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36260A -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36260A
CN115836260A CN202080101994.XA CN202080101994A CN115836260A CN 115836260 A CN115836260 A CN 115836260A CN 202080101994 A CN202080101994 A CN 202080101994A CN 115836260 A CN115836260 A CN 115836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unit
condition
control device
obser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19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坂东骏
高木伴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836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62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1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ult detection method dealing with either existing or incipient faults
    • G05B23/0221Preprocessing measurements, e.g. data collection rate adjustment; Standardization of measurements; Time series or signal analysis, e.g. frequency analysis or wavelets; Trustworthiness of measurements; Indexes therefor; Measurements using easily measured parameters to estimate parameters difficult to measure; Virtual sensor creation; De-noising; Sensor fusion; Unconventional preprocessing inherently present in specific fault detection methods like PCA-based method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59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ponse to fault detection
    • G05B23/0275Fault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e.g. classify fault; estimate cause or root of fail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1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using hardware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processor, e.g. channel or peripheral processor
    • G06F13/12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using hardware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processor, e.g. channel or peripheral processor where hardware performs an I/O function other than control of data transf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通过类别确认部(13)对从控制装置(100)的外部输入的输入信息所包含的请求类别进行确认,在由类别确认部(13)确认出的请求类别是预先设定的请求的情况下,将使设备信息及被输入至控制装置的输入信息关联起来的状态信息存储于状态存储部(14),该设备信息包含有在由指定信息指定的存储区域中储存的设备数据。由此,能够按照输入信息的请求类别对所需的设备信息进行存储,对与该设备信息对应的输入信息进行存储。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给控制装置(100)的控制状态带来了影响的要因的解析。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易进行给控制装置的控制状态带来了影响的要因的解析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FA(Factory Automation)的领域中,采用使用了控制装置的控制系统,该控制装置用于对构成制造线的装置等进行控制。控制系统例如采用PLC(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等作为控制装置,将控制装置彼此连接、将控制装置与PC(PersonalComputer)等上级计算机连接而构成的。控制系统通过对控制装置输入多种多样的数据,由控制装置执行用户程序等程序,从而对与控制装置连接的装置等的动作进行控制。
在这样的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需要对从外部输入的多种多样的输入信息正确地进行处理,对与控制装置连接的装置等的动作进行控制。因此,在控制系统中,在对控制装置的控制状态进行确认,控制装置的控制状态产生了问题的情况下,需要对控制状态所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而使控制装置正常地进行运转。并且,已知在控制系统中,为了对控制装置的控制状态进行确认而实施针对控制装置的处理结果即控制信息的信息收集。
当前,提出了为了进行控制信息的信息收集,使用对在控制装置的内部储存的处理结果的信息即控制信息进行收集的数据收集装置来收集控制信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数据收集装置在从经由网络通信而连接的控制装置收集作为控制信息的数据时,防止由于网络通信的状态而产生的数据收集时刻等的延迟,进行对数据进行收集的信息收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0802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存在以下问题,即,即使在上述数据收集装置中实施了控制信息的信息收集,也无法容易地对给控制装置的控制状态带来了影响的要因进行解析。即,通过对作为上述的控制信息的数据进行信息收集,从而能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的内容对表示控制状态的数据进行确认,但无法对给表示控制信息的数据带来了影响的要因进行确认。这是由于表示控制信息的数据是通过控制装置对从外部输入至控制装置的多种多样的输入信息进行处理所得到的处理结果。为了对给控制装置的控制状态带来了影响的要因进行确认,需要对控制装置基于什么样的输入信息执行了控制进行解析。但是,由于根据处理结果即控制信息对从外部输入至控制装置的多种多样的输入信息的内容、输入状态进行再现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无法容易地对给控制装置的控制状态带来了影响的要因进行解析。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容易进行给控制装置的控制状态带来了影响的要因的解析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使用从外部输入的输入信息对被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其中,该控制装置具有:设备数据存储部,其将控制所使用的设备数据储存于存储区域而进行存储;类别确认部,其对表示输入信息所包含的请求的类别的请求类别进行确认;指定信息存储部,其对指定了存储区域中的任意者的指定信息进行存储;以及状态存储部,其在由类别确认部确认出的请求类别是预先设定的请求的情况下,对将设备信息及输入信息关联起来的状态信息进行存储,该设备信息包含有在由指定信息指定的存储区域中储存的设备数据。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具有对表示从控制装置的外部输入的输入信息所包含的请求的请求类别进行确认的类别确认部,在由类别确认部确认出的请求类别是预先设定的请求的情况下,将设备信息及被输入至控制装置的输入信息相关联地作为状态信息而存储于状态存储部,该设备信息包含有在由指定信息指定的存储区域中储存的设备数据。由此,能够按照输入信息的请求类别对所需的设备信息进行存储,对与该设备信息对应的输入信息进行存储。