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71375A - 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71375A
CN115871375A CN202211733349.7A CN202211733349A CN115871375A CN 115871375 A CN115871375 A CN 115871375A CN 202211733349 A CN202211733349 A CN 202211733349A CN 115871375 A CN115871375 A CN 115871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clutch sleeve
wheel
opening
half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333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建奕
马长城
王建
王艳芳
王至昊
孙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Qingte Zhongli Ax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Qingte Zhongli Ax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Qingte Zhongli Ax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Qingte Zhongli Ax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3334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713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71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13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包括:半轴,其一端连接设置有转向节,其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离合套;端盖,设置于半轴的一侧,和半轴之间设置有开合通道,开合通道为由轮边减速器壳、离合套外挡圈、离合套挡圈油封、半轴外油封及离合套所形成的封闭空间,通过开合通道的开合,实现端盖和半轴之间的连接或分离;通气通道,设置于半轴和转向节内,通气通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和汽车本身的气路相连接,通气通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和开合通道相连通,通过气流控制开合通道的开合,借此,本发明可将半轴与轮端分离,具有解决了主减速器总成齿轮随动产生的阻力所带来的额外油耗及齿轮的机械磨损问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全驱车(即每根车桥都带驱动功能,例四驱车、六驱车等)来说,虽然马力大,越野能力强,但在平坦路面的油耗也较高,对于平坦路面来说,全驱车完全没有必要都带驱动;虽然市面上出现了匹配分动器的全驱车,可将前转向驱动桥连接的传动轴断开,此时第一轴在功能上变为普通转向前桥,轮胎由主动变为从动,此时车辆变为后驱车,在山路需要越野时,通过控制分动箱变为全驱状态,平时为后驱状态,可以有效减小汽车油耗。
传统前转向驱动桥在不需要其驱动时,会将变速箱分动器与前转向驱动桥输入断开,前转向驱动桥仅作为普通转向前桥使用。但在运行中,车轮转动还是会通过轮边带动半轴及主减速器、传动轴等转动,不仅会使各零部件在被动传动时发生一定程度的机械磨损,减少使用寿命,还会使车辆行驶会受到阻力,消耗动能,增加车辆油耗。
现有的技术操作中,如申请号为CN202010804328的一种带轮边减速前驱动桥的轮端动力离合装置,采用手动旋转的方式进行轮端分离,但是需要人下车后到每个轮端进行手动旋转旋钮进行操作,操作过程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包括:
半轴,其一端连接设置有转向节,其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离合套;
端盖,设置于半轴的一侧,和半轴之间设置有开合通道,通过所述开合通道的开合,实现所述端盖和半轴之间的连接或分离;
通气通道,设置于所述半轴和转向节内,所述通气通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和开合通道相连通,通过气流控制所述开合通道的开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半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半轴外油封和半轴内油封,其中半轴外油封设置于半轴和所述离合套之间,半轴内油封设置于半轴和所述转向节之间,半轴的中部还设置有半轴中间油封,半轴中间油封设置于半轴和转向节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半轴的外侧设置有太阳轮,太阳轮设置于所述离合套和所述转向节之间,太阳轮的侧面设置有轴向齿,离合套的侧面设置有轴向齿,离合套和太阳轮之间相啮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离合套通过内花键和所述半轴的外花键配合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离合套包括一体连接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套设于所述半轴的端部外侧,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太阳轮的端部设置有所述轴向齿,第二连接部设置于第一连接部远离太阳轮端部外侧,第二连接部呈Z字形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套设有离合套外挡圈,离合套外挡圈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离合套外圈油封,离合套外挡圈和所述端盖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部的端部外侧设置有离合套内挡圈,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离合套内挡圈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通气管道包括:
第一通道,设置于所述转向节内,其端部设置有所述进气口;
第二通道,设置于转向节内,第二通道呈L形设置,连通设置于第一通道的底部;
第三通道,设置于所述半轴和转向节之间,第三通道连通设置于第二通道的底部;
第四通道,设置于半轴内,第四通道呈L形设置,连通设置于第三通道的底部,第四通道的端部设置有所述出气口,出气口连通第四通道和所述开合通道设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设计的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转向驱动桥,可将半轴与轮端分离,解决了主减速器总成齿轮随动产生的阻力所带来的额外油耗及齿轮的机械磨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轮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通气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开合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半轴;2-转向节;3-离合套;4-端盖;5-通气通道;6-轮边减速器;7-太阳轮;8-开合通道;10-半轴内油封;11-半轴外油封;12-半轴中间油封;30-离合套内挡圈;31-离合套外挡圈;32-离合套外圈油封;33-压缩弹簧;34-第一连接部;35-第二连接部;50-第一通道;51-第二通道;52-第三通道;53-第四通道;54-进气口;55-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至图4所示,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包括:
半轴,其一端连接设置有转向节2,其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离合套;
端盖4,设置于半轴的一侧,和半轴之间设置有开合通道8,通过所述开合通道8的开合,实现所述端盖4和半轴之间的连接或分离;
通气通道5,设置于所述半轴和转向节2内,所述通气通道5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54,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55,所述出气口55和开合通道8相连通,通过气流控制所述开合通道8的开合。
半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半轴外油封11和半轴内油封10,其中半轴外油封11设置于半轴和所述离合套之间,半轴内油封10设置于半轴和所述转向节2之间,半轴的中部还设置有半轴中间油封12,半轴中间油封12设置于半轴和转向节2之间。
半轴的外侧设置有太阳轮7,太阳轮7设置于所述离合套和所述转向节2之间,太阳轮7的侧面设置有轴向齿,离合套的侧面设置有轴向齿,离合套和太阳轮7之间相啮合。
离合套通过内花键和所述半轴的外花键配合设置。
离合套包括一体连接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套设于所述半轴的端部外侧,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太阳轮7的端部设置有所述轴向齿,第二连接部设置于第一连接部远离太阳轮7端部外侧,第二连接部呈Z字形设置。
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套设有离合套外挡圈31,离合套外挡圈31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离合套外圈油封32,离合套外挡圈31和所述端盖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部的端部外侧设置有离合套内挡圈30,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离合套内挡圈30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33。
通气管道包括:
第一通道50,设置于所述转向节2内,其端部设置有所述进气口54;
第二通道51,设置于转向节2内,第二通道51呈L形设置,连通设置于第一通道50的底部;
第三通道52,设置于所述半轴和转向节2之间,第三通道52连通设置于第二通道51的底部;
第四通道53,设置于半轴内,第四通道53呈L形设置,连通设置于第三通道52的底部,第四通道53的端部设置有所述出气口55,出气口55连通第四通道53和所述开合通道8设置。
本发明采用自带气道的转向节2,该气道即为第一通气通道5和第二通气通道5,转向节2通过半轴内油封10、带气道的半轴和半轴中间油封12形成密闭的内部空间,该气道分别为第三通气通道5和第四通气通道5。
本发明通过气动控制调节,具有开合通道8打开和开合通道8关闭两种状态。
当驾驶员想切换为全驱状态时,只需按动驾驶室的按钮,通过电控控制气路向转向节2的气道充气,电控控制气路的方式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技术手段,因此此处不再做过多的赘述,气体由进气口54进入第一通气通道5中,分别经过第二通气通道5、第三通气通道5和第四通气通道5,通过出气口55进入开合通道8中,开合通道8为由轮边减速器6壳、离合套外挡圈31、离合套挡圈油封、半轴外油封11及离合套所形成的封闭空间,此时,开合通道8为打开状态。
开合通道8中进入的气体推动离合套向太阳轮7侧移动,同时压缩弹簧33呈压缩状态,直至离合套遭到离合套内挡圈30的阻挡时停止移动,此时离合套的轴向齿与太阳轮7的轴向齿啮合,离合套本身通过内花键与半轴的外花键配合,相当于太阳轮7与半轴通过离合套连接在一起,即轮端通过半轴与主减速器总成连接在一起。
当驾驶员想切换为后驱状态时,只需按动旋钮,将气体排出轮端,该排出方法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技术手段,此处不再做过多的赘述,此时开合通道8为闭合状态,离合套在压缩弹簧33的回弹作用下向远离太阳轮7的方向移动,直至遭到离合套外挡圈31的阻挡时停止移动,此时离合套轴向齿与太阳轮7轴向齿脱开,轮胎带动轮毂旋转,此时太阳轮7空转,不会带动半轴旋转,相当于普通无驱动的前桥。因此,本发明解决了申请号为CN202010804328的一种带轮边减速前驱动桥的轮端动力离合装置中轮端分离操作工作复杂的问题,只要驾驶员在驾驶室通过按钮控制气路向轮端充气,即可实现轮端分离。提高了驾驶的便捷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
