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97033A - 一种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97033A
CN115897033A CN202211480304.3A CN202211480304A CN115897033A CN 115897033 A CN115897033 A CN 115897033A CN 202211480304 A CN202211480304 A CN 202211480304A CN 115897033 A CN115897033 A CN 115897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knitting
needle bed
bag
knit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803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97033B (zh
Inventor
张伍连
李华
万志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Wisdom Dragon Machinery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4803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970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97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7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97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7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所述双机床横机包括左导纱器和右导纱器,将衫片、袋贴底面、袋贴正面一次性编织成型,在编织罗纹开口部的过程中,前针床和后针床共同编织,包括编织罗纹组织和编织底面,形成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反面线圈以及底面线圈,采用隔针编织的方法编织罗纹开口部底面,在此过程中,罗纹开口部所形成的编织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反面线圈以及底面线圈整体向右移圈,在罗纹开口部底面编织的过程中编织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反面线圈回到前针床内。本发明一次性的完成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省去了缝合袋贴底面、袋贴正面的工序,减少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物编织方法领域,具体涉及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背景技术
目前,双针床横机斜插袋罗纹袋口产品的生产流程为:横机分别编织袋口斜开的衫片、袋贴底面、袋贴正面,然后,把袋贴底面缝合在衫片的底面,袋贴正面缝合在衫片的正面而成型。这样的生产模式不仅生产效率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缝盘的缝合线迹束缚了袋口的弹性,降低了穿着的舒适度。
中国发明专利CN201910843226.0公开了一种双针床横机编织无缝平插袋罗纹袋口的方法,编织过程中采用吊目编织等方法使用左、右导纱器,将衫片、袋贴底面、袋贴正面一次性编织成型;该发明专利一次性的完成罗纹袋口平插袋的编织,省去了缝合袋贴底面的工序,该专利解决了一次性编织成型罗纹袋口平插袋的问题,但该方法不能用于编织斜插袋,限制了编织产品的外观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解决了双针床横机一次性编织成型罗纹袋口斜插袋的问题,拓展了罗纹袋口应用于斜插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使用具备前针床和后针床的双针床横机进行编织,所述双机床横机包括左导纱器和右导纱器,将衫片、袋贴底面、袋贴正面一次性编织成型,袋贴正面连接有罗纹开口部,所述罗纹开口部包括罗纹开口部正面和罗纹开口部底面,罗纹开口部正面为罗纹组织、罗纹开口部底面为单面结构,罗纹开口部倾斜编织在衫片的正面,具体编织方法包括:
步骤A:区域设置,对衫片进行划分区域,并划分要设置袋贴底面、袋贴正面和罗纹开口部的位置;左导纱器和右导纱器共同编织衫片;
步骤B:左导纱器编织袋贴底面,右导纱器编织袋贴正面;
步骤C:在对衫片和罗纹开口部交汇处进行编织的过程中,后针床编织的线圈翻针至前针床;
步骤D:在编织罗纹开口部的过程中,前针床和后针床共同编织,包括编织罗纹组织和编织罗纹开口部底面,形成编织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罗纹组织的反面线圈以及罗纹开口部底面线圈,采用隔针编织的方法编织罗纹开口部底面,在此过程中,罗纹开口部的所形成的编织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罗纹组织的反面线圈以及罗纹开口部底面线圈整体向右移圈,在罗纹开口部底面编织的过程中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罗纹组织的反面线圈回到前针床内。
优选的,所述编织方法还包括:在编织罗纹开口部与袋贴正面交汇处时,罗纹开口部底面线圈进行叠加。
优选的,所述编织方法还包括:在编织衫片与袋贴正面交汇处时,左导纱器由右向左编织时前针床吊目。
优选的,在开始编织袋贴正面时,形成后针床第一枚线圈,利用前针床或后针床的空针位进行编织,将罗纹开口部倾斜编织在衫片的正面的具体步骤包括:
