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5203A - 光纤连接器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纤连接器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5203A
CN115885203A CN202180051122.1A CN202180051122A CN115885203A CN 115885203 A CN115885203 A CN 115885203A CN 202180051122 A CN202180051122 A CN 202180051122A CN 115885203 A CN115885203 A CN 115885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protective cover
manufacturing
opening
connector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11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津田纮一
福浦伸宏
清水裕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885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52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55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anchoring or fixing the fibre within the ferru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55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anchoring or fixing the fibre within the ferrule
    • G02B6/3858Clamping, i.e. with only elastic deform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40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bundle ma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40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bundle mating means
    • G02B6/403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bundle mating means of the ferrule type, connecting a pair of ferru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光纤连接器构件(1)具备:光纤(2);以及壳体(3),其供光纤(2)插入,用于固定光纤(2)。壳体(3)具备楔部(8),该楔部(8)仅在光纤(2)的直径方向所包含的第1方向上对光纤(2)加压。

Description

光纤连接器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连接器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固定光纤的光连接器。例如,提出了具有圆锥孔的连接器主体和容纳在圆锥孔中的心线固定单元的光连接器(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光连接器的心线固定单元具备圆筒形状的临时固定夹具、与圆锥孔对应的圆筒形状的正式固定夹具、以及螺母。通过向临时固定夹具、正式固定夹具和螺母插入光纤,并使螺母紧固临时固定夹具,从而临时固定夹具将光纤临时固定。通过使正式固定夹具嵌合于连接器主体的圆锥孔,从而心线固定单元将光纤正式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801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心线固定单元中,螺母在整个周向上对临时固定夹具进行加压。因此,对临时固定夹具要求较高的尺寸精度,从而存在结构变得复杂这样的不良。
本发明提供不要求较高的尺寸精度且结构简单的光纤连接器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1)包含一种光纤连接器构件,其中,该光纤连接器构件具备:光纤;以及固定构件,其供所述光纤插入,用于固定所述光纤,所述固定构件具备加压构件,该加压构件仅在所述光纤的直径方向所包含的第1方向上对所述光纤加压。
在该光纤连接器构件中,加压构件仅在第1方向上对光纤加压。因此,对于固定构件,容许直径方向中的除上述第1方向以外的方向上的尺寸精度较低。因此,能够使固定构件的结构简单。
本发明(2)在(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构件的基础上,所述加压构件包含楔部,该楔部随着沿着所述光纤所延伸的方向去而靠近所述光纤的轴线。
在该光纤连接器构件中,加压构件包含楔部。因此,楔部能够可靠地固定光纤。