因此,给控制装置的控制状态带来了影响的要因的解析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使用功能模块来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中的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的信息收集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输入信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指定信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基于指定信息而创建的设备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状态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使用功能模块来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控制装置中的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控制装置的信息收集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日志数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使用功能模块来表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控制装置中的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控制装置的信息收集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在实施方式3涉及的条件存储部中存储的可否标志、触发条件及标志更新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在图1中示出了包含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100在内的控制系统100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控制系统1000是为了使制造线运转而在工厂中构建的系统。控制系统1000具有:装置30,其构成制造线;控制装置100,其通过执行用户程序而对装置30进行控制;以及终端50,其能够进行由控制装置100实现的控制内容的设定,能够进行控制装置100的控制内容的显示。
在图1中,作为控制系统1000的一个例子,2台控制装置100彼此可通信地连接,2台控制装置100内的1台与终端50可通信地连接。并且,示出了2台装置30与各个控制装置100可通信地连接的方式。此外,作为控制系统1000,控制装置100的台数不限于2台,可以是1台,也可以大于或等于3台。另外,与1台控制装置100连接的装置30的台数也不限于2台,可以是1台,也可以大于或等于3台。并且,终端50的台数也同样如此。
控制装置100彼此、控制装置100与终端50、控制装置100与装置30经由专用线路或网络通过有线或无线而可通信地连接。在使用专用线路进行连接的情况下,例如可以经由USB(Universal Serial Bus)电缆进行连接。在经由网络进行连接的情况下,例如可以经由互联网这样的开放式网络进行连接,也可以经由LAN(Local Area Network)这样的封闭式网络进行连接。
终端50是以IPC(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为代表的PC(PersonalComputer)、平板电脑终端、其它UI(User Interface)终端。终端50提供用于由用户对用户程序进行设定的画面,取得通过用户操作而输入的用户程序,在将用户程序转换为执行格式之后输入至控制装置100。终端50创建在执行用户程序时使用的各种参数,向控制装置100输入各种参数。另外,终端50读出控制装置100所存储的各种信息而进行显示。
控制装置100例如是通过对装置30集中地进行控制而使它们联动,实现一系列的制造线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控制装置100从终端50接收用户程序,通过执行由用户程序规定的控制处理而对装置30进行控制。然后,控制装置100执行在控制装置100存储的固件,执行信息收集处理。
装置30例如是在制造线上设置的传感器、致动器、机器人、检查装置、其它FA装置。装置30按照控制装置100中的用户程序的执行结果而进行动作。作为一个例子,在装置30是传感器的情况下,以由用户程序指定的周期进行感测,将感测结果输入至控制装置100。另外,在装置30是检查装置的情况下,按照由用户程序指定的合格与否判定基准进行工件的合格与否检查,将检查结果输入至控制装置。装置30是由控制装置100进行控制的被控制装置的一个例子。
在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100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00具有处理器41、主存储部42、辅助存储部43、ROM(Read OnlyMemory)44和通信部45。主存储部42、辅助存储部43、ROM 44及通信部45均经由内部总线46与处理器41连接。
处理器41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处理器41通过执行在辅助存储部43存储的用户程序及在ROM 44存储的固件而实现控制装置100的各种功能,执行后述的各处理。此外,用户程序例如是由梯形图语言记述的程序,是用于由控制装置100对装置30进行控制的程序。另外,固件例如是由C语言等任意的编程语言记述的用于执行控制装置100的功能的程序。
主存储部42包含RAM(Random Access Memory)。从辅助存储部43向主存储部42读入用户程序,从ROM 44读入固件。并且,主存储部42被用作处理器41的工作区域。
辅助存储部43及ROM 44分别包含以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HDD(Hard Disk Drive)及存储卡等为代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辅助存储部43除了存储用户程序以外,还对处理器41的处理所使用的各种数据进行存储。辅助存储部43及ROM 44按照处理器41的指示将由处理器41利用的数据供给至处理器41。另外,辅助存储部43对从处理器41供给来的数据进行存储。
主存储部42、辅助存储部43及ROM 44分别具有用于对各种数据进行储存的存储区域。另外,存储区域被分配有用于对各区域进行确定的存储器地址。
通信部45包含用于与外部的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通信部45从外部接收信号,将由该信号表示的数据向处理器41输出。另外,通信部45将表示从处理器41输出的数据的信号向外部的装置发送。此外,在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1个通信部45,但不限定于此。例如,控制装置100也可以分别具有用于与终端50进行通信的通信部45和用于与装置30进行通信的通信部45。
控制装置100通过上述硬件结构的协同动作而发挥各种功能。
本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100从可与控制装置100进行通信的终端50、其它控制装置100及装置30等控制装置100的外部接收输入信息,使用输入信息而执行对装置30进行控制的控制处理。此外,使用输入信息对装置30进行控制包含控制装置100使用输入信息所包含的至少一部分的信息来决定在控制时使用的用户程序而执行控制处理,使用输入信息所包含的至少一部分的信息对在装置30的控制中使用的设备数据进行写入及读出而执行控制处理等。然后,控制装置100使用从外部输入的输入信息而执行信息收集处理。
在图3中使用功能模块而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100中的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100具有存储部101和数据收集部102,该存储部101包含将在装置30的控制中使用的设备数据储存于存储区域而进行存储的设备数据存储部11和对指定出存储区域的任意者的指定信息进行存储的指定信息存储部12,该数据收集部102包含对表示从外部输入的输入信息所包含的请求的类别的请求类别进行确认的类别确认部13和对基于由类别确认部13确认出的请求类别的状态信息进行存储的状态存储部14。另外,控制装置100具有外部I/F(Interface)部103,该外部I/F部103包含供输入信息输入的通信处理部17和供指定信息输入的用户设定部18。
设备数据存储部11是控制装置100中的存储部101的一部分,由主存储部42、辅助存储部43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构成,将设备数据储存于构成设备数据存储部11的存储区域而进行存储。在设备数据存储部11存储的设备数据是在由控制装置100执行用户程序时使用的数据。设备数据通过将输入信息输入至控制装置100而按照输入信息进行写入、读出等。
指定信息存储部12是控制装置100中的存储部101的一部分,由主存储部42、辅助存储部43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构成,存储有指定信息。这里,指定信息包含指定出构成设备数据存储部11的存储区域中的任意者的信息。更具体而言,指定信息是使与表示输入信息所包含的请求的类别的请求类别对应的请求类别与被指定的存储区域相对应的信息。即,指定信息构成为还包含用于在后述的状态存储部14中对后述的状态信息进行存储的成为预先设定的请求的请求类别。作为指定信息的一个例子,在请求类别是写入请求的情况下,是将表示写入请求的信息与对目标存储区域进行确定的存储器地址、对储存有设备数据的存储区域进行确定的存储器地址等对一个或多个存储区域进行确定的存储器地址相对应的信息,其中,该目标存储区域是通过对输入信息进行处理而进行设备数据的写入的目标,该设备数据指定与要执行的制造工序对应的用户程序。此外,由指定信息指定的存储区域能够由用户任意地指定,优选指定储存可能给控制装置100的控制状态带来影响的设备数据的存储区域。另外,存储区域可以使用对存储区域进行确定的存储器地址而指定,也可以通过其它方法而指定。
