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51767A - 来自芒属植物荻的耐盐基因MsaH2A.W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来自芒属植物荻的耐盐基因MsaH2A.W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51767A
CN115851767A CN202211546855.5A CN202211546855A CN115851767A CN 115851767 A CN115851767 A CN 115851767A CN 202211546855 A CN202211546855 A CN 202211546855A CN 115851767 A CN115851767 A CN 115851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sah2a
gene
plant
salt
seq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468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翠霞
徐萍萍
程森安
王延翠
王树楷
徐西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5468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517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51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17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自芒属植物(Miscanthus)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的耐盐基因MsaH2A.W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从芒属植物荻(M.sacchariflorus)中克隆并鉴定得到一个新的耐盐基因MsaH2A.W。将MsaH2A.W基因转化至植物中使其过表达,能够显著提高转基因植物的耐盐能力,促进转基因植物在盐胁迫条件下根的生长,进而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因此,MsaH2A.W基因对于改善盐胁迫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escription

来自芒属植物荻的耐盐基因MsaH2A.W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来自芒属植物(Miscanthus)荻(M.sacchariflorus)的耐盐基因MsaH2A.W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盐胁迫是自然界中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严重影响人类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目前,全球盐碱地的面积约为9.54亿公顷,约有20%-50%的灌溉农田受到土壤盐渍化的不利影响,中国盐碱地约有9913.3万公顷,约占我国可利用土地面积的4.88%,盐碱地因土壤里面含有大量可溶性盐进而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
组蛋白是染色质结构的基本组成元件之一,组蛋白变体和组蛋白修饰是两类基本的染色质结构调控因子。在构成核小体的四种核心组蛋白(H2A、H2B、H3、H4)当中,H2A拥有最多的变体类型并在染色质结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盐胁迫下拟南芥AtMYB44基因启动子区域的H2A.Z富集水平显著降低,削弱了与AtMYB44蛋白结合的亲和力,导致AtMYB44转录本数量显著增加,从而调控植物响应盐胁迫。以往对H2A及其变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观遗传所介导的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等方面,然而组蛋白变体对非生物胁迫响应的机制很复杂,还没有被很好地阐明。
芒属植物是多年生高大禾草,C4高光效,生物产量高;抗逆性强,耐盐碱、耐旱、耐贫瘠、抗寒、耐涝等,可以在中度到重度盐碱地种植生长;耕作粗放,水肥利用率高,生产投入低,一次种植可以连续收割30年。中国的芒属植物种类主要包括芒、荻、南荻、五节芒等,不同种类之间遗传多样性丰富,抗逆性有差异,种间杂交种存在强的杂种优势。芒属植物作为纤维素生物质新能源、饲草、造纸、食用菌生产的原料和观赏植物物,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不同的芒属植物种类,荻表现出更强的耐盐性耐涝特性。因此,芒属植物荻可以作为耐盐基因的来源;挖掘荻基因组中的耐盐基因,对于粮食经济作物等的耐盐育种,也具有重要育种价值和意义。但是,目前还很少见有来源于芒属植物荻的耐盐基因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来自芒属植物荻的耐盐基因MsaH2A.W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MsaH2A.W基因在如下(1)或(2)中的应用:
(1)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
(2)促进植物在盐胁迫条件下根的生长;
所述MsaH2A.W基因为如下i)-iii)任一所示的核酸分子:
i)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1所示的核酸分子;
