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27733B -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27733B
CN115927733B CN202211648049.9A CN202211648049A CN115927733B CN 115927733 B CN115927733 B CN 115927733B CN 202211648049 A CN202211648049 A CN 202211648049A CN 115927733 B CN115927733 B CN 1159277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linoleic acid
acid content
primer
gramine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480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27733A (zh
Inventor
龙湍
李伟观
罗杰
韩宇
李宇飞
王守创
刘贤青
李慧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6480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277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27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7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27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77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分子标记在预测或鉴定禾本科植物亚油酸含量,和/或禾本科植物营养品质的改良中的应用;所述分子标记为位于禾本科植物第6号染色体的第1771240位的LAQ4位点;所述禾本科植物包括稻,所述稻包括水稻精米或水稻糙米。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分型快速、结果准确、成本低廉等优势,能提高性状选择效率,满足大规模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需求。

Description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的作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营养、健康、美味的功能性稻米的需求逐渐增加。水稻的营养品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元素等。其中,亚油酸(Linoleic acid)是一种人体不能自己产生,必须通过饮食获得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具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促进微循环的作用,可预防或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特别是对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性肥胖症等的防治极为有利,能起到防止人体血清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有“血管清道夫”的美誉。开发提高稻米亚油酸含量的育种技术,培育高亚油酸含量水稻品种,能满足市场对高营养品质稻米的需求,是水稻营养品质育种的一个新方向。
目前已公开的提高稻米亚油酸含量的技术主要集中在基因编辑领域。水稻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OsFAD3.1和OsFAD3.2)存在2个拷贝,分别位于第11和第12染色体,且两者cDNA同源性达97.32%。陈晓军团队在不改变籽粒主要农艺性状的前提下,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通过转化一个载体同时敲除2个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阻断亚油酸转化亚麻酸的途径,从而提高了籽粒中亚油酸的相对含量。ABE等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水稻控制油酸转化为亚油酸的关键酶基因——OsFAD2-1,发现油酸含量较野生型增加2倍。
分子标记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的反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由美国学者Lander E于1996年提出的第三代DNA分子标记。SNP是指同一位点的不同等位基因之间只有个别核苷酸的差异等。SNP在生物基因组中分布广泛、数量多、遗传稳定,是物种中不同个体表型变异的主要遗传来源。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Specific PCR,KASP)是一种SNP基因分型技术,自面世以来,以其超高的灵活性、准确度和性价比迅速抢占市场,被业内称为“基因分型研究者指尖跳跃的珠链”。KASP是基于引物末端碱基的特异匹配来对SNP分型以及检测InDels(Insertions and Deletions,插入和缺失)。KASP包含三个部分:带有目标SNP的待测试DNA;KASP引物混合物(KASP Assay Mix),含有两个不同的带有独特尾巴序列的等位基因特异性竞争正向引物,和一个共用反向引物;KASP主混合物,含有通用FRET(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盒、ROXTM被动参考染料、Taq聚合酶、游离核苷酸和MgCl2。在PCR反应过程中,有一个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与目标SNP结合并延伸,从而将尾序列连接到新合成的链上进行补充复制。经过多轮的PCR扩增,FAM或HEX标记的寡核苷酸结合新的补充尾序列,从淬灭基团释放出荧光体,产生荧光信号。序列不断被扩增,荧光信号不断增强,最终到达反应终点,进行数据读取。通过终端荧光读取判断,每孔采用双色荧光检测一个样本的一个位点可能的两种基因型,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通过两个等位基因特异性正向引物的竞争性结合来实现双等位基因鉴别。如果给定SNP的基因型是纯合的,则只会产生两种可能的荧光信号中的一种。如果基因型是杂合的,则会产生混合荧光信号。KASP具有多态性高、标记丰富、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已经成为国际上SNP检测分析的主流方法之一。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指通过分析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基因型,借助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基因型进行选择。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提高稻米亚油酸含量具有不经过转基因步骤,且操作简便、分型快速、使用灵活、费用低廉的优势,将成为广大育种者不可或缺的辅助育种工具。因此,提供稻米分子标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完成对调控水稻精米中亚油酸含量LAQ4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预测水稻精米中亚油酸含量是否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分子标记在如下方面中的应用:
