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2666A - 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882666A CN115882666A CN202211173262.9A CN202211173262A CN115882666A CN 115882666 A CN115882666 A CN 115882666A CN 202211173262 A CN202211173262 A CN 202211173262A CN 115882666 A CN115882666 A CN 1158826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flow path
- fluid
- wall portion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一个方式包括:马达,能以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动力传递机构,从轴向一侧与马达连接;外壳,具有马达收纳部和齿轮收纳部;及流体路径,供流体流动。外壳具有:马达周壁部,从径向外侧包围马达;及中央壁部,位于马达与动力传递机构之间且沿着与马达轴线正交的平面延伸。具有:第一流路,在马达周壁部的内部沿着周向延伸;第二流路,与第一流路相连且在马达周壁部的内部朝向中央壁部沿轴向延伸;第三流路,与第二流路相连且在中央壁部的内部延伸;及流体供给部,与第三流路相连且在马达收纳部的内部空间中沿轴向延伸。在第三流路设有与第二流路相连的交叉部以及与流体供给部连接的连接部。交叉部位于齿轮收纳部的径向外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装设于电动汽车的驱动装置的开发正在盛行。在上述驱动装置中,装设有对旋转电机的定子进行冷却的冷却构造。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冷却油从多个供给管供给至定子芯部主体的构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99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以往的驱动装置中考虑使配管等在外壳的外侧爬过,设置供流体经过的路径,但在该情况下,存在外壳大型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外壳的壁部设置孔部,将该孔部作为流体的路径的情况下,存在该壁部的强度和刚度因路径的结构而降低的可能性。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驱动装置,能够在抑制外壳的大型化的同时保持外壳的强度和刚度。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一个方式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具有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能以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定子位于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从轴向一侧与所述转子连接;外壳,所述外壳具有马达收纳部和齿轮收纳部,所述马达收纳部在内部收纳所述马达,所述齿轮收纳部在内部收纳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以及流体路径,所述流体路径供流体流动。所述外壳具有:马达周壁部,所述马达周壁部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马达;以及中央壁部,所述中央壁部位于所述马达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之间,且沿着与所述马达轴线正交的平面延伸。具有:第一流路,所述第一流路在所述马达周壁部的内部沿着周向延伸;第二流路,所述第二流路与所述第一流路相连,且在所述马达周壁部的内部朝向所述中央壁部沿轴向延伸;第三流路,所述第三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相连且在所述中央壁部的内部延伸;以及流体供给部,所述流体供给部与所述第三流路相连,且在所述马达收纳部的内部空间中沿轴向延伸。在所述第三流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流路相连的交叉部以及与所述流体供给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交叉部位于所述齿轮收纳部的径向外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提供能够在抑制外壳的大型化的同时保持外壳的强度和刚度的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沿着图1的Ⅱ-Ⅱ线的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Ⅲ-Ⅲ线的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俯视图,并且是省略了动力传递机构和外壳的齿轮收纳部的图。
