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73559A - 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73559A
CN115873559A CN202211693015.1A CN202211693015A CN115873559A CN 115873559 A CN115873559 A CN 115873559A CN 202211693015 A CN202211693015 A CN 202211693015A CN 115873559 A CN115873559 A CN 1158735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carbide
parts
gel composite
silica
ethan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930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钟
王奕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huangy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Chuangy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Chuangy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Chuangy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9301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735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73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35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碳化硅‑二氧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正硅酸乙酯15~35份,正硅酸甲脂15~35份,氨水5~10份,碳化硅5~30份,乙醇30~70份,去离子水15~45份。在碱性条件下,硅源被水解为二氧化硅,并借助小分子间的电性和彼此的吸附进一步聚合形成微球,溶胶在低温环境下制备二氧化硅‑碳化硅复合结构微球,本发明极大提高了微球的耐磨和流动性,还能避免制备的研磨液导致研磨抛光产品表面产生划伤而报废,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化硅晶片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新能源领域、通讯领域和军工国防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碳化硅晶片的加工过程中,研磨液是其中重要的辅助材料。
现有研磨液中通常添加有碳化硅微粉或金刚石微粉,以增强研磨液的耐磨性,但是,现有研磨液中,碳化硅微粉呈单独分散,碳化硅微粉存在大量的棱角,在研磨液中不仅流动性差,还易划伤待研磨的碳化硅晶片,使碳化硅晶片因划伤而报废,造成资源浪费,给生产厂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其以二氧化硅作为胶黏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将碳化硅颗粒嵌入二氧化硅微球中,制备出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韧性、稳定性以及耐腐蚀性的复合微球,该微球在研磨液中流动性好,尖锐棱角少,能够减少研磨液使用时对晶片和陶瓷的划伤。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正硅酸乙酯15~35份,正硅酸甲脂15~35份,氨水5~10份,碳化硅5~30份,乙醇30~70份,去离子水15~45份。
进一步地,正硅酸乙酯25份,正硅酸甲脂25份,氨水7份,碳化硅18份,乙醇55份,去离子水30份。
进一步地,所述正硅酸甲酯的纯度≥99.9%。
进一步地,所述正硅酸乙酯的纯度≥99.9%。
进一步地,所述碳化硅的粒径为5微米以下,纯度≥99.9%。
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取乙醇、去离子水和氨水,于30~70℃恒温环境中磁力搅拌混合均匀,pH控制在8~11,得到溶液A;
(2)向溶液A内依次逐滴加入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并缓慢搅拌,得到溶液B;
(3)对步骤(2)所得溶液B缓慢搅拌2~5h,再加入碳化硅微粉,然后高速搅拌5~15h,得到湿溶胶;
(4)步骤(3)所得湿凝胶经醇洗、抽滤后,于50~80℃下真空干燥8~14h,即得所述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
进一步地,所述磁力搅拌的转速为100~800rpm,时间为5~15h。
进一步地,所述氨水的浓度为0.1~2mol/L。
进一步地,所述乙醇溶液的体积浓度为70%~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原料之间简单的混合和处理工艺制备二氧化硅微球,在碱性条件下,硅源被水解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最为胶黏剂,并借助小分子间的电性和彼此的吸附进一步聚合形成微球,溶胶在低温环境下制备二氧化硅-碳化硅复合结构微球,该微球呈带有棱角的球形状,具有良好的耐磨、韧性、稳定性及耐腐蚀性,应用于研磨时,能够提高流动性,减少了尖锐的棱角,能够大大减少晶片或陶瓷受到划伤的情况。
2.本发明的制备过程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重复性好,无杂质元素的参与或混合,制得的球形二氧化硅具高分散性、尺寸及均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碳化硅微粉的微观表征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制备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正硅酸乙酯15份,正硅酸甲脂35份,氨水7份,碳化硅5份,乙醇30份,去离子水30份。
其中,氨水的浓度为0.1mol/L,乙醇溶液的体积浓度为70%,正硅酸甲酯的纯度≥99.9%,正硅酸乙酯的纯度≥99.9%,碳化硅的粒径为5微米以下,纯度≥99.9%。
制备过程如下:
(1)按比例取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于30℃恒温环境中进行磁力搅拌,磁力搅拌的转速为100rpm,时间为15h,混合均匀得到溶液A。
(2)向溶液A内边搅拌边加入氨水,再依次加入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和碳化硅,得到溶液B。
(3)对步骤(2)所得溶液B持续搅拌反应5h,得到湿溶胶。
(4)步骤(3)所得湿凝胶用乙醇洗涤,抽滤后于30℃下真空干燥14h,即得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其SEM图如图2所示,碳化硅粉体均匀的分散在二氧化硅微球表面,与图1碳化硅微粉表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实施例2
