定环的上方,固定盘的内部开设有出料孔,出料孔至少设置有六个,出料筒的数量与出料孔数量相同,且出料筒可拆卸设置在固定盘的下方,出料筒与出料筒互相连通,且出料孔与出料筒同心,且出料筒穿过固定环,出料筒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对出料筒下方开口进行密封的密封塞组件,密封塞组件的外壁与出料筒的内壁贴合且滑动配合,固定盘下方出料筒的密封塞组件互相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滑杆滑动插接在固定盘内部的中心处,且滑杆底端通过连接杆分别与固定盘下方的密封塞组件固定连接;
密封塞组件包括基座、外罩、弹性组件和高度定位组件,外罩滑动套接在基座外部的上方,外罩滑动插接在出料筒内部的底部对出料筒下方开口进行密封,外罩内部的顶壁与基座的上端面留有间距,外罩的顶壁与基座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高度定位组件可对外罩的高度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滑杆底端通过连接杆与基座固定连接,滑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盘,限位盘通过电动推杆进行纵向移动。
进一步的,基座的外圈下方开设有环形卡槽,外罩内圈内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环形卡环,环形卡环套接在环形卡槽的外部。
进一步的,高度定位组件包括插杆、插槽、锯齿块和卡接块组件,插杆固定设置在外罩内部的顶壁,插槽开设在基座内部的圆心处,且插槽贯穿基座的上端面,插杆插接在插槽的内部,插槽的两侧内壁均纵向排列设置有多个锯齿块,插杆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块组件。
进一步的,卡接块组件包括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卡接块本体、滑块和第一弹簧,插杆内部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贯穿插杆的一侧端面,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连通,第一滑槽的内部横向滑动连接有滑块,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插接有卡接块本体,且卡接块本体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卡接块本体的另一端延伸至插杆的一侧,滑块的一侧端面与第一滑槽的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卡接块本体位于插杆外一侧的一端位于锯齿块下方,且卡接块本体的上端面与锯齿块下端面贴合。
进一步的,锯齿块为侧边斜面朝下的三角形块,插杆为方形插杆。
进一步的,基座的上方设置有定位块,且定位块的中心处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与插槽同心,插杆穿过定位槽插接在插槽内部,插杆的外壁与定位槽内壁贴合且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插杆内部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的两侧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贯穿插杆的一侧端面,活动槽与连接槽连通,活动槽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设置有控制块,且控制块呈凸形,控制块体积较小的一端滑动插接在连接槽的内部,控制块中体积较大部分的侧壁与活动槽的侧壁之间设置有限位管,当限位管的一端与控制块中体积较大部分的侧壁接触时,控制块的一侧端面与插杆的一侧端面处于同一端面,卡接块组件设置在控制块内部的一侧。
进一步的,活动槽内部两侧的控制块相向一侧端面为斜面,且两个控制块的斜面互相对称,两个控制块之间的下方设置有抵挡块,且抵挡块在活动槽内部可上下滑动,抵挡块的两侧端面均为斜面并与两侧控制块斜面相贴合,抵挡块的上端面与活动槽的内部顶壁之间留有间距,抵挡块的上端面与活动槽的内部顶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限位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弹簧,第二弹簧的力大于第三弹簧的力。
进一步的,抵挡块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操作杆,操作杆的底端穿过插杆和基座延伸至基座的下方,且操作杆均与插杆和基座滑动插接,滑杆的内部滑动插接有总控杆,总控杆的顶端延伸至滑杆的上方,总控杆的底端延伸至滑杆的下方,总控杆位于滑杆下方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杆,且支杆的数量与出料筒数量相同,支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压盘,且压盘位于操作杆的下方。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置进料机构,使得在将多种原料颗粒倒入至混料桶内部时可以首先分类倒入至各个出料筒内部,之后电动推杆将滑杆移动,使得密封塞组件移动,从而将各个原料筒开口同时打开,使得多种原料颗粒同时进入到搅拌组件处进行搅拌,避免多种原料颗粒先后依次进入,丛而避免产生上下分层,致使搅拌效率降低。