类别确认部13是控制装置100中的数据收集部102的一部分,由处理器41执行。类别确认部13提取表示被输入来的输入信息所包含的请求的类别的类别信息而对请求类别进行确认。
状态存储部14是控制装置100中的数据收集部102的一部分,由主存储部42、辅助存储部43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构成。状态存储部14在由上述的类别确认部13确认出的请求类别是预先设定的请求的情况下,存储将包含在由指定信息指定的存储区域中储存的设备数据的设备信息及被输入至控制装置100的输入信息关联起来的状态信息。状态存储部14只要能够对状态信息进行存储即可,不限定存储的形式,但为了更高效地执行控制装置100中的装置30的控制,优选采用环形缓冲区的形式。其原因在于,如果状态存储部14是环形缓冲区的形式,则即使到达状态存储部14的存储区域的末尾,也能够自发地返回至开头而进行存储,因此,不需要使控制装置100停止而进行状态信息的删除。
数据收集部102除了类别确认部13及状态存储部14以外还具有数据提取部15和数据传输部16。数据提取部15和数据传输部16由处理器41执行。
数据提取部15创建在上述的状态存储部14存储的状态信息所包含的设备信息。具体地说,数据提取部15取得表示由类别确认部13确认出的请求类别的信息,基于由类别确认部13确认出的请求类别而从指定信息存储部12提取指定信息。即,数据提取部15取得表示由类别确认部13确认出的请求类别的信息,从指定信息存储部12进行指定信息的提取,该指定信息具有表示与由类别确认部13确认出的请求类别一致的请求类别的信息。数据提取部15使用表示由提取出的指定信息所包含的指定信息指定的存储区域的信息,从设备数据存储部11提取在被指定的存储区域中储存的设备数据。并且,数据提取部15将对由指定信息指定的存储区域进行确定的存储器地址与在由指定信息指定的存储区域中储存的设备数据关联起来而创建作为设备信息。
数据传输部16将由上述的类别确认部13进行了请求类别的确认后的输入信息和由上述的数据提取部15创建出的设备信息向状态存储部14传输。被传输来的输入信息和设备信息被作为状态信息而存储于状态存储部14。即,状态存储部14将包含有在由指定信息指定的存储区域中储存的设备数据、对储存有设备数据的存储区域进行确定的存储器地址和由类别确认部13确认了请求类别的输入信息在内的信息作为状态信息而进行存储。
通信处理部17及用户设定部18是控制装置100中的外部I/F部103的一部分,使用通信部45而构成。通信处理部17将从控制装置100的外部输入的输入信息向进行装置30的控制的控制部(未图示)及上述的类别确认部13输出。用户设定部18将由用户设定的被输入至控制装置100的指定信息向上述的指定信息存储部12输出。
以下,使用图4对本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100的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动作及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控制装置100的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动作及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的一个例子。此外,信息收集处理能够与对装置30进行控制的控制处理并行地执行。
用户在执行控制装置100中的信息收集处理之前将指定信息输入至控制装置100。指定信息经由用户设定部18被预先存储于指定信息存储部12。这里,控制装置100可以构成为与控制处理的执行一起执行信息收集处理,也可以构成为通过设置用于执行信息收集处理的开始按钮等而能够在用户的任意的定时(timing)执行信息收集处理。此外,上述的将指定信息经由用户设定部18而向指定信息存储部12预先存储的步骤相当于指定信息存储步骤的一个例子。
控制装置100执行在以下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6中示出的控制方法而实现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动作。
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100将从外部输入的输入信息向类别确认部13输出。取得了输入信息的类别确认部13从输入信息提取请求类别而进行请求类别的确认(步骤S101)。类别确认部13将表示确认出的请求类别的信息输出至数据提取部15。数据提取部15取得表示请求类别的信息(步骤S102)。数据提取部15从指定信息存储部12提取而取得指定信息,该指定信息具有与所取得的表示请求类别的信息一致的表示请求类别的信息(步骤S103)。数据提取部15从设备数据存储部11提取在由所取得的指定信息指定的存储区域中储存的设备数据而创建设备信息(步骤S104)。数据传输部16从类别确认部13取得输入信息,从数据提取部15取得设备信息。然后,数据传输部16将所取得的信息向状态存储部14传输(步骤S105)。状态存储部14将从数据传输部16传输来的输入信息与设备信息相关联地作为状态信息而进行存储(步骤S106)。以下,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在步骤S101中,类别确认部13对表示输入信息所包含的请求的类别的请求类别进行确认。图5示意性地示出输入信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如图5所示,输入信息包含表示发送源的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等发送源信息、表示针对控制装置100的写入请求、读出请求等请求类别的类别信息。并且,输入信息包含参数信息,该参数信息包含表示由控制装置100执行的控制所使用的设备值、设备名称的标签等设备数据和用于对执行上述请求的对象的存储区域进行确定的存储器地址。即,输入信息包含用于由控制装置100在控制时使用的各种信息。发送源信息在输入信息是从终端50发送来的信息的情况下,作为发送源信息而包含终端50的IP地址,在输入信息是从其它控制装置100发送来的信息的情况下,作为发送源信息而包含控制装置100的IP地址,在输入信息是从装置30发送来的信息的情况下,作为发送源信息而包含装置30的IP地址。
此外,在图5中,作为输入信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将发送源信息由“AA”示出,示出类别信息为写入请求即“write”的情况,将参数信息由用于对存储区域进行确定的存储器地址即“D100”和设备数据即“(100)”示出。即,在图5中示出的输入信息示出了通过被输入至控制装置100,从而执行向设备数据存储部11的存储区域中的由存储器地址“D100”确定的存储区域写入设备数据“100”的处理。因此,类别确认部13如果取得了输入信息,则通过进行输入信息所包含的类别信息的提取而进行请求类别的确认。并且,类别确认部13将提取到的类别信息作为表示请求类别的信息而输出至数据提取部15。另外,类别确认部13将进行了请求类别的确认的输入信息输出至数据传输部16。这里,步骤S101相当于类别确认步骤的一个例子。
在步骤S102中,数据提取部15取得被从类别确认部13输出的类别信息作为表示请求类别的信息。在步骤S103中,数据提取部15从指定信息存储部12提取、取得指定信息(步骤S103:YES),该指定信息具有与取得的类别信息一致的表示请求类别的信息。此外,在具有与已取得的表示请求类别的信息一致的表示请求类别的信息的指定信息没有存储于指定信息存储部12的情况下(步骤S103:NO的情况),控制装置100结束信息收集处理。
图6示意性地示出在指定信息存储部12存储的指定信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如在图6中所示的那样,指定信息将表示写入请求的“write”的信息与用于对存储区域进行确定的存储器地址即“D10”、“D20”、“D100”这3个存储器地址的信息(指定存储器地址)关联地进行存储,该“write”的信息是表示请求类别的信息,“D10”、“D20”、“D100”这3个存储器地址的信息是与该请求类别相对应地指定的存储区域。这里所指定的3个指定存储器地址是通过对输入信息进行处理而进行设备数据的写入的目标存储器地址、储存有对与要执行的制造工序对应的用户程序进行指定的设备数据的存储器地址等由用户指定的存储器地址。即,图6所示的指定信息示出了在请求类别是“write”的情况下,对读出由数据提取部15提取的设备数据的存储区域进行确定的存储器地址是“D10”、“D20”、“D100”的情况。因此,数据提取部15在步骤S103中基于从类别确认部13取得的类别信息,从在指定信息存储部12存储的指定信息提取、取得具有与类别信息一致的表示请求类别的信息的指定信息。
在步骤S104中,数据提取部15读出对由在步骤S103中取得的指定信息指定的存储区域进行确定的指定存储器地址,从设备数据存储部11提取在由指定存储器地址确定的存储区域中储存的设备数据,将指定存储器地址与在指定存储器地址处储存的设备数据关联起来而创建设备信息。在图7中示意性地示出了设备信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在图7中示出了基于图6所示的指定信息而创建的设备信息,示出了在设备数据存储部11的由存储器地址“D10”、“D20”、“D100”确定的存储区域中储存的设备数据是“1”、“10”、“100”的情况。数据提取部15将创建出的设备信息向数据传输部16输出。
在步骤S105中,数据传输部16将从类别确认部13取得的输入信息和从数据提取部15取得的设备信息向状态存储部14传输。然后,在步骤S106中,状态存储部14将从数据传输部16传输来的输入信息与设备信息关联起来作为状态信息而进行存储。即,在本实施方式1中,状态存储部14对包含设备信息的状态信息进行存储,因此,在由类别确认部13确认出的请求类别是由指定信息预先设定的请求的情况下,对状态信息进行存储,其中,该设备信息是基于包含与输入信息所包含的请求类别一致的表示请求类别的信息在内的指定信息而创建的。这里,步骤S106相当于状态存储步骤的一个例子。
