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9709A - 一种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9709A
CN115819709A CN202310042721.8A CN202310042721A CN115819709A CN 115819709 A CN115819709 A CN 115819709A CN 202310042721 A CN202310042721 A CN 202310042721A CN 115819709 A CN115819709 A CN 115819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ther
semi
parts
polyether polyol
rigid polyureth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427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桂菊
张广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Huayu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Huayu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Huayu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Huayu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427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97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9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97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有一种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包括25~35份聚醚多元醇1、15~25份聚醚多元醇2、15~25份的乳化剂、1~2份的表面活性剂、1~8份催化剂、10~15份水和10~20份阻燃剂,通过使用特定的组分,各组分之间协同作用,制备得到的组合聚醚各组分互溶性好、整体均一性好、可长期储存,所述组合聚醚保持澄清不分层的储存时间超过一年。使用所述组合聚醚制备的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密度小,开孔率高,抗压强度大,形变量小,特别适用于制备喷涂料、浇注料、喷涂颗粒或用于配制保温砂浆。

Description

一种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用于浇注和喷涂的全水发泡体系的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聚氨酯发泡材料是一种高性能泡沫材料,聚氨酯喷涂材料是聚氨酯工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优异的保温、防水、防火、隔音等性能一直被广泛应用。这种材料通常采用的物理发泡剂是HCFC和HFCs,HCFC为氟利昂类发泡剂,破坏臭氧层,导致紫外线的照射增强,威胁到整个地球生物的存活,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国将在2025年年底全面淘汰HCFC-141b;HFCs是氟代烷烃类发泡剂,虽然零ODP,温室效应仍较高,对环境也不友好。目前的替代发泡剂主要为365mfc、环戊烷和全水发泡等,但是365mfc和环戊烷可燃,无法用于现场喷涂,泡沫阻燃性差。
全水发泡的原理是水与多异氰酸酯反应生成CO2,CO2留在泡孔中作为泡沫塑料的发泡剂,该体系ODP值为零,是一种低成本、环保、易实现阻燃的替代发泡技术路线。
硬质聚氨酯重量轻、具有优良的隔热保温性能。但是,全水发泡的硬质聚氨酯泡沫由于大量脲基等刚性基团的生成,使得泡孔结构粗大,手感差。另外,由于CO2从泡孔逸出的速度大于空气进入的速度,易导致泡沫收缩,为了获得较好的泡沫性能,需要较高的异氰酸酯指数,导致成本大幅提高。
软质聚氨酯泡沫柔韧性好,但是交联度低、强度低、刚性差,同时制品泡沫容重较低,对于有承重要求的领域明显不适合,限制了低密度全水组合聚醚的应用范围。
半硬质聚氨酯泡沫是指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硬质和软质泡沫之间、性能介于聚氨酯软泡与硬泡之间的泡沫,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压缩负荷值和较高的密度,适用范围广。
目前,市场上的半硬质聚氨酯全水喷涂料的组合聚醚存在互溶性差、放久分层的现象,使用时需要增加现用现搅拌工序,使用繁琐,当混合不充分、不均匀时,会导致泡沫制品的质量变差,且再次混合均匀的物料难以达到最初配制完时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各组分互溶性好、整体均一性好、可长期储存的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Figure BDA0004051086540000021
所述聚醚多元醇1是以蔗糖、甘油和二甘醇为起始剂,以环氧丙烷开环聚合而成;所述聚醚多元醇1的官能度为4~5,羟值为410-440mgKOH/g。
所述聚醚多元醇2是以甘油为起始剂,以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开环聚合而成;所述聚醚多元醇2的官能度为2~3,羟值为30-70mgKOH/g。
所述聚醚多元醇1和聚醚多元醇2的质量比为1~2:1。
优选地,所述乳化剂包括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或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优选为Si-C型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进一步优选为赢创B1048、B8220、B8110或B8285中的一种或几种,更进一步优选为赢创B1048。
优选地,所述的催化剂包括胺类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胺类催化剂包括二乙基甲苯二胺和/或三甲基羟乙基乙二胺;
优选地,所述胺类催化剂包括二乙基甲苯二胺和三甲基羟乙基乙二胺,所述二乙基甲苯二胺和三甲基羟乙基乙二胺的质量比优选为2:3~6。
