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71527A - 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71527A
CN115871527A CN202111127762.4A CN202111127762A CN115871527A CN 115871527 A CN115871527 A CN 115871527A CN 202111127762 A CN202111127762 A CN 202111127762A CN 115871527 A CN115871527 A CN 115871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enger
seat
vehicle
present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277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红仁
应臻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teo Connect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ateo Connect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teo Connect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Pateo Connect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12776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7152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6396 priority patent/WO202304509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871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15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调节车辆座椅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预先设置的车内乘客定位装置实时获取车辆的前座和后座的乘客分布信息;基于所获取的乘客分布信息确定座椅调节策略;以及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调节车辆座椅。

Description

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车辆的发展,人们对车辆的乘坐舒适度和方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来说,车辆中的乘客座椅可以进行前后调节,但是现有的调节方式不够智能,其通常需要乘客在进入车辆并乘坐在乘客座椅上之后,才可调节乘客座椅的位置,或者由车辆驾驶员调节乘客座椅,从而造成乘客乘坐车辆的方便性降低。
应当理解,该背景技术部分旨在部分地提供用于理解该技术的有用的背景。然而,该背景技术部分还可以包括在本文中所公开的主题的相应有效申请日之前不是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或理解的部分的观点、构思或认识。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的方法和系统,其能够根据车内乘客分布和车外乘客位置来实时调节座椅,从而改善了乘客乘坐车辆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调节车辆座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预先设置的车内乘客定位装置实时获取车辆的前座和后座的乘客分布信息;基于所获取的乘客分布信息确定座椅调节策略;以及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调节车辆座椅。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预先设置的车外乘客定位装置实时获取车辆的车门外的乘客位置。基于所获取的乘客分布信息确定座椅调节策略的步骤包括:响应于车门外的乘客位置满足预定条件,基于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以及所获取的乘客分布信息确定座椅调节策略,其中,车门包括车辆前门和与其对应的车辆后门。
在实施方式中,预定条件可以包括车门外的乘客距车辆的车门特定距离且保持特定距离预定时间。
在实施方式中,特定距离可以为约0.1米至约0.2米。
在实施方式中,预定时间可以为约1秒。
在实施方式中,座椅调节策略可以包括:在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或者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时,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在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时,前座移动至前置位置,以及在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时,前座移动至后置位置。
在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位于车辆前门处时,座椅调节策略可以包括:在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或者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时,前座保持不动,在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时,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以及在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时,前座移动至后置位置。
在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位于车辆后门处时,座椅调节策略可以包括:在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或者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时,前座保持不动,在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时,前座移动至前置位置,以及在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时,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
在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位于车辆前门和车辆后门处时,座椅调节策略可以包括:在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或者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时,前座保持不动,以及在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或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时,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
在实施方式中,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调节车辆座椅的步骤可以包括:在车辆的车载屏幕上显示座椅调节图像,以及在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调节车辆座椅的同时,通过座椅调节图像显示座椅调节的移动过程。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完成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调节车辆座椅后,在车辆的车载屏幕上显示座椅调节系统,以及基于通过座椅调节系统接收的指令调节车辆座椅。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完成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调节车辆座椅后,通过通信地连接至车载系统的移动设备的指令直接调节车辆座椅。
