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1062A - 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1062A
CN115811062A CN202310102965.0A CN202310102965A CN115811062A CN 115811062 A CN115811062 A CN 115811062A CN 202310102965 A CN202310102965 A CN 202310102965A CN 115811062 A CN115811062 A CN 115811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oscillation
frequency
oscillation
energy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029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11062B (zh
Inventor
何正友
孙检
廖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10296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10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1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1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110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10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分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频率振荡事件中发电机组贡献度无法精确量化,使得振荡源定位不够精准、振荡抑制措施制定和实施不够精细的问题;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时域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S2:建立基于交叉小波变换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S3:建立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量化分析模型;S4:建立基于同步压缩‑交叉小波的发电机组对频率振荡贡献度量化分析模型;相较于现有方案,提出了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发贡献度量化方法,可在电力系统频率振荡事件中,快速实现振荡源定位、各发电机贡献度量化分析。

Description

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云南、四川、西藏等地电网多次出现系统频率振荡现象,此类频率振荡呈现出超低频(振荡频率小于
Figure SMS_1
)、全网近似同调振荡的特点,振荡范围广,严重危害电网运行安全。在此类频率振荡发生后,快速准确地分析出各发电机组对频率振荡的贡献度,对振荡抑制措施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现有技术的方法可以通过特征值分析、阻尼转矩计算等实现频率振荡源定位,并基于此定性分析各发电机组对系统频率振荡的贡献度。但这些方法都无法实现发电机组对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定量描述。如果能够量化发电机组对系统频率振荡的贡献度,将使得振荡源定位更加精准化,振荡抑制措施制定和实施更加精细化。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该方法提出了一种时频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谱分析方法,将同步压缩小波变换算法拓展到了超低频段;基于时频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谱,提出了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发贡献度量化方法,可在电力系统频率振荡事件中,快速实现振荡源定位、各发电机贡献度量化分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方法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频率振荡事件中发电机组贡献度无法精确量化,使得振荡源定位不够精准、振荡抑制措施制定和实施不够精细的问题。
本发明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基于发电机电磁功率和系统频率数据,利用转子运动方程,确定发电机机械功率与转子角频率换算关系,建立时域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
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原动系统产生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表示为:
Figure SMS_2
式中:
Figure SMS_3
为发电机组原动系统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
Figure SMS_4
为发电机组机械功率变化量,
Figure SMS_5
为发电机组功角变化量;
1.2:根据转子运动方程,建立时域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式(1)改写为以下公式:
Figure SMS_6
式中:
Figure SMS_7
为发电机组原动系统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
Figure SMS_8
为发电机组机械功率变化量,
Figure SMS_9
为发电机额定转子角频率,
Figure SMS_10
为发电机转子角频率变化量,t为时间;
在实际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电磁功率和系统频率可以精确获取,当发电机机械功率和转子角频率较难获取或精度较差时,可以进行等效计算,以获得高精度的状态变量数据;
1.3:发电机机械功率变化量的等效计算表示为:
Figure SMS_11
式中:
Figure SMS_12
为发电机机端电磁功率变化量,
Figure SMS_13
为发电机的惯性时间常数;
1.4:发电机转子角频率变化量可表示为:
