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6496A - 婴儿载具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婴儿载具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6496A
CN115886496A CN202210289410.7A CN202210289410A CN115886496A CN 115886496 A CN115886496 A CN 115886496A CN 202210289410 A CN202210289410 A CN 202210289410A CN 115886496 A CN115886496 A CN 115886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ant carrier
infant
carrier
slot
sn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894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征文
陈英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nderland Switzerland AG
Original Assignee
Wonderland Switzerland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nderland Switzerland AG filed Critical Wonderland Switzerland AG
Publication of CN115886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64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42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adapted to carry the child, when dismounted from the vehicle
    • B60N2/2845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adapted to carry the child, when dismounted from the vehicle having ha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21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having a seat and a base pa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42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adapted to carry the child, when dismounted from the vehicle
    • B60N2/284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adapted to carry the child, when dismounted from the vehicle being convertible or adaptable to a preambulator, e.g. a baby-carriage or a push-ch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54Children's cots; Hamm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载具及其制造方法,该婴儿载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围合形成用于承载婴儿的承载槽,所述本体由发泡材料制成。该婴儿载具整体重量较轻,易于移动。

Description

婴儿载具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婴儿载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婴儿载具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婴儿载具,例如婴儿提篮或婴儿睡箱等,一般包括硬质塑料体和设于塑料上的发泡材料体。硬质塑料体一般是利用热塑性材料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制成,而发泡材料体则一般是贴合于硬质塑料体表面进行发泡所形成,以这种方式制造的婴儿载具整体重量较重,用户在移动这种婴儿载具的时候较为费力,用户体验感不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婴儿载具及其制造方法,该婴儿载具整体重量较轻,易于移动。
本发明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婴儿载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围合形成用于承载婴儿的承载槽,所述本体由发泡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承载槽具有槽壁,所述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槽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接件,所述槽壁包括侧壁和槽底,所述卡接件具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固定于所述槽底的外侧面,所述卡接杆用于与儿童安全座椅卡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适配件,所述适配件固定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所述适配件用于与儿童推车卡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为婴儿睡箱,所述卡接件还包括与所述卡接杆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卡接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适配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卡接杆呈夹角设置,且所述连接杆沿着所述槽底到所述承载槽的槽口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卡接件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卡接件的所述卡接杆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加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卡接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适配件有两个,两个所述适配件分别固定于两个相对的所述侧壁的外侧面,两个所述卡接件的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卡接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适配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接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杆与两个所述卡接杆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件还包括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接件的所述卡接杆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杆与所述第一加强杆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杆为扁形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杆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杆沿着所述卡接杆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底的内侧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为婴儿提篮,所述槽底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呈第一夹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呈圆角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侧面均设有所述卡接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组件上,且与所述槽壁相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发泡倍率为30~50倍。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婴儿载具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模具,将连接组件放置于所述模具中;
在所述模具的型腔内注入发泡材料进行发泡,使所述发泡材料在所述模具内形成本体,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本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模具的型腔内注入发泡材料进行发泡的步骤中,发泡倍率为30~50倍。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婴儿载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围合形成用于承载婴儿的承载槽,所述本体由塑料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承载槽具有槽壁,所述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槽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柔性包覆物,所述柔性包覆物包覆于所述本体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包覆物为座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缓冲填充物,所缓冲填充物填充于所述柔性包覆物和所述本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为婴儿睡箱,所述槽壁包括侧壁和槽底,所述槽底具有头部支撑部、背部支撑部及臀部支撑部,所述缓冲填充物填充于所述柔性包覆物与所述头部支撑部之间、所述柔性包覆物与所述背部支撑部之间及所述柔性包覆物与所述臀部支撑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底的内侧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为婴儿提篮,所述槽壁包括侧壁和槽底,所述槽底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呈第一夹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呈圆角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接件,所述槽壁包括相互连接的侧壁和槽底,所述卡接件固定于所述槽底的外侧面,所述卡接件用于与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卡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适配件,所述适配件固定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所述适配件用于与儿童推车卡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适配件有两个,两个所述适配件分别固定于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的外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壁的厚度为1.5~1.8mm。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婴儿载具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模具,将连接组件放置于所述第一模具中;
