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03311A - 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903311A CN115903311A CN202310083949.1A CN202310083949A CN115903311A CN 115903311 A CN115903311 A CN 115903311A CN 202310083949 A CN202310083949 A CN 202310083949A CN 115903311 A CN115903311 A CN 1159033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ight guide
- guide part
- plate
- accommodating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12788 optical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06010040007 Sense of oppression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87 whit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58 absorb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72 neutra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器。其中,背板包括底板和与底板连接的侧板,底板与侧板共同围合形成容纳腔,侧板包括导光部,导光部用以将容纳腔内的部分光线引导至容纳腔外。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背板的侧板包括导光部,该导光部可以将背板容纳腔内的部分光线引导至容纳腔外,从而可以减少在容纳腔内靠近侧板处的光线的反射量,继而减弱光线的强度,实现减轻或消除应用该背板的背光模组边缘漏光的情况。并且由于在侧板包括导光部时,能够实现上述的减弱边缘处光线的强度的效果,因此还可以改善因背光模组不平整而对显示面板显示区的边缘处造成的压迫而漏光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板、应用该背板的背光模组以及应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显示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窄边框显示器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但是窄边框显示器的有效显示区与背光源的背板之间的间隙更小,从而以45°视角观测显示器时则会看到背光源的背板侧壁,而由于背光源的导光板发出的光线或反射片反射的光线会落入背板的侧壁,因此导致用户看到边缘处出现亮带或亮线的情况,即出现漏光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背板,旨在改善窄边框显示器漏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背板,包括底板和与底板连接的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共同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侧板包括导光部,所述导光部用以将所述容纳腔内的部分光线引导至所述容纳腔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部包括:
内壁面,所述内壁面朝向所述容纳腔,所述内壁面为弧面并朝背离所述容纳腔的方向凹陷;和
外壁面,所述外壁面与所述内壁面相对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壁面为弧面,并朝远离所述容纳腔的方向凸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壁面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朝背离所述容纳腔的方向倾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壁面设有反射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还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连接所述底板,所述支撑主体设有嵌入槽,所述导光部嵌入所述嵌入槽内,所述外壁面凸出至所述嵌入槽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部的出光侧设有吸光件。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中框、光学膜片组件、光源及上述的背板,所述中框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光学膜片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光源设于所述背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还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设有嵌入槽,所述导光部嵌入所述嵌入槽内,所述导光部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凸出至所述嵌入槽外;所述中框设有扣孔,所述导光部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卡入所述扣孔内。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背板的侧板包括导光部,则该导光部可以将背板容纳腔内的部分光线引导至容纳腔外,例如将容纳腔内导光板边缘照射至侧板上的光线或者光源照射至侧板上的光线引导至容纳腔外,从而可以减少在容纳腔内靠近侧板处的光线的反射量,继而减弱光线的强度,实现减轻或消除应用该背板的背光模组边缘漏光的情况。并且由于在侧板包括导光部时,能够实现上述的减弱边缘处光线的强度的效果,因此还可以改善因背光模组不平整而对显示面板显示区的边缘处造成的压迫而漏光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背板一示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背板另一示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背光模组一示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背光模组另一示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显示器一示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显示器另一示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背板 | 110 | 底板 |