如上所述,控制装置100在每次从外部输入了输入信息时执行上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6,对状态信息进行存储。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在状态存储部14存储的状态信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在图8中示出了向控制装置100输入了3次输入信息,在状态存储部14中存储的3个状态信息。在图8中,为方便起见,将3个状态信息作为状态信息X、Y、Z而示出。状态信息X中相关联地存储有输入信息与设备信息,该输入信息是发送源信息为“AA”,类别信息为“write”,参数信息由对存储区域进行确定的存储器地址“D100”及设备数据“100”示出,该设备信息是指定存储器地址为“D10”、“D20”、“D100”,在由指定存储器地址确定的存储区域中储存的设备数据分别由“1”、“10”、“100”示出。状态信息Y中相关联地存储有输入信息与设备信息,该输入信息是发送源信息为“AA”,类别信息为“write”,参数信息由对存储区域进行确定的存储器地址“D100”及设备数据“500”示出,该设备信息是指定存储器地址为“D10”、“D20”、“D100”,在由指定存储器地址确定的存储区域中储存的设备数据分别由“2”、“10”、“500”示出。另外,状态信息Z中相关联地存储有输入信息与设备信息,该输入信息是发送源信息为与状态信息X、Y不同的“BB”,类别信息为“write”,参数信息由对存储区域进行确定的存储器地址“D100”及设备数据“200”示出,该设备信息是指定存储器地址为“D10”、“D20”、“D100”,在由指定存储器地址确定的存储区域中储存的设备数据分别由“1”、“10”、“200”示出。
如图8所示,控制装置100将输入信息与设备信息关联起来作为状态信息而存储。因此,给控制装置100的控制状态带来了影响的要因的解析变得容易。例如,作为控制装置100的控制状态,以下对这样的情况进行说明:在由存储器地址“D10”确定的存储区域中储存的设备数据为“1”的情况下,在由存储器地址“D20”、“D100”确定的存储区域中储存的设备数据为“10”、“100”是正确的控制状态。
在上述这样的情况下,状态存储部14存储有在由设备信息的存储器地址“D10”、“D20”及“D100”确定的各存储区域中储存的设备数据为“1”、“10”及“200”这一情况作为状态信息Z。由此,用户通过对状态信息进行解析,从而能够根据由存储器地址“D100”确定的存储区域的设备数据为“200”这一情况确认到控制装置100的控制状态产生了问题。并且,状态存储部14存储有存在从发送源“BB”向由存储器地址“D100”确定的存储区域写入设备数据“200”的请求这一情况作为状态信息Z所包含的输入信息。由此,用户通过对状态信息进行解析,从而能够确认在由存储器地址“D100”确定的存储区域中作为设备数据而储存有“200”的要因基于的是从发送源BB发送来的输入信息。因此,控制装置100通过对状态信息进行存储,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给控制装置100的控制状态带来了影响的要因的解析。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1涉及的控制装置100及控制方法,通过类别确认部13对表示从控制装置100的外部输入的输入信息所包含的请求的类别的请求类别进行确认,基于由类别确认部13确认出的请求类别,将使设备信息及被输入至控制装置的输入信息关联起来的状态信息存储于状态存储部14,其中,该设备信息包含指定存储器地址和设备数据,该指定存储器地址是对由指定信息指定的存储区域进行确定的指定存储器地址,该设备数据储存于由该指定存储器地址确定的存储区域。即,在由类别确认部13确认出的请求类别是预先设定的请求的情况下,将使包含有在由指定信息指定的存储区域中储存的设备数据在内的设备信息及输入信息关联起来的状态信息存储于状态存储部14。由此,能够按照输入信息的请求类别对所需的设备信息进行存储,对与该设备信息对应的输入信息进行存储。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给控制装置100的控制状态带来了影响的要因的解析。
实施方式2
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控制装置100a及控制方法进行说明。此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标号进行记载,省略具体的说明。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结构具体地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2涉及的控制装置100a由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硬件结构实现。在实施方式2涉及的控制装置100a中,也如上所述使用输入信息而执行控制处理和信息收集处理。图9使用功能模块来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控制装置100a中的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2涉及的控制装置100a具有触发判定部201和日志数据储存部202,该触发判定部201包含对表示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状态的观测信息进行通知的系统观测部21和将由用户指定的触发条件与观测信息进行比较的条件比较部22,该日志数据储存部202包含日志数据存储部23,该日志数据存储部23在观测信息满足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将在状态存储部14存储的状态信息作为日志数据而存储。另外,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数据收集部102、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的存储部101a及外部I/F部103a。
系统观测部21是控制装置100a中的触发判定部201的一部分,由处理器41执行。系统观测部21对表示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状态的观测信息进行通知。观测信息是从执行了控制装置100a中的控制处理时的控制状态得到的信息。作为观测信息,例如是表示在规定的存储器地址处储存的设备数据发生了变化这一情况的信息、表示控制处理中的运算产生了异常这一情况的信息、表示控制处理中的用户程序的执行次数的信息等。
更具体而言,控制装置100a使用设备数据而执行用户程序,进行控制处理,从而每执行一次用户程序,为了使控制处理的结果反映于设备数据而进行设备数据的更新。在这样的设备数据的更新时,基于控制处理的结果而进行设备数据的变更。系统观测部21通过将储存设备数据的规定的存储器地址设定为观测对象,从而能够对在作为观测对象的存储器地址处储存的设备数据是否已变更进行观测,在设备数据已变更的情况下,作为观测信息而能够输出表示在规定的存储器地址处储存的设备数据已变化这一情况的信息。
另外,在控制装置100a使用设备数据而执行用户程序,进行控制处理时,如果所读出的设备数据存在问题,则有时控制处理中的运算停止。在这样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0a对运算错误进行通知而停止控制处理。系统观测部21通过将该运算错误通知作为观测对象,从而作为观测信息,能够输出表示控制处理中的运算产生了异常这一情况的信息。
并且,在控制装置100a使用设备数据而执行用户程序,进行控制处理时,通过计数器对用户程序的执行次数进行计数。在这样的情况下,系统观测部21通过将由计数器得到的计数值设为观测对象,从而作为观测信息,能够输出表示控制处理中的用户程序的执行次数的信息。此外,系统观测部21能够以基于可从控制装置100a取得的任意的信息而输出观测信息的方式进行设定。
条件比较部22是控制装置100a中的触发判定部201的一部分,由处理器41执行。条件比较部22将由用户操作指定的触发条件与观测信息进行比较。触发条件是成为用于取得存储于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示出的状态存储部14中的状态信息而作为日志数据向后述的日志数据存储部23进行存储的条件的信息,是通过用户操作而预先指定的。触发条件是与上述的观测信息对应地设定的信息,例如是在规定的存储器地址处储存的设备数据发了变化的情况、控制处理中的运算产生了异常的情况、在控制处理中执行了大于或等于规定次数的用户程序的情况等。此外,条件比较部22在观测信息满足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对观测信息满足触发条件这一情况进行通知。另外,条件比较部22按照该通知,与触发条件进行比较,将满足了触发条件的观测信息输出。这里,条件比较部22也可以在输出观测信息时输出表示观测信息的标签来取得观测信息本身。
日志数据存储部23是控制装置100a中的日志数据储存部202的一部分,由主存储部42、辅助存储部43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构成。日志数据存储部23在上述的条件比较部22的比较时在从系统观测部21通知来的观测信息满足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取得在数据收集部102的状态存储部14存储的状态信息作为日志数据而存储。此外,日志数据是包含状态信息的信息,并且也可以包含其他信息。例如,也可以将从条件比较部22输出的观测信息与状态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
日志数据储存部202除了具有日志数据存储部23以外还具有日志数据传输部24。日志数据传输部24由处理器41执行。日志数据传输部24取得在上述的条件比较部22中的比较时观测信息满足了触发条件的通知。日志数据传输部24如果取得了通知,则取得在状态存储部14存储的状态信息。然后,日志数据传输部24将取得的状态信息向日志数据存储部23输出。此外,日志数据传输部24也可以在取得观测信息满足了触发条件的通知时,一起取得与触发条件进行了比较的观测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志数据传输部24将取得的观测信息和状态信息向日志数据存储部23输出。