ii)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2所示的核酸分子;
iii)除i)或ii)以外的编码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的核酸分子。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MsaH2A.W基因编码的蛋白在如下(1)或(2)中的应用:
(1)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
(2)制备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的产品;
所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含有MsaH2A.W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基因细胞系或工程菌在如下(1)-(3)任一项中的应用:
(1)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
(2)促进植物在盐胁迫条件下根的生长;
(3)培育耐盐能力提高的植物品种。
上述应用中,所述重组表达载体可用现有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例如pCAMBIA3300-35S-3xFlag-Nos、pMal-c2x-mbp、pCAMBIA1300、pBI121、pBin19、pCAMBIA2301、pCAMBIA1301-UbiN或其它衍生植物表达载体。
所述工程菌的宿主细胞可以为大肠杆菌、农杆菌等。
上述应用中,所述植物包括但不限于:荻、拟南芥、南荻、高粱、水稻、玉米、小麦。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提高植物对盐胁迫耐受性的方法,包括:使植物中MsaH2A.W基因过表达的步骤。
上述方法中,使植物中MsaH2A.W基因过表达可以通过外源转入MsaH2A.W基因的方法;或者上调植物基因组中MsaH2A.W基因或其同源基因的表达。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MsaH2A.W基因或者含有MsaH2A.W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基因细胞系或工程菌在培育转基因植物中的用途;
所述MsaH2A.W基因为如下i)-iii)任一所示的核酸分子:
i)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1所示的核酸分子;
ii)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2所示的核酸分子;
iii)除i)或ii)以外的编码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的核酸分子。
上述用途中,所培育的转基因植物与野生型植物相比,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提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次从芒属植物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中克隆并鉴定得到一个新的耐盐基因MsaH2A.W。将MsaH2A.W基因转化至植物中使其过表达,能够显著提高转基因植物的耐盐能力,促进转基因植物在盐胁迫条件下根的生长,进而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因此,MsaH2A.W基因对于改善盐胁迫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荻MsaH2A.W蛋白的进化树分析。
其中,AtH2A.W.6(Arabidopsis thaliana,NP_200795.1)、EsH2A.W.6(Eutremasalsugineum,XP_006400900.1)、MsiH2A.W(南荻,CAD6333595.1)、MuH2A.2(Musaacuminata subsp.Malaccensis,XP_009409009.1)、SbH2A.4(高粱,XP_002441223.1)、OsH2A.2(水稻,XP_015640099.1)、SiH2A.4(Setaria italica,XP_004961835.1)、ZmH2A.4(玉米,ACG38394.1)。
图2:荻MsaH2A.W基因及其拟南芥中同源基因AtH2A.W.6在盐胁迫下的表达量。
对荻和拟南芥在盐处理条件下的RNA-seq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基因表达的TPM值。
图3:野生型和过量表达荻MsaH2A.W的转基因植物在盐胁迫处理下的生长情况。
A、野生型拟南芥和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的半定量RT-PCR检测;B、野生型和超表达W6幼苗在是否含有100mM NaCl培养基上培养10天后的表型;C、野生型和超表达W6幼苗在是否含有100mM NaCl培养基上培养10天后主根的长度。其中,WT:野生型对照;OE-2、OE-7:过量表达的转基因株系。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如前所述,芒属植物荻(M.sacchariflorus)具有耐盐碱、耐旱、耐湿、耐瘠薄等特性,可用作盐碱地改良植物。因此,芒属植物荻可以作为耐盐基因的来源;但是,目前还很少见有来源于芒属植物荻的耐盐基因的报道。
基于此,本发明对芒属植物荻(M.sacchariflorus)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挖掘潜在的耐盐基因。发明人前期通过分析芒属植物荻在盐胁迫处理下的转录谱,鉴定出许多可能与耐受盐胁迫相关的基因;进一步通过对拟南芥和荻中高度同源的基因进行盐处理下的表达谱分析,根据基因表达量的差异,本发明筛选出芒属植物荻中的MsaH2A.W基因作为候选耐盐基因。