120 | 侧板 | 121 | 导光部 |
1211 | 内壁面 | 1212 | 外壁面 |
122 | 支撑主体 | 200 | 中框 |
210 | 扣孔 | 300 | 光学膜片组件 |
310 | 导光板 | 320 | 反射片 |
400 | 显示面板 | 101 | 容纳腔 |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背板10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该背板100包括底板110和与底板110连接的侧板120,底板110与侧板120共同围合形成容纳腔101,侧板120包括导光部121,导光部121用以将容纳腔101内的部分光线引导至容纳腔101外。
背板100的底板110与侧板120共同围合形成容纳腔101,则该容纳腔101内可以安装光学膜片组件300(如图3或图4所示)和光源,光源发出的光线是散射光,会使得一部分散射光照射至背板100的侧板120上;光学膜片组件300中包括反射片320(如图3或图4所示),反射片320边缘反射的光线也有可能照射至侧板120上;或者光学膜片组件300中包括导光板310(如图3或图4所示)时,导光板310边缘处发出的光线也会照射至侧板120上。传统的侧板120通常为金属材质,其具有较佳的反射光线的能力,当金属材质的侧板120对这些照射至侧板120上的光线进行反射后,容易使得显示器边缘出现漏光情况。而本发明技术方案中侧板120包括导光部121,则该导光部121可将容纳腔101内照射至侧板120上的至少部分光线引导至容纳腔101外,从而削弱靠近侧板120处的光线强度,进而减少应用该背板100的显示器的边缘漏光的风险。
当本发明中的背板100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中时,由于背板100结构或者背板100内的光学膜片组件300结构不平整而形成局部外拱现象时,可能对承载液晶的面板形成局部应力,进而使得受局部应力附近的液晶分子发生移位,影响光线在液晶内折射角度的变化,从而发生漏光现象,即在受应力的位置发生泛白的现象。通常情况下,由于背光模组的中框200具有开口,显示面板400(如图5或图6所示)所受的应力主要集中在其与中框200的开口的边缘相对应的位置,因此本发明通过将背板100的侧板120包括导光部121,使得导光部121能够对背板100的容纳腔101内的部分光线导出,以能够对背光模组的边缘的亮度大大削弱,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显示面板400受压迫导致的边缘泛白的现象,从而改善了因显示面板400受压导致的漏光问题。
具体地,侧板120的一部分形成导光部121,或者在工艺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得整个侧板120形成导光部121。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背板100的侧板120需要具备一定的支撑强度,因此可优选侧板120的一部分形成导光部121,另一部分仍然为金属材质,导光部121可设于整个侧板120的中部,即在金属侧板120的基础上开设有供导光部121嵌入的槽,导光部121可通过注塑的方式成型于具有嵌入槽的金属衬板上。或者,也可以通过粘接、焊接或者其他方式设于金属侧板120上。进一步地,当背板100应用于侧入式背光模组中时,背板100形成的容纳腔101内设有导光板310,导光部121可至少部分对应导光板310的侧壁,从而使得导光部121能够对导光板310边缘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引导至容纳腔101外,继而间接减少位于导光板310背部的反射片320边缘反射的光线,从而减弱反射的光线强度,以实现减轻或消除应用该背板100的背光模组的边缘出现漏光的情况。当然,导光部121也可设于侧板120的其他位置,只要能够实现对容纳腔101内边缘出的部分光线引导至容纳腔101外的效果即可。可以理解的是,导光部121朝向容纳腔101的一侧为入光侧,导光部121用以出光的一侧为出光侧,例如光线从导光部121背离容纳腔101的一侧出光时,则导光部121背离容纳腔101的一侧为出光侧,或者光线在导光部121内反射并由导光部121的靠近底板110的一侧出光时,则导光部121的靠近底板110的一侧为导光部121的出光侧。其中导光部121的入光侧可以为平面或者曲面,导光部121的出光侧或者其他表面也可以为平面或者曲面,只要能够实现导光部121能够将容纳腔101内的部分光线引导至容纳腔101外的效果即可。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背板100的侧板120包括导光部121,则该导光部121可以将背板100容纳腔101内的部分光线引导至容纳腔101外,例如将容纳腔101内导光板310边缘照射至侧板120上的光线或者光源照射至侧板120上的光线引导至容纳腔101外,从而可以减少在容纳腔101内靠近侧板120处的光线的反射量,继而减弱光线的强度,实现减轻或消除应用该背板100的背光模组边缘漏光的情况。并且由于在侧板120包括导光部121时,能够实现上述的减弱边缘处光线的强度的效果,因此还可以改善因背光模组不平整而对显示面板400显示区的边缘处造成的压迫而漏光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1或图2所示,导光部121包括内壁面1211和外壁面1212,内壁面1211朝向容纳腔101,内壁面1211为弧面并朝背离容纳腔101的方向凹陷;外壁面1212与内壁面1211相对设置。
通过将内壁面1211设置成弧面,且朝背离容纳腔101的方向凹陷,则能够使得容纳腔101内射向内壁面1211的光线在内壁面1211处进行会聚,以便于将容纳腔101内位于边缘处的光线更多地聚集在导光部121,并从导光部121导出至容纳腔101外。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1所示,外壁面1212为弧面,并朝远离容纳腔101的方向凸起。
通过将与内壁面1211相对设置的外壁面1212设置成向远离容纳腔101的方向凸起的弧面,则当光线进入导光部121后,可通过外壁面1212射出,且光线射出时呈发散状态,以避免光线集中而导致用户仍能看到亮光的风险。
作为另一种示例,如图2所示,外壁面1212靠近底板110的一端朝背离容纳腔101的方向倾斜。
