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39618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39618A
CN115939618A CN202210471960.0A CN202210471960A CN115939618A CN 115939618 A CN115939618 A CN 115939618A CN 202210471960 A CN202210471960 A CN 202210471960A CN 115939618 A CN115939618 A CN 115939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sion
contact surface
battery pack
operating lever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19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绳田尊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nengb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nengb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nengb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nengb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939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96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2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battery compart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9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locking or maintaining the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in a fixed position, e.g. latching mechanism at the edge of the display in a laptop or for the screen protective cover of a PD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5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ion of battery packs and other power supplies such as fuel cells or integrated AC adap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7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rtable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computers, hand tools or pacemak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提供可提高安装器件的拆装性的电子设备,具备:壳体,具有安装部;安装器件,安装于安装部;及拆装机构,能够将安装器件向第一方向拆卸。拆装机构具有:操作杆,具有第一突起部且能够向第二方向移动,第一突起部具有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第二突起部,具有第三抵接面且设于安装器件;及第三突起部,具有第四抵接面且设于安装器件。操作杆以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向第二方向及第二方向的相反方向的第三方向移动的方式设于壳体,第一位置是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三抵接面接触的位置,第二位置是第二抵接面与第四抵接面接触的位置。第一抵接面及第三抵接面中的至少一方倾斜,第二抵接面及第四抵接面中的至少一方倾斜。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21年8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1-135705号主张其优先权的利益,其整体通过参照而整合于本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已知被称为笔记本电脑的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笔记本型PC)、移动型个人计算机(移动型PC)等便携PC。电子设备具备具有安装部的壳体和安装于安装部的电池组等安装器件。电子设备还具备将安装器件从安装部拆卸的机构。
该机构例如具有可移动地设于安装部的操作杆。若使操作杆移动,则安装器件相对于安装部抬起,在安装器件与安装部之间形成间隙。使用者能够通过将手指勾在所形成的间隙中来从安装部拆卸安装器件。
发明内容
但是,为了形成可供使用者勾住手指的间隙,需要使操作杆移动一定量。电子设备迫切期望小型化等。存在难以充分确保操作杆的移动量的情况。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安装器件的拆装性的电子设备。
大体上,根据实施方式,电子设备具备:壳体,其具有包含内壁部的安装部;安装器件,其在向所述安装部安装时的与所述内壁部对置的位置具有面,并以能够安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以及拆装机构,其能够将所述安装器件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向第一方向拆卸。
所述拆装机构具有:操作杆,其具有第一突起部,并且能够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突起部具有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且设于所述安装部;第二突起部,其具有设置于能够与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的位置的第三抵接面,并以从所述面突出的方式设于所述安装器件;以及第三突起部,其具有设置于能够与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的位置的第四抵接面,并且在从所述第二突起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分离的位置以从所述面突出的方式设于所述安装器件。
所述操作杆以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反方向的第三方向移动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第一突起部的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突起部的所述第三抵接面接触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在经过所述第一位置之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第三突起部的第四抵接面接触的位置。
所述第一抵接面以及所述第三抵接面中的至少一方以如下方式倾斜:在所述安装器件被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状态下,在使所述操作杆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突起部以及所述第二突起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伴随着所述操作杆向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而向所述第一方向变化。
