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2964B - 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2964B
CN115862964B CN202211670264.9A CN202211670264A CN115862964B CN 115862964 B CN115862964 B CN 115862964B CN 202211670264 A CN202211670264 A CN 202211670264A CN 115862964 B CN115862964 B CN 1158629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wisting
guide
guide wheel
sheav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02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62964A (zh
Inventor
王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longyi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longyi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longyi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longying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702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629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62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2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62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29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6Disintegrating fibre-containing textile articles to obtain fibres for re-use

Landscapes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股线交织合并技术领域,提出了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用于将第一线轴上的线与第二线轴上的线合并,包括第一预扭组件、第二预扭组件和退扭组件,退扭组件设置在第一预扭组件和第二预扭组件的一侧,第一预扭组件、第二预扭组件均包括预扭机架,转动架相对预扭机架转动设置,预扭转动驱动件设置在预扭机架上,驱动转动架转动,预扭导轮组分布设置在转动架的侧部和端部;退扭组件包括退扭机架,转筒件转动设置在退扭机架上,退扭转动驱动件驱动转筒件转动,退扭导轮组设置在转筒件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两股或多股线合股后多股线交织在一起,存在部分扭力不能释放,导致合股线内部发生质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股线交织合并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多股线交织合并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
背景技术
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多用于线缆制造、纺织等行业,现实生产中将多股线合并在一起是比较麻烦的工序,现有技术中,对于两股或多股线交织合并通常会选用一股线绷直,另一股线或几股线往上绕,经常会出现合股线不均匀的问题,两股或多股线交织在一起,常存在部分扭力不能释放,导致合股线内部发生质变,如针对于线缆,就会出现线缆横截面不均匀,长短不一,整股线电阻大小不一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也会有将多股线拧合在一起的合股机,同样也存在每股线拧力不同,合股后多股线交织在一起,也存在部分扭力不能释放,导致合股线内部发生质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两股或多股线合股后多股线交织在一起,存在部分扭力不能释放,导致合股线内部发生质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用于将第一线轴上的线与第二线轴上的线合并,包括第一预扭组件、第二预扭组件和退扭组件,所述退扭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预扭组件和所述第二预扭组件的一侧,