Figure SMS_14
式中:
Figure SMS_15
为系统频率变化量,
Figure SMS_16
为系统监测频率,
Figure SMS_17
为系统额定频率。
步骤2: 基于时域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利用小波变换分析方法、交叉小波计算原理,建立基于交叉小波变换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
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频率振荡模式下的发电机组机械功率和转子角频率是一组典型的非平稳量测信号,小波变换是一种有效的非平稳量测信号时频域分析方法;
2.1:基于小波变换对非平稳量测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非平稳量测信号x(t)所对应的小波系数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18
式中:
Figure SMS_19
为尺度因子,
Figure SMS_20
为平移因子,
Figure SMS_21
Figure SMS_22
在尺度因子
Figure SMS_23
和平移因子
Figure SMS_24
处的小波系数,
Figure SMS_25
为小波基函数,*代表共轭;
2.2:基于上式 (2)、(5)求解得频率振荡耗散能量
Figure SMS_26
Figure SMS_27
式中:
Figure SMS_28
为机械功率变化量在尺度因子
Figure SMS_29
和平移因子
Figure SMS_30
处的小波系数,
Figure SMS_31
为转子角频率变化量在尺度因子
Figure SMS_32
和平移因子
Figure SMS_33
处的小波系数,
Figure SMS_34
为小波变换的容许常数;
2.3:小波变换的容许常数
Figure SMS_35
的表达式为:
Figure SMS_36
式中:
Figure SMS_37
为小波基函数
Figure SMS_38
的Fourier变换,
Figure SMS_39
为频率;
2.4:交叉小波变换是一种可以提高信号时频域信噪比的分析方法,根据交叉小波变换原理,定义
Figure SMS_40
Figure SMS_41
Figure SMS_42
的交叉小波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43
2.5:结合式(8),式(6)改写可进一步将频率振荡耗散能量
Figure SMS_44
离散化表示为:
Figure SMS_45
2.6:假设
Figure SMS_46
有n个尺度因子和m个平移因子,可构成一个n×m的矩阵,则可将上式离散化表示为:
Figure SMS_47
步骤3: 分析能量函数变化率与特征值实部的关系,推导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平均变化率表达式,定义发电机组频率振荡贡献度指标,建立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量化分析模型;
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频率振荡耗散能量的“正负”可以定性分析机组在振荡中表现出的阻尼特性。频率振荡耗散能量
Figure SMS_48
为负数时,表示该发电机的原动系统产生频率振荡能量,为系统提供负阻尼;当
Figure SMS_49
为正数时,表示该发电机的原动系统消耗频率振荡能量,为系统提供正阻尼;
3.1:分析能量函数变化率与特征值实部的关系,即:
Figure SMS_50
式中:t时刻能量为E(t),一个振荡周期
Figure SMS_51
后的能量为E(t+T),
Figure SMS_52
为振荡模式特征值
Figure SMS_53
的实部,
Figure SMS_54
的大小与振荡阻尼呈正相关,
Figure SMS_55
Figure SMS_56
的虚部也是振荡角频率,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3.2:在单机系统中,根据小波变换原理,尺度因子
Figure SMS_57
对应频率,平移因子
Figure SMS_58
对应时间,则由上式可推导得在某一
Figure SMS_59
对应频率下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与振荡特征值实部的关系为:
Figure SMS_60
式中:
Figure SMS_61
为τ时刻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
Figure SMS_62
为一个振荡周期
Figure SMS_63
后的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
3.3:对上式做进一步变换可得:
Figure SMS_64
式中:
Figure SMS_65
为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的平均变化率;
3.4:在多机系统中,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有正负之分,需要分类讨论;假设系统中有
Figure SMS_66
台耗散能量为负的机组,h台耗散能量为正的机组,则可求得:
Figure SMS_67
式中:
Figure SMS_68
表示第
Figure SMS_73
台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为负的机组,为第
Figure SMS_78
台机组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平均变化率,
Figure SMS_70
为第
Figure SMS_75
台机组
Figure SMS_77
时刻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s表示第s台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为正的机组,为第s台机组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平均变化率,
Figure SMS_79
为第s台机组
Figure SMS_71
时刻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函数;
Figure SMS_74
为系统中负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平均变化率总和,
Figure SMS_80
为系统中负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平均变化率总和,
Figure SMS_81
Figure SMS_69
时刻系统中负的耗散振荡能量总和,
Figure SMS_72
Figure SMS_76
时刻系统中正的耗散振荡能量总和;