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正硅酸乙酯25份,正硅酸甲脂25份,氨水10份,碳化硅18份,乙醇55份,去离子水15份。
其中,氨水的浓度为1mol/L,乙醇溶液的体积浓度为85%,正硅酸甲酯的纯度≥99.9%,正硅酸乙酯的纯度≥99.9%,碳化硅的粒径为5微米以下,纯度≥99.9%。
制备过程如下:
(1)按比例取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于50℃恒温环境中进行磁力搅拌,磁力搅拌的转速为400rpm,时间为10h,混合均匀得到溶液A。
(2)向溶液A内边搅拌边加入氨水,再依次加入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和碳化硅,得到溶液B。
(3)对步骤(2)所得溶液B持续搅拌反应10h,得到湿溶胶。
(4)步骤(3)所得湿凝胶用乙醇洗涤,抽滤后于50℃下真空干燥12h,即得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
实施例3
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正硅酸乙酯35份,正硅酸甲脂15份,氨水5份,碳化硅30份,乙醇70份,去离子水45份。
其中,氨水的浓度为2mol/L,乙醇溶液的体积浓度为100%,正硅酸甲酯的纯度≥99.9%,正硅酸乙酯的纯度≥99.9%,碳化硅的粒径为5微米以下,纯度≥99.9%。
制备过程如下:
(1)按比例取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于70℃恒温环境中进行磁力搅拌,磁力搅拌的转速为800rpm,时间为5h,混合均匀得到溶液A。
(2)向溶液A内边搅拌边加入氨水,再依次加入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和碳化硅,得到溶液B。
(3)对步骤(2)所得溶液B持续搅拌反应15h,得到湿溶胶。
(4)步骤(3)所得湿凝胶用乙醇洗涤,抽滤后于80℃下真空干燥8h,即得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正硅酸乙酯15~35份,正硅酸甲脂15~35份,氨水5~10份,碳化硅5~30份,乙醇30~70份,去离子水15~4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正硅酸乙酯25份,正硅酸甲脂25份,氨水7份,碳化硅18份,乙醇55份,去离子水3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硅酸甲酯的纯度≥99.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硅酸乙酯的纯度≥99.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的粒径为5微米以下,纯度≥99.9%。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取乙醇、去离子水和氨水,于30~70℃恒温环境中磁力搅拌混合均匀,pH控制在8~11,得到溶液A;
(2)向溶液A内依次逐滴加入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并缓慢搅拌,得到溶液B;
(3)对步骤(2)所得溶液B缓慢搅拌2~5h,再加入碳化硅微粉,然后高速搅拌5~15h,得到湿溶胶;
(4)步骤(3)所得湿凝胶经醇洗、抽滤后,于50~80℃下真空干燥8~14h,即得所述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搅拌的转速为100~800rpm,时间为5~15h。
8.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的浓度为0.1~2mol/L。
9.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溶液的体积浓度为70%~100%。
CN202211693015.1A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8735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3015.1A CN115873559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3015.1A CN115873559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3559A true CN115873559A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55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93015.1A Pending CN115873559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73559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3201A (zh) * 2012-08-31 2013-01-09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低密度耐高温SiO2-MxOy复合气凝胶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931149A (zh) * 2012-11-15 2013-02-13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氮化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9039A (zh) * 2014-07-09 2014-11-19 华侨大学 一种在超细磨料表面涂覆氧化硅的方法
CN104357012A (zh) * 2014-10-30 2015-02-18 常州大学 一种复合磨料及制备方法和在化学机械抛光中的用途
CN104692757A (zh) * 2015-02-15 2015-06-10 金成� 短碳化硅纤维/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1332A (zh) * 2015-12-04 2016-02-17 太仓市建兴石英玻璃厂 一种光学石英玻璃抛光用纳米复合磨料的制备方法
US20170081197A1 (en) * 2015-09-21 2017-03-23 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rous silicon dioxide-carbon composit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high-purity granular beta-phase silicon carbide powder with using the same
CN109422520A (zh) * 2017-08-23 2019-03-05 张家港市汇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化硅纤维-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045257A (zh) * 2021-05-14 2021-06-29 安华消防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89151A (zh) * 2021-09-29 2021-12-14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结合SiC磨料的制备方法