(I)、预测或鉴定禾本科植物亚油酸含量;和/或
(II)、禾本科植物营养品质的改良;
所述分子标记位于禾本科植物第6号染色体的第1771240位碱基;
所述改良包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高子代禾本科植物中的亚油酸含量;
所述禾本科植物包括稻;
所述稻包括水稻精米或水稻糙米。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上述应用的所述分子标记的上游第1000个碱基至所述分子标记的下游第1000个碱基之间的序列具有:
(a)、如SEQ ID No.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
(b)、如(a)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碱基获得的核苷酸序列,且功能与(a)的相同或相似;或
(c)、与如(a)或(b)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至少有70%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多个为2个至600个。
本发明还提供了引物组,包括引物1、引物2和/或引物3;
所述引物1具有:
(1)、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
(2)、如(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碱基获得的核苷酸序列,且功能与(1)的相同或相似;或
(3)、与如(1)或(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至少有70%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引物2具有:
(4)、如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
(5)、如(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碱基获得的核苷酸序列,且功能与(4)的相同或相似;或
(6)、与如(4)或(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至少有70%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引物3具有:
(7)、如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
(8)、如(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碱基获得的核苷酸序列,且功能与(7)的相同或相似;或
(9)、与如(7)或(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至少有70%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多个为2个至5个。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引物组在如下方面中的应用:
(I)、预测或鉴定禾本科植物亚油酸含量;和/或
(II)、禾本科植物营养品质的改良;和/或
(III)、制备预测或鉴定禾本科植物亚油酸含量的试剂盒;
所述改良包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高子代禾本科植物中的亚油酸含量;
所述试剂盒包括KASP试剂盒;
所述禾本科植物包括稻;
所述稻包括水稻精米或水稻糙米。
本发明还提供了试剂盒,包括上述引物组,以及可接受的辅料或助剂。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上述试剂盒中包括2×KASP Master mix和KASPAsssy mix;
所述KASP Asssy mix为36μM的正向引物和90μM的反向引物等体积混合;
所述正向引物包括所述引物1和/或所述引物2;
所述反向引物包括所述引物3。
本发明还提供了预测或鉴定禾本科植物亚油酸含量的方法,所述预测或鉴定禾本科植物亚油酸含量的标准为:
若所述禾本科植物第6号染色体的第1771240位碱基为G时,则所述禾本科植物具有更高的亚油酸含量;
若所述禾本科植物第6号染色体的第1771240位碱基为T时,则所述禾本科植物具有更低的亚油酸含量;
所述判断还包括:
所述禾本科植物第6号染色体的第1771240位碱基为G时,比该位点为T时,则所述禾本科植物具有更高的亚油酸含量;
所述禾本科植物包括稻;
所述稻包括水稻精米或水稻糙米。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利用上述引物组或上述试剂盒,以禾本科植物的遗传物质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根据反应结果判断所述禾本科植物亚油酸含量;
所述禾本科植物包括稻;
所述稻包括水稻精米或水稻糙米。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包括:
所述遗传物质包括核酸;和/或
所述核酸包括DNA;和/或
所述聚合酶链式反应包括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和/或
所述判断包括:
若所述禾本科植物第6号染色体的第1771240位碱基为G时,则所述禾本科植物具有更高的亚油酸含量;
若所述禾本科植物第6号染色体的第1771240位碱基为T时,则所述禾本科植物具有更低的亚油酸含量;
所述判断还包括:
所述禾本科植物第6号染色体的第1771240位碱基为G时,比该位点为T时,则所述禾本科植物具有更高的亚油酸含量;
所述禾本科植物包括稻;
所述稻包括水稻精米或水稻糙米。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的所述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反应程序为:按照常规反应程序反应后,继续94℃变性20s,57℃退火延伸60s,3~9个循环;
所述常规反应程序包括:94℃预变性15min;94℃变性20s,61℃退火延伸60s,10个循环;94℃变性20s;55℃退火延伸60s,26个循环。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的所述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反应程序为:按照常规反应程序反应后,继续94℃变性20s,57℃退火延伸60s,6~9个循环;
所述常规反应程序包括:94℃预变性15min;94℃变性20s,61℃退火延伸60s,10个循环;94℃变性20s;55℃退火延伸60s,26个循环。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的所述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反应程序为:按照常规反应程序反应后,继续94℃变性20s,57℃退火延伸60s,6个循环;
所述常规反应程序包括:94℃预变性15min;94℃变性20s,61℃退火延伸60s,10个循环;94℃变性20s;55℃退火延伸60s,26个循环。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的所述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的10μL反应体系包括4.86μL的2×KASP Master mix、0.14μL的KASP Asssy mix和5μL浓度为10ng/μL的模板DNA;