(2)本发明通过设置密封塞组件,由于配方中的各种原料颗粒需要根据重量进行配比,配方中的各个原料颗粒的数量会互不相同,各个出料筒同时出料时,内部原料颗粒较少的出料筒在出料完毕后,内部原料颗粒较多的出料筒会继续出料,使得大量的配比较多的原料颗粒分层堆积,依然会存在分层的现象,使得混合效率降低,通过密封塞组件的设置,使得在将各个原料分类倒入至出料筒内部时,由于各个原料的配比重量不同,原料对外罩的下压幅度也会不同,使得每个密封塞组件的上端面高度各有不同,当各个出料筒下方的密封塞组件同时下移时,各个出料筒下方密封塞组件上端面与出料筒下方开口留出的间隙会互不相同,换言之,每个密封塞组件中外罩的上端面与出料筒下端面留出的间隙会互不相同,从而使得每个密封塞组件对出料筒下方开口开启的大小互不相同,通过开口的大小控制出料量,配比重量小的原料会将外罩上端面下压幅度小,使得后期密封塞组件下移时,出料筒下方开口的开口小,而配比重量大的原料会将外罩上端面下压幅度大,使得后期密封塞组件下移时,出料筒的下方开口的开口大,因此,配比重量大的原料会出料流量较大,而配比重量小的原料会出料流量较小,从而使得配比重量大的原料和配比重量小的原料出料时间保持接近,避免配比重量小的原料出料完毕后,配比重量大的原料依然大量原料没有排出,从而造成明显的上下分层现象,影响搅拌效率;
(3)本发明通过基座、外罩、弹性组件和高度定位组件的设置,使得外罩的下移幅度可随着原料的重量进行调节,换言之,出料筒在出料时,出料筒下方通过密封塞组件开启开口的大小可随着原料的重量进行变化,从而使得在混合工作时,例如进行其它配方混料时,出料筒的出料流量无需根据原料配比重量进行人工调节,工作人员只需将原料倒入至出料筒内部,密封塞组件可以根据原料的重量自适应调节,使得混料工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进料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进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进料机构出料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3的E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3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外罩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基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7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10的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插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控制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出料筒出料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插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图3的D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料机;2、固定杆;3、限位盘;4、电动推杆;5、安装槽;6、环形卡槽;7、环形卡环;8、定位块;9、定位槽;10、活动槽;11、连接槽;12、控制块;13、限位管;14、抵挡块;15、第二弹簧;16、第三弹簧;17、操作杆;18、总控杆;19、支杆;20、压盘;21、拉环;22、连接杆;23、出料孔;24、插销;25、限位柱;101、混料桶;102、驱动电机组件;103、机架组件;104、搅拌组件;105、进料机构;1051、固定环;1052、固定盘;1053、出料筒;1054、密封塞组件;1055、滑杆;10541、基座;10542、外罩;10543、弹性组件;10544、高度定位组件;5441、插杆;5442、插槽;5443、锯齿块;5444、卡接块组件;54441、第一滑槽;54442、第二滑槽;54443、卡接块本体;54444、滑块;54445、第一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类似于“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如图1-图16所示,包括混料机1,其中,如图1-图4所示,混料机1包括混料桶101、驱动电机组件102、机架组件103、搅拌组件104和进料机构105,具体的,混料桶101的下方安装有机架组件103,通过机架组件103使得混料桶101可以平稳摆放,而混料桶101内部的底部安装有搅拌组件104,且搅拌组件104通过驱动电机组件102进行驱动,搅拌组件104在混料桶101的下方可以对进入到混料桶101内部的多种原料颗粒进行搅拌混合,而驱动电机组件102安装在混料桶101的下方,混料桶101内部的上方设置有进料机构105,且进料机构105位于搅拌组件104的上方,通过设置进料机构105,是由于在将多种原料颗粒倒入至混料桶101内部时,一般都是多种原料颗粒先后依次倒入至混料桶101内部,由此,混料桶101内部的多种原料颗粒会出现上下分层,在原料颗粒较多的情况下,后期搅拌原料颗粒时,会使得多种原料颗粒难以搅拌均匀,且搅拌时间需要过长降低工作效率,因此,通过设置进料机构105,通过进料机构105使得在将多种原料颗粒倒入至混料桶101内部时可以使得多种原料颗粒同时进入到搅拌组件104处进行搅拌,避免多种原料颗粒先后依次进入,丛而避免产生上下分层,致使搅拌效率降低;