为对MsaH2A.W基因的功能进行鉴定,本发明从荻中克隆MsaH2A.W基因,通过从荻幼芽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得到cDNA。根据RNA-seq Denovo组装结果预测MsaH2A.W蛋白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常规PCR反应。将合适大小的PCR产物与pMD19-T simple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重组子,并进行测序分析确认,得到MsaH2A.W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
然后构建含有MsaH2A.W基因的植物过表达载体,采用花序侵染法获得T3代转基因拟南芥,并进行耐盐能力分析。结果发现,转基因拟南芥中MsaH2A.W基因的过量表达能够显著提高其耐盐能力。
上述结果表明:MsaH2A.W基因是芒属植物荻中一个新的与抵御盐胁迫相关的耐盐基因。
MsaH2A.W基因的cDNA如SEQ ID NO.1所示,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3980363690000041
说明:透明方框中的
Figure BDA0003980363690000042
表示起始密码子,而灰色方框内的/>
Figure BDA0003980363690000043
表示终止密码子。
MsaH2A.W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3980363690000051
MsaH2A.W基因编码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3980363690000052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还包括:与MsaH2A.W基因同源的DNA片段的功能,只要它们编码的蛋白与SEQ ID NO.3所示的蛋白功能等价。本文所指的“与SEQIDNO.3所示的蛋白功能等价”意味着目标DNA片段所编码的蛋白在生物学功能和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与本发明中SEQ ID NO.3所示的蛋白相同或相近。SEQ ID NO.3所示的蛋白典型的生物学功能是提高植物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
这些与MsaH2A.W基因同源的DNA片段包括本发明核苷酸序列(SEQ ID NO.1或SEQID NO.1)对应的等位基因、同源基因、突变基因和衍生基因;它们编码的蛋白类似于本发明SEQ ID NO.3所示的蛋白,或存在一个、数个或数十个氨基酸的替换、删除或插入现象,都属于本发明内容。
由于拟南芥生长速度快、生活周期短、转化方法简便易操作、遗传转化效率高,因此,本发明选择拟南芥作为转基因的对象。但本发明中MsaH2A.W基因及含有该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也可以用于生产其它提高抗盐能力的转基因植物。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均为本领域常规的试验材料,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购买得到。未注明详细条件的实验方法是按照常规试验方法或按照供应商所建议的操作说明书进行的。
实施例1:荻MsaH2A.W基因的克隆
利用Trizol法从荻的幼芽中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具体方法如下:
(一)总RNA的提取
(1)称取约0.1-0.2g荻幼芽,液氮中研磨为粉末状,移入4℃预冷的1mL Trizol提取液中,漩涡震荡,室温下静置10min使其充分溶解;
(2)匀浆后,4℃,12000rpm,离心10min;
(3)吸取上清,加入1/5体积的氯仿,剧烈震荡15sec,混匀,室温静置2-3min,沉淀蛋白质;
(4)4℃,12000rpm,离心15min;
(5)将上层无色水相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异丙醇,轻轻颠倒混匀,室温静置10min,4℃,12000rpm,离心10min;
(6)弃去上清,加入预冷的1mL 75%乙醇,震荡重悬,4℃,7500rpm,离心5min;
(7)75%乙醇漂洗2-3次,4℃,7500rpm,离心5min;
(8)无菌工作台上,开盖放置5-10min,RNA干燥,乙醇挥发干净后,用30-50μLDEPC处理过的水回溶RNA;
(9)测定RNA的浓度。用微量分光光度计NanoDrop 2000测定RNA的浓度、A260/A280和A260/A230的比值;
(10)-80℃冻存,或立即进行以下反转录实验。
(二)反转录cDNA第一链的合成
(1)在0.2ml的RNase free离心管中配置如下混合液(其中RNA为步骤(一)提取获得的;如果用的是-80℃储藏RNA,必须让其在冰上缓慢融解):
Figure BDA0003980363690000061
(2)用枪头轻轻混匀,将离心管置于PCR仪(65℃5分钟)进行变性、退火反应;
变性、退火反应条件:
Figure BDA0003980363690000062
(3)在上述离心管中继续配制下列反转录反应液。
Figure BDA0003980363690000071
(4)在PCR仪上进行反转录反应:
Figure BDA0003980363690000072
合成的反转录产物cDNA,用于之后进行相关实验。
(三)cDNA全长序列的获得
根据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特异引物(W6-F/2R),以步骤(二)反转录合成的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反应。
H2A.W.6-F;5’-GGATCCATGGATGCCGGAGCAAAGGT-3’(SEQ.ID.NO.4)
注:此处下划线部分为BamHI酶切位点;