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变形例的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驱动装置;2马达;3动力传递机构;6、106外壳;10供给管(流体供给部);20转子;30定子;32定子芯部;32f端面;61、161马达收纳部;61a、161a马达周壁部;62齿轮收纳部;62a齿轮周壁部;63中央壁部;63a肋;71第一流路;72、172第二流路;73第三流路;74交叉部;75连接部;92第二流体路径(流体路径);C1第一假想圆;C2第二假想圆;CL轴向中央;J1马达轴线;L1第一假想线;L2第二假想线;O流体;θ角。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说明中,以各图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装设在位于水平路面上的车辆的情况下的位置关系为基准来规定铅垂方向进行说明。此外,在附图中,作为三维直角坐标系,适当地示出XYZ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为铅垂方向。+Z侧为铅垂方向上侧,-Z侧为铅垂方向下侧。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铅垂方向上侧简称为“上侧”,将铅垂方向下侧简称为“下侧”。X轴方向为与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其为供驱动装置1装设的车辆的前后方向。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X侧为车辆的前侧,-X侧为车辆的后侧。Y轴方向为与X轴方向及Z轴方向两者正交的方向,其为车辆的左右方向即车宽方向。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Y侧为车辆的左侧,-Y侧为车辆的右侧。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为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左侧相当于轴向一侧,前侧相当于水平方向一侧。
另外,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是,+X侧为车辆的后侧,-X侧为车辆的前侧。在这种情况下,+Y侧为车辆的右侧,-Y侧为车辆的左侧。
各图适当所示的马达轴线J1沿Y轴方向即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与马达轴线J1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车辆的左侧(+Y侧)称为轴向一侧,将车辆的右侧(-Y侧)称为轴向另一侧。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周向、即马达轴线J1的绕轴方向简称为“周向”。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装设于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和电动汽车(EV)等以马达作为动力源的车辆,并用作其动力源。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1包括马达2、动力传递机构3、外壳6、逆变器单元8及流体路径90,上述动力传递机构3包括减速装置4和差动装置5。
外壳6具有马达收纳部61和齿轮收纳部62,上述马达收纳部61将马达2收纳于内部,上述齿轮收纳部62将动力传递机构3收纳于内部。马达收纳部61和齿轮收纳部62沿着轴向排列。马达收纳部61是将下述的转子20以及定子30收纳在内部的部分。齿轮收纳部62是将动力传递机构3收纳在内部的部分。齿轮收纳部62位于马达收纳部61的轴向一侧(+Y侧)。
外壳6由多个壁部构成。更具体而言,外壳6具有:沿着与马达轴线J1正交的平面延伸的齿轮罩壁部62b、中央壁部63和马达罩壁部61b;从径向外侧包围动力传递机构3的齿轮周壁部62a;以及从径向外侧包围马达2的马达周壁部61a。
齿轮罩壁部62b构成齿轮收纳部62的一部分。齿轮罩壁部62b配置于动力传递机构3的轴向一侧(+Y侧)。
马达罩壁部61b构成马达收纳部61的一部分。马达罩壁部61b配置于马达2的轴向另一侧(-Y侧)。
中央壁部63位于马达2与动力传递机构3之间。即,中央壁部63位于马达2的轴向一侧(+Y侧),且位于动力传递机构3的轴向另一侧(-Y侧)。中央壁部63构成马达收纳部61和齿轮收纳部62的一部分。即,中央壁部63既作为马达收纳部61的一部分发挥作用,又作为齿轮收纳部62的一部分发挥作用。
中央壁部63具有分隔壁区域63s,上述分隔壁区域63s对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空间和齿轮收纳部62的内部空间进行划分。在分隔壁区域63s设置有轴通过孔69及分隔壁开口68。轴通过孔69及分隔壁开口68使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空间和齿轮收纳部62的内部空间彼此连通。轴21经过轴通过孔69。
齿轮周壁部62a构成齿轮收纳部62的一部分。齿轮周壁部62a沿着轴向延伸。齿轮周壁部62a将齿轮罩壁部62b与中央壁部63相连。齿轮周壁部62a从马达轴线J1、中间轴线J2和差动轴线J3的径向外侧将齿轮41、42、43、51包围。
马达周壁部61a构成马达收纳部61的一部分。马达周壁部61a呈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沿轴向延伸的筒状。马达周壁部61a将中央壁部63与马达罩壁部61b相连。马达周壁部61a从马达轴线J1的径向外侧包围马达2。