在实施方式中,车内乘客定位装置和车外乘客定位装置可以是安装在车辆内的同一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调节车辆座椅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车内乘客定位装置和处理器。车内乘客定位装置可以设置在车辆内的预定位置处并且用于实时获取车辆内的前座和后座的乘客分布信息。处理器可以与车内乘客定位装置通信并配置为:基于所获取的乘客分布信息确定座椅调节策略;以及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调节车辆座椅。
在实施方式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车外乘客定位装置,用于实时获取车辆的车门外的乘客位置。处理器可以与车外乘客定位装置通信并进一步配置为:响应于车门外的乘客位置满足预定条件,基于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以及所获取的乘客分布信息确定座椅调节策略,其中,车门包括车辆前门和与其对应的车辆后门。
在实施方式中,预定条件可以包括车门外的乘客距车辆的车门特定距离且保持特定距离预定时间。
在实施方式中,特定距离可以为约0.1米至约0.2米。
在实施方式中,预定时间可以为约1秒。
在实施方式中,座椅调节策略可以包括:在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或者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时,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在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时,前座移动至前置位置,以及在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时,前座移动至后置位置。
在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位于车辆前门处时,座椅调节策略可以包括:在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或者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时,前座保持不动,在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时,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以及在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时,前座移动至后置位置。
在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位于车辆后门处时,座椅调节策略可以包括:在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或者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时,前座保持不动,在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时,前座移动至前置位置,以及在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时,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
在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位于车辆前门和车辆后门处时,座椅调节策略可以包括:在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或者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时,前座保持不动,以及在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或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时,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
在实施方式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车载屏幕,连接至处理器并用于显示座椅调节图像。处理器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调节车辆座椅的同时通过座椅调节图像显示座椅调节的移动过程。
在实施方式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车载屏幕,连接至处理器并用于显示座椅调节系统。处理器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完成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调节车辆座椅后,在车载屏幕上显示座椅调节系统,以及基于通过座椅调节系统接收的指令调节车辆座椅。
在实施方式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移动设备,通信地连接至处理器。处理器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完成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调节车辆座椅后,基于通过移动设备接收的指令直接调节车辆座椅。
在实施方式中,车内乘客定位装置和车外乘客定位装置可以是安装在车辆内的同一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执行的指令,其中,当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以上所述方法中的任一项。
在本申请中,基于通过车内乘客定位装置获取的车内乘客分布信息和通过车外乘客定位装置获取的车外乘客位置,可以实现对车辆座椅(例如,前座)的自动控制,从而改善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和乘坐体验感。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以上和其他方面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调节座椅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调节座椅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的系统。
图4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的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的是,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约”或“近似”包括所述值以及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考虑到所讨论的测量和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限制)时所确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例如,“约”可表示在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或在所述值的±30%、±20%、±10%、±5%内。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工程术语和科技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除非本申请中有明确的说明,否则诸如在常用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意义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除非明确限定或与上下文相矛盾,否则本申请所记载的方法中包含的具体步骤不必限于所记载的顺序,而可以任意顺序执行或并行地执行。下面将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调节座椅方法100的流程图。方法100可以适用于例如车载系统。下面将参考图1对方法100进行详细描述。