优选地,所述阻燃剂包括磷酸三乙酯TEP、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三(2-氯丙基)磷酸酯TCPP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三(2-氯丙基)磷酸酯TCPP。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醚多元醇1、聚醚多元醇2、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和阻燃剂混合均匀。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将聚醚多元醇1、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聚醚多元醇2,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催化剂、水和阻燃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的应用,将所述组合聚醚和异氰酸酯混合制备半硬质阻燃聚氨酯保温材料。
优选地,所述组合聚醚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0.8~1.2。
优选地,所述异氰酸酯包括单体异氰酸酯和官能度为3~6的低聚异氰酸酯,所述单体异氰酸酯和低聚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0.9~1.1:1。
优选地,所述异氰酸酯中-NCO的质量含量为30%~32%。
优选地,所述半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将所述组合聚醚和异氰酸酯迅速混匀后,自由发泡,室温熟化。
优选地,所述组合聚醚和异氰酸酯混匀时,以3000~4000r/min搅拌2~3s。
优选地,室温熟化时间为20~40min,优选为30min。
优选地,所述半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用于制备喷涂料、浇注料、喷涂颗粒或用于配制保温砂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所述的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包括25~35份聚醚多元醇1、15~25份聚醚多元醇2、15~25份的乳化剂、1~2份的表面活性剂、1~8份催化剂、10~15份水和10~20份阻燃剂,通过使用特定的组分,各组分之间协同作用,制备得到的组合聚醚各组分互溶性好、整体均一性好、可长期储存,所述组合聚醚保持澄清不分层的储存时间超过一年。使用所述组合聚醚制备的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密度小,开孔率高,抗压强度大,形变量小,特别适用于制备喷涂料、浇注料、喷涂颗粒或用于配制保温砂浆。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包括某些具体的细节以对各个公开的实施方案提供全面的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会认识到,不采用一个或多个这些具体的细节,而采用其它方法、部件、材料等的情况下可实现实施方案。
除非本申请中另外要求,在整个说明书和其后的权利要求书中,词语“包括”和“包含”应解释为开放式的、含括式的意义,即“包括但不限于”。
在整个本说明书中提到的“一实施方案”或“实施方案”或“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案”或“某些实施方案”意指在至少一实施方案中包括与该实施方案所述的相关的具体参考要素、结构或特征。因此,在整个说明书中不同位置出现的短语“在一实施方案中”或“在实施方案中”或“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案中”或“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不必全部指同一实施方案。此外,具体要素、结构或特征可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Figure BDA0004051086540000041
在本发明中,所述聚醚多元醇1用于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聚氨酯的硬段,所述聚醚多元醇2用于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聚氨酯的软段。半硬质聚氨酯体系中,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聚醚多元醇1和聚醚多元醇2,可以平衡聚氨酯中软段和硬段的含量,从而控制聚氨酯的整体强度、泡孔密度和泡孔结构等。在本发明中,若所述聚醚多元醇1的含量小于25份,或聚醚多元醇2的含量大于25份,则制备的聚氨酯泡沫强度低、刚性差、尺寸稳定性不好;若所述聚醚多元醇1的含量大于35份,或聚醚多元醇2的含量小于15份,则制备的聚氨酯泡沫硬度太大或导致开孔率不够。
在本发明中,所述聚醚多元醇1例如为25份、26份、27份、28份、29份、30份、31份、32份、33份、34份或35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聚醚多元醇2例如为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24份或25份。
所述聚醚多元醇1是以蔗糖、甘油和二甘醇为起始剂,以环氧丙烷开环聚合而成;所述聚醚多元醇1的官能度为4~5,羟值为410-440mgKOH/g。
在本发明中,所述聚醚多元醇1的官能度例如为4、4.1、4.2、4.3、4.4、4.5、4.6、4.7、4.8、4.9或5。所述聚醚多元醇1的羟值,例如为410mgKOH/g、415mgKOH/g、420mgKOH/g、425mgKOH/g、430mgKOH/g、435mgKOH/g或440mgKOH/g。
所述聚醚多元醇2是以甘油为起始剂,以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开环聚合而成;所述聚醚多元醇2的官能度为2~3,羟值为30-70mgKOH/g。
在本发明中,所述聚醚多元醇2的官能度例如为2、2.1、2.2、2.3、2.4、2.5、2.6、2.7、2.8、2.9或3。所述聚醚多元醇2的羟值,例如为30mgKOH/g、35mgKOH/g、40mgKOH/g、46mgKOH/g、50mgKOH/g、55mgKOH/g、60mgKOH/g、65mgKOH/g或70mgKOH/g。
