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70456B - 一种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70456B
CN115870456B CN202310110722.1A CN202310110722A CN115870456B CN 115870456 B CN115870456 B CN 115870456B CN 202310110722 A CN202310110722 A CN 202310110722A CN 115870456 B CN115870456 B CN 1158704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cor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107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70456A (zh
Inventor
郭建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ngzhou Sixi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ngzhou Sixi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ngzhou Sixi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ngzhou Sixi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107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704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70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0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70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0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射芯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一种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机架、两个射砂单元和两组芯盒。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在芯盒加热时,能够将热水供入腔室内,不仅能够对芯盒进行预热,还能够对其进行保温,从而提高芯盒的加热效率和效果,同时,在零件固化完成后,能够将冷却水供入腔室内,提高对芯盒的冷却效率和效果,进而提高零件制备的效率,并且,能够在固化完成后,对芯盒的侧壁进行敲击震动,从而便于零件的脱模,能够在供入热水前,对芯盒进行敲击震动,使得腔室内壁粘附的冷却水能够脱落后流回冷却箱中,保证保温的效果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芯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
背景技术
射芯机广泛应用于铸造行业中,并且因为双工位射芯机相对于单工位射芯机工作效率高,所以双工位射芯机市场占有份额越来越大,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的双工位射芯机包括左、右两套并列的射砂装置,并且其上方分别配备有左储砂料斗和右储砂料斗。射芯机的工作原理是将以液态或固态热固性树脂为粘结剂的芯砂混合料射入加热后的芯盒内,砂芯在芯盒内遇热很快硬化,当固化达到一定程度(完全固化层厚度大于2mm)将之取出,形成表面光滑、尺寸精确的优质砂芯成品。
然而,现有的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在使用时,芯盒在进行加热时,热量容易散失,影响其加热效率和效果,并且,在零件固化完成后,需要等其却后才能将零件取下,然而,其自然冷却的效率较低,从而影响零件制备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来解决现有的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在使用时,芯盒在进行加热时,热量容易散失,影响其加热效率和效果,并且,在零件固化完成后,需要等起冷却后才能将零件取下,然而,其自然冷却的效率较低,从而影响零件制备的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机架、两个射砂单元和两组芯盒,所述芯盒内部中空设置形成腔室,且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对腔室内供入冷却水的第一供水机构,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对腔室内供入热水的第二供水机构,且芯盒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其侧壁进行敲击震动的敲击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第二供水机构等,在进行生产时,将芯盒合模后进行加热,与此同时,启动电机,电机的转动带动螺纹杆的转动,进而推动移动块向保温罩内滑动,对保温罩内的热水进行挤压,并且,移动块进行移动时带动推动板进行同步移动,从而推动滑动板进行同步移动,同时,第三弹簧被压缩,圆孔先与第一伸缩管错开,此时,滑动板将第一伸缩管进行封堵密封,接着,槽孔逐渐与第三伸缩管发生重合,此时,保温罩内的热水被挤压后通过第二连接管和第三伸缩管后进入腔室内,不仅能够对芯盒进行预热,还能够对其进行保温,从而提高芯盒的加热效率和效果,待加热完成后,通过射砂单元将芯砂混合料射入芯盒内。
2)、通过设置第一供水机构等,待芯砂固化完成后,在进行脱模前,使得电机进行反转,使得移动块和推动板进行移动复位,与此同时,滑动板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移动复位,使得腔室内的热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槽孔、第三伸缩管和第二连接管后流回保温罩中,继续移动时,使得圆孔与第一伸缩管对正,并且,第三固定管与冷却箱对正,此时,启动水泵,使得冷却箱内的冷水通过第一伸缩管和圆孔后进入腔室中对芯盒进行冷却,并且,待腔室内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三固定管内的单向组件后,经第二伸缩管和第一固定管流回冷却箱中,从而能够对腔室内的冷却水进行循环,从而保证对芯盒的冷却效率和效果,进而提高零件制备的效率,待脱模完成后,关闭水泵,此时,腔室内的冷却水能够在重力作用下经第一伸缩管流回冷却箱中。
