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89030U - 一种偏距变速系统及驱动桥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偏距变速系统及驱动桥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89030U
CN214689030U CN202120988113.2U CN202120988113U CN214689030U CN 214689030 U CN214689030 U CN 214689030U CN 202120988113 U CN202120988113 U CN 202120988113U CN 214689030 U CN214689030 U CN 214689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rimary
stage
speed chang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881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浩
吴星
范乃鹏
梁卫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881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89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89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89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偏距变速系统及驱动桥总成,其中偏距变速系统包括:一级变速机构,包括一级内齿圈、一级太阳轮和一级行星轮,所述一级内齿圈固定设置在所述一级太阳轮的外部,并且所述一级内齿圈和所述一级太阳轮之间啮合有所述一级行星轮,所述一级行星轮上连接有输入轴;二级变速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一级内齿圈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上连接有输出轴。所述变速系统集成了所述一级变速机构、所述二级变速机构和差速器,使得结构紧凑且稳定,以提升传扭的稳定性和集成度,并降低噪声。

Description

一种偏距变速系统及驱动桥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距变速系统及驱动桥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技术的提高,驱动桥的设计和制造工艺都在日益完善。其中驱动桥是汽车传动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处于传动系的末端,其基本功用是增大由传动轴或直接由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将转矩分配给左、右驱动轮,并使左、右驱动轮具有汽车行驶运动学所要求的差速功能,同时,驱动桥还要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厢的铅垂力、纵向力和横向力。
可见驱动桥一方面需要承担汽车的载荷,另一方面车轮上的作用力以及传递扭矩所产生的作用力拒都要由驱动桥承担,所以驱动桥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的可靠性工作。现有的驱动桥主要由电机、传动轴、变速器以及车桥等组成,并分开布置,动力一级一级传递,造成传动环节多,传动效率低,噪声高,体积大及布置困难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程度高,且体积小的偏距变速系统及驱动桥总成。
一种偏距变速系统,包括:
一级变速机构,包括一级内齿圈、一级太阳轮和一级行星轮,所述一级内齿圈固定设置在所述一级太阳轮的外部,并且所述一级内齿圈和所述一级太阳轮之间啮合有所述一级行星轮,所述一级行星轮上连接有输入轴;
二级变速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一级内齿圈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上连接有输出轴。
可选择地,还包括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包括一动力输入部和两动力输出部,所述动力输入部与所述第二齿轮耦合,每个所述动力输出部分别与一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并且两个所述输出轴同轴设置。
可选择地,所述一级变速机构还包括一级副行星轮,所述一级副行星轮啮合于所述一级太阳轮和所述一级内齿圈之间。
可选择地,还包括桥壳,所述一级变速机构和所述二级变速机构安装于所述桥壳内部。
可选择地,所述桥壳内设置有轴承,所述一级内齿圈背离所述输入轴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轴承。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呈斜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轴线相垂直。
一种驱动桥总成,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偏距变速系统,还包括一电机和两车轮,所述电机和所述输入轴相连接,所述车轮和所述输出轴相连接。
可选择地,所述偏距变速系统还包括三级变速机构,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车轮之间连接有所述三级变速机构。