本发明(3)在(1)或(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构件的基础上,所述光纤包含塑料光纤。
然而,若光纤为玻璃光纤,则当光纤被加压构件加压时,光纤容易损伤。
但是,在该光纤连接器构件中,由于光纤包含塑料光纤,因此即使光纤被加压构件加压,光纤也不易损伤。
本发明(4)包含一种光纤连接器构件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构件的方法,其中,所述固定构件具备具有孔的内侧构件和具有开口部的外侧构件,该制造方法具备:第1工序,在该第1工序中,将所述光纤插入所述孔;以及第2工序,在所述第1工序之后,在该第2工序中,将所述内侧构件配置于所述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具有比所述内侧构件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外尺寸短的内尺寸。
采用该方法,仅通过将光纤插入内侧构件的孔,之后,将内侧构件配置于外侧构件的开口部,就能够简单地固定光纤。
本发明(5)在(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构件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在所述第2工序中,将所述内侧构件插入所述开口部,所述外侧构件具有所述内侧构件的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端部和下游侧端部,所述上游侧端部的内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内侧构件的外尺寸,所述下游侧端部的内尺寸小于所述内侧构件的外尺寸。
采用该方法,能够向具有内尺寸大于或等于内侧构件的外尺寸的上游侧端部的外侧构件的开口部容易地插入内侧构件。
另外,当向具有内尺寸小于内侧构件的外尺寸的下游侧端部的外侧构件的开口部插入内侧构件时,内侧构件的下游侧端部会因外侧构件的下游侧端部而朝向第1方向内侧移动。由此,内侧构件的下游侧端部能够对光纤加压。因此,能够简便地固定光纤。
本发明(6)在(4)或(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构件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所述外侧构件具有随着向所述插入方向前进而所述内尺寸逐渐变小的锥形部。
若将内侧构件插入上述外侧构件的开口部,则内侧构件的下游侧端部会因锥形部而向第1方向内侧逐渐移动。由此,内侧构件的下游侧端部能够对光纤逐渐加压。因此,能够一边尽可能地抑光纤的损伤一边固定光纤。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构件和其制造方法中,不要求较高的尺寸精度,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的图1A~图1B是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构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1A是侧剖视图。图1B是正剖视图。
图2的图2A~图2C表示图1A所示的光纤连接器构件的制造工序。图2A是准备保护罩和光纤的工序。图2B是第1工序。图2C是第2工序。
图3的图3A~图3C表示图1B所示的光纤连接器构件的制造工序。图3A是准备保护罩和光纤的工序。图3B是第1工序。图3C是第2工序。
图4的图4A~图4C表示变形例的制造工序。图4A是准备保护罩和光纤的工序。图4B是第1工序。图4C是第2工序。
具体实施方式
<光纤连接器构件的一个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C来说明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构件的一个实施方式。
如图1A和图1B所示,光纤连接器构件1具备多个光纤2和壳体3。
多个光纤2中的各光纤2例如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多个光纤2在横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配置。横向包含于光纤2的直径方向。如图2A的假想线所示,多个光纤2中的各光纤2具备芯4、包层5和覆盖层6。
在光纤2的直径方向上,芯4、包层5和覆盖层6朝向外侧依次配置。包层5配置于芯4的周面。覆盖层6配置于包层5的周面。芯4的折射率高于包层5的折射率。
作为芯4和包层5的材料,例如,可举出透明材料。作为透明材料,例如,可举出塑料和陶瓷。作为塑料,例如,可举出树脂。作为树脂,例如,可举出丙烯酸树脂和环氧树脂。作为陶瓷,例如,可举出石英和玻璃。作为芯4和包层5的材料,优选为塑料。若芯4和包层5的材料为塑料,则芯4和包层5构成塑料光纤。与玻璃相比,塑料光纤的耐压性优异。因此,即使保护罩17的前端部13的厚度方向两侧壁11(后述)对包含塑料光纤的光纤2加压,也能够抑制塑料光纤的破损。
作为覆盖层6的材料,例如,可举出氯乙烯树脂。另外,作为覆盖层6的材料,可举出遮光材料。光纤2的直径例如为100μm以上,优选为200μm以上,另外例如为1000μm以下,优选为700μm以下。
壳体3是固定构件的一个例子。壳体3具有大致箱形状。壳体3具有厚度。壳体3的厚度方向与光纤2延伸的方向和横向正交。厚度方向是光纤2的直径方向所包含的一个方向的一个例子。壳体3具有保护罩17和套管18。优选的是,壳体3仅具备保护罩17和套管18。壳体3是通过将保护罩17组装于套管18而制作成的。首先,分别说明组装前的保护罩17和套管18。