第一预扭组件和第二预扭组件均包括预扭机架,
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相对所述预扭机架转动设置,
预扭转动驱动件,所述预扭转动驱动件设置在所述预扭机架上,驱动所述转动架转动,
预扭导轮组,所述预扭导轮组分布设置在所述转动架的侧部和端部;
所述退扭组件包括退扭机架,
转筒件,所述转筒件转动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上,
退扭转动驱动件,所述退扭转动驱动件驱动所述转筒件转动,
退扭导轮组,所述退扭导轮组设置在所述转筒件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设置在所述退扭组件之后,包括第一槽轮,所述第一槽轮具有若干轮槽,
第二槽轮,所述第二槽轮具有若干轮槽,
牵引驱动件,所述牵引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槽轮转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计米压线组件,所述计米压线组件设置在所述牵引组件之后,包括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上,
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上,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
压线轮,所述压线轮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滑动件,提供所述压线轮靠近所述支撑轮的力,
丝母件,所述丝母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
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上,且与所述丝母件螺纹连接,所述弹性件一端作用于所述丝母件,另一端作用于所述滑动件,
摇柄,所述摇柄设置在所述丝杆的一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退扭组件还包括刹车盘,所述刹车盘设置在所述转筒件上,
刹车钳,所述刹车钳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上,所述刹车盘伸至所述刹车钳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筒件具有线入孔和线出孔,所述线入孔和所述线出孔分别位于所述退扭导轮组的两侧,且均位于所述转筒件的轴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退扭导轮组包括入口导轮,所述入口导轮设置在所述转筒件上且位于所述线入孔旁,
入口槽轮,所述入口槽轮设置在所述转筒件上且位于所述入口导轮斜侧,
出口导轮,所述出口导轮设置在所述转筒件上且位于所述线出孔旁,
出口槽轮,所述出口槽轮设置在所述转筒件上且位于所述出口导轮斜侧,其中所述入口槽轮和所述出口槽轮的中心连线,与所述转筒件的转动轴线斜交,且所述入口导轮、所述入口槽轮、所述出口导轮和所述出口槽轮的轴向均与所述转筒件的轴向垂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导杆件,所述导杆件位于所述线入孔的前侧,包括前导向对杆和后导向对杆,所述前导向对杆和后导向对杆相邻设置且相互垂直,其中所述前导向对杆和所述后导向对杆中间均用于通过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预扭导轮组包括侧导轮,所述侧导轮设置在所述转动架的侧部中间位置,
角导轮,所述角导轮设置在所述转动架的角部位置,
端导轮,所述端导轮设置在所述转动架的端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一线轴上的线和所述第二线轴上的线,依次经过所述侧导轮、所述角导轮和所述端导轮,
其中,所述侧导轮、所述角导轮的轴向垂直,所述角导轮与所述端导轮的轴线平行。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预扭组件和所述第二预扭组件均还包括斜坡,所述斜坡设置在所述预扭机架上,
变向转台,所述变向转台设置在所述斜坡一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预扭组件和所述第二预扭组件均还包括
滑动支撑台,所述滑动支撑台滑动设置在所述预扭机架上,且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转筒件的轴向,所述滑动支撑台位于所述变向转台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转筒件的下方,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为四个,均转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支撑台上,