向所述第一模具的型腔内注入熔融的塑料,使所述熔融的塑料包覆于所述连接组件以形成本体,使所述连接组件嵌设固定于所述本体上。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婴儿载具所述婴儿载具为婴儿睡箱,所述婴儿睡箱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或所述第二本体围合成用于承载婴儿的承载槽,所述第二本体成型于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第一本体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本体由发泡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之和为V1,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为V2,V2/V1为0.89~0.9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睡箱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承载槽具有槽壁,所述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槽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接杆,所述槽壁包括侧壁和槽底,所述卡接杆固定于所述槽底的外侧面,所述卡接杆用于与儿童安全座椅卡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适配件,所述适配件固定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所述适配件用于与儿童推车卡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底的内侧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本体的发泡倍率为30~50倍。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婴儿载具,所述婴儿载具为婴儿提篮,所述婴儿提篮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或所述第二本体围合形成用于承载婴儿的承载槽,所述第一本体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本体由发泡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本体成型于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之和为V1,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为V2,V2/V1为0.8~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提篮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承载槽具有槽壁,所述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槽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接杆,所述槽壁包括侧壁和槽底,所述卡接杆固定于所述槽底的外侧面,所述卡接杆用于与儿童安全座椅卡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适配件,所述适配件固定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所述适配件用于与儿童推车卡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底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呈第一夹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呈圆角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本体的发泡倍率为30~50倍。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婴儿载具的制造方法,所述婴儿载具为婴儿睡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模具,向所述第一模具的型腔内注入热塑性塑料以形成第一本体;
提供第二模具,将第一本体放置于所述第二模具的型腔内,向所述第二模具的型腔内注入发泡材料进行发泡,使得发泡材料成型于所述第一本体上以形成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之和为V1,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为V2,V2/V1为0.89~0.9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第二模具的型腔内注入发泡材料进行发泡的步骤中,发泡倍率为30~50倍。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婴儿载具的制造方法,所述婴儿载具为婴儿提篮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模具,向所述第一模具的型腔内注入热塑性塑料以形成第一本体;
提供第二模具,将第一本体放置于所述第二模具的型腔内,向所述第二模具的型腔内注入发泡材料进行发泡,使得发泡材料成型于所述第一本体上以形成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之和为V1,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为V2,V2/V1为0.8~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第二模具的型腔内注入发泡材料进行发泡的步骤中,发泡倍率为30~50倍。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婴儿载具,所述婴儿载具为婴儿提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围合形成用于承载婴儿的承载槽,所述承载槽具有槽壁,所述槽壁包括相互连接的侧壁和槽底,所述槽底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呈第一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夹角为120°~17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为130°~14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水平面呈第二夹角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水平面呈第三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角为15°~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夹角为15°~4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呈圆角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槽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具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固定于所述槽底的外侧面,所述卡接杆用于与儿童安全座椅卡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适配件,所述适配件固定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所述适配件用于与儿童推车卡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侧面均设有所述卡接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组件上,且与所述槽壁相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总重量小于或等于2.2千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由发泡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发泡倍率为30~50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由塑料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柔性包覆物,所述柔性包覆物包覆于所述本体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包覆物为座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载具还包括缓冲填充物,所缓冲填充物填充于所述柔性包覆物和所述本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壁的厚度为1.5~1.8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或所述第二本体围合形成用于所述承载槽,所述第一本体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本体由发泡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本体成型于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之和为V1,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为V2,V2/V1为0.8~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本体的发泡倍率为30~50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的重量之比为0.15~0.3。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婴儿载具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婴儿载具为婴儿睡箱;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
图5为图1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所示的婴儿载具省去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婴儿载具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婴儿载具为婴儿提篮;