所述KASP Asssy mix为36μM的正向引物和90μM的反向引物等体积混合;
所述正向引物包括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组中的所述引物1和/或所述引物2;
所述反向引物包括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组中的所述引物3。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上述方法的所述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束后,使用SNP分型检测仪(LGC;Fluostar Omega;SNP Line Lite Omega F)进行数据读取。
若数据对应的荧光信号较低,分群较散,可以再加循环。程序设置如下:94℃变性20s,57℃退火延伸60s,6个循环。
本发明还提供了禾本科植物营养品质的改良方法,包括利用上述引物组或上述试剂盒对所述禾本科植物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获得亚油酸含量更高的子代禾本科植物,达到改良禾本科植物营养品质的目的;
所述禾本科植物包括稻;
所述稻包括水稻精米或水稻糙米。
本发明的分子标记有如下效果:
本发明基于该LAQ4位点于水稻第6号染色体的第1771240位碱基T被替换为G的突变,设计并开发了一种扩增片段短,特异性强的三引物分子标记。利用该标记,需通过带有不同荧光的检测引物进行PCR扩增,特异序列对应的检测引物随PCR反应进行指数性增长,产生信号后,相应信号被检测。即可完成对调控水稻精米中亚油酸含量LAQ4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预测水稻精米中亚油酸含量是否提高。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分型快速、结果准确、成本低廉等优势,能提高性状选择效率,满足大规模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示Baikezaohe测序结果为基因型T,阴影处为LAQ4位点;
图2示AKITAKOMACHI测序结果为基因型G,阴影处为LAQ4位点;
图3示纯合T(TT)和纯合G(GG)基因型品种的精米中亚油酸含量的箱型图;其中,每个箱型从上到下的5条横线分别表示最大值、75%值、中位值、25%值和最小值;点代表离群值;“×”代表平均值;“*”表示显著;蓝箱为纯合G基因型,橘红箱为纯合T基因型;纯合G群体的精米中亚油酸的分布和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纯合T群体;
图4示用引物组合Q4-F1、Q4-F2和Q4-R检测不同水稻品种基因型的荧光信号读取结果;其中红色、蓝色、绿色和黑色点分别代表纯合T、纯合G、杂合GT基因型,以及ddH2O;
图5示用引物组合Q4-F1、Q4-F2和Q4-Ra检测不同水稻品种基因型的荧光信号读取结果;其中红色、蓝色、绿色和黑色点分别代表纯合T、纯合G、杂合GT基因型,以及ddH2O;
图6示用引物组合Q4-F1、Q4-F2和Q4-Rb检测不同水稻品种基因型的荧光信号读取结果;其中红色、蓝色、绿色和黑色点分别代表纯合T、纯合G、杂合GT基因型,以及ddH2O;
图7、8、9和10示利用引物组合Q4-F1、Q4-F2和Q4-R鉴定不同水稻种质资源中LAQ4位点的基因型;其中图7、图8、图9、图10分别是不加循环、加3个循环、加6个循环、加9个循环的结果;红色、蓝色、绿色和黑色点分别代表纯合T、纯合G、杂合GT基因型,以及ddH2O;
图11示用引物组合Q4-F1、Q4-F2和Q4-R检测52个F2杂交种样本、纯合G对照AKITAKOMACHI、纯合T对照Baikezaohe、杂合对照AKITAKOMACHI与Baikezaohe的混合DNA,以及阴性对照ddH2O的荧光信号扫描结果;其中,28个杂交种样本显示绿色荧光,为杂合基因型;4个杂交种样本显示红色荧光,为纯合T基因型;20个杂交种样本显示蓝色荧光,为纯合G基因型;AKITAKOMACHI、Baikezaohe、杂合对照分别显示蓝色、红色和绿色荧光;ddH2O不显示荧光,为黑色点;
图12示LAQ4标记不同基因型糙米所具有的亚油酸含量分布的箱型图;其中,每个箱型从上到下的5条横线分别表示最大值、75%值、中位值、25%值和最小值;“×”代表平均值;“*”表示显著;蓝箱为纯合G(GG)基因型,橘红箱为纯合T(TT)基因型,灰箱为杂合GT基因型;LAQ4标记基因型为纯合T的群体中亚油酸的分布和平均含量均显著低于亚油酸标记基因型为纯合G的群体;
图13示LAQ4标记的不同基因型精米所具有的亚油酸含量分布的箱型图;其中,每个箱型从上到下的5条横线分别表示最大值、75%值、中位值、25%值和最小值;“×”代表平均值;“*”表示显著;蓝箱为纯合G(GG)基因型,橘红箱为纯合T(TT)基因型,灰箱为杂合GT基因型;LAQ4标记基因型为纯合T的群体中亚油酸的分布和平均含量均显著低于亚油酸标记基因型为纯合G或杂合型GT的群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米亚油酸含量相关的分子标记LAQ4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前期实验室(海南大学代谢生物学实验室)通过mGWAS(metabolome-based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定位到的调控水稻精米亚油酸含量的SNP位点LAQ4。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首先针对LAQ4位点开发分子标记,筛选出亚油酸的LAQ4位点高值型亲本AKITAKOMACHI和低值型亲本Baikezaohe,然后通过分子标记选择,以AKITAKOMACHI为供体对Baikezaohe进行回交转育,最后选择LAQ4位点高值等位基因纯合、遗传背景回复率高的后代植株作为改良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控水稻糙米和精米LAQ4基因型鉴定的分子标记和应用,能够使得遗传背景稳定,综合性状良好品系水稻的亚油酸的含量提高,为了能对这些性状良好背景稳定的水稻品系进行营养品质的改良,提高其亚油酸的含量,开发了KASP(Kompetitive Allele-Specific PCR)分子标记,针对等位基因SNP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在LGC(Laboratory of the Government Chemist)公司的技术支持下,证实利用KASP标记能更高效和准确地检测调控水稻精米中亚油酸含量Q4位点基因进行基因分型检测,提高选育效率,缩短育种时间。