H2A.W.6-2R;5’-ACTAGTTGCGACGGCCGCCTTCTTGGG-3’(SEQ.ID.NO.5)
注:此处下划线部分为SpeI酶切位点。
PCR扩增体系(以下进行的双引物PCR反应均用此体系)
Figure BDA0003980363690000073
PCR反应程序:98℃预变性5分钟;循环参数为98℃变性10秒、58℃退火5秒、72℃延伸30秒,进行32个循环;72℃充分延伸10分钟。
(四)转化与测序
PCR反应结束后,进行1.0%琼脂糖凝胶电泳以检测是否有适当大小的条带,然后进行以下详细操作:
(1)PCR产物回收:回收根据TRAN公司“EasyPure Quick Gel Extraction Kit”操作;
(2)载体连接:取4.5μl PCR回收产物与pMD19-T载体连接,操作步骤按pMD19-TVector说明书进行;
(3)转化: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培养基上,37℃倒置培养12-20小时;挑取白色单菌落,在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过夜;
(4)质粒提取:碱裂解法提取pMD19-T-MsaH2A.W的质粒DNA;
(5)酶切鉴定:BamHI和SpeI双酶切鉴定;
(6)序列测定:将酶切鉴定正确对应的菌液取1ml放到1.5ml离心管中,密封,送到睿博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测序;
测序完成后,利用DANMAN软件进行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得到基因MsaH2A.W,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保存测序正确的单克隆pMD19-T-MsaH2A.W的质粒DNA,-20℃保存,用于后续功能验证实验。
实施例2:荻MsaH2A.W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及聚类分析
(1)MsaH2A.W基因cDNA全长为886bp,其中包括480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frame,ORF)。利用VectorNTI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其编码159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约为16.57kDa,等电点pI为10.68。利用InterProScan网站的数据库和分析软件,对MsaH2A.W蛋白的功能结构域和保守域进行分析,结果发现:MsaH2A.W蛋白包含IPR002119domain(注释为Histone_H2A)。
(2)NCBI数据库中搜索出MsaH2A.W(荻,unnamed protein)的同源基因AtH2A.W.6(Arabidopsis thaliana,NP_200795.1)、EsH2A.W.6(Eutrema salsugineum,XP_006400900.1)、MsiH2A.W(南荻,CAD6333595.1)、MuH2A.2(Musa acuminatasubsp.Malaccensis,XP_009409009.1)、SbH2A.4(高粱,XP_002441223.1)、OsH2A.2(水稻,XP_015640099.1)、SiH2A.4(Setaria italica,XP_004961835.1),ZmH2A.4(玉米,ACG38394.1)。
(3)利用MUSCLE软件(https://www.ebi.ac.uk/Tools/msa/muscle/)对上述序列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进而利用MEGA软件(https://www.megasoftware.net/)对不同物种中H2A家族的蛋白通过最大似然法构建进化树,发现荻MsaH2A.W与高粱中SbH2A.4、玉米中ZmH2A.4、南荻中MsiH2A.W以及水稻中OsH2A.2亲缘关系最近(图1)。
实施例3:荻MsaH2A.W基因及其拟南芥中同源基因AtH2A.W在盐胁迫下的表达量分析
(1)本实验中所用到的数据从NCBI下载,检索号为SRP133460。实验过程为对四周大小的拟南芥和荻进行100mM NaCl 3天的处理,处理后取材,抽提RNA;进行RNA的建库和测序。
(2)利用专门的RNA-seq数据分析软件Salmon将测序得到的Reads进行处理,得到每个基因的表达量(以TPM值表示,TPM全称为Transcripts Per Kilobase Million)。依据实施例2中的进化树分析结果,提取荻中MsaH2A.W和拟南芥AtH2A.W的表达量。结果如图2所示。
实施例4:MsaH2A.W基因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为研究MsaH2A.W基因的功能,将包含有MsaH2A.W基因编码区在内的共477bp片段(如SEQ ID NO.2所示,不包含终止密码子)正确插入表达载体pCAMBIA3300-35S-3xFlag-Nos上。
构建启动子为35S的表达载体,具体方法如下:
(1)用BamHⅠ和SpeⅠ两个内切酶,同时双酶切实施例1步骤四中所得质粒DNA与pCAMBIA3300-35S-3xFlag-Nos质粒,回收MsaH2A.W的片段和pCAMBIA3300-35S-3xFlag-Nos载体片段,用T4连接酶将二者连接起来,进行转化和阳性克隆鉴定,具体步骤同实施例1步骤四。筛选出阳性克隆,从中选择正确的重组子pCAMBIA3300-35S::MsaH2A.W-3xFlag-Nos。
(2)用构建好的重组子pCAMBIA3300-35S::MsaH2A.W-3xFlag-Nos转化农杆菌GV3101感受态细胞。进行PCR鉴定,挑取阳性菌落进行菌液保存。构建正确的重组子pCAMBIA3300-35S::MsaH2A.W-3xFlag-Nos单克隆用于之后拟南芥的转化。
实施例5: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
(1)拟南芥为哥伦比亚生态型(Columiba),移栽成活的拟南芥苗长至开花期时即可用花序侵染转化。