存储部101a除了具有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示出的设备数据存储部11及指定信息存储部12以外还具有条件存储部25。条件存储部25由主存储部42、辅助存储部43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构成。条件存储部25存储有在条件比较部22中与观测信息进行比较的触发条件。条件存储部25能够对1个或多个触发条件进行存储。
外部I/F部103a具有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示出的通信处理部17和用户设定部18a。用户设定部18a是使用通信部45而构成的。用户设定部18a除了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将指定信息向指定信息存储部12输出的功能以外还具有将通过用户操作而指定的触发条件向条件存储部25输出的功能。
以下,使用图10对本实施方式2涉及的控制装置100a的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动作及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控制装置100a的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动作及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的一个例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地,信息收集处理能够并行地执行对装置30进行控制的控制处理。
用户在执行控制装置100a中的信息收集处理之前,将指定信息及触发条件输入至控制装置100a。指定信息及触发条件是通过经由用户设定部18a向指定信息存储部12及条件存储部25进行预先存储而设定的。
控制装置100a如果开始了信息收集处理,则执行在实施方式1中示出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6。然后,控制装置100a执行在以下的步骤S201至步骤S205中示出的控制方法而实现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动作。
这里,在上述的图4中由步骤S101至步骤S106示出的信息收集处理与在图10中由步骤S201至步骤S205示出的信息收集处理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在执行了步骤S101至步骤S106之后,执行步骤S201至步骤S205。此外,在图10中,步骤S101至步骤S106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图示,对步骤S201至步骤S205进行图示、说明。
如图10所示,如果开始了控制装置100a中的信息收集处理,则条件比较部22取得在条件存储部25存储的触发条件(步骤S201)。然后,系统观测部21对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状态进行观测,将观测信息向条件比较部22输出。(步骤S202)。条件比较部22如果取得了观测信息,则与触发条件进行比较(步骤S203)。条件比较部22在将观测信息与触发条件进行比较得到的结果是观测信息满足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将观测信息满足了触发条件这一情况向日志数据传输部24进行通知。日志数据传输部24如果接收到通知,则从状态存储部14取得状态信息,将取得的状态信息向日志数据存储部23传输(步骤S204)。日志数据存储部23将从日志数据传输部24取得的状态信息作为日志数据而存储(步骤S205)。以下,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在步骤S201中,条件比较部22从条件存储部25取得触发条件。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条件比较部22取得了控制处理中的运算产生了异常这一情况作为触发条件的情形进行说明。
在步骤S202中,系统观测部21对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状态进行观测,将观测信息向条件比较部22输出。即,将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处理中的处理结果作为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状态而进行观测,进行观测信息的输出。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系统观测部21将运算错误通知设为观测对象,作为观测信息而输出表示控制处理中的运算产生了异常这一内容的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步骤S202相当于系统观测步骤的一个例子。
在步骤S203中,条件比较部22将从条件存储部25取得的触发条件与从系统观测部21取得的观测信息进行比较。条件比较部22在观测信息满足触发条件(步骤S203为YES)的情况下,将观测信息满足了触发条件这一情况向日志数据传输部24进行通知。这里,条件比较部22按照该通知,与触发条件进行比较,将满足了触发条件的观测信息输出。条件比较部22在观测信息不满足触发条件(步骤S203为No)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02而反复进行处理。在本实施方式2中,如上所述,条件比较部22从条件存储部25取得控制处理中的运算产生了异常这一情况作为触发条件,从系统观测部21取得表示控制处理中的运算产生了异常这一情况的信息作为观测信息。因此,条件比较部22将观测信息满足了触发条件这一情况向日志数据传输部24进行通知,并且将满足了触发条件的观测信息输出。此外,步骤S203相当于条件比较步骤的一个例子。
在步骤S204中,日志数据传输部24如果接收到来自条件比较部22的通知,则在接收到通知的时间点从状态存储部14取得在状态存储部14存储的全部状态信息。然后,将从状态存储部14取得的状态信息和从条件比较部22取得的观测信息向日志数据存储部23传输。
在步骤S205中,日志数据存储部23将从日志数据传输部24传输来的状态信息与观测信息相关联地作为日志数据而存储。此外,步骤S205相当于日志数据存储步骤的一个例子。
在图11中示出了在日志数据存储部23存储的日志数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如图11所示,日志数据将图8所示的状态信息与作为表示观测信息的标签的“运算错误”关联地进行存储。因此,控制装置100a通过对状态信息进行存储,从而能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容易地进行给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状态带来了影响的要因的解析。并且,使用通过用户操作预先设定的触发条件而将状态信息作为日志数据而存储,因而,能够在由用户设定为触发条件的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状态的任意的定时容易地进行给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状态带来了影响的要因的解析。另外,日志数据将满足了触发条件的观测信息与状态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因此,能够确定出作为日志数据而存储的状态信息是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处理中的运算错误产生时的状态信息。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2涉及的控制装置100a及控制方法,由于在数据收集部102中对状态信息进行信息收集,因此,能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容易地进行给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状态带来了影响的要因的解析。并且,在表示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状态的观测信息满足通过用户操作而预先设定的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由日志数据存储部23将在状态存储部14存储的状态信息作为日志数据而存储。由此,能够在由用户指定的任意的定时将使设备信息与输入信息关联起来的状态信息作为日志数据而存储。因此,能够在由用户指定为触发条件的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状态的任意的定时容易地进行给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状态带来了影响的要因的解析。
并且,日志数据存储部23将满足了触发条件的观测信息与状态信息相关联地作为日志数据而存储,因此,能够确定出作为日志数据而存储的状态信息是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处理中的由用户指定的任意的定时的状态信息。
实施方式3