所述第二抵接面以及所述第四抵接面中的至少一方以如下方式倾斜:在通过使所述第一抵接面以及所述第三抵接面接触而使所述安装器件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之后,在使所述操作杆向所述第三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突起部以及所述第三突起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伴随着所述操作杆向所述第三方向的移动而向所述第一方向变化。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供可提高安装器件的拆装性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后视图。
图3是图1以及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对图3所示的壳体的安装部的一部分进行表示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图3所示的操作杆的立体图。
图6是图3所示的电池组的立体图。
图7是图3所示的电池组的立体图。
图8是图6以及图7所示的电池组的侧视图。
图9是对图8所示的第二连接器的一部分进行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用于对利用拆装机构拆卸电池组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是用于对利用拆装机构拆卸电池组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
图12是用于对利用拆装机构拆卸电池组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
图13是用于对利用拆装机构拆卸电池组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
图14是用于对利用拆装机构拆卸电池组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
图15是用于对利用拆装机构拆卸电池组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
图16是用于对利用拆装机构拆卸电池组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
图17是用于对利用拆装机构拆卸电池组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
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3所示的突起部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5所示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2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操作杆的立体图。
图21是对图20所示的操作杆被设于壳体的状态进行表示的图。
图22是用于对拆装机构所具有的保持机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23是用于对拆装机构所具有的保持机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24是用于对拆装机构所具有的保持机构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
此外,公开只是一个例子,并不是要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来限定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容易想到的变形当然包含在公开的范围内。为了使说明更加清楚,在附图中也存在将各部分的尺寸、形状等相对于实际的实施方式进行变更而示意性地表示的情况。在多个附图中,也存在对对应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的情况。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定义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是相互正交的,但也可以以90°以外的角度交叉。X方向是沿着电子设备的上下方向(长度方向)的方向。Y方向是沿着电子设备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的方向。Z方向是沿着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的方向。以下,将对用X方向以及Y方向规定的X-Y平面进行观察称为俯视。存在以从正面侧目视电子设备的方向为基准,在X方向上将电子设备的一侧称为“上”或者“上方”,将另一侧称为“下”或者“下方”的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对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子设备100的一个例子,将公开移动型PC。移动型PC有时也被称为移动边缘计算设备。这样的移动型PC例如构成用于实现边缘计算的远程辅助系统的一部分。远程辅助系统是用于供后方的操作员从远程地对使用者、例如作业现场的作业者进行辅助的系统。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的一个例子的后视图。电子设备100是外形扁平的大致长方体状。在此,所谓大致长方体状,包含对长方体的角部、棱线以及面部中的任一方附加弧形、弯曲、折曲、台阶、凹凸等各种形状而成的形状。电子设备100例如是能够用单手拿住的大小。电子设备100的使用者在使用时以纵长姿态把持电子设备100。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具备壳体10、能够安装于安装部30的安装器件和后述的拆装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安装器件的一个例子,将公开电池组(以下,将安装器件称为电池组20)。
如图1所示,在电子设备100的正面侧,设有由多个按钮构成的操作部101和指纹传感器102。在电子设备100的背面侧,设有安装电池组20的安装部30。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电池组20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安装部30。
如图2所示,在壳体10上,以能够移动(能够滑动)的方式设有构成后述的拆装机构的操作杆40。操作杆40能够向Y方向以及Y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以下,将操作杆40移动的方向称为“滑动方向”。
虽未图示,但在电子设备100的上侧面侧,设有电源开关、功率LED(LightEemtting Diode)、USB(Universal Serial Bus)3.0标准的连接器以及USBtype-C标准的连接器等。
图3是图1以及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分解立体图。如上所述,电子设备100具备壳体10和安装于安装部30的电池组20。壳体10将安装有电子器件的电路基板等收容在内部。壳体10由绝缘体形成。作为绝缘体的一个例子,是聚碳酸酯-ABS的树脂材料。作为其它材料,有聚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丙烯等,但不限定于树脂材料。
壳体10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壳体10包含具有外表面111的壁部11、在Z方向上与壁部11对置的壁部12和将壁部11与壁部12连接的侧壁部13。壁部11构成电子设备100的背面,壁部12构成电子设备100的正面,侧壁部13构成电子设备100的侧面。
壳体10具有在外表面111处开口的安装部30。安装部30与外表面111相比是凹入的。安装部30形成在电子设备100的下方侧。安装部30在俯视下以大致矩形的形状开口。
安装部30具有底壁31、安装口32和底壁31与安装口32之间的内壁部33。内壁部33具有从底壁31向Z方向延伸的内壁34和形成在内壁34与安装口32之间的台阶部35。作为一个例子,底壁31由壁部12构成,内壁部33由壁部11以及侧壁部13构成。
在安装部30,在X方向一侧的内壁34(图4所示的侧壁341),朝向由内壁部33围成的内侧的空间设有第一连接器51。第一连接器51作为一个例子是凸型连接器,具有与后述的第二连接器连接的连接端子。