通过将外壁面1212靠近底板110的一端朝背离容纳腔101的方向倾斜,则使得射向外壁面1212的光能够一部分反射至导光部121靠近底板110的表面上,进而使得光线朝底板110的方向射出,即朝背离用户的方向射出,从而实现更佳的减少漏光的效果。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还有一部分光线可直接透过外壁面1212射向导向部外。
具体地,外壁面1212靠近底板110的一端的投影可落入底板110的投影边缘外,则使得导光部121靠近底板110的表面至少部分的投影也落入底板110的投影边缘外,从而当照射至外壁面1212的光线反射至导光部121靠近底板110的表面上时,能够保证光线射出至容纳腔101外。
外壁面121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可以不小于45°,从而保证由外壁面1212反射至导光部121靠近底板110的表面上的光线朝向垂直底板110或者背离容纳腔101方向,以避免光线再次射回至容纳腔101内。更进一步的,可优选外壁面121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45°,从而使得光线从导光部121射出时全部朝向底板110方向,避免朝容纳腔101外部射出时仍会从被用户倾斜观看时观察到亮光的风险。
基于外壁面1212靠近底板110的一端朝背离容纳腔101的方向倾斜的方案,进一步地,外壁面1212设有反射层。
通过在外壁面1212设置反射层,则使得射向外壁面1212的全部光线能够反射至导光部121靠近底板110的表面上,以使得全部光线能够朝背离用户的方向射出,进一步改善了用户看到边缘漏光的问题。具体地,反射层可以通过粘贴或者涂布的方式设置在外壁面1212上。
进一步地,侧板120还包括支撑主体122,支撑主体122连接底板110,支撑主体122设有嵌入槽,导光部121嵌入嵌入槽内,外壁面1212凸出至嵌入槽外。
通过设置支撑主体122,则该支撑主体122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以保证对显示器中的显示面板400具有稳定的支撑效果。支撑主体122可以采用与底板110相同的材质,即均采用金属材质,以提高支撑主体122的支撑强度。另外,当支撑主体122和底板110均采用金属材质时,支撑主体122和底板110可采用折弯的方式一体成型,从而简化了成型工艺,提高了背板100的制程效率。通过在支撑主体122上设置嵌入槽,导光部121嵌入嵌入槽内,则使得导光部121与支撑主体122形成较为完整的侧板120,导光部121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成型于支撑主体122的嵌入槽内。通过将外壁面1212凸出至嵌入槽外,则使得外壁面1212凸出至嵌入槽外的部分能够起到卡接部的作用。当背板100与中框200连接时,中框200上若设有扣孔210时,背板100的导光部121的外壁面1212可卡入扣孔210内,避免在侧板120上单独冲压形成卡接部而导致背板100平整度降低的风险,进而降低因背板100平整度降低而导致对显示器的显示面板400压迫而出现漏光的风险。
为了进一步降低背光模组边缘的光强,在一实施例中,导光部121的出光侧设有吸光件。
通过在导光部121的出光侧设有吸光件,则吸光件可以吸收射向导光部121出光侧的光线,从而可以避免射向导光部121出光侧的光线再次反射回容纳腔101内导致背光模组边缘的光强强度难以降低的情况。具体地,吸光件可以采用粘贴黑色胶带的方式粘贴至导光部121的出光侧,也可以通过涂布黑色吸光材质的方式涂布在导光部121的出光侧。
需要说明的是,导光部121的出光侧是指将光线射出至导光部121以外的表面。导光部121结构的不同会导致其出光侧的位置不同。例如当导光部121的外壁面1212为朝背离容纳腔101的方向凸起的弧面时,光线由导光部121的入光侧射入后,可以从导光部121的外壁面1212发散射出,此时该外壁面1212即为导光部121的出光侧,吸光件设于外壁面1212上。当导光部121的外壁面1212为上述倾斜面时,光线射向外壁面1212后还能够反射至导光部121靠近底板110的表面上,并从底板110的表面射出,此时导光部121的至少一出光侧为导光部121靠近底板110的表面,因此吸光件可以设于导光部121靠近底板110的表面。当然,当导光部121的外壁面1212为上述倾斜面时,光线射向外壁面1212后还能够直接从外壁面1212射出,因此外壁面1212可作为导光部121的另一出光侧,因此吸光件还可以设于外壁面1212。
实施例二: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4,该背光模组包括中框200、光学膜片组件300、光源及背板100,该背板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背光模组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中框200与背板100连接,光源和光学膜片组件300设于容纳腔101内。
中框200与背板100连接时,可以采用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或者粘接等方式,中框200具有一开口,该开口与背板100的底板110相对,并位于光学膜片组件300背离底板110的一侧。光源也设于容纳腔101内,具体地,可以设于背板100的底板110,此时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直接射向光学膜片300;光源也可以设于背板100的侧板120,此时光学膜片组件300中包括导光板310,光源发出的光射向导光板310,导光板310将水平方向的光线转变成垂直方向的光线,从而通过导光板310背离底板110一侧的其他光学膜片射出。或者,在容纳腔101内还可设置支撑件,光源设于支撑件上。当光源发出的光射向导光板310时,为了具有更高的亮度,可以在导光板310朝向底板110的一侧还设置反射片320,从而可以将导光板310背面的光再次反射后射出。可以理解的是,无论是将光源设于底板110还是侧板120,由于光源发出的光线是散光,因此会有至少部分光线射向侧板120,若侧板120采用金属材质,则增强了对该光线的反射效果,容易出现背光模组边缘漏光的情况。而本发明中的背光模组由于包括上述的背板100,即背板100的侧板120包括导光部121,因此射向背板100的光线在导光部121的作用下会导出容纳腔101外,进而可以减弱由光源发出的光线强度、由导光板310边缘处发出的光线的强度以及反射片320边缘反射的光线的强度,从而减少边缘漏光的情况。
进一步地,如图3或图4所示,侧板120还包括支撑主体122,支撑主体122设有嵌入槽,导光部121嵌入嵌入槽内,导光部121背离容纳腔101的一侧凸出至嵌入槽外;中框200设有扣孔210,导光部121背离容纳腔101的一侧卡入扣孔210内。