可选择地,所述三级变速机构包括三级内齿圈、三级太阳轮和三级行星轮,所述三级内齿圈固定设置在所述三级太阳轮的外部,所述三级内齿圈和所述三级太阳轮之间啮合有所述三级行星轮,所述三级太阳轮和所述输出轴相连接,所述三级行星轮和所述车轮传动连接。
可选择地,所述三级行星轮上设置有三级轮轴,所述三级轮轴和所述车轮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所述输入轴输入动力,并带动所述一级行星轮自转,所述一级行星轮带动所述一级内齿圈自转,实现一级减速,所述一级内齿圈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自转,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自转,实现二级减速,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所述差速器带动两个所述输出轴以不同转速转动,进而完成动力输出。可见所述变速系统集成了所述一级变速机构、所述二级变速机构和差速器,使得结构紧凑且稳定,以提升传扭的稳定性和降低噪声,另外采用所述一级行星轮等,以使所述输入轴和输出的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的偏距小,有利于其布置,并进一步减小体积。变速系统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偏距变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变速系统、110一级变速机构、111一级内齿圈、112一级太阳轮、1121一级轮轴、113一级行星轮、114一级副行星轮、1141一级副轮轴、115轴承、120二级变速机构、121第一齿轮、1211第一轮轴、122第二齿轮、130差速器、140三级变速机构、141三级内齿圈、142三级太阳轮、143三级行星轮、1431三级轮轴、150桥壳、1001输入轴、1002输出轴、200电机、300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如图1所示,所述偏距变速系统100,包括:
一级变速机构110,包括一级内齿圈111、一级太阳轮112和一级行星轮113,所述一级内齿圈111转动设置在所述一级太阳轮112的外部,并且所述一级内齿圈111和所述一级太阳轮112之间啮合有所述一级行星轮113,所述一级行星轮113上连接有输入轴1001;
二级变速机构120,包括第一齿轮121和第二齿轮122,所述第一齿轮121与所述一级内齿圈11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22和所述第一齿轮121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22上连接有输出轴1002。
通过所述输入轴1001输入动力,并带动所述一级行星轮113自转,由于所述一级内齿圈111是转动的,所述一级太阳轮112是自转的,且所述一级行星轮113啮合于所述一级内齿圈111和所述一级太阳轮112之间,因此自转的所述一级行星轮113能够带动所述一级内齿圈111自转,实现一级减速,其中,所述一级内齿圈111、所述第一齿轮121和所述一级太阳轮112同轴设置,即所述一级太阳轮112位于所述一级内齿圈111的中间位置,以使所述一级内齿圈111带动所述第一齿轮121自转,所述第一齿轮121带动所述第二齿轮122自转,实现二级减速,所述第二齿轮122带动所述输出轴1002自转以实现动力输出。可见所述变速系统100集成了所述一级变速机构110和所述二级变速机构120,使得结构紧凑且稳定,以提升传扭的稳定性和降低噪声,另外采用所述一级行星轮113,以使所述输入轴1001和输出的所述第一齿轮121之间的偏距小,有利于其布置,并进一步减小体积。
如图1所示,所述偏距变速系统100还包括桥壳150,所述一级变速机构110和所述二级变速机构120安装于所述桥壳150内部,并尽量安装于所述桥壳150的中间位置,利于小跨距车架的布置。
如图1所示,所述一级变速机构110还包括一级副行星轮114,所述一级副行星轮114啮合于所述一级太阳轮112和所述一级内齿圈111之间,以使所述一级内齿圈111转动更加平稳。。
具体地,所述一级太阳轮112上连接有一级轮轴1121,所述一级轮轴1121连接于所述桥壳150上,以使所述一级太阳轮112能够绕着所述一级轮轴1121自转。所述一级副行星轮114上连接有一级副轮轴1141,所述一级副轮轴1141连接于所述桥壳150上,且所述一级副行星轮114能够绕着所述一级副轮轴1141自转,因此通过所述输入轴1001带动所述一级行星轮113自转后,所述一级行星轮113带动所述一级太阳轮112自转,所述一级太阳轮112带动所述一级副行星轮114自转,在所述一级行星轮113和所述一级副行星轮114的作用下,所述一级内齿圈111自转。其中所述一级行星轮113和所述一级副行星轮114的转动方向一致,且均与所述一级太阳轮112的转动方向相反。可见所述输入轴1001和所述一级变速机构110输出的第一齿轮121之间偏距。
如图1所示,所述桥壳150内设置有轴承115,所述一级内齿圈111背离所述输入轴1001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轴承115,通过设置所述轴承115,以使所述一级内齿圈111转动的平稳性。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齿轮121和所述第二齿轮122均呈斜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121与所述第二齿轮122的轴线相垂直。
所述第一齿轮121和所述一级太阳轮112同轴设置,并且所述第一齿轮121和所述一级内齿圈111之间连接有第一轮轴1211。所述第一轮轴1211位于所述第一齿轮121的中间位置,即所述第一轮轴1211和所述第一齿轮121同轴。所述第一轮轴1211可采用花键等与所述一级内齿圈111连接,以使所述一级内齿圈111带动所述第一齿轮121转动。
