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38874B - 一种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38874B
CN115938874B CN202211734301.8A CN202211734301A CN115938874B CN 115938874 B CN115938874 B CN 115938874B CN 202211734301 A CN202211734301 A CN 202211734301A CN 115938874 B CN115938874 B CN 1159388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inding post
bottom plate
tub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343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38874A (zh
Inventor
匡成效
倪龙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angr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angr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angr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angr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343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388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38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8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38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8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Thermally Actuated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流过载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底板实现第一接线柱的绝缘安装,以及金属壳的电导通安装,第一接线柱端部伸入底板和金属壳间的密封空间内;静触头与第一接线柱一端电导通连接,动触头、双金属片、电加热片和金属壳依次电导通连接,双金属片通过形变控制动触头与静触头的接触与分离;还包括第二接线柱、第三接线柱和第一加热结构,第二接线柱与底板电导通连接,第三接线柱与底板通过第一加热结构电导通连接。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能够在不更换热保护器型号的前提下,针对同一型号可实现电压选择性使用的热保护器,通过不同接线柱的选择而实现电流所经过的电加热结构的选择,从而在不同的电压下实现电流过载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流过载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制冷压缩机均配套一个热保护器,热保护器主要用于制冷压缩机过温升、过电流保护,在异常情况发生前,双金属片保持位于其上的动触头与固定安装的静触头的贴合关系。
由于双金属片各层结构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主动层的形变要大于被动层的形变,从而双金属片的整体就会向被动层一侧弯曲,基于上述原理,当制冷压缩机通过大电流时,热保护器内部发热元件瞬间产生较大热量,从而引起双金属片弯曲翻转,使得动触头和静触头断开,起到过载电流的保护作用。
针对制冷压缩机所采用的热保护器多为密封式热保护器,目前密封式热保护器仅适用于一种工作电压,同一种压缩机型想要在不同电压下正常工作需要采用不同型号的保护器,大大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从而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包括均为导体的底板、静触头、动触头、双金属片、电加热片、金属壳和第一接线柱;
所述底板实现所述第一接线柱的绝缘安装,以及所述金属壳的电导通安装,所述第一接线柱端部伸入所述底板和金属壳间的密封空间内;所述静触头与所述第一接线柱一端电导通连接,所述动触头、双金属片、电加热片和金属壳依次电导通连接,所述双金属片通过形变控制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的接触与分离;
还包括第二接线柱、第三接线柱和第一加热结构,所述第二接线柱与所述底板电导通连接,所述第三接线柱与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一加热结构电导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加热结构;
所述第一接线柱包括内导电柱、外导电管和绝缘管,以及相互替换使用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所述内导电柱与所述静触头固定连接,所述绝缘管套设于所述内导电柱外部,所述第二加热结构和外导电管分别套设于所述绝缘管靠近和远离所述静触头的两端,所述外导电管贯穿所述底板;
在使用所述第一端子时,所述第一端子通过所述内导电柱与所述静触头电导通连接;在使用所述第二端子时,所述第二端子通过所述外导电管和第二加热结构与所述静触头电导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弹性绝缘垫;
在使用所述第一端子时,所述弹性绝缘垫套设于所述绝缘管外部,且位于所述外导电管和所述第一端子之间。
一种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包括均为导体的底板、静触头、动触头、双金属片、电加热片、金属壳和第一接线柱;