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控制装置100b及控制方法进行说明。此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标号而进行记载,省略具体的说明。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不同的结构具体地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3涉及的控制装置100b由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硬件结构实现。在实施方式3涉及的控制装置100b中,也如上所述使用输入信息而执行控制处理和信息收集处理。在图12中使用功能模块而示出实施方式3涉及的控制装置100b中的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图1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3涉及的控制装置100b具有存储部101b、外部I/F部103b和触发判定部201b,该存储部101b具有一部分功能与上述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不同的条件存储部25b,该外部I/F部103b具有用户设定部18b,该触发判定部201b具有条件比较部22b。此外,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相同。
条件存储部25b是控制装置100b中的存储部101b的一部分,由主存储部42、辅助存储部43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构成。条件存储部25b对上述的触发条件和可否标志进行存储,该可否标志表示由后述的条件比较部22b进行的观测信息与触发条件之间的比较的可否。并且,在后述的条件比较部22b中进行触发条件与观测信息之间的比较,在观测信息满足了触发条件时,条件存储部25b将用于对在条件存储部25b存储的可否标志进行更新的标志更新信息与触发条件相关联地进行存储。标志更新信息是用于将可否标志变更为“可比较”或“不可比较”的信息。此外,可否标志相当于表示条件比较部中的观测信息与触发条件之间的比较的可否的可否信息的一个例子,标志更新信息相当于用于对可否信息进行变更的更新信息的一个例子。
此外,条件存储部25b在存储有多个触发条件的情况下,与各个触发条件相对应地对标志更新信息进行存储。并且,在使多个触发条件存储于条件存储部25b的情况下,用户能够按照与触发条件相对的重要程度而决定标志更新信息的内容。
条件比较部22b是控制装置100b中的触发判定部201b的一部分,由处理器41执行。条件比较部22b除了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示出的功能以外,还执行标志更新信息的判定。条件比较部22b进行标志更新信息的判定,进行在条件存储部25b存储的可否标志的更新。
用户设定部18b是控制装置100b中的外部I/F部103b的一部分,是使用通信部45而构成的。用户设定部18b除了上述实施方式2的功能以外,还在输出触发条件时,将与触发条件对应的标志更新信息向条件存储部25b输出。
以下,使用图13对本实施方式3涉及的控制装置100b的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动作及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控制装置100b的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动作及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的一个例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同样地,信息收集处理能够并行地执行对装置30进行控制的控制处理。
用户在执行控制装置100b中的信息收集处理之前,将指定信息、触发条件、标志更新信息及可否标志输入至控制装置100b。指定信息、触发条件、标志更新信息及可否标志经由用户设定部18b而被预先存储于指定信息存储部12及条件存储部25b。此外,上述的指定信息、触发条件、标志更新信息及可否标志经由用户设定部18b而被预先存储于指定信息存储部12及条件存储部25b的步骤相当于条件存储步骤的一个例子。
控制装置100b如果开始了信息收集处理,则执行在实施方式1中示出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6。然后,控制装置100b执行在以下的步骤S301至步骤S308中示出的控制方法而实现与信息收集处理相关的动作。
这里,在上述的图4中由步骤S101至步骤S106示出的信息收集处理与在图13中由步骤S301至步骤S308示出的信息收集处理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在执行了步骤S101至步骤S106之后执行步骤S301至步骤S308。此外,在图13中,步骤S101至步骤S106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图示,对步骤S301至步骤S308进行图示、说明。
如图13所示,在控制装置100b中如果开始了信息收集处理,则条件比较部22b取得在条件存储部25b存储的触发条件和与触发条件对应的标志更新信息(步骤S301)。然后,系统观测部21对控制装置100b的控制状态进行观测,将观测信息向条件比较部22b输出(步骤S302)。条件比较部22b如果取得了观测信息,则对观测信息与触发条件之间的比较的可否进行判定(步骤S303)。条件比较部22b在观测信息与触发条件之间的比较是可比较的情况下,将观测信息与触发条件进行比较(步骤S304)。条件比较部22b在观测信息满足触发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与观测信息满足了条件的触发条件对应的标志更新信息的判定(步骤S305)。条件比较部22b在判定为标志更新信息是将可否标志变更为“不可比较”的信息的情况下,将在条件存储部25b存储的可否标志更新为“不可比较”(步骤S306)。此外,条件比较部22b在判定为标志更新信息是将可否标志变更为“可比较”的信息的情况下,跳过步骤S306。然后,条件比较部22b将观测信息满足了触发条件这一情况向日志数据传输部24进行通知。日志数据传输部24如果接收到通知,则从状态存储部14取得状态信息,将取得的状态信息向日志数据存储部23传输(步骤S307)。日志数据存储部23将从日志数据传输部24取得的状态信息作为日志数据而存储(步骤S308)。以下,对各步骤进行说明。
在步骤S301中,条件比较部22b从条件存储部25b取得触发条件和与触发条件对应的标志更新信息。在图14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条件存储部25b存储的可否标志、触发条件及标志更新信息的一个例子。
如图14所示,条件存储部25b将条件1和条件2作为触发条件而存储,对与条件1和条件2分别关联的标志更新信息进行存储。在图14中,与条件1对应的标志更新信息作为将可否标志变更为“不可比较”的信息而存储“×”,与条件2对应的标志更新信息作为将可否标志变更为“可比较”的信息而存储“○”。另外,在图14中,作为可否标志,将“○”作为表示“可比较”的标志而存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条件比较部22b对取得条件1及条件2作为触发条件,并一起取得了标志更新信息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在图14中,将“可比较”由“○”示出,将“不可比较”由“×”示出,但“可比较”及“不可比较”不限于“○”及“×”,也可以是其它符号,还可以是文字信息。
在步骤S302中,系统观测部21对控制装置100b的控制状态进行观测,将观测信息向条件比较部22b输出。步骤S302是与上述实施方式2中的步骤S202相同的处理,因此省略说明。此外,步骤S302相当于系统观测步骤的一个例子。
在步骤S303中,条件比较部22b如果取得了观测信息,则通过从条件存储部25b读出可否标志,对可否标志进行确认,从而对观测信息与触发条件之间的比较的可否进行判定。控制装置100b在步骤S303中在可否标志为“○(可比较)”的情况下(由步骤S303:YES表示的情况),转移至步骤S304。控制装置100b在步骤S303中在可否标志为“×(不可比较)”的情况下(由步骤S303;NO表示的情况),在控制装置100b中执行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6,不执行步骤S304至步骤S308就结束处理。
在步骤S304中,在步骤S303中观测信息与触发条件之间的比较为“○(可比较)”的情况下,条件比较部22b将观测信息与触发条件进行比较。在本实施方式3中,条件比较部22b取得图14所示的条件1及条件2作为触发条件。此外,作为触发条件,如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说明过的那样,能够采用由用户任意地决定的条件。
在本实施方式3中,条件比较部22b在步骤S304中,针对1个观测信息而分别执行与作为触发条件的条件1之间的比较和与作为触发条件的条件2之间的比较。在条件比较部22b中的观测信息与触发条件之间的比较中,在观测信息满足条件1及条件2的至少一者(步骤S304为YES)的情况下,执行后述的步骤S305。另外,条件比较部22b在观测信息不满足条件1及条件2这两者(步骤S304为No)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302而反复进行处理。
在步骤S305中,在步骤S304中观测信息满足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条件比较部22b进行与观测信息满足了条件的触发条件对应的标志更新信息的判定。即,在观测信息满足了条件1的情况下,对与作为触发条件的条件1对应的标志更新信息进行确认,对标志更新信息是否为将可否标志变更为“○(可比较)”或“×(不可比较)”的任一者的信息进行判定。另外,在观测信息满足了条件2的情况下,与上面同样地,对与作为触发条件的条件2对应的标志更新信息进行判定。