在安装部30,在X方向另一侧的内壁34设有用于将电池组20定位于安装部30的凹部34a。虽未图示,但沿Y方向形成有两个凹部34a。
电池组20是电子设备100的电源。电池组20具有电池壳21、收容于电池壳21的电池单元22和与电池单元22电连接的第二连接器24。在电池壳21的内部,形成有用于收容电池单元22的空间。电池组20具有至少一个(例如两个)电池单元22。电池单元22例如是二次电池。
电池壳21例如由与壳体10相同种类的绝缘体材料形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电池组20由绝缘体覆盖。电池壳21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电池壳21具有主面211、在Z方向上与主面211相反一侧的主面212、从主面211向Z方向延伸的周面213和从周面213突出的凸缘部23。凸缘部23与周面213相比更向X方向、X方向的相反方向、Y方向以及Y方向的相反方向突出。
在电池组20被安装于安装部30的安装时,主面211与底壁31对置,周面213与内壁34对置,凸缘部23在Z方向上与台阶部35重叠。周面213具有在电池组20被安装于安装部30时与设有凹部34a的内壁34对置的面213A和与设有第一连接器51的内壁34对置的面213B。
在面213B侧设有第二连接器24。第二连接器24作为一个例子是凹型连接器,具有与第一连接器51连接的连接端子。在凸缘部23的X方向一侧,设有用以不妨碍操作杆40移动的缺口部25。
拆装机构110在相对于安装部30安装或者拆卸电池组20时使用。例如,使用者能够利用拆装机构110将电池组20相对于安装部30向Z方向拆卸。拆装机构110具有设于壳体10的操作杆40和形成于面213B的后述的突起部(图6所示的突起部26、27)。
图4是对图3所示的壳体10的安装部30的一部分进行表示的放大立体图。在图4中,主要对安装部30中设有第一连接器51的部分进行了放大。如上所述,安装部30具有底壁31、安装口32、内壁34以及台阶部35。
内壁34在X方向一侧具有侧壁341。侧壁341连接于台阶部35,并位于底壁31与台阶部35之间。第一连接器51从设于侧壁341的开口341a向安装部30突出。第一连接器51具有沿Y方向并列的多个板状的连接端子511。在侧壁341,也可以形成用于插入SIM卡的开口等。
接下来,主要对台阶部35中与侧壁341连接的台阶部35A进行说明。台阶部35A具有从形成于外表面111的安装口32延伸的第一台阶面351、向与第一台阶面351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台阶面352、由第一台阶面351与第二台阶面352形成的角部36和由第二台阶面352与侧壁341形成的角部37。在俯视下,包含角部37的开口比由安装口32形成的开口小。
如图4所示,第一台阶面351从安装口32向Z方向的相反方向以及Y方向延伸。第二台阶面352从第一台阶面351向X方向的相反方向以及Y方向延伸。
而且,安装部30在角部37具有开口38。开口38沿Y方向形成有两个。开口38在构成内壁部33的壁部11以对台阶部35以及侧壁341形成切口的方式形成。
在开口38,从壳体10的内部设有操作杆40的突起部43。开口38是沿着操作杆40的滑动方向的横向较长的形状。因此,突起部43能够在开口38内沿滑动方向移动。开口38在其Y方向一侧具有形成于侧壁341的凹部381。
接下来,对构成拆装机构110的操作杆40进行说明。图5是图3所示的操作杆40的立体图。在图5中,以如图3所示那样将操作杆40配置于壳体10的朝向为基准示出了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
使用者通过对操作杆40进行操作,能够在拆装机构110中切换锁定状态与释放状态,锁定状态是不能从安装部30拆卸电池组20的状态,释放状态是能够从安装部30拆卸电池组20的状态。
操作杆40例如由树脂材料形成。操作杆40具有操作把手41、与操作把手41连结的本体部42和从本体部42突出的一对突起部43(第一突起部)。以下,将一对突起部43统一称为“突起部43”。本体部42有时也被称为锁闩。操作杆40既可以如图5所示那样使操作把手41和本体部42由不同的部件构成,也可以使之由一个部件构成。
使用者能够通过使操作把手41移动而使本体部42移动。如图4所示,操作把手41沿第二台阶面352设置。操作把手41是以操作杆40的滑动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大致矩形的板部件。操作把手41具有手指勾挂部411和连结部412。
使用者能够通过将手指勾在手指勾挂部411而容易地使操作把手41沿滑动方向移动。手指勾挂部411形成在操作把手41的Z方向一侧的面的中央部。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手指勾挂部411由向Z方向突出的两个突起构成。
突起向X方向延伸。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突起向与操作杆40的滑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正交的方向)延伸。突起的X方向的长度与操作把手41的X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突起的个数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此外,手指勾挂部411也可以以突起以外的形状构成。
连结部412将操作把手41与本体部42连结。连结部412形成在操作把手41的Z方向另一侧的面的中央部。连结部412向手指勾挂部411的相反方向突出。
本体部42在壳体10的内部沿第二台阶面352的相反侧的面设置。本体部42是以操作杆40的滑动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大致矩形的板部件。本体部42与操作把手41相比Y方向的长度更长。
在本体部42形成有开口42a、42b。开口42a、42b分别是沿Y方向形成的贯通孔。如图5所示,在开口42a中插入有连结部412。开口42b是沿着滑动方向的横向较长的形状。
如图5所示,突起部43从本体部42向X方向的相反方向突出。如图4所示,突起部43经由开口38而分别从安装部30露出。突起部43是棱柱状,具有多个面。突起部43例如是大致梯形状。
突起部43具有Y方向一侧的抵接面431(第一抵接面)、Y方向另一侧的抵接面432(第二抵接面)、在Z方向一侧将抵接面431与抵接面432连接的连接面433和Z方向另一侧的卡合面434。卡合面434是与抵接面431以及抵接面432不同的面。若操作杆40被设于壳体10,则卡合面434与连接面433相比位于底壁31侧。
抵接面431具有Y方向一端侧的端部431a和Y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431b。抵接面431在端部431b与连接面433连接。抵接面432具有Y方向一端侧的端部432a和Y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432b。抵接面432在端部432a与连接面433连接。
连接面433以及卡合面434是与Y方向和X方向大致平行的面。连接面433的Y方向的长度比卡合面434的Y方向的长度短。抵接面431以及抵接面432是倾斜面。如图5所示,抵接面431以及抵接面432分别以其与卡合面434的距离随着从连接面433朝向端部431a或端部432b而靠近的方式倾斜。故而,通过使抵接面431向Y方向另一侧移动,与该抵接面431接触的部件会受到向Z方向移动的力。另外,通过使抵接面432向Y方向一侧移动,与抵接面432接触的部件会受到向Z方向移动的力。
从端部431a到端部431b的Z方向的长度与从端部432a到端部432b的Z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将从端部431a到端部431b的Z方向的长度以及从端部432a到端部432b的Z方向的长度设为高度H43,将突起部43的Y方向的长度设为宽度W43。
此外,突起部43也可以不具有连接面433。该情况下,抵接面431的端部431b与抵接面432的端部432a连接。通过使突起部43具有连接面433,能够确保突起部43的强度。
图6以及图7是图3所示的电池组20的立体图。图8是图6以及图7所示的电池组20的侧视图。图9是对图8所示的第二连接器24的一部分进行表示的局部放大图。
在图6中,主要示出了电池组20的面213B侧,在图7中,主要示出了电池组20的面213A侧。在图8中,示出了电池组20的第二连接器24侧。在图6至图9中,以如图3所示那样将电池组20安装于安装部30的朝向为基准示出了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
如上所述,在面213B侧设有第二连接器24。此外,在电池组20被安装于安装部30时,面213B与侧壁341对置。如图6所示,在面213B设有一对突起部26、27。一对突起部26是第三突起部的一个例子,一对突起部27是第二突起部的一个例子。以下,将一对突起部26统一称为“突起部26”,将一对突起部27统一称为“突起部27”。