图8为图7的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的G-G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婴儿载具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婴儿载具为婴儿睡箱;
图11为图10的D-D剖视图;
图12为图10的E-E剖视图;
图13为图10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婴儿载具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婴儿载具为婴儿提篮;
图15为图14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述的婴儿载具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婴儿载具为婴儿睡箱;
图17为图16的分解图;
图18为图16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6的F-F剖视图;
图20为图16所示的婴儿载具安装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上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述的婴儿载具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婴儿载具为婴儿提篮;
图22为图21的分解示意图;
图23为图22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1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1的H-H剖视图;
图26为图21在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图21所示的婴儿载具安装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上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婴儿载具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婴儿载具为婴儿提篮;
图29为图28中所示的婴儿载具的俯视图;
图30为图28中所示的婴儿载具的仰视图;
图31为图28中所示的婴儿载具的后视图;
图32为图28中所示的婴儿载具的前视图;
图33为图28中所示的婴儿载具的立体视图;
图34为图28中所示的婴儿载具的另一立体视图;
图35为图28中所示的婴儿载具的又一立体视图;
图36为图35的I-I剖视图;
图37为图28中所示的婴儿载具的侧面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婴儿睡箱,12、婴儿提篮,100、本体,101、第一本体,102、第二本体,110、承载槽,111、槽壁,112、侧壁,113、槽底,113a、头部支撑部,113b、背部支撑部,113c、臀部支撑部,113d、腿部支撑部,113e、第一支撑部,113f、第二支撑部,200、连接组件,210、卡接件,211、卡接杆,212、连接杆,220、适配件,221、适配本体,222、释锁按钮,300、加强件,310、第一加强杆,320、第二加强杆,400、提手,500、紧固件,600、头靠组件,610、头靠体,620、头靠板,2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提出一种婴儿载具,例如可以为婴儿睡箱11或婴儿提篮12。该婴儿载具可用于承载婴儿,并适于固定于儿童安全座椅或儿童推车上。该婴儿载具生产加工及组装过程简单、效率较高,且婴儿载具的整体重量较轻,易于移动。
如图1至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婴儿载具包括本体100、连接组件200、加强件300、固定件(附图未示出)及提手400。
如图1所示,该婴儿载具为婴儿睡箱11,本体100围合形成用于承载婴儿的承载槽110,承载槽110大致呈矩形槽。承载槽110具有槽壁111,槽壁111包括相互连接的四个侧壁112和槽底113。槽底113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包括头部支撑部113a、背部支撑部113b、臀部支撑部113c和腿部支撑部113d,分别用于支撑婴儿的头部、背部、臀部和腿部。其中,背部支撑部113b和臀部支撑部113c的宽度大于头部支撑部113a和腿部支撑部113d的宽度,即槽底113形成两头窄、中间宽的结构,以适配婴儿肩部、胯部较宽的体型结构,提高婴儿舒适性。另外,整个本体100的外形也可以制成两头窄、中间宽的结构,一方面可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另一方面也方便加工成型和降低成本。当然,本体100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不限于此。槽底113的内侧面可以是水平设置的,使得婴儿可以平躺在婴儿睡箱11内,使得婴儿睡箱11的工作更加稳定,也使得婴儿在婴儿睡箱11内的伸展空间更大,有利于婴儿在婴儿睡箱11内的伸展活动及睡眠。当然,槽底113的内侧面也可以有一定倾斜,倾斜角度不大于10°。
可选地,本体100外可包覆一层柔性包覆物(附图未示出),例如座布等,以提高婴儿载具的舒适性。承载槽110具有槽壁111,连接组件200固定于槽壁111上。
本体100由发泡材料制成,发泡倍率可以为30~50倍。本实施例中,发泡材料为发泡聚丙烯(EPP),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发泡材料也可以为发泡聚苯乙烯(EPS)、发泡聚苯乙烯聚乙烯混合体(EPO)、发泡聚乙烯(EPE)等。该婴儿载具的本体100整体由发泡材料制成,相比于传统的采用硬质塑料和软质发泡体复合而成的结构,重量上更加轻便,方便用户移动,而且由于本体100只由发泡材料制成,生产加工及组装过程也大大简化,从而提高婴儿载具的生产加工及组装的效率。
具体地,如图3所示,连接组件200包括卡接件210和适配件220。婴儿载具可通过卡接件210卡接固定于儿童安全座椅上,或通过适配件220固定于儿童推车上,从而扩展了婴儿载具的适用场景,提高婴儿载具的普适性。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卡接件210包括卡接杆211和连接杆212。本实施例中,卡接杆211和连接杆212均为圆形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接杆211和连接杆212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杆件。本实施例中,卡接杆211与连接杆212成夹角设置,例如卡接杆211可以与连接杆212相互垂直。卡接杆211固定于槽底113的外侧面,例如卡接杆211的两端可以嵌设于槽底113,而卡接杆211的中间部分露出于槽底113的外侧面,以与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20卡合,连接杆212固定于侧壁112上,例如可以嵌设于侧壁112内,连接杆212沿着槽底113到承载槽110的槽口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卡接杆211的一端与连接杆212的一端连接,为一体成型结构,方便成型,且增大结构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接杆211和连接杆212也可以不连接。
本实施例中,卡接杆211和连接杆212均为金属杆,以增大本体100的结构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接杆211和连接杆212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
可选地,如图1和图6所示,卡接件210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卡接件210平行且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卡接件210为两个,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接件210的数量也可以少于两个或多于两个。两个卡接件210的卡接杆211沿着槽底113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如图20所示,婴儿睡箱11一般是侧向卡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20上,婴儿睡箱11的受力冲击方向沿着婴儿睡箱11的左右方向,因此两个卡接件210的卡接杆211沿着槽底113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适配件220对应有两个,且分别固定于两个相对的侧壁112的外侧面,本实施例中,两个适配件220分别固定于与槽底113的两个长度侧连接的两个侧壁112的外侧面,两个连接杆212远离卡接杆211的一端分别连接固定于两个适配件220上。如此,卡接杆211、连接杆212和适配件220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能进一步提高婴儿载具的结构强度。可选地,适配件220包括适配本体221和释锁按钮222,适配本体221用于与儿童推车的车架(附图未示出)卡接配合,释锁按钮222可操作以解除适配本体221与儿童推车的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加强件30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卡接件210上,以进一步提高婴儿载具的结构强度。具体地,加强件300包括第一加强杆310和第二加强杆320。第一加强杆310和第二加强杆320均为金属杆,以保证结构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杆310和第二加强杆320均为金属杆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成。
如图6所示,第一加强杆3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卡接杆211远离连接杆212的一端连接。如此,两个卡接杆211的一端部通过第一加强杆310连接,两个卡接杆211的另一端部通过连接杆212与两个适配件220连接。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加强杆3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卡接件210的卡接杆211连接,第二加强杆320与第一加强杆310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件300和第二加强件300沿着垂直于卡接杆211的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第二加强件300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于两个卡接杆211的中部,也可以分别连接于两个卡接杆211与对应的连接杆212的连接处。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杆320为一个,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加强杆320也可以多于一个,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杆320为横截面呈矩形或椭圆形的扁形杆,以方便与两个圆形的卡接杆211进行焊接,且焊接处接触面积大,不易松脱。如此,卡接杆211、连接杆212、适配件220、第一加强杆310和第二加强杆320形成一个支撑本体100的框架结构,能保证整个婴儿载具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卡接杆211、连接杆212、适配件220、第一加强杆310和第二加强杆320为焊接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接杆211、连接杆212、适配件220、第一加强杆310和第二加强杆320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固定件设置于卡接件210上,且与槽壁111相抵,以增强卡接件210与本体100之间的连接强度。固定件也可以设置于适配件220上,且与槽壁111相抵,以增强固定件与适配件220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固定件可以为固定垫块,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也可以为其他形式。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提手40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的两个侧壁112上,本实施例中,提手40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与槽底113的长度侧连接的两个侧壁112上,以方便用户提拉婴儿载具。提手400例如可以是缝制于座布上的环状织带,也可以是缝制于座布上的布套,布套内可设有软质或硬质的提环。