所述底板实现所述第一接线柱的绝缘安装,以及所述金属壳的电导通安装,所述第一接线柱端部伸入所述底板和金属壳间的密封空间内;所述静触头与所述第一接线柱一端电导通连接,所述动触头、双金属片、电加热片和金属壳依次电导通连接,所述双金属片通过形变控制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的接触与分离;
还包括第二接线柱和第二加热结构,所述第二接线柱与所述底板电导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柱包括内导电柱、外导电管和绝缘管,以及相互替换使用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所述内导电柱与所述静触头固定连接,所述绝缘管套设于所述内导电柱外部,所述第二加热结构和外导电管分别套设于所述绝缘管靠近和远离所述静触头的两端,所述外导电管贯穿所述底板;
在使用所述第一端子时,所述第一端子通过所述内导电柱与所述静触头电导通连接;在使用所述第二端子时,所述第二端子通过所述外导电管和第二加热结构与所述静触头电导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弹性绝缘垫;
在使用所述第一端子时,所述弹性绝缘垫套设于所述绝缘管外部,且位于所述外导电管和所述第一端子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热结构包括具有敞开端的环体,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敞开端两侧的连接端,两连接端分别局部包覆所述绝缘管的外壁,且通过所述环体弹性形变后的恢复力实现对所述绝缘管外壁的施压;
两所述连接端分别与所述静触头和外导电管电导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导电管、绝缘管和内导电柱的端部长度依次向外延伸而形成台阶结构;
所述第一端子端部具有两级凹陷区域,第二级凹陷区域自所述第一级凹陷区域的底部向内凹陷,所述第二级凹陷区域内壁对所述内导电柱的端部进行包覆而实现电导通连接,第一级凹陷区域内壁对所述绝缘管的端部进行包覆,且与所述外导电管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导电管、绝缘管和内导电柱的端部长度依次向外延伸而形成台阶结构;
所述第二端子端部具有第三凹陷区域,所述第三凹陷区域对所述绝缘管的端部进行包覆,且与所述外导电管贴合而电导通连接,以及与所述内导电柱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绝缘座,所述绝缘座设置于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三凹陷区域内;
所述绝缘座具有第四凹陷区域,对所述内导电柱的端部进行包覆。
进一步地,所述外导电管的端部内侧设置有缩进位置,所述第二端子局部插入所述缩进位置与所述绝缘管之间的间隙内。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能够在不更换热保护器型号的前提下,针对同一型号可实现电压选择性使用的热保护器,通过不同接线柱的选择而实现电流所经过的电加热结构的选择,从而在不同的电压下实现电流过载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中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获得第一导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获得第二导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的结构简化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获得第三导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5为静触头、第二加热结构和第一端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静触头、第二加热结构和第一端子组合后的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获得第四导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8为静触头、第二加热结构和第二接线柱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静触头、第二加热结构和第二接线柱组合后的剖视图;
图10为实施例二中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的结构简化图;
图11为预装体对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进行选配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三中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获得第五导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三中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获得第六导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三中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获得第七导通路径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三中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的结构简化图;
图16为第二加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内导电柱、绝缘座和第二端子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板;2、静触头;3、动触头;4、双金属片;5、电加热片;6、金属壳;61、密封空间;7、第一接线柱;71、内导电柱;72、外导电管;73、绝缘管;74、弹性绝缘垫;75、第一端子;76、第二端子;77、绝缘座;8、第二接线柱;9、第三接线柱;10、第一加热结构;11、第二加热结构;11a、环体;11b、连接端;