S1.在编织袋贴正面过程中,后针床隔针编织预留罗纹组织的空针位,把前针床的线圈隔针翻至后针床空针位上,然后编织罗纹组织,右导纱器由右向左编织,再由左向右编织,编织两个横列;
S2.暂停编织,通过罗纹开口部右侧的后针床空针位将其对应位置的前针床针位的线圈右移一个针距与相邻的线圈叠加;
S3.通过步骤S2中的形成的空针位,通过罗纹开口部右侧的后针床空针位将前针床的线圈在前针床叠加,将后针床的线圈在后针床叠加;
S4.重复步骤S2-S3,将罗纹开口部的所形成的编织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反面线圈以及编织底面的线圈整体向右移一个针距的距离;
S5.开始编织,由左向右编织,然后,再由左向右编织,也即是编织两个横列,然后再把开始编织袋贴正面时形成的后针床第一枚线圈转移至前针床。
优选的,袋贴正面倾斜编织在衫片的正面的具体步骤包括:S6.重复步骤S1-S5。
优选的,所述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通过电脑横机编程。
优选的,所述编织方法应用于服装生产领域。
优选的,所述左导纱器可以从左到右编织也可以从右到左编织。
优选的,所述编织物所述的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编织而成。
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一次性的完成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省去了缝合袋贴底面、袋贴正面和罗纹开口部的工序,减少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2)本发明的技术可应用于横机的任何产品中,且无需对现有设备改造,生产成本低;(3)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定义代码,应用于制版软件中,可以快速的完成制版工序,操作简单,仅需复制代码、粘贴即可完成,减少制版时间;(4)本发明的技术方法,斜插袋区域为双层结构,罗纹开口部为罗纹组织,满足了斜插袋的服用性,解除缝合线对产品弹性的束缚,产品穿着舒适、轻便、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斜插袋罗纹袋口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生产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代码指令图;
图4为本发明制版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效果正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效果反面图。
在图3、4中,120、121、123以及124代码为A′B′H′F′范围编织指令,130、131、132、133、134、135代码为在B′C′E′H′范围编织指令。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绝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了在双针床横机上实现袋口斜开的衫片、袋贴底面、袋贴正面一次性编织成型,且袋贴底面在衫片的底面,袋贴正面在衫片的正面。如图1所示,图中ABCEF区域为双层结构,BC是斜插袋罗纹开口部,BCDG的正面为罗纹结构,底面为单面结构;在A′C′E′F′范围内使用2个导纱器编织,且一个导纱器设置在左侧,为左导纱器,另一个设置在右侧,为右导纱器。
为了实现无缝编织斜插袋罗纹袋口,在B′C′CB区域以及双层结构BCEH区域的底面,由左导纱器编织,BCEH区域的正面以及HEE′H′区域由右导纱器编织,具体步骤如下:
S1.B′C′CB区域前针床正常编织;
S2.B→C部位在编织的过程中把后针床编织的线圈逐步的翻针至前针床;
S3.BCDG区域的正面是罗纹组织需要使用两个针床才可以编织、底面采用隔针编织以保证编织罗纹组织所需的后针床空针位,在编织的过程中此区域的所有线圈整体向右移圈,(包括编织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反面线圈以及编织底面的线圈),在底面编织的过程中编织罗纹组织的线圈必须回到前针床内,保证前针床和后针床上的线圈不会交叉;
S4.G→D部位底面线圈叠加;
S5.H→E部位左导纱器由右向左编织时前针床吊目;
S6.HEE′H′区域前针床正常编织;
S7.B′C′E′H′范围编织完成后,C→E部位后针床线圈翻针至前针床。
实施例2:
为了在双针床横机上实现袋口斜开的衫片、袋贴底面、袋贴正面一次性编织成型,且袋贴底面在衫片的底面,袋贴正面在衫片的正面。如图1所示,图中ABCEF区域为双层结构,BC是斜插袋罗纹开口部,BCDG的正面为罗纹结构,底面为单面结构;在A′C′E′F′范围内使用2个导纱器编织,且一个导纱器设置在左侧,为左导纱器,另一个设置在右侧,为右导纱器。
根据实施例1中步骤S3的描述,BCDG区域的正面是罗纹组织需要使用两个针床才可以编织、底面采用隔针编织以保证编织罗纹组织所需的后针床空针位,在编织的过程中此区域的所有线圈整体向右移圈,包括编织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反面线圈以及编织底面的线圈,在底面编织的过程中编织罗纹组织的线圈必须回到前针床内,保证前针床和后针床上的线圈不会交叉,在本实施例2中,提供关于实施例1中步骤S3的详细步骤描述:
L1.B→H部位后针床隔针编织预留罗纹组织的空针位,把前针床的线圈隔针翻至后针床空针位上,然后编织罗纹组织,右导纱器由右向左编织,然后,再由左向右编织,也即是编织两个横列;
L2.暂停编织,G右侧后针床上有空针位,借助该后针床的空针位把前针床一枚线圈右移一个针距与相邻的线圈叠加,实现口袋正面的一枚编织线圈叠加;
L3.上述编织步骤结束后,前针床上暂时有了一个空针位,借助该空针位,把后针床相邻的两枚线圈叠加,实现编织口袋底面的线圈叠加。也即是:前针床的线圈在前针床叠加,后针床的线圈在后针床叠加,各自独立的叠加线圈,相互间不交叉;