本发明的分子标记包含两条正向引物SEQ ID No.1和SEQ ID No.2、一条反向引物SEQ ID No.3。该SNP位点位于水稻第6号染色体的第1771240位碱基。该技术是基于引物末端碱基的特异匹配来对SNP分型。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分型快速、结果准确、成本低廉等优势,能提高目标性状选择效率,满足大规模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与水稻糙米和精米亚油酸含量相关的分子标记LAQ4及其检测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定位到一个新的调控稻米亚油酸含量的SNP分子标记LAQ4。LAQ4位点位于水稻第6号染色体的第1771240位碱基(基因组版本Os-Nipponbare-Reference-IRGSP-1.0)。当LAQ4位点基因型为G时,水稻糙米和精米具有较高的亚油酸含量。当LAQ4位点基因型为T时,水稻糙米和精米具有较低的亚油酸含量。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利用上述分子标记鉴定所述调控水稻糙米和精米亚油酸含量位点LAQ4基因型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利用上述分子标记鉴定水稻糙米和精米中亚油酸含量,或同时鉴定所述LAQ4位点的基因和糙米和精米中亚油酸含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调控水稻精米亚油酸含量LAQ4位点基因的分子标记,其通过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的引物扩增得到。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分子标记在鉴定水稻精米中调控亚油酸含量LAQ4位点基因型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分子标记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检测水稻精米中调控亚油酸含量LAQ4位点基因型的特异性引物组合,含有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的引物。
其中,SEQ ID No.1所示的正向引物Q4-F1:GAAGGTGACCAAGTTCATGCTATCAACCAGAGCCACAACCTC和SEQ ID No.2所示的正向引物Q4-F2:GAAGGTCGGAGTCAACGGATTATCAACCAGAGCCACAACCTA,和SEQ ID No.3所示的反向引物Q4-R:CCTGTTAAATATCCTGTTCGTGTGT。
本发明上述引物组合是针对LAQ4位点设计、筛选后获得。Q4-F1和Q4-F2的3'末端碱基分别为C和A,通过引物末端碱基的特异匹配来对SNP分型。此外,Q4-F1的5'端增加了FAM接头序列A1(SEQ ID No.4):GAAGGTGACCAAGTTCATGCT、Q4-F2的5'端增加了HEX接头序列A2(SEQ ID No.5):GAAGGTCGGAGTCAACGGATT,经过多轮的PCR扩增,FAM或HEX标记的寡核苷酸结合新的补充尾序列,从淬灭基团释放出荧光体,产生荧光信号。其中FAM接头序列释放蓝色荧光,HEX接头序列释放红色荧光。Q4-R为公共反向引物,可以分别与Q4-F1和Q4-F2配对扩增出92bp的PCR产物。
本发明提供了前述特异性引物组合在鉴定水稻精米中调控亚油酸含量LAQ4位点的基因型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前述特异性引物组合在鉴定特定水稻种质资源中是否存在调控亚油酸含量LAQ4位点的基因型变异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前述特异性引物组合在水稻种质资源改良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了检测水稻糙米和精米中调控亚油酸含量Q4位点基因型及其是否存在此位点基因突变导致表型变化的方法,首先对待测样本提取基因组DNA后,利用Q4-F1和Q4-F2所示的正向引物、Q4-R所示的反向引物进行PCR,对PCR扩增过程释放的荧光信号对应的数据进行分析。
若扩增产物释放的荧光信号是蓝色,则表明待测样品的基因为型纯合G,具有更高的亚油酸含量;若释放的荧光信号是红色,则表明待测样品的基因型为纯合T,具有更低的亚油酸含量;若释放的是绿色荧光信号,则表明待测样品为杂合基因型GT,亚油酸含量中等。
进一步地,PCR的反应使用KASP-TF V4.0 2X Master Mix试剂盒,反应体系体积为10μL,包含2×KASP Master mix 4.86μL,取的KASP Asssy mix 0.14μL(36μM的两个正向引物、90μM的一个反向引物,三条引物按体积比1:1:1混匀为KASP Asssy mix),10 ng/μL模板DNA5μL。
在基因扩增仪上的PCR反应程序:94℃预变性15 min;94℃变性20 s,61℃退火延伸60s,10个循环;94℃变性20 s,55℃退火延伸60 s,26个循环。
PCR反应结束后,使用SNP分型检测仪(LGC;Fluostar Omega;SNP Line LiteOmegaF)进行数据读取。若数据对应的荧光信号较低,分群较散,可以再加循环。程序设置如下:94℃变性20 s,57℃退火延伸60 s,6个循环。该位点通常增加6个循环后读取的荧光信号分群都比较集中,并且荧光信号较强。
含有本发明所述的特异性引物组合的试剂盒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含有Q4-R所示引物的试剂盒在调控水稻精米中亚油酸含量Q4位点的选育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含有Q4-R所示引物的试剂盒在水稻种质资源改良中的应用。
序列小结:
Q4-F1(SEQ ID No.1):GAAGGTGACCAAGTTCATGCTATCAACCAGAGCCACAACCTC
Q4-F2(SEQ ID No.2):GAAGGTCGGAGTCAACGGATTATCAACCAGAGCCACAACCTA
Q4-R(SEQ ID No.3):CCTGTTAAATATCCTGTTCGTGTGT
A1(SEQ ID No.4):GAAGGTGACCAAGTTCATGCT
A2(SEQ ID No.5):GAAGGTCGGAGTCAACGGATT
LAQ4CXF(SEQ ID No.6):GTATCTGGGTATGTGTCTGTC
LAQ4CXR(SEQ ID No.7):GAATCCAATTATGATTCTGTA
亚油酸Q4 SNP位点上下游1KB序列(添加下划线、加粗处为SNP位点):
GTCTGATGCTGATGATGATTAATTGTTTGCAACATGGATTTCAGGGGCCTGCGAAGAACTGGGAGAATGTGCTCCTGGGCCTGGGCGTCGCCGGCAGCGCGCCGGGGATCGAAGGCGACGAGATCGCGCCGCTCGCCAAGGAGAACGTGGCTGCTCCTTGAAGAGCCTGAGATCTACATATGGAGTGATTAATTAATATAGCAGTATATGGATGAGAGACGAATGAACCAGTGGTTTGTTTGTTGTAGTGAATTTGTAGCTATAGCCAATTATATAGGCTAATAAGTTTGATGTTGTACTCTTCTGGGTGTGCTTAAGTATCTTATCGGACCCTGAATTTATGTGTGTGGCTTATTGCCAATAATATTAAGTAATAAAGGGTTTATTATATTATTATATATGTTATATTATACTTCCCCTGTTCCATATTATACCATGCCATTTTTGTTTTATGCCAAGTCAAACTTTTTATATTTAACCAAATTTATAAAAATAAATATAGCAACATTTGTAATACTGAACTATTTTTTTGTTAGACAGACTGTCAAAACTTAAATTATAGGTACTATATTTGTCTCAAAATATAATAACTTTTAGTTATGTATCTGGGTATGTGTCTGTCTATATGTGTAGCTAAAAGTTGTTTTGTGTCAAAAAAAATGTTATTATATTTTTTTTATAAATTTATTTAAGTTTGAAGGAGCAGTAGTTTGACTCAGGATAAGATGTAAAATAATTTATAATATACTCTCTCGTCCCATTTTAAATGCAACCAAAACTTTGATCGTTTATCTTATTTATTTTTTTATAATTAATACTTTTATTGTTATGAGATAATAAAACATGAATAGTACTTTATACATGACTTATGTTTTTAATTTTTTTAAATAAAACGAATGATTAAAATTATGCACGAAAAATTATAGTTGCACTTAAAATGTGACGGAGGGAGTGGATACGAAGGAACTAGTCCTGTTAAATATCCTGTTCGTGTGTTTTTGAGGTTGTGGCTCTGGTTGATCAGATGCCACTGTCATTACTAGTGCTCCATATATCGTACGTCTGTCTACGTCAAGTTCAGGTAGGTCATCAGTTGATAGTCCAGTTGGTGTGGCTTATGGCTGTGGAGGTAACAAGGTGTGGATCATACCAACCATTGGCCGATACAAGTCACCTCAAGGTTTTAGATACAGAATCATAATTGGATTCCACAATCTTTTACTACCTCTGTCCTAAAATAAGTGCAGCCATAGATATCCGTATTTAGCGCTTTGACTATCCGTCTTATTTGAAAAATTTATAAAAAATATTAAAAAAATTAGTCACACATAAAGTAATATTCATGTTTTATCATCTAATAACAATAAAAATAATAAACATAATCTTTTTTCAAATAAGACGAACGGTCAAACGTTGAACATGAACAGTGCTAAAATTGCACTTATTTTGGGACGGAGGGAGTACCTCTTCTTTATAATGCAAGAATTTTATAAGGATAATTTATTTAGTATATAAAATTTTAAAAGGTGTACTGTAACATAATGACCCATGACCAGTGTTTACTGTTTAGGTTCTTTGGGAAATAAGTAGATGGGGTTACCTATGAATGTTATGCACATGTACGCGTACGTAAATGTGTTTTCAACAGGATTTTAGTAAGATTTCAGAACTATCATTGGTCTTCTCTTCAAATGAGTGTTAGGGTGCACTTTATTAAGTAAGTGTGATGTACGAATGTAGTGATGTATTTATACGTGTTTTTCGTGTAATCGAAAAAAAAATGATCAATTTGCTAGAAGCGTGAGAGATTTGTATTCCGGGAGATGTGATCCGCCTTAATATATGGTCCGGGACAAGTCAAGAAGAGAGTGGGGGATAAACTTTACGGCCATCGTTCGTCGCTTGACCAAACCAACGGCCATGGGGACTCGCAAATCTATTCCGTGGCCAACATTGGCGGCCATGGTTGCCCCGGTGGCCACTTGAATTCGTCGTGTGTGA(SEQ ID No.8)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原料、试剂、耗材以及仪器皆为普通市售品,均可由市场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与亚油酸含量关联的LAQ4位点
以533份从世界各地收集的水稻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使用重测序技术进行各品种细胞核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广泛靶向代谢物测定技术进行精米亚油酸相对含量的测定。根据上述基因组和亚油酸相对含量数据开展代谢物为基础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到一个与水稻亚油酸相对含量显著相关的SNP位点LAQ4(P=2.10×10-6)。LAQ4位点位于水稻第6号染色体的第1771240位碱基(基因组版本Os-Nipponbare-Reference-IRGSP-1.0)。重测序数据表明,所述533份品种中,LAQ4位点检测到两种基因型。其中纯合G基因型的品种有334份,纯合T基因型的品种有199份。(表1)表1:533份水稻材料LAQ4位点基因型及亚油酸相对含量
/>
实施例2:LAQ4位点基因型Sanger测序验证
从上述533份品种中选择分别具有纯合G和纯合T基因型的品种AKITAKOMACHI和Baikezaohe。根据LAQ4位点上下游1kb的序列设计引物:
LAQ4CXF(SEQ ID No.6):GTATCTGGGTATGTGTCTGTC
LAQ4CXR(SEQ ID No.7):GAATCCAATTATGATTCTGTA
以品种AKITAKOMACHI和Baikezaohe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引物对LAQ4CXF和LAQ4CXR分别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Sanger测序。测序结果表明,品种Baikezaohe的LAQ4位点基因型为纯合T(见图1),品种AKITAKOMACHI的LAQ4位点基因型为纯合G(见图2)。
实施例3:LAQ4位点对亚油酸含量的影响
根据LAQ4位点的基因型,将所述533份品种分为纯合G基因型和纯合T基因型两组。纯合G基因型品种的精米中,亚油酸相对含量的最低值为874443,最高值为3201230,平均值为2042430。纯合T基因型品种的精米中,亚油酸相对含量的最低值为1329203,最高值为2502838,平均值为1840414(见图3)。t测验表明,纯合T和G基因型品种中亚油酸的平均相对含量差异极显著(P=1.31×10-18)。上述结果表明LAQ4位点与水稻精米亚油酸含量显著关联。其中,LAQ4基因型为纯合T的群体,精米中亚油酸的平均含量较低,而LAQ4位点基因型为纯合G的群体,精米中亚油酸的平均含量较高。
实施例4:LAQ4位点KASP标记开发
1、引物设计
根据LGC(Laboratory of the Government Chemist)公司KASP试剂盒(KASP-TFV4.0 2XMaster Mix)的说明书和LAQ4位点上下游1kb基因组DNA的序列设计了三组用于鉴别亚油酸LAQ4位点基因型的三引物组合,即引物组合Q4-F1、Q4-F2和Q4-R,Q4-F1、Q4-F2和Q4-Ra,以及Q4-F1、Q4-F2和Q4-Rb。引物序列如下:
Q4-F1(SEQ ID No.1):GAAGGTGACCAAGTTCATGCTATCAACCAGAGCCACAACCTC
Q4-F2(SEQ ID No.2):GAAGGTCGGAGTCAACGGATTATCAACCAGAGCCACAACCTA
Q4-R(SEQ ID No.3):CCTGTTAAATATCCTGTTCGTGTGT
Q4-Ra(SEQ ID No.9):GAGTGGATACGAAGGAACTAGTCCT
Q4-Rb(SEQ ID No.10):TATAGTTGCACTTAAAATGTGACGG
2、不同引物组合的预期扩增结果
根据引物序列,上述三组引物组合对水稻品种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用SNP基因分型检测仪(LGC;Fluostar Omega;SNP Line Lite Omega F)检测荧光信号。若扩增产物释放的荧光信号是红色,则表明待测样品具有纯合T基因型,即TT;若释放的是蓝色荧光信号,则表明待测样品为纯合G基因型,即GG;若释放的是绿色荧光信号,则表明待测样品为杂合基因型GT。
3、不同引物组合的实际扩增效果
图4是用Q4-F1、Q4-F2和Q4-R检测5个水稻样品基因组DNA的KASP荧光信号的结果。其中2个样品为AKITAKOMACHI,其KASP荧光为蓝色,表明其基因型为纯合G。2个样品为Baikezaohe,其KASP荧光为红色,表明其基因型为纯合T。一个样品由AKITAKOMACHI和Baikezaohe的基因组DNA等浓度等体积混合而成,其KASP荧光为绿色,表明其基因型为GT。黑色点是阴性对照ddH2O的KASP结果。
图5和图6是用引物组Q4-F1、Q4-F2和Q4-Ra,及引物组Q4-F1、Q4-F2和Q4-Rb检测10个水稻品种(不包含对照品种)的荧光信号读取结果。图5和图6中还包括纯合G对照品种AKITAKOMACHI、纯合T对照品种Baikezaohe和杂合对照AKITAKOMACHI与Baikezaohe的混合DNA,以及阴性对照两个ddH2O的荧光信号读取结果。如图5和图6所示,两个ddH2O的荧光信号为黑色,表示不产生荧光。但AKITAKOMACHI、Baikezaohe和杂合对照,以及被检测样品的数据点混杂在一起,产生荧光信号混乱,不能准确的区分LAQ4位点的基因型。
综上,只有Q4-F1、Q4-F2和Q4-R引物组能有效区分LAQ4位点的基因型。
实施例5:KASP标记PCR反应程序优化及不同水稻品种中LAQ4位点的基因型鉴定1、实验材料
鄂中5号、琼中山栏稻3、Yuyannuo、P 35、ASWINA330、WIR 911、M401、PXB-2、PXB-3、PXB-7、PXB-6、AKITAKOMACHI和Baikezaohe
