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2240B - 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2240B
CN115912240B CN202310224012.1A CN202310224012A CN115912240B CN 115912240 B CN115912240 B CN 115912240B CN 202310224012 A CN202310224012 A CN 202310224012A CN 115912240 B CN115912240 B CN 1159122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te
cable
elastic
pipe
elastic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240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12240A (zh
Inventor
邵明明
闫立伟
邵继保
冯青凯
杨兵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b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b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240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122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12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2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122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22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属于穿线管技术领域,包括外管、内管、夹持组件、驱动组件以及止回组件,所述内管穿设于所述外管内部并沿所述外管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内管内部,用于带动所述夹持组件移动,以对穿设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缆线进行夹持,所述止回组件设置在所述内管内部,用于对所述夹持组件的反向移动加以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对穿管后的缆线进行夹持,防止缆线受环境影响向穿线管内部溃缩,进而避免缆线外部与电器元件的连接部位松动,提高缆线穿管后的稳定性,同时提高缆线与电器元件连接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穿线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
背景技术
目前,缆线外层的塑料绝缘皮长时间使用后,塑料皮会老化开裂,绝缘水平会大大下降,受地面潮气或者缆线负载过大和短路的影响,缆线表皮容易老化损坏,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大面积漏电,进而危及人身安全,因此现有的缆线埋线时通常需要与穿线管配合使用。
现有技术中,地埋式穿线管结构通常较为简单,穿线管内部大多不具有对缆线进行固定的措施,导致缆线在穿线管内部的稳定性较差,当缆线受环境环境影响而发生涨缩现象时,缆线容易向穿线管内部溃缩,进而导致缆线外部与电器元件的连接部位容易发生松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包括外管、内管、夹持组件、驱动组件以及止回组件,
所述内管穿设于所述外管内部并沿所述外管长度方向分布,
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
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内管内部,用于带动所述夹持组件移动,以对穿设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缆线进行夹持,
所述止回组件设置在所述内管内部,用于对所述夹持组件的反向移动加以限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弹性夹板以及第二弹性夹板,
所述第一弹性夹板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板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弹性夹板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板相对分布,
所述第一弹性夹板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板一端与所述外管内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顶撑杆、凸起、转轮以及转轴,
所述转轮设置在所述内管内部,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转轮相连,所述凸起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轮圆周侧壁上,所述顶撑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夹板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板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内管内部并与所述转轮圆周侧壁抵接相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内管内壁固定设置有导向套筒,所述顶撑杆贯穿所述导向套筒并与所述导向套筒活动配合,
所述顶撑杆侧壁上还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导向套筒之间还通过第一弹性件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对所述顶撑杆提供弹性支撑。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转轮圆周侧壁上开设有插孔,
所述止回组件包括楔形止回杆、第二弹性件以及若干齿片,
若干所述齿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管内壁上并间隔分布,所述楔形止回杆一端延伸至所述插孔内部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插孔内壁相连,另一端延伸至相邻两组所述齿片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对所述楔形止回杆提供弹性支撑。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转轮一侧开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轴一端延伸至所述插口内部,
所述转轴侧壁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部,所述转轴外部绕设有绳体,所述绳体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插孔内部并与所述楔形止回杆相连。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弹性夹板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板采用弹性金属材料或者弹性塑胶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缆线穿管时,可将缆线穿入至外管与内管之间的区域,随后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夹持组件移动,进而对缆线进行夹持,使得缆线被固定在外管与内管之间,以提高缆线穿管后的稳定性,同时利用止回组件对夹持组件的反向移动加以限制,使得夹持组件能够长时间处于对缆线夹紧状态,以进一步提高缆线穿管后的稳定性,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对穿管后的缆线进行夹持,防止缆线受环境影响向穿线管内部溃缩,进而避免缆线外部与电器元件的连接部位松动,提高缆线穿管后的稳定性,同时提高缆线与电器元件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中第一弹性夹板与第二弹性夹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中:10-外管、20-内管、201-导向套筒、30-夹持组件、301-第一弹性夹板、302-第二弹性夹板、40-驱动组件、401-顶撑杆、402-第一弹性件、403-挡块、404-凸起、405-转轮、406-转轴、407-限位槽、408-限位块、409-插孔、50-止回组件、501-齿片、502-楔形止回杆、503-第二弹性件、504-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包括外管10、内管20、夹持组件30、驱动组件40以及止回组件50,所述内管20穿设于所述外管10内部并沿所述外管10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夹持组件30设置在所述外管10与所述内管20之间,所述驱动组件40设置在所述内管20内部,用于带动所述夹持组件30移动,以对穿设于所述内管20与所述外管10之间的缆线进行夹持,所述止回组件50设置在所述内管20内部,用于对所述夹持组件30的反向移动加以限制。