L4.上述编织步骤结束后该针位前针床和后针床上没有线圈,形成了空针位,再借助该空针位,重复L2、L3步骤的编织动作,保留B部位后针床上第一枚线圈,把B→G部位的线圈整体(包括编织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反面线圈以及编织底面的线圈),逐步的右移一个针距;
L5.开始编织,左导纱器由左向右编织,然后,再由左向右编织,也即是编织两个横列。然后,再把B部位后针床上第一枚线圈,转移至前针床。
本实施例中多提供上述步骤L1-L5,仅仅是完成了斜插袋罗纹袋口编织两个横列向右倾斜一个针距的方法。
实施例3:
为了在双针床横机上实现袋口斜开的衫片、袋贴底面、袋贴正面一次性编织成型,且袋贴底面在衫片的底面,袋贴正面在衫片的正面。如图1所示,图中ABCEF区域为双层结构,BC是斜插袋罗纹开口部,BCDG的正面为罗纹结构,底面为单面结构;在A′C′E′F′范围内使用2个导纱器编织,且一个导纱器设置在左侧,为左导纱器,另一个设置在右侧,为右导纱器。
在本实施例3中,对图1中A′B′H′F′范围的编织方法做详细描述:
为了实现无缝编织成型,在A′B′H′F′范围内,A′B′BA区域以及双层结构ABHF区域的正面由左导纱器编织,ABHF部位的底面以及FHH′F′区域由右导纱器编织。具体技术方法如下:
K1.左导纱器由左向右A′→A→F前针床编织一个横列,然后,由右向左F→A→A′前针床再编织一个横列;
K2.右导纱器由右向左F′→F前针床编织,继续向左F→A后针床隔针编织一个横列;然后,由左向右A→F后针床隔针编织,继续向右F→F′前针床编织一个横列。
K3.在左导纱器由右向左编织时前针床吊目,在右导纱器由左向右编织时前针床吊目,也即是A′B′BA与ABHF区域以及ABHF与FHH′F′区域以隔行吊目的方式连接,保证AB、FH部位与衫片封闭。
K4.循环步骤K1-K3,编织至B′H′部位,这样A′B′BA区域由左导纱器编织;ABHF区域左导纱器前针床编织形成插袋正面,ABHF区域右导纱器后针床编织形成插袋底面,从而实现双层结构;FHH′F′区域由右导纱器编织。
实施例4:
下面简要说明本发明的自定义代码的发明思路:电脑横机的移圈和叠加线圈是通过针床横移及翻针才可以实现,举例来说:前针床上的一枚线圈转移至相邻的针位上或者与相邻针位上的线圈叠加,有两种形式,一是把线圈先翻针至后针床,针床横移,然后,再把线圈翻针至前针床;二是先针床横移,把线圈翻针至后针床,然后,再把线圈翻针至前针床。无论是先翻针还是先针床横移,在后针床上必须有空针位,前针床上线圈才可以顺利的移圈或者线圈叠加。同样原理,后针床线圈的移圈和叠加线圈也同样需要在前针床上有空针位。
在编织斜插袋罗纹袋口区域内,前针床满针编织,没有空针位,把后针床隔针编织预留空针位,借助后针床的临时空针位,逐步的把编织插袋正面的线圈在前针床上转移,再借助前针床临时空针位,把编织插袋底面的线圈在后针床上转移,在转移线圈的过程中,各自独立的完成织物正面与底面的移圈,确保正面的线圈不能与底面的线圈有交叉。
根据以上的发明思路,提供本发明的自定义代码,在本实施例4中,B′C′E′H′范围发明的自定义代码,如图3所示,定义135为B′C′CB区域编织代码;131为BCDG区域罗纹袋口部位整体逐步移圈代码;130为G→D前针床两枚线圈叠加,后针床两枚线圈叠加,各自独立移圈互不交叉代码;132为GDEH区域编织代码;133为H→E部位与衫片的衔接代码;134为HEE′H′区域代码;213功能线第1列为保留移圈动作取消编织运行指令,215功能线第1列为导纱器运行指令。
进一步的解释:发明的自定义的代码是各个区域、部位的应用程序,是具体的编织动作指令,可以依据实际产品规格尺寸的需要,任意的调用;对于向左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原理与此相同。
以下说明关于应用本发明的和本发明的自定义代码生产斜插袋罗纹袋口的具体步骤:
编织前准备:横机左侧第一导轨上的左导纱器穿纱,右侧第四导轨上右导纱器穿纱,纱线的颜色相同。
P1.图3是自定义代码中具体的编织指令,把图3中自定义的代码以及授权号为ZL2019 1 0843226.0发明专利中定义的120、121、123、124代码的动作,包括功能线全部复制粘贴在制版软件中;
P2.依据实际生产,确定产品各个区域的尺寸大小,把代码分别粘贴在各个区域,如图4所示。120、121、123以及124代码为A′B′H′F′范围编织指令,130、131、132、133、134、135代码为在B′C′E′H′范围编织指令;
P3.在130、131、132、133代码编织结束后需要填写70号常规代码,使后针床的线圈翻针至前针床;
P 4.122与132代码的编织指令中,后针床隔针编织的针位相同;
P5.设置编织参数,编译成功后拷贝至横机;
P6.横机会自动识别自定义的编织指令,并按照代码的要求执行各个代码的编织动作,一次性完成无缝罗纹袋口斜插袋的编织。编织的实物如图5所示。
实施例5:
本实施例5与实施例4基本设定一致,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5中,把图3中133代码动作中删除移圈动作,保留后针床翻针至前针床代码,再把135、131、132代码垂直粘贴,可编织直插袋罗纹袋口衫片。
实施例6:
本实施例6与实施例4基本设定一致,主要区别在于:实施例4中是以5个正面线圈和5个反面线圈的斜插袋罗纹袋口衫片,在本实施例6中,可以根据实际生产自行增加或者减少罗纹的线圈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使用具备前针床和后针床的双针床横机进行编织,所述双机床横机包括左导纱器和右导纱器,将衫片、袋贴底面、袋贴正面一次性编织成型,袋贴正面连接有罗纹开口部,所述罗纹开口部包括罗纹开口部正面和罗纹开口部底面,罗纹开口部正面为罗纹组织、罗纹开口部底面为单面结构,罗纹开口部倾斜编织在衫片的正面,其特征在于,具体编织方法包括:
步骤A:区域设置,对衫片进行划分区域,并划分要设置袋贴底面、袋贴正面和罗纹开口部的位置;左导纱器和右导纱器共同编织衫片;
步骤B:左导纱器编织袋贴底面,右导纱器编织袋贴正面;
步骤C:在对衫片和罗纹开口部交汇处进行编织的过程中,后针床编织的线圈翻针至前针床;