01、第一导通路径;02、第二导通路径;03、第三导通路径;04、第四导通路径;05、第五导通路径;06、第六导通路径;07、第七导通路径;08、预装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17所示,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能够在不更换热保护器型号的前提下,针对同一型号可实现电压选择性使用的热保护器,从而解决目前热保护器在不同电压下使用而带来的成本问题。
具体地,本发明中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主体思路在于引入电加热结构,且通过不同接线柱的选择而实现电流所经过的电加热结构的选择,从而在不同的电压下实现电流过载保护,而其中针对电加热结构形式、安装方式和工作方式,通过以下各个实施例进行逐一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包括均为导体的底板1、静触头2、动触头3、双金属片4、电加热片5、金属壳6和第一接线柱7;底板1实现第一接线柱7的绝缘安装,以及金属壳6的电导通安装,第一接线柱7端部伸入底板1和金属壳6间的密封空间61内;静触头2与第一接线柱7一端电导通连接,动触头3、双金属片4、电加热片5和金属壳6依次电导通连接,双金属片4通过形变控制动触头3与静触头2的接触与分离;还包括第二接线柱8、第三接线柱9和第一加热结构10,第二接线柱8与底板1电导通连接,第三接线柱9与底板1通过第一加热结构10电导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接线柱8和第三接线柱9均预先安装于热保护器中,差别仅仅在于使用时为择一使用的方式,使用者在接线过程中,通过对二者选择性的与第一接线柱7的组合使用,可使得电加热片5独立地,以及电加热片5与第一加热结构10组合地参与到工作中,从而通过热源的差异性,实现对应工作电压的差异性。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为选择第一接线柱7和第二接线柱8的工作方式,图中的虚线展示了电流的第一导通路径01,路径中依次包括第一接线柱7、静触头2、动触头3、双金属片4、电加热片5、金属壳6、底板1和第二接线柱8;当电流过大时,电加热片5产热,其直接与双金属片4连接而引起双金属片4弯曲翻转,从而使得动触头3与静触头2分离,而起到过载电流的保护作用。
而如图2所示,为选择第一接线柱7和第三接线柱9的工作方式,图中的虚线展示了电流的第二导通路径02,路径中依次包括第一接线柱7、静触头2、动触头3、双金属片4、电加热片5、金属壳6、底板1、第一加热结构10和第三接线柱9;当电流过大时,电加热片5和第一加热结构10均产热,但可控制第一加热结构10的产热量大于电加热片5,从而使其作为双金属片4形变的主要产热源,如图中箭头所示的散热方向;通过热源的不同从而获得工作电压的区分,同样地,引起双金属片4弯曲翻转后使得动触头3与静触头2分离,而起到过载电流的保护作用。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上述结构形式的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在封装完成后,可实现双工作电压,结构简化图如图3所示,其中的圆点作为双金属片4、电加热片5、金属壳6和底板1的分界点。
实施例二
为了实现更多的电压选择,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进行了以下结构增加和改进:
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还包括第二加热结构11;第一接线柱7包括内导电柱71、外导电管72和绝缘管73,以及相互替换使用的第一端子75和第二端子76;内导电柱71与静触头2固定连接,绝缘管73套设于内导电柱71外部,第二加热结构11和外导电管72分别套设于绝缘管73靠近和远离静触头2的两端,外导电管72贯穿底板1;在使用第一端子75时,第一端子75通过内导电柱71与静触头2电导通连接;在使用第二端子76时,第二端子76通过外导电管72和第二加热结构11与静触头2电导通连接。
相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接线柱8和第三接线柱9均预先安装于热保护器中而选择性使用的方式,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端子75和第二端子76的选择性使用使得电压获得更多的选择,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子75和第二端子76在产品出厂前可择一安装,也可均通过配件的形式供应,而在使用时择一进行安装即可;其中,择一安装后也可根据实际的需要再行更换。
而如图4~6所示,为选择第一端子75和第二接线柱8的工作方式,图4中的虚线展示了电流的第三导通路径03,路径中依次包括第一端子75、内导电柱71、静触头2、动触头3、双金属片4、电加热片5、金属壳6、底板1和第二接线柱8;当电流过大时,电加热片5产热,其直接与双金属片4连接而引起双金属片4弯曲翻转,从而使得动触头3与静触头2分离,而起到过载电流的保护作用。在上述结构中,需要保证的是第一端子75和外导电管72、以及外导电管72和内导电柱71之间有效绝缘,因此除了绝缘管73的设置外,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还包括弹性绝缘垫74;在使用第一端子75时,弹性绝缘垫74套设于绝缘管73外部,且位于外导电管72和第一端子75之间。
而如图7~9所示,为选择第二端子76和第三接线柱9的工作方式,图7中的虚线展示了电流的第四导通路径04,路径中依次包括第二端子76、外导电管72、第二加热结构11、静触头2、动触头3、双金属片4、电加热片5、金属壳6、底板1、第一加热结构10和第三接线柱9;当电流过大时,电加热片5、第一加热结构10和第二加热结构11均产热,但可控制第一加热结构10和第二加热结构11的产热量大于电加热片5,从而使二者作为双金属片4形变的主要产热源,如图中箭头所示的散热方向;通过热源的不同从而获得工作电压的区分,同样地,引起双金属片4弯曲翻转后使得动触头3与静触头2分离,而起到过载电流的保护作用。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上述结构形式的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在封装完成后,可获得多种工作电压,结构简化图如图10所示,其中的圆点作为双金属片4、电加热片5、金属壳6和底板1的分界点;图中用虚线表示的第一端子75作为可替换结构。