外壳6将流体O收纳在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流体O被收纳在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以及齿轮收纳部62的内部。在齿轮收纳部62的内部的下部区域设置有供流体O积存的流体积存部P。流体积存部P的流体O通过流体路径90输送至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被送至马达收纳部61内部的流体O积存于马达收纳部61内部的下部区域。积存在马达收纳部61内部的流体O的至少一部分经由分隔壁开口68移动至齿轮收纳部62,并返回至流体积存部P。
流体O在下述的流体路径90内循环。流体O用于减速装置4和差动装置5的润滑。此外,流体O用于马达2的冷却。作为流体O,为了实现润滑油和冷却油的功能,优选使用与粘度比较低的自动变速器用润滑油(ATF: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同等的油。
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2是内转子型的马达。马达2包括转子20、定子30及轴承26、27。转子20能以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马达轴线J1为中心旋转。转子20具有轴21和转子主体24。尽管省略了图示,但是转子主体24具有转子芯部以及固定于转子芯部的转子磁体。转子20的转矩被传递至动力传递机构3。
轴21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沿着轴向延伸。轴21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旋转。轴21是内部设置有中空部22的中空轴。轴21设置有连通孔23。连通孔23沿径向延伸并使中空部22与轴21的外部相连。
轴21跨越外壳6的马达收纳部61以及齿轮收纳部62而延伸。轴21的轴向一侧(+Y侧)的端部突出至齿轮收纳部62的内部。在轴21的轴向一侧(+Y侧)端部固定有动力传递机构3的下述第一齿轮41。轴21被轴承26、27支承为能够旋转。
定子30与转子20在径向上隔着间隙相对。更详细而言,定子30位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定子30具有定子芯部32和线圈33。定子芯部32固定于马达收纳部61的内周面。
如图2所示,定子芯部32具有定子芯部主体32a及多个固定部32b。定子芯部主体32a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芯背32d以及从芯背32d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极齿32e。多个极齿32e沿着周向在整周上等间隔地配置。
固定部32b从定子芯部主体32a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固定部32b是固定于外壳6的部分。固定部32b沿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固定部32b例如设置有四个。四个固定部32b在周向整周上等间隔地配置。
固定部32b在轴向上延伸。固定部32b例如遍及定子芯部主体32a的全长地延伸。固定部32b具有在轴向上贯穿固定部32b的贯穿孔32c。将定子芯部32固定于外壳6的内侧面的螺栓穿过贯穿孔32c。
如图1所示,线圈33安装于定子芯部32。线圈33经由未图示的绝缘件分别安装于定子芯部32的各极齿32e。线圈33具有从定子芯部32沿轴向突出的线圈端33a、33b。线圈端33a是从定子芯部32向轴向另一侧(-Y侧)突出的部分。线圈端33b是从定子芯部32向轴向一侧(+Y侧)突出的部分。线圈端33a、33b呈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圆环状。
动力传递机构3收纳于外壳6的齿轮收纳部62。动力传递机构3从轴向一侧(+Y侧)与转子20的轴21连接。动力传递机构3具有减速装置4以及差动装置5。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经由减速装置4传递至差动装置5。
减速装置4与马达2连接。减速装置4使马达2的转速减小,并且使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根据减速比而增大。减速装置4将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传递至差动装置5。减速装置4具有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第三齿轮43和中间轴45。
第一齿轮41设置于轴21的轴向一侧(+Y侧)的端部处的外周面。第一齿轮41与轴21一起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旋转。中间轴45沿着与马达轴线J1平行的中间轴线J2延伸。中间轴45以中间轴线J2为中心旋转。第二齿轮42及第三齿轮43固定于中间轴45的外周面。第二齿轮42与第三齿轮43经由中间轴45连接。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以中间轴线J2为中心旋转。第二齿轮42与第一齿轮41啮合。第三齿轮43与差动装置5的下述齿圈51啮合。