保护罩17是内侧构件的一个例子。如图2A和图3A所示,保护罩17具有块形状。保护罩17具有厚度。保护罩17的厚度方向与壳体3的厚度方向相同。另外,保护罩17沿前后方向延伸。前后方向是与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述“前”指的是光纤2的延伸方向一侧。“前”是保护罩17的后述的插入方向。另外,上述“后”是光纤2的延伸方向另一侧。“后”是“前”的相反侧。保护罩17具备多个通孔9、厚度方向两侧壁11和横向两侧壁12。
通孔9贯通保护罩17。通孔9设有多个(4个)。通孔9沿着前后方向延伸。通孔9具有圆柱形状。圆柱的轴线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面朝通孔9的内周面10包含于保护罩17。
内周面10从壳体3的后端朝向前侧笔直地延伸。内周面10在沿光纤2的延伸方向的剖视时具有笔直形状。内周面10与光纤2的延伸方向平行。
如图2A所示,厚度方向两侧壁11在厚度方向上相对。保护罩17的两侧壁11各自的外尺寸在整个一方向上相同。两侧壁11的外尺寸L2并未特别限定。两侧壁11的外尺寸L2例如为1mm以上,另外例如为2mm以下。
如图3A所示,横向两侧壁12在横向上相对。两侧壁12中的各侧壁12具有第2楔部20。第2楔部20在横向两侧壁12的后侧部分向外侧突出。详细而言,第2楔部20一体地具有第2锥面22和横面23。两个第2锥面22彼此的距离随着朝向后侧去而扩大。横面23沿横向延伸。横面23与第2锥面22的后端缘连续。
保护罩17例如由树脂构成。具体而言,保护罩17比覆盖层6硬。
套管18是外侧构件的一个例子。如图2B和图3B所示,套管18具有大致方筒形状。套管18具有厚度。套管18的厚度方向与保护罩17的厚度方向相同。套管18沿前后方向延伸。前后方向是与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套管18包含贯通开口部26、分隔壁35、后内侧面27和前内侧面34。
在套管18设有1个贯通开口部26。贯通开口部26贯通套管18。贯通开口部26沿前后方向延伸。贯通开口部26包含后侧开口部24和前侧开口部25。
后侧开口部24是贯通开口部26的后侧部分。
前侧开口部25配置于后侧开口部24的前侧。前侧开口部25与后侧开口部24连续(连通)。前侧开口部25从后侧开口部24的前端分支为多个(4个)。多个前侧开口部25在横向上相邻。
分隔壁35将相邻的前侧开口部25分隔开。分隔壁35设有多个。
后内侧面27形成后侧开口部24。后内侧面27包含第1内侧面28、第2内侧面29和对接面30。
如图2B所示,在套管18设有两个第1内侧面28。两个第1内侧面28在厚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两个第1内侧面28中的各第1内侧面28包含第3直面31和作为锥形部的一个例子的第3锥面32。
第3直面31从套管18的后端朝向前侧延伸。第3直面31与前后方向平行。第3直面31是平坦面。两个第3直面31的相对距离L0是套管18的上游侧端部的内尺寸的一个例子。两个第3直面31的相对距离L0并未特别限定。两个第3直面31的相对距离L0优选长于或等于保护罩17的两侧壁11的外尺寸L2。两个第3直面31的相对距离L0相对于两侧壁11的外尺寸L2的比率(L0/L2)例如为1以上,优选为1.01以上,另外例如为1.2以下,优选为1.1以下。具体而言,两个第3直面31的相对距离L0例如为0.5mm以上,优选为1mm以上,另外例如为3mm以下,优选为2mm以下。
第3锥面32从第3直面31的前端缘朝向前侧延伸。第3锥面32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两个第3锥面32的相对距离随着朝向前侧去而变短。换言之,由两个第3锥面32划分出的后侧开口部24的开口面积随着朝向前侧去而变小。两个第3锥面32的前端缘的相对距离L1并未特别限定。两个第3锥面32的前端缘的相对距离L1优选短于保护罩17的两侧壁11的外尺寸L2。两个第3锥面32的前端缘的相对距离L1相对于两侧壁11的外尺寸L2的比率(L1/L2)例如小于1,优选为0.95以下,另外例如为0.8以上,优选为0.9以上。具体而言,两个第3锥面32的前端缘的相对距离L1例如为0.5mm以上,优选为1mm以上,另外例如为3mm以下,优选为2mm以下。
如图3B所示,在套管18设有两个第2内侧面29。两个第2内侧面29在横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第2内侧面29将一个第1内侧面28的横向两端缘和另一个第1内侧面28的横向两端缘连结起来。第2内侧面29沿厚度方向延伸。第2内侧面29具有与保护罩17的横向两侧壁12的外侧面相同的形状。尤其是,第2内侧面29包含与第2楔部20对应的嵌合部33。
如图2B和图3B所示,对接面30分别与第1内侧面28和第2内侧面29连续。具体而言,对接面30从第3锥面32的前端缘朝向厚度方向内侧延伸。对接面30从第2内侧面29的前端缘朝向横向内侧延伸。背面观察时(从后侧观察时)(从插入方向相反侧观察时),对接面30具有大致矩形的框形形状,不过对此在图2B和图3B中未描绘出。
前内侧面34形成前侧开口部25。前内侧面34设于外壁和分隔壁35。前内侧面34设有多个。前内侧面34与对接面30的内端缘连续。前内侧面34从对接面30的内端缘朝向前侧延伸并到达套管18的前端。前内侧面34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多个前内侧面34中的各前内侧面34一体地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第1相对面和在横向上相对的第2相对面。
套管18例如由树脂构成。套管18例如比保护罩17硬。