半轴,其一端连接设置有转向节,其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离合套;
端盖,设置于半轴的一侧,和半轴之间设置有开合通道,通过所述开合通道的开合,实现所述端盖和半轴之间的连接或分离;
通气通道,设置于所述半轴和转向节内,所述通气通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和开合通道相连通,通过气流控制所述开合通道的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半轴外油封和半轴内油封,其中半轴外油封设置于半轴和所述离合套之间,半轴内油封设置于半轴和所述转向节之间,半轴的中部还设置有半轴中间油封,半轴中间油封设置于半轴和转向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轴的外侧设置有太阳轮,太阳轮设置于所述离合套和所述转向节之间,太阳轮的侧面设置有轴向齿,离合套的侧面设置有轴向齿,离合套和太阳轮之间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套通过内花键和所述半轴的外花键配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套包括一体连接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套设于所述半轴的端部外侧,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太阳轮的端部设置有所述轴向齿,第二连接部设置于第一连接部远离太阳轮端部外侧,第二连接部呈Z字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套设有离合套外挡圈,离合套外挡圈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离合套外圈油封,离合套外挡圈和所述端盖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外侧设置有离合套内挡圈,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离合套内挡圈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道包括:
第一通道,设置于所述转向节内,其端部设置有所述进气口;
第二通道,设置于转向节内,第二通道呈L形设置,连通设置于第一通道的底部;
第三通道,设置于所述半轴和转向节之间,第三通道连通设置于第二通道的底部;
第四通道,设置于半轴内,第四通道呈L形设置,连通设置于第三通道的底部,第四通道的端部设置有所述出气口,出气口连通第四通道和所述开合通道设置。
CN202211733349.7A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 Pending CN1158713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33349.7A CN115871375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33349.7A CN115871375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1375A true CN115871375A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57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33349.7A Pending CN115871375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713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61580A (zh) * 2023-11-21 2023-12-22 清华大学 电驱动桥、半轴轮端离合机构及其装配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61580A (zh) * 2023-11-21 2023-12-22 清华大学 电驱动桥、半轴轮端离合机构及其装配方法
CN117261580B (zh) * 2023-11-21 2024-03-12 清华大学 电驱动桥、半轴轮端离合机构及其装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24311C (en) Vehicle rear suspension system
CN108297670A (zh) 带跛行系统的平行轴式双电机双行星排两档混合动力总成
CN106965661A (zh) 一种带有转矩定向分配功能的双电机耦合驱动桥
CN115871375A (zh) 一种带轮端分离功能的轮边减速转向驱动桥
WO2021082399A1 (zh) 一种下沉式轮边电机驱动桥
CN111409393A (zh) 一种前驱桥轮边减速气动分离装置
CN101525035A (zh) 组合式高速电机减速及双凸轮自动变速集成装置
CN111030350B (zh) 一种集成中央充放气的电动轮毂
CN112659870A (zh) 一种带轮边减速器双电机电驱动桥总成
CN214874180U (zh) 一种带轮边减速器双电机电驱动桥总成
CN200957767Y (zh) 电动车后桥总成
CN113291151A (zh) 一种用于除雪车的集成输入轴位置可变减速箱的驱动桥
CN101982331B (zh)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耦合机构
CN204870561U (zh) 行星齿轮驱动式后桥总成
CN211764877U (zh) 一种下沉式轮边电机驱动桥和新能源汽车
CN110077212B (zh) 一种纯电动双轴动力耦合四轮驱动系统
CN217672158U (zh) 一种用于除雪车的集成输入轴位置可变减速箱的驱动桥
CN110143125A (zh)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车辆
CN212889705U (zh) 一种前驱桥轮边减速气动分离装置
CN111439109A (zh) 一种车辆及其驱动系统和车辆驱动轮
CN212377223U (zh) 同轴空心双离合两挡无动力中断换挡结构及其动力总成
CN218377574U (zh) 一种无差速器的电子差速驱动桥装置
CN2509014Y (zh) 差速传动装置
CN211550437U (zh) 一种正反转动力输出的减速器
CN216101351U (zh) 一种整体式驱动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