如图7至图9所示,该婴儿载具也可以为婴儿提篮12,婴儿提篮12的结构与婴儿睡箱11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婴儿提篮12的槽底11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呈第一夹角m设置,以便于婴儿在婴儿提篮12内呈坐姿或半躺的姿势。可选地,该第一夹角m的取值范围为120°~170°,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角m为136°。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之间呈圆角过渡,以与婴儿的臀部形状相匹配。如此,对婴儿能形成包裹状,可很好地对婴儿进行保护,耐冲击性好,提高安全性能,又不会使得婴儿过于蜷曲,能保证婴儿乘坐的舒适性,即使得婴儿提篮趋于平躺,可大大提升婴儿乘坐的舒适性,同时避免窒息的风险。另外,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的外侧面均设有卡接杆211,而且卡接杆211分别沿着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的宽度方向设置。如图27所示,婴儿提篮12一般是正向卡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20上,即纵向设置,与汽车的行驶方向平行,婴儿提篮12的受力方向沿着婴儿提篮12的前后方向,因此卡接杆211分别沿着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的宽度方向设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制作上述婴儿载具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提供模具,将连接组件200放置于模具中;
S102、在模具的型腔内注入发泡材料进行发泡,使发泡材料在模具内形成本体100,连接组件200固定于本体100上。
通过上述制造方法制成的婴儿载具,由于整体采用发泡材料,比传统的采用硬质塑料和软质发泡材料复合而成的结构要更加轻便,方便移动,而且整个制造工艺简单,一次成型,成型后连接组件200直接固定于本体100上,能大大提高制造效率,降低时间和人工成本。
可选地,步骤S102中的发泡倍率的取值范围为30~50倍。
如图10至13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婴儿载具包括本体100、连接组件200、柔性包覆物(附图未示出)及缓冲填充物(附图未示出)。
如图10所示,该婴儿载具可以为婴儿睡箱11,本体100围合形成用于承载婴儿的承载槽110,承载槽110大致呈矩形槽。承载槽110具有槽壁111,槽壁111包括相互连接的四个侧壁112和槽底113,槽底113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包括头部支撑部113a、背部支撑部113b、臀部支撑部113c和腿部支撑部113d,分别用于支撑婴儿的头部、背部、臀部和腿部。其中,背部支撑部113b和臀部支撑部113c的宽度大于头部支撑部113a和腿部支撑部113d的宽度,即槽底113形成两头窄、中间宽的结构,以适配婴儿肩部、胯部较宽的体型结构,提高婴儿舒适性。另外,整个本体100的外形也可以制成两头窄、中间宽的结构,一方面可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另一方面也方便加工成型和降低成本。当然,本体100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不限于此。连接组件200固定于槽壁111上。槽底113的内侧面可以是水平设置的,使得婴儿可以平躺在婴儿睡箱11内,使得婴儿睡箱11的工作更加稳定,也使得婴儿在婴儿睡箱11内的伸展空间更大,有利于婴儿在婴儿睡箱11内的伸展活动及睡眠。当然,槽底113的内侧面也可以有一定倾斜,倾斜角度不大于10°。
本体100由塑料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塑料材料为聚丙烯(PP),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塑料材料也可以为其他类型。该婴儿载具的本体100整体由塑料材料制成,相比于传统的采用硬质塑料和软质发泡体复合而成的结构,重量上更加轻便,方便用户移动,而且由于本体100只由塑料材料制成,生产加工及组装过程也大大简化,从而提高婴儿载具的生产加工及组装的效率。
可选地,槽壁111的厚度为1.5~1.8mm,本实施例中,槽壁111的厚度为1.6mm,此厚度为能保证本体100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最小厚度,这不仅使得婴儿载具实现最大程度的轻量化,便于移动,另一方面也大大简化了婴儿载具的结构,方便生产加工且降低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柔性包覆物包覆于本体100外,以提高婴儿载具的缓冲保护效果及舒适性。本实施例中,柔性包覆物为整体包覆于本体100外表面的座布。缓冲填充物填充于柔性包覆物和本体100之间,以进一步提高婴儿载具的缓冲保护效果及舒适性。本实施例中,缓冲填充物填充于柔性包覆物与头部支撑部113a之间、柔性包覆物与背部支撑部113b之间及柔性包覆物与臀部支撑部113c之间。根据婴儿的身体结构特征,在婴儿载具中,一般主要的受力位置集中在头部支撑部113a、背部支撑部113b和臀部支撑部113c,而腿部支撑部113d一般不太受力,因此,将缓冲填充物设置于头部支撑部113a、背部支撑部113b和臀部支撑部113c,而在腿部支撑部113d不设置缓冲填充物,能在保证婴儿载具中的婴儿得到足够的缓冲保护的前提下,节省制造成本,且减小婴儿载具的重量。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整个本体100的外表面或者整个槽壁111内侧均设置缓冲填充物,对此不作限制。
具体地,如图13所示,连接组件200包括卡接件210和适配件220。卡接件210固定于槽底113的外侧面,卡接件210用于与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20卡合。适配件220固定于侧壁112的外侧面,适配件220用于与儿童推车卡合,从而扩展了婴儿载具的适用场景,提高婴儿载具的普适性。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卡接件210包括两根卡接杆211,两根卡接杆211均沿着槽底113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根卡接杆211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如图20所示,婴儿睡箱11一般是侧向卡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20上,婴儿睡箱11的受力冲击方向沿着婴儿睡箱11的左右方向,因此两个卡接件210的卡接杆211沿着槽底113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卡接杆211的两端通过紧固件500固定于槽底113。适配件220有两个,两个适配件220分别固定于相对的两个侧壁112的外侧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接杆211和适配件220的数量和设置方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选地,适配件220包括适配本体221和释锁按钮222,适配本体221用于与儿童推车的车架卡接配合,释锁按钮222可操作以解除适配本体221与儿童推车的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如图10和图13所示,提手40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的两个侧壁112上,本实施例中,提手40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与槽底113的长度侧连接的两个侧壁112上,以方便用户提拉婴儿载具。提手400例如可以是缝制于座布上的环状织带,也可以是缝制于座布上的布套,布套内可设有软质或硬质的提环。
如图14和图15所示,该婴儿载具也可以为婴儿提篮12,婴儿提篮12的结构与婴儿睡箱11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婴儿提篮12的槽底11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呈第一夹角m设置,以便于婴儿在婴儿提篮12内呈坐姿或半躺的姿势。可选地,该第一夹角m的取值范围为120°~170°,本实施例中,该夹角m为136°。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之间呈圆角过渡,以与婴儿的臀部形状相匹配。如此,对婴儿能形成包裹状,可很好地对婴儿进行保护,耐冲击性好,提高安全性能,又不会使得婴儿过于蜷曲,能保证婴儿乘坐的舒适性,即使得婴儿提篮趋于平躺,可大大提升婴儿乘坐的舒适性,同时避免窒息的风险。另外,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的外侧面均设有卡接杆211,而且卡接杆211分别沿着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的宽度方向设置。如图27所示,婴儿提篮12一般是正向卡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20上,即纵向设置,与汽车的行驶方向平行,婴儿提篮12的受力方向沿着婴儿提篮12的前后方向,因此卡接杆211分别沿着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的宽度方向设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制作上述婴儿载具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提供第一模具,将连接组件放置于所述第一模具中;
S202、向所述第一模具的型腔内注入熔融的塑料,使所述熔融的塑料包覆于所述连接组件上以形成本体,使所述连接组件嵌设固定于所述本体上。
通过上述制造方法制成的婴儿载具,由于整体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比传统的采用硬质塑料和软质发泡材料复合而成的结构要更加轻便,方便移动,而且通过二次成型工艺,使连接组件200嵌设固定于本体100上,形成一体结构,能保证连接组件200与本体100的连接可靠性,从而保证婴儿载具与儿童安全座椅或婴儿推车的连接稳固性。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6至27所示,该婴儿载具包括第一本体101、第二本体102、连接组件200及提手400。