具体的,如图1-图4所示,进料机构105包括固定环1051、固定盘1052、出料筒1053、密封塞组件1054和滑杆1055,其中,固定环1051固定设置在混料桶101内部的顶部,固定环1051的外圈外壁与混料桶101的内壁固定连接,而固定盘1052设置在固定环1051的上方,且固定盘1052与固定环1051可拆卸连接,优选的,固定盘1052可通过螺丝与固定环1051固定连接,固定盘1052的内部开设有出料孔23,且出料孔23贯穿固定盘1052的上下端面,出料孔23至少设置有六个,优选的,出料孔23的数量设置为六个,而出料筒1053的数量与出料孔23数量相同,且出料筒1053可拆卸设置在固定盘1052的下方,出料筒1053为上下贯通的管体,且出料筒1053与出料孔23互相连通,出料孔23的内径至少小于或等于出料筒1053的内径,且出料孔23与出料筒1053同心,从而使得在将原料颗粒通过出料孔23倒入至出料筒1053内部时,避免出料筒1053与出料孔23连接处出现台阶,从而使得原料颗粒进入到出料筒1053内部不够彻底,需要说明的是,出料筒1053可通过螺丝可拆卸设置在固定盘1052的下方,且出料筒1053穿过固定环1051内圈,另外,多个设置的出料孔23以固定盘1052的圆心为中心环型阵列设置,由于不同配方的原料颗粒数量各有不同,因此,通过设置至少六个出料孔23,相应的,出料筒1053至少也为六个,从而通过至少六个出料孔23和出料筒1053,使得在混料时,可以适应多种配方,配方中的多种配料可以分类倒入至出料筒1053内部,由于出料筒1053为上下贯通的管体,因此在出料筒1053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塞组件1054,且密封塞组件1054可在出料筒1053的内部上下滑动,密封塞组件1054的外壁与出料筒1053的内壁贴合且滑动配合,通过密封塞组件1054可将出料筒1053下方开口进行密封,而通过将密封塞组件1054设置为在出料筒1053内部可上下滑动,从而可以将密封塞组件1054下移,使得密封塞组件1054与出料筒1053分离,打开出料筒1053下方开口进行出料;
另外,固定盘1052下方多个出料筒1053的密封塞组件1054互相通过固定杆2固定连接,使得固定盘1052下方多个出料筒1053的密封塞组件1054可以同时上下移动,因此,使得固定盘1052下方的多个出料筒1053下方开口的启闭可以同步进行,且固定盘1052下方多个出料筒1053的密封塞组件1054可通过滑杆1055进行启闭操作,因此,通过将多个出料筒1053下方的密封塞组件1054互相连接,使得在进行混料时,如图5所示,可以将多种原料颗粒分类倒入至各个出料筒1053内部,之后通过滑杆1055将各个出料筒1053的密封塞组件1054同步下移,使得密封塞组件1054与出料筒1053分离,并使得密封塞组件1054上端面与出料筒1053下方开口处留有距离,从而使得原料颗粒可以通过出料筒1053下方开口与密封塞组件1054上端面之间留出的间隙排出,使得多种原料颗粒同时出料,因此,使得原料在搅拌前可以同时出料预混合,避免多种原料先后进料,导致各种原料上下分层,影响搅拌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和图6所示,密封塞组件1054的上端面为以中心为中点朝外圈向下倾斜的端面,具体的,密封塞组件1054的上端面可设置为向上凸起的锥面或者弧面,从而使得在密封塞组件1054下移打开出料筒1053下方开口时,原料颗粒落在密封塞组件1054上时,可以通过斜面滚落,避免原料颗粒大量滞留在密封塞组件1054的上端面;
具体的,如图2-图6所示,滑杆1055滑动插接在固定盘1052内部的中心处,且滑杆1055的底端延伸至固定盘1052的下方,滑杆1055位于固定盘1052的底端通过连接杆22分别与固定盘1052下方的多个密封塞组件1054固定连接,而滑杆1055的顶端位于固定盘1052的上方,且滑杆105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盘3,从而可以通过将滑杆1055上下移动控制多个密封塞组件1054的上下移动,因此,可以通过操作滑杆1055将多个出料筒1053下方开口同时开启或关闭;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滑杆1055的移动可通过电动推杆4进行控制,在固定盘1052上安装有电动推杆4,且电动推杆4的输出轴一端与限位盘3固定连接,从而通过电动推杆4的运行控制限位盘3上下移动,达到控制滑杆1055上下移动的目的,使得出料筒1053开口的启闭通过电动推杆4进行控制,具体的,固定盘1052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5,而电动推杆4安装在安装槽5内部,当出料筒1053下方开口打开时,限位盘3会通过电动推杆4下移,并且限位盘3与固定盘1052贴合;
由于配方中的各种原料颗粒需要根据重量进行配比,配方中的各个原料颗粒的数量会互不相同,因此,将各种原料颗粒分别倒入至各个出料筒1053内部时,在进行出料时,原料颗粒都是通过各个出料筒1053下方开口与密封塞组件1054上端面之间留出的间隙排出,而由于多个密封塞组件1054均通过单独一个滑杆1055进行控制,因此,在出料时,每个出料筒1053下方开口与密封塞组件1054上端面留出的间隙均相同,从而在进行出料时,每个出料筒1053内部的原料颗粒出料速度均互相接近,因此,当各个出料筒1053内部原料颗粒配比不同时,内部原料颗粒较少的出料筒1053会首先出料完毕,而内部原料颗粒较多的出料筒1053会较晚出料完毕,当各个出料筒1053在同时打开下方开口后,各个出料筒1053会同时出料预混,之后内部原料颗粒较少的出料筒1053在出料完毕后,内部原料颗粒较多的出料筒1053会继续出料,使得大量配比较多的原料颗粒分层堆积,依然会存在分层的现象,使得混合效率降低;