2、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
采用CTAB法提取水稻基因组DNA,具体步骤如下:取3cm长的水稻叶片,在800μL抽提缓冲液[1.5%(w/V)CTAB,1.05mol/L NaCl,75mmol/L Tris-HCl(pH 8.0),15mmol/LEDTA(pH 8.0)]中磨碎,收集到一个1.5mL离心管中。65℃水浴30min,间或颠倒混匀。加入800μL氯仿:异戊醇(体积比24:1),颠倒混匀15min。12000r/min室温离心10min。吸上清450μL,转移到一个新的1.5mL离心管中,加入2倍体积95%乙醇,混匀后-20℃沉淀30min。12000r/min离心15min。倒掉95%乙醇,用75%乙醇洗沉淀。倒掉75%乙醇,干燥后加100μL灭菌ddH2O溶解DNA。
3、PCR扩增及检测
以实施例2中的品种AKITAKOMACHI为纯合G基因型对照,以品种Baikezaohe为纯合T基因型对照,以AKITAKOMACHI和Baikezaohe基因组DNA等量混合后为杂合基因型对照。利用实施例4筛选得到的特异性引物组合(Q4-F1、Q4-F2、Q4-R)对本实施例所述11个水稻品种/品系的DNA进行PCR扩增。使用LGC Genomics公司的KASP-TF V4.0 2X Master Mix试剂盒进行扩增,PCR反应体系为10μL,包括2×KASP Master mix 4.86μL,36μM的Q4-F1、Q4-F2引物、90μM的一个Q4-R引物,三条引物按体积比1:1:1混匀为KASP Asssy mix,取0.14μL的KASP Asssy mix,10ng/μL模板DNA5μL。
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15min;94℃变性20s,61℃退火延伸60s,10个循环;94℃变性20s,55℃退火延伸60s,26个循环。
若数据对应的荧光信号较低,分群较散,可以再加循环。程序设置如下:94℃变性20s,57℃退火延伸60s,3-9个循环。
PCR反应结束后,在SNP分型检测仪(LGC;Fluostar Omega;SNP Line Lite OmegaF)上读取荧光信号。
4、结果与分析
图7、图8、图9、图10分别是不加循环、加3、6、9个循环的结果。如图7、图8所示,不加循环或只加3个循环时代表11个材料的数据点无序分布,不能明确进行基因分型。在加了6个以上循环后,这些数据点迅速聚集并产生了代表不同基因型的荧光(图9、图10)。
如图9和图10所示(具体结果见表2),鄂中5号等11个品种的PCR产物发出蓝色荧光信号,其信号点在坐标系中与同样发出蓝色荧光信号的AKITAKOMACHI品种聚集在一起,说明其LAQ4位点的基因型为GG。Baikezaohe等1个品种的PCR产物发出红色荧光信号,说明其LAQ4位点的基因型为TT。杂合型对照发出了绿色荧光信号,但没有品种的信号点与杂合型对照聚集在一起,说明没有品种LAQ4位点是杂合的。
表2:用KASP标记鉴定不同水稻品种中LAQ4位点的基因型
材料编号 基因型
鄂中5号 GG
221LT2 GG
221LT3 GG
221LT4 GG
221LT5 GG
221LT6 GG
221LT7 GG
221LT10 GG
221LT11 GG
221LT12 GG
221LT34 GG
Baikezaohe TT
AKITAKOMACHI GG
杂合对照 TG
实施例6:用KASP标记鉴定F2分离群体中LAQ4位点的基因型
1、实验材料
以受体亲本,如Baikezaohe,与供体亲本AKITAKOMACHI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
2、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
参考实施例5。
3、PCR扩增及检测
以亲本品种AKITAKOMACHI为纯合G基因型对照,以亲本品种Baikezaohe为纯合T基因型对照,以AKITAKOMACHI和Baikezaohe基因组DNA等量混合后为杂合基因型对照。利用实施例4筛选得到的KASP引物组合(Q4-F1、Q4-F2、Q4-R)对本实施例所述F2群体的单株分别抽提叶片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使用LGC Genomics公司的KASP-TF V4.02X Master Mix试剂盒进行扩增。PCR反应体系为10μL,包括2×KASP Master mix 4.86μL,36μM的Q4-F1、Q4-F2引物、90μM的Q4-R引物,三条引物按体积比1:1:1混匀为KASP Asssy mix,取0.14μL的KASP Asssy mix,10ng/μL模板DNA5μL。
PCR反应程序和产物检测同实施例5。
4、结果与分析
基因型检测结果如图11所示(具体结果见表3)。有20个单株的PCR产物发出蓝色荧光信号,其信号点在坐标系中与同样发出蓝色荧光信号的亲本品种AKITAKOMACHI聚集在一起,说明其LAQ4位点的基因型为GG。有4个单株的PCR产物发出红色荧光信号,其信号点在坐标系中与同样发出红色荧光信号的亲本品种Baikezaohe聚集在一起,说明其LAQ4位点的基因型为TT。有28个单株的PCR产物发出绿色荧光信号,其信号点在坐标系中与同样发出绿色荧光信号的杂合对照聚集在一起,说明其LAQ4位点的基因型为GT。
表3:F2分离群体中LAQ4位点的基因型
/>
实施例7:LAQ4位点对F2植株糙米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
1、实验材料
实施例6所述F2群体。
2、亚油酸相对含量检测
每个F2单株收自交种,取10g稻谷去壳后研磨成粉末。称取0.1g的粉末,加入1mL提取液(70%甲醇)提取代谢产物,使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检测系统(HPLC-6500QTRAP,AB SCIEX公司)进行亚油酸相对含量检测。
3、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施例6中LAQ4位点的基因型,将本实施例所述52个F2单株分为GG、TT和GT基因型组。图12示糙米中LAQ4基因型对亚油酸含量的影响(具体数据见表4),在GG基因型植株的糙米中,亚油酸相对含量的最低值为1182273,最高值为2121994,平均值为1646412。TT基因型植株的糙米中,亚油酸相对含量的最低值为1193193,最高值为1704036,平均值为1398314。GT基因型植株的糙米中,亚油酸相对含量的最低值为105028,最高值为2236663,平均值为1594933。t测验表明,GG基因型植株的糙米中亚油酸相对含量均值显著高于TT基因型植株(P=0.025),GT基因型植株糙米中亚油酸相对含量均值虽然高于TT基因型植株,但不显著(P=0.17)。上述结果表明LAQ4位点具有调控水稻糙米亚油酸含量的效果。其中,LAQ4位点基因型为TT时糙米中亚油酸的平均含量较低,而LAQ4位点基因型为GG时糙米中亚油酸的平均含量较高。
表4:LAQ4位点不同基因型糙米中亚油酸相对含量
实施例8:LAQ4位点对F2植株精米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
1、实验材料
实施例6所述F2群体。
2、亚油酸相对含量检测
每个F2单株收自交种,取10g稻谷去壳后研磨成粉末。称取0.1g的粉末,加入1mL提取液(70%甲醇)提取代谢产物,使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检测系统(HPLC-6500QTRAP,AB SCIEX公司)进行亚油酸相对含量检测。