具体地,支撑主体122可以采用金属材质,以提高侧板120的支撑强度。当然,支撑主体122也可以采用其他高强度、以及便于与底板110连接的材质。支撑主体122设有嵌入槽,该嵌入槽可以通过冲压或者铣削方式形成。通常情况下,背板100为钣金材质,因此为了便于制作,背板100的底板110和侧板120中的支撑主体122可采用折弯、冲压工艺实现。通过将导光部121嵌入支撑主体122的嵌入槽内,则使得导光部121能够对侧板120与背板100共同围合形成的容纳腔101内的光线进行引导,使容纳腔101内射向侧板120的部分光线能够通过导光部121被引导至容纳腔101外,从而减弱背光模组边缘亮度过大而形成的漏光情况。导光部121可通过膜内注塑的方式或者通过插接的方式嵌入支撑主体122的嵌入槽内。
通过将导光部121背离容纳腔101的一侧凸出至嵌入槽外,则便于导光部121背离容纳腔101的一侧形成卡接部,则当中框200设有扣孔210时,导光部121背离容纳腔101的一侧可卡入扣孔210内,一方面使得导光部121能够将容纳腔101内的部分光线导出至容纳腔101外,另一方面便于导光部121直接与中框200卡接,减少传统的背板100侧板120上需要折弯形成卡接部的工艺流程,因此也有利于背板100保持更佳的平整度,进而避免因背板100和光学膜片变形而造成的显示面板400中的液晶受压而漏光的风险。
实施例三: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显示器,如图5或图6所示,包括显示面板400和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显示面板400设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通过将显示面板400设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使得背光模组发出的光能够透过显示面板400,并在显示面板400上能够显示画面。通过背光模组中背板100的侧板120包括导光部121,则使得边缘较强的光线一部分被导光部121引导至外部,从而减弱了背光模组边缘的光线强度,用户从45°视角透过显示面板400观看时也不易出现边缘漏光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板,包括底板和与底板连接的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共同围合形成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导光部,所述导光部用以将所述容纳腔内的部分光线引导至所述容纳腔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包括:
内壁面,所述内壁面朝向所述容纳腔,所述内壁面为弧面并朝背离所述容纳腔的方向凹陷;和
外壁面,所述外壁面与所述内壁面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面为弧面,并朝远离所述容纳腔的方向凸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面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朝背离所述容纳腔的方向倾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面设有反射层。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还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连接所述底板,所述支撑主体设有嵌入槽,所述导光部嵌入所述嵌入槽内,所述外壁面凸出至所述嵌入槽外。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的出光侧设有吸光件。
8.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光学膜片组件、光源及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板,所述中框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光源和所述光学膜片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还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设有嵌入槽,所述导光部嵌入所述嵌入槽内,所述导光部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凸出至所述嵌入槽外;所述中框设有扣孔,所述导光部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卡入所述扣孔内。
10.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83949.1A CN115903311B (zh) | 2023-01-16 | 2023-01-16 | 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83949.1A CN115903311B (zh) | 2023-01-16 | 2023-01-16 | 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03311A true CN115903311A (zh) | 2023-04-04 |
CN115903311B CN115903311B (zh) | 2024-08-27 |
Family
ID=86488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083949.1A Active CN115903311B (zh) | 2023-01-16 | 2023-01-16 | 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903311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281184A (ja) * | 1994-04-13 | 1995-10-27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KR20060081915A (ko) * | 2005-01-11 | 2006-07-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
CN203101780U (zh) * | 2013-01-28 | 2013-07-31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模组及显示设备 |