CN114105643A (zh) * 2021-10-12 2022-03-01 广东极客亮技术有限公司 耐超高温隔热抗氧化陶瓷涂层
CN114836172A (zh) * 2022-06-06 2022-08-02 安徽致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研磨机用复合研磨介质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3201A (zh) * 2012-08-31 2013-01-09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低密度耐高温SiO2-MxOy复合气凝胶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931149A (zh) * 2012-11-15 2013-02-13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氮化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9039A (zh) * 2014-07-09 2014-11-19 华侨大学 一种在超细磨料表面涂覆氧化硅的方法
CN104357012A (zh) * 2014-10-30 2015-02-18 常州大学 一种复合磨料及制备方法和在化学机械抛光中的用途
CN104692757A (zh) * 2015-02-15 2015-06-10 金成� 短碳化硅纤维/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70081197A1 (en) * 2015-09-21 2017-03-23 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rous silicon dioxide-carbon composit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high-purity granular beta-phase silicon carbide powder with using the same
CN105331332A (zh) * 2015-12-04 2016-02-17 太仓市建兴石英玻璃厂 一种光学石英玻璃抛光用纳米复合磨料的制备方法
CN109422520A (zh) * 2017-08-23 2019-03-05 张家港市汇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化硅纤维-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045257A (zh) * 2021-05-14 2021-06-29 安华消防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89151A (zh) * 2021-09-29 2021-12-14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结合SiC磨料的制备方法
CN114105643A (zh) * 2021-10-12 2022-03-01 广东极客亮技术有限公司 耐超高温隔热抗氧化陶瓷涂层
CN114836172A (zh) * 2022-06-06 2022-08-02 安徽致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研磨机用复合研磨介质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关莉;范冰冰;李凯;刘琛;张艳红;王海龙;张锐;: "SiO_2-SiC基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no. 2, pages 514 - 517 *
朱迎松;罗发;张标;周万城;朱冬梅;: "浸渗法制备SiC_f/SiO_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no. 01, pages 85 - 8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92898B (zh) 高效蓝宝石研磨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11706B (zh) 一种纳米级抛光液及其调配方法
CN109135580B (zh) 一种玻璃用抛光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03798B (zh) 一种抛光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421391A (zh) 一种单晶金刚石晶片的双面化学机械抛光方法
CN102427034B (zh) 一种对超薄厚度GaAs晶片进行镜面抛光减薄的方法
CN113621346B (zh) 一种应用于大尺寸硅片研磨的悬浮助剂、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7256750B (zh) 一种包覆型磁性磨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78972A (zh) 一种电子显示屏精抛用抛光粉及其生产方法
CN110788739A (zh) 一种锑化铟单晶片的抛光方法
CN114736654A (zh) 一种球形磨料、制备方法、用途及包含其的蓝宝石研磨液
CN115873559A (zh) 一种二氧化硅-碳化硅凝胶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7501B (zh) 一种适用于tft-lcd玻璃基板的超声雾化型抛光液
CN110885637B (zh) 一种氟化稀土抛光粉及氟化稀土抛光液的制备方法
CN108822738B (zh) 一种琉璃化学抛光液
CN115650635B (zh) 一种利用抛光粉废料制备的高性能稀土纳米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97444B (zh) 锂离子电池极片保护涂层用陶瓷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6924B (zh) 一种玻璃自由曲面表面抛光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958303A (zh) 一种氧化锆陶瓷手机背板减薄用的金刚石研磨液的制备方法
CN113563803A (zh) 一种含有氧化铝-碳化硼杂化颗粒的抛光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80579A (zh) 一种化学机械抛光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73088A (zh) 一种莫来石结合SiC磨料的制备方法
CN109734121A (zh) 一种用于硅片抛光的纳米氧化铈的制备方法
CN102492366B (zh) 利用晶硅切割废砂浆回收的尾砂料制备抛光液的方法
CN110524408A (zh) 一种蓝宝石晶片研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