如图1所示,所述变速系统100还包括差速器130,所述差速器130包括一动力输入部和两动力输出部,所述动力输入部与所述第二齿轮122耦合,每个所述动力输出部分别与一所述输出轴1002传动连接,并且两个所述输出轴1002同轴设置。
所述差速器130能够使两个所述输出轴1002以不同转速转动,进而实现差速效果。其中一输出轴1002穿设所述第二齿轮122,并且所述输出轴1002可与所述第二齿轮122同轴设置。
综上所述,通过所述输入轴1001输入动力,并带动所述一级行星轮113自转,所述一级行星轮113带动所述一级内齿圈111自转,实现一级减速,所述一级内齿圈111带动所述第一齿轮121自转,所述第一齿轮121带动所述第二齿轮122自转,实现二级减速,所述第二齿轮122通过所述差速器130带动两个所述输出轴1002以不同转速转动,进而完成动力输出。可见所述变速系统100集成了所述一级变速机构110、所述二级变速机构120和差速器130,使得结构紧凑且稳定,以提升传扭的稳定性和降低噪声,另外采用所述一级行星轮113等,以使所述输入轴1001和输出的所述第一齿轮121之间的偏距小,有利于其布置,并进一步减小体积。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桥总成,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偏距变速系统100,还包括一电机200和两车轮300,所述电机200和所述输入轴1001相连接,所述车轮300和所述输出轴1002相连接。可见所述电机200带动所述输入轴1001转动,并通过所述偏距变速系统100带动两个所述车轮300以不同转速转动。
由于所述驱动桥总成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偏距变速系统100,所述驱动桥总成由所述偏距变速系统100带来的有益效果参考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变速机构110、所述二级变速机构120等能够与传动桥直连,取消了传动轴,使得集成度更高。
如图1所示,所述偏距变速系统100还包括三级变速机构140,所述输出轴1002和所述车轮300之间连接有所述三级变速机构140。
具体地,所述三级变速机构140包括三级内齿圈141、三级太阳轮142和三级行星轮143,所述三级内齿圈141固定设置在所述三级太阳轮142的外部,所述三级内齿圈141和所述三级太阳轮142之间啮合有所述三级行星轮143,所述三级太阳轮142和所述输出轴1002相连接,所述三级行星轮143和所述车轮300传动连接。
所述车轮300、所述三级内齿圈141、所述三级太阳轮142和所述输出轴1002同轴设置,即所述三级太阳轮142位于所述三级内齿圈141的中间位置。所述输出轴1002带动所述三级太阳轮142自转,由于所述三级内齿圈141是固定的,并且所述三级行星轮143啮合于所述三级内齿圈141和所述三级太阳轮142之间,因此转动的所述三级太阳轮142能够带动所述三级行星轮143绕着所述三级太阳轮142转动,所述三级太阳轮142带动车轮300转动。
所述三级行星轮143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使所述车轮300转动更加平稳。
继续参考图1,所述三级行星轮143上设置有三级轮轴1431,所述三级轮轴1431和所述车轮300相连接。当然所述三级轮轴1431和所述车轮300之间也可连接三级行星架。
除此以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所述二级变速机构120的形状、结构以及材质进行改变,只要在本实用新型上述揭露的基础上,采用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问题,并且达到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效果,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偏距变速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级变速机构(110),包括一级内齿圈(111)、一级太阳轮(112)和一级行星轮(113),所述一级内齿圈(111)固定设置在所述一级太阳轮(112)的外部,并且所述一级内齿圈(111)和所述一级太阳轮(112)之间啮合有所述一级行星轮(113),所述一级行星轮(113)上连接有输入轴(1001);
二级变速机构(120),包括第一齿轮(121)和第二齿轮(122),所述第一齿轮(121)与所述一级内齿圈(11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22)和所述第一齿轮(121)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22)上连接有输出轴(1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距变速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差速器(130),所述差速器(130)包括一动力输入部和两动力输出部,所述动力输入部与所述第二齿轮(122)耦合,每个所述动力输出部分别与一所述输出轴(1002)传动连接,并且两个所述输出轴(1002)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距变速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变速机构(110)还包括一级副行星轮(114),所述一级副行星轮(114)啮合于所述一级太阳轮(112)和所述一级内齿圈(1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距变速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桥壳(150),所述一级变速机构(110)和所述二级变