在方法100中,首先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车内乘客定位装置实时获取车辆的前座和后座的乘客分布信息(S110)。
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前座的乘客分布信息表示车辆前座上是否存在乘客,并且车辆后座的乘客分布信息表示与该前座对应的后座上是否存在乘客。此外,车内乘客定位装置可以是例如摄像头、座椅压力传感器、超宽带(UWB)高精度定位装置等。相比于其他定位技术,UWB高精度定位装置具有定位精度高、安全性好、传输速率高、系统容量大、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诸多优势。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车内乘客定位装置是摄像头时,可以通过实时拍摄车内乘客的分布来获取车辆的前座和与其对应的后座上是否存在乘客。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车内乘客定位装置是座椅压力传感器时,可以通过压力检测来判断车辆的前座和与其对应的后座上是否存在乘客。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当车内乘客定位装置是UWB高精度定位装置时,UWB高精度定位装置可以通过与乘客的移动设备等实时通信来精准地定位车内乘客的位置,从而判断车辆的前座和与其对应的后座上是否存在乘客。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车内乘客定位装置的作用在于实时获取车辆内部的乘客分布信息。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实时获取车辆内部的乘客分布信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任意类型的车内乘客定位装置。
在获取车内乘客分布信息后,可以基于所获取的乘客分布信息确定座椅调节策略(S1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车内座椅的乘坐状态,对能够前后调节的座椅进行调节,从而使车内乘客获得较为舒适的乘坐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解释的方便,以其中前座可以调节的四座车辆为例对座椅调节策略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具有七座的车辆或具有任意数量的座椅的车辆。此外,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前后座椅均可调节的车辆。
以下表1中示出了基于车内乘客分布信息的座椅调节策略。
前座 后座 座椅调节策略
1 有乘客 有乘客 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
2 无乘客 无乘客 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
3 有乘客 无乘客 前座移动至后置位置
4 无乘客 有乘客 前座移动至前置位置
表1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表1中所示,当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情况1)或者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情况2)时,前座可以自动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在这里,中间舒适位置表示前座处的乘坐空间与和其对应的后座处的乘坐空间大致相同的位置。换句话说,当通过车内乘客获取装置获得的车内乘客分布信息表示前座和后座处均具有乘客时,前座可以自动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从而保证前座的乘客和后座的乘客的乘坐空间大体相同,以使得前座的乘客和后座的乘客均获得相对良好的乘坐体验。此外,当通过车内乘客获取装置获得的车内乘客分布信息表示前座和后座处均不具有乘客时,前座可以自动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使得车内空间保持合理整洁。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表1中所示,当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时,前座可以自动移动至后置位置(情况3)。在这里,后置位置表示前座处的乘坐空间比与其对应的后座处的乘坐空间更大的位置。换句话说,当通过车内乘客获取装置获得的车内乘客分布信息表示前座具有乘客而后座不具有乘客时,前座可以自动移动至后置位置,从而使得前座的乘客获得更大的乘坐空间,以此获取更好的乘坐体验。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表1中所示,当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时,前座可以自动移动至前置位置(情况4)。在这里,前置位置表示前座处的乘坐空间比与其对应的后座处的乘坐空间更小的位置。换句话说,当通过车内乘客获取装置获得的车内乘客分布信息表示前座不具有乘客而后座具有乘客时,前座可以自动移动至前置位置,从而使得后座的乘客获得更大的乘坐空间,以此获取更好的乘坐体验。
应注意,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技术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任意确定上述前置位置、中间舒适位置和后置位置的具体设置。
在与图1相关的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基于车内乘客分布信息确定座椅调节策略。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车内乘客分布信息和车外乘客位置两者确定其座椅调节策略,以下将参考图2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此后,在根据乘客分布信息确定相应的座椅调节策略后,可以基于所确定的座椅调节策略自动调节车辆的座椅(S130),从而使得车内乘客获取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车内乘客定位装置可以实时获取车内乘客分布信息,因此当车内乘客在车内改变乘坐位置(例如,从左后座移动至右后座)时,可以实时调节座椅,从而保证乘客的乘坐舒适体验。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调节车辆的座椅还可以包括:在车辆的车载屏幕上显示座椅调节图像,以及在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调节车辆座椅的同时,通过座椅调节图像显示座椅调节的移动过程。通常来说,车辆均配备有车载屏幕,当确定座椅调节策略后,可以将相应的座椅调节策略传输至车载屏幕以在车载屏幕上显示座椅调节图像,并且可以在调节座椅的同时通过座椅调节图像实时显示座椅调节的移动过程。以此方式,可以向乘客更直观的展示座椅调节过程,从而进一步改善乘坐体验。
通常来说,在车辆完成座椅调节后,乘客可能存在对座椅进行进一步调节的需要。为此,如图1中所示,方法100还可以选择性地包括步骤S140和/或步骤S150。在步骤S140中,在完成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调节车辆座椅后,可以在车辆的车载屏幕上显示座椅调节系统,并且基于通过座椅调节系统接收的指令调节车辆座椅。也就是说,当车辆系统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自动调节车辆座椅后,可以在车载屏幕上显示座椅调节系统,此时,用户可以通过身体的一部分(诸如手指)触摸车载屏幕来实现对座椅位置的人工控制。例如,当用户的手指触摸座椅调节系统上的座椅向后滑动时,可以控制车辆座椅移动至后置位置。以此方式,可以进一步改善乘客的乘坐体验。
在步骤S150中,在完成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调节车辆座椅后,可以通过通信地连接至车载系统的移动设备的指令直接调节车辆座椅。也就是说,当车辆系统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自动调节车辆座椅后,乘客可以通过自身携带的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等)向车载系统发送指令,并且车载系统可以基于该指令直接控制车辆座椅的调节。以此方式,可以进一步改善乘客的乘坐体验。
