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38174A -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及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及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38174A
CN115838174A CN202211659138.3A CN202211659138A CN115838174A CN 115838174 A CN115838174 A CN 115838174A CN 202211659138 A CN202211659138 A CN 202211659138A CN 115838174 A CN115838174 A CN 115838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reducing agent
activity
coal
carbonaceous redu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591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建强
罗泽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ngke Yuanxiang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ngke Yuanxia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ngke Yuanxiang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ngke Yuanxia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591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381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38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81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olid Fuels And Fuel-Associated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属于碳质还原剂煤活性提升的添加剂的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剂是由氢氧化钠、碳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水制备而成,该制剂能够提高碳质还原剂煤的过程活性与最终活性,使之满足工业硅的生产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及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质还原剂煤活性提升的添加剂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硅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碳质还原剂煤在矿热炉内发生如下反应:
SiO(g)+2C(s)=SiC(s)+CO(g)
上述反应的进程取决于煤中的碳与SiO气体的反应能力,即煤的反应活性,该活性性质决定着工业硅矿热炉运行指标的优劣、硅回收率的高低及产能的大小,在工业硅的生产过程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市场上在售的可用于工业硅生产的碳质还原剂煤的活性指标呈下降趋势。如下表所示:
2021年之前市场煤活性数据
Figure BDA0004012994020000011
2021年至今市场煤活性数据
Figure BDA0004012994020000012
根据现有公开统计,现售的碳质还原剂煤与之前相比,在同样的1050℃条件下活性值与之前的98%相比下降至69%,1300℃时的最终活性值与之前的100%相比下降至98%,导致其在工业硅矿热炉内不能在最佳的温度区间内进行完全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该制剂是由氢氧化钠、碳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水制备而成,该制剂能够提高碳质还原剂煤的过程活性与最终活性,使之满足工业硅的生产需要。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所述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碳酸钠10-16wt%,氢氧化钠3-5wt%,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3wt%,余量为溶剂。
上述该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中,碳酸钠:提高还原剂煤的反应活性;氢氧化钠对还原剂煤表面起着侵蚀开槽的作用,增加煤表面的气化反应面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增加抑制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泡沫的产生率,同时增加两种溶液的相融性。其反应原理为:①由于碱金属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升温过程中,钠在还原剂煤表面发生迁移,过程中与还原剂煤中含氧官能团生成具有催化作用的含钠组分,增加还原剂煤的反应活性;②碳酸钠在还原剂煤表面形成碳活性点位数与气化活性中心;③氢氧化钠的添加对还原剂煤在热解过程中孔隙结构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增加还原剂煤表面与SiO的气化反应面积,从而增加了其活性。
上述对于各原料的组配及配比模式,目的是:①碳酸钠存在饱和添加量,过低时只形成较少的还原剂煤表面碳活性点位数与气化活性中心,过高时催化剂相互堆积引发分散性降低不再增加煤中碳活性点位数与气化活性中心,从而使反应活性下降。②过多的碳酸钠会堵塞还原剂煤的内部孔隙结构,抑制了SiO和还原剂煤表面的充分接触从而使SiO与碳活性位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小,降低其反应活性。③添加过多的氢氧化钠使部分钠通过和煤中硅、铝反应转化为硅铝酸钠和硅酸钠,生成的硅铝酸钠和硅酸钠较稳定,不能溶解在醋酸氨中,使得水溶性和离子交换态的钠含量降低,在气化过程中,硅铝酸钠和硅酸钠不能和煤焦中含氧官能团生成具有催化作用的含钠组分,影响还原剂煤的气化反应活性。④添加过多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不仅不能增加其本身性能,反而增加了催化剂的造价,降低了其市场经济效益。
作为优选地,所述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碳酸钠13wt%,氢氧化钠3wt%,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5wt%,余量为溶剂。
作为优选地,所述溶剂为水。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相应质量分数在溶剂中,按顺序分别加入氢氧化钠、碳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进行混匀。
上述该制备方法中,首先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可以有效抑制在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时泡沫的产生,同时增加两种溶液的相融性。
碳酸钠和水会发生水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Na2CO3(碳酸钠)+H2O(水)=NaHCO3(碳酸氢钠)+NaOH(氢氧化钠),并且该反应是可逆的,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有效降低该反应的发生,最大程度保证碳酸钠的存在率。
作为优选地,所述混匀温度为25-30℃。