3)、通过设置敲击机构等,当滑动板进行移动时,带动齿条进行同步移动,从而使得齿轮进行转动,齿轮的转动带动转轴和圆盘的转动,当橡胶凸块与移动板的侧壁相抵时,推动移动板和固定杆进行移动,同时,第二弹簧被压缩,当橡胶凸块越过移动板时,移动板和固定杆能够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移动复位,从而能够使得固定杆对芯盒的侧壁进行往复敲击震动,不仅能够在固化完成后,对芯盒的侧壁进行敲击震动,从而便于零件的脱模,并且,能够在供入热水前,对芯盒进行敲击震动,使得腔室内壁粘附的冷却水能够脱落后经第一伸缩管流回冷却箱中,保证保温的效果和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各个所述第一供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底部的冷却箱,且冷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管,且第一伸缩管的上端固定插设在腔室的底部,所述冷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管,且第一固定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管,所述第二伸缩管的上端固定插设在腔室的底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待芯砂固化完成后,在进行脱模前,使得电机进行反转,使得移动块和推动板进行移动复位,与此同时,滑动板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移动复位,使得腔室内的热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槽孔、第三伸缩管和第二连接管后流回保温罩中,继续移动时,使得圆孔与第一伸缩管对正,并且,第三固定管与冷却箱对正,此时,启动水泵,使得冷却箱内的冷水通过第一伸缩管和圆孔后进入腔室中对芯盒进行冷却,并且,待腔室内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三固定管内的单向组件后,经第二伸缩管和第一固定管流回冷却箱中,从而能够对腔室内的冷却水进行循环,从而保证对芯盒的冷却效率和效果,进而提高零件制备的效率,待脱模完成后,关闭水泵,此时,腔室内的冷却水能够在重力作用下经第一伸缩管流回冷却箱中。
进一步,各个所述第二供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底部的保温罩,且保温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管,且第三伸缩管的上端固定插设在腔室的底部,所述保温罩内通过移动机构连接有移动块,且腔室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第一伸缩管、第二伸缩管以及第三伸缩管的启闭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生产时,将芯盒合模后进行加热,与此同时,启动电机,电机的转动带动螺纹杆的转动,进而推动移动块向保温罩内滑动,对保温罩内的热水进行挤压,并且,移动块进行移动时带动推动板进行同步移动,从而推动滑动板进行同步移动,同时,第三弹簧被压缩,圆孔先与第一伸缩管错开,此时,滑动板将第一伸缩管进行封堵密封,接着,槽孔逐渐与第三伸缩管发生重合,此时,保温罩内的热水被挤压后通过第二连接管和第三伸缩管后进入腔室内,不仅能够对芯盒进行预热,还能够对其进行保温,从而提高芯盒的加热效率和效果,待加热完成后,通过射砂单元将芯砂混合料射入芯盒内。
进一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保温罩侧壁的第一连接板,且移动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套管,且套管内套设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的侧壁固定,且第一连接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与螺纹杆的一端固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启动电机,电机的转动带动螺纹杆的转动,进而带动移动块进行移动。
进一步,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块上侧壁的推动板,且腔室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端贯穿芯盒的侧壁并与推动板相抵,且滑动板的上侧壁开设有圆孔和槽孔,所述滑动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管,且第三固定管内设置有单向组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移动块向靠近冷却箱的方向进行移动时带动推动板进行同步移动,从而推动滑动板进行同步移动,同时,第三弹簧被压缩,圆孔先与第一伸缩管错开,此时,滑动板将第一伸缩管进行封堵密封,接着,槽孔逐渐与第三伸缩管发生重合,此时,保温罩内的热水被挤压后通过第二连接管和第三伸缩管后进入腔室内,当移动块和推动板进行移动复位,与此同时,滑动板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移动复位,使得腔室内的热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槽孔、第三伸缩管和第二连接管后流回保温罩中,继续移动时,使得圆孔与第一伸缩管对正,并且,第三固定管与冷却箱对正。
进一步,所述单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管内的锥形管和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上侧壁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圆球,且圆球与锥形管的内侧壁相抵。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在向腔室内供入冷却水时,待腔室内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在重力作用下,推动圆球向下移动,使其不再与锥形管的内侧壁相抵,此时,冷却水能够通过第三固定管流回冷却箱中,保证冷却水的正常循环。