3、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施例6中LAQ4位点的基因型,将本实施例所述52个F2单株分为GG、TT和GT基因型组。图13示精米中LAQ4基因型对亚油酸含量的影响(具体数据如表5所示),在GG基因型植株的精米中,亚油酸相对含量的最低值为1106060,最高值为2362446,平均值为1645216。TT基因型植株的精米中,亚油酸相对含量的最低值为1130393,最高值为1460827,平均值为1337611。GT基因型植株的精米中,亚油酸相对含量的最低值为1153018,最高值为2325051,平均值为1713839。t测验表明,GG(P=0.032)和GT(P=0.015)基因型植株精米中的亚油酸相对含量均值都显著高于TT基因型植株。上述结果表明LAQ4位点具有调控水稻精米亚油酸含量的效果。其中,LAQ4位点基因型为TT时精米中亚油酸的平均含量较低,而LAQ4位点基因型为GG和GT时精米中亚油酸的平均含量较高。
表5:LAQ4位点不同基因型精米中亚油酸相对含量
实施例9:利用LAQ4标记提高稻米亚油酸含量
用供体亲本AKITAKOMACHI与育性正常的受体,如Baikezaohe,进行杂交、回交和自交,并在此过程中用分子标记对LAQ4位点和遗传背景进行选择,最终获得Baikezaohe背景下在LAQ4位点带有GG基因型,精米中亚油酸含量提高的株系。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以受体亲本,如Baikezaohe,为父本与AKITAKOMACHI杂交获得F1。
2、使用序列如SEQ ID No.1~3的引物检测F1代杂交种基因型,选择真杂种,即PCR产物产生绿色荧光信号的植株为母本与受体亲本,如Baikezaohe,回交获得BC1F1。
3、种植BC1F1,使用序列如SEQ ID No.1~3的引物检测BC1F1植株基因型。选择LAQ4位点杂合基因型植株。
4、使用一组基因型(例如100个,或200个等)在AKITAKOMACHI和受体亲本,如Baikezaohe,基因组之间存在多态性,且分布均匀的分子标记(可以是但不限于SSR、SNP、INDEL、EST、RFLP、AFLP、RAPD、SCAR等类型标记),对步骤3中选出的单株进行遗传背景鉴定,选取与轮回亲本基因型相似度高(如大于88%相似度,或2%中选率等)的植株。
5、用步骤4中选出的植株与受体亲本,如Baikezaohe,回交获得BC2F1。
6、种植BC2F1,重复步骤3和步骤4,选出LAQ4基因型杂合,遗传背景回复率高(如大于98%,或2%中选率等)的植株,收自交种BC2F2。
7、种植BC2F2,重复步骤3和步骤4,选出LAQ4基因型为GG,遗传背景纯合率最高的植株,收自交种BC2F3。
8、利用广泛靶向方法测定BC2F2自交种和Baikezaohe中糙米和精米的亚油酸的含量,选择BC2F2自交种中糙米和精米亚油酸含量明显提高的单株繁殖成高亚油酸含量水稻品系。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分子标记在如下方面中的应用:
(I)、预测或鉴定禾本科植物亚油酸含量;和/或
(II)、禾本科植物营养品质的改良;
所述分子标记位于禾本科植物第6号染色体的第1771240位碱基的GT多态性;
所述改良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高子代禾本科植物中的亚油酸含量;
所述禾本科植物为水稻;
所述稻包括水稻精米或水稻糙米;
所述禾本科植物第6号染色体的基因组版本为Os-Nipponbare-Reference-IRGSP-1.0。
2. 用于检测分子标记的引物组在如下方面中的应用:
(I)、预测或鉴定禾本科植物亚油酸含量;和/或
(II)、禾本科植物营养品质的改良;和/或
(III)、制备预测或鉴定禾本科植物亚油酸含量的试剂盒;
所述改良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高子代禾本科植物中的亚油酸含量;
所述禾本科植物为水稻;
所述稻包括水稻精米或水稻糙米;
所述分子标记位于禾本科植物第6号染色体的第1771240位碱基的GT多态性;
所述禾本科植物第6号染色体的基因组版本为Os-Nipponbare-Reference-IRGSP-1.0;
所述引物组包括:
(1)、正向引物Q4-F1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2)、正向引物Q4-F2如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3)、反向引物Q4-R如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3.试剂盒在如下方面中的应用:
(I)、预测或鉴定禾本科植物亚油酸含量;和/或
(II)、禾本科植物营养品质的改良;和/或
所述改良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高子代禾本科植物中的亚油酸含量;
所述禾本科植物为水稻;
所述稻包括水稻精米或水稻糙米;
所述分子标记位于禾本科植物第6号染色体的第1771240位碱基的GT多态性;
所述禾本科植物第6号染色体的基因组版本为Os-Nipponbare-Reference-IRGSP-1.0;
所述试剂盒包括KASP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用于检测分子标记的引物组;
所述引物组包括:
(1)、正向引物Q4-F1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2)、正向引物Q4-F2如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3)、反向引物Q4-R如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2×KASP Master mix和KASP Asssymix;所述KASP Asssy mix为36 μM的正向引物和90 μM的反向引物等体积混合;所述正向引物分别为SEQ ID No.1和2所示;所述反向引物为SEQ ID No.3所示。
5.预测或鉴定禾本科植物亚油酸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引物组、权利要求3或 4中所述的试剂盒,以禾本科植物的DNA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根据反应结果判断所述禾本科植物亚油酸含量;所述禾本科植物为水稻;所述水稻包括水稻精米或水稻糙米;所述预测或鉴定禾本科植物亚油酸含量的标准为:所述禾本科植物第6号染色体的第1771240位碱基为GG时,比位点为TT时,所述禾本科植物具有更高的亚油酸含量;所述禾本科植物第6号染色体的基因组版本为Os-Nipponbare-Reference-IRGSP-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酶链式反应包括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反应程序为:按照常规反应程序反应后,继续94℃变性20 s,57℃退火延伸60 s,3~9个循环;
所述常规反应程序包括:94℃预变性15 min;94℃变性20 s,61℃退火延伸60 s,10个循环;94℃变性20 s;55℃退火延伸60 s,26个循环;和/或
所述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的10 μL反应体系包括4.86 μL的2×KASPMaster mix、0.14 μL的KASP Asssy mix和5 μL浓度为10 ng/μL的模板DNA;
所述KASP Asssy mix为36 μM的正向引物和90 μM的反向引物等体积混合;
所述正向引物分别为SEQ ID No.1和2所示;所述反向引物为SEQ ID No.3所示。
8.禾本科植物营养品质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引物组、权利要求3或 4中所述的试剂盒对所述禾本科植物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获得亚油酸含量更高的子代禾本科植物,达到改良禾本科植物营养品质的目的;所述禾本科植物为水稻;所述稻包括水稻精米或水稻糙米;所述改良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高子代禾本科植物中的亚油酸含量;所述禾本科植物第6号染色体的第1771240位碱基为GG时,比位点为TT时,所述禾本科植物具有更高的亚油酸含量;所述禾本科植物第6号染色体的基因组版本为Os-Nipponbare-Reference-IRGSP-1.0。