上述对于温度的设定,目的是由于碳酸钠在35.4℃下溶解度最大,氢氧化钠溶解时会释放大量热能,间接的提高了混合液体的温度,为保证氢氧化钠溶解时对混合液体温度的提升小于等于35.4℃,以确保碳酸钠最大的溶解度。当温度小于25℃时,碳酸钠溶解度偏低,在配置碳酸钠溶液时会有少量碳酸钠残留,增加了配置成本。
作为优选地,所述混匀时长为2-3h。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的使用方法,采用喷淋装置将所述制剂喷洒在碳质还原剂煤中使用。
上述活性提升剂喷洒在煤的表面后,具体反应会根据上述各原料的反应原理进行。
作为优选地,所述制剂与碳质还原剂煤的喷洒比例为1000mL:5-6k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该制剂是由氢氧化钠、碳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水制备而成,该制剂能够提高碳质还原剂煤的过程活性与最终活性,使之满足工业硅的生产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的具体条件,按照常规条件或者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所述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碳酸钠10-16wt%,氢氧化钠3-5wt%,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3wt%,余量为溶剂。
作为优选地,所述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碳酸钠13wt%,氢氧化钠3wt%,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5wt%,余量为溶剂。
作为优选地,所述溶剂为水。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相应质量分数在溶剂中,按顺序分别加入氢氧化钠、碳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进行混匀。
作为优选地,所述混匀温度为25-30℃。
作为优选地,所述混匀时长为2-3h。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的使用方法,采用喷淋装置将所述制剂喷洒在碳质还原剂煤中使用。
作为优选地,所述制剂与碳质还原剂煤的喷洒比例为1000mL:5-6kg。
实施例1: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所述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碳酸钠10wt%,氢氧化钠5wt%,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wt%,水84wt%。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相应质量分数在水中,按顺序分别加入氢氧化钠、碳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进行混匀。
所述混匀温度为25℃。
所述混匀时长为2h。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的使用方法,采用喷淋装置将所述制剂喷洒在碳质还原剂煤中使用。
作为优选地,所述制剂与碳质还原剂煤的喷洒比例为1000mL:6kg。
实施例2: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所述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碳酸钠16wt%,氢氧化钠5wt%,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wt%,水76wt%。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相应质量分数在水中,按顺序分别加入氢氧化钠、碳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进行混匀。
所述混匀温度为30℃。
所述混匀时长为3h。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的使用方法,采用喷淋装置将所述制剂喷洒在碳质还原剂煤中使用。
作为优选地,所述制剂与碳质还原剂煤的喷洒比例为1000mL:5kg。
实施例3: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所述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碳酸钠13wt%,氢氧化钠3wt%,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5wt%,水82.5wt%。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相应质量分数在水中,按顺序分别加入氢氧化钠、碳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进行混匀。
所述混匀温度为30℃。
所述混匀时长为3h。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的使用方法,采用喷淋装置将所述制剂喷洒在碳质还原剂煤中使用。
作为优选地,所述制剂与碳质还原剂煤的喷洒比例为1000mL:6kg。
实验例1:用于验证过程活性和最终活性提升性能
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检测标准为在750—1300℃时对CO2气体的还原率。
将喷洒后的碳质还原剂煤在100℃的条件下烘烤2小时,之后使用活性仪检测其活性指标如下:
如下:A-未使用活性剂前的活性指标、B-使用活性剂后的活性指标,A、B为同一种碳质还原剂煤;
C-优质还原剂煤活性指标(样品C主要是与B样品做对比,说明在使用活性剂后A样煤的活性提升程度,对比后得出使用活性剂后A样煤的活性指标十分接近C样优质碳质还原剂煤的活性指标,以此表明活性剂的作用);
Figure BDA0004012994020000071
通过检测结果显示,活性剂使用后,在各个温度点的活性测试指标均比使用前有所提高。例如800℃时,使用前为11.2%,使用后为28.9%。
最终活性也有相应提高,如1300℃时使用前为97%,使用后为99.8%。
结论:其过程活性与最终活性指标均达到优质煤的指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碳酸钠10-16wt%,氢氧化钠3-5wt%,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3wt%,余量为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碳酸钠13wt%,氢氧化钠3wt%,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5wt%,余量为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水。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相应质量分数在溶剂中,按顺序分别加入氢氧化钠、碳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进行混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温度为25-3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时长为2-3h。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喷淋装置将所述制剂喷洒在碳质还原剂煤中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与碳质还原剂煤的喷洒比例为1000mL:5-6kg。