在使用前,如图11所示,可首先将静触头2、第二加热结构11、内导电柱71、外导电管72和绝缘管73组装为预装体08,从而作为整体进行安装,而弹性绝缘垫74、第一端子75和第二端子76则进行选择性使用即可;其中,需要保证的是第二加热结构11在安装后位于密封空间61内,而内导电柱71、外导电管72和绝缘管73的末端位于密封空间61外,从而便于实现第一端子75和第二端子76的连接安装;二者作为备选配件可进行灵活的选择及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上述第一加热结构10和第二加热结构11均工作和均不工作的方式外,还包括二者仅一个进行加热的方式,具体如图12所示,展示了选择第一端子75和第三接线柱9的工作方式,图12中的虚线展示了电流的第五导通路径05,路径中依次包括第一端子75、内导电柱71、静触头2、动触头3、双金属片4、电加热片5、金属壳6、底板1、第一加热结构10和第三接线柱9;当电流过大时,电加热片5和第一加热结构10均产热,其中控制第一加热结构10为主要热源,引起双金属片4弯曲翻转,从而使得动触头3与静触头2分离,而起到过载电流的保护作用。另外还包括选择第二端子76和第二接线柱8进行工作的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均引入了第三接线柱9的使用,而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当并不采用第三接线柱9时,仅仅通过对于第一接线柱7的结构优化,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具体如以下实施例,如图13~15:
实施例三
一种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包括均为导体的底板1、静触头2、动触头3、双金属片4、电加热片5、金属壳6和第一接线柱7;底板1实现第一接线柱7的绝缘安装,以及金属壳6的电导通安装,第一接线柱7端部伸入底板1和金属壳6间的密封空间61内;静触头2与第一接线柱7一端电导通连接,动触头3、双金属片4、电加热片5和金属壳6依次电导通连接,双金属片4通过形变控制动触头3与静触头2的接触与分离;还包括第二接线柱8和第二加热结构11,第二接线柱8与底板1电导通连接。
其中,第一接线柱7包括内导电柱71、外导电管72和绝缘管73,以及相互替换使用的第一端子75和第二端子76;内导电柱71与静触头2固定连接,绝缘管73套设于内导电柱71外部,第二加热结构11和外导电管72分别套设于绝缘管73靠近和远离静触头2的两端,外导电管72贯穿底板1;在使用第一端子75时,第一端子75通过内导电柱71与静触头2电导通连接;在使用第二端子76时,第二端子76通过外导电管72和第二加热结构11与静触头2电导通连接。
上述结构中,外部可视的引出端包括预装体08和第二接线柱8,其中与预装体08连接的第一端子75和第二端子76可选择性使用,通过选择可获得第二加热结构11和电加热片5共同产热,以及电加热片5独立产热两种方式,从而通过获得第六导通路径06和第七导通路径07而获得两种不同的工作电压;结构简化图如图15所示,同样地,其中的圆点作为双金属片4、电加热片5、金属壳6和底板1的分界点;图中用虚线表示的第一端子75作为可替换结构。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方式如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此处不再赘述。同样地,本实施例中,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还包括弹性绝缘垫74;在使用第一端子75时,弹性绝缘垫74套设于绝缘管73外部,且位于外导电管72和第一端子75之间。
作为上述实施例二和三的优选方式,如图16所示,第二加热结构11包括具有敞开端的环体11a,以及分别位于敞开端两侧的连接端11b,两连接端11b分别局部包覆绝缘管73的外壁,且通过环体11a弹性形变后的恢复力实现对绝缘管73外壁的施压;两连接端11b分别与静触头2和外导电管72电导通连接。
本优选方案中的第二加热结构11在安装的过程中是极为方便的,通过外力适当放大敞开端的间隔即可使得第二加热结构11从径向套设于绝缘管73外壁,且弹性力固定的方式可实现第二加热结构11准确的预定位;其中,环体11a的形式是可灵活设置的,可为平面内的环体11a,也可为立体的环体11a;连接端11b与静触头2和外导电管72的连接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而实现有效的固定;或者当弹性力足够大时,也可不必采用额外的连接措施。
同样作为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优选方式,如图6所示,外导电管72、绝缘管73和内导电柱71的端部长度依次向外延伸而形成台阶结构;第一端子75端部具有两级凹陷区域,第二级凹陷区域自第一级凹陷区域的底部向内凹陷,第二级凹陷区域内壁对内导电柱71的端部进行包覆而实现电导通连接,第一级凹陷区域内壁对绝缘管73的端部进行包覆,且与外导电管72间隔设置。
本优选方案中提供了针对第一端子75进行安装的具体结构,在本优选方案中,第一端子75可以和内导电柱71螺纹连接,或者与绝缘管73螺纹连接,或者通过与二者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等任何可实现固定的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如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还可设置弹性绝缘垫74对第一端子75和外导电管72进行隔离。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9所示,外导电管72、绝缘管73和内导电柱71的端部长度依次向外延伸而形成台阶结构;第二端子76端部具有第三凹陷区域,第三凹陷区域对绝缘管73的端部进行包覆,且与外导电管72贴合而电导通连接,以及与内导电柱71间隔设置。