<光纤连接器构件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2A~图3C来说明光纤连接器构件1的制造方法。光纤连接器构件1的制造方法包含保护罩17向套管18的组装。
光纤连接器构件1的制造方法具备第1工序和第2工序。
<第1工序>
如图2A和图3A所示,在第1工序中,将多个光纤2中的各光纤2插入保护罩17的多个通孔9中的各通孔9。如图2A的箭头和图3A的箭头所示,将多个光纤2中的各光纤2的前端部16从保护罩17的后端插入通孔9。
接着,如图2B和图3B所示,使光纤2的前端部16从保护罩17暴露。
<第2工序>
在第1工序之后实施第2工序。如图2B的箭头和图3B的箭头所示,在第2工序中,将保护罩17和多个光纤2配置于套管18。换言之,在第2工序中,将保护罩17组装于套管18。
如图2C和图3C所示,在第2工序中,将保护罩17插入后侧开口部24。首先,如图2B和图3B所示,将光纤2的前端部16和保护罩17配置于套管18的后侧。接着,如图2C和图3C所示,将光纤2的前端部16和保护罩17从套管18的后侧插入后侧开口部24。
如图2C所示,此时,一边由第3直面31引导保护罩17的厚度方向两侧壁11(使保护罩17的厚度方向两侧壁11滑动)一边将保护罩17插入后侧开口部24。并且,将光纤2的前端部16依次插入后侧开口部24和前侧开口部25。
如图2C的箭头和图1A所示,使保护罩17向前侧进一步移动。于是,追随套管18的第3锥面32的形状,保护罩17的前端部13的厚度方向两侧壁11在厚度方向上相互靠近。具体而言,随着保护罩17的插入的进行,套管18的第3锥面32对保护罩17的前端部13的厚度方向两侧壁11朝向通孔9的中央地加压(压入)。由此,形成楔部8(在后面详细说明)。
之后,当保护罩17的前端面与套管18的对接面30接触时,抑制保护罩17向前侧移动,上述嵌入(加压)停止。保护罩17不进入前侧开口部25。
多个光纤2中的各光纤2被插入多个前侧开口部25中的各前侧开口部25。
由此,光纤2固定于壳体3。
另一方面,如图3C所示,一边由第2内侧面29引导保护罩17的横向两侧壁12(使保护罩17的横向两侧壁12滑动)一边使保护罩17向前侧移动。于是,如图1B所示,第2楔部20嵌合于嵌合部33。横面23呈楔状钩挂于嵌合部33。因此,能够抑制保护罩17朝向后侧脱离套管18。
由此,制造出具备多个光纤2和将该多个光纤2固定的壳体3的光纤连接器构件1。
并且,如图1A所示,该光纤连接器构件1具备楔部8。楔部8包含于保护罩17的前端部13的厚度方向两侧壁11。楔部8形成于保护罩17的内周面10的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部分。另一方面,如图1B所示,楔部8未形成于内周面10的在横向上相对的部分。如图1A所示,楔部8具有楔形形状。楔部8朝向光纤2的径向中心靠近。在沿前后方向进行投影时,楔部8相对于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内周面10的后端部和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前内侧面34配置于通孔9的径向中心。
楔部8嵌入光纤2。由此,抑制光纤2沿延伸的方向移动。
另外,楔部8由第1锥面14和连结面15形成。
在图1A中描绘出1对第1锥面14。1对第1锥面14相对于多个通孔9中的各通孔9设于保护罩17,不过对此在本发明附图中未描绘出来。
第1锥面14相对于光纤2的延伸方向倾斜。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第1锥面14之间的距离随着朝向前侧去而变短。换言之,由第1锥面14划分出的通孔9的开口面积随着朝向前侧去而变小。
连结面15与第1锥面14一对一地设置。连结面15将第1锥面14的前端缘和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前内侧面34的后端缘连结起来。连结面15沿厚度方向延伸。连结面15是保护罩17的前端面的内侧部分。第1连结面15抑制光纤2相对于保护罩17向前侧移动。
另外,在该光纤连接器构件1中,保护罩17的前端部13的厚度方向两侧壁11朝向光纤2的轴线对光纤2加压。保护罩17的前端部13的厚度方向两侧壁11是加压构件的一个例子。具体而言,通过将保护罩17的前端部的厚度方向两侧壁11沿着第3锥面32朝向前侧插入(压入),从而第3锥面32对厚度方向两侧壁11加压,厚度方向两侧壁11从厚度方向两侧对光纤2加压。
<一个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并且,在该光纤连接器构件1中,如图1A所示,保护罩17的前端部13的厚度方向两侧壁11仅在厚度方向上对光纤2加压。因此,对于壳体3,容许厚度方向以外的方向的尺寸精度较低、具体而言容许横向上的尺寸精度较低。具体而言,容许保护罩17的横向两侧壁12的尺寸精度较低。因此,能够使包含保护罩17的壳体3的结构简单。
在该光纤连接器构件1中,保护罩17的前端部13的厚度方向两侧壁11包含楔部8。因此,保护罩17的前端部13的厚度方向两侧壁11能够可靠地固定光纤2。
然而,若光纤2为玻璃光纤,则在通过楔部8接触并加压时,光纤2容易损伤。
但是,在该光纤连接器构件1中,由于光纤2是塑料光纤,因此,即使光纤2被保护罩17的前端部13的厚度方向两侧壁11加压,光纤2也不易损伤。
采用该方法,仅通过将光纤2插入保护罩17的通孔9,之后,将保护罩17配置于套管18的后侧开口部24,就能够简单地固定光纤2。
采用该方法,能够向具有内尺寸L0长于或等于保护罩17的外尺寸L2的第3直面31的套管18的后侧开口部24容易地插入保护罩17。
并且,当向具有内尺寸L1短于保护罩17的外尺寸L2的第3锥面32的套管18的后侧开口部24插入保护罩17时,保护罩17的厚度方向两侧壁11会因套管18的第3锥面32的形状而朝向厚度方向内侧移动。由此,第3锥面32对保护罩17的前端部13的厚度方向两侧壁11加压,保护罩17的前端部13的厚度方向两侧壁11能够从厚度方向两侧对光纤2加压。因此,能够简便地固定光纤2。