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依次经由轴21、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中间轴45以及第三齿轮43被向差动装置5的齿圈51传递。各齿轮的齿轮比和齿轮的个数等能根据需要的减速比进行各种变更。在本实施方式中,减速装置4是各齿轮的轴芯平行配置的平行轴齿轮式减速器。
差动装置5经由减速装置4与马达2连接。差动装置5是用于将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传递至车辆的车轮的装置。在车辆转弯时,差动装置5吸收左右车轮的速度差,并且将相同的转矩传递至左右两轮的输出轴55。
差动装置5具有齿圈51以及未图示的差动机构。齿圈51以与马达轴线J1平行的差动轴线J3为中心旋转。从马达2输出的转矩经由减速装置4传递至齿圈51。省略图示的差动机构将齿圈51的相同转矩传递至一对输出轴55。
马达2设置有供流体O在外壳6的内部流动的流体路径90。流体路径90是将流体O从流体积存部P供给至马达2再引导至流体积存部P的流体O的循环路径。流体路径90设置成跨越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和齿轮收纳部62的内部。流体路径90具有第一流体路径91和第二流体路径92。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流体路径”是指流体的路径。因此,“流体路径”的概念不仅包括形成始终朝向一个方向的流体的流动的“流路”,还包括使流体暂时滞留的路径和供流体滴落的路径。供流体暂时滞留的路径例如包括贮存流体的贮存器等。
第一流体路径91具有扬起路径91a、轴供给路径91b、轴内路径91c和转子内路径91d。此外,在第一流体路径91的路径中设置有第一贮存器93。第一贮存器93设置于齿轮收纳部62内。
扬起路径91a是利用差动装置5的齿圈51的旋转将流体O从流体积存部P扬起并利用第一贮存器93接收流体O的路径。第一贮存器93向上侧开口。第一贮存器93接收齿圈51扬起的流体O。此外,在刚驱动马达2之后等流体积存部P的液面S较高等情况下,第一贮存器93除了接收被齿圈51扬起的流体O以外,还接收被第二齿轮42以及第三齿轮43扬起的流体O。
轴供给路径91b将流体O从第一贮存器93引导至轴21的中空部22。轴内路径91c是供流体O经过轴21的中空部22内的路径。转子内路径91d是从轴21的连通孔23经过转子主体24的内部并飞散至定子30的路径。
在轴内路径91c中,伴随转子20的旋转而对转子20内部的流体O施加离心力。由此,流体O从转子20朝径向外侧连续地飞散。此外,伴随流体O的飞散,转子20内部的路径变为负压,积存于第一贮存器93的流体O被朝转子20的内部吸引,从而使流体O充满转子20内部的路径。
到达定子30的流体O从定子30夺取热量。将定子30冷却后的流体O向下侧滴下,并积存在马达收纳部61内的下部区域。积存在马达收纳部61内的下部区域的流体O通过设置于中央壁部63的分隔壁开口68移动至齿轮收纳部62。如以上所述的那样,第一流体路径91将流体O供给至转子20和定子30。
在第二流体路径92中,流体O从流体积存部P被上提而被供给至定子30。在第二流体路径92的路径中设置有泵96及冷却器97。
泵96在第二流体路径92中压送流体O。本实施方式的泵96是通过电来驱动的电动泵,但也可采用机械泵。冷却器97对经过第二流体路径92的流体O进行冷却。在冷却器97处连接有冷却水用配管98,上述冷却水用配管98供被散热器(省略图示)冷却后的冷却水经过。穿过冷却器97内部的流体O与穿过冷却水用配管98的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另外,逆变器单元8设置于冷却水用配管98的路径中。经过冷却水用配管98的冷却水对逆变器单元8进行冷却。逆变器单元8向马达2供给电力,对马达2进行控制。
第二流体路径92具有吸入流路92a、泵/冷却器间流路92b、第一流路71、第二流路72、第三流路73及供给管(流体供给部)10。流体O在第二流体路径92中以吸入流路92a、泵/冷却器间流路92b、第一流路71、第二流路72、第三流路73、供给管10的顺序流动。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流体路径92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两个)供给管10。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对两个供给管10进行彼此区分的情况下,将一方称为第一供给管10A并将另一方称为第二供给管10B。
吸入流路92a将流体积存部P与泵96的吸入口相连。吸入流路92a例如在轴向上贯穿中央壁部63。由泵96上吸的流体O在吸入流路92a中流动。
泵/冷却器间流路92b将泵96的排出口与冷却器97的流入口相连。泵/冷却器间流路92b是将从泵96排出的流体O送至冷却器97的流路。泵/冷却器间流路92b例如在中央壁部63和马达周壁部61a的内部沿着壁面延伸。
第一流路71设置于马达周壁部61a。第一流路71从冷却器97的流出口沿着马达轴线J1的周向延伸。即,第一流路71在马达周壁部61a的内部沿周向延伸。
如图2所示,第一流路71具有第一区段71a、第二区段71b及第三区段71c。流体O在第一流路71内以第一区段71a、第二区段71b、第三区段71c的顺序流动。
第一区段71a、第二区段71b及第三区段71c分别是在外壳6上穿孔的不同的孔部。此外,在外壳6设置有从马达周壁部61a的外周面穿孔的第一连接孔71d和第二连接孔71e。第一连接孔71d设置于第一区段71a与第二区段71b的边界部,将它们相连。同样地,第二连接孔71e设置于第二区段71b与第三区段71c的边界部,将它们相连。第二区段71b通过将钻头从第一连接孔71d插入而穿孔。第三区段71c通过将钻头从第二连接孔71e插入而穿孔。第一连接孔71d和第二连接孔71e的开口被盖C封堵。