由于不同类型的聚醚多元醇之间存在互溶性差的问题,为保证组合聚醚体系的稳定性,使用的主体聚醚多元醇一般是同一系列的低官能度、高分子量、高活性的软泡聚醚,但是此类单一的聚醚多元醇会使聚氨酯的整体强度较低。聚醚多元醇1和聚醚多元醇2都使用了甘油作为起始剂,可以增加两种聚醚多元醇的互溶性。
在本发明中,当所述聚醚多元醇1和聚醚多元醇2的质量比大于2:1或小于1:1时,聚醚多元醇1和聚醚多元醇2的互溶性较差,所制备得到的组合聚醚体系不稳定,较易发生分层现象。因此,所述聚醚多元醇1和聚醚多元醇2的质量比为1~2:1,例如为1:1、1.1:1、1.2:1、1.3:1、1.37:1、1.4:1、1.5:1、1.6:1、1.7:1、1.8:1、1.86:1、1.9:1、1.94:1或2:1。
在本发明中,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了组合聚醚体系中各组分的界面张力,并在微滴表面形成双电薄膜,阻止微滴彼此聚集,从而使组合聚醚体系保持均一的液态。
所述乳化剂为15~25份,例如为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24份或25份。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1~2份,例如为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或2份。
所述水为10~15份,例如为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或15份。
所述阻燃剂为10~20份,例如为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或20份。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乳化剂包括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或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乳化剂例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或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和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乳化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使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作为乳化剂使得高官能度、高强度的聚醚多元醇更易添加,长期放置不会出现分层现象。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优选为Si-C型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进一步优选为赢创B1048、B8220、B8110或B8285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中,Si-C型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还具有匀泡剂的作用,主要用于稳定泡沫、调节泡孔,添加很少的量,即可调节泡沫均匀性和泡孔结构。所述表面活性剂例如为B1048,B8220,B8110,B8285,B1048和B8220,B8110和B8285,B1048、B8220和B8110或B1048、B8220、B8110和B8285的组合。
在本发明中,使用赢创B1048可获得泡沫密度更小,泡沫开孔率更高的聚氨酯泡沫,其抗压强度更大7,形变量更小,泡孔结构更加优异。因此,所述表面活性剂优选为赢创B1048。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胺类催化剂包括二乙基甲苯二胺和/或三甲基羟乙基乙二胺。
优选地,所述胺类催化剂包括二乙基甲苯二胺和三甲基羟乙基乙二胺,所述二乙基甲苯二胺和三甲基羟乙基乙二胺的质量比优选为2:3~6。
在本发明中,二乙基甲苯二胺具有与聚氨酯预聚体的反应速度快、脱模时间短、初始强度高、制品耐水解、耐热等优点。三甲基羟乙基乙二胺是一种低气味反应型发泡催化剂,用于促进脲(异氰酸酯-水)反应,由于含有活性羟基,所以容易反应进入聚合物基体中。两种催化剂组合使用,可以很好地平衡前后期发泡速度,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泡沫制品的强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二乙基甲苯二胺和三甲基羟乙基乙二胺的质量比大于2:3时或小于2:6时,聚氨酯泡沫的开孔率不高,聚氨酯泡沫的形变量较大,因此,所述二乙基甲苯二胺和三甲基羟乙基乙二胺的质量比为2:3~6,例如为2:3、2:3.5、2:4、2:4.5、2:5、2:5.5或2:6。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阻燃剂包括磷酸三乙酯TEP、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或三(2-氯丙基)磷酸酯TCPP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阻燃剂例如为TEP,TCEP,TCPP,TEP和TCEP,TEP和TCPP,TEP和TCEP,TCEP和TCPP或TEP、TCEP和TCPP的组合。
在本发明中,阻燃剂优选为三(2-氯丙基)磷酸酯TCPP化学性质稳定、挥发性杂质少,使用TCPP可明显改善组合聚醚体系对水的相容性,有助于产品长期储存维持澄清透明、常温下不分层。因此,所述阻燃剂优选为三(2-氯丙基)磷酸酯TCPP。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醚多元醇1、聚醚多元醇2、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和阻燃剂混合均匀。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将聚醚多元醇1、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聚醚多元醇2,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催化剂、水和阻燃剂,混合均匀。