若将保护罩17插入上述套管18的后侧开口部24,则保护罩17的前端部13的厚度方向两侧壁11会因套管18的第3锥面32而向横向内侧逐渐移动(加压)。由此,保护罩17的前端部13的厚度方向两侧壁11能够对光纤2逐渐加压。因此,能够一边尽可能地抑制光纤2的损伤一边固定光纤2。
<变形例>
在以下的各变形例中,对于与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和工序,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另外,除了特别记载以外,各变形例能够起到与一个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并且,能够适当组合一个实施方式和其变形例。
楔部8的形状并未特别限定,不过对此未图示。例如,也可以是在剖视时呈大致矩形的形状。
第2楔部20也可以设于保护罩17的厚度方向两侧壁11,不过对此未图示。
光纤2也可以是单个。
也可以由一个构件来构成壳体3。在该变形例中,壳体3具有面朝通孔的内侧面。内侧面具有楔部。
如图4B所示,套管18也可以仅具有1个前侧开口部25。套管18不具备一个实施方式的分隔壁35。
如图4A所示,多个光纤2也可以在横向上接触。
如图4C所示,多个光纤2被插入到1个前侧开口部25内。
此外,上述发明作为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被提供,但这只不过是例示,不能被限定性地解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本发明的变形例包含在前述的权利要求书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该制造方法能够用于制造光纤连接器构件。
附图标记说明
1、光纤连接器构件;2、光纤;2、塑料光纤;3、壳体(固定构件);8、楔部;9、通孔;17、保护罩(内侧构件);18、套管(外侧构件);24、后侧开口部;32、第3锥面(锥形部);AL、轴线;L0、内尺寸(上游侧端部);L1、内尺寸(下游侧端部);L2、外尺寸(保护罩的厚度方向两侧壁)。

Claims (6)

1.一种光纤连接器构件,其特征在于,
该光纤连接器构件具备:
光纤;以及
固定构件,其供所述光纤插入,用于固定所述光纤,
所述固定构件具备加压构件,该加压构件仅在所述光纤的直径方向所包含的第1方向上对所述光纤加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构件包含楔部,该楔部随着沿着所述光纤所延伸的方向去而靠近所述光纤的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包含塑料光纤。
4.一种光纤连接器构件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具备具有孔的内侧构件和具有开口部的外侧构件,
该制造方法具备:
第1工序,在该第1工序中,将所述光纤插入所述孔;以及
第2工序,在所述第1工序之后,在该第2工序中,将所述内侧构件配置于所述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具有比所述内侧构件的所述第1方向上的外尺寸短的内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工序中,将所述内侧构件插入所述开口部,
所述外侧构件具有所述内侧构件的插入方向上的上游侧端部和下游侧端部,
所述上游侧端部的内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内侧构件的外尺寸,
所述下游侧端部的内尺寸小于所述内侧构件的外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构件具有随着向所述插入的方向前进而所述内尺寸逐渐变小的锥形部。
CN202180051122.1A 2020-08-21 2021-08-02 光纤连接器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8852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0305 2020-08-21
JP2020-140305 2020-08-21
PCT/JP2021/028570 WO2022039008A1 (ja) 2020-08-21 2021-08-02 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5203A true CN115885203A (zh) 2023-03-31

Family

ID=80322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1122.1A Pending CN115885203A (zh) 2020-08-21 2021-08-02 光纤连接器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41633A1 (zh)
EP (1) EP4202512A1 (zh)
JP (1) JPWO2022039008A1 (zh)
KR (1) KR20230051767A (zh)
CN (1) CN115885203A (zh)
TW (1) TW202223466A (zh)