3.5:定义各发电机组在系统频率振荡的贡献度为
Figure SMS_82
,可表示为:
Figure SMS_83
式中:
Figure SMS_84
为第
Figure SMS_85
台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为负的机组对系统频率振荡的贡献度;
Figure SMS_86
为第s台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为正的机组对系统频率振荡的贡献度;
根据式(15)可知,
Figure SMS_87
越大表示第
Figure SMS_88
台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为负的机组对发生或维持系统频率振荡的贡献度越大,反之亦然;
Figure SMS_89
越大表示第s台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为负的机组对抑制系统频率振荡的贡献度越大,反之亦然;
对频率振荡的能量谱分析可知,若某一频率下的能量谱值最大,则该频率为频率振荡主导振荡模式;
3.6:结合式(9)、(10)、(13),当系统频率振荡主导模式确定为
Figure SMS_90
时,式(15)可进一步表示为:
Figure SMS_91
式中:
Figure SMS_105
为第
Figure SMS_95
台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机组在主导振荡频率
Figure SMS_97
Figure SMS_93
时刻的交叉小波系数,
Figure SMS_96
Figure SMS_100
Figure SMS_108
在一个振荡周期T时刻后的交叉小波系数,
Figure SMS_102
为系统内
Figure SMS_104
台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机组在主导振荡频率
Figure SMS_92
Figure SMS_99
时刻的交叉小波系数总和;
Figure SMS_103
为第s台正频率振荡耗散能量机组在主导振荡频率
Figure SMS_107
Figure SMS_106
时刻的交叉小波系数,
Figure SMS_109
Figure SMS_94
在一个振荡周期T时刻后的交叉小波系数, 为系统内h台正频率振荡耗散能量机组在主导振荡频率
Figure SMS_98
Figure SMS_101
时刻的交叉小波系数总和;
如上所述,由式(16)可知,发电机组对频率振荡的贡献度可通过交叉小波系数计算得到,由式(8)可知交叉小波系数可由两个信号的小波系数计算得到。通过两个信号的小波系数可计算交叉小波系数,进而基于交叉小波系数计算得到发电机组对频率振荡的贡献度。
步骤4: 利用同步压缩变换原理,构建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同步压缩-交叉小波系数计算模型,基于此,建立基于同步压缩-交叉小波的发电机组对频率振荡贡献度量化分析模型,完成振荡贡献度的精确量化计算;
所述步骤4具体如下:
通过小波变换计算得到信号的时频信息,但由于频率振荡的频段为
Figure SMS_110
,频段较窄,则所计算得到的数据时频分辨率的精度越高越便于分析计算。同步压缩变换能够使得时频域信号的时频聚集度更高,时频分辨率更好;
4.1:基于小波变换得到的
Figure SMS_111
Figure SMS_112
也可进行同步压缩变换,任意小波信号
Figure SMS_113
压缩变换后的任意一点
Figure SMS_114
的瞬时频率可表示为:
Figure SMS_115
式中:
Figure SMS_116
Figure SMS_117
Figure SMS_118
所对应的瞬时频率;
4.2:为便于计算,设离散化尺度为
Figure SMS_119
,分别将小波系数矩阵进行离散化分析,以便于同步压缩变换分析,即:
Figure SMS_120
4.3:计算离散化分析情况下的频率间隔:
Figure SMS_121
4.4:同步压缩变换后的任意一点
Figure SMS_122
的同步压缩小波系数
Figure SMS_123
可表示为:
Figure SMS_124
式中:
Figure SMS_125
Figure SMS_126
的中心频率;
结合式(8)、(20)可计算得到机械功率变化量与转子角频率的同步压缩-交叉小波变换系数
Figure SMS_127
,即:
Figure SMS_128
4.5:结合公式21和16计算得到机械功率变化量与转子角频率的同步压缩-交叉小波变换系数
Figure SMS_129
,并进一步计算得到时频分辨率更好的
Figure SMS_130
Figure SMS_131
,即:
Figure SMS_132
Figure SMS_133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该方法提出了一种时频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谱分析方法,将同步压缩小波变换算法拓展到了超低频段;基于时频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谱,提出了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发贡献度量化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频率振荡事件中发电机组贡献度无法精确量化,使得振荡源定位不够精准、振荡抑制措施制定和实施不够精细的问题;可在电力系统频率振荡事件中,快速实现振荡源定位、各发电机贡献度量化分析。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图2是四机两区电力系统结构图。
图3是四机两区电力系统的频率振荡情况图。
图4是四机两区电力系统频率振荡波形变化情况图。
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
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优点、目的以及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一个四机两区电力系统为例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基于发电机电磁功率和系统频率数据,利用转子运动方程,确定发电机机械功率与转子角频率换算关系,建立时域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
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原动系统产生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表示为:
Figure SMS_134
式中:
Figure SMS_135
为发电机组原动系统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
Figure SMS_136