同样地,本优选方案中给出了第二端子76的具体结构,第二端子76可以和外导电管72螺纹连接,或者与绝缘管73螺纹连接,或者通过与二者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等任何可实现固定的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9和17所示,还包括绝缘座77,绝缘座77设置于第二端子76的第三凹陷区域内;绝缘座77具有第四凹陷区域,对内导电柱71的端部进行包覆。通过绝缘座77的设置可实现第二端子76和内导电柱71的有效隔离,其中,绝缘座77可预先安装于第三凹陷区域内。
为了保证外导电管72和第二端子76的电导通连接的有效性,外导电管72的端部内侧设置有缩进位置,第二端子76局部插入缩进位置与绝缘管73之间的间隙内。从而可增加第二端子76和外导电管72之间的接触面积,当然,为了保证外部的平整性,第二端子76的端部可设置凸沿而插入间隙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为导体的底板、静触头、动触头、双金属片、电加热片、金属壳和第一接线柱;
所述底板实现所述第一接线柱的绝缘安装,以及所述金属壳的电导通安装,所述第一接线柱端部伸入所述底板和金属壳间的密封空间内;所述静触头与所述第一接线柱一端电导通连接,所述动触头、双金属片、电加热片和金属壳依次电导通连接,所述双金属片通过形变控制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的接触与分离;
还包括第二接线柱、第三接线柱和第一加热结构,所述第二接线柱与所述底板电导通连接,所述第三接线柱与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一加热结构电导通连接;
所述第二接线柱和所述第三接线柱择一的与所述第一接线柱组合使用,使所述电加热片独立地,以及所述电加热片与所述第一加热结构组合地参与到工作中;
还包括第二加热结构;
所述第一接线柱包括内导电柱、外导电管和绝缘管,以及相互替换使用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所述内导电柱与所述静触头固定连接,所述绝缘管套设于所述内导电柱外部,所述第二加热结构和外导电管分别套设于所述绝缘管靠近和远离所述静触头的两端,所述外导电管贯穿所述底板;
在使用所述第一端子时,所述第一端子通过所述内导电柱与所述静触头电导通连接;在使用所述第二端子时,所述第二端子通过所述外导电管和第二加热结构与所述静触头电导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绝缘垫;
在使用所述第一端子时,所述弹性绝缘垫套设于所述绝缘管外部,且位于所述外导电管和所述第一端子之间。
3.一种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为导体的底板、静触头、动触头、双金属片、电加热片、金属壳和第一接线柱;
所述底板实现所述第一接线柱的绝缘安装,以及所述金属壳的电导通安装,所述第一接线柱端部伸入所述底板和金属壳间的密封空间内;所述静触头与所述第一接线柱一端电导通连接,所述动触头、双金属片、电加热片和金属壳依次电导通连接,所述双金属片通过形变控制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的接触与分离;
还包括第二接线柱和第二加热结构,所述第二接线柱与所述底板电导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柱包括内导电柱、外导电管和绝缘管,以及相互替换使用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所述内导电柱与所述静触头固定连接,所述绝缘管套设于所述内导电柱外部,所述第二加热结构和外导电管分别套设于所述绝缘管靠近和远离所述静触头的两端,所述外导电管贯穿所述底板;
在使用所述第一端子时,所述第一端子通过所述内导电柱与所述静触头电导通连接;在使用所述第二端子时,所述第二端子通过所述外导电管和第二加热结构与所述静触头电导通连接;
通过对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的择一使用,使所述第二加热结构和所述电加热片共同产热,以及所述电加热片独立产热,获得不同的工作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绝缘垫;
在使用所述第一端子时,所述弹性绝缘垫套设于所述绝缘管外部,且位于所述外导电管和所述第一端子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结构包括具有敞开端的环体,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敞开端两侧的连接端,两连接端分别局部包覆所述绝缘管的外壁,且通过所述环体弹性形变后的恢复力实现对所述绝缘管外壁的施压;
两所述连接端分别与所述静触头和外导电管电导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电管、绝缘管和内导电柱的端部长度依次向外延伸而形成台阶结构;
所述第一端子端部具有两级凹陷区域,第二级凹陷区域自第一级凹陷区域的底部向内凹陷,所述第二级凹陷区域内壁对所述内导电柱的端部进行包覆而实现电导通连接,所述第一级凹陷区域内壁对所述绝缘管的端部进行包覆,且与所述外导电管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电管、绝缘管和内导电柱的端部长度依次向外延伸而形成台阶结构;
所述第二端子端部具有第三凹陷区域,所述第三凹陷区域对所述绝缘管的端部进行包覆,且与所述外导电管贴合而电导通连接,以及与所述内导电柱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座,所述绝缘座设置于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三凹陷区域内;
所述绝缘座具有第四凹陷区域,对所述内导电柱的端部进行包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电管的端部内侧设置有缩进位置,所述第二端子局部插入所述缩进位置与所述绝缘管之间的间隙内。