第一区段71a相对于外壳6的供冷却器97固定的台座面6d垂直地延伸。第一区段71a是从台座面6d通过钻孔加工而穿孔的孔部。
第二区段71b沿着与马达轴线J1正交的平面直线状地延伸。第二区段71b的上游侧的端部与第一区段71a的下游侧的端部相连。此外,第二区段71b的下游侧的端部在第一连接孔71d的内部开口。
第三区段71c沿着与马达轴线J1正交的平面直线状地延伸。第三区段71c的上游侧的端部在第一连接孔71d的内部开口。第三区段71c的上游侧的端部在第一连接孔71d的内部与第二区段71b的下游侧的端部相连。第三区段71c的下游侧的端部在第二连接孔71e的内部开口。
如图3所示,第二流路72在马达周壁部61a的内部朝向中央壁部63在轴向上直线状地延伸。第二流路72是在外壳6上穿孔的孔部。第二流路72是通过从中央壁部63的朝向轴向一侧(+Y侧)的面沿轴向穿孔而形成的。构成第二流路72的孔部在开口侧的端部处直径变大。构成第二流路72的孔部的开口由盖C封堵。
第二流路72的上游侧的端部在第二连接孔71e的内部开口。第二流路72的上游侧的端部在第二连接孔71e的内部与第一流路71的第三区段71c相连。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流路71和第二流路72穿过马达周壁部61a的内部并将冷却器97与第三流路73相连。此外,第一流路71沿马达轴线J1的周向延伸,第二流路72沿马达轴线J1的轴向延伸。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流体路径92,能在第二流路72中使流体O朝向中央壁部63侧流动,因此,能够实现使冷却器97的流入口与中央壁部63分离地配置等自由的路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流路71配置于定子芯部32的轴向中央CL与轴向一侧(+Y侧)的端面32f之间。通过将第一流路71配置成相对于定子芯部32的轴向中央CL偏向中央壁部63侧,能够缩短第二流路72的流路长度。由此,能使第二流体路径92的管路阻力变小,能够抑制泵96的消耗电力。此外,通过将第一流路71配置于比定子芯部32的端面32f靠轴向另一侧(-Y侧)处,能使第一流路71与定子芯部32在径向上重叠。由此,流过第一流路71的流体O经由外壳6对定子芯部32的外周面进行冷却。
如图4所示,第三流路73在中央壁部63的内部直线状地延伸。第三流路73是在外壳6上穿孔的孔部。第三流路73是通过从朝向车辆的前侧(+X侧)的面在沿着中央壁部63的壁面的方向上穿孔而形成的。构成第三流路73的孔部在开口侧的端部处直径变大。构成第三流路73的孔部的开口由盖C封堵。
构成第三流路73的孔部与构成第二流路72的孔部交叉。即,第三流路73与第二流路72相连。此外,第一供给管10A及第二供给管10B与第三流路73连接。流过第三流路73的流体O流入第一供给管10A及第二供给管10B。
这里,在第三流路73中,将与第二流路72交叉的部分称为交叉部74,将与供给管10相连的部分称为连接部75。即,第三流路73具有:与第二流路72相连的交叉部74;以及与供给管10连接的连接部75。流体O在交叉部74处流入第三流路73内,在连接部75处从第三流路73流出并流入供给管10。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三流路73中,与多个供给管10对应地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两个)连接部75。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两个连接部75中的与第一供给管10A连接的一方称为第一连接部75A,将与第二供给管10B连接的另一方称为第二连接部75B。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三流路73中,第一连接部75A比第二连接部75B靠下游侧地配置。
连接部75是通过从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空间侧的面对中央壁部63穿孔而形成的孔部与第三流路73交叉的部分。供给管10从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空间侧插入至连接部75。
在本实施方式中,交叉部74和多个连接部(第一连接部75A及第二连接部75B)呈直线状排列。根据本实施方式,能使将交叉部74、第一连接部75A和第二连接部75B相连的第三流路73成为直线状。由此,易于缩短第三流路73的流路长度。此外,与第三流路73弯曲地设置的情况相比,能降低第三流路73中的流体O的压力损失。此外,通过使第三流路73成为直线状,能够一次完成用于使构成第三流路73的孔部成型的钻孔加工,能够削减制造外壳6的工时。
如上所述,中央壁部63设置有分隔壁区域63s,上述分隔壁区域63s对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空间和齿轮收纳部62的内部空间进行划分。分隔壁区域63s在沿轴向观察中央壁部63时设置于马达收纳部61与齿轮收纳部62重叠的区域。在分隔壁区域63s设置有轴通过孔69和分隔壁开口68,因此强度容易不足。此外,分隔壁区域63s在轴通过孔69处经由轴承27(参照图1)对轴21进行支承。因此,若分隔壁区域63s的刚度降低,则有可能在轴21旋转时产生振动,旋转效率降低。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分隔壁区域63s在沿轴向观察时,与齿轮周壁部62a重叠的部分不是分隔壁区域63s。