(2)挑取正确的农杆菌单克隆菌落接种于5mL YEP液体培养基(含50mg/l卡那霉素和利福平100mg/l)中,28℃、200rpm,振荡培养至OD600为06-0.8(约48小时);
(3)取其中lmL菌液加入20mL新鲜YEP液体培养基内,28℃、200rpm,振荡培养至OD600为0.6-0.8(约5小时)。
(4)将菌体倒入大离心管,室温,5000rpm离心5min。倒掉上清,收集菌体,用适量含5%蔗糖(w/v)及0.04% Silwet-L77(v/v)的侵染液重新悬浮,将菌液浓度至OD600=0.5-1.0,用于拟南芥花序侵染;
(5)选取处于开花期的野生型拟南芥,提前一天用1/3Hongland营养液浇透,并将已经开过的花和果荚去除,准备第二天侵染;
(6)将拟南芥花序浸入侵染液中15s左右,然后将花取离液面,同时将过多的的侵染液体用吸水纸吸掉;
(7)将侵染后的拟南芥在温室中避光暗培养24h,随后转移到长日照中正常生长,培养室正常管理,1周后可再侵染一次,收获种子进行转基因苗筛选。
实施例6:转基因拟南芥基因组DNA分子鉴定
CTAB法提取转基因植株不同株系及野生型植株基因组DNA,以此为模板,用MsaH2A.W的上游引物H2A.W.6-F和3xFlag标签序列上的引物3xFlag-R进行PCR扩增,能够扩增得到清晰条带的为转基因植株。
3xFlag-R:5'-GTCATCATCGTCTTTGTAGTC-3'(SEQ ID NO.6)
实施例7:转基因拟南芥抗盐能力分析
为了确定转基因植株的功能,我们对T3代转基因拟南芥株系进行抗盐能力分析。
(1)MsaH2A.W基因在T3代转基因拟南芥不同株系的相对表达量。
通过抗生素(含50mg/L潮霉素)筛选后的拟南芥转化株系,根据实施例5中的方法进行基因组DNA分子鉴定,从获得的转基因拟南芥株系中随机挑选7个T2代株系,提取相应的RNA,并反转录为cDNA,方法同实施例1中的步骤二。在MsaH2A.W基因的非保守区设计特异引物W6-F和W6-R和拟南芥的内参引物EF1α-F和EF1α-R。
EF1α-F:5'-GTATGGTTGTTACCTTTGCTCCCACAG-3'(SEQ ID NO.7)
EF1α-R:5'-CATCATTTGGCACCCTTCTTCACTGC-3'(SEQ ID NO.8)
用拟南芥内参引物EF1α-F和EF1α-R调整cDNA模板,使各cDNA模板浓度一致,进行半定量RT-PCR检测。
反应程序为:98℃预变性5分钟;循环参数为98℃变性30秒、58℃退火30秒、72℃延伸30秒,运行20-25个循环;72℃后延伸l0分钟。扩增产物在1%琼脂糖凝胶上做电泳分析,用BIO-RAD Gel Doc XR凝胶成像仪检测条带亮度,以确定这些转基因株系中MsaH2A.W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MsaH2A.W基因在不同株系中的表达量不同,其中OE-2表达量最高(图3A),选取表达量较高的2个株系OE-2、OE-7,单株收取种子,从而得到相应的T3代种子,进行后续转基因功能验证实验。
(2)T3代种子萌发后5天的拟南芥经100mM NaCl处理后生长情况:
将T3代转基因拟南芥种子OE-2/7和野生型对照WT种子消毒,铺在灭菌后的
Figure BDA0003980363690000111
MS培养基上,置于4℃避光春化5天。将其取出放入22℃短日照培养箱中竖直培养5天,将长势一致的幼苗分别移植到/>
Figure BDA0003980363690000112
PNS培养基和添加100mM NaCl的/>
Figure BDA0003980363690000113
PNS培养基上,根部朝下竖直培养10天,观察表型差异并进行根长测定。
Figure BDA0003980363690000114
MS培养基和/>
Figure BDA0003980363690000115
PNS培养基的原料组成与专利CN114214334A实施例7中记载的相应名称培养基的原料组成相同。
结果显示:在正常的
Figure BDA0003980363690000116
PNS培养基上,转基因株系及野生型幼苗生长状况大体一致。在添加100mM NaCl的/>
Figure BDA0003980363690000117
PNS培养基上,转基因株系幼苗的根长均比野生型植株的长(图3B)。以上结果说明:MsaH2A.W基因转入拟南芥中,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耐盐能力。
综上,本发明从芒属植物荻中分离到了一个组蛋白H2A基因MsaH2A.W,通过在拟南芥中转基因的功能分析可以看出:它在抵抗外界高盐胁迫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新的抗盐基因。可将该基因转化小麦、玉米、水稻等一年生农作物,或苹果、梨等多年生木本植物,提高其抗盐胁迫的能力,进而提高其产量和品质,从而产生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MsaH2A.W基因在如下(1)或(2)中的应用:
(1)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
(2)促进植物在盐胁迫条件下根的生长;
所述MsaH2A.W基因为如下i)-iii)任一所示的核酸分子:
i)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1所示的核酸分子;
ii)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2所示的核酸分子;
iii)除i)或ii)以外的编码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的核酸分子。
2.MsaH2A.W基因编码的蛋白在如下(1)或(2)中的应用:
(1)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
(2)制备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的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4.含有MsaH2A.W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基因细胞系或工程菌在如下(1)-(3)任一项中的应用:
(1)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
(2)促进植物在盐胁迫条件下根的生长;
(3)培育耐盐能力提高的植物品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菌的宿主细胞选自大肠杆菌或农杆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包括但不限于:荻、拟南芥、南荻、高粱、水稻、玉米、小麦。
7.一种提高植物对盐胁迫耐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植物中MsaH2A.W基因过表达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外源转入MsaH2A.W基因或者上调植物基因组中MsaH2A.W基因或其同源基因的表达,使植物中MsaH2A.W基因过表达。
9.MsaH2A.W基因或者含有MsaH2A.W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基因细胞系或工程菌在培育转基因植物中的用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培育的转基因植物与野生型植物相比,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提高。
CN202211546855.5A 2022-12-05 2022-12-05 来自芒属植物荻的耐盐基因MsaH2A.W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58517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6855.5A CN115851767A (zh) 2022-12-05 2022-12-05 来自芒属植物荻的耐盐基因MsaH2A.W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6855.5A CN115851767A (zh) 2022-12-05 2022-12-05 来自芒属植物荻的耐盐基因MsaH2A.W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1767A true CN115851767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69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46855.5A Pending CN115851767A (zh) 2022-12-05 2022-12-05 来自芒属植物荻的耐盐基因MsaH2A.W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5176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5590B (zh) 野葡萄VyPPR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干旱胁迫中的应用
CN109797157B (zh) 一种抗非生物逆境转录因子PbrbHLH92及其引物、编码的蛋白和应用
CN111718935B (zh) 葡萄circSIZ1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盐胁迫抗性中的用途
CN113337520A (zh) 陆地棉GhA0749和GhD0744转录因子及其调控开花方面的应用
CN110872598A (zh) 一种棉花抗旱相关基因GhDT1及其应用
CN115873086A (zh) 番茄转录因子SlWOX13基因及其蛋白和应用
CN115612695A (zh) GhGPX5和GhGPX13基因在提高植物盐胁迫耐受性中的应用
CN113388017B (zh) 一种耐旱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培育耐旱植物中的应用
CN109943579B (zh) 一种岷江百合LrCCoAOMT基因及其应用
CN102533811A (zh) 枳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PtrMAPK克隆及用于提高植物抗旱能力
CN108864264B (zh) 玉米OXS2a基因、其编码蛋白及应用
US20240043858A1 (en) A Protein Vapbp2-L For Enhancing Drought Resistance Of Plants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13337522B (zh) 棉花GhNFYC4基因在促进植物开花中的应用
CN113481176B (zh) GA3ox1蛋白在调控苜蓿株型中的应用
CN104109192A (zh) 一种小麦抗旱基因及其应用
CN109971764B (zh) 水稻OsNRT2.1基因在提高水稻籽粒中的锰元素含量中的应用
CN102796747A (zh) 玉米干旱响应基因ZmDIP1及其编码蛋白的应用
CN103665129B (zh) 一种植物抽穗期相关蛋白TaMYB72及其应用
CN115851767A (zh) 来自芒属植物荻的耐盐基因MsaH2A.W及其应用
CN114214334B (zh) 来源于盐芥的基因EsH2A.3在调控植物耐盐性中的应用
CN117777263B (zh) 小麦抗病相关蛋白TaMTase在调控小麦茎基腐病害抗性中的应用
CN116121298B (zh) 抑制hsrp1基因的表达在提高植物耐热性中的应用
CN114644701B (zh) 来源于玉米的蛋白及其相关生物材料的应用
CN110129338B (zh) 玉米转录因子ZmEREB160基因及其应用
CN110423759B (zh) 棉花GhMADS36-A11基因在促进植物开花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