进一步,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将聚醚多元醇1、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聚醚多元醇2,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催化剂、水和阻燃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在本发明中,首先使聚醚多元醇1、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聚醚多元醇1与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先形成较稳定的分子间作用力,然后加入聚醚多元醇2,使本不易互溶的聚醚多元醇1和聚醚多元醇2完全互溶,最后加入催化剂、水和阻燃剂,充分搅拌使催化剂、水和阻燃剂进一步稳定地分散于聚醚多元醇1、聚醚多元醇2、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均一体系中,从而形成均一稳定的澄清液,减缓各组分分离的进程。
在本发明中,将聚醚多元醇1、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时,搅拌速度为2500~3500r/min,搅拌时间为1~3min;加入聚醚多元醇2后的搅拌速度为2500~3500r/min,搅拌时间为1~3min;加入催化剂、水和阻燃剂后的搅拌速度为2500~3500r/min,搅拌时间为1~3min。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的应用,将所述组合聚醚和异氰酸酯混合制备半硬质阻燃聚氨酯保温材料。
优选地,所述组合聚醚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0.8~1.2。
在本发明中,所述组合聚醚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例如为0.8:1、0.85:1、0.9:1、0.95:1、1:1、1.05:1、1.1:1、1.15:1或1.2。
优选地,所述异氰酸酯包括单体异氰酸酯和官能度为3~6的低聚异氰酸酯,所述单体异氰酸酯和低聚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0.9~1.1:1。
在本发明中,所述单体异氰酸酯和低聚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例如为0.9:1、0.93:1、0.95:1、0.98:1、1:1、1.02:1、1.05:1、1.07:1或1:1,优选为1:1。
优选地,所述异氰酸酯中-NCO的质量含量为30%~32%,例如为30%、30.2%、30.4%、30.6%、30.8%、31%、31.2%、31.2%、31.4%、31.6%、31.8%或32%。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半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将所述组合聚醚和异氰酸酯迅速混匀后,自由发泡,室温熟化;
优选地,所述组合聚醚和异氰酸酯混匀时,以3000~4000r/min搅拌2~3s;
优选地,室温熟化时间为20~40min,优选为30min。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半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用于制备喷涂料、浇注料、喷涂颗粒或用于配制保温砂浆。
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以下实施例中,除特别说明外,各原料成分均为市售产品。
各原料如下所示:
1.聚醚多元醇1:以蔗糖、甘油和二甘醇为起始剂,环氧丙烷开环聚合而成,官能度为4.6,羟值为430mgKOH/g。
2.聚醚多元醇2:以甘油为起始剂,以环氧丙烷开环聚合而成,官能度为3,羟值为46mgKOH/g。
3.聚醚多元醇3:以山梨醇、蔗糖、三甲基丙烷为起始剂与EO、PO聚合的聚醚多元醇,官能度为4.5,羟值为450mgKOH/g。
4.聚醚多元醇4:以甘油与二丙二醇为起始剂,与EO、PO聚合的聚醚多元醇,官能度为2.5,羟值为25mgKOH/g。
5.乳化剂:实施例D9使用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其他实施例和对比例全部使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6、表面活性剂:实施例D10使用赢创B8220,其他实施例和对比例全部使用赢创B1048。
7、催化剂:实施例D11,二乙基甲苯二胺和三甲基羟乙基乙二胺按质量比2:7复合而成;
实施例D12,二乙基甲苯二胺和三甲基羟乙基乙二胺按质量比1:1复合而成;
除实施例D11和实施例D12外的其他实施例和对比例,二乙基甲苯二胺和三甲基羟乙基乙二胺按质量比2:5复合而成。
8、阻燃剂:三(2-氯丙基)磷酸酯TCPP。
9、异氰酸酯:NCO质量含量为30.5%的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
组合聚醚制备方法为:
首先将聚醚多元醇1、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在3000r/min的速度下搅拌3min,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聚醚多元醇2,在3000r/min的速度下搅拌3min,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催化剂、水和阻燃剂,在3000r/min的速度下搅拌3min,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半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为:
将组合聚醚和异氰酸酯以3000-4000r/min的速度搅拌2-3s后,快速转移到敞口容器或敞口塑料袋中使其自由发泡,然后置于室温状态熟化30min。
实施例D1~D12和对比例T1~T6的原料配比,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实施例D1~D12的原料配比
实施例 D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0 D11 D12
聚醚多元醇1 25 35 28 32.5 31.5 30.3 31.5 31.5 30.3 30.3 30.3 30.3
聚醚多元醇2 25 18 20.5 17.5 21 21.6 21 21 21.6 21.6 21.6 21.6
m<sub>聚醚1</sub>:m<sub>聚醚2</sub> 1.00 1.94 1.37 1.86 1.50 1.40 1.50 1.50 1.40 1.40 1.40 1.40
乳化剂 15 20 21 22 16.8 17.3 16.8 16.8 17.3 17.3 17.3 17.3
表面活性剂 1 2 1.5 1 1.1 1.35 1.1 1.1 1.35 1.35 1.35 1.35