在步骤S306中,当在步骤S305中判定为标志更新信息是将可否标志变更为“×(不可比较)”的信息的情况下(由步骤S305:YES表示的情况),将在条件存储部25b存储的可否标志更新为“×(不可比较)”。即,在本实施方式3中,如图14所示,与作为触发条件的条件1对应的标志更新信息是将可否标志变更为“×(不可比较)”的信息,与条件2对应的标志更新信息是将可否标志变更为“○(可比较)”的信息。因此,在步骤S305中进行了与条件1对应的标志更新信息的判定时,条件存储部22b将在条件存储部25b存储的可否标志更新为“×(不可比较)”。然后,在执行了可否标志的更新之后,条件存储部22b将观测信息满足了触发条件这一情况向日志数据传输部24进行通知。这里,条件比较部22b按照该通知,在步骤S304中将满足了触发条件的观测信息输出。此外,在步骤S305中进行了与条件2对应的标志更新信息的判定时,条件存储部22b跳过本步骤S306(由步骤S305:NO表示)。在跳过了步骤S306的情况下,条件比较部22b在执行了步骤S305之后将观测信息满足了触发条件这一情况向日志数据传输部24进行通知,按照该通知,在步骤S304中,将满足了触发条件的观测信息输出。此外,上述的步骤S303至步骤S306相当于条件比较步骤的一个例子。
在步骤S307中,日志数据传输部24如果接收到来自条件比较部22b的通知,则在接收到通知的时间点从状态存储部14取得在状态存储部14存储的全部状态信息。然后,将从状态存储部14取得的状态信息和从条件比较部22b取得的观测信息向日志数据存储部23传输。
在步骤S308中,日志数据存储部23将从日志数据传输部24传输来的状态信息与观测信息相关联地作为日志数据而存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所存储的日志数据是与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示出的日志数据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此外,步骤S308相当于日志数据存储步骤的一个例子。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3涉及的控制装置100b及控制方法,能够取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相同的效果。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3涉及的控制装置100b及控制方法,条件存储部25b存储有表示观测信息与触发条件之间的比较的可否的可否标志和在观测信息满足了触发条件时用于对在条件存储部25b存储的可否标志进行更新的标志更新信息。并且,条件比较部22b在观测信息满足触发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与观测信息满足了条件的触发条件对应的标志更新信息的判定,在判定为标志更新信息是将可否标志变更为“×(不可比较)”的信息的情况下,将在条件存储部25b存储的可否标志更新为“×(不可比较)”。即,在观测信息满足了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条件比较部22b能够对日志数据进行存储,并且停止后续的观测信息与触发条件之间的比较。因此,在满足了由用户指定的规定的触发条件时,能够对日志数据进行存储,抑制已存储的日志数据的由改写导致的消失。
以上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表示的是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个例子,也可以与其它公知技术进行组合,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省略、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以表示输入信息所包含的请求类别的类别信息是“write”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控制装置针对包含其它类别信息的输入信息也能够同样地进行信息收集处理。例如,就在输入信息所包含的请求类别是包含读出在规定的存储器地址处储存的设备数据的请求即“read”作为类别信息的情况下的信息收集处理而言,能够将表示读出请求的“read”的信息与指定存储器地址的信息相关联地作为指定信息而存储,该“read”的信息是表示请求类别的信息,该指定存储器地址是与该请求类别对应地被指定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作为指定信息,对指定3个存储区域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由指定信息指定的存储区域可以是1个或2个,也可以大于或等于4个。
在上述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中,说明了状态存储部14经由数据提取部15及数据传输部16对状态信息进行存储的方式,但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也可以由状态存储部14通过其它结构对状态信息进行存储。例如,也可以以由类别确认部13执行请求类别的确认且实现数据提取部15及数据传输部16的功能的方式构成数据收集部102。另外,也可以具有实现数据提取部15及数据传输部16的功能的其它功能模块。
在上述实施方式2及实施方式3中,说明了由日志数据存储部23经由日志数据传输部24对日志数据进行存储的方式,但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也可以由日志数据存储部23通过其它结构对日志数据进行存储。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由条件比较部22、22b执行观测信息与触发条件之间的比较且实现日志数据传输部24的功能。另外,日志数据存储部23也可以由可相对于控制装置进行拆装的存储介质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2及实施方式3中,说明了条件比较部22、22b按照观测信息满足触发条件的通知与触发条件进行比较,将满足了触发条件的观测信息输出的方式,但条件比较部22、22b也并非必须将满足了触发条件的观测信息输出,只要对观测信息满足触发条件这一情况进行通知即可。
标号的说明
1000控制系统,100 100a 100b控制装置,101 101a 101b存储部,102数据收集部,103 103a 103b外部I/F部,201 201b触发判定部,202日志数据储存部,11设备数据存储部,12指定信息存储部,13类别确认部,14状态存储部,15数据提取部,16数据传输部,17通信处理部,18,18b用户设定部,21系统观测部,22 22b条件比较部,23日志数据存储部,24日志数据传输部,25 25b条件存储部,30装置,41处理器,42主存储部,43辅助存储部,44ROM,45通信部,46内部总线,50终端。

Claims (11)

1.一种控制装置,其使用从外部输入的输入信息对被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其中,该控制装置具有:
设备数据存储部,其将所述控制所使用的设备数据储存于存储区域而进行存储;
类别确认部,其对表示所述输入信息所包含的请求的类别的请求类别进行确认;
指定信息存储部,其对指定了所述存储区域中的任意者的指定信息进行存储;以及
状态存储部,其在由所述类别确认部确认出的所述请求类别是预先设定的请求的情况下,对将设备信息及所述输入信息关联起来的状态信息进行存储,该设备信息包含有在由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所述存储区域中储存的所述设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设备数据存储部的所述存储区域被分配有对所述存储区域进行确定的存储器地址,
所述状态存储部将对储存有所述设备信息所包含的所述设备数据的所述存储区域进行确定的所述存储器地址包含于所述状态信息而进行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具有数据提取部,该数据提取部基于由所述类别确认部确认出的所述请求类别而提取所述指定信息,创建所提取的所述指定信息处的所述设备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具有:
系统观测部,其对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状态进行观测,输出表示所述控制状态的观测信息;
条件比较部,其将预先设定的触发条件与所述观测信息进行比较;以及
日志数据存储部,其在所述条件比较部的所述比较中,在所述观测信息满足所述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将在所述状态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状态信息作为日志数据而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日志数据存储部在所述条件比较部的所述比较中,将满足了所述触发条件的所述观测信息与所述状态信息相关联地作为所述日志数据而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具有对更新信息进行存储的条件存储部,该更新信息被与所述触发条件、表示所述条件比较部中的所述比较的可否的可否信息及所述触发条件关联起来,该更新信息用于变更所述可否信息,
所述条件比较部基于所述可否信息而执行所述比较,在所述比较中所述观测信息满足所述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基于与所述观测信息所满足的所述触发条件相关联的所述更新信息对所述可否信息进行变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条件比较部在所述比较中所述观测信息满足所述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对与所述观测信息所满足的所述触发条件相关联的所述更新信息进行判定,在进行了判定的所述更新信息是将所述可否信息变更为不可比较的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可否信息变更为所述不可比较。