WO (1) WO20220390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9324A1 (ja) * 2022-08-03 2024-02-0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光結合構造、及び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3823A (ja) * 1996-01-24 1997-08-05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コネクタ
JPH11142685A (ja) * 1997-11-07 1999-05-2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光ファイバコードとフェルールとの連結構造
US8985864B2 (en) * 2011-09-07 2015-03-24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Optical fiber alignment device and method
CN108139542B (zh) * 2015-10-12 2021-06-15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线缆保持器的光学组件
JP6885771B2 (ja) 2017-04-06 2021-06-16 三菱電線工業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039008A1 (zh) 2022-02-24
US20230341633A1 (en) 2023-10-26
KR20230051767A (ko) 2023-04-18
WO2022039008A1 (ja) 2022-02-24
TW202223466A (zh) 2022-06-16
EP4202512A1 (en) 2023-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23454B (zh) 带透镜元件的多光纤插芯
EP3525020A1 (en) Ferrule structure, ferrule structure with fib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errule structure with fiber
US7534051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optical fiber connecting method, and connector converter
JP2006220717A (ja) 光ファイバ接続部品およびこれを使用した光ファイバ接続器
JP2010256703A (ja) 光コネクタ
US10627582B2 (en) Optical connection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connection component
KR20110119576A (ko) 광커넥터 모듈
JP6117396B1 (ja) 光ファイバ付きフェルール、及び光ファイバ付きフェル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11279237A (zh) 插芯构造体
CN115885203A (zh) 光纤连接器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020057870A1 (en) Windowless, rectangular ferrule in a preassembled multifiber connector and associated assembly method
WO2020129354A1 (ja) フェルール構造体、フェルール構造体の製造方法、フェルール、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
CN113614600A (zh) 光连接器
JP6530940B2 (ja) フェルール、及び、光ファイバ付きフェルールの製造方法
JP4814122B2 (ja) 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
JP2007178980A (ja) フェルール保持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心測定装置
CN113330343B (zh) 插芯及光连接器
WO2022158018A1 (ja) フェルール及びフェルール構造体
JP2009193030A (ja) 光ファイバ付き光フェルール
WO2022158019A1 (ja) ブーツ、フェルール構造体及びフェルール付きファイバの製造方法
WO2021065224A1 (ja) フェルール、光コネクタ及び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2008165003A (ja) フェルール保持部材、光レセプタクル及び光モジュール
WO2021014726A1 (ja) 光コネクタおよび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2000292652A (ja) 光コネクタ
JP2012145737A (ja) 被覆除去部材、被覆除去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光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33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