催化剂 5 5 6 4 7.5 1.5 7.5 7.5 1.5 1.5 1.5 1.5
12 10 13 11 11 13.6 11 11 13.6 13.6 13.6 13.6
阻燃剂 17 10 10 12 11.1 14.35 11.1 11.1 14.35 14.35 14.35 14.35
异氰酸酯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80 120 100 100 100 100
表2对比例T1~T6的原料配比
Figure BDA0004051086540000091
Figure BDA0004051086540000101
性能测试
对实施例和对比例得到的半硬质聚氨酯泡沫进行性能测试:
(1)泡沫密度,采用标准GB/T6343测试聚氨酯的泡沫密度;
(2)极限氧指数,采用标准GB/T2406.2测试极限氧指数;
(3)开孔率,采用GB/T10799测试聚氨酯泡沫的开孔率;
(4)抗压强度,采用GB/T8811测试抗压强度;
(5)形变量,采用GB/8813测试温度70℃、湿度90%下的48h的形变量。
实施例D1~D12和对比例T1~T6的测试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实施例D1~D12的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4051086540000102
Figure BDA0004051086540000111
表4对比例T1~T6的测试数据
Figure BDA0004051086540000112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Figure FDA0004051086530000011
所述聚醚多元醇1是以蔗糖、甘油和二甘醇为起始剂,以环氧丙烷开环聚合而成;所述聚醚多元醇1的官能度为4~5,羟值为410-440mgKOH/g;
所述聚醚多元醇2是以甘油为起始剂,以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开环聚合而成;所述聚醚多元醇2的官能度为2~3,羟值为30~70mgKOH/g;
所述聚醚多元醇1和聚醚多元醇2的质量比为1~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或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优选为Si-C型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进一步优选为赢创B1048、B8220、B8110或B8285中的一种或几种,更进一步优选为赢创B104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胺类催化剂包括二乙基甲苯二胺和/或三甲基羟乙基乙二胺;
优选地,所述胺类催化剂包括二乙基甲苯二胺和三甲基羟乙基乙二胺,所述二乙基甲苯二胺和三甲基羟乙基乙二胺的质量比优选为2:3~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包括磷酸三乙酯TEP、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三(2-氯丙基)磷酸酯TCPP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三(2-氯丙基)磷酸酯TCPP。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醚多元醇1、聚醚多元醇2、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和阻燃剂混合均匀;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将聚醚多元醇1、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聚醚多元醇2,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催化剂、水和阻燃剂,混合均匀。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组合聚醚和异氰酸酯混合制备半硬质阻燃聚氨酯保温材料;
优选地,所述组合聚醚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0.8~1.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包括单体异氰酸酯和官能度为3~6的低聚异氰酸酯,所述单体异氰酸酯和低聚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0.9~1.1:1;
优选地,所述异氰酸酯中-NCO的质量含量为30%~32%。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组合聚醚和异氰酸酯快速混匀后,自由发泡后,室温熟化;
优选地,所述组合聚醚和异氰酸酯混匀时,以3000~4000r/min搅拌2~3s;
优选地,室温熟化时间为20~40min,优选为30min。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用于制备喷涂料、浇注料、喷涂颗粒或用于配制保温砂浆。
CN202310042721.8A 2023-01-28 2023-01-28 一种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制备方法及应用 Pending CN1158197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2721.8A CN115819709A (zh) 2023-01-28 2023-01-28 一种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2721.8A CN115819709A (zh) 2023-01-28 2023-01-28 一种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9709A true CN115819709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20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2721.8A Pending CN115819709A (zh) 2023-01-28 2023-01-28 一种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970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9998A (zh) * 2015-01-22 2016-08-17 万华化学(宁波)容威聚氨酯有限公司 用于聚氨酯发泡的组合物,聚氨酯泡沫及其用途