突起部26、27以从面213B突出的方式设于电池组20。突起部26、27与第二连接器24相比向X方向突出。例如,突起部26以及突起部27的X方向的突出长度大致相等。
如图7所示,在面213A设有一对爪28。使用者能够通过将一对爪28插入上述内壁34的凹部34a中而将电池组20相对于安装部30定位。爪28形成为比凹部34a小一圈。一对爪28与突起部26、27一起构成拆装机构110。
接下来,对构成拆装机构110的突起部26、27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突起部26、27分别由沿Y方向并列的两个突起部构成。突起部26、27与第二连接器24相比位于主面212侧。突起部26以及突起部27在沿Y方向以及Z方向分离的位置从面213B突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突起部27在Y方向以及Z方向上不与突起部26重叠。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突起部26与突起部27相比向Y方向偏移。突起部27与突起部26相比位于主面212侧。若电池组20被安装于安装部30,则突起部27与突起部26相比位于安装口32侧。
接下来,对突起部26的形状进行说明。由于突起部26分别为相同形状,因此将主要对一侧(图8中的右侧)的突起部26进行说明。
突起部26从面213B呈棱柱状地突出,具有多个面。突起部26具有抵接面261(第四抵接面)和与抵接面261连接的卡合面262。在使操作杆40沿滑动方向移动时,抵接面261与突起部43的抵接面432抵接。卡合面262与凸缘部23对置。卡合面262在锁定状态下与突起部43的卡合面434卡合。
抵接面261具有Y方向一端侧的端部261a和Y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261b。抵接面261在端部261a与卡合面262连接。卡合面262是与X方向以及Y方向大致平行的面。抵接面261是倾斜面。如图8所示,抵接面261从端部261a朝端部261b向离开卡合面262以及主面212的方向倾斜。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从端部261a到主面212的Z方向的长度比从端部261b到主面212的Z方向的长度短。抵接面261例如以与抵接面432大致相同的角度倾斜。
接下来,对突起部27的形状进行说明。由于突起部27分别为相同形状,因此将主要对一侧(图8中的右侧)的突起部27进行说明。
突起部27位于凸缘部23的正下方。如上所述,突起部27相对于突起部26向Y方向以及Z方向分离。突起部27从面213B呈棱柱状地突出,具有多个面。突起部27具有抵接面271(第三抵接面)。在使操作杆40沿滑动方向移动时,抵接面271与突起部43的抵接面431抵接。
抵接面271具有Y方向一端侧的端部271a和Y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271b。在Y方向上,端部271b与端部271a相比位于端部261a侧。抵接面271是倾斜面。如图8所示,抵接面271从端部271b朝端部271a向离开主面212的方向倾斜。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从端部271b到主面212的Z方向的长度比从端部271a到主面212的Z方向的长度短。抵接面271例如以与抵接面431大致相同的角度倾斜。抵接面271例如以与抵接面261大致相同的角度倾斜。此外,抵接面271也可以以与抵接面261不同的角度倾斜。
在此,将从端部261b到端部261a的Z方向的长度设为抵接面261的高度H26,将从端部271a到端部271b的Z方向的长度设为抵接面271的高度H27。将从端部261a到端部271a的Y方的向长度设为宽度W2。
作为一个例子,高度H26与高度H27大致相等,高度H26与高度H43大致相等。即,高度H43、H26、H27大致相等。突起部26从突起部27向Y方向分离,以使宽度W2大于宽度W43。
突起部26的Y方向的间隔与突起部27的Y方向的间隔大致相等。突起部26的Y方向的间隔与突起部43的Y方向的间隔大致相等。即,突起部26的Y方向的间隔、突起部27的Y方向的间隔以及突起部43的Y方向的间隔大致相等。
更具体而言,以突起部27的抵接面271的Y方向的间隔与突起部43的抵接面431的Y方向的间隔大致相等、且突起部26的抵接面261的Y方向的间隔与突起部43的抵接面432的Y方向的间隔大致相等的方式,设置突起部26、27、43。
如图9所示,在第二连接器24,具有沿Y方向并列的多个槽状的连接端子241和设于连接端子241的内侧面的突起242。第一连接器51的连接端子511被插入于连接端子241。突起242是用于与连接端子511电连接的触点。突起242例如构成板簧。
如图9所示,突起242例如在从连接端子241的Z方向的中央部到插入口241a为止的范围内形成。例如,突起242形成在插入口241a的附近。在对置的突起242之间形成有间隙。若电池组20被安装于安装部30,则连接端子511被插入于连接端子241中。由于连接端子511的厚度大于上述间隙,因此,若插入连接端子511,则间隙变大。
此时,第二连接器24在连接端子241的突起242处以从侧方对连接端子511施力的方式生成弹性力。通过使突起242利用弹性力夹持连接端子511,使第二连接器24与第一连接器51电连接。
接下来,对利用电子设备100所具备的拆装机构110将电池组20从安装部30拆卸的过程进行说明。拆装机构110能够通过使操作杆40沿滑动方向移动而将电池组20相对于安装部30抬起(举起)。
图10至图17是用于对利用拆装机构110拆卸电池组20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3所示的突起部26、27、43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0至图12是在电子设备100的背面侧观察拆卸电池组20的过程。图13至图17是在表示拆卸电池组20的过程的电子设备100的剖面处进行观察。在图18中,示出了一侧的开口38的附近。
自图10起,对于电池组20相对于安装部30移动的方向,有时将Z方向设为第一方向D1,将第一方向D1的相反方向称为第四方向D4。第一方向D1相当于将电池组20相对于安装部30拆卸的方向,第四方向D4相当于将电池组20相对于安装部30安装的方向。
对于操作杆40的滑动方向,有时将Y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第二方向D2,将Y方向称为第三方向D3。第二方向D2是与第一方向D1不同的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二方向D2以及第三方向D3是与第一方向D1以及第四方向D4正交的方向。
在图10中,相当于电池组20被安装于安装部30的上述锁定状态。在锁定状态下,能够使操作杆40的操作把手41向第二方向D2移动。
接下来,使操作把手41如图11中的箭头A1所示那样向第二方向D2移动。若操作把手41从图10所示的锁定状态向第二方向D2移动,则电池组20的面213B侧如箭头B所示那样相对于安装部30向第一方向D1移动。由此,在安装部30的安装口32与电池组20的凸缘部23之间形成间隙G。以下,将该状态称为“半释放状态”。
进一步地,使操作把手41如图12中的箭头A2所示那样向第三方向D3移动。若操作把手41从图11所示的半释放状态向第三方向D3移动,则电池组20的面213B侧如箭头B所示那样相对于安装部30进一步向第一方向D1移动。由此,间隙G进一步变大。
因此,使用者通过将手指勾在变大的间隙G中,能够从安装部30拆卸电池组20。在图12中,相当于上述释放状态。图12所示的操作把手41相对于壳体10的位置例如与图10所示的操作把手41相对于壳体10的位置是相同的。
接下来,使用图13至图17对拆卸电池组20的过程中的拆装机构110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图13中,相当于使用图10说明的锁定状态。如图13以及图18所示,突起部26从突起部27向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分离。抵接面431在第二方向D2上与抵接面271隔开间隔地对置。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若突起部43向第二方向D2移动,则抵接面431与抵接面271抵接。即,抵接面271设于能够在使操作杆40向第二方向D2移动时与抵接面431抵接的位置。
如图18所示,在锁定状态下,突起部26位于开口38的凹部381。突起部26形成为比凹部381小一圈。如图13以及图18所示,突起部43在第一方向D1上与突起部26重叠。更具体而言,卡合面262与卡合面434对置。在图13以及图18所示的例子中,卡合面262与卡合面434接触。