如图16至图20所示,该婴儿载具为婴儿睡箱11,第一本体101和/或第二本体102围合形成用于承载婴儿的承载槽110,承载槽110大致呈矩形槽,第二本体102成型于第一本体101上。承载槽110具有槽壁111,槽壁111包括相互连接的四个侧壁112和槽底113。槽底113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包括头部支撑部113a、背部支撑部113b、臀部支撑部113c和腿部支撑部113d,分别用于支撑婴儿的头部、背部、臀部和腿部。其中,背部支撑部113b和臀部支撑部113c的宽度大于头部支撑部113a和腿部支撑部113d的宽度,即槽底113形成两头窄、中间宽的结构,以适配婴儿肩部、胯部较宽的体型结构,提高婴儿舒适性。另外,整个本体100的外形也可以制成两头窄、中间宽的结构,一方面可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另一方面也方便加工成型和降低成本。当然,本体100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不限于此。槽底113的内侧面可以是水平设置的,使得婴儿可以平躺在婴儿睡箱11内,使得婴儿睡箱11的工作更加稳定,也使得婴儿在婴儿睡箱11内的伸展空间更大,有利于婴儿在婴儿睡箱11内的伸展活动及睡眠。当然,槽底113的内侧面也可以有一定倾斜,倾斜角度不大于10°。
可选地,本体100外可包覆一层柔性包覆物(附图未示出),例如座布等,以提高婴儿载具的舒适性。承载槽110具有槽壁111,连接组件200固定于槽壁111上。
第一本体101由塑料材料制成,第二本体102由发泡材料制成,发泡倍率可以为30~50倍。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的体积之和为V1,第二本体102的体积为V2,V2/V1为0.89~0.99。以此体积比制成的婴儿睡箱11,能在保证整体结构支撑强度的前提下,使得第二本体102,即发泡材料在整体结构中的体积占比最大,因此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婴儿睡箱11的轻量化,使得用户在移动婴儿睡箱11时更加省力,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承载槽110具有槽壁111,连接组件200固定于槽壁111上。具体地,连接组件200包括卡接杆211和适配件220。槽壁111包括侧壁112和槽底113,卡接杆211固定于槽底113的外侧面,卡接杆211用于与儿童安全座椅卡合。适配件220固定于侧壁112的外侧面,适配件220用于与儿童推车卡合。槽底113的内侧面可以是水平设置的,使得婴儿可以平躺在婴儿睡箱11内,使得婴儿睡箱11的工作更加稳定,也使得婴儿在婴儿睡箱11内的伸展空间更大,有利于婴儿在婴儿睡箱11内的伸展活动及睡眠。当然,槽底113的内侧面也可以有一定倾斜,倾斜角度不大于10°。
进一步地,提手40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的两个侧壁112上,本实施例中,提手40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与槽底113的长度侧连接的两个侧壁112上,以方便用户提拉婴儿载具。提手400例如可以是缝制于座布上的环状织带,也可以是缝制于座布上的布套,布套内可设有软质或硬质的提环。
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01的体积为1.13x106mm3,第二本体102的体积为1.84x107mm3,因此,V1为1.95x107mm3,V2为1.84x107mm3,V2/V1为0.94。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第一本体101的体积不包括连接组件200和提手400的体积,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01和连接组件200的体积之和为1.31x106mm3。当然,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的体积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只需保持V2/V1为0.89~0.99即可。
如图21至图27所示,该婴儿载具为婴儿提篮12,婴儿提篮12的结构与婴儿睡箱11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婴儿提篮12的槽底11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呈第一夹角m设置,以便于婴儿在婴儿提篮12内呈坐姿或半躺的姿势。可选地,该第一夹角m的取值范围为120°~170°,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夹角m为136°。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之间呈圆角过渡,以与婴儿的臀部形状相匹配。如此,对婴儿能形成包裹状,可很好地对婴儿进行保护,耐冲击性好,提高安全性能,又不会使得婴儿过于蜷曲,能保证婴儿乘坐的舒适性,即使得婴儿提篮趋于平躺,可大大提升婴儿乘坐的舒适性,同时避免窒息的风险。另外,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的外侧面均设有卡接杆211,而且卡接杆211分别沿着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的宽度方向设置。如图27所示,婴儿提篮12一般是正向卡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20上,即纵向设置,与汽车的行驶方向平行,婴儿提篮12的受力方向沿着婴儿提篮12的前后方向,因此卡接杆211分别沿着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的宽度方向设置。
第一本体101由塑料材料制成,第二本体102由发泡材料制成,发泡倍率可以为30~50倍。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的体积之和为V1,第二本体102的体积为V2,V2/V1为0.8~0.9。以此体积比制成的婴儿提篮12,能在保证整体结构支撑强度的前提下,使得第二本体102,即发泡材料在整体结构中的体积占比最大,因此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婴儿提篮12的轻量化,使得用户在移动婴儿提篮12时更加省力,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113e用于支撑婴儿的背部,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的连接部用于支撑婴儿的臀部,第二支撑部113f用于支撑婴儿的腿部。第二本体102仅覆盖第一支撑部113e。根据婴儿的身体结构特征,在婴儿提篮12中,一般主要的受力位置集中在第一支撑部113e,而第二支撑部113f一般不太受力,因此,使得第二本体102仅覆盖于第一支撑部113e,而不覆盖第二支撑部113f,能在保证婴儿提篮12中的婴儿得到足够的缓冲保护的前提下,节省制造成本,且减小婴儿提篮12的重量。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得第二本体102覆盖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25和图26所示,以第一支撑部113e远离第二支撑部113f的一端为头靠端,第二本体102靠近头靠端的一端凸出于头靠端的边缘设置,即高度H,如此可防止婴儿提篮12受到外力冲击时,婴儿头部因后仰而碰撞到第一本体101。可选地,H的取值范围为40~50mm,本实施例中,H为45mm。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婴儿提篮12的四周设置可移除的缓冲填充物(附图未示出),以提高婴儿乘坐的舒适性,这些缓冲填充物可根据需要进行增减。
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01的体积为1.12x106 mm3,第二本体102的体积为6.25x106mm3,因此,V1为7.37x107mm3,V2为6.25x106mm3,V2/V1为0.85。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第一本体101的体积不包括连接组件200和提手400的体积,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01和连接组件200的体积之和为1.22x106mm3。此处第二本体102的体积不包括可移除的缓冲填充物的体积,第二本体102和可移除的缓冲填充物的体积之和为8.27x106mm3。当然,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的体积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只需保持V2/V1为0.8~0.9即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制作上述婴儿载具的制造方法,该婴儿载具为婴儿睡箱11,包括以下步骤:
S301、提供第一模具,向第一模具的型腔内注入热塑性塑料以形成第一本体101;
S302、提供第二模具,将第一本体101放置于第二模具的型腔内,向第二模具的型腔内注入发泡材料进行发泡,使得发泡材料成型于第一本体101上以形成第二本体102,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的体积之和为V1,第二本体102的体积为V2,V2/V1为0.89~0.99。
如此,以发泡材料制成的第二本体102成型于以塑料材料制成的第一本体101上,且V2/V1为0.89~0.99,以此体积比制成的婴儿睡箱11,能在保证整体结构支撑强度的前提下,使得第二本体102,即发泡材料在整体结构中的体积占比最大,因此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婴儿睡箱11的轻量化,使得用户在移动婴儿睡箱11时更加省力,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步骤S302中,发泡倍率为30~50倍。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婴儿载具的制造方法,婴儿载具为婴儿提篮12,包括以下步骤:
S401、提供第一模具,向第一模具的型腔内注入热塑性塑料以形成第一本体101;
S402、提供第二模具,将第一本体101放置于第二模具的型腔内,向第二模具的型腔内注入发泡材料进行发泡,使得发泡材料成型于第一本体101上以形成第二本体102,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的体积之和为V1,第二本体102的体积为V2,V2/V1为0.8~0.9。
如此,以发泡材料制成的第二本体102成型于以塑料材料制成的第一本体101上,且V2/V1为0.89~0.99,以此体积比制成的婴儿提篮12,能在保证整体结构支撑强度的前提下,使得第二本体102,即发泡材料在整体结构中的体积占比最大,因此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婴儿提篮12的轻量化,使得用户在移动婴儿提篮12时更加省力,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步骤S302中,发泡倍率为30~50倍。
上述婴儿载具中,以特定的体积比制成婴儿睡箱11或婴儿提篮12,能在保证整体结构支撑强度的前提下,使得第二本体102,即发泡材料在整体结构中的体积占比最大,因此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婴儿睡箱11或婴儿提篮12的轻量化,使得用户在移动婴儿睡箱11或婴儿提篮12时更加省力,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8至37所示,该婴儿载具为婴儿提篮12。该婴儿提篮12包括本体100、连接组件200、提手400及头靠组件600。婴儿提篮12具有承载槽110,承载槽110具有槽壁111,连接组件200固定于槽壁111上。槽壁111包括侧壁112和槽底113。槽底11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第一支撑部113e用于支撑婴儿的背部,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的连接部用于支撑婴儿的臀部,第二支撑部113f用于支撑婴儿的腿部。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呈第一夹角m设置,如图9和图25所示,以便于婴儿在婴儿提篮12内呈半躺的姿势。可选地,该第一夹角m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20°~170°。进一步地,第一夹角m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30°~140°。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夹角m为136°。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之间呈圆角过渡,以与婴儿的臀部形状相匹配。如此,对婴儿能形成包裹状,可很好地对婴儿进行保护,耐冲击性好,提高安全性能,又不会使得婴儿过于蜷曲,能保证婴儿乘坐的舒适性,即使得婴儿提篮趋于平躺,可大大提升婴儿乘坐的舒适性,同时避免窒息的风险。