步骤D:在编织罗纹开口部的过程中,前针床和后针床共同编织,包括编织罗纹组织和编织罗纹开口部底面,形成编织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罗纹组织的反面线圈以及罗纹开口部底面线圈,采用隔针编织的方法编织罗纹开口部底面,在此过程中,罗纹开口部所形成的编织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罗纹组织的反面线圈以及罗纹开口部底面线圈整体向右移圈,在罗纹开口部底面编织的过程中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罗纹组织的反面线圈回到前针床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方法还包括:在编织罗纹开口部与袋贴正面交汇处时,罗纹开口部底面线圈进行叠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方法还包括:在编织衫片与袋贴正面交汇处时,左导纱器由右向左编织时前针床吊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始编织袋贴正面时,形成后针床第一枚线圈,利用前针床或后针床的空针位进行编织,将罗纹开口部倾斜编织在衫片的正面的具体步骤包括:
S1.在编织袋贴正面过程中,后针床隔针编织预留罗纹组织的空针位,把前针床的线圈隔针翻至后针床空针位上,然后编织罗纹组织,右导纱器由右向左编织,再由左向右编织,编织两个横列;
S2.暂停编织,通过罗纹开口部右侧的后针床空针位将其对应位置的前针床针位的线圈右移一个针距与相邻的线圈叠加;
S3.通过步骤S2中的形成的空针位,通过罗纹开口部右侧的后针床空针位将前针床的线圈在前针床叠加,将后针床的线圈在后针床叠加;
S4.重复步骤S2-S3,将罗纹开口部的所形成的编织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反面线圈以及编织底面的线圈整体向右移一个针距的距离;
S5.开始编织,由左向右编织,然后,再由左向右编织,也即是编织两个横列,然后再把开始编织袋贴正面时形成的后针床第一枚线圈转移至前针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袋贴正面倾斜编织在衫片的正面的具体步骤包括:S6.重复步骤S1-S5。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通过电脑横机编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方法应用于服装生产领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纱器可以从左到右编织也可以从右到左编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导纱器可以从左到右编织也可以从右到左编织。
10.一种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物由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编织而成。
CN202211480304.3A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Active CN1158970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80304.3A CN115897033B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80304.3A CN115897033B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7033A true CN115897033A (zh) 2023-04-04
CN115897033B CN115897033B (zh) 2024-01-12

Family

ID=86489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80304.3A Active CN115897033B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9703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0885A (ja) * 1993-08-31 1995-03-14 Shima Seiki Mfg Ltd ポケットを有する編地の編成方法
JP2002339203A (ja) * 2001-05-11 2002-11-27 Shima Seiki Mfg Ltd 2層編地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
JP2013036122A (ja) * 2011-08-03 2013-02-21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地の編成方法
CN109778410A (zh) * 2017-11-15 2019-05-21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带有口袋的编织物及带有口袋的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10760988A (zh) * 2019-12-31 2020-02-07 惠州学院 一种双针床横机编织无缝平插袋罗纹袋口的方法
CN110952220A (zh) * 2019-11-22 2020-04-03 针知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带口袋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11020842A (zh) * 2019-11-22 2020-04-17 针知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口袋的c字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14592272A (zh) * 2020-12-03 2022-06-07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0885A (ja) * 1993-08-31 1995-03-14 Shima Seiki Mfg Ltd ポケットを有する編地の編成方法