连杆件,所述连杆件与四个所述转动件均铰接,
升降支撑台,所述升降支撑台有四个支撑脚,一个所述支撑脚铰接设置在一个所述转动件上,
驱动液压缸,一端与所述预扭机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杆件铰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第一预扭组件、第二预扭组件分别安装有第一线轴和第二线轴,送出两股加扭的线,根据需要也可以设计多个预扭组件,送出多股加扭的线,第一预扭组件、第二预扭组件通过同样的速度旋转,使得两股或多股线具备同样的扭力进行交织,拧合在一起,此时,合股的线仍然会有较大的概率存在扭力不均及不能释放的问题,设计了退扭组件,退扭组件的转筒件能够对合股的线进行导向并带动合股的线进行拧力释放,一方面可以使得两股或多股线更好的交织在一起,另一方面,可以使得交织在一起的两股线在转筒件的转动下,释放部分扭力进而避免线的内部发生质变,保证线缆横截面均匀,整股线电阻均匀一致,从而解决了线缆合股后长短不一、电阻大小不一的问题,使电线电缆使用更安全,也延长了线缆使用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预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退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牵引驱动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转筒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导杆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计米压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预扭导轮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升降支撑台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后限位挡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线轴-1,第二线轴-2,第一预扭组件-3,预扭机架-301,转动架-302,预扭转动驱动件-303,预扭导轮组-304,侧导轮-3041,角导轮-3042,端导轮-3043,变向转台-305,滑动支撑台-306,转动件-307,连杆件-308,升降支撑台-309,支撑脚-3091,驱动液压缸-310,斜坡-311,第二预扭组件-4,退扭组件-5,退扭机架-501,转筒件-502,线入孔-5021,线出孔-5022,退扭转动驱动件-503,退扭导轮组-504,入口导轮-5041,入口槽轮-5042,出口导轮-5043,出口槽轮-5044,刹车盘-505,刹车钳-506,牵引组件-6,第一槽轮-601,第二槽轮-602,牵引驱动件-603,计米压线组件-7,支撑轮-701,导向杆-702,滑动件-703,压线轮-704,弹性件-705,丝母件-706,丝杆-707,摇柄-708,导杆件-8,前导向对杆-801,后导向对杆-802,限位组件-9,前限位挡件-901,后限位挡件-902,座体-9021,转动把手-9022,转动挡件-9023,转动连杆-9024,限位凹槽-90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用于将第一线轴1上的线与第二线轴2上的线合并,包括第一预扭组件3、第二预扭组件4和退扭组件5,退扭组件5设置在第一预扭组件3和第二预扭组件4的一侧,
第一预扭组件3和第二预扭组件4均包括预扭机架301,
转动架302,转动架302相对预扭机架301转动设置,
预扭转动驱动件303,预扭转动驱动件303设置在预扭机架301上,驱动转动架302转动,
预扭导轮组304,预扭导轮组304分布设置在转动架302的侧部和端部;
退扭组件5包括退扭机架501,
转筒件502,转筒件502转动设置在退扭机架501上,
退扭转动驱动件503,退扭转动驱动件503驱动转筒件502转动,
退扭导轮组504,退扭导轮组504设置在转筒件502上。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多股线进行合并时,存在内部扭力释放不均及不能释放的问题,专门设计了第一预扭组件3、第二预扭组件4,第一预扭组件3、第二预扭组件4分别安装有第一线轴1和第二线轴2,送出两股加扭的线,根据需要也可以设计多个预扭组件,送出多股加扭的线,第一预扭组件3、第二预扭组件4通过同样的速度旋转,使得两股或多股线具备同样的扭力进行交织,拧合在一起,此时,合股的线仍然会有较大的概率存在扭力不均及不能释放的问题,为进一步避免此问题,本实施例又设计了退扭组件5,退扭组件5的转筒件502能够对合股的线进行导向并带动合股的线进行拧力释放,一方面可以使得两股或多股线更好的交织在一起,另一方面,可以使得交织在一起的两股线在转筒件502的转动下,释放部分扭力进而避免线的内部发生质变,保证线缆横截面均匀,整股线电阻均匀一致,从而解决了线缆合股后长短不一、电阻大小不一的问题,使电线电缆使用更安全,也延长了线缆使用的寿命。