根据本实施方式,交叉部74位于齿轮收纳部62的径向外侧。即,交叉部74配置于分隔壁区域63s的径向外侧。交叉部74是作为孔部的第二流路72和第三流路73彼此交叉的部分。因此,在交叉部74的周围,外壳6的强度和刚度容易降低。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交叉部74配置于分隔壁区域63s的径向外侧,能够抑制分隔壁区域63s的强度和刚度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第二流路72的孔部在中央壁部63的轴向一侧(+Y侧)的端面开口,并由盖C封堵。因此,通过将交叉部74配置于齿轮收纳部62的径向外侧,构成第二流路72的孔部的开口也能配置于分隔壁区域63s的径向外侧。由此,能抑制设置于分隔壁区域63s的开口的数量增加,抑制分隔壁区域63s的强度和刚度降低。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连接部75A及第二连接部75B位于齿轮收纳部62的径向外侧。即,连接部75配置于分隔壁区域63s的径向外侧。由此,能够抑制因设置连接部75而造成分隔壁区域63s的强度和刚度降低。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三流路73在全长上配置于齿轮收纳部62的径向外侧。即,第三流路73的全长配置于分隔壁区域63s的径向外侧。由此,能够抑制因设置第三流路73而造成分隔壁区域63s的强度和刚度降低。这里,第三流路73的全长表示流体O在交叉部74与连接部75之间流动的区间的全长。另外,从确保分隔壁区域63s的强度和刚度的观点出发,如本实施方式所示,更优选将构成第三流路73的孔部的全长配置于齿轮收纳部62的径向外侧。
接着,如图4所示,设想第一假想线L1和第二假想线L2。这里,在沿轴向观察时,第一假想线L1是将马达轴线J1与交叉部74的中心连接的假想的直线。此外,第二假想线L2是将马达轴线J1与连接部75的中心连接的假想的直线。
在设想上述第一假想线L1和第二假想线L2的情况下,优选第一假想线L1与第二假想线L2所成的角θ为锐角。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沿轴向观察时,使第二流路72和供给管10靠近地配置。即,根据本实施方式,交叉部74与连接部75靠近地配置。由此,能够缩短设置于中央壁部63的第三流路73的流路长度,因此,能够降低第三流路73中的流体O的压力损失。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流体路径92具有多个供给管10。因此,作为第二假想线L2经过的连接部75,选择最远离交叉部74的第一连接部75A,由此,能使所有的连接部75靠近交叉部74地配置。即,在第二流体路径92仅具有一个供给管10的情况、或是具有多个供给管10(流体供给部)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第二假想线L2都是将马达轴线J1与最远离交叉部74的连接部75(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第一连接部75A)的中心相连的直线。
接着,如图4所示,设想第一假想圆C1。这里,在沿轴向观察时,第一假想圆C1是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且经过交叉部74的中心的假想的圆。
在设想上述第一假想圆C1的情况下,优选连接部75(第一连接部75A及第二连接部75B)配置于第一假想圆C1上,或是配置于第一假想圆C1的内侧。在将连接部75配置于第一假想圆C1的内侧的情况下,变成使连接部75靠近马达轴线J1地配置,结果,能缩短第三流路73的流路长度。而且,易于使交叉部74与马达轴线J1分离地配置,易于将交叉部74配置于分隔壁区域63s的径向外侧。此外,如图2所示,在沿轴向观察时,第二流路72隔着固定部32b配置于与第二连接部75B相反的一侧。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将第二连接部75B配置于第一假想圆C1上,能使第二流路72及第一供给管10A靠近马达轴线J1,能够进一步可靠地抑制朝径向变大型,并且能够进一步可靠地向马达2供给流体O。
如图5所示,在中央壁部63的朝向轴向一侧(+Y侧)的面且分隔壁区域63s的径向外侧设置有肋63a。肋63a朝轴向一侧突出。肋63a在沿轴向观察时与第三流路73重叠且沿第三流路73延伸。在沿轴向观察时,第三流路73的全长与肋63a重叠。
如图5所示,在马达轴线J1的径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上下方向)上,肋63a与齿轮周壁部62a重叠配置。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肋63a,即便是设置有第三流路73的情况下,也能充分确保中央壁部63的壁厚。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中央壁部63的一部分局部地变厚,与使中央壁部63整体变厚的情况相比,能实现驱动装置1的轻量化和小型化。根据本实施方式,与使中央壁部63整体变厚的情况相比,能将齿轮收纳部靠近轴向另一侧(-Y侧)地配置,能够使驱动装置1在轴向上小型化。
如图1所示,供给管10在连接部75处与第三流路73相连。供给管10在马达收纳部61的内部空间沿轴向延伸。供给管10的轴向一侧(+Y侧)的端部固定于中央壁部63。第一供给管10A与第二供给管10B彼此平行。
供给管10配置于马达2的上侧。在供给管10设置有朝马达2侧开口的多个排出孔10p。即,在供给管10设置有将流体O排出的排出孔10p。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流体供给部,对设置有供流体O流动的管道状的供给管1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流体供给部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作为一例,流体供给部可以呈一边贮存流体O一边从设置于底部的排出孔滴下流体O的槽状。