在进行缆线穿管时,可将缆线穿入至外管10与内管20之间的区域,随后通过驱动组件40带动夹持组件30移动,进而对缆线进行夹持,使得缆线被固定在外管10与内管20之间,以提高缆线穿管后的稳定性,同时利用止回组件50对夹持组件30的反向移动加以限制,使得夹持组件30能够长时间处于对缆线夹紧状态,以进一步提高缆线穿管后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30包括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第二弹性夹板302,所述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板302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板302相对分布,所述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板302一端与所述外管10内壁抵接,另一端延伸与所述驱动组件40相连。
在进行缆线穿管时,可将缆线穿入至外管10与内管20之间的区域,使得缆线自第一弹性夹板301与第二弹性夹板302之间穿过,由于此时第一弹性夹板301与第二弹性夹板302处于相互远离状态,缆线的穿管操作不受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第二弹性夹板302的阻碍,使得缆线能够较为顺利的穿管,在缆线自第一弹性夹板301与第二弹性夹板302之间穿过后,通过驱动组件40带动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第二弹性夹板302向内管20外部同步移动,由于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第二弹性夹板302一端与外管10内壁抵接,当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第二弹性夹板302向内管20外部移动时,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第二弹性夹板302可发生适应性弯曲并贴合于外管10内壁滑动,弯曲后的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第二弹性夹板302可分别对缆线两侧进行夹紧,以将线缆限定在内管20与外管10之间,提高线缆穿管后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40包括顶撑杆401、凸起404、转轮405以及转轴406,所述转轮405设置在所述内管20内部,所述转轴406一端与所述转轮405相连,所述凸起404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轮405圆周侧壁上,所述顶撑杆401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板302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内管20内部并与所述转轮405圆周侧壁抵接相连。
通过转动转轴406,进而带动转轮405转动,转轮405转动时可带动凸起404转动,当凸起404作用于顶撑杆401一端时可推动顶撑杆401向内管20外部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第二弹性夹板302,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第二弹性夹板302受到来自顶撑杆401的推力时,其端部贴合于外管10内部相向滑动,同时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第二弹性夹板302发生适应性弯曲,进而包夹至缆线两侧,实现缆线的夹紧。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管20内壁固定设置有导向套筒201,其中,所述顶撑杆401贯穿所述导向套筒201并与所述导向套筒201活动配合,通过导向套筒201的设置,可对顶撑杆401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以提高顶撑杆401移动的平稳性;所述顶撑杆401侧壁上还固定设置有挡块403,所述挡块403与所述导向套筒201之间还通过第一弹性件402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402用于对所述顶撑杆401提供弹性支撑。
当缆线因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或者维护时,可反向转动转轴406,以带动转轮405反向转动,进而带动凸起404从顶撑杆401的一端移除,此时在第一弹性件402的支撑作用下可带动顶撑杆401向内管20内部移动,进而对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第二弹性夹板302提供拉力,使得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第二弹性夹板302一端贴合于外管10内壁反向移动并依靠其自身的弹性作用反向弯曲,以解除对于缆线的夹持,此时可顺利的将故障缆线从外管10与内管20之间抽出,以便于对缆线进行维护或者更换。
请参阅图1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轮405圆周侧壁上开设有插孔409,所述止回组件50包括楔形止回杆502、第二弹性件503以及若干齿片501,若干所述齿片501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管20内壁上并间隔分布,所述楔形止回杆502一端延伸至所述插孔409内部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503与所述插孔409内壁相连,另一端延伸至相邻两组所述齿片501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503用于对所述楔形止回杆502提供弹性支撑。
当转轴406带动转轮405转动以驱使凸起404作用于顶撑杆401一端时,转轮405带动楔形止回杆502同步转动,楔形止回杆502转动时其一端作用于若干齿片501并向插孔409内部适应性伸缩,直至顶撑杆401带动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第二弹性夹板302对缆线进行包夹后,楔形止回杆502具有楔形结构的一端位于某相邻两组齿片501之间,以限制楔形止回杆502的反向转动,进而限制转轮405的反向转动,当转轮405的反向转动被限制后,顶撑杆401的反向移动同样会被限制,从而使得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第二弹性夹板302对缆线进行稳定夹持。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轮405一侧开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内壁开设有限位槽407,所述转轴406一端延伸至所述插口内部,所述转轴406侧壁固定设置有限位块408,所述限位块408延伸至所述限位槽407内部,所述转轴406外部绕设有绳体504,所述绳体504远离所述转轴406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插孔409内部并与所述楔形止回杆502相连。
当需要对缆线进行维护以及更换时,可反向转动转轴406,转轴406带动限位块408沿限位槽407内部滑动,同时转轴406对绳体504进行收卷,绳体504收卷时可拉动楔形止回杆502向插孔409内部移动,使得楔形止回杆502具有楔形结构的一端从相邻两组齿片501之间移除,此过程中转轮405保持静止,直至限位块408转动至限位槽407一端时,由于楔形止回杆502从相邻两组齿片501之间移除,转轮405的反向转动限制解除,进而转轴406在后续转动过程中可带动转轮405反向转动,以将凸起404从顶撑杆401的一端移除,利用第一弹性件402推动顶撑杆401向内管20内部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第二弹性夹板302远离缆线,以解除对于缆线的夹持,以便于顺利的将缆线从外管10与内管20之间抽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夹板301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板302可以采用弹性金属材料制成,也可采用弹性塑胶材料制成,此处不做限制,所述第一弹性件402以及所述第二弹性件503可以是弹簧,也可以是金属弹片,此处不做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缆线穿管时,可将缆线穿入至外管10与内管20之间的区域,随后通过驱动组件40带动夹持组件30移动,进而对缆线进行夹持,使得缆线被固定在外管10与内管20之间,以提高缆线穿管后的稳定性,同时利用止回组件50对夹持组件30的反向移动加以限制,使得夹持组件30能够长时间处于对缆线夹紧状态,以进一步提高缆线穿管后的稳定性,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对穿管后的缆线进行夹持,防止缆线松动,提高缆线穿管后的稳定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内管、夹持组件、驱动组件以及止回组件,