进一步,所述敲击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芯盒侧壁的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侧壁通过复位组件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移动板的移动通过推动机构进行推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移动机构推动移动板和固定杆进行移动,同时,第二弹簧被压缩,当橡胶凸块越过移动板时,移动板和固定杆能够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移动复位,从而能够使得固定杆对芯盒的侧壁进行往复敲击震动。
进一步,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侧壁的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侧壁插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T形导杆,所述移动板套设在第一T形导杆的侧壁,且第一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移动板的移动起到导向与复位作用。
进一步,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板侧壁的转轴,且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周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橡胶凸块,所述橡胶凸块在移动板的侧壁滑动,且转轴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的转动带动圆盘进行转动,当橡胶凸块与移动板的侧壁相抵时,推动移动板和固定杆进行移动,同时,第二弹簧被压缩,当橡胶凸块越过移动板时,移动板和固定杆能够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移动复位。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轴另一端的齿轮,且芯盒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T形导杆,所述第二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滑动块,且第二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滑动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且齿条与齿轮啮合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滑动板进行移动时,带动齿条进行同步移动,从而使得齿轮进行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冷却箱以及保温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视角的冷却箱以及保温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芯盒以及保温罩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芯盒以及保温罩另一个视角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1、机架;102、射砂单元;103、芯盒;201、冷却箱;202、水泵;203、第二伸缩管;204、第一伸缩管;205、第一固定管;301、保温罩;302、第二连接管;303、第三伸缩管;304、移动块;401、第一连接板;402、第二连接板;403、套管;404、套杆;405、螺纹套;406、螺纹杆;407、电机;501、推动板;502、滑动板;503、圆孔;504、槽孔;505、第三固定管;601、支撑板;602、移动板;603、固定杆;701、固定块;702、第一T形导杆;703、第二弹簧;801、橡胶凸块;802、转轴;803、圆盘;901、齿轮;902、第二T形导杆;903、滑动块;904、第三弹簧;905、齿条;1001、锥形管;1002、过滤板;1003、第一弹簧;1004、圆球;11、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射芯机广泛应用于铸造行业中,并且因为双工位射芯机相对于单工位射芯机工作效率高,所以双工位射芯机市场占有份额越来越大,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的双工位射芯机包括左、右两套并列的射砂装置,并且其上方配合分别配备设有左储砂料斗和右储砂料斗。射芯机的工作原理是将以液态或固态热固性树脂为粘结剂的芯砂混合料射入加热后的芯盒内,砂芯在芯盒内遇热很快硬化,当固化达到一定程度(完全固化层厚度大于2mm)将之取出,形成表面光滑、尺寸精确的优质砂芯成品。
发明人对双工位射芯机零件制备过程进行深入考察与研究后发现;现有的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在使用时,芯盒在进行加热时,由于芯盒外部直接与空气接触,热量容易散失,导致加热时间变长,影响其加热效率和效果,并且,在零件固化完成后,需要等起冷却后才能将零件取下,然而,其自然冷却的效率较低,导致冷却时间变长,从而影响零件制备的效率,对此发明人提出了一种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以下优选的实施例