8.一种控制方法,其由控制装置执行,该控制装置使用从外部输入的输入信息对被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其中,该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类别确认步骤,对表示所述输入信息所包含的请求的类别的请求类别进行确认;
指定信息存储步骤,对指定了储存有所述控制所使用的设备数据的存储区域中的任意者的指定信息进行存储;以及
状态存储步骤,在所述类别确认步骤中确认出的所述请求类别是预先设定的请求的情况下,对将设备信息及所述输入信息关联起来的状态信息进行存储,该设备信息包含有在由所述指定信息指定的所述存储区域中储存的所述设备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具有以下步骤:
系统观测步骤,对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状态进行观测,输出表示所述控制状态的观测信息;
条件比较步骤,将预先设定的触发条件与所述观测信息进行比较;以及
日志数据存储步骤,在所述条件比较步骤的所述比较中所述观测信息满足所述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将在所述状态存储步骤中存储的所述状态信息作为日志数据而存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具有对更新信息进行存储的条件存储步骤,该更新信息被与所述触发条件、表示所述条件比较步骤中的所述比较的可否的可否信息及所述触发条件关联起来,该更新信息用于变更所述可否信息,
所述条件比较步骤基于所述可否信息而执行所述比较,在所述比较中所述观测信息满足所述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基于与所述观测信息所满足的所述触发条件相关联的所述更新信息对所述可否信息进行变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条件比较步骤中,当在所述比较中所述观测信息满足所述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对与所述观测信息所满足的所述触发条件相关联的所述更新信息进行判定,在进行了判定的所述更新信息是将所述可否信息变更为不可比较的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可否信息变更为所述不可比较。
CN202080101994.XA 2020-08-26 2020-08-26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8362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32097 WO2022044143A1 (ja) 2020-08-26 2020-08-26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6260A true CN115836260A (zh) 2023-03-21

Family

ID=78001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1994.XA Pending CN115836260A (zh) 2020-08-26 2020-08-26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39353A1 (zh)
JP (1) JP6949274B1 (zh)
CN (1) CN115836260A (zh)
DE (1) DE112020007539T5 (zh)
WO (1) WO202204414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76405A (ja) * 2001-08-30 2003-03-14 Digital Electronics Corp 制御用表示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れ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3975774B2 (ja) * 2002-02-26 2007-09-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電子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システム動作検査装置
JP4550641B2 (ja) * 2005-03-30 2010-09-22 大陽日酸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データ照合装置及び方法
JP2007080286A (ja) 2006-11-13 2007-03-29 Omron Corp データ収集装置
JP2008310513A (ja) * 2007-06-13 2008-12-25 Denso Corp プログラム検査装置
JP2018045344A (ja) * 2016-09-13 2018-03-22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機器、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JP6939661B2 (ja) * 2018-03-13 2021-09-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故障予測支援装置、故障予測支援方法及び故障予測支援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39353A1 (en) 2023-07-27
JP6949274B1 (ja) 2021-10-13
JPWO2022044143A1 (zh) 2022-03-03
DE112020007539T5 (de) 2023-06-15
WO2022044143A1 (ja) 2022-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28562B (zh) 可编程显示器、更新处理装置及其方法及记录介质
JP6357770B2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4808902A (zh) 图像数据生成设备、便携式终端设备和便携式控制设备
CN109933019B (zh) 工业控制系统及其支持装置、控制支持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8693830B (zh) 数据收集管理系统及其方法、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JP6623856B2 (ja) スレーブ装置、スレーブ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9643096B (zh)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及存储有工程设计工具程序的可由计算机读取的存储介质
CN109791398B (zh) 调试装置
CN115836260A (zh)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1065979A (zh) 成套设备监视装置以及分散控制系统
CN111954866A (zh) 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方法及程序
CN110073302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2363747B (zh) 一种继电设备在线巡检过程中的数据更新方法和装置
US20220155745A1 (en) Settings information generation device, settings information gener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6813077B1 (ja) 生産システム、復旧システム、生産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826052B (zh) 数据收集装置、数据收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JP2006155247A (ja) 複数の情報処理装置の構成ユニット情報収集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680313B2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TW202236093A (zh) 裝置測試排序方法、裝置組態生成方法及其設備
JP2021018586A (ja) 模擬プロセス制御装置
CN114730167B (zh) Plc系统构建辅助程序、运算终端可读存储介质及plc系统构建辅助装置
WO2023210007A1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001458B2 (ja) タグ名共有化装置、タグ名共有化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7010863B2 (ja) 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通信機器
EP4343553A1 (en) Data convers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