因此,如图2、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通过将密封塞组件1054设置为包括基座10541、外罩10542、弹性组件10543和高度定位组件10544,其中,基座10541为圆柱体,且基座10541的外径小于出料筒1053的内径,外罩10542滑动套接在基座10541外部的上方,外罩10542的外圈外壁与出料筒1053的内壁贴合且滑动配合,外罩10542的内壁与基座10541的外壁贴合且滑动配合,另外,外罩10542的上端面为以中心为中点朝外圈向下倾斜的端面,外罩10542插接在出料筒1053内部的底部对出料筒1053下方开口进行密封,外罩10542内部的顶壁与基座10541的上端面留有间距,且外罩10542内部的顶壁与基座10541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10543,通过弹性组件10543对外罩10542提供弹力,具体的,弹性组件10543可以为弹簧,从而当原料颗粒倒入至出料筒1053内部时,通过原料颗粒的重量可以将外罩10542向下压动,使得外罩10542上端面下移,而不同重量下的原料颗粒将外罩10542上端面下压幅度会各不相同,因此,在每个出料筒1053内部,配比重量多的原料会将外罩10542上端面下压距离较多,配比重量较少的原料会将外罩10542上端面下压距离较少,同时,外罩10542与基座10541之间通过高度定位组件10544进行单向限位,当外罩10542在原料的下压下进行下移时,可以通过高度定位组件10544对外罩10542的高度进行定位,从而使得外罩10542在下移后保持高度固定,因此,由于每个外罩10542的下压幅度不同,使得每个密封塞组件1054的上端面高度各有不同,当各个出料筒1053下方的密封塞组件1054同时下移时,如图14所示,各个出料筒1053下方密封塞组件1054上端面与出料筒1053下方开口留出的间隙会互不相同,换言之,每个密封塞组件1054中外罩10542的上端面与出料筒1053下端面留出的间隙会互不相同,从而使得每个密封塞组件1054对出料筒1053下方开口开启的大小互不相同,配比重量小的原料会将外罩10542上端面下压幅度小,使得后期密封塞组件1054下移时,出料筒1053下方开口的开口小,而配比重量大的原料会将外罩10542上端面下压幅度大,使得后期密封塞组件1054下移时,出料筒1053的下方开口的开口大,因此,配比重量大的原料会出料流量较大,而配比重量小的原料会出料流量较小,从而使得配比重量大的原料和配比重量小的原料出料时间保持接近,避免配比重量小的原料出料完毕后,配比重量大的原料依然大量原料没有排出,从而造成明显的上下分层现象,影响搅拌效率,并且通过基座10541、外罩10542、弹性组件10543和高度定位组件10544的设置,使得外罩10542的下移幅度可随着原料的重量进行调节,换言之,出料筒1053在出料时,出料筒1053下方通过密封塞组件1054开启开口的大小可随着原料的重量进行变化,从而使得在混合工作时,例如进行其它配方混料时,出料筒1053的出料流量无需根据原料配比重量进行人工调节,工作人员只需将原料倒入至出料筒1053内部,密封塞组件1054可以根据原料的重量自适应调节,使得混料工作更加方便;
由于外罩10542与基座10541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10543,为了避免弹性组件10543将外罩10542上弹与基座10541分离,如图7和图9所示,在基座10541的外圈下方开设有环形卡槽6,而外罩10542内圈内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环形卡环7,环形卡环7套接在环形卡槽6的外部,通过环形卡环7与环形卡槽6的配合,避免外罩10542与基座10541分离,另外,滑杆1055通过连接杆22与基座10541固定连接,各个基座10541也均通过固定杆2互相连接,从而滑杆1055上下移动时,滑杆1055通过连接杆22控制基座10541上下移动,外罩10542随着基座10541上下移动,从而将密封塞组件1054上下移动对出料筒1053的开口进行启闭;
由于在外罩10542随着原料重量在基座10541外部下移后,需要对外罩10542进行定位,通过高度定位组件10544对外罩10542进行定位,具体的,如图2、图3、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高度定位组件10544包括插杆5441、插槽5442、锯齿块5443和卡接块组件5444,其中,插杆5441固定设置在外罩10542内部的顶壁,具体的,插杆5441位于外罩10542的中心处,插杆5441为方形插杆5441,而插槽5442开设在基座10541内部的圆心处,且插槽5442贯穿基座10541的上端面,而插杆5441插接在插槽5442的内部,插槽5442的两侧内壁均纵向排列设置有多个锯齿块5443,更加具体的,锯齿块5443为侧边斜面朝下的三角形块,而插杆5441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块组件5444,卡接块组件5444可在插杆5441上横向滑动弹簧进行支撑,使得卡接块组件5444在受到挤压时可以返回至插杆5441内部,反之,卡接块组件5444的一端可以延伸至插杆5441的一侧,具体的,卡接块组件5444包括第一滑槽54441、第二滑槽54442、卡接块本体54443、滑块54444和第一弹簧54445,其中,插杆5441内部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4441,而第一滑槽5444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54442,且第二滑槽54442贯穿插杆5441的一侧端面,第一滑槽54441与第二滑槽54442连通,且第一滑槽54441的高度大于第二滑槽54442的高度,第一滑槽54441的内部横向滑动连接有滑块54444,而第二滑槽54442的内部横向滑动配合有卡接块本体54443,且卡接块本体54443一端与滑块54444固定连接,卡接块本体54443的另一端延伸至插杆5441的一侧,而滑块54444的一侧端面与第一滑槽54441的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54445,从而当位于插杆5441一侧的卡接块本体54443一端受到挤压时,卡接块本体54443会将滑块54444向第一滑槽54441内部推动,使得卡接块本体54443位于插杆