应注意,在不背离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任一种方式来直接控制车辆座椅的调节,而不具体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方式。
在现实场景中,如果乘客想要上车,则乘客需要在上车后再对座椅进行调节,这降低了便捷性和舒适性。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预判”乘客上车而提前调节车辆座椅的方法。以下将参考图2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图2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调节座椅方法200的流程图。方法200可以例如应用车载系统。
除步骤S220和步骤S230之外,根据实施方式的方法200与参考图1描述的先前实施方式的方法100基本上相同,并且可以省略或简要描述关于以上相同步骤的任何重复解释。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车内乘客定位装置实时获取车辆的前座和后座的乘客分布信息(S210)。
此后,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车外乘客定位装置实时获取车辆车门外的乘客位置(S220)。
在本实施方式中,车门外的乘客位置表示车辆周围(例如,约0.1米内)的乘客相对于车辆的位置。此外,车外乘客定位装置可以是例如摄像头、传感器、UWB高精度定位装置等。如上所述,相比于其他定位技术,UWB高精度定位装置具有定位精度高、安全性好、传输速率高、系统容量大、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诸多优势。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车外乘客定位装置是摄像头时,可以通过实时拍摄车辆周围的乘客来获取车辆附近的乘客位置。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车外乘客定位装置是传感器时,可以通过红外检测等方式判断车辆附近的乘客位置。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当车外乘客定位装置是UWB高精度定位装置时,UWB高精度定位装置可以通过与车外乘客的移动设备等实时通信来精准地定位车外乘客的位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车外乘客定位装置的作用在于实时获取车辆外的乘客位置。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实时获取车辆外的乘客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任意类型的车外乘客定位装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上提到的车内乘客定位装置和车外乘客定位装置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装置也可以是分开设置的装置。例如,当车内乘客定位装置和车外乘客定位装置是集成在一起的装置时,两者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安装在车辆内部的同一UWB高精度定位装置。
此后,响应于车门外的乘客位置满足预定条件,基于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以及所获取的乘客分布信息确定座椅调节策略(S230)。
在现实场景中,可能存在因行人紧邻车辆路过而将路过的行人错误地识别为要上车的乘客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此问题,设置了特定的预定条件,当车辆附近的人员满足预定条件时,才将该人员“判断为”有乘车倾向的乘客。具体地,该预定条件可以包括车门外的乘客距车辆的车门特定距离且保持特定距离达预定时间。也就是说,只有在车辆附近的人员距车辆的车门特定距离且保持该特定距离达预定时间的情况下,该人员才可被“判断为”有乘车倾向的乘客。在本实施方式中,距车辆的车门特定距离可以为例如约0.1米至0.2米,且预定时间可以为例如1秒。例如,当行人距离车辆前门0.15米且保持该距离1秒以上时,才将该行人确定为待上车的乘客并且如稍后所描述的基于该行人的位置和车内乘客分布来确定具体的座椅调节策略。
应注意,以上具体数值仅出于描述的目的而具体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任意的特定距离和预定时间。
以下表2示出了响应于车门外的乘客位置满足预定条件,基于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以及所获取的乘客分布信息确定的座椅调节策略
Figure BDA0003279241550000101
Figure BDA0003279241550000111
表2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表2中所示,在检测到车辆前门附近存在待上车乘客时,在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表2的情况2)或者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表2的情况3)的情况下,前座保持不动。例如,车辆前门处存在待上车乘客,这时因车辆内部前座上已经有乘客乘坐,使得该车外乘客无法乘坐车辆前座,因此这种情况的座椅调节策略为:前座保持不动。
此外,在检测到车辆前门附近存在待上车乘客时,在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表2的情况4)的情况下,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例如,车辆前门处存在待上车乘客且车辆内部的前座上没有乘客乘坐而后座上有乘客,由于在此情况下前座位于前置位置(参见表1的情况4),因此在该乘客上车后,车辆内部乘客分布会改变为表1的情况1(即,前后座均具有乘客),即这种情况的座椅调节策略为: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
此外,在检测到车辆前门附近存在待上车乘客时,在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表2的情况1)的情况下,前座移动至后置位置。例如,车辆前门处存在待上车乘客且车辆内部的前座上没有乘客乘坐而后座也没有乘客,由于在此情况下前座位于中间舒适位置(参见表1的情况2),因此在该乘客上车后,车辆内部乘客分布会改变为表1的情况3(即,前座具有乘客,后座不具有乘客),即这种情况的座椅调节策略为:前座移动至后置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检测到车辆后门附近存在待上车乘客时或者在检测到车辆前门附近存在待上车乘客且车辆后门附近也存在待上车乘客时的座椅调节策略与在检测到车辆前门附近存在待上车乘客时的座椅调节策略类似,因此在下文中将简要对其说明。
例如,如表2中所示,在检测到车辆后门附近存在待上车乘客时,在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表2的情况6)或者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表2的情况8)的情况下,前座保持不动。在检测到车辆后门附近存在待上车乘客时,在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表2的情况5)的情况下,前座移动至前置位置。在检测到车辆后门附近存在待上车乘客时,在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表2的情况7)时,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
此外,如表2中所示,在检测到车辆前门和后门附近均存在待上车乘客时,在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表2的情况10)或者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表2的情况9)的情况下,前座保持不动。在检测到车辆前门和后门附近均存在待上车乘客时,在前座存在乘客且后座不存在乘客(表2的情况11)或前座不存在乘客且后座存在乘客(表2的情况12)的情况下,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