为发电机组机械功率变化量,
Figure SMS_137
为发电机组功角变化量;
1.2:根据转子运动方程,建立时域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式(1)改写为以下公式:
Figure SMS_138
式中:
Figure SMS_139
为发电机组原动系统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
Figure SMS_140
为发电机组机械功率变化量,
Figure SMS_141
为发电机额定转子角频率,
Figure SMS_142
为发电机转子角频率变化量,t为时间;
在实际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电磁功率和系统频率可以精确获取,当发电机机械功率和转子角频率较难获取或精度较差时,可以进行等效计算,以获得高精度的状态变量数据;
1.3:发电机机械功率变化量的等效计算表示为:
Figure SMS_143
式中:
Figure SMS_144
为发电机机端电磁功率变化量,
Figure SMS_145
为发电机的惯性时间常数;
1.4:发电机转子角频率变化量可表示为:
Figure SMS_146
式中:
Figure SMS_147
为系统频率变化量,
Figure SMS_148
为系统监测频率,
Figure SMS_149
为系统额定频率。
步骤2: 基于时域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利用小波变换分析方法、交叉小波计算原理,建立基于交叉小波变换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
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频率振荡模式下的发电机组机械功率和转子角频率是一组典型的非平稳量测信号,小波变换是一种有效的非平稳量测信号时频域分析方法;
2.1:基于小波变换对非平稳量测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非平稳量测信号x(t)所对应的小波系数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150
式中:
Figure SMS_151
为尺度因子,
Figure SMS_152
为平移因子,
Figure SMS_153
Figure SMS_154
在尺度因子
Figure SMS_155
和平移因子
Figure SMS_156
处的小波系数,
Figure SMS_157
为小波基函数,*代表共轭;
2.2:基于上式联立式(2)、(5)求解得频率振荡耗散能量
Figure SMS_158
Figure SMS_159
式中:W
Figure SMS_160
为机械功率变化量在尺度因子
Figure SMS_161
和平移因子
Figure SMS_162
处的小波系数,
Figure SMS_163
为转子角频率变化量在尺度因子
Figure SMS_164
和平移因子
Figure SMS_165
处的小波系数,
Figure SMS_166
为小波变换的容许常数;
2.3:小波变换的容许常数
Figure SMS_167
的表达式为:
Figure SMS_168
式中:
Figure SMS_169
为小波基函数
Figure SMS_170
的Fourier变换,
Figure SMS_171
为频率;
2.4:交叉小波变换是一种可以提高信号时频域信噪比的分析方法,根据交叉小波变换原理,定义
Figure SMS_172
Figure SMS_173
Figure SMS_174
的交叉小波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175
2.5:结合式(8),式(6)改写可进一步将频率振荡耗散能量
Figure SMS_176
离散化表示为:
Figure SMS_177
2.6:假设
Figure SMS_178
有n个尺度因子和m个平移因子,可构成一个n×m的矩阵,则可将上式离散化表示为:
Figure SMS_179
步骤3: 分析能量函数变化率与特征值实部的关系,推导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平均变化率表达式,定义发电机组频率振荡贡献度指标,建立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量化分析模型;
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频率振荡耗散能量的“正负”可以定性分析机组在振荡中表现出的阻尼特性。频率振荡耗散能量
Figure SMS_180
为负数时,表示该发电机的原动系统产生频率振荡能量,为系统提供负阻尼;当
Figure SMS_181
为正数时,表示该发电机的原动系统消耗频率振荡能量,为系统提供正阻尼;
3.1:分析能量函数变化率与特征值实部的关系,即:
Figure SMS_182
式中:t时刻能量为
Figure SMS_183
,一个振荡周期
Figure SMS_184
后的能量为E(t+T),
Figure SMS_185
为振荡模式特征值
Figure SMS_186
的实部,
Figure SMS_187
的大小与振荡阻尼呈正相关,
Figure SMS_188
Figure SMS_189
的虚部也是振荡角频率,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3.2:在单机系统中,根据小波变换原理,尺度因子a对应频率,平移因子τ对应时间,则由上式可推导得在某一a对应频率下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与振荡特征值实部的关系为:
Figure SMS_190
式中:
Figure SMS_191
Figure SMS_192
时刻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
Figure SMS_193
为一个振荡周期
Figure SMS_194
后的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
3.3:对上式做进一步变换可得:
Figure SMS_195
式中:
Figure SMS_196
为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的平均变化率;
3.4:在多机系统中,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有正负之分,需要分类讨论;假设系统中有
Figure SMS_197
台耗散能量为负的机组,h台耗散能量为正的机组,则可求得:
Figure SMS_198
式中:
Figure SMS_199
表示第
Figure SMS_205
台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为负的机组,为第
Figure SMS_208
台机组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平均变化率,