此时,若突起部26欲向第一方向D1移动,则卡合面262与卡合面434卡合,因此突起部26不能向第一方向D1移动。因此,在锁定状态下,不能将电池组20相对于安装部30向第一方向D1拆卸。
即,如图13以及图18所示,通过在电池组20被安装于安装部30的状态下使操作杆40移动到卡合面262与卡合面434对置的位置,突起部43限制电池组20相对于壳体10向第一方向D1移动。
接下来,若操作把手41向第二方向D2移动,则从本体部42突出的突起部43向第二方向D2移动。如上所述,抵接面431以及抵接面271是倾斜的。抵接面431以及抵接面271以其面的位置随着朝向第二方向D2而向第四方向D4变化的方式倾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突起部43和突起部27具有如下形状:突起部43与突起部27抵接的区域中的最靠第三方向D3侧的抵接位置处的突起部43与突起部27的厚度之和随着向第二方向D2过渡而依次增加。此外,在此所说的“厚度”是具有抵接面431的突起部43的Z方向的尺寸以及具有抵接面271的突起部27的Z方向的尺寸。故而,电池组20向离开安装口32的方向移动。
若突起部43向第二方向D2移动,则如图14所示,突起部43与突起部27相比位于第四方向D4侧。抵接面431与抵接面271抵接。端部431a位于端部271a的附近,端部431b位于端部271b的附近。
由于抵接面431以及抵接面271以大致相同的角度倾斜,因此抵接面431与抵接面271的大致整个面抵接。由于抵接面271的间隔与抵接面431的间隔大致相等,因此各抵接面271与对置的各抵接面431同时抵接。
由于上述宽度W2形成为比突起部43的宽度W43大,因此若突起部43从锁定状态移动至图14所示的位置,则突起部26在第一方向D1上不与突起部43重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卡合面262不与卡合面434对置。在突起部26向第一方向D1移动时卡合面262不与卡合面434卡合,因此电池组20向第一方向D1的移动不受突起部43限制。
若进一步使突起部43向第二方向D2移动,则抵接面431在抵接面271上滑动。由于抵接面431以及抵接面271如上述那样倾斜,因此若抵接面431从端部271b侧向端部271a侧滑动,则抵接面271被抵接面431向第一方向D1按压。此时,具有突起部26、27的电池组20伴随着突起部43向第二方向D2的移动而逐渐向第一方向D1移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突起部43以及突起部27的第一方向D1上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如上所述,由于各抵接面271与对置的各抵接面431同时抵接,因此各抵接面271被各抵接面431同时向第一方向D1按压,由此突起部27同时向第一方向D1移动。此时,由于突起部26向第一方向D1的移动不受突起部43限制,因此突起部26从凹部381向第一方向D1移动。
因而,如图13所示,若使操作杆40从安装部30被安装于电池组20的状态向第二方向D2移动,则突起部43以及突起部27的第一方向D1上的相对位置随着操作杆40向第二方向D2的移动而向第一方向D1变化。可以说,抵接面431以及抵接面271以若操作杆40向第二方向D2移动则突起部43以及突起部27的第一方向D1上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方式倾斜。
若进一步使突起部43向第二方向D2移动,则突起部43如图15所示那样移动至端部431b与端部271a抵接的位置。突起部43在第一方向D1上与突起部27重叠。以下,作为一个例子,在操作杆40中,将端部431b与端部271a接触的位置称为“第一位置”。作为另一个例子,在操作杆40中,第一位置是抵接面431与抵接面271至少局部接触的位置。
在图15中,相当于使用图11说明过的半释放状态。若突起部43向第二方向D2移动至端部431b与端部271a抵接,则电池组20相对于安装部30向第一方向D1移动与抵接面271的高度H27相当的量。此时,在安装部30的安装口32与电池组20的凸缘部23之间形成间隙G。
由于突起部26从凹部381向第一方向D1移动,因此如图15所示,抵接面432在第三方向D3上与抵接面261隔开间隔地对置。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若突起部43向第三方向D3移动,则抵接面432与抵接面261抵接。即,抵接面261设于能够在使操作杆40从第一位置向第三方向D3移动时与抵接面432抵接的位置。
在此,对半释放状态下的第一连接器51与第二连接器24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5所示的第一连接器51与第二连接器24的位置关系的图。如使用图9说明那样,第二连接器24的连接端子241通过由突起242夹持连接端子511而被电连接。
在半释放状态下,通过电池组20从锁定状态的移动,第二连接器24向第一方向D1移动。此时,如图19所示,由于连接端子511的前端部511a被突起242夹持,因此第一连接器51仅有其前端部511a是通过第二连接器24的弹性力卡定的。前端部511a不仅包含连接端子511的前端,还包含其附近。
更具体而言,在连接端子511的前端部511a,从第二方向D2以及第三方向D3分别作用有突起242的弹性力。在半释放状态下,连接端子241与连接端子511电连接。
此时,若电池组20欲向第四方向D4移动,则在连接端子511与突起242之间作用向第一方向D1的摩擦力。由于仅有连接端子511的前端部511a是通过突起242的弹性力卡定的,因此电池组20向第四方向D4的移动受到限制。
因此,在从电池组20被安装于安装部30的状态使操作杆40移动到了第一位置时,电池组20难以通过自重向第四方向D4移动,能够以维持形成间隙G的状态保持电池组20的位置。半释放状态下的电池组20从锁定状态向第一方向D1的移动量设定在连接端子511可被突起242夹持的范围。
接下来,若操作把手41在经过第一位置之后向第三方向D3移动,则突起部43向第三方向D3移动。如上所述,抵接面432以及抵接面261是倾斜的。抵接面432以及抵接面261以其面的位置随着朝向第三方向D3而向第四方向D4变化的方式倾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突起部43和突起部26具有如下形状:突起部43与突起部26抵接的区域中的最靠第二方向D2侧的抵接位置处的突起部43与突起部26的厚度之和随着朝向第三方向D3而逐渐增加。此外,在此所说的“厚度”是具有抵接面432的突起部43的Z方向的尺寸以及具有抵接面261的突起部26的Z方向的尺寸。故而,电池组20向离开安装口32的方向移动。
若使突起部43在经过第一位置之后向第三方向D3移动,则如图16所示,突起部43与突起部26相比位于第四方向D4侧。抵接面432与抵接面261抵接。端部432a位于端部261a的附近,端部432b位于端部261b的附近。
由于抵接面432以及抵接面261以大致相同的角度倾斜,因此抵接面432与抵接面261的大致整个面抵接。由于抵接面261的间隔与抵接面432的间隔大致相等,因此各抵接面261与对置的各抵接面432同时抵接。
若进一步使突起部43向第三方向D3移动,则抵接面432在抵接面261上滑动。由于抵接面432以及抵接面261如上述那样倾斜,因此若抵接面432从端部261a侧向端部261b侧滑动,则抵接面261被抵接面432向第一方向D1按压。此时,具有突起部26、27的电池组20随着突起部43向第三方向D3的移动而逐渐向第一方向D1移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突起部43以及突起部26的第一方向D1上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如上所述,由于各抵接面261与对置的各抵接面432同时抵接,因此各抵接面261被各抵接面432同时向第一方向D1按压,由此突起部26同时向第一方向D1移动。
因而,在如图15所示那样通过使抵接面431以及抵接面271接触而使电池组20相对于安装部30向第一方向D1移动之后,若操作杆40向第三方向D3移动,则突起部43以及突起部26的第一方向D1上的相对位置随着操作杆40向第三方向D3的移动而向第一方向D1变化。可以说,抵接面432以及抵接面261以若操作杆40向第三方向D3移动则突起部43以及突起部26的第一方向D1上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方式倾斜。
若进一步使突起部43向第三方向D3移动,则突起部43如图17所示那样移动至端部432a与端部261b抵接的位置。突起部43在第一方向D1上与突起部26重叠。以下,作为一个例子,在操作杆40中,将端部432a与端部261b接触的位置称为“第二位置”。作为另一个例子,在操作杆40中,第二位置是抵接面432与抵接面261至少局部接触的位置。