通过以上座椅调节策略,车辆系统可以预判是否存在待乘车的乘客并基于此和车内乘客分布来确定相应的座椅调节策略,从而进一步改善乘客的乘坐便利性和乘坐舒适度。
此后,可以基于所确定的座椅调节策略自动调节车辆的座椅(S240)。
此后,与参考图1描述的步骤S140和步骤S150类似,当需要进一步调节车辆座椅时,可以在车辆的车载屏幕上显示座椅调节系统,并且基于通过座椅调节系统接收的指令调节车辆座椅(S250),或者可以通过通信地连接至车载系统的移动设备的指令直接调节车辆座椅(S260)。
以上描述了基于车辆外乘客位置和车内乘客分布两者确定的车辆座椅调节策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座椅调节策略。
图3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的系统300。以下将结合图3对系统300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3中所示,系统300可以包括车内乘客定位装置310、处理器320、移动设备330和车载屏幕340。
在本实施方式中,车内乘客定位装置310可以设置在车辆内的预定位置处并且配置为实时获取车辆内的前座和后座的乘客分布信息。例如,车内乘客定位装置310可以是如上所述的摄像头、座椅压力传感器、UWB高精度定位装置等。处理器320可以与车内乘客定位装置310通信并配置为基于所获取的乘客分布信息确定座椅调节策略以及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调节所述车辆座椅。具体的座椅调节策略与以上参考图1描述的座椅调节策略类似,并且因此将省略其具体描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设备330可以为例如智能电话、智能平板等。移动设备330可以通信地连接至处理器320。此外,处理器320还可以配置为在完成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调节车辆座椅后,基于通过移动设备330接收的指令直接调节车辆座椅。也就是说,乘客可以通过自身携带的移动设备330向处理器320通信地发送指令,并且处理器320可以基于该指令直接控制车辆座椅的调节。以此方式,可以进一步改善乘客的乘坐体验。
车载屏幕340可以是用于显示图像的屏幕。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车载屏幕340可以连接至处理器320并显示座椅调节图像,并且处理器320还可以配置为在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调节车辆座椅的同时,通过座椅调节图像显示座椅调节的移动过程。以此方式,可以方便乘客更直观的观察座椅的调节并提升体验度。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车载屏幕340可以连接至处理器320并用于显示座椅调节系统,并且处理器320还可以配置为在完成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调节车辆座椅后,在车载屏幕340上显示座椅调节系统,并且可以基于通过座椅调节系统接收的指令调节车辆座椅。也就是说,当处理器320基于座椅调节策略自动调节车辆座椅后,可以在车载屏幕340上显示座椅调节系统,此时,用户可以通过身体的一部分(诸如手指)触摸车载屏幕340来实现对座椅位置的人工控制。例如,当用户的手指触摸座椅调节系统上的座椅向后滑动时,可以控制车辆座椅移动至后置位置。以此方式,可以进一步改善乘客的乘坐体验。
图4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的系统400。以下将结合图4对系统400进行详细描述。
除车外乘客定位装置450之外,根据实施方式的系统400与参考图3描述的先前实施方式的系统300基本上相同,并且因此可以省略或简要描述关于以上相同组件的任何重复解释。
如图4中所示,系统400可以包括车内乘客定位装置410、处理器420、移动设备430、车载屏幕440和车外乘客定位装置450。
在本实施方式中,车外乘客定位装置450可以配置为用于实时获取车辆的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例如,车外乘客定位装置450可以是如上所述的摄像头、传感器、UWB高精度定位装置等。处理器420可以与车外乘客定位装置450通信并且还可以配置为响应于车门外的乘客位置满足预定条件,基于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以及所获取的乘客分布信息确定座椅调节策略。具体的座椅调节策略与以上参考图2描述的座椅调节策略类似,并且因此将省略其具体描述。
此外,虽然在图4中将车内乘客定位装置410和车外乘客定位装置450示出为两个分开的组件,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车内乘客定位装置410和车外乘客定位装置450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组件。例如,车内乘客定位装置410和车外乘客定位装置450可以是安装在车辆内部的同一个UWB高精度定位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基于通过车内乘客定位装置获取的车内乘客分布信息和通过车外乘客定位装置获取的车外乘客位置,可以实现对车辆座椅(例如,前座)的自动控制,从而改善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和乘坐体验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可执行的指令,其中,当指令被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的方法。
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以上各项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27)

1.一种调节车辆座椅的方法,包括:
通过预先设置的车内乘客定位装置实时获取所述车辆的前座和后座的乘客分布信息;
基于所获取的乘客分布信息确定座椅调节策略;以及
基于所述座椅调节策略调节所述车辆座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预先设置的车外乘客定位装置实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车门外的乘客位置,
基于所获取的乘客分布信息确定座椅调节策略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所述车门外的乘客位置满足预定条件,基于所述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以及所获取的乘客分布信息确定所述座椅调节策略,
其中,所述车门包括车辆前门和与其对应的车辆后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所述车门外的乘客距所述车辆的车门特定距离且保持所述特定距离达预定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定距离为0.1米至0.2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时间为1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座椅调节策略包括:
在所述前座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存在乘客或者所述前座不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不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
在所述前座不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移动至前置位置,以及
在所述前座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不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移动至后置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检测到所述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位于车辆前门处时,所述座椅调节策略包括:
在所述前座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存在乘客或者所述前座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不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保持不动,