Figure SMS_202
为第
Figure SMS_203
台机组
Figure SMS_207
时刻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s表示第s台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为正的机组,为第s台机组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平均变化率,
Figure SMS_209
为第s台机组τ时刻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函数;
Figure SMS_201
为系统中负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平均变化率总和,
Figure SMS_204
为系统中负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平均变化率总和,
Figure SMS_210
Figure SMS_211
时刻系统中负的耗散振荡能量总和,
Figure SMS_200
Figure SMS_206
时刻系统中正的耗散振荡能量总和;
3.5:定义各发电机组在系统频率振荡的贡献度为
Figure SMS_212
,可表示为:
Figure SMS_213
式中:
Figure SMS_214
为第
Figure SMS_215
台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为负的机组对系统频率振荡的贡献度;
Figure SMS_216
为第s台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为正的机组对系统频率振荡的贡献度;
根据式(15)可知,
Figure SMS_217
越大表示第
Figure SMS_218
台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为负的机组对发生或维持系统频率振荡的贡献度越大,反之亦然;
Figure SMS_219
越大表示第s台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为负的机组对抑制系统频率振荡的贡献度越大,反之亦然;
对频率振荡的能量谱分析可知,若某一频率下的能量谱值最大,则该频率为频率振荡主导振荡模式;
3.6:结合式(9)、(10)、(13),当系统频率振荡主导模式确定为
Figure SMS_220
时,式(15)可进一步表示为:
Figure SMS_221
式中:
Figure SMS_230
为第
Figure SMS_222
台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机组在主导振荡频率
Figure SMS_227
Figure SMS_225
时刻的交叉小波系数,
Figure SMS_226
Figure SMS_232
在一个振荡周期T时刻后的交叉小波系数,
Figure SMS_238
为系统内
Figure SMS_234
台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机组在主导振荡频率
Figure SMS_237
Figure SMS_223
时刻的交叉小波系数总和;
Figure SMS_229
为第s台正频率振荡耗散能量机组在主导振荡频率
Figure SMS_231
Figure SMS_233
时刻的交叉小波系数,
Figure SMS_235
Figure SMS_236
在一个振荡周期T时刻后的交叉小波系数, 为系统内h台正频率振荡耗散能量机组在主导振荡频率
Figure SMS_224
Figure SMS_228
时刻的交叉小波系数总和;
如上所述,由式(16)可知,发电机组对频率振荡的贡献度可通过交叉小波系数计算得到,由式(8)可知交叉小波系数可由两个信号的小波系数计算得到。通过两个信号的小波系数可计算交叉小波系数,进而基于交叉小波系数计算得到发电机组对频率振荡的贡献度。
步骤4: 利用同步压缩变换原理,构建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同步压缩-交叉小波系数计算模型,基于此,建立基于同步压缩-交叉小波的发电机组对频率振荡贡献度量化分析模型,完成振荡贡献度的精确量化计算;
所述步骤4具体如下:
通过小波变换计算得到信号的时频信息,但由于频率振荡的频段为
Figure SMS_239
,频段较窄,则所计算得到的数据时频分辨率的精度越高越便于分析计算。同步压缩变换能够使得时频域信号的时频聚集度更高,时频分辨率更好;
4.1:基于小波变换得到的
Figure SMS_240
Figure SMS_241
也可进行同步压缩变换,任意小波信号
Figure SMS_242
压缩变换后的任意一点
Figure SMS_243
的瞬时频率可表示为:
Figure SMS_244
式中:
Figure SMS_245
Figure SMS_246
Figure SMS_247
所对应的瞬时频率;
4.2:为便于计算,设离散化尺度为
Figure SMS_248
,分别将小波系数矩阵进行离散化分析,以便于同步压缩变换分析,即:
Figure SMS_249
4.3:计算离散化分析情况下的频率间隔:
Figure SMS_250
4.4:同步压缩变换后的任意一点
Figure SMS_251
的同步压缩小波系数
Figure SMS_252
可表示为:
Figure SMS_253
式中:
Figure SMS_254
Figure SMS_255
的中心频率;
结合式(8)、(20)可计算得到机械功率变化量与转子角频率的同步压缩-交叉小波变换系数
Figure SMS_256
,即:
Figure SMS_257
4.5:结合公式21和16计算得到机械功率变化量与转子角频率的同步压缩-交叉小波变换系数
Figure SMS_258
,并进一步计算得到时频分辨率更好的
Figure SMS_259
Figure SMS_260
,即:
Figure SMS_261
Figure SMS_262
算例分析:
以一个四机两区电力系统为例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四机两区电力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图3 所示四机两区电力系统的频率振荡情况,振荡周期为10.76秒;
在频率振荡事件发生后,利用本文方法计算得到的贡献度如下表所示;
Figure SMS_263
由上表可知,在频率振荡事件中,
Figure SMS_265
Figure SMS_270
的振荡耗散能量为负,即为是频率振荡的诱发机组,振荡贡献度为
Figure SMS_272
Figure SMS_264
Figure SMS_267
的振荡耗散能量为正,即为是频率振荡的抑制机组,振荡贡献度为
Figure SMS_268
。对比表中个机组的贡献度可知,在频率振荡诱发方面,
Figure SMS_269
的贡献大于
Figure SMS_266
;在频率振荡抑制方面,
Figure SMS_271