速机构(120)安装于所述桥壳(150)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距变速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150)内设置有轴承(115),所述一级内齿圈(111)背离所述输入轴(1001)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轴承(1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距变速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21)和所述第二齿轮(122)均呈斜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121)与所述第二齿轮(122)的轴线相垂直。
7.一种驱动桥总成,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偏距变速系统(100),还包括一电机(200)和两车轮(300),所述电机(200)和所述输入轴(1001)相连接,所述车轮(300)和所述输出轴(1002)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距变速系统(100)还包括三级变速机构(140),所述输出轴(1002)和所述车轮(300)之间连接有所述三级变速机构(1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变速机构(140)包括三级内齿圈(141)、三级太阳轮(142)和三级行星轮(143),所述三级内齿圈(141)固定设置在所述三级太阳轮(142)的外部,所述三级内齿圈(141)和所述三级太阳轮(142)之间啮合有所述三级行星轮(143),所述三级太阳轮(142)和所述输出轴(1002)相连接,所述三级行星轮(143)和所述车轮(300)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行星轮(143)上设置有三级轮轴(1431),所述三级轮轴(1431)和所述车轮(300)相连接。
CN202120988113.2U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偏距变速系统及驱动桥总成 Active CN214689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88113.2U CN214689030U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偏距变速系统及驱动桥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88113.2U CN214689030U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偏距变速系统及驱动桥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89030U true CN214689030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51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88113.2U Active CN214689030U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偏距变速系统及驱动桥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89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52020U (zh) 电动车辆驱动系统及电驱动桥、电动车辆
CN215435962U (zh)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CN213291965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双电机驱动桥总成
CN213839427U (zh) 一种双中间轴减速器
CN212765499U (zh) 一种同轴式三级减速电驱动桥
CN214689030U (zh) 一种偏距变速系统及驱动桥总成
CN214661823U (zh) 一种变速系统及驱动桥总成
CN218112338U (zh) 三级减速单电机两挡电驱桥
CN111469605A (zh) 一种集成式三级减速电驱动桥
CN114148152B (zh) 双电机机械耦合电驱桥及车辆
CN213973576U (zh) 机械差速轮边电驱桥和汽车
CN212332285U (zh) 一种三级行星排减速非轴安装电桥总成
CN214001336U (zh) 用于电驱动车辆的单挡减速装置
CN215059228U (zh) 一种偏置减速器及电驱动桥
CN114312143A (zh) 一种同轴式双电机电驱动桥及挡位控制方法
CN113291151A (zh) 一种用于除雪车的集成输入轴位置可变减速箱的驱动桥
CN217705459U (zh) 一种平行轴式电驱动桥
CN204878578U (zh) 行星齿轮传动式后驱总成
CN218489458U (zh) 一种重卡用同轴双电机电驱动桥系统
CN217672158U (zh) 一种用于除雪车的集成输入轴位置可变减速箱的驱动桥
CN212332297U (zh) 一种三级减速的电机驱动桥
CN215596334U (zh) 纯电动乘用汽车用两级减速器及纯电动乘用汽车
CN212332295U (zh) 一种采用圆柱齿轮差速器的三级减速电驱动桥
CN212765498U (zh) 一种三级减速平行轴电桥总成
CN211820614U (zh) 一种单电机横置可换挡电驱桥减速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