CN202211648049.9A 2022-12-21 2022-12-21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Active CN1159277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48049.9A CN115927733B (zh) 2022-12-21 2022-12-21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48049.9A CN115927733B (zh) 2022-12-21 2022-12-21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27733A CN115927733A (zh) 2023-04-07
CN115927733B true CN115927733B (zh) 2024-05-17

Family

ID=86700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48049.9A Active CN115927733B (zh) 2022-12-21 2022-12-21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2773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84047A2 (en) * 2010-01-11 2011-07-14 Malaysian Palm Oil Board Identific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associated with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 plants
KR20120050840A (ko) * 2010-11-11 2012-05-21 대한민국(관리부서:농촌진흥청장) 고 올레인산 땅콩 판별용 분자 마커 개발
CN107299151A (zh) * 2017-08-28 2017-10-27 华中农业大学 用于鉴别稻米脂肪酸品质的dna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07338309A (zh) * 2017-07-28 2017-11-10 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常用栽培品种香味基因badh2的SNP分子标记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84047A2 (en) * 2010-01-11 2011-07-14 Malaysian Palm Oil Board Identific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associated with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 plants
KR20120050840A (ko) * 2010-11-11 2012-05-21 대한민국(관리부서:농촌진흥청장) 고 올레인산 땅콩 판별용 분자 마커 개발
CN107338309A (zh) * 2017-07-28 2017-11-10 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常用栽培品种香味基因badh2的SNP分子标记及应用
CN107299151A (zh) * 2017-08-28 2017-10-27 华中农业大学 用于鉴别稻米脂肪酸品质的dna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vcZ2AUTJO SNP;无;《Ensembl Plants》;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27733A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76191B2 (en) Rice whole genome breeding chip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8779459B (zh) 棉花全基因组snp芯片及其应用
CN113308562B (zh) 棉花全基因组40k单核苷酸位点及其在棉花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CN113584216B (zh) 小麦粒重基因TaCYP78A16的KASP标记开发及其应用
WO2020122507A1 (ko) 토종닭의 유전적 배경 또는 품종을 판별하기 위한 snp 마커 세트 및 이의 용도
CN112626260B (zh) 一种与花生百仁重主效qtl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14427007A (zh) 一种与苦瓜全雌性相关的kas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WO2023208078A1 (zh) 调控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基因组结构变异及相关产品和应用
CN114606332A (zh) 用于判断西瓜果肉硬度的SNP位点、Hf-KASP1标记及其应用
CN109609687B (zh) 用于检测西瓜枯萎病抗性的kasp标记引物组合及其应用
CN111471790B (zh) 与小麦籽粒灌浆速率QTL QGfr.sicau-7D.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CN112592999B (zh) 一种与黄瓜果皮光泽调控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WO2023236840A1 (zh) 与豇豆花青素含量紧密连锁的snp位点、kasp分子标记引物及其应用
CN113528703A (zh)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d3-A4的KASP分子标记开发及其应用
CN115927733B (zh)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11647677B (zh) 与小麦籽粒灌浆速率QTL QGfr.sicau-6D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AU2019257719A1 (en) Methods for genotyping haploid embryos
CN116144816A (zh) 一种苗期鉴别柑橘果皮色泽的kas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08588242B (zh) 一种长牡蛎ahr基因的snp位点
CN108048458B (zh) 一种水稻抗倒伏基因的snp标记及其应用
CN116042897B (zh) 分子标记veq2及其应用
CN117568515A (zh) 一种与水稻亚油酸含量相关的snp位点及其应用
CN114457189B (zh) 一种油菜芥酸含量基因BnaA.FAE1特异KASP标记方法及应用
CN118048471A (zh) 分子标记vbq2及其应用
CN117867160A (zh) 与不结球白菜叶片紫色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