的贡献大于
Figure SMS_273
通过退出一次调频的方式可抑制频率振荡,本文算例在120秒时分别退出诱发频率振荡的
Figure SMS_274
Figure SMS_275
的一次调频,频率振荡波形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由图4可知,退出贡献度较小的
Figure SMS_276
的一次调频也能实现振荡抑制,但抑制效果不如退出贡献度较大的
Figure SMS_277
一次调频。以上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基于发电机电磁功率和系统频率数据,利用转子运动方程,确定发电机机械功率与转子角频率换算关系,建立时域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
步骤2: 基于时域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利用小波变换分析方法、交叉小波计算原理,建立基于交叉小波变换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
步骤3: 基于步骤2中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计算所得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分析能量函数变化率与特征值实部的关系,推导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平均变化率表达式,定义发电机组频率振荡贡献度指标,建立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量化分析模型;
步骤4: 基于步骤3构建的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量化分析模型,利用同步压缩变换原理,构建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同步压缩-交叉小波系数计算模型,基于此,建立基于同步压缩-交叉小波的发电机组对频率振荡贡献度量化分析模型,完成振荡贡献度的精确量化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建立时域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具体为:
根据转子运动方程,建立时域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如以下公式A所示:
Figure QLYQS_1
式中:
Figure QLYQS_2
为发电机组原动系统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
Figure QLYQS_3
为发电机组机械功率变化量,
Figure QLYQS_4
为发电机额定转子角频率,
Figure QLYQS_5
为发电机转子角频率变化量,t为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利用小波变换分析方法、交叉小波计算原理,建立基于交叉小波变换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具体为:
2.1:基于小波变换对非平稳量测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非平稳量测信号x(t)所对应的小波系数计算公式B为:
Figure QLYQS_6
式中:
Figure QLYQS_7
为尺度因子,
Figure QLYQS_8
为平移因子,
Figure QLYQS_9
Figure QLYQS_10
在尺度因子
Figure QLYQS_11
和平移因子
Figure QLYQS_12
处的小波系数,
Figure QLYQS_13
为小波基函数,*代表共轭;
2.2:基于小波系数构建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其计算公式C通过公式A和公式B联立得出:
Figure QLYQS_14
式中:
Figure QLYQS_15
为机械功率变化量在尺度因子
Figure QLYQS_16
和平移因子
Figure QLYQS_17
处的小波系数,
Figure QLYQS_18
为转子角频率变化量在尺度因子
Figure QLYQS_19
和平移因子
Figure QLYQS_20
处的小波系数,
Figure QLYQS_21
为小波变换的容许常数;
2.3:根据交叉小波变换原理,定义
Figure QLYQS_22
Figure QLYQS_23
Figure QLYQS_24
的交叉小波系数,其计算公式D为:
Figure QLYQS_25
2.4:基于所述公式C和公式D,建立基于交叉小波变换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
Figure QLYQS_26
式中:
Figure QLYQS_27
为机械功率变化量在尺度因子
Figure QLYQS_28
和平移因子
Figure QLYQS_29
处的小波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分析能量函数变化率与特征值实部的关系,推导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平均变化率具体为:
3.1:分析能量函数变化率与特征值实部的关系,即:
Figure QLYQS_30
式中:t时刻能量为
Figure QLYQS_33
,一个振荡周期
Figure QLYQS_34
后的能量为
Figure QLYQS_36
Figure QLYQS_31
为振荡模式特征值
Figure QLYQS_35
的实部,
Figure QLYQS_37
的大小与振荡阻尼呈正相关,
Figure QLYQS_38
Figure QLYQS_32
的虚部也是振荡角频率,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3.2:在单机系统中,根据小波变换原理,尺度因子
Figure QLYQS_39
对应频率,平移因子
Figure QLYQS_40
对应时间,则由上式可推导得在某一
Figure QLYQS_41
对应频率下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与振荡特征值实部的关系为:
Figure QLYQS_42
式中:
Figure QLYQS_43
为τ时刻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
Figure QLYQS_44
为一个振荡周期
Figure QLYQS_45
后的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进一步变换可表示为公式
Figure QLYQS_46
Figure QLYQS_47
式中:
Figure QLYQS_48