从供给管10供给至马达2的流体O朝下侧滴下,并积存在马达收纳部61内的下部区域。积存在马达收纳部61内的下部区域的流体O经由设置于中央壁部63的分隔壁开口68移动至齿轮收纳部62的流体积存部P。如以上那样,第二流体路径92将流体O供给至定子30。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供给管10A和第二供给管10B由第三流路73相连。因此,例如通过如本实施方式将流体O送至第三流路73,能将流体O供给至第一供给管10A和第二供给管10B双方。即,与设置分别对第一供给管10A和第二供给管10B供给流体O的不同的流体路径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设置于外壳6的流体路径。因此,能够抑制外壳6大型化。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供给管10A和第二供给管10B在周向上隔着固定部32b配置。因此,能够将第一供给管10A和第二供给管10B配置于不与固定部32b干涉的位置,并且,使第一供给管10A和第二供给管10B相对于定子芯部主体32a在径向上靠近地配置。因此,能容易地将流体O从第一供给管10A和第二供给管10B供给至定子30,并且能够抑制驱动装置1在径向上大型化。
<变形例>
对于能对上述实施方式采用的变形例的第二流路172的结构,基于图6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本变形例的第二流路172将第一流路71和第三流路73相连。此外,第二流路172在外壳106的马达周壁部161a的内部沿轴向呈直线状延伸。
这里,如图6所示,设想第二假想圆C2。这里,在沿轴向观察时,第二假想圆C2是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且经过定子30的最外端的假想的圆。在本变形例中,定子30的最外端是指定子芯部32的固定部32b的突出方向前端。即,第二假想圆C2经过多个固定部32b的突出方向前端。
在设想上述第二假想圆C2的情况下,本变形例的第二流路172配置于第二假想圆C2的内侧。根据本变形例,能够使第二流路172靠近定子芯部32的外周面地配置。因此,在供第二流路172在内部经过的部分处,能够抑制马达收纳部161朝径向外侧大型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的各结构及其组合等为一例,能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替换及其他改变。而且,本发明并不受实施方式限定。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流体O是油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流体只要能供给至定子并对定子进行冷却,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流体可以是绝缘液体,也可以是水。在流体是水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定子的表面实施绝缘处理。
Claims (8)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马达,所述马达具有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能以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定子位于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
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从轴向一侧与所述转子连接;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马达收纳部和齿轮收纳部,所述马达收纳部在内部收纳所述马达,所述齿轮收纳部在内部收纳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以及
流体路径,所述流体路径供流体流动,
所述外壳具有:
马达周壁部,所述马达周壁部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马达;以及
中央壁部,所述中央壁部位于所述马达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之间,且沿着与所述马达轴线正交的平面延伸,
具有:
第一流路,所述第一流路在所述马达周壁部的内部沿着周向延伸;
第二流路,所述第二流路与所述第一流路相连,且在所述马达周壁部的内部朝向所述中央壁部沿轴向延伸;
第三流路,所述第三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相连,且在所述中央壁部的内部延伸;以及
流体供给部,所述流体供给部与所述第三流路相连,且在所述马达收纳部的内部空间中沿轴向延伸,
在所述第三流路设置有:
与所述第二流路相连的交叉部;以及
与所述流体供给部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交叉部位于所述齿轮收纳部的径向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路径具有多个所述流体供给部,