本实施例中,两股或多股线各自增加扭力时,是通过第一预扭组件3、第二预扭组件4的转动架302带着第一线轴1与第二线轴2转动实现的,之后预扭导轮组304再将第一线轴1与第二线轴2送出的线股进行加扭,预扭导轮组304设计为多个方向的导轮进行导向以实现三个自由度方向的预拧。其中转筒件502的转动由退扭转动驱动件503驱动,退扭转动驱动件503选用电机和减速机驱动即可。
本实施例中,退扭组件5可以将合并的两股及多股线进行退扭,具体的,第一预扭组件3、第二预扭组件4将两股线加扭之后送入转筒件502,转筒件502内设置有退扭导轮组504跟随转筒件502转动,一方面,合股的线会被转筒件502带动转动进行基础退扭,可以实现收卷时的合股线只有内部两根线扭合一起的力,消除外部拧乱的;另一方面,合股的线被退扭导轮组504导向时,由于退扭导轮组504相对转筒件502也是转动的,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退扭的效果,达到调直的目的,使得合股线中的每一股线的扭力更加均匀,合股到一起之后,相互之间的拧力也能够保持一致,更好的避免了线的内部发生质变,保证线缆横截面均匀,整股线电阻均匀一致,解决了线缆合股后长短不一、电阻大小不一的问题,使电线电缆使用更安全,也延长了线缆使用的寿命。
进一步,如图3所示,还包括牵引组件6,牵引组件6设置在退扭组件5之后,包括第一槽轮601,第一槽轮601具有若干轮槽,
第二槽轮602,第二槽轮602具有若干轮槽,
牵引驱动件603,牵引驱动件603驱动第一槽轮601转动。
本实施例中,合股线的牵引是通过牵引组件6实现的,并且沿线的输送方向,牵引组件6设置在退扭组件5之后,牵引组件6的第一槽轮601和第二槽轮602均具有若干轮槽,合股线可以在第一槽轮601和第二槽轮602上的轮槽复绕多圈,更多的包覆能够保证牵引力足够大,牵引驱动件603选用电机及减速机驱动即可。
进一步,如图3、图7所示,还包括计米压线组件7,计米压线组件7设置在牵引组件6之后,包括
支撑轮701,支撑轮701设置在退扭机架501上,
导向杆702,导向杆702设置在退扭机架501上,
滑动件703,滑动件703滑动设置在导向杆702上,
压线轮704,压线轮704设置在滑动件703上,
弹性件705,弹性件705作用于滑动件703,提供压线轮704靠近支撑轮701的力,
丝母件706,丝母件706滑动设置在导向杆702上,
丝杆707,转动设置在退扭机架501上,且与丝母件706螺纹连接,弹性件705一端作用于丝母件706,另一端作用于滑动件703,
摇柄708,摇柄708设置在丝杆707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在牵引组件6之后,还设计了计米压线组件7,可以对合股线进行压紧并进行长度计量,退扭机架501上设置的支撑轮701会被压线轮704压紧,两者之间用于通过合股线,弹性件705作用于滑动件703,能够带动压线轮704稳稳的压在支撑轮701上,以保证长度计量的准确。滑动件703是滑动在导向杆702上的,结构更加稳定,滑动更加顺畅。弹性件705可以选用弹簧,为了增加更多的适用场景,本实施例中,将弹性件705的上端设置在了丝母件706上,丝母件706的高度可以调整,以实现不同高度的调整,使得不同粗细特别是更粗的合股线也能够被压线轮704更好的压紧,不会因为弹性件705的弹力过大或过小而导致合股线被压坏或者无法压紧。丝母件706的高度调整是通过转动摇柄708实现的,摇柄708转动后,会带动丝杆707原地转动,丝杆707转动会带动丝母件706沿着导向杆702升降移动,从而改变弹性件705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支撑轮701具有轮槽,压线轮704的宽度等于轮槽的宽度。此种设计可以很好的避免任何情况合股线均不会跳出支撑轮701。
进一步,如图3所示,退扭组件5还包括刹车盘505,刹车盘505设置在转筒件502上,
刹车钳506,刹车钳506设置在退扭机架501上,刹车盘505伸至刹车钳506内。
本实施例中,在退扭组件5的转筒件502上还同轴设置了刹车盘505,通过刹车钳506实现对刹车盘505的制动,从而满足不需要转筒件502时的输送,也可以先操作转筒件502制动,然后控制牵引组件6停止驱动。
进一步,如图5所示,转筒件502具有线入孔5021和线出孔5022,线入孔5021和线出孔5022分别位于退扭导轮组504的两侧,且均位于转筒件502的轴部。
本实施例中,在转筒件502的轴部,还设置了线入孔5021和线出孔5022,工作时,合股线从线入孔5021送入转筒件502后被退扭导轮组504推动绕轴部转动实现退扭,设计为线入孔5021和线出孔5022在轴部,可以避免合股线与转筒件502产生摩擦,从而避免合股线受到损害。
进一步,如图3所示,退扭导轮组504包括
入口导轮5041,入口导轮5041设置在转筒件502上且位于线入孔5021旁,
入口槽轮5042,入口槽轮5042设置在转筒件502上且位于入口导轮5041斜侧,
出口导轮5043,出口导轮5043设置在转筒件502上且位于线出孔5022旁,
出口槽轮5044,出口槽轮5044设置在转筒件502上且位于出口导轮5043斜侧,其中入口槽轮5042和出口槽轮5044的中心连线,与转筒件502的转动轴线斜交,且入口导轮5041、入口槽轮5042、出口导轮5043和出口槽轮5044的轴向均与转筒件502的轴向垂直。