为系统频率振荡耗散能量的平均变化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建立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量化分析模型具体为:
3.3:定义系统中有
Figure QLYQS_49
台耗散能量为负的机组,h台耗散能量为正的机组,则结合式
Figure QLYQS_50
求得:
Figure QLYQS_51
式中:
Figure QLYQS_53
表示第
Figure QLYQS_58
台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为负的机组,为第
Figure QLYQS_62
台机组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平均变化率,
Figure QLYQS_55
为第
Figure QLYQS_56
台机组
Figure QLYQS_60
时刻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s表示第s台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为正的机组,为第s台机组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平均变化率,
Figure QLYQS_64
为第s台机组
Figure QLYQS_52
时刻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函数;
Figure QLYQS_59
为系统中负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平均变化率总和,
Figure QLYQS_63
为系统中负的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平均变化率总和,
Figure QLYQS_65
Figure QLYQS_54
时刻系统中负的耗散振荡能量总和,
Figure QLYQS_57
Figure QLYQS_61
时刻系统中正的耗散振荡能量总和;
3.4:定义各发电机组在系统频率振荡的贡献度为
Figure QLYQS_66
,可表示为公式X:
Figure QLYQS_67
式中:
Figure QLYQS_68
为第
Figure QLYQS_69
台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为负的机组对系统频率振荡的贡献度;
Figure QLYQS_70
为第s台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为正的机组对系统频率振荡的贡献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构建频率振荡耗散能量同步压缩-交叉小波系数计算模型具体为:
基于小波变换得到的
Figure QLYQS_71
Figure QLYQS_72
也可进行同步压缩变换,任意小波信号
Figure QLYQS_73
压缩变换后的任意一点
Figure QLYQS_74
的瞬时频率可表示为:
Figure QLYQS_75
式中:
Figure QLYQS_76
Figure QLYQS_77
Figure QLYQS_78
所对应的瞬时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建立基于同步压缩-交叉小波的发电机组对频率振荡贡献度量化分析模型具体为:
4.1:分别将小波系数矩阵进行离散化分析,以便于同步压缩变换分析,令离散化尺度为
Figure QLYQS_79
,即:
Figure QLYQS_80
4.2:计算离散化分析情况下的频率间隔:
Figure QLYQS_81
4.3:同步压缩变换后的任意一点
Figure QLYQS_82
的同步压缩小波系数
Figure QLYQS_83
表示为公式
Figure QLYQS_84
Figure QLYQS_85
式中:
Figure QLYQS_86
Figure QLYQS_87
的中心频率;
4.4:结合所述公式D和
Figure QLYQS_88
计算得到机械功率变化量与转子角频率的同步压缩-交叉小波变换系数
Figure QLYQS_89
,如以下公式
Figure QLYQS_90
Figure QLYQS_91
4.5:结合公式R和X,计算得到时频分辨率更好的
Figure QLYQS_92
Figure QLYQS_93
,即:
Figure QLYQS_94
式中:
Figure QLYQS_95
为第
Figure QLYQS_96
台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为负的机组对系统频率振荡的贡献度;
Figure QLYQS_97
为第s台频率振荡耗散能量为正的机组对系统频率振荡的贡献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波变换的容许常数
Figure QLYQS_98
的表达式为:
Figure QLYQS_99
式中:
Figure QLYQS_100
为小波基函数
Figure QLYQS_101
的Fourier变换,
Figure QLYQS_102
为频率。
CN202310102965.0A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 Active CN1158110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2965.0A CN115811062B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2965.0A CN115811062B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1062A true CN115811062A (zh) 2023-03-17
CN115811062B CN115811062B (zh) 2023-05-02

Family

ID=85487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02965.0A Active CN115811062B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106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1906A (zh) * 2016-05-16 2016-10-12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倒频谱分析的颤振在线监测方法
CN207884511U (zh) * 2018-03-15 2018-09-18 詹笑 一种带有软开关的高频感应加热电源
CN108964684A (zh) * 2018-10-15 2018-12-07 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降流电路