进一步地,如图36和图37所示,第一支撑部113e(箭头113e所示的虚线表示第一支撑部113e的侧边缘的所在位置)与水平面呈第二夹角p设置,第二支撑部113f(箭头113f所示的虚线表示第二支撑部113f的侧边缘的所在位置)与水平面呈第三夹角q设置,第二夹角p大于或等于第三夹角q。如此,可以保证婴儿在婴儿睡篮12内呈头高脚低或头脚水平的舒适睡姿,避免出现脚高头低、头部充血的情况出现,从而提升婴儿的乘坐舒适性。可选地,第二夹角为15°~30°。本实施例中,第二夹角为24°。第三夹角为15°~40°。本实施例中,第三夹角为20°。
进一步地,连接组件200固定于槽壁111上。连接组件200包括卡接件210和适配件220。婴儿提篮12可通过卡接件210卡接固定于儿童安全座椅上,或通过适配件220固定于儿童推车上,从而扩展了婴儿提篮12的适用场景,提高婴儿提篮12的普适性。
具体地,如图32所示,卡接件210包括卡接杆211。本实施例中,卡接杆211为圆形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接杆211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杆件。卡接杆211固定于槽底113的外侧面,例如卡接杆211的两端可以嵌设于槽底113,而卡接杆211的中间部分露出于槽底113的外侧面,以与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20或儿童推车的车架卡合。
可选地,如图32所示,卡接件210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卡接件210平行且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卡接件210为两个,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接件210的数量也可以少于两个或多于两个。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的外侧面均设有卡接杆211,而且卡接杆211分别沿着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的宽度方向设置。如图27所示,婴儿提篮12一般是正向卡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20上,即纵向设置,与汽车的行驶方向平行,婴儿提篮12的受力方向沿着婴儿提篮12的前后方向,因此卡接杆211分别沿着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的宽度方向设置。可选地,适配件220包括适配本体221和释锁按钮222,适配本体221用于与儿童推车的车架卡接配合,释锁按钮222可操作以解除适配本体221与儿童推车的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婴儿载具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设置于卡接件210上,且与槽壁111相抵,以增强卡接件210与本体100之间的连接强度。固定件也可以设置于适配件220上,且与槽壁111相抵,以增强固定件与适配件220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固定件可以为固定垫块,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也可以为其他形式。
进一步地,如图31至图35所示,提手40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的两个侧壁112上,本实施例中,提手40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与槽底113的长度侧连接的两个侧壁112上,以方便用户提拉婴儿提篮12。提手400例如可以是缝制于座布上的环状织带,也可以是缝制于座布上的布套,布套内可设有软质或硬质的提环。
进一步地,头靠组件600设于第一支撑部113e远离第二支撑部113f的一端且用于支撑婴儿的头部。本实施例中,头靠组件600包括相互连接的头靠体610和头靠板620,头靠板620远离头靠体610的一端与第一支撑部113e连接。头靠体610采用发泡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发泡聚丙烯(EPP)、发泡聚苯乙烯(EPS)、发泡聚苯乙烯聚乙烯混合体(EPO)或发泡聚乙烯(EPE)等。头靠板620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聚丙烯(PP)等。头靠体610采用发泡材料制成,能提高婴儿头部枕靠的舒适度,并且重量较轻。头靠板620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则能提高较好的支撑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头靠组件600也可以整体由发泡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本体的总重量小于或等于2.2千克。本实施例中,本体的总重量为2千克。应该注意的是,该总重量不包括下文将提到的柔性包覆物的重量。本体加上柔性包覆物的重量之和小于或等于3千克。如此,该婴儿提篮12较为轻便,方便使用者移动婴儿提篮12。可选地,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婴儿提篮12的轻量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体100由发泡材料制成,发泡倍率可以为30~50倍。本实施例中,发泡材料为发泡聚丙烯(EPP),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发泡材料也可以为发泡聚苯乙烯(EPS)、发泡聚苯乙烯聚乙烯混合体(EPO)、发泡聚乙烯(EPE)等。该婴儿提篮12的本体100整体由发泡材料制成,相比于传统的采用硬质塑料和软质发泡体复合而成的结构,重量上更加轻便,方便用户移动,而且由于本体100只由发泡材料制成,生产加工及组装过程也大大简化,从而提高婴儿提篮12的生产加工及组装的效率。可选地,发泡倍率的取值范围为30~50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体100由塑料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塑料材料为聚丙烯(PP),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塑料材料也可以为其他类型。该婴儿提篮12的本体100整体由塑料材料制成,相比于传统的采用硬质塑料和软质发泡体复合而成的结构,重量上更加轻便,方便用户移动,而且由于本体100只由塑料材料制成,生产加工及组装过程也大大简化,从而提高婴儿提篮12的生产加工及组装的效率。
可选地,槽壁111的厚度为1.5~1.8mm,本实施例中,槽壁111的厚度为1.6mm,此厚度为能保证本体100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最小厚度,这不仅使得婴儿提篮12实现最大程度的轻量化,便于移动,另一方面也大大简化了婴儿提篮12的结构,方便生产加工且降低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柔性包覆物包覆于本体100外,以提高婴儿提篮12的缓冲保护效果及舒适性。本实施例中,柔性包覆物为整体包覆于本体100外表面的座布。缓冲填充物填充于柔性包覆物和本体100之间,以进一步提高婴儿提篮12的缓冲保护效果及舒适性。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本体100包括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第一本体101由塑料材料制成,第二本体102由发泡材料制成,发泡倍率可以为30~50倍。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的体积之和为V1,第二本体102的体积为V2,V2/V1为0.8~0.9。以此体积比制成的婴儿提篮12,能在保证整体结构支撑强度的前提下,使得第二本体102,即发泡材料在整体结构中的体积占比最大,因此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婴儿提篮12的轻量化,使得用户在移动婴儿提篮12时更加省力,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从重量的角度来看,第二本体102和第一本体101的重量之比为0.15~0.3。本实施例中,第二本体102和第一本体101的重量之比为0.22。
进一步地,第二本体102仅覆盖第一支撑部113e。根据婴儿的身体结构特征,在婴儿提篮12中,第一支撑部113e用于支撑婴儿的背部,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的连接部用于支撑婴儿的臀部,第二支撑部113f用于支撑婴儿的腿部,一般主要的受力位置集中在第一支撑部113e,而第二支撑部113f一般不太受力,因此,使得第二本体102仅覆盖于第一支撑部113e,而不覆盖第二支撑部113f,能在保证婴儿提篮12中的婴儿得到足够的缓冲保护的前提下,节省制造成本,且减小婴儿提篮12的重量。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得第二本体102覆盖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25和图26所示,以第一支撑部113e远离第二支撑部113f的一端为头靠端,第二本体102靠近头靠端的一端凸出于头靠端的边缘设置,即高度H,如此可防止婴儿提篮12受到外力冲击时,婴儿头部因后仰而碰撞到第一本体101。可选地,H的取值范围为40~50mm,本实施例中,H为45mm。
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01的体积为1.12x106 mm3,第二本体102的体积为6.25x106mm3,因此,V1为7.37x107mm3,V2为6.25x106mm3,V2/V1为0.85。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第一本体101的体积不包括连接组件200和提手400的体积,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01和连接组件200的体积之和为1.22x106mm3。此处第二本体102的体积不包括可移除的缓冲填充物的体积,第二本体102和可移除的缓冲填充物的体积之和为8.27x106mm3。当然,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的体积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只需保持V2/V1为0.8~0.9即可。
上述婴儿载具中,第一支撑部113e和第二支撑部113f形成特定的第一夹角m,该第一夹角m使得婴儿在婴儿载具中趋于平躺,使得婴儿不会过于蜷曲,保证婴儿乘坐的舒适性,避免窒息的风险。同时,该婴儿载具对婴儿能形成包裹状,可很好地对婴儿进行保护,耐冲击性好,提高安全性能。同时,相比于可调节第一夹角m的婴儿载具,本实施例中的婴儿载具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且生产制造成本低。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0)