本实施例中,退扭导轮组504设计为入口导轮5041、入口槽轮5042、出口导轮5043和出口槽轮5044四个配合实现,入口导轮5041、出口导轮5043可以对合股线送入和送出退扭导轮组504的方向进行改变,使得合股线从沿轴向转向至沿径向,从入口导轮5041导向转弯沿径向后,再在入口槽轮5042、出口槽轮5044上复绕两圈,一方面,可以提高摩擦力从而保障涨紧力,实现合股线内部拧力的均匀分散,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转动时入口槽轮5042、出口槽轮5044作用于合股线的力矩,保证退扭的拧力足够大,避免了退扭不稳的发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其中,入口槽轮5042和出口槽轮5044的中心连线,与转筒件502的转动轴线斜交,目的也是为了保证拧力更加对称均匀;入口导轮5041、入口槽轮5042、出口导轮5043和出口槽轮5044的轴向均与转筒件502的轴向垂直可以避免合股线走向错位,能够保证合股线退扭传送的顺畅。
进一步,如图8所示,还包括导杆件8,导杆件8位于线入孔5021的前侧,包括前导向对杆801和后导向对杆802,前导向对杆801和后导向对杆802相邻设置且相互垂直,其中前导向对杆801和后导向对杆802中间均用于通过线。
本实施例中,还设计了导杆件8,导杆件8的前导向对杆801和后导向对杆802足够光滑,使得合股线传送至转筒件502轴部中心位置时,能够被导向转弯,并且导向时,合股线与前导向对杆801和后导向对杆802的解除均为点接触,在导向的同时很好的避免了合股线被刮伤的发生。
进一步,如图8所示,预扭导轮组304包括侧导轮3041,侧导轮3041设置在转动架302的侧部中间位置,
角导轮3042,角导轮3042设置在转动架302的角部位置,
端导轮3043,端导轮3043设置在转动架302的端部中间位置,第一线轴1上的线和第二线轴2上的线,依次经过侧导轮3041、角导轮3042和端导轮3043,
其中,侧导轮3041、角导轮3042的轴向垂直,角导轮3042与端导轮3043的轴线平行。
本实施例中,预扭导轮组304设计为多个导轮,分别为侧导轮3041、角导轮3042和端导轮3043,第一线轴1上的线和第二线轴2送出的线先从一侧被侧导轮3041导向为平行第一线轴1的轴向,再被角导轮3042在第一线轴1的角部位置被导向为沿径向,最后再送至第一线轴1的轴部位置被端导轮3043导向远离第一线轴1,经过多次导向实现了所需的加拧。其中侧导轮3041、角导轮3042的轴向垂直,角导轮3042与端导轮3043的轴线平行,可以保证加拧的效果最佳,避免加拧过程中出现意外状况。
进一步,如图2所示,第一预扭组件3和第二预扭组件4均还包括
斜坡311,斜坡311设置在预扭机架301上,
变向转台305,变向转台305设置在斜坡311一侧。
本实施例中,还设计了斜坡311,用于第一线轴1上的线和第二线轴2的推动搬运,之后再送至变向转台305进行转弯,方便了第一线轴1上的线和第二线轴2从地下安装至转动架302上。
进一步,如图2、图9所示,第一预扭组件3和第二预扭组件4均还包括滑动支撑台306,滑动支撑台306滑动设置在预扭机架301上,且滑动方向平行于转筒件502的轴向,滑动支撑台306位于变向转台305的一侧且位于转筒件502的下方,
转动件307,转动件307为四个,均转动设置在滑动支撑台306上,
连杆件308,连杆件308与四个转动件307均铰接,
升降支撑台309,升降支撑台309有四个支撑脚3091,一个支撑脚3091铰接设置在一个转动件307上,
驱动液压缸310,一端与预扭机架301铰接,另一端与连杆件308铰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线轴1和第二线轴2从地下搬运安装至转动架302上,专门设计了滑动支撑台306和升降支撑台309,升降支撑台309在滑动支撑台306上跟随滑动,当第一线轴1搬运至变向转台305转向后,可以方便的送至升降支撑台309上,在滑动支撑台306移动后会带动第一线轴1移动至转动架302的下方,之后升降支撑台309进行带着第一线轴1从而可以调整至方便安装至转动架302的位置,使得操作人员更换物料更加的方便。
其中,滑动支撑台306的移动可以由液压缸驱动即可,升降支撑台309的升降驱动由驱动液压缸310实现,此处为了减小驱动液压缸310在竖向的占据空间,设计为驱动液压缸310驱动连杆件308带动转动件307摆动,转动件307升高后带动升降支撑台309升高,从而极大的减小了竖向的占据空间,使得驱动液压缸310横向设置也能够很好的实现升降支撑台309的升降驱动。
进一步,如图2、图10所示,还包括限位组件9,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前限位挡件901和后限位挡件902,所述前限位挡件901和所述后限位挡件902均设置在所述预扭机架301上,分别位于所述滑动支撑台306的两侧,所述后限位挡件902包括
座体9021,所述座体9021设置在所述预扭机架301上,
转动把手9022,所述转动把手9022铰接设置在所述座体9021上,
转动挡件9023,所述转动挡件9023铰接设置在所述座体9021上,所述转动挡件9023转动后挡在所述滑动支撑台306的一侧或取消挡在所述滑动支撑台306,