JP2002339203A (ja) * 2001-05-11 2002-11-27 Shima Seiki Mfg Ltd 2層編地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
JP2013036122A (ja) * 2011-08-03 2013-02-21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地の編成方法
CN109778410A (zh) * 2017-11-15 2019-05-21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带有口袋的编织物及带有口袋的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10952220A (zh) * 2019-11-22 2020-04-03 针知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带口袋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11020842A (zh) * 2019-11-22 2020-04-17 针知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口袋的c字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10760988A (zh) * 2019-12-31 2020-02-07 惠州学院 一种双针床横机编织无缝平插袋罗纹袋口的方法
CN114592272A (zh) * 2020-12-03 2022-06-07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花娥;: "羊毛衫贴袋编织工艺探讨", 针织工业, no. 05, pages 17 - 2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7033B (zh) 2024-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94190B (zh) 一种换色提花织物的制作工艺
TWI681728B (zh) 具舌片之一體成形立體鞋胚及其製造方法
JP5306997B2 (ja)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編地
WO2023005780A1 (zh) 隔针技术编织全成形产品的工艺方法
CN211645541U (zh) 一种提花网孔面料及鞋面
CN110952220B (zh) 一种带口袋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10685059A (zh) 一种提花网孔面料、鞋面及面料制作方法
CN111778621B (zh) 具有附件的一体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3628243B (zh) 一种带有口袋的针织衫与编织用针织机及其编织方法
CN112481787B (zh) 一种织带状流苏组织及其编织方法
TW201837257A (zh) 經編機、經編織物之製造方法及經編織物
CN112831901A (zh) 一种双针床横机编织筒状三层结构两色袋提花的方法
CN112831902A (zh) 一种在双针床横机上编织圆筒状令士的方法
CN103668739A (zh) 一种带有门襟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编织机以及编织方法
CN113832601A (zh) 一种双针床三贾卡经编机
CN110760988B (zh) 一种双针床横机编织无缝平插袋罗纹袋口的方法
CN111020842B (zh) 一种带有口袋的c字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KR101449912B1 (ko)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및 편성포
CN110685065B (zh) 一种双针床双贾卡网孔提v及底层提花工艺
CN100362155C (zh) 具有前领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带前领的针织物
CN115897033A (zh) 一种无缝斜插袋罗纹袋口的编织方法及编织物
CN108978010B (zh) 具舌片的一体成形立体鞋胚及其制造方法
CN217284890U (zh) 一种无缝合一体编织的飞织鞋面及鞋
CN212737379U (zh) 一种新型透气面料及鞋面
CN110387637B (zh) 一种经编织物一针拉边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625

Address after: 230000 b-1018, Woye Garden commercial office building, 81 Ganquan Road, Shushan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FEI WISDOM DRAGON MACHINERY DESIG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6000 No.46 Yanda Avenue, he Nan'an, Huiche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Universit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