如图1-图9所示,一种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机架101、两个射砂单元102和两组芯盒103,芯盒103内部中空设置形成腔室11,且机架10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对腔室11内供入冷却水的第一供水机构,机架10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对腔室11内供入热水的第二供水机构,且芯盒103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其侧壁进行敲击震动的敲击机构,在芯盒103加热时,能够将热水供入腔室11内,不仅能够对芯盒103进行预热,还能够对其进行保温,从而提高芯盒103的加热效率和效果,同时,在零件固化完成后,能够将冷却水供入腔室11内,提高对芯盒103的冷却效率和效果,进而提高零件制备的效率,并且,能够在固化完成后,对芯盒103的侧壁进行敲击震动,从而便于零件的脱模,能够在供入热水前,对芯盒103进行敲击震动,使得腔室11内壁粘附的冷却水能够脱落后流回冷却箱201中,保证保温的效果和效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各个第一供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101底部的冷却箱201,且冷却箱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202,水泵2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管204,且第一伸缩管204的上端固定插设在腔室11的底部,冷却箱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管205,且第一固定管20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管203,第二伸缩管203的上端固定插设在腔室11的底部,待芯砂固化完成后,在进行脱模前,使得电机407进行反转,使得移动块304和推动板501进行移动复位,与此同时,滑动板502在第三弹簧904的作用下移动复位,使得腔室11内的热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槽孔504、第三伸缩管303和第二连接管302后流回保温罩301中,继续移动时,使得圆孔503与第一伸缩管204对正,并且,第三固定管505与冷却箱201对正,此时,启动水泵202,使得冷却箱201内的冷水通过第一伸缩管204和圆孔503后进入腔室11中对芯盒103进行冷却,并且,待腔室11内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三固定管505内的单向组件后,经第二伸缩管203和第一固定管205流回冷却箱201中,从而能够对腔室11内的冷却水进行循环,从而保证对芯盒103的冷却效率和效果,进而提高零件制备的效率,待脱模完成后,关闭水泵202,此时,腔室11内的冷却水能够在重力作用下经第一伸缩管204流回冷却箱201中。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各个第二供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101底部的保温罩301,且保温罩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302,第二连接管3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管303,且第三伸缩管303的上端固定插设在腔室11的底部,保温罩301内通过移动机构连接有移动块304,且腔室1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第一伸缩管204、第二伸缩管203以及第三伸缩管303的启闭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在进行生产时,将芯盒103合模后进行加热,与此同时,启动电机407,电机407的转动带动螺纹杆406的转动,进而推动移动块304向保温罩301内滑动,对保温罩301内的热水进行挤压,并且,移动块304进行移动时带动推动板501进行同步移动,从而推动滑动板502进行同步移动,同时,第三弹簧904被压缩,圆孔503先与第一伸缩管204错开,此时,滑动板502将第一伸缩管204进行封堵密封,接着,槽孔504逐渐与第三伸缩管303发生重合,此时,保温罩301内的热水被挤压后通过第二连接管302和第三伸缩管303后进入腔室11内,不仅能够对芯盒103进行预热,还能够对其进行保温,从而提高芯盒103的加热效率和效果,待加热完成后,通过射砂单元102将芯砂混合料射入芯盒103内。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保温罩301侧壁的第一连接板401,且移动块30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02,第一连接板4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套管403,且套管403内套设有套杆404,套杆404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402的侧壁固定,且第一连接板4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螺纹套405,螺纹套405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06,且螺纹杆406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402的侧壁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4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407,且电机407的输出端与螺纹杆406的一端固定,启动电机407,电机407的转动带动螺纹杆406的转动,进而带动移动块304进行移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块304上侧壁的推动板501,且腔室1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502,滑动板502的一端贯穿芯盒103的侧壁并与推动板501相抵,且滑动板502的上侧壁开设有圆孔503和槽孔504,滑动板502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管505,且第三固定管505内设置有单向组件,移动块304向靠近冷却箱201的方向进行移动时带动推动板501进行同步移动,从而推动滑动板502进行同步移动,同时,第三弹簧904被压缩,圆孔503先与第一伸缩管204错开,此时,滑动板502将第一伸缩管204进行封堵密封,接着,槽孔504逐渐与第三伸缩管303发生重合,此时,保温罩301内的热水被挤压后通过第二连接管302和第三伸缩管303后进入腔室11内,当移动块304和推动板501进行移动复位,与此同时,滑动板502在第三弹簧904的作用下移动复位,使得腔室11内的热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槽孔504、第三伸缩管303和第二连接管302后流回保温罩301中,继续移动时,使得圆孔503与第一伸缩管204对正,并且,第三固定管505与冷却箱201对正。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单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管505内的锥形管1001和过滤板1002,过滤板1002的上侧壁通过第一弹簧1003连接有圆球1004,且圆球1004与锥形管1001的内侧壁相抵,保证在向腔室11内供入冷却水时,待腔室11内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在重力作用下,推动圆球1004向下移动,使其不再与锥形管1001的内侧壁相抵,此时,冷却水能够通过第三固定管505流回冷却箱201中,保证冷却水的正常循环。