CN110879324A (zh) * 2019-12-02 2020-03-13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励磁系统在功率振荡中阻尼特性的辨别方法
CN112505452A (zh) * 2020-11-25 2021-03-16 东南大学 一种广域系统宽频振荡监测方法
CN114690034A (zh) * 2022-03-14 2022-07-01 东北电力大学 基于小波耗散能量谱的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1906A (zh) * 2016-05-16 2016-10-12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倒频谱分析的颤振在线监测方法
CN207884511U (zh) * 2018-03-15 2018-09-18 詹笑 一种带有软开关的高频感应加热电源
CN108964684A (zh) * 2018-10-15 2018-12-07 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降流电路
CN110879324A (zh) * 2019-12-02 2020-03-13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励磁系统在功率振荡中阻尼特性的辨别方法
CN112505452A (zh) * 2020-11-25 2021-03-16 东南大学 一种广域系统宽频振荡监测方法
CN114690034A (zh) * 2022-03-14 2022-07-01 东北电力大学 基于小波耗散能量谱的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RANCESCO BANFI等: "Wavelet corss-correlation and phase analysis of a free cntilever subjuected to band excitation" *
陈素华;: "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技术研究", 科技通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1062B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lmunif et al. A tutorial on data‐driven eigenvalue identification: Prony analysis, matrix pencil, and eigensystem realization algorithm
Yunus et al. ARIMA-based frequency-decomposed modeling of wind speed time series
US1143538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imat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ertia of power system based on multi-innovation identification
CN106353623B (zh) 基于随机响应信号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式在线辨识方法
CN101847872B (zh) 两大区互联电力系统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峰值的计算方法
CN109030941A (zh) Hanning自乘卷积窗FFT三谱线插值谐波分析方法
CN101282040A (zh) 非侵入式电力负荷实时分解方法
CN105158723A (zh) 一种数字化电能计量系统的误差评估系统及方法
Lin et al. Wide‐area coherency identification of generators in interconnected power systems with renewables
Messina et al. Assessment of nonlinear interaction between nonlinearly coupled modes using higher order spectra
Korotkevich et al. Numerical verification of the weak turbulent model for swell evolution
CN110061521A (zh) 一种考虑频率累积作用的最大风电渗透率快速评估方法
CN109861250A (zh) 一种基于电力系统多维特征的功率振荡类型判别方法
Zuhaib et al. A novel method for locating the source of sustained oscillation in power system using synchrophasors data
CN106484962A (zh) 一种基于e类逆变的谐振式无线输电系统的符号分析方法
Jones et al. Application of higher order 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to mod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power systems with renewable sources of energy
Wang et al. An improved electromechanical oscillation-based inertia estimation method
CN113629729B (zh) 基于频率测量点选取的含风电电力系统区域惯量估计方法
CN103093398A (zh) 一种基于负荷波动特性的联络线随机功率波动的测算方法
CN115811062A (zh) 一种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频率振荡贡献度的量化方法
CN108242808A (zh) 基于igd-lms的时滞电力系统稳定性判别方法
CN108459992A (zh) 一种基于Prony算法的配电网同步相量测量方法
Zhou et al. Ambient data-driven online tracking of electromechanical modes using recursive subspace 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CN110098610A (zh) 故障扰动下电力系统振荡主导模式的实时辨识方法及系统
US20110276301A1 (en) System for computing machine parameters of an induction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