1.一种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围合形成用于承载婴儿的承载槽,所述本体由发泡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承载槽具有槽壁,所述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槽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接件,所述槽壁包括侧壁和槽底,所述卡接件具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固定于所述槽底的外侧面,所述卡接杆用于与儿童安全座椅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适配件,所述适配件固定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所述适配件用于与儿童推车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载具为婴儿睡箱,所述卡接件还包括与所述卡接杆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卡接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适配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卡接杆呈夹角设置,且所述连接杆沿着所述槽底到所述承载槽的槽口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卡接件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卡接件的所述卡接杆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加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卡接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件有两个,两个所述适配件分别固定于两个相对的所述侧壁的外侧面,两个所述卡接件的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卡接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适配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接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杆与两个所述卡接杆一体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还包括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接件的所述卡接杆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杆与所述第一加强杆间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杆为扁形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杆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杆沿着所述卡接杆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的内侧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载具为婴儿提篮,所述槽底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呈第一夹角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呈圆角过渡。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侧面均设有所述卡接杆。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组件上,且与所述槽壁相抵。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发泡倍率为30~50倍。
21.一种婴儿载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模具,将连接组件放置于所述模具中;
在所述模具的型腔内注入发泡材料进行发泡,使所述发泡材料在所述模具内形成本体,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本体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婴儿载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模具的型腔内注入发泡材料进行发泡的步骤中,发泡倍率为30~50倍。
23.一种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围合形成用于承载婴儿的承载槽,所述本体由塑料材料制成。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承载槽具有槽壁,所述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槽壁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包覆物,所述柔性包覆物包覆于所述本体外。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包覆物为座布。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填充物,所缓冲填充物填充于所述柔性包覆物和所述本体之间。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载具为婴儿睡箱,所述槽壁包括侧壁和槽底,所述槽底具有头部支撑部、背部支撑部及臀部支撑部,所述缓冲填充物填充于所述柔性包覆物与所述头部支撑部之间、所述柔性包覆物与所述背部支撑部之间及所述柔性包覆物与所述臀部支撑部之间。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的内侧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上。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载具为婴儿提篮,所述槽壁包括侧壁和槽底,所述槽底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呈第一夹角设置。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呈圆角过渡。
3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接件,所述槽壁包括相互连接的侧壁和槽底,所述卡接件固定于所述槽底的外侧面,所述卡接件用于与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卡合。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适配件,所述适配件固定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所述适配件用于与儿童推车卡合。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件有两个,两个所述适配件分别固定于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的外侧面。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上。
3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壁的厚度为1.5~1.8mm。
38.一种婴儿载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模具,将连接组件放置于所述第一模具中;
向所述第一模具的型腔内注入熔融的塑料,使所述熔融的塑料包覆于所述连接组件以形成本体,使所述连接组件嵌设固定于所述本体上。
39.一种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载具为婴儿睡箱,所述婴儿睡箱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或所述第二本体围合成用于承载婴儿的承载槽,所述第二本体成型于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第一本体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本体由发泡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之和为V1,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为V2,V2/V1为0.89~0.99。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睡箱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承载槽具有槽壁,所述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槽壁上。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接杆,所述槽壁包括侧壁和槽底,所述卡接杆固定于所述槽底的外侧面,所述卡接杆用于与儿童安全座椅卡合。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适配件,所述适配件固定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所述适配件用于与儿童推车卡合。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的内侧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
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上。
45.根据权利要求39-44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发泡倍率为30~50倍。
46.一种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载具为婴儿提篮,所述婴儿提篮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或所述第二本体围合形成用于承载婴儿的承载槽,所述第一本体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本体由发泡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本体成型于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之和为V1,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为V2,V2/V1为0.8~0.9。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提篮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承载槽具有槽壁,所述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槽壁上。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接杆,所述槽壁包括侧壁和槽底,所述卡接杆固定于所述槽底的外侧面,所述卡接杆用于与儿童安全座椅卡合。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适配件,所述适配件固定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所述适配件用于与儿童推车卡合。