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敲击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芯盒103侧壁的支撑板601,且支撑板601的侧壁通过复位组件连接有移动板602,移动板6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03,且移动板602的移动通过推动机构进行推动,通过移动机构推动移动板602和固定杆603进行移动,同时,第二弹簧703被压缩,当橡胶凸块801越过移动板602时,移动板602和固定杆603能够在第二弹簧703的作用下移动复位,从而能够使得固定杆603对芯盒103的侧壁进行往复敲击震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复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601侧壁的固定块701,且固定块701的侧壁插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T形导杆702,移动板602套设在第一T形导杆702的侧壁,且第一T形导杆702的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703,对移动板602的移动起到导向与复位作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推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板601侧壁的转轴802,且转轴8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803,圆盘803的周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橡胶凸块801,橡胶凸块801在移动板602的侧壁滑动,且转轴802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轴802进行转动,转轴802的转动带动圆盘803进行转动,当橡胶凸块801与移动板602的侧壁相抵时,推动移动板602和固定杆603进行移动,同时,第二弹簧703被压缩,当橡胶凸块801越过移动板602时,移动板602和固定杆603能够在第二弹簧703的作用下移动复位。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轴802另一端的齿轮901,且芯盒1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T形导杆902,第二T形导杆902的侧壁套设有滑动块903,且第二T形导杆902的侧壁套设有第三弹簧904,滑动块9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905,且齿条905与齿轮901啮合设置,当滑动板502进行移动时,带动齿条905进行同步移动,从而使得齿轮901进行转动。
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在使用时,首先,在进行生产时,将芯盒103合模后进行加热,与此同时,启动电机407,电机407的转动带动螺纹杆406的转动,进而推动移动块304向保温罩301内滑动,对保温罩301内的热水进行挤压,并且,移动块304进行移动时带动推动板501进行同步移动,从而推动滑动板502进行同步移动,同时,第三弹簧904被压缩,圆孔503先与第一伸缩管204错开,此时,滑动板502将第一伸缩管204进行封堵密封,接着,槽孔504逐渐与第三伸缩管303发生重合,此时,保温罩301内的热水被挤压后通过第二连接管302和第三伸缩管303后进入腔室11内,不仅能够对芯盒103进行预热,还能够对其进行保温,从而提高芯盒103的加热效率和效果,待加热完成后,通过射砂单元102将芯砂混合料射入芯盒103内;
待芯砂固化完成后,在进行脱模前,使得电机407进行反转,使得移动块304和推动板501进行移动复位,与此同时,滑动板502在第三弹簧904的作用下移动复位,使得腔室11内的热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槽孔504、第三伸缩管303和第二连接管302后流回保温罩301中,继续移动时,使得圆孔503与第一伸缩管204对正,并且,第三固定管505与冷却箱201对正,此时,启动水泵202,使得冷却箱201内的冷水通过第一伸缩管204和圆孔503后进入腔室11中对芯盒103进行冷却,并且,待腔室11内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三固定管505内的单向组件后,经第二伸缩管203和第一固定管205流回冷却箱201中,从而能够对腔室11内的冷却水进行循环,从而保证对芯盒103的冷却效率和效果,进而提高零件制备的效率,待脱模完成后,关闭水泵202,此时,腔室11内的冷却水能够在重力作用下经第一伸缩管204流回冷却箱201中;