CN108290997A (zh) * 2015-11-19 2018-07-17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硬质聚氨酯泡沫的生产方法
CN112279991A (zh) * 2020-11-02 2021-01-29 杭州崇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全水超低密度开孔硬质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24689A (zh) * 2022-06-14 2022-09-30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医疗器械用聚氨酯泡沫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9998A (zh) * 2015-01-22 2016-08-17 万华化学(宁波)容威聚氨酯有限公司 用于聚氨酯发泡的组合物,聚氨酯泡沫及其用途
CN108290997A (zh) * 2015-11-19 2018-07-17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硬质聚氨酯泡沫的生产方法
CN112279991A (zh) * 2020-11-02 2021-01-29 杭州崇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全水超低密度开孔硬质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24689A (zh) * 2022-06-14 2022-09-30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医疗器械用聚氨酯泡沫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15353B2 (en) Silica nanocomposite,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ilica nanocomposite, composite foam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composite foam
KR101320180B1 (ko) 지방족 폴리에스테르 폴리올 기재의 pur/pir 경질발포체
CN105440243B (zh) 用于汽车天窗缓冲垫块的聚氨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P2726544A2 (en) Method for making organic foam composites containing aerogel particles
KR100507847B1 (ko) 경질 폴리우레탄 폼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보냉재
CA2493102C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closed-cell water-blown rigid polyurethane foams having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KR20090061301A (ko) 실리카 나노복합체, 그 제조 방법, 복합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857865A (zh) 一种汽车座椅用全水环保阻燃型胀气记忆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KR20040002560A (ko) 개선된 내수성, 긴 가사시간 및 짧은 이형 시간을 가진신택틱 발포체
TW201313766A (zh) 硬質聚胺酯發泡用多元醇組成物及硬質聚胺酯發泡材之製造方法
CN107722221A (zh) 一种氧化铝纤维‑poss改性聚氨酯复合发泡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15588A (zh) 一种具有橡胶特性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TWI468428B (zh) Polyurethane foam board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EP1345987B1 (en) Process for making polyurethane integral skin foams
JPH08253549A (ja) 連続気泡硬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
CN115819709A (zh) 一种半硬质聚氨酯组合聚醚、制备方法及应用
US5296516A (en) Polyurethane and polyisocyanurate rigid foams prepared using ternary blowing agent mixtures
CN1082063C (zh) 聚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开孔泡沫体的制备方法
CN110105537B (zh) 一种聚氨酯硬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18251A (zh) 一种聚氨酯硬质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AU2002234544A1 (en) Process for making polyurethane integral skin foams
JPH04185627A (ja) 柔軟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
CN113929852B (zh) 聚氨酯组合物、组合聚醚、聚氨酯硬泡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97582B1 (ko) 시클로펜탄 난연성 경질 폴리우레탄 폼 조성물
JP3453731B2 (ja) 連続気泡硬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オーム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