CN202211734301.8A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 Active CN1159388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34301.8A CN115938874B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34301.8A CN115938874B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8874A CN115938874A (zh) 2023-04-07
CN115938874B true CN115938874B (zh) 2023-09-22

Family

ID=86556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34301.8A Active CN115938874B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3887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3363A (en) * 1987-10-07 1989-06-27 Susumu Ubukata Three-phase thermal protector
CN101419880A (zh) * 2008-11-28 2009-04-29 匡法荣 三相电机热保护器
CN202167415U (zh) * 2011-07-28 2012-03-14 匡法荣 三相电流温度过热保护器
CN204348635U (zh) * 2015-01-09 2015-05-20 匡成效 一种可调式过流电保护器
CN110660612A (zh) * 2019-11-12 2020-01-07 常州常荣电器有限公司 内置式电流过载保护器
CN210628218U (zh) * 2019-11-25 2020-05-26 宁波友信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电压马达保护器
CN213752593U (zh) * 2020-12-10 2021-07-20 江苏常胜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双电压过载保护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07002532B4 (de) * 2006-10-30 2014-09-18 Uchiya Thermostat Co., Ltd. Temperaturschalt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3363A (en) * 1987-10-07 1989-06-27 Susumu Ubukata Three-phase thermal protector
CN101419880A (zh) * 2008-11-28 2009-04-29 匡法荣 三相电机热保护器
CN202167415U (zh) * 2011-07-28 2012-03-14 匡法荣 三相电流温度过热保护器
CN204348635U (zh) * 2015-01-09 2015-05-20 匡成效 一种可调式过流电保护器
CN110660612A (zh) * 2019-11-12 2020-01-07 常州常荣电器有限公司 内置式电流过载保护器
CN210628218U (zh) * 2019-11-25 2020-05-26 宁波友信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电压马达保护器
CN213752593U (zh) * 2020-12-10 2021-07-20 江苏常胜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双电压过载保护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8874A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14016B1 (ko) 전기 모터용 고정자
US5509786A (en) Thermal protector mounting structure for hermetic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s
US6005471A (en) Thermal protector for electric motors
US20030058079A1 (en) Circuit interrupter and method
JP2526680Y2 (ja) モータ起動リレー用正特性サーミスタ装置
CN115938874B (zh) 一种电压可选型热保护器
JPH0589758A (ja) 電磁式のリレー
JPH10215542A (ja) モータのリード線口出装置
JPS6260613B2 (zh)
JP2799204B2 (ja) 電動機保護装置および始動器を組み合わせた装置
CN100499005C (zh) 用于电气设备的保护器
US5014035A (en) Bimetallic circuit breaker with insulated terminal assembly
JP3322808B2 (ja) ヒューズ及びその取付方法
CN106415935B (zh) 电机及其emc元件和/或esd元件的接地结构
JP3188890B2 (ja) 密閉形電動圧縮機
US20050115927A1 (en) Vacuum switch
JP4011397B2 (ja) 密閉型電動圧縮機用インターナルプロテクタ
CN216902674U (zh) 散热式热保护器
US7209337B2 (en) Electrical thermal overstress protection device
CN215988641U (zh) 一种静触头罩、静触头组件和塑壳式断路器
CN214956623U (zh) 汽车空调的热保护器
JPH10174357A (ja) 接続端子
US11696425B2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 member and wire harness
JP3469298B2 (ja) モータの過熱防止装置
US2314599A (en) Thermosta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