并且,当滑动板502进行移动时,带动齿条905进行同步移动,从而使得齿轮901进行转动,齿轮901的转动带动转轴802和圆盘803的转动,当橡胶凸块801与移动板602的侧壁相抵时,推动移动板602和固定杆603进行移动,同时,第二弹簧703被压缩,当橡胶凸块801越过移动板602时,移动板602和固定杆603能够在第二弹簧703的作用下移动复位,从而能够使得固定杆603对芯盒103的侧壁进行往复敲击震动,不仅能够在固化完成后,对芯盒103的侧壁进行敲击震动,从而便于零件的脱模,并且,能够在供入热水前,对芯盒103进行敲击震动,使得腔室11内壁粘附的冷却水能够脱落后经第一伸缩管204流回冷却箱201中,保证保温的效果和效率。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在芯盒103加热时,能够将热水供入腔室11内,不仅能够对芯盒103进行预热,还能够对其进行保温,从而提高芯盒103的加热效率和效果,同时,在零件固化完成后,能够将冷却水供入腔室11内,提高对芯盒103的冷却效率和效果,进而提高零件制备的效率,并且,能够在固化完成后,对芯盒103的侧壁进行敲击震动,从而便于零件的脱模,能够在供入热水前,对芯盒103进行敲击震动,使得腔室11内壁粘附的冷却水能够脱落后流回冷却箱201中,保证保温的效果和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机架(101)、两个射砂单元(102)和两组芯盒(103),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盒(103)内部中空设置形成腔室(11),且机架(10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对腔室(11)内供入冷却水的第一供水机构,所述机架(10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对腔室(11)内供入热水的第二供水机构,且芯盒(103)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其侧壁进行敲击震动的敲击机构;
各个所述第一供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101)底部的冷却箱(201),且冷却箱(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202),所述水泵(2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管(204),且第一伸缩管(204)的上端固定插设在腔室(11)的底部,所述冷却箱(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管(205),且第一固定管(20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管(203),所述第二伸缩管(203)的上端固定插设在腔室(11)的底部;
各个所述第二供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101)底部的保温罩(301),且保温罩(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302),所述第二连接管(3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管(303),且第三伸缩管(303)的上端固定插设在腔室(11)的底部,所述保温罩(301)内通过移动机构连接有移动块(304),且腔室(1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第一伸缩管(204)、第二伸缩管(203)以及第三伸缩管(303)的启闭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保温罩(301)侧壁的第一连接板(401),且移动块(30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02),所述第一连接板(4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套管(403),且套管(403)内套设有套杆(404),所述套杆(404)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402)的侧壁固定,且第一连接板(4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螺纹套(405),所述螺纹套(405)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06),且螺纹杆(406)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402)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4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407),且电机(407)的输出端与螺纹杆(406)的一端固定;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块(304)上侧壁的推动板(501),且腔室(1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502),所述滑动板(502)的一端贯穿芯盒(103)的侧壁并与推动板(501)相抵,且滑动板(502)的上侧壁开设有圆孔(503)和槽孔(504),所述滑动板(502)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管(505),且第三固定管(505)内设置有单向组件;
所述单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管(505)内的锥形管(1001)和过滤板(1002),所述过滤板(1002)的上侧壁通过第一弹簧(1003)连接有圆球(1004),且圆球(1004)与锥形管(1001)的内侧壁相抵;
所述敲击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芯盒(103)侧壁的支撑板(601),且支撑板(601)的侧壁通过复位组件连接有移动板(602),所述移动板(6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03),且移动板(602)的移动通过推动机构进行推动;
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板(601)侧壁的转轴(802),且转轴(8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803),所述圆盘(803)的周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橡胶凸块(801),所述橡胶凸块(801)在移动板(602)的侧壁滑动,且转轴(802)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轴(802)另一端的齿轮(901),且芯盒(1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T形导杆(902),所述第二T形导杆(902)的侧壁套设有滑动块(903),且第二T形导杆(902)的侧壁套设有第三弹簧(904),所述滑动块(9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905),且齿条(905)与齿轮(901)啮合设置;当所述滑动板(502)进行移动时,带动齿条(905)进行同步移动,以使齿轮(901)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601)侧壁的固定块(701),且固定块(701)的侧壁插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T形导杆(702),所述移动板(602)套设在第一T形导杆(702)的侧壁,且第一T形导杆(702)的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703)。