转动连杆9024,所述转动连杆9024一端与所述转动把手902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挡件9023铰接,
其中,所述座体9021具有限位凹槽9025,所述转动连杆9024一端卡在所述限位凹槽9025中。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滑动支撑台306滑动位置的限制,同时在滑动支撑台306完成转运后进行限制避免移动,设计了限位组件9,前限位挡件901限制滑动支撑台306前进的位置,后限位挡件902限制滑动支撑台306后退的位置,其中,后限位挡件902还能够实现转动,在滑动支撑台306需要经过后限位挡件902位置时,进行让位,在后限位挡件902完成转运后,可以通过转动后限位挡件902将滑动支撑台306挡住避免其向后移动,同时前限位挡件901限制滑动支撑台306前进,二者便可以共同限制滑动支撑台306移动。具体的,后限位挡件902有转动把手9022,摆动转动把手9022后,转动把手9022会带动转动连杆9034移动,转动连杆9034会带动转动挡件9023转动到滑动支撑台306一侧,从而将滑动支撑台306挡住限制其移动。其中,所述转动把手9022与所述座体9021一个铰接点,所述转动挡件9023与所述座体9021一个铰接点,所述转动连杆9024与所述转动把手9022、所述转动挡件9023两个铰接点,结合转动连杆9024一端卡在所述限位凹槽9025,可以实现转动挡件9023被卡主,将滑动支撑台306挡住,也可以实现转动挡件9023被取消卡主,从而实现取消对滑动支撑台306挡住限位。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用于将第一线轴(1)上的线与第二线轴(2)上的线合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扭组件(3)、第二预扭组件(4)和退扭组件(5),所述退扭组件(5)设置在所述第一预扭组件(3)和所述第二预扭组件(4)的一侧,所述第一预扭组件(3)、所述第二预扭组件(4)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线轴(1)和所述第二线轴(2),送出两股加扭的线,使得两股线拧合在一起,之后,所述退扭组件(5)对合股的线进行导向并带动合股的线进行拧力释放,
所述第一预扭组件(3)和所述第二预扭组件(4)均包括
预扭机架(301),
转动架(302),所述转动架(302)相对所述预扭机架(301)转动设置,
预扭转动驱动件(303),所述预扭转动驱动件(303)设置在所述预扭机架(301)上,驱动所述转动架(302)转动,
预扭导轮组(304),所述预扭导轮组(304)分布设置在所述转动架(302)的侧部和端部;
所述退扭组件(5)包括
退扭机架(501),
转筒件(502),所述转筒件(502)转动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501)上,
退扭转动驱动件(503),所述退扭转动驱动件(503)驱动所述转筒件(502)转动,
退扭导轮组(504),所述退扭导轮组(504)设置在所述转筒件(50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组件(6),所述牵引组件(6)设置在所述退扭组件(5)之后,包括
第一槽轮(601),所述第一槽轮(601)具有若干轮槽,
第二槽轮(602),所述第二槽轮(602)具有若干轮槽,
牵引驱动件(603),所述牵引驱动件(603)驱动所述第一槽轮(60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米压线组件(7),所述计米压线组件(7)设置在所述牵引组件(6)之后,包括
支撑轮(701),所述支撑轮(701)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501)上,
导向杆(702),所述导向杆(702)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501)上,
滑动件(703),所述滑动件(703)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702)上,
压线轮(704),所述压线轮(704)设置在所述滑动件(703)上,
弹性件(705),所述弹性件(705)作用于所述滑动件(703),提供所述压线轮(704)靠近所述支撑轮(701)的力,
丝母件(706),所述丝母件(706)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702)上,
丝杆(707),转动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501)上,且与所述丝母件(706)螺纹连接,所述弹性件(705)一端作用于所述丝母件(706),另一端作用于所述滑动件(703),
摇柄(708),所述摇柄(708)设置在所述丝杆(707)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扭组件(5)还包括
刹车盘(505),所述刹车盘(505)设置在所述转筒件(502)上,