操作杆40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向第二方向D2以及第三方向D3移动。操作杆40的第二方向D2的移动量例如与操作杆40的第三方向D3的移动量大致相等。
在图17中,相当于使用图12说明的释放状态。若突起部43向第三方向D3移动至端部432a与端部261b抵接,则电池组20从半释放状态相对于安装部30向第一方向D1移动与抵接面261的高度H26相当的量。此时,安装部30的安装口32与电池组20的凸缘部23之间的间隙G进一步变大。
即,在使操作杆40从锁定状态向第二方向D2移动而经过第一位置之后,通过使操作杆40向第三方向D3移动,拆装机构110能够相对于安装部30在电池组20的面213B侧向第一方向D1移动与高度H26和高度H27的总和相当的量。
在释放状态下,第一连接器51不与第二连接器24电连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连接端子511不被连接端子241的突起242夹持。
由于高度H26与高度H27大致相等,因此半释放状态下的电池组20从锁定状态向第一方向D1的移动量与释放状态下的电池组20从半释放状态向第一方向D1的移动量大致相等。
此外,抵接面261的高度H26以及抵接面271的高度H27可以根据电池组20的第一方向D1的移动量而适当确定。半释放状态下的电池组20从锁定状态向第一方向D1的移动量也可以比释放状态下的电池组20从半释放状态向第一方向D1的移动量大,还可以比其小。
在将电池组20安装于安装部30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拆装机构110通过与上述过程相反的过程进行安装。在向安装部30安装电池组20时,使用者向安装口32插入电池组20。使用者将电池组20的一对爪28插入内壁34的凹部34a而将电池组20定位在安装部30。
该状态相当于使用图12以及图17说明的上述释放状态。操作杆40位于第二位置。在释放状态下,能够使操作杆40的操作把手41向第二方向D2移动。
接下来,一边将电池组20的主面212向第四方向D4压入,一边使操作杆40的操作把手41移动至第一位置。抵接面432在抵接面261上滑动,突起部43向第二方向D2移动。电池组20随着突起部43向第二方向D2的移动而逐渐向第四方向D4移动。
然后,变为使用图11以及图15说明的半释放状态。操作杆40位于第一位置。此时,如图19所示,连接端子511的前端部511a被突起242夹持。
接下来,一边将电池组20的主面212向第四方向D4压入,一边使操作把手41向第三方向D3移动。抵接面431在抵接面271上滑动,突起部43向第三方向D3移动。电池组20随着突起部43向第三方向D3的移动而逐渐向第四方向D4移动。
然后,突起部26位于开口38凹部381。若进一步使操作把手41向第三方向D3移动,则突起部43在第一方向D1上与突起部26重叠,变为使用图11以及图13说明的锁定状态。
根据如上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能够利用拆装机构110从安装部30拆卸电池组20。通过使操作杆40从锁定状态向第二方向D2移动至第一位置,电池组20相对于安装部30向第一方向D1移动,变为半释放状态。此时,能够在安装部30的安装口32与电池组20的凸缘部23之间形成间隙G。
然后,通过使操作杆40在经过第一位置之后向第三方向D3移动,电池组20相对于安装部30从半释放状态向第一方向D1进一步移动,变为释放状态。间隙G变为比半释放状态大,使用者能够将手指勾在间隙G中。因此,使用者能够通过将手指勾在间隙G中而容易地从安装部30拆卸电池组20。
抵接面431以及抵接面271以若操作杆40向第二方向D2移动则突起部43以及突起部27的第一方向D1上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方式倾斜。因此,若使操作杆40从电池组20被安装于安装部30安装的状态向第二方向D2移动,则能够使电池组20相对于安装部30向第一方向D1移动。
抵接面432以及抵接面261以若操作杆40向第三方向D3移动则突起部43以及突起部26的第一方向D1上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方式倾斜。因此,在通过使抵接面431以及抵接面271接触而使电池组20相对于安装部30向第一方向D1移动之后,若使操作杆40向第三方向D3移动,则能够使电池组20相对于安装部30向第一方向D1移动。
在拆装机构110中,在使操作杆40分别向第二方向D2以及第三方向D3移动时,能够使电池组20向第一方向D1移动。根据这样的拆装机构110,能够确保用于使电池组20向第一方向D1移动的操作杆40的滑动方向的移动量。
通过确保操作杆40的滑动方向的移动量,能够使电池组20相对于安装部30向第一方向D1充分地移动,可确保供使用者勾挂手指的间隙G。通过如上述那样确保操作杆40的滑动方向的移动量,能够使壳体10中用于供操作杆40移动的空间较小,能够对壳体10的小型化做出贡献。
由于使用者能够将手指勾挂于在释放状态下形成的间隙G中,因此不需要在电子设备100的外观上设置用于供使用者勾挂手指的形状等。因此,壳体10的外表面111以及电池组20的主面212能够设为平坦的形状。
而且,突起部26、27由沿Y方向并列的两个突起部构成,突起部43由沿Y方向并列的两个突起部构成。各抵接面271与对置的各抵接面431同时抵接,各抵接面261与对置的各抵接面432同时抵接。
因此,通过操作杆40的移动,能够使面213B侧的凸缘部23在保持与滑动方向大致平行的状态的同时向第一方向D1移动。通过沿滑动方向在凸缘部23与安装口32之间形成大致均匀的间隙G,使用者容易将手指勾挂于间隙G,电子设备100的拆装性进一步提高。
如上所述,通过使抵接面431以及抵接面271以大致相同的角度倾斜,使得抵接面431与抵接面271的大致整个面抵接,当抵接面431在抵接面271上滑动时,容易使操作杆40向第二方向D2移动。
如上所述,通过使抵接面432以及抵接面261以大致相同的角度倾斜,使得抵接面432与抵接面261的大致整个面抵接,当抵接面432在抵接面261上滑动时,容易使操作杆40向第三方向D3移动。此外,抵接面431、432、261、271的倾斜角度可以适当确定。
而且,在第一连接器51与第二连接器24电连接时,第二连接器24的连接端子241的突起242以从侧方朝连接端子511施力的方式生成弹性力。在半释放状态下,第一连接器51的连接端子511的前端部511a被突起242夹持,因此能够保持电池组20的位置。
半释放状态下的电池组20从锁定状态向第一方向D1的移动量设定在连接端子511可被突起242夹持的范围。因此,能够使电池组20根据操作杆40的第二方向D2的移动量而向第一方向D1移动,操作杆40的第二方向D2的移动量不会浪费。
而且,在锁定状态下,突起部43在第一方向D1上与突起部26重叠。此时,突起部43的卡合面434与突起部26的卡合面262对置。若突起部26欲向第一方向D1移动,则卡合面262与卡合面434卡合,因此突起部26不能向第一方向D1移动。因此,在拆装机构110中,突起部43起到了限制电池组20相对于安装部30向第一方向D1移动的作用。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可提高电池组20等安装器件的拆装性的电子设备100。此外,抵接面431以及抵接面271虽然分别是倾斜的,但只要至少一方倾斜即可。抵接面432以及抵接面261虽然分别是倾斜的,但只要至少一方倾斜即可。
此外,操作杆40的滑动方向(第二方向D2以及第三方向D3)的移动量可以根据抵接面261、271适当确定。操作杆40的第二方向D2的移动量例如也可以与操作杆40的第三方向D3的移动量不同。
此外,虽然突起部26、27由沿Y方向并列的两个突起部构成,但突起部26、27也可以由一个突起部构成,还可以由三个以上突起部构成。该情况下,突起部43的个数根据突起部26、27的个数而适当变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第一连接器51是凸型连接器且第二连接器24是凹型连接器的例子,但也可以为第一连接器51是凹型连接器且第二连接器24是凸型连接器。
此外,在半释放状态下,只要连接端子511中的至少一个被连接端子241夹持即可,连接端子511中,也可以有在半释放状态下不被连接端子241夹持的连接端子511。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说明。图2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的操作杆40的立体图。图21是对图20所示的操作杆40被设于壳体10的状态进行表示的图。
图21是从壳体10的内部观察操作杆40的本体部42。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在拆装机构110具有保持机构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不同。