5441外一侧的一端返回至第二滑槽54442内部,同时滑块54444会挤压第一弹簧54445,反之,第一弹簧54445会将滑块54444反弹,使得滑块54444将卡接块本体54443推动,使得卡接块本体54443一端移动至插杆5441外一侧,而由于第一滑槽54441高度大于第二滑槽54442高度,滑块54444高度同样会大于卡接块本体54443高度,从而滑块54444会对卡接块本体54443的移动进行限位,避免卡接块本体54443与插杆5441分离,当插杆5441插接在插槽5442内部时,位于插杆5441外两侧的卡接块本体54443一端会位于锯齿块5443下方,且卡接块本体54443的上端面与锯齿块5443下端面贴合,从而通过卡接块本体54443和锯齿块5443的配合使得插杆5441无法上升,因此,当外罩10542受到原料下压时,外罩10542会向下移动压缩弹性组件10543,同时外罩10542会带动插杆5441在插槽5442内部下移,当插杆5441下移时,插杆5441会带动卡接块本体54443下移,卡接块本体54443会与锯齿块5443一侧斜面接触,并且通过锯齿块5443一侧斜面导向挤压,使得卡接块本体54443横向移动返回至第二滑槽54442内部,当插杆5441下移到位时,卡接块本体54443一端会通过第一弹簧54445的作用反弹移出插杆5441内部,且卡接块本体54443一端会位于锯齿块5443下方,通过锯齿块5443对卡接块本体54443进行阻挡,使得外罩10542无法在弹性组件10543的反弹中上移,从而使得外罩10542位置进行定位;
具体的,如图10所示,为了对插杆5441的下移进行限位,在基座10541的上方设置有定位块8,且定位块8的中心处开设有定位槽9,定位槽9与插槽5442同心,而插杆5441穿过定位槽9插接在插槽5442内部,插杆5441的外壁与定位槽9内壁贴合且滑动配合,从而通过定位槽9对插杆5441的下移位置进行限位;
由于在出料完毕,混合完毕后,需要使得外罩10542复位,从而进行下一次混合工作,而由于为了使得多个密封塞组件1054的复位可以同步进行,便于操作,因此,如图10、图11、图12、图13和图15所示,在插杆5441内部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10,且活动槽10的两侧开设有连接槽11,连接槽11贯穿插杆5441的一侧端面,活动槽10与连接槽11连通,活动槽10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设置有控制块12,且控制块12呈凸形,控制块12体积较小的一端滑动插接在连接槽11的内部,控制块12中体积较大部分的侧壁与活动槽10的侧壁之间设置有限位管13,限位管13一端与活动槽10侧壁固定连接,通过限位管13的限位,使得两个控制块12相背横向移动时,当限位管13的一端与控制块12中体积较大部分的侧壁接触时,控制块12的一侧端面与插杆5441的一侧端面处于同一端面,而卡接块组件5444设置在控制块12内部的一侧,换言之,第一滑槽54441与第二滑槽54442均开设在控制块12内部,而卡接块本体54443的一端延伸至控制块12外的一侧,从而使得卡接块组件5444可以随着控制块12进行移动,当需要将外罩10542复位时,可以将两个控制块12相向移动,使得两个控制块12移动至活动槽10内部,控制块12移动可带动卡接块组件5444向活动槽10内部移动,从而使得卡接块本体54443位于插杆5441外的一端移动至活动槽10内部,从而避免卡接块本体54443一端位于插杆5441外部而影响插杆5441的上移,因此可以使得外罩10542复位;
为了便于对两个控制块12进行移动,因此,如图10、图11、图12、图13和图15所示,将活动槽10内部两侧的控制块12相向一侧端面设置为向下倾斜的斜面,且两个控制块12的斜面以活动槽10中线为对称轴互相对称,而两个控制块12之间的下方设置有抵挡块14,且抵挡块14可以在活动槽10内部上下滑动,抵挡块14的两侧端面均为斜面并与两侧控制块12斜面相对应,抵挡块14的两侧端面分别与两侧控制块12的斜面贴合,而抵挡块14的上端面与活动槽10的内部顶壁之间留有间距,抵挡块14的上端面与活动槽10的内部顶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5,通过第二弹簧15可以将抵挡块14进行下压,第二弹簧15其中的一端与活动槽10内壁固定连接或者一端与抵挡块14固定连接,另外,限位管13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弹簧16,且第三弹簧16的一端与活动槽10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块12外壁贴合,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弹簧15的力大于第三弹簧16的力,从而第二弹簧15可以将抵挡块14下压,使得抵挡块14将两个控制块12相背运动,且使得两个控制块12外壁将第三弹簧16压缩并与限位管13一端贴合,从而使得控制块12的一侧端面与插杆5441一侧端面保持同一端面,因此,卡接块本体54443的一端也会随着控制块12移动而位于插杆5441外的一侧,从而卡接块本体54443位于插杆5441外一侧起到定位作用,而需要将外罩10542复位时,只需将抵挡块14上移,抵挡块14上移无法对两个控制块12进行抵触,通过第三弹簧16可以将两个控制块12反弹,使得两个控制块12相向移动,从而使得卡接块本体54443可以随着控制块12进入到活动槽10内部,致使插杆5441可以在弹性组件10543的作用下上移,从而使得外罩10542复位,另外,在抵挡块14的下方还设置有限位柱25,通过限位柱25在抵挡块14下移时进行限位;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抵挡块14进行移动,如图2、图3、图4、图6、图7、图10和图12所示,在抵挡块14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操作