在所述第三流路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部,
所述交叉部和多个所述连接部直线状地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流路在全长上配置于所述齿轮收纳部的径向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具有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齿轮周壁部,
所述中央壁部具有肋,所述肋在沿轴向观察时与所述第三流路重叠,且沿所述第三流路延伸,并朝轴向一侧突出,
在所述马达轴线的径向上,所述肋与所述齿轮周壁部重叠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路径具有一个或多个所述流体供给部,
在设想沿轴向观察时将所述马达轴线和所述交叉部的中心连接的第一假想线以及将所述马达轴线和最远离所述交叉部的所述连接部的中心相连的第二假想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假想线与所述第二假想线所成的角是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路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定子芯部的轴向中央与轴向一侧的端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设想沿轴向观察时以所述马达轴线为中心且经过所述交叉部的中心的第一假想圆的情况下,所述连接部配置于所述第一假想圆上,或是配置于所述第一假想圆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设想沿轴向观察时以所述马达轴线为中心且经过所述定子的最外端的第二假想圆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流路配置于所述第二假想圆的内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157914A JP2023048539A (ja) | 2021-09-28 | 2021-09-28 | 駆動装置 |
JP2021-157914 | 2021-09-2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882666A true CN115882666A (zh) | 2023-03-31 |
Family
ID=85770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173262.9A Pending CN115882666A (zh) | 2021-09-28 | 2022-09-26 | 驱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23048539A (zh) |
CN (1) | CN115882666A (zh) |
-
2021
- 2021-09-28 JP JP2021157914A patent/JP2023048539A/ja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9-26 CN CN202211173262.9A patent/CN115882666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3048539A (ja) | 2023-04-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24418B (zh) | 马达单元 | |
US11578798B2 (en) | Drive device | |
CN114520563B (zh) | 驱动装置和车辆 | |
JP2022136505A (ja) | 駆動装置 | |
CN113472137B (zh) | 驱动装置 | |
US20230067898A1 (en) | Drive apparatus | |
WO2019208083A1 (ja) | モータユニット | |
CN112152343B (zh) | 驱动装置 | |
JP7456382B2 (ja) | モータユニット | |
CN115095648A (zh) | 驱动装置 | |
CN113098191B (zh) | 驱动装置 | |
CN112152342B (zh) | 驱动装置 | |
US20230136544A1 (en) | Drive apparatus | |
CN115733299A (zh) | 驱动装置 | |
CN115882666A (zh) | 驱动装置 | |
CN115720027A (zh) | 驱动装置 | |
JP2023030839A (ja) | 駆動装置 | |
CN112152341B (zh) | 驱动装置 | |
CN113206578A (zh) | 驱动装置 | |
CN115051513A (zh) | 驱动装置 | |
CN116073594A (zh) | 驱动装置 | |
US20230065709A1 (en) | Drive apparatus | |
CN112840538A (zh) | 旋转电机和马达单元 | |
CN116073590A (zh) | 驱动装置 | |
CN113258723B (zh) | 驱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