如图20以及图21所示,在构成拆装机构110的操作杆40上设有螺旋弹簧SP。螺旋弹簧SP是构成拆装机构110所具有的保持机构120的施力部件的一个例子。本体部42具有向Y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突出的延伸突出部44和设于延伸突出部44的基端的承接部45。
如图21所示,在壳体10的内部,螺旋弹簧SP位于承接部45与在壳体10的内部设置的承接部11a之间。在承接部11a,设有可供延伸突出部44移动的间隙。螺旋弹簧SP的各端部与承接部45、11a接触。
螺旋弹簧SP在壳体10的内部沿Y方向延伸。在本体部42的开口42b处设有螺钉SC。本体部42被开口42b以及螺钉SC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保持在壳体10的内部。
在图21中,相当于例如使用图10以及图13说明的锁定状态。在电池组20被安装于安装部30的状态下,螺旋弹簧SP被从自由长度压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锁定状态下,承接部45与承接部11a的间隔被设定为比螺旋弹簧SP的自由长度短。此时,螺旋弹簧SP对操作杆40的本体部42向第三方向D3施力。保持机构120例如由螺旋弹簧SP、延伸突出部44、承接部45、11a构成。
图22至图24是用于对拆装机构110所具有的保持机构120进行说明的图。在图22至图24中,位于壳体10内部的部分是用虚线表示的。在图22中,相当于上述释放状态。
锁定状态下的操作杆40相对于壳体10的位置与释放状态下的操作杆40相对于壳体10的位置是相同的。因此,在释放状态下,螺旋弹簧SP被压缩,对操作杆40向第三方向D3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利用保持机构120保持操作杆40的位置。
若将电池组20的主面212如图23中的箭头C所示那样向第四方向D4压入,则抵接面432在抵接面261上滑动,突起部43如箭头A1所示那样向第二方向D2移动。电池组20随着突起部43向第二方向D2的移动而逐渐向第四方向D4移动。此时,由于本体部42的承接部45向第二方向D2移动,因此伴随着本体部42的移动,螺旋弹簧SP被逐渐压缩。
若进一步使突起部43向第二方向D2移动,则螺旋弹簧SP伴随着承接部45的移动而被进一步压缩。螺旋弹簧SP在半释放状态下被最大程度地压缩。若将电池组20的主面212从半释放状态向第四方向D4进一步压入,则卡合面434在卡合面262上滑动,突起部43如图24中的箭头A2所示那样向第三方向D3移动。
此时,在从半释放状态向锁定状态的过程中,螺旋弹簧SP对本体部42向第三方向D3施力,因此即使使用者不对操作杆40进行操作,也能够通过将电池组20向第四方向D4压入而使突起部43向第三方向D3移动。然后,突起部43在第一方向D1上与突起部26重叠,如图24所示那样变为锁定状态。
在锁定状态下,卡合面262与卡合面434对置。如上所述,螺旋弹簧SP在锁定状态下是被压缩的,因此操作杆40被螺旋弹簧SP向第三方向D3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锁定状态下,利用保持机构120保持操作杆40的位置。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中,也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而且,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中,拆装机构110具有保持机构120。
由于利用保持机构120保持操作杆40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操作杆40非意图性地移动,能够防止电池组20的非预期性脱落。在从安装部30拆卸电池组20的过程中以及安装的过程中,能够省去使用者对操作杆40进行操作的麻烦,电子设备100的拆装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虽然公开了施力部件是螺旋弹簧SP的例子,但施力部件并不限于螺旋弹簧SP等弹簧类,也可以是能够对操作杆40向第三方向D3施力的弹性部件等,还可以是例如小型的促动器等。
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没有限定发明的范围的意图。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都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效的范围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子设备100的一个例子,公开了移动型PC,但还能够在移动型PC以外的其它电子设备中应用。例如,还能够在具有用于增设存储器的开口部的笔记本型PC中应用。
该笔记本型PC具备:壳体,其具有用于增设存储器的开口部;以及盖,其安装于开口部。开口部是安装部30的一个例子,盖是安装器件的一个例子。通过应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提高拆卸或者安装盖时的拆装性。

Claims (5)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具有包含内壁部的安装部;
安装器件,其在向所述安装部安装时的与所述内壁部对置的位置具有面,并以能够安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以及
拆装机构,其能够将所述安装器件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向第一方向拆卸;
所述拆装机构具有:操作杆,其具有第一突起部,并且能够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突起部具有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且设于所述安装部;第二突起部,其具有设置于能够与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的位置的第三抵接面,并以从所述面突出的方式设于所述安装器件;以及第三突起部,其具有设置于能够与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的位置的第四抵接面,并且在从所述第二突起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分离的位置以从所述面突出的方式设于所述安装器件;
所述操作杆以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反方向的第三方向移动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第一突起部的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突起部的所述第三抵接面接触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在经过所述第一位置之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第三突起部的第四抵接面接触的位置;
所述第一抵接面以及所述第三抵接面中的至少一方以如下方式倾斜:在所述安装器件被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状态下,在使所述操作杆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突起部以及所述第二突起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伴随着所述操作杆向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而向所述第一方向变化;
所述第二抵接面以及所述第四抵接面中的至少一方以如下方式倾斜:在通过使所述第一抵接面以及所述第三抵接面接触而使所述安装器件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之后,在使所述操作杆向所述第三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突起部以及所述第三突起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伴随着所述操作杆向所述第三方向的移动而向所述第一方向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还具备设于所述安装部的第一连接器和设于所述安装器件并夹持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