杆17,而操作杆17的底端穿过插杆5441和基座10541延伸至基座10541的下方,且操作杆17均与插杆5441和基座10541滑动插接,从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将操作杆17进行上下移动达到控制抵挡块14上下移动的目的,另外,为了便于使用人员对多个密封塞组件1054的外罩10542进行同步复位,在滑杆1055的内部滑动插接有总控杆18,而总控杆18的顶端延伸至滑杆1055的上方,总控杆18的底端延伸至滑杆1055的下方,总控杆18位于滑杆1055下方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杆19,且支杆19的数量与出料筒1053数量相同,支杆19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压盘20,且压盘20位于操作杆17的下方,从而工作人员在混料完毕后,需要将外罩10542复位时,只需将总控杆18上提,使得压盘20上移,压盘20与操作杆17接触并将操作杆17向上推动,使得操作杆17上移,从而使得抵挡块14上移,抵挡块14上移无法对两个控制块12进行抵触,通过第三弹簧16可以将两个控制块12反弹,使得两个控制块12相向移动,从而使得卡接块本体54443可以随着控制块12进入到活动槽10内部,致使插杆5441可以在弹性组件10543的作用下上移,从而使得外罩10542复位,之后工作人员松开总控杆18,第二弹簧15反弹可以将抵挡块14下压,抵挡块14下压使得两个控制块12相背运动,且使得两个控制块12外壁将第三弹簧16压缩并与限位管13一端贴合,从而使得控制块12的一侧端面与插杆5441一侧端面保持同一端面,因此,卡接块本体54443的一端也会随着控制块12移动而位于插杆5441外的一侧,从而卡接块本体54443位于插杆5441外一侧起到定位作用;
另外,如图4所示,总控杆18的顶端设置有拉环21,从而便于使用人员对总控杆18进行提拉;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5所示,插杆5441由两个方形杆组合而成,且两个方形杆可拆卸连接,具体的,两个方形杆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并且两个方形杆通过插销24进行限位,因此,通过将插杆5441设置为可拆解形态,便于后期维修。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将配比完毕的配方原料分类倒入至各个出料筒1053内部,当原料颗粒倒入至出料筒1053内部时,通过原料颗粒的重量可以将外罩10542向下压动,使得外罩10542上端面下移,而不同重量下的原料颗粒将外罩10542上端面下压幅度会各不相同,因此,在每个出料筒1053内部,配比重量多的原料会将外罩10542上端面下压距离较多,配比重量较少的原料会将外罩10542上端面下压距离较少,当外罩10542受到原料下压时,外罩10542会向下移动压缩弹性组件10543,同时外罩10542会带动插杆5441在插槽5442内部下移,当插杆5441下移时,插杆5441会带动卡接块本体54443下移,卡接块本体54443一端会与锯齿块5443一侧斜面接触,并且通过锯齿块5443一侧斜面导向挤压,使得卡接块本体54443横向移动返回至第二滑槽54442内部,当插杆5441下移到位时,卡接块本体54443一端会通过第一弹簧54445的作用反弹移出插杆5441内部,且卡接块本体54443一端会位于锯齿块5443下方,通过锯齿块5443对卡接块本体54443进行阻挡,使得外罩10542无法在弹性组件10543的反弹中上移,从而对外罩10542位置进行定位,由于每个外罩10542的下压幅度不同,使得每个密封塞组件1054的上端面高度各有不同,当各个出料筒1053下方的密封塞组件1054同时下移时,各个出料筒1053下方密封塞组件1054上端面与出料筒1053下方开口留出的间隙会互不相同,换言之,每个密封塞组件1054中外罩10542的上端面与出料筒1053下端面留出的间隙会互不相同,从而使得每个密封塞组件1054对出料筒1053下方开口开启的大小互不相同,配比重量小的原料会将外罩10542上端面下压幅度小,使得后期密封塞组件1054下移时,出料筒1053下方开口的开口小,而配比重量大的原料会将外罩10542上端面下压幅度大,使得后期密封塞组件1054下移时,出料筒1053的下方开口的开口大,因此,配比重量大的原料会出料流量较大,而配比重量小的原料会出料流量较小,从而使得配比重量大的原料和配比重量小的原料出料时间保持接近,避免配比重量小的原料出料完毕后,配比重量大的原料依然大量原料没有排出,从而造成明显的上下分层现象,影响搅拌效率,当原料全部出料完毕后,开启搅拌组件104对原料进行搅拌,混料完毕后,取出混合料,当需要将外罩10542复位时,只需将总控杆18上提,使得压盘20上移,压盘20与操作杆17接触并将操作杆17向上推动,使得操作杆17上移,从而使得抵挡块14上移,抵挡块14上移无法对两个控制块12进行抵触,通过第三弹簧16可以将两个控制块12反弹,使得两个控制块12相向移动,从而使得卡接块本体54443可以随着控制块12进入到活动槽10内部,致使插杆5441可以在弹性组件10543的作用下上移,从而使得外罩10542复位,之后工作人员松开总控杆18,第二弹簧15反弹可以将抵挡块14下压,抵挡块14下压使得两个控制块12相背运动,且使得两个控制块12外壁将第三弹簧16压缩并与限位管13一端贴合,从而使得控制块12的一侧端面与插杆5441一侧端面保持同一端面,因此,卡接块本体54443的一端也会随着控制块12移动而位于插杆5441外的一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包括混料机(1),所述混料机(1)包括混料桶(101)、驱动电机组件(102)、机架组件(103)、搅拌组件(104)和进料机构(105),所述混料桶(101)的下方安装有机架组件(103),所述混料桶(101)内部的底部安装有对原料进行机械搅拌的搅拌组件(104),且搅拌组件(104)通过驱动电机组件(102)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桶(101)内部的上方设置有进料机构(105),且进料机构(105)位于搅拌组件(104)的上方;