CN202211659138.3A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及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58381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9138.3A CN115838174A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及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9138.3A CN115838174A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及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8174A true CN115838174A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79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59138.3A Pending CN115838174A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及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3817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4140A (zh) * 2002-01-21 2003-08-06 昆明理工精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铜火法精炼用煤基还原剂的制备方法
CN1438348A (zh) * 2003-02-28 2003-08-27 陈航 一种电炉冶炼铁合金用的高活性还原剂
CN105329897A (zh) * 2015-10-27 2016-02-17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应用于工业硅冶炼生产的复合还原剂的制备方法
CN108722492A (zh) * 2017-04-21 2018-11-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无烟煤催化气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16734A (zh) * 2019-03-25 2019-10-11 昆明冶金研究院 一种工业硅生产用碳质还原剂球团及其制备方法
RU2713143C1 (ru) * 2019-05-15 2020-02-03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Объединенная Компания РУСАЛ Инженерн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центр" Углеродистый восстановитель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кремния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CN113060736A (zh) * 2021-04-12 2021-07-0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生物质与添加剂协同强化石油焦自然发酵制备工业硅还原剂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4140A (zh) * 2002-01-21 2003-08-06 昆明理工精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铜火法精炼用煤基还原剂的制备方法
CN1438348A (zh) * 2003-02-28 2003-08-27 陈航 一种电炉冶炼铁合金用的高活性还原剂
CN105329897A (zh) * 2015-10-27 2016-02-17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应用于工业硅冶炼生产的复合还原剂的制备方法
CN108722492A (zh) * 2017-04-21 2018-11-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无烟煤催化气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16734A (zh) * 2019-03-25 2019-10-11 昆明冶金研究院 一种工业硅生产用碳质还原剂球团及其制备方法
RU2713143C1 (ru) * 2019-05-15 2020-02-03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Объединенная Компания РУСАЛ Инженерн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центр" Углеродистый восстановитель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кремния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CN113060736A (zh) * 2021-04-12 2021-07-0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生物质与添加剂协同强化石油焦自然发酵制备工业硅还原剂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广;薛庆国;王静松;: "硼铁精矿含碳球团还原过程强化", 烧结球团, no. 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9711C (zh) 焦炭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5780B (zh) 一种高活性氧化钙及其生产方法
CN104673406A (zh) 一种脱硫剂
CN101654634B (zh) 焦炭钝化剂
CN113429149A (zh) 一种高早强无碱液体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38174A (zh) 一种提高碳质还原剂煤活性的制剂及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1531939B (zh) 焦炭劣化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02298A (zh) 一种深色通体景观厚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7034A (zh) 用于生产工业硅的还原剂
CN112619020B (zh) 喷雾干燥法制备稀土元素复合的高效超细粉体灭火剂方法
CN113860763B (zh) 一种钢渣活性激发剂及活性钢渣
CN111348859A (zh) 一种大掺量硅质固废混凝土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81741A (zh) 煤粉活性剂及炼焦的方法
CN114317885B (zh) 一种生物质电炉发泡剂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16239729A (zh) 一种低敏感型混凝土保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23221B (zh) 用于转底炉工作层的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2742B (zh) 一种高效脱硫方法
CN114525160B (zh) 一种焦炭热强辅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3881450A (zh) 一种炼焦添加液及其应用
CN114525161B (zh) 一种焦炭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37633A (zh) 天然矿物粉燃煤脱硫剂
CN112473742A (zh) 一种同时脱除硫化氢和羰基硫的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751614A (zh) 一种焦炭增强改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焦炭改性方法
CN117106428A (zh) 一种采油采气用泡沫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21087B (zh) 一种粉剂无碱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