50.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呈第一夹角设置。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呈圆角过渡。
52.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上。
53.根据权利要求46-52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发泡倍率为30~50倍。
54.一种婴儿载具的制造方法,所述婴儿载具为婴儿睡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模具,向所述第一模具的型腔内注入热塑性塑料以形成第一本体;
提供第二模具,将第一本体放置于所述第二模具的型腔内,向所述第二模具的型腔内注入发泡材料进行发泡,使得发泡材料成型于所述第一本体上以形成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之和为V1,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为V2,V2/V1为0.89~0.99。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婴儿载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模具的型腔内注入发泡材料进行发泡的步骤中,发泡倍率为30~50倍。
56.一种婴儿载具的制造方法,所述婴儿载具为婴儿提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模具,向所述第一模具的型腔内注入热塑性塑料以形成第一本体;
提供第二模具,将第一本体放置于所述第二模具的型腔内,向所述第二模具的型腔内注入发泡材料进行发泡,使得发泡材料成型于所述第一本体上以形成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之和为V1,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为V2,V2/V1为0.8~0.9。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婴儿载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模具的型腔内注入发泡材料进行发泡的步骤中,发泡倍率为30~50倍。
58.一种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载具为婴儿提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围合形成用于承载婴儿的承载槽,所述承载槽具有槽壁,所述槽壁包括相互连接的侧壁和槽底,所述槽底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呈第一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夹角为120°~170°。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130°~140°。
60.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水平面呈第二夹角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水平面呈第三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夹角。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角为15°~30°。
62.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角为15°~40°。
63.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呈圆角过渡。
64.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槽壁上。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具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固定于所述槽底的外侧面,所述卡接杆用于与儿童安全座椅卡合。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适配件,所述适配件固定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所述适配件用于与儿童推车卡合。
67.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侧面均设有所述卡接杆。
68.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上。
6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组件上,且与所述槽壁相抵。
70.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总重量小于或等于2.2千克。
71.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由发泡材料制成。
72.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发泡倍率为30~50倍。
73.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由塑料材料制成。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包覆物,所述柔性包覆物包覆于所述本体外。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包覆物为座布。
76.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填充物,所缓冲填充物填充于所述柔性包覆物和所述本体之间。
77.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壁的厚度为1.5~1.8mm。
78.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或所述第二本体围合形成所述承载槽,所述第一本体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本体由发泡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本体成型于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之和为V1,所述第二本体的体积为V2,V2/V1为0.8~0.9。
7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发泡倍率为30~50倍。
80.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婴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的重量之比为0.15~0.3。
CN202210289410.7A 2021-09-22 2022-03-22 婴儿载具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8864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91856 2021-09-22
CN202111109185 2021-09-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6496A true CN115886496A (zh) 2023-04-04

Family

ID=83995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89410.7A Pending CN115886496A (zh) 2021-09-22 2022-03-22 婴儿载具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6496A (zh)
AU (1) AU2022351053A1 (zh)
CA (1) CA3233063A1 (zh)
TW (1) TW202313375A (zh)
WO (1) WO202304674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2279A (en) * 1995-08-31 1998-06-30 Kolcraft Enterprises, Inc. Coupling system for infant carrier to second support device
FR3045522B1 (fr) * 2015-12-17 2018-12-07 Dorel France Nacelle pour enfant presentant une armature interne a structure asymetrique
FR3053642B1 (fr) * 2016-07-07 2018-08-17 Dorel France Sa Nacelle pour enfant presentant une armature et une enveloppe de rempliss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233063A1 (en) 2023-03-30
TW202313375A (zh) 2023-04-01
WO2023046742A1 (en) 2023-03-30
AU2022351053A1 (en) 2024-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81065B1 (ko) 머리받침대 본체 및 머리받침대
CN109843643B (zh) 一种具有框架和填充式内壳的儿童用提篮
US10442332B2 (en) Seat backrest and seat including the same
US11597462B2 (en) Bicycle saddle
JP7018385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システム
AU682613B2 (en) Seat for child-care implement
US8567797B2 (en) Wheelbarrow
US5316372A (en) Headrest for a motor vehicle
US5398996A (en) Blow-molded headrest armature assembly
CN115886496A (zh) 婴儿载具及其制造方法
WO2012104575A1 (en) Device for reducing the rake of a child seat
US20230182625A1 (en) Carrycot to be detachably mounted on a base being dismountably attached in a vehicle or on a stroller frame
KR20240068716A (ko) 유아용 캐리어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584263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1494199U (zh) 婴儿车头枕及婴儿车
CN113665660A (zh) 睡箱、睡箱结构及婴儿载具
TWI837772B (zh) 睡箱、相關的底座以及相關的兒童載具
CN209888700U (zh) 儿童装置
CN218661493U (zh) 头枕、座椅和车辆
CN216468191U (zh) 便携包及电动滑板车
CN115675207A (zh) 儿童安全座椅
JPH07241223A (ja) ヘッドレスト
TW202304745A (zh) 兒童安全座椅
JP2013129324A (ja) 車両用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JPH0658753U (ja) 可倒式シートバックのフレーム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