进料机构(105)包括固定环(1051)、固定盘(1052)、出料筒(1053)、密封塞组件(1054)和滑杆(1055),所述固定环(1051)固定设置在混料桶(101)内部的顶部,所述固定盘(1052)可拆卸设置在固定环(1051)的上方,所述固定盘(1052)的内部开设有出料孔(23),所述出料孔(23)至少设置有六个,所述出料筒(1053)的数量与出料孔(23)数量相同,且出料筒(1053)可拆卸设置在固定盘(1052)的下方,所述出料筒(1053)与出料筒(1053)互相连通,且出料孔(23)与出料筒(1053)同心,且出料筒(1053)穿过固定环(1051),所述出料筒(1053)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对出料筒(1053)下方开口进行密封的密封塞组件(1054),所述密封塞组件(1054)的外壁与出料筒(1053)的内壁贴合且滑动配合,所述固定盘(1052)下方出料筒(1053)的密封塞组件(1054)互相通过固定杆(2)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055)滑动插接在固定盘(1052)内部的中心处,且滑杆(1055)底端通过连接杆(22)分别与固定盘(1052)下方的密封塞组件(1054)固定连接;
密封塞组件(1054)包括基座(10541)、外罩(10542)、弹性组件(10543)和高度定位组件(10544),所述外罩(10542)滑动套接在基座(10541)外部的上方,所述外罩(10542)滑动插接在出料筒(1053)内部的底部对出料筒(1053)下方开口进行密封,所述外罩(10542)内部的顶壁与基座(10541)的上端面留有间距,所述外罩(10542)的顶壁与基座(10541)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10543),所述高度定位组件(10544)可对外罩(10542)的高度进行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055)底端通过连接杆(22)与基座(10541)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05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盘(3),所述限位盘(3)通过电动推杆(4)进行纵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541)的外圈下方开设有环形卡槽(6),所述外罩(10542)内圈内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环形卡环(7),所述环形卡环(7)套接在环形卡槽(6)的外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定位组件(10544)包括插杆(5441)、插槽(5442)、锯齿块(5443)和卡接块组件(5444),所述插杆(5441)固定设置在外罩(10542)内部的顶壁,所述插槽(5442)开设在基座(10541)内部的圆心处,且插槽(5442)贯穿基座(10541)的上端面,所述插杆(5441)插接在插槽(5442)的内部,所述插槽(5442)的两侧内壁均纵向排列设置有多个锯齿块(5443),所述插杆(5441)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块组件(544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组件(5444)包括第一滑槽(54441)、第二滑槽(54442)、卡接块本体(54443)、滑块(54444)和第一弹簧(54445),所述插杆(5441)内部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4441),所述第一滑槽(5444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54442),且第二滑槽(54442)贯穿插杆(5441)的一侧端面,所述第一滑槽(54441)与第二滑槽(54442)连通,所述第一滑槽(54441)的内部横向滑动连接有滑块(54444),所述第二滑槽(54442)的内部滑动插接有卡接块本体(54443),且卡接块本体(54443)一端与滑块(54444)固定连接,所述卡接块本体(54443)的另一端延伸至插杆(5441)的一侧,所述滑块(54444)的一侧端面与第一滑槽(54441)的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54445),所述卡接块本体(54443)位于插杆(5441)外一侧的一端位于锯齿块(5443)下方,且卡接块本体(54443)的上端面与锯齿块(5443)下端面贴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块(5443)为侧边斜面朝下的三角形块,所述插杆(5441)为方形插杆(5441)。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541)的上方设置有定位块(8),且定位块(8)的中心处开设有定位槽(9),所述定位槽(9)与插槽(5442)同心,所述插杆(5441)穿过定位槽(9)插接在插槽(5442)内部,所述插杆(5441)的外壁与定位槽(9)内壁贴合且滑动配合。