CN202310110722.1A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 Active CN1158704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0722.1A CN115870456B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0722.1A CN115870456B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0456A CN115870456A (zh) 2023-03-31
CN115870456B true CN115870456B (zh) 2023-06-13

Family

ID=85761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10722.1A Active CN115870456B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704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8929B (zh) * 2023-09-24 2024-05-03 山西永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轧带钢板生产故障监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940687A (en) * 1970-08-12 1974-01-29 Robert B. Barrow Production of directionally solidified castings
CN1786591A (zh) * 2005-12-02 2006-06-14 秦元福 常压热质下循环太阳能供热器
CN108215100B (zh) * 2018-01-30 2020-04-10 信阳师范学院 一种温控注塑模具的快速温度调节装置
CN208054093U (zh) * 2018-02-07 2018-11-06 佛山市三水奥立得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洗枪水的储存装置
CN212525948U (zh) * 2020-04-17 2021-02-12 无锡朗世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射芯机
CN213687501U (zh) * 2020-11-17 2021-07-13 莹特菲勒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供多台浇注化妆笔芯机的模具冷却和预热装置
CN115478795A (zh) * 2022-10-12 2022-12-16 江西卓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矿山专用设备打孔机用钻杆固定装置
CN115635078B (zh) * 2022-12-07 2023-03-10 成都大学 一种快速冷却的粉末冶金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0456A (zh) 2023-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70456B (zh) 一种用于零件制备的双工位射芯机
CN109228118A (zh) 一种注塑机
CN114643342A (zh) 一种用于高压铸造模具的浇注装置
CN112008071A (zh) 一种具有重力增压功能的汽车轮毂铸造设备及铸造方法
CN210282993U (zh) 一种高效率的化妆瓶注塑机
CN114474596A (zh)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08696298U (zh) 一种高效型铝块制造装置
CN117140892A (zh) 一种注塑模具环形降温冷却机构
CN110202762A (zh) 一种可全自动脱模倒装的注塑模具生产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6852640A (zh) 一种出料后内壁管道便于清洁的注塑机
CN110315680B (zh) 一种多工位控温注塑机
CN104526995B (zh) 一种具有清料功能的塑料挤注成型机
CN111844651A (zh) 一种高效节能塑件注塑成型模具
CN115198698B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坝裂缝处理设备及工艺
CN116442474A (zh) 一种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
CN113787596B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块生产用具有控温能力的模具
CN210390010U (zh) 卧式多站四缸橡胶注射成型机注射机构
CN111660493B (zh) 一种环氧树脂平底烫钻自动注塑设备
CN210880701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冷循环散热式注塑模具
CN117183262B (zh)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注塑机冷却系统
CN110103401A (zh) 超声塑化微注射成型机主体及成型方法
CN204566596U (zh) 用于塑料挤注成型机的注射柱塞及与其配合的注射前料筒
CN109262945A (zh) 一种自动整形输出一体注塑机的操作方法
CN220864553U (zh) 一种塑胶件热压装置
CN213006229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