所述内管穿设于所述外管内部并沿所述外管长度方向分布,
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
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内管内部,用于带动所述夹持组件移动,以对穿设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缆线进行夹持,
所述止回组件设置在所述内管内部,用于对所述夹持组件的反向移动加以限制,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弹性夹板以及第二弹性夹板,
所述第一弹性夹板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板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弹性夹板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板相对分布,
所述第一弹性夹板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板一端与所述外管内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顶撑杆、凸起、转轮以及转轴,
所述转轮设置在所述内管内部,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转轮相连,所述凸起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轮圆周侧壁上,所述顶撑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夹板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板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内管内部并与所述转轮圆周侧壁抵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内壁固定设置有导向套筒,所述顶撑杆贯穿所述导向套筒并与所述导向套筒活动配合,
所述顶撑杆侧壁上还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导向套筒之间还通过第一弹性件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对所述顶撑杆提供弹性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圆周侧壁上开设有插孔,
所述止回组件包括楔形止回杆、第二弹性件以及若干齿片,
若干所述齿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管内壁上并间隔分布,所述楔形止回杆一端延伸至所述插孔内部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插孔内壁相连,另一端延伸至相邻两组所述齿片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对所述楔形止回杆提供弹性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一侧开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轴一端延伸至所述插口内部,
所述转轴侧壁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部,所述转轴外部绕设有绳体,所述绳体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插孔内部并与所述楔形止回杆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夹板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夹板采用弹性金属材料或者弹性塑胶材料制成。
CN202310224012.1A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 Active CN1159122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24012.1A CN115912240B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24012.1A CN115912240B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2240A CN115912240A (zh) 2023-04-04
CN115912240B true CN115912240B (zh) 2023-06-02

Family

ID=86496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24012.1A Active CN115912240B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12240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668930U (zh) * 2022-05-24 2022-10-28 硕源电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保护管加工工装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80254A (ja) * 1995-09-14 1997-03-28 Japan Riicom:Kk ケーブル接続用クロージャ
CN204156476U (zh) * 2014-08-31 2015-02-11 杭州浩飞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保护管
CN105345174A (zh) * 2015-10-27 2016-02-24 安徽宁国市高新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保护管内螺纹加工装置
CN210430786U (zh) * 2019-08-15 2020-04-28 中易恒通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非开挖电缆施工顶管
CN215990042U (zh) * 2021-07-20 2022-03-08 苏州市永旺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电缆保护管夹持装置
CN113964756B (zh) * 2021-09-06 2023-10-27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市临安区供电公司 一种cpvc高压电力管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668930U (zh) * 2022-05-24 2022-10-28 硕源电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保护管加工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2240A (zh)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61639U (zh) 一种用于行走式海洋起重机的电缆卷绕装置
CN1224770C (zh) 遮阳篷及其展开控制方法
CN205178439U (zh) 自锁街码
CN115912240B (zh) 一种地埋式蜂窝穿线管
CN110842113A (zh) 线缆拉直装置
CN110544904A (zh) 一种地下电缆送线装置
CN106115319A (zh) 方便使用的印刷机卷纸辊组件
CN210919347U (zh) 一种防开裂的风力发电机塔架
CN103332613B (zh) 起重机折叠臂的自动收展机构及其收展方法
CN102343895B (zh) 一种用于轮边驻车系统的驻车拉线连接结构
CN206345529U (zh) 一种电缆绕线机
CN211830459U (zh) 一种多节电动推杆
CN211521070U (zh) 一种无胶膜加工设备
CN206032921U (zh) 自动无源卷缆器
CN220490867U (zh) 一种故障指示器
CN216413864U (zh) 一种用于电力安装的紧线装置
CN219527104U (zh) 一种晾衣机动力系统和晾衣机
CN219436309U (zh) 一种超耐折直线电机动力电缆
CN215339457U (zh) 一体式墙体拉结筋检测仪
CN218734013U (zh) 一种光伏安装支架及其线缆收集装置
CN216312563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线缆定位装置
CN21725733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墙体钻孔装置
CN215665469U (zh) 一种双向顶紧装置及输送装置
CN219512955U (zh) 一种变压器线圈加工用自动化绕线装置
CN218625793U (zh) 一种空调用的高效铝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