刹车钳(506),所述刹车钳(506)设置在所述退扭机架(501)上,所述刹车盘(505)伸至所述刹车钳(506)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件(502)具有线入孔(5021)和线出孔(5022),所述线入孔(5021)和所述线出孔(5022)分别位于所述退扭导轮组(504)的两侧,且均位于所述转筒件(502)的轴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扭导轮组(504)包括
入口导轮(5041),所述入口导轮(5041)设置在所述转筒件(502)上且位于所述线入孔(5021)旁,
入口槽轮(5042),所述入口槽轮(5042)设置在所述转筒件(502)上且位于所述入口导轮(5041)斜侧,
出口导轮(5043),所述出口导轮(5043)设置在所述转筒件(502)上且位于所述线出孔(5022)旁,
出口槽轮(5044),所述出口槽轮(5044)设置在所述转筒件(502)上且位于所述出口导轮(5043)斜侧,其中所述入口槽轮(5042)和所述出口槽轮(5044)的中心连线,与所述转筒件(502)的转动轴线斜交,且所述入口导轮(5041)、所述入口槽轮(5042)、所述出口导轮(5043)和所述出口槽轮(5044)的轴向均与所述转筒件(502)的轴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杆件(8),所述导杆件(8)位于所述线入孔(5021)的前侧,包括前导向对杆(801)和后导向对杆(802),所述前导向对杆(801)和后导向对杆(802)相邻设置且相互垂直,其中所述前导向对杆(801)和所述后导向对杆(802)中间均用于通过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扭导轮组(304)包括
侧导轮(3041),所述侧导轮(3041)设置在所述转动架(302)的侧部中间位置,
角导轮(3042),所述角导轮(3042)设置在所述转动架(302)的角部位置,
端导轮(3043),所述端导轮(3043)设置在所述转动架(302)的端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一线轴(1)上的线和所述第二线轴(2)上的线,依次经过所述侧导轮(3041)、所述角导轮(3042)和所述端导轮(3043),
其中,所述侧导轮(3041)、所述角导轮(3042)的轴向垂直,所述角导轮(3042)与所述端导轮(3043)的轴线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扭组件(3)和所述第二预扭组件(4)均还包括
斜坡(311),所述斜坡(311)设置在所述预扭机架(301)上,
变向转台(305),所述变向转台(305)设置在所述斜坡(311)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扭组件(3)和所述第二预扭组件(4)均还包括
滑动支撑台(306),所述滑动支撑台(306)滑动设置在所述预扭机架(301)上,且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转筒件(502)的轴向,所述滑动支撑台(306)位于所述变向转台(305)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转筒件(502)的下方,
转动件(307),所述转动件(307)为四个,均转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支撑台(306)上,
连杆件(308),所述连杆件(308)与四个所述转动件(307)均铰接,
升降支撑台(309),所述升降支撑台(309)有四个支撑脚(3091),一个所述支撑脚(3091)铰接设置在一个所述转动件(307)上,
驱动液压缸(310),一端与所述预扭机架(30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杆件(308)铰接;
所述第一预扭组件(3)和所述第二预扭组件(4)均还包括限位组件(9),所述限位组件(9)包括前限位挡件(901)和后限位挡件(902),所述前限位挡件(901)和所述后限位挡件(902)均设置在所述预扭机架(301)上,分别位于所述滑动支撑台(306)的两侧,所述后限位挡件(902)包括
座体(9021),所述座体(9021)设置在所述预扭机架(301)上,
转动把手(9022),所述转动把手(9022)铰接设置在所述座体(9021)上,
转动挡件(9023),所述转动挡件(9023)铰接设置在所述座体(9021)上,所述转动挡件(9023)转动后挡在所述滑动支撑台(306)的一侧或取消挡在所述滑动支撑台(306),
转动连杆(9024),所述转动连杆(9024)一端与所述转动把手(902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挡件(9023)铰接,
其中,所述座体(9021)具有限位凹槽(9025),所述转动连杆(9024)一端卡在所述限位凹槽(9025)中。