在所述前座不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以及
在所述前座不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不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移动至后置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检测到所述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位于车辆后门处时,所述座椅调节策略包括:
在所述前座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存在乘客或者所述前座不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保持不动,
在所述前座不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不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移动至前置位置,以及
在所述前座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不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检测到所述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位于车辆前门和车辆后门处时,所述座椅调节策略包括:
在所述前座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存在乘客或者所述前座不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不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保持不动,以及
在所述前座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不存在乘客或所述前座不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座椅调节策略调节所述车辆座椅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车辆的车载屏幕上显示座椅调节图像,以及
在基于所述座椅调节策略调节所述车辆座椅的同时,通过所述座椅调节图像显示所述座椅调节的移动过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完成基于所述座椅调节策略调节所述车辆座椅后,在所述车辆的车载屏幕上显示座椅调节系统,以及
基于通过所述座椅调节系统接收的指令调节车辆座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完成基于所述座椅调节策略调节所述车辆座椅后,通过通信地连接至车载系统的移动设备的指令直接调节车辆座椅。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车内乘客定位装置和所述车外乘客定位装置是安装在所述车辆内的同一装置。
14.一种调节车辆座椅的系统,包括:
车内乘客定位装置,设置在车辆内的预定位置处,用于实时获取所述车辆内的前座和后座的乘客分布信息;以及
处理器,与所述车内乘客定位装置通信并配置为:
基于所获取的乘客分布信息确定座椅调节策略;以及
基于所述座椅调节策略调节所述车辆座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车外乘客定位装置,用于实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车门外的乘客位置,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车外乘客定位装置通信并进一步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车门外的乘客位置满足预定条件,基于所述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以及所获取的乘客分布信息确定所述座椅调节策略,
其中,所述车门包括车辆前门和与其对应的车辆后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所述车门外的乘客距所述车辆的车门特定距离且保持所述特定距离达预定时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特定距离为0.1米至0.2米。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预定时间为1秒。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座椅调节策略包括:
在所述前座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存在乘客或者所述前座不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不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
在所述前座不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移动至前置位置,以及
在所述前座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不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移动至后置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检测到所述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位于所述车辆前门处时,所述座椅调节策略包括:
在所述前座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存在乘客或者所述前座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不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保持不动,
在所述前座不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以及
在所述前座不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不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移动至后置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检测到所述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位于车辆后门处时,所述座椅调节策略包括:
在所述前座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存在乘客或者所述前座不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保持不动,
在所述前座不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不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移动至前置位置,以及
在所述前座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不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检测到所述车门外的乘客位置位于车辆前门和车辆后门处时,所述座椅调节策略包括:
在所述前座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存在乘客或者所述前座不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不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保持不动,以及
在所述前座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不存在乘客或所述前座不存在乘客且所述后座存在乘客时,所述前座移动至中间舒适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车载屏幕,连接至处理器并用于显示座椅调节图像,