所述第二连接器以从侧方对所述第一连接器施力的方式生成弹性力,
在使所述第一突起部从所述安装器件被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状态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而移动到了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弹性力仅对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前端部进行卡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突起部还具有和所述第一突起部的与所述第一抵接面以及所述第二抵接面不同的面卡合的卡合面,
通过使所述操作杆移动以使所述第一突起部的所述不同的面在所述安装器件被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状态下成为与所述卡合面对置的位置,所述第一突起部限制所述安装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拆装机构还具有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在所述第一突起部的所述不同的面与所述卡合面位于对置的位置的状态下对设置于所述操作杆的所述第一突起部进行保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机构具有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在所述安装器件被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状态下对所述操作杆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力。
CN202210471960.0A 2021-08-23 2022-04-29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9396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35705 2021-08-23
JP2021135705A JP2023030528A (ja) 2021-08-23 2021-08-23 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9618A true CN115939618A (zh) 2023-04-07

Family

ID=81308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1960.0A Pending CN115939618A (zh) 2021-08-23 2022-04-29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33738B2 (zh)
EP (1) EP4142268B1 (zh)
JP (1) JP2023030528A (zh)
CN (1) CN11593961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8704B (zh) * 2020-10-23 2021-12-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轉軸結構與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41842B2 (ja) * 1994-10-25 1998-04-22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バッテリーの着脱機構
JP2001285431A (ja) 2000-04-03 2001-10-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機器における内蔵バッテリー保持構造
JP4725317B2 (ja) * 2005-12-26 2011-07-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5094638B2 (ja) 2008-08-28 2012-12-12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6152404B2 (ja) * 2015-07-28 2017-06-21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30528A (ja) 2023-03-08
EP4142268B1 (en) 2024-01-03
US20230056820A1 (en) 2023-02-23
EP4142268A1 (en) 2023-03-01
US11733738B2 (en)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99470B (zh)
US8264826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battery pack
US7419742B2 (en) Battery cover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EP2442327B1 (en) Switch
EP2866324A1 (en) Charger
US9025323B2 (en) Keyboard device, keyboard hold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input device
US9740243B2 (en) Housing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1524033A (zh) 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
CN115939618A (zh) 电子设备
JP2011234351A (ja) カバーロック装置
TW200937770A (en) Connector having a locking mechanism excellent in operability
CN113451820A (zh) 具分流结构的电连接器及其分流装置
JP6125605B1 (ja)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拡張装置
US9019051B2 (en) Attachment/detachment structure for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and accessory unit and assembly method for movable hook portion provided in accessory unit
US8748765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contact member in switch device
US8947890B2 (en) Fixing component for detachably coupling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to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JP6717420B1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用のベースボード及び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システム
JP2019129137A (ja) コネクタ、相手方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TW201347312A (zh) 浮動連接器及使用於該浮動連接器的頂座及插座
US8705231B2 (en) Extension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WO2023145189A1 (ja) ポートリプリケータ
JP7194433B2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構造
US11833842B2 (en) Holding stand
TW201023449A (en) Connector device
JP7165404B2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