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5441)内部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10),且所述活动槽(10)的两侧开设有连接槽(11),所述连接槽(11)贯穿插杆(5441)的一侧端面,所述活动槽(10)与连接槽(11)连通,所述活动槽(10)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设置有控制块(12),且控制块(12)呈凸形,所述控制块(12)体积较小的一端滑动插接在连接槽(11)的内部,所述控制块(12)中体积较大部分的侧壁与活动槽(10)的侧壁之间设置有限位管(13),当所述限位管(13)的一端与控制块(12)中体积较大部分的侧壁接触时,所述控制块(12)的一侧端面与插杆(5441)的一侧端面处于同一端面,所述卡接块组件(5444)设置在控制块(12)内部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10)内部两侧的控制块(12)相向一侧端面为斜面,且两个所述控制块(12)的斜面互相对称,两个所述控制块(12)之间的下方设置有抵挡块(14),且抵挡块(14)在活动槽(10)内部可上下滑动,所述抵挡块(14)的两侧端面均为斜面并与两侧控制块(12)斜面相贴合,所述抵挡块(14)的上端面与活动槽(10)的内部顶壁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抵挡块(14)的上端面与活动槽(10)的内部顶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5),所述限位管(13)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弹簧(16),所述第二弹簧(15)的力大于第三弹簧(16)的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挡块(14)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操作杆(17),所述操作杆(17)的底端穿过插杆(5441)和基座(10541)延伸至基座(10541)的下方,且操作杆(17)均与插杆(5441)和基座(10541)滑动插接,所述滑杆(1055)的内部滑动插接有总控杆(18),所述总控杆(18)的顶端延伸至滑杆(1055)的上方,所述总控杆(18)的底端延伸至滑杆(1055)的下方,所述总控杆(18)位于滑杆(1055)下方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杆(19),且支杆(19)的数量与出料筒(1053)数量相同,所述支杆(19)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压盘(20),且压盘(20)位于操作杆(17)的下方。
CN202310033873.1A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 Pending CN1159587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3873.1A CN115958715A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3873.1A CN115958715A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58715A true CN115958715A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3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33873.1A Pending CN115958715A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5871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39347A (zh) 一种食品添加剂精准调制装置
CN115958715A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制备用原料颗粒混合装置
CN217916204U (zh) 一种拌料机的筛分机构
CN113019229A (zh) 一种可以混合固液肥料的搅拌装置
CN210787117U (zh) 一种乳制品原料和辅料混合设备
CN110252636B (zh) 一种混煤缩分制样一体机
CN220003867U (zh) 一种饲料搅拌机的出料控制装置
CN220940333U (zh) 一种多物料混合装置
CN214079245U (zh) 一种多样物料分批投放混合下料器
CN219129071U (zh) 一种复合肥料生产用原料混配装置
CN219788886U (zh) 一种生产用混料装置
CN220995093U (zh) 一种母粒筛料装置
CN216879144U (zh) 一种掺混肥混料和取样装置
CN216728206U (zh) 一种卧式搅拌机出料引导装置
CN221045830U (zh) 一种馅料混合搅拌装置
CN218921510U (zh) 颗粒料定量下料装置
CN113967424B (zh) 一种无抗生物发酵饲料试验用加工设备
CN220573378U (zh) 一种化妆品原料配比可调节的结构
CN218373140U (zh) 一种混凝土骨料快速配料装置
CN215434472U (zh) 一种注塑用塑料颗粒混匀装置
CN212092303U (zh) 一种化工用搅拌釜
CN111921846B (zh) 一种用于铁钩浇注料制备的粉料筛分装置
CN219091695U (zh) 一种自动进料混料机
CN219463141U (zh) 搅拌机
CN220095040U (zh) 一种配料机的定量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