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
在基于所述座椅调节策略调节所述车辆座椅的同时,通过所述座椅调节图像显示所述座椅调节的移动过程。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车载屏幕,连接至处理器并用于显示座椅调节系统,
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
在完成基于所述座椅调节策略调节所述车辆座椅后,在所述车载屏幕上显示所述座椅调节系统,以及
基于通过所述座椅调节系统接收的指令调节车辆座椅。
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移动设备,通信地连接至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
在完成基于所述座椅调节策略调节所述车辆座椅后,基于通过所述移动设备接收的指令直接调节车辆座椅。
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车内乘客定位装置和所述车外乘客定位装置是安装在所述车辆内的同一装置。
2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执行的指令,其中,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27762.4A 2021-09-26 2021-09-26 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的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58715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7762.4A CN115871527A (zh) 2021-09-26 2021-09-26 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的方法和系统
PCT/CN2021/136396 WO2023045097A1 (zh) 2021-09-26 2021-12-08 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7762.4A CN115871527A (zh) 2021-09-26 2021-09-26 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1527A true CN115871527A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19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27762.4A Pending CN115871527A (zh) 2021-09-26 2021-09-26 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71527A (zh)
WO (1) WO202304509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75551A (ja) * 2015-03-20 2016-10-0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助手席駆動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装置
US10040373B2 (en) * 2015-05-07 2018-08-07 Atieva, Inc. Method of operating a multi-position vehicle seat
CN107415777B (zh) * 2017-07-28 2019-07-05 天津陆耐酷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座椅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US10214118B1 (en) * 2017-12-01 2019-02-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re provided for automated passenger seat adjustments in a vehicle
KR20210104327A (ko) * 2020-02-17 2021-08-25 현대트랜시스 주식회사 시트 포지션 조절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1497701B (zh) * 2020-04-30 2022-07-08 广州小鹏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调节方法、装置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45097A1 (zh) 2023-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15388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at positioning modification in a vehicle
CN106467106B (zh) 用于驾驶员辅助的系统和方法
US9827875B2 (en) Driver visibility enhancing seat adjustment
US11548412B1 (en) Autonomous vehicle adapted for sleeping or resting in a reclined posture
CN113335146B (zh) 自动调节驾驶员相关车载设备的调节方法、装置和系统
JP6717929B2 (ja) 駐車支援装置、車載カメラ、車両および駐車支援方法
CN109249842A (zh) 用于在车辆中自动改变座椅位置的调整装置
US20180052494A1 (en) Automatic display adjust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KR101614735B1 (ko) Avn 단말,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및 차량의 제어방법
US10518703B1 (en) Automatic mirror adjustment using an in-car camera system
DE102010002861B4 (de) Fahrzeug mit mindestens einem Individualsitzplatz für einen mitfahrenden Fahrzeuginsassen
CN111731209A (zh) 车辆驾驶位置的自动调节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车辆
US97382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 parking
CN109572601A (zh) 汽车座椅调节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094327A (zh) 一种汽车车载空调
US20230202413A1 (en) Vehicle identity access management
US20190375332A1 (en) Automatic mirror and adjustment
CN115871527A (zh) 用于调节车辆座椅的方法和系统
GB2525039A (en) An audio-visu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tegrated into a vehicle
US11938950B2 (en) Vehicl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22105997A (ja) 乗員識別機能を備えた個人化された運転
CN109094557B (zh) 一种用于显示车辆右盲区图像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US20200339013A1 (en)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reof
CN115158111A (zh) 一种汽车座椅调整方法及汽车座椅调整系统
CN114851921B (zh) 一种乘坐空间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