CN202211670264.9A 2022-12-26 2022-12-26 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 Active CN1158629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0264.9A CN115862964B (zh) 2022-12-26 2022-12-26 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0264.9A CN115862964B (zh) 2022-12-26 2022-12-26 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2964A CN115862964A (zh) 2023-03-28
CN115862964B true CN115862964B (zh) 2023-06-20

Family

ID=85654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0264.9A Active CN115862964B (zh) 2022-12-26 2022-12-26 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6296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0436B (zh) * 2012-08-13 2013-11-20 江苏汉鼎机械有限公司 预扭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3106982B (zh) * 2013-01-29 2016-12-07 东莞市精铁机械有限公司 主动退扭恒力放线机及其制作方法
CN207021040U (zh) * 2017-07-25 2018-02-16 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带退扭笼式绞线机
CN110931175A (zh) * 2018-09-20 2020-03-27 东莞市铸镁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笼盘联绞设备及成缆方法
CN210403358U (zh) * 2019-10-11 2020-04-24 东莞市庆丰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摇篮退扭机
CN215183280U (zh) * 2021-04-28 2021-12-14 赣州西维尔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绞线预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2964A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86509B (zh) 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
CA2201849A1 (en) Apparatus for making twisted wire
CA1209557A (en) Apparatus for paying off wire from a bobbin
CN115862964B (zh) 多股线交织合并装置
CN208954697U (zh) 铜线绞线机
CN112331417A (zh) 一种退扭辅助旋转架及一种退扭辅助旋转方法
EP152621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oring a wire cord
CN107758428A (zh) 一种用于铜线收线的辅助工装
AU2004280204B2 (en) Device for winding an elongate, threadlike element on a winding element
CN114635303A (zh) 一种用于钢丝绳生产的捻绳装置
CN211237825U (zh) 一种高速绞线机
US3726075A (en) Variable pitch-type cable core twister
CN113529454A (zh) 一种生产高伸长钢帘线的双捻机组合牵引装置
CN102982910A (zh) 一种对绞机收线盘自动排线装置
CN208538562U (zh) 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专用盘式绞线机
US4570428A (en) Twin track buncher
CN113178289B (zh) 一种可防止导体跳丝的线缆导体绞制设备
CN115331891B (zh) 一种线缆制造用高速束丝机绞距无极调整机构
CN113584915B (zh) 用于钢丝绳生产的管式捻股机
CN221079709U (zh) 一种绞线机绞线张力控制结构
CN116682620B (zh) 一种铜绞线编织上线架
CN220149955U (zh) 一种不锈钢丝绳捻股机张力控制装置
CN219759286U (zh) 一种电缆制备用框式绞线机
CN218201449U (zh) 成缆机上线盘
CN216156239U (zh) 一种生产高伸长钢帘线的双捻机组合牵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