WO2013185368A1 (zh) * | 2012-06-13 | 2013-12-19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CN203718544U (zh) * | 2014-02-20 | 2014-07-16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04903783A (zh) * | 2013-07-19 | 2015-09-09 |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 |
CN106287435A (zh) * | 2016-09-06 | 2017-01-04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208805653U (zh) * | 2018-09-18 | 2019-04-30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CN215449821U (zh) * | 2021-05-24 | 2022-01-07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CN114241919A (zh) * | 2021-12-29 | 2022-03-25 |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
-
2023
- 2023-01-16 CN CN202310083949.1A patent/CN1159033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281184A (ja) * | 1994-04-13 | 1995-10-27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KR20060081915A (ko) * | 2005-01-11 | 2006-07-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
WO2013185368A1 (zh) * | 2012-06-13 | 2013-12-19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CN203101780U (zh) * | 2013-01-28 | 2013-07-31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模组及显示设备 |
CN104903783A (zh) * | 2013-07-19 | 2015-09-09 |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 |
CN203718544U (zh) * | 2014-02-20 | 2014-07-16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06287435A (zh) * | 2016-09-06 | 2017-01-04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208805653U (zh) * | 2018-09-18 | 2019-04-30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CN215449821U (zh) * | 2021-05-24 | 2022-01-07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CN114241919A (zh) * | 2021-12-29 | 2022-03-25 |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03311B (zh) | 2024-08-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544531B2 (ja) | 面光源装置 | |
EP2743573B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8061885B2 (en) | Planar illumination device | |
CN214335406U (zh) | 显示装置 | |
JP2009004261A (ja) | 面状照明装置 | |
TWI595295B (zh) | 顯示裝置 | |
JP3936895B2 (ja)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CN113219692B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系统 | |
JP2657472B2 (ja) | 面照明装置 | |
CN212255958U (zh) |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 |
CN115903311A (zh) | 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 |
CN210864265U (zh) | 反射片和背光模组 | |
JPH1152140A (ja) | サイドライト型面光源装置 | |
JPH0996814A (ja) | 照明装置,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CN116434652A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 |
JP3067717B2 (ja) | バックライト | |
JP4623613B2 (ja) |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面光源装置 | |
CN216817125U (zh) | 一种直下式miniLED显示模组 | |
JP3421601B2 (ja) | 導光板、その導光板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
CN210090877U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JP4299568B2 (ja) | フロント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CN105676339A (zh) | 侧入式背光单元及显示装置 | |
CN212694212U (zh) | 中框结构和显示模组 | |
CN213122349U (